七年级上综合实践试题[1]

合集下载

专项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练习题及答案

专项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训练试题一、综合实践题1.老舍笔下的山是秀气的,水是清亮的,多美的冬天啊。

为此,七年级(1)班决定开展主题为“爱你﹣﹣济南的水”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拟写宣传语】2019年9月6日,济南泉水节开幕,请你为泉水节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设计导游词】济南泉水节将迎来五湖四海的观光者,假如你是一位导游,请追随老舍的足迹,在冬季带领游客来济南观光,请设计一段导游词。

(3)【解读标志】如图是济南泉水节标志,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其构成与含义。

(注:标志的三个相似图案颜色:上为蓝色,左下为绿色,右下为粉色。

)【分析】(1)本题考查拟写宣传语。

为某个活动拟写宣传语,所拟写的宣传语一定要主题突出,语意简洁明了,有号召性和鼓动性,一般多采用对偶的修辞。

据此可拟写为:泉水嘉年华,济南邀天下。

(2)本题考查拟写导游词。

其结构一般包括称呼、概括介绍和重点讲解部分。

作答本题时,先是称呼,然后点明旅游的景点,接着抓住济南的景物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游客进行介绍即可。

(3)本题考查用说明性语言表述图标内容及含义的能力。

该标志的主体是运用传统水纹组合而成草书“泉”字;三个相互交融的旋涡状代表的是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类似手印纹的效果代表济南人的纯朴和诚信;水墨效果彰显泉城的文化气质之美。

下方是“济南泉水节”的汉字和英文字样。

标志整体立意独特,形式上富有延展性,深刻传达了美丽泉城的文化内涵。

【解答】答案:(1)示例1:感恩泉城,幸福济南。

示例2:泉水嘉年华,泉城邀天下。

(2)示例:大家好!今天我向大家介绍济南冬天的景色。

济南的冬景非常美,天蓝水绿,温暖如春。

这里的水能把水藻映衬得更绿,天越晴,水藻越绿。

水边还有许多柳树,柳枝倒映在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河水里,显得更蓝了;白云倒映在河水里,显得更白了。

一眼望去,一片蓝绿白相接的景色,是多么迷人啊!(3)示例:济南泉水节标志运用传统水纹组合而成草书“泉”字;三个相互交融的旋涡状代表的是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类似手印纹的效果代表济南人的纯朴和诚信,充满人文色彩;水墨效果彰显泉城的文化气质之美。

【2020-2021】新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训练试题含答案

【2020-2021】新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训练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训练试题一、综合实践题1.冬天是一个洁白而美丽的季节。

冬天,虽然百花凋谢,寒气逼人,却带给人一种独特的情趣。

班级开展以“冬天的魅力”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面的小题。

(1)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词。

(2)班内两位文学爱好者在闲暇之余歌颂了“冬之美”,请根据你的理解,仿照例句,在空白处补写恰当的句子。

同学甲:冬之美,在于色彩之美。

夕阳的余辉洒在枯黄的落叶上,反射出淡黄色的光泽,照得大地熠熠生辉。

同学乙:冬之美,在于意境之美。

【分析】第一题考查拟写主题语。

第二题考查仿写。

【解答】(1)为某个活动拟写主题语,可以理解为拟写宣传语。

为某个活动拟写宣传语,所拟写的宣传语一定要主题突出,语意简洁明了,有号召性和鼓动性,一般多采用对偶的修辞。

可拟写为:走进冬天,领略美景。

(2)作答仿写类题目,需认真观察例句,分析例句的格式和语义,仿句要与例句格式相同,语义相关。

本题可仿写为:天地万物的枯荣如同人生的起起伏伏,枯萎中暗含着勃勃生机。

答案:(1)示例:走进冬天,领略美景。

(2)天地万物的枯荣如同人生的起起伏伏,枯萎中暗含着勃勃生机。

【点评】仿写句的类型有三种:以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从句式词性角度去仿写、以修辞为主的仿写。

仿写语句时要注意:一是仿写的句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要与例句一致;二是所仿写的句子的内容与提示的内容要构成一个整体,语意连贯,合理顺畅。

2.班上组织“走进春天”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古人留下许多传颂千古的名句,从下列诗句中你能发现我国春天的什么特点?请选择一首,写出你的发现。

①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我选择第一首,我的发现是:我国西北的一些干旱地区,由于海陆等因素的影响,气候过于干燥、寒冷,就没有春天的物候现象出现。

2020-2021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练习题及答案

2020-2021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训练试题一、综合实践题1.学完课文《济南的冬天》后,班级开展了以“感悟冬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补填诗句】请结合你的知识积累,将下面描写冬天的诗句补充完整。

(任选两句)①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②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③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④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2)【提取信息】“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请仔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从中提取关于“冬至”的三条信息。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立的节气之一,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圭表观测日影长短法测定出冬至来了,时间在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

所以冬至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

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3)【片段写作】请发挥想象,描写一下你家乡的冬天。

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突出冬天的特征,50字以上。

【分析】第一题考查古诗积累。

第二题考查筛选信息。

第三题考查语言表达。

【解答】(1)作答本题,一定要保证诗句的完整和书写的正确,绝对不能出现错别字。

(2)细读题目中给出的材料可知,第一段介绍了冬至时间是怎样确定,冬至名称的由来。

第二段介绍了冬至的气候特征和我国冬至的习俗。

(3)由题意可知,本题要求学生写一段景物描写,表现的是冬天的某种特征,同时还要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作答本题时,还需要注意题目中善于字数的限制。

答案:(1)①天寒白屋贫②燕山雪花大如席③万径人踪灭④凌寒独自开(2)①冬至时间的确定;②冬至名字的由来;③冬至的气候特征;④我国冬至的习俗。

(任意三点即可)(3)示例:严寒的冬天迈着蹒跚的脚步来到人间,给人们展开一幅生动的画卷:鹅毛大雪洋洋洒洒,长长的冰柱像水晶的短剑挂在檐前,人们好似生活在琼楼玉宇之间,七色尽逝,满目皆白,“千树万树梨花开”,美丽的画面尽现眼前。

初一综合实践试题及答案

初一综合实践试题及答案

初一综合实践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初一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A. 增强学生实践能力B.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C. 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D.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答案:C2. 在初一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应该:A. 只关注自己的任务B. 积极参与,勇于尝试C. 忽视团队协作D. 只听从老师的安排答案:B3. 初一综合实践活动中,老师的角色是:A. 完全指导学生B. 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C. 引导和协助学生D. 只负责监督和评价答案:C4. 初一综合实践活动中,以下哪项不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品质?A. 好奇心B. 责任感C. 依赖性D. 创造力答案:C5. 在初一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应该:A. 只关注结果B. 重视过程和体验C. 忽视安全D. 只关注个人表现答案:B6. 初一综合实践活动中,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团队合作策略?A. 分工合作B. 互相帮助C. 互相指责D. 共同讨论答案:C7. 初一综合实践活动中,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时间管理策略?A. 制定计划B. 优先处理重要任务C. 拖延到最后一刻D. 合理分配时间答案:C8. 初一综合实践活动中,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沟通技巧?A. 倾听他人意见B. 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C. 避免与他人交流D. 尊重他人答案:C9. 在初一综合实践活动中,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A. 分析问题原因B. 寻求帮助C. 忽视问题D. 尝试多种解决方案答案:C10. 初一综合实践活动中,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自我管理策略?A. 设定目标B. 监控进度C. 完全依赖他人D. 反思和调整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初一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在初一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应该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专项)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练习题及答案(1)

(专项)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练习题及答案(1)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训练试题一、综合实践题1.【赏“春”题诗】一位同学拍摄了春天里的四幅画面,请你为它们各配上一句诗。

①春草图:浅草才能没马蹄②春花图:乱花渐欲迷人眼③春风图:吹面不寒杨柳风④春雨图:沾衣欲湿杏花雨【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古诗默写。

根据画面内容,选择恰当的诗句,诗句内容、意蕴和画面协调即可,填写时,不要写错别字。

【解答】①春草图,春草初生,绿油油的,可以配“浅草才能没马蹄”;②春花图,春花烂漫,让人目眩神迷,可以用“乱花渐欲迷人眼”来配;③春风图,柳枝轻摇,春风和煦,可以用“吹面不寒杨柳风”来配;④春雨图,细雨蒙蒙,如烟似雾,可以用“沾衣欲湿杏花雨”来配。

答案:示例:①浅草才能没马蹄②乱花渐欲迷人眼③吹面不寒杨柳风④沾衣欲湿杏花雨【点评】图文转化应注意:①注重整体阅读。

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

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②注意图的细节。

图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他往往起提示作用。

如图画中的字、图下的“注”等;③把握题目要求。

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题目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

这样,比较分析有关内容,就可准确回答问题。

2.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表格,按要求答题。

下面是一份“学生课外阅读种类统计表”,请认真研读后回答问题。

政治历史类文学艺术类科普类体育军事类其它高中生18%47%20%9%6%初中生9%68%15%3%5%小学生2%82%10%2%4%(1)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呈现出怎样的特点?(2)你们学校要举行“读书节”,请你为你们班想几个读书活动。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表格内容的分析能力。

这一份表格的信息说明了年级越高学生的阅读面越广。

(2)本题考查设计活动板块的能力,结合题目中给的提示,再结合活动主题来组织答案即可。

例如:互相交换自己的好书,阅读,开展读书报告会等。

【解答】答案:(1)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面越来越广,尽管仍以文艺类为主,但政治历史类、体育军事类和科普类等都有了很大的增长。

【整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练习题及答案

【整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训练试题一、综合实践题1.综合运用。

某班拟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古诗分类](1)班委会准备将教材中出现过的诗句分类编辑,下列诗句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一项是③(只填序号)①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③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④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⑤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诗人竞猜](2)班委会举行“诗人竞猜”的猜谜活动,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

示例:(谜面)最恨凡尘世,一生独爱菊。

﹣﹣(谜底)陶渊明(谜面)生梦铁马冰河,死悲九州未同。

﹣﹣(谜底)陆游【分析】(1)本题考查诗句欣赏。

①②④⑤.正确;③.有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

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可见其中并无思乡情绪。

故选:③(2)本题考查古诗积累。

陆游是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根据他所写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和“铁马冰河入梦来”可拟写谜面为:生梦铁马冰河,死悲九州未同。

不要求统一答案,意近即可。

【解答】答案:(1)③(2)示例:生梦铁马冰河,死悲九州未同。

【点评】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2.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①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②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2020-2021〗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练习题及答案

〖2020-2021〗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训练试题一、综合实践题1.对联的基本要求。

①必须是两句,而且这两句字数一样多。

②头一句与第二句所用短语的结构与词性应当相同或相似,即是说必须形成对偶的修辞格。

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这两句就可以称作对联:“国家富强”是主谓短语,“人民幸福”也是主谓短语:“国家”与“人民”都是名词,“富强”与“幸福”都是形容词。

③两句的内容必须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内容没有联系,即使符合前两点要求,也不能叫做对联。

④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

请根据对联要求,解答下面的问题。

你认为下面三个选项中,哪一个选项的内容不可以作为对联,请具体说出两个理由。

A.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B.百花迎春满地香,幸福临门多喜气C.东风化雨山山翠,政策归心处处春【分析】本题考查对联常识。

认真阅读题干,了解对联一些常识。

然后分析选项,做出正确选择。

【解答】答案:AC可以作为对联。

B.项两句中,“满地香”与“多喜气”不构成对偶(或短语结构与词性不同)。

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而“香”是平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而“气”是仄声。

B项不可以作为对联。

故选:B。

【点评】对联常识需要多加学习,长期坚持阅读就会增强悟性。

2.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雨的四季》,同学们一定熟悉了那灵动的声音、奇异的形体和清透的心灵,那么,请完成下列题目,让大家都能读懂雨的心曲。

【活动一:收集雨的词汇】自古以来,雨因为常见,所以在文字中均能见到它的身影。

请摘录含“雨”的两个成语和一个俗语写在下面。

成语:风调雨顺俗语:雷声大,雨点小【活动二:说说雨的功过】同学们针对雨的利与弊展开辩论,你赞成哪一方观点?请写出理由。

正方观点:雨的利大于弊。

理由:世上万物的生长离不开水,人的生存更离不开水。

尽管雨有时会给人带来灾难,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战胜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人类会把雨造成的灾难降到最低限度。

反方观点:雨的害大于利。

理由:雨量大时会给人带来灾难。

2020-2021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练习题含答案

2020-2021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训练试题一、综合实践题1.学完课文《济南的冬天》后,班级开展了以“感悟冬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补填诗句】请结合你的知识积累,将下面描写冬天的诗句补充完整。

(任选两句)①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②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③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④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2)【提取信息】“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请仔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从中提取关于“冬至”的三条信息。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立的节气之一,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圭表观测日影长短法测定出冬至来了,时间在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

所以冬至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

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3)【片段写作】请发挥想象,描写一下你家乡的冬天。

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突出冬天的特征,50字以上。

【分析】第一题考查古诗积累。

第二题考查筛选信息。

第三题考查语言表达。

【解答】(1)作答本题,一定要保证诗句的完整和书写的正确,绝对不能出现错别字。

(2)细读题目中给出的材料可知,第一段介绍了冬至时间是怎样确定,冬至名称的由来。

第二段介绍了冬至的气候特征和我国冬至的习俗。

(3)由题意可知,本题要求学生写一段景物描写,表现的是冬天的某种特征,同时还要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作答本题时,还需要注意题目中善于字数的限制。

答案:(1)①天寒白屋贫②燕山雪花大如席③万径人踪灭④凌寒独自开(2)①冬至时间的确定;②冬至名字的由来;③冬至的气候特征;④我国冬至的习俗。

(任意三点即可)(3)示例:严寒的冬天迈着蹒跚的脚步来到人间,给人们展开一幅生动的画卷:鹅毛大雪洋洋洒洒,长长的冰柱像水晶的短剑挂在檐前,人们好似生活在琼楼玉宇之间,七色尽逝,满目皆白,“千树万树梨花开”,美丽的画面尽现眼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综合实践活动期末试(题)卷
姓名班级得分
一、以下各题所列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在括号内(共40 分)。

1、科学家袁隆平获M年度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的主要研究项目是()
A、人类基因组测序
B、杂交水稻
C、杂交玉米
D、克隆绵羊
2、被子植物的花粉落在柱头上的过程叫做()
A、受精
B、融合
C、萌发
D、传粉
3.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C. 温州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 温州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4. 把捕捉到的青蛙,放在干燥的环境中,青蛙会较快地死亡,原因是()
A、缺少食物
B、不能进行运动
C、得不到水分,体内失水
D、皮肤干燥,不能进行辅助呼吸
5. 活动星图里,方向是如何判断的?()
A.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C.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D.上南下北,左西右东
6.夜晚我们看到的星空随着地球四季变化而变化,有一颗恒星的位置常年不变,这颗恒星是()
A、太阳
B、天狼星
C、北极星
D、南门二
7.雷雨过后,常有蚯蚓钻出地面,这是因为蚯蚓哪一功能受阻?()
A、消化
B、呼吸
C、排泄
D、生殖
8.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的发现最初来自于( )
A、调查
B、实验
C、观察
D、阅读
9.小川同学用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长度是25.90cm,这可能是下列哪个物体的长度( )
A.粉笔
B.科学课本
C.课桌
D.黑板
10、植物的叶一般是绿色的,但也有一些植物不是这样,如红枫,叶呈红、橙黄或黄绿色。

我们仍说它是植物,这是由于()
A、它不能移动位置
B、它能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养料
C、它没有呼吸作用
D、它只能在阳光直接照射下生活
二、简答题:
1、垃圾分类的方法有哪些?(10分)
2、植物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15分)
4.保护环境我们能做什么?(1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