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大纲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大纲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适用专业:数控模具先修课程: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总学时数: 64 总学分数: 2 理论学时: 60 实践学时: 4主撰人:一、课程的地位、作用与任务本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承担了培养了解金属的组织和结构、材料的机械和力学性能以及掌握各种材料热处理方法和工艺的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是一门融汇了多学科知识于一体,培养能够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开发、设计机电一体生产的应用型、管理型、复合型人才的必修课。

二、课程教学的目标和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了解和掌握常用材料的分类,牌号,性能,用途及一般的选取原则,了解钢、铁及有色金的热处理工艺原理、特点及应用。

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和规范意识,要善于观察、思考,勤于实践,培养学生应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具有合理选择材料和制造热处理工艺路线的能力。

学生应在先学完《物理》《工程分子》等课程,并经过金属工艺的生产实训,对材料及热处理方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后,再学习本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机械制造》等专业课奠定基础,也为学生从事机电一体化专业方面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1学时)(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金属材料的学习方法及本课程的内容(二)教学重点深刻理解本课程的内容及学习方法(三)教学内容:1.金属的发展过程2.学习本门课程的方法3.本课程的内容及重点和难点第一章金属的性能(5学时)(一)教学目标掌握金属的力学性能,了解金属的其它性能(二)教学重点掌握金属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指标,以及各性能的符号、表示方法(三)教学内容:1.金属的力学性能2.金属的工艺性能第二章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4学时)(一)教学目标掌握金属的晶体结构和结晶过程,以及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了解本章的其它内容(二)教学重点晶格的类型及结构、纯金属的结晶过程、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的理解(三)教学内容1.金属的晶体结构2.纯金属的结晶3.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第三章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6学时)(一)教学目标:掌握单晶体和多晶体塑性变形、回复与再结晶概念的理解(二)教学重点:单晶体和多晶体的塑性变形、再结晶的过程分析(三)教学内容:1.金属的塑性变形2.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3.回复与再结晶4.金属的热塑性变形第四章合金的晶体结构与结晶(6学时)(一)教学目标掌握合金组织结构的分类及构成特点,二元合金相图的建立及共晶相图的分析(二)教学重点合金晶体结构的分类、共晶相图的结晶过程分析(三)教学内容:1.合金的基本概念2.合金的晶体结构3.二元合金相图第五章铁碳合金(12学时)(一)教学目标:掌握基本铁碳合金相图的画法(四)教学重点:合金相图重的特性点、线、温度以及成分(五)教学内容:1.铁碳合金的基本相2.铁碳相图第六章钢的热处理(12学时)(一)教学目标掌握钢的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热处理方法与组织转变(二)教学重点重点掌握整体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概念,目的(三)教学内容:1.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2.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3.退火与正火4.淬火5.回火6.表面淬火与化学热处理第七章碳素钢与合金钢(8学时)(一)教学目标掌握钢的分类方法,编号和用途,了解合金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结构钢和工具钢的分类(二)教学重点钢的分类与编号、结构钢和工具钢的分类(三)教学内容1.钢的分类与编号2.常存杂质对钢的影响3.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4.结构钢5.工具钢6.特殊性能钢第八章铸铁(6学时)(一)教学目标掌握常用铸铁的性能,特点与应用(二)教学重点重点掌握灰铸铁、球墨铸铁、蠕墨铸铁、可锻铸铁的牌号含义及用途(三)教学内容1.铸铁概述2.灰铸铁3.可锻铸铁4.球墨铸铁5.蠕墨铸铁6.合金铸铁第九章非铁金属及硬质合金(4学时)(一)教学目标了解常见的有色金属,掌握铝合金与铜合金,铝合金与铜合金的应用及牌号表示(二)教学重点掌握铝合金与铜合金,铝合金与铜合金的应用及牌号表示(三)教学内容:1.铝及铝合金2.铜及铜合金3.钛及钛合金4.轴承合金5. 硬质合金四、实验学时分配五、考核方式1、笔试(占总成绩的60%)2、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出勤(占总成绩的10%)+作业(占总成绩的10%)+期中成绩(占总成绩的20%)考试形式:闭卷考试六、教材与参考书1.教材:《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李炜新主编,高职高专“十一五”机电类专业规划教材, 2007年2.参考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王英杰、金升主编,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2006年旧版《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上海工业大学史美堂主编,上海科大出版社,1980年1月版。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教学大钢高职赣州技师学院机械制造系2010年3月12日一、课程名称《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二、课程学时共52课时,4学时/周三、课程的性质和内容《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这门课程是专门研究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热处理及金属材料的性能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金属的性能、金属学基础知识、钢的热处理和金属材料的牌号等。

四、课程的任务和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掌握有关金属材料的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有关热处理的基本理论知识;3、了解金属材料的应用及零件设计时的原理选材;4、初步掌握热处理工艺的运用、能够合理安排零件工艺路线,正确确定热处理在零件工艺路线中的位置。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知道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将来在实际工作中会广泛的接触各种金属材料,可以要了解金属材料和热处理的有关知识。

坚定学好本课程的决心和信心,在学习中培养学习本课程的兴趣;2、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理论与实际联系,在课堂讲授时,要将学生所见、所闻,所用的金属材料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联系起来讲,要将学生将来到工厂可能碰到的金属材料的有关问题结合起来讲,这样讲课就会更生动、更贴切、更不乏味;3、要教给学生学习好本课程的学习方法,要学生一定要弄清楚重要的概念和基本理论,按材料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和用途这一主线进行学习和记忆,认真做作业,不断巩固已学知识,这样就一定能学好本课程。

六、教材选用高职《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为本课程教材。

七、授课对象模具设计专业学生。

八、课时分配九、各章节教学要求、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绪论教学要求:1、明确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2、知道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特点和学习方法;3、了解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发展史。

重点:强调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第一章金属的性能教学要求:1、知道金属材料的分类;2、了解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3、知道金属材料有哪些力学性能。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适用于高职三年制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62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实践性较强,必须经过生产实习增强感性认识,再通过理论学习才能理解和掌握常见金属材料性能、组织、结构和热处理方法的特点;了解非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

为学后续的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1、掌握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能够正确选择材料。

2、掌握常见的金属热处理的方法、特点及应用范围3、了解非金属材料基础知识。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1、金属材料基础知识常见金属材料及其性能、金属的结构及结晶、合金的结构和组织、铁碳合金相图、碳钢及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

2、热处理基础知识钢在冷却(加热)时的转变过程、钢的普通热处理工艺、钢的表面热处理工艺、钢的化学热处理工艺。

3、非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的种类、特点、性能及应用。

四、《工程材料》课程的主要要求1、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工艺的基础知识,为后续相关专业课打下坚实基础。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根据合理的选择材料和热处理方法。

3、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讲授理论时要注重和生产实习相结合,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4、本课程建议安排在学生学完机械制图及计算机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工实习课程之后讲授。

五、《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质量标准与考核方式课程质量标准是培养学生掌握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原理和非金属的基础知识,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成绩考核方式按照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成绩考核评价管理制度执行,采用单独考查方式,平时考核占考核评价成绩30%,期末考试占考核评价成绩40%,实验占考核评价成绩30%,考查采用5级制。

六、课时分配表教学内容合计讲授实验金属材料及其性能、金属的结构及结晶、合金的结构和组织、铁碳合金相图、碳钢及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非金属材料等。

34 2212钢在冷却(加热)时的转变、钢的热处理工艺、热处理的方法、目的及应用范围。

5、大纲-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大纲

5、大纲-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大纲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开课系:机械工程系适应专业:检测技术及应用、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学制:三年总学时:84 其中理论学时:68 实践学时:16学分:5.3一、课程性质和任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材检测技术及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的开设为材料类专业奠定理论基础。

它的任务是阐述金属与合金成分、加工工艺、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阐述合金化,控制结晶、塑性变形、热处理等强化手段的基本理论;使学生掌握选用金属材料、金属热处理方法的基本知识,以及金相分析的基本方法。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金属与合金结晶的基本理论;2)掌握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和塑性变形与再结晶的基本知识;3)掌握常用二元合金相图的分析方法;4)掌握常用工程合金的合金化原理、组织、性能及使用;5)了解钢铁热处理原理及方法;6)为正确选用、合理使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方法打下基础。

(二)能力培养目标1)掌握评价工程材料力学性能指标方法;2)运用Fe-Fe3C平衡相图解决工程问题;3)能为工程零件及结构正确选材;4)能为工件制定的热处理工艺参数。

(三)素质教育目标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较好的道德修养和身心素质,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和团结协作能力;2)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3)对祖国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4)毕业前应取得中/高级热处理工职业资格证书。

5)熟悉英语专业术语,借助工具书,能够阅读、翻译专业资料,英语应用能力达到河北省A级水平;6)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能熟练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计算机应用能力能达到河北省一级水平;三、教学内容和要求课题一纯铁的几种晶体结构转变教学内容金属金属的晶体结构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晶体缺陷教学要求了解金属的特性认识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晶格掌握铁在不同温度下的结构了解空位、位错等缺陷实验1:结晶过程的观察课题二铸件晶粒大小的控制教学内容2.1 金属结晶的过程2.2 影响晶粒大小的因素2.3 晶粒大小对性能的影响2.4 控制铸件晶粒大小的措施教学要求2.1 认识形核、长大过程,2.2 了解冷却速度、过冷度和形核率间的关系2.32.4 掌握实际生产中控制铸件晶粒大小的措施实验2: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及金相试样的制备实验3:热分析法测定二元合金相图课题三铁碳合金相图分析及应用教学内容3.1 Fe-Fe3C相图分析及铁碳合金分类2 典型合金结晶过程及组织3 含碳量对铁碳合金平衡组织和性能的影响3.4 铁碳合金相图应用教学要求3.1 掌握Fe-Fe3C相图的点、线、相区。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教学大纲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教学大纲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70105Z10课程名称:金属材料及热处理/Metal materials and heat treatments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学时/学分:40/2.5先修课程:物理化学、材料热力学、材料科学基础适用专业: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教材、教学参考书:1. 李松瑞等主编. 金属热处理. XX大学出版社. 2003年;2. 吴承建等主编. 金属材料学.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4年;3. 崔忠圻等主编. 金属学与热处理原理.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年。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是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课程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钢铁材料及各种有色金属材料的分类和应用,各类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原理,中间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工艺,使学生能结合金属的服役条件选择合理的金属材料以及合适的热处理工艺,达到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的目的。

该课程是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方向的重要专业课,是学生从事金属材料研究的基础课程之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掌握金属材料的种类、分类和应用情况,各种热处理的基本概念,各种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原理、热处理工艺以及典型金属材料的具体热处理工艺;理解金属材料在热处理过程中微观结构和性能的演化规律;学会从材料的性质和应用要求出发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建立金属材料结构-热处理-性能的基本知识结构。

能力:从应用的角度设计不同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将热处理的知识用于解决金属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工程问题;掌握最基本的材料热处理理念,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提高开发新材料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分析、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针对具体金属材料的使用与服役条件制定合理的热处理工艺。

素质:建立金属材料结构-热处理-性能一体的观念,通过课程中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分析沟通交流素质,建立材料设计制备到应用的思维模式,提升理解材料组织结构和性能优化的基本素质。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代码:0710106 课程类别:必修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学时:39所需先修课:物理,机械基础学分:2.5一、编写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教学目标《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高职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生产过程、铁碳合金、钢的表明处理、金属防蚀等内容,培养学生强化工程意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

(二)课程内容简介全书共十四个项目,分别为:金属材料与机械制造过程概述、金属材料的性能、金属晶体结构、铁碳合金、非合金钢、钢的热处理、低合金钢和合金钢、铸铁、非铁金属及其合金、粉末冶金、非金属材料、金属防腐蚀、新材料简介、材料选择及分析(三)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方法本书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的有机结合,指导学生掌握学习重点和学习方法,配备较全的复习题,供学生自学时自我检测,最大限度满足教学需求。

二、各部分教学纲要和学时分配(一)金属材料与机械制造过程概述 1学时1.教学主要内容及目标:主要内容:(1)金属材料的分类(2)钢铁材料生产过程(3)机械制造过程概述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2)了解材料生产过程(3)了解机械制造过程2.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

教学难点:金属材料的分类。

(二)金属材料的性能 3学时1.教学主要内容及目标:主要内容:(1)金属力学性能(2)金属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工艺性能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的力学性能(2)了解金属的物理、化学和工艺性能2.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金属的力学性能教学难点:金属的力学性能3.教学活动建议及其它教学环节实验一拉伸实验(三)金属晶体结构 2学时1.教学主要内容及目标:主要内容:(3)晶体结构(4)合金晶体结构(5)金属组织特征与再结晶教学目标:(3)了解金属的晶体结构(4)了解金属的组织特征和再结晶2.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金属的晶体结晶教学难点:金属的同位素异构转变(四)铁碳合金 7学时1.教学主要内容及目标:主要内容:(1)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2)铁碳合金相图教学目标:(1)了解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2)掌握铁碳合金的合金相图2.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铁碳合金的合金相图教学难点:铁碳合金的合金相图3.教学活动建议及其它教学环节实验二铁碳合金显微组织观察实验三硬度实验(五)、非合金钢 2学时1.教学主要内容及目标:主要内容:(1)杂质元素对刚性的影响(2)非合金碳的分类(3)非合金碳的牌号及用途教学目标:(1)了解非合金碳对钢的影响及其分类2.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杂质对刚性能的影响;非合金碳的牌号。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第五版)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第五版)

江苏悦达技工学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实施性教学计划(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一、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培养中级技术工人所必须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其内容包括金属的机械性能、金属学的基础知识及金属材料等部分。

(1)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金属材料和热处理的基础知识,为学习各门专业工艺学课及今后从事生产技术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2)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①基本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成分,性能及应用范围。

②了解金属材料的内部结构,以及成分,组织和性能三者之间的一般关系。

③懂得金属材料热处理的一般原理。

④明确热处理的目的,了解热处理的方法及实际应用。

二、学习书目陈志毅主编《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三、学习时间安排7周,每周6学时,共42学时四、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 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紧密结合生产实际。

(2) 正确掌握大纲的深入程度,合理处理教材内容。

(3) 有条件的还可辅以电化教学的手段,使教学活动生动地进行。

一、学时分配表二、课程内容绪论教学要求:1、了解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2、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3、掌握炼铁和炼钢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1、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学习目的。

(了解)2、钢铁的冶炼(掌握)(1) 炼铁a、高炉炼铁的炉料及其作用b、高炉熔铁过程c、高炉的产品(2) 炼钢a、炼钢过程的基本原理b、炼钢方法c、钢的浇注方法d、镇静钢、半镇静钢和沸腾钢教学建议:1、尽量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说明学习金属本材料与热处理的重要性。

2、以讲清钢铁冶炼的实质及基本过程为主,化学反应不作重点要求。

3、如条件许可,最好组织适当的参观。

第一章金属的结构与结晶教学要求:1、了解纯金属的构造。

2、了解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3、掌握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

教学内容:第一节:金属的晶体结构(了解)1、晶体与非晶体2、晶体结构的概念3、金属晶格的类型4、晶体结构缺陷第二节:纯金属的结晶(了解)1、纯金属的结晶过程2、晶粒大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3、同素异构转变教学建议: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温度及不同温度范围内存在何种晶格类型应予以充分重视。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教学大纲Metallic Materials and Heat Treatment总学时:48理论课学时:42实验课学时:6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金属)的一门主干课,也是该专业方向一门重要的专业领域课。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金属材料合金化的基本理论,合金元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工业生产中典型零件热处理工艺分析,碳钢和合金钢、铸铁以及有色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性能及应用,金属材料的设计与选材方法等。

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提高材料性能的基础理论、方法和工艺,能够根据零件的服役条件和性能要求正确地选择材料,合理制定工艺,为以后从事材料的研究和使用奠定理论基础,并了解当前金属材料及其热处理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进展。

二、课程的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金属材料的合金化基础理论;熟悉碳钢、合金钢、铸铁及有色金属等金属材料的成分、性能和应用;了解金属材料设计理论和合理选材的思路。

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金属材料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该方面发展的最新动态,熟悉常用金属材料成分-热处理工艺-组织-性能-应用之间关系的一般规律,对常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有全面认识,具有合理选用工程材料的基本能力。

三、课程适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四、先修课程材料科学基础五、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1.理论教学部分:教学的重点是金属材料合金化的基本理论,热处理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碳钢和合金钢、铸铁以及有色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性能及其应用,金属材料的设计与选材方法等。

教学的难点是如何使学生将熟悉和掌握金属材料的成分-热处理工艺-组织-性能-应用之间关系的一般规律,对常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有全面认识。

要求学生掌握提高材料性能的基础理论、方法和工艺,能够根据零件的服役条件和性能要求正确地选择材料,合理制定工艺,为以后从事材料的研究和使用奠定理论基础。

具体课程教学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钢的合金化原理1.钢中的合金元素2.合金元素对钢中相及相变的影响3.合金元素对钢的性能的影响4.钢中微量元素的作用及钢的微合金化5.钢的强韧化机理及途径第三章钢的热处理1.钢的热处理原理2.钢的热处理工艺3.热处理新工艺简介第四章碳钢与合金钢1.钢与合金钢的分类和牌号2.碳钢及其应用3.合金结构钢4.管线钢5.合金工具钢6.不锈钢、耐热钢和耐磨钢7.典型零件的热处理过程及工艺分析第五章铸铁1.铸铁的石墨化2.铸铁的合金化与热处理3.铸铁的分类及应用第六章有色金属及合金1.铝合金热处理原理2.铝及其合金3.镁及其合金4.铜及其合金5.镍及其合金6.钛及其合金7.难熔金属及其合金第七章金属材料的设计理论与选材1.材料设计的理论与方法2.合理选材的思路与方法学时安排如下:2.实验教学部分:实验教学共6学时,要求学生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分析常用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及热处理的影响,提高实验技能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技术基础课。

其主要容包括:金属的性能、金属学基础知识、钢的热处理、常用金属材料及非金属材料的牌号等。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基本知识,为学习专业理论,掌握专业技能打好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了解金属学的基本知识。

(2)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性能及用途。

(3)了解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4)了解热处理的一般原理及其工艺。

(5)了解热处理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三、教学容及要求绪论教学要求:1、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2、了解本课程的基本容。

教学容:1、学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目的2、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基本容3、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发展史4、金属材料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教学建议:1、结合实际生产授课,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2、展望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发展前景。

第一章金属的性能教学要求:1、掌握金属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疲劳等概念及各力学性能的衡量指标。

2、了解金属的工艺性能。

教学容:§1—1 金属的力学性能一、强度二、塑性三、硬度四、冲击韧性五、疲劳强度§1-2金属的工艺性能一、铸造性能二、锻造性能三、焊接性能四、切削加工性能第二章金属的结构与结晶教学要求:1、了解金属的晶体结构。

2、掌握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3、掌握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

教学容:§2-1 金属的晶体结构一、晶体与非晶体二、晶体结构的概念三、金属晶格的类型§2—2纯金属的结晶一、纯金属的冷却曲线及过冷度二、纯金属的结晶过程三、晶粒大小对金属力学性能的影响*四、金属晶体结构的缺陷§2—3 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教学建议:1、晶体结构较抽象,可使用模型配合讲课。

2、讲透同素异构转变与结晶过程之间的异同点。

*第三章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教学要求:1、了解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原理。

2、掌握冷塑性变形和热塑性变形对金属性能的影响。

教学容:§3—1 金属的塑性变形一、单晶体的塑性变形二、多晶体的塑性变形§3—2 冷性变形对金属性能与组织的影响一、冷塑性变形对金属性能的影响二、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结构的影响§3—3 回复与再结晶一、回复二、再结晶三、晶粒长大§3—4 金属的热塑性变形一、热加工与冷加工的区别二、热加工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教学建议:1、冷加工专业的学生作为选学容。

2、利用塑性变形理论,分析细晶粒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原因。

第四章铁碳合金教学要求:1、掌握合金的概念及合金组织的基本类型。

2、掌握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包括概念、牌号、性能等。

3、掌握简化的Fe—Fe3C相图中的主要特性点、特性线的含义及典型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

4、掌握含碳量对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教学容:§4—1合金的组织一、固溶体二、金属化合物三、混合物§4—2二元合金相图一、二元合金相图的建立二、铅锑二元合金相图的分析§4—3铁碳合金相图一、铁碳合金的相及组织二、铁碳合金相图三、典型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四、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与性能的关系五、Fe—Fe3C相图的应用实验观察典型铁碳合金的金相组织教学建议:1、通过铁碳合金相图分析,讲明相图在生产中的应用。

2、因碳铁合金组织的容较为抽象,有条件的学校应作金相实验。

第五章碳素钢教学要求:1、了解碳素钢中常存元素对钢的性能影响。

2、掌握常用碳素钢的牌号、成分、性能及主要用途。

3、了解钢的火花鉴别方法。

教学容:§5-1 常存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一、硅二、锰三、硫四、磷§5-2碳素钢的分类一、按钢的含碳量分类二、按钢的质量分类三、按钢的用途分类四、按冶炼时脱氧程度的不同分类§5-3 碳素钢的牌号及用途一、碳素结构钢二、优质碳素结构钢三、碳素工具钢四、铸造碳钢§5-4钢的火花鉴别一、火花鉴别的原理及火花组成二、火花鉴别方法*实验钢的火花鉴别教学建议:1、重点讲述常用钢的牌号、成分、性能及用途。

2、若讲授钢的火花鉴别一节,可组织学生自磨火花,并仔细观察,鉴别常用钢的不同火花。

第六章钢的热处理教学要求:1、了解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2、掌握钢的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及表面热处理的方法和目的。

3、掌握常用工件热处理的方法。

教学容:§6-1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一、钢的奥氏体化二、奥氏体晶粒的长大§6-2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一、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二、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的应用§6-3 钢的退火与正火一、退火二、正火§6—4 钢的淬火一、淬火加热温度二、淬火冷却介质三、淬火方法四、钢的淬透性和淬硬性五、淬火缺陷§6—5 钢的回火一、淬火钢在回火时组织与性能的变化二、回火的分类及应用§6—6钢的表面热处理一、表面淬火二、化学热处理§6—7热处理新工艺简介一、形变热处理二、激光热处理三、保护气氛热处理四、真空热处理§6—8零件的热处理分析一、热处理的技术条件二、热处理的工序位置三、典型零件的热处理分析第七章合金钢教学要求:1、了解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2、掌握常用合金钢的牌号、性能及热处理方法。

教学容:§7—1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主要作用一、强化铁素体二、形成合金碳化物三、细化晶粒四、提高钢的淬透性五、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7—2 合金钢的分类和牌号一、合金钢的分类二、合金钢的牌号§7—3合金结构钢一、低合金结构钢二、合金渗碳钢三、合金调质钢四、合金弹簧钢五、滚动轴承钢§7—4合金工具钢一、合金刃具钢二、合金模具钢三、合金量具钢§7—5特殊性能钢一、不锈钢二、耐热钢三、耐磨钢教学建议:1、通过对合金元素在钢中作用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合金钢的特点。

2、重点讲述常用合金钢的牌号、性能、热处理方法及应用。

第八章铸铁教学要求:1、了解铸铁的分类。

2、掌握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的牌号。

3、了解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的组织、性能及主要用途。

教学容:§8-1 铸铁的石墨化§8-2灰铸铁一、灰铸铁的组织与性能二、灰铸铁的孕育处理三、灰铸铁的牌号及用途四、灰铸铁的热处理§8-3可锻铸铁一、可锻铸铁的组织与性能二、可锻铸铁的牌号及用途§8-4 球墨铸铁一、球墨铸铁的组织与性能二、球墨铸铁的牌号及用途三、球墨铸铁的热处理§8-5蠕墨铸铁教学建议:1、重点分析铸铁与钢的性能差异。

2、重点讲解石墨的形状、数量、大小及分布状况对铸铁性能的影响。

第九章有色金属及硬质合金教学要求:1、了解常用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牌号、性能及用途。

2、掌握常用硬质合金的牌号、性能及用途。

教学容:§9-1铜及铜合金一、铜二、铜合金§9-2铝及铝合金一、铝二、铝合金*§9-3钛及钛合金一、钛二、钛合金§9—4 轴承合金一、锡基轴承合金二、铅基轴承合金三、铝基轴承合金§9—5硬质合金一、硬质合金的性能特点二、常用的硬质合金教学建议:1、本章容作一般介绍。

2、着重讲述硬质合金的性能及用途。

*第十章非金属材料教学要求:了解常用非金属材料。

教学容:§10—1 高分子材料一、高分子材料的概念二、常用高分子材料§10—2 瓷材料一、瓷材料的概念二、瓷材料的分类三、瓷制品的成形四、常用瓷的性能特点、种类及其应用§10—3复合材料一、复合材料的概念和性能特点二、常用复合材料的种类三、常用复合材料简介教学建议:结合所学工种,选择学习容。

四、实践环节1、实验力学性能试验教学建议:1、力学学性能是本章的重点,应多列举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2、有条件的学校可作拉伸实验和硬度实验。

2、实验钢的热处理教学建议:1、钢在冷却属时的组织转变主要讲述转变后的组织及其性能.2、有条件的学校可让学生进行简单工件的热处理操作。

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应组织学生参观热处理车间。

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课外习题:自编。

课程讨论:热处理工艺。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

教学手段:采用项目教学法。

八、考核方式考查九、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教材:《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单小君编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2005年。

参考书:无十、说明(1)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在组织教学时,应根据所学工种,结合实际生产,选择不同的学习容,学时表中记有“*”的为选学容。

(3)加强实验和参观,增强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

(4)有条件的可辅以电化教学,使教学直观而生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