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酶拆分方法生产D—泛酸的手性中间体D—泛解酸内酯
微生物酶法生产泛酸和泛醇通过鉴定

微生物酶法生产泛酸和泛醇通过鉴定
佚名
【期刊名称】《化工中间体》
【年(卷),期】2003(000)007
【总页数】1页(P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921.7
【相关文献】
1.赤藓糖醇生产母液中糖醇组分的定性鉴定 [J], 赵祥颖;张立鹤;杨丽萍;韩延雷;田延军;张家祥;刘建军
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的泛酸及D-泛醇 [J], 毛希琴;胡侠;潘炜
3.微生物酶拆分方法生产D-泛酸的手性中间体D-泛解酸内酯 [J], 汤一新;孙志浩;华蕾;过鑫富;汪军
4.微生物酶法生产泛酸和泛醇 [J],
5.泛酸钙及泛醇的国内外市场分析 [J], 韩秀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泛酸及其衍生物生产工艺及应用研究

Z001泛酸及其衍生物生产工艺及应用研究陈东之汪钊(浙江工业大学,杭州 310014)摘要泛酸在生物体组织中作为功能性基团而成为辅酶A和酰基载体蛋白(ACP)的组成部分。
辅酶A是有关碳水化合物、脂肪和氨基酸代谢中许多可逆乙酰化反应的一个重要辅酶,对于各种组织内的内源代谢能量交换都很重要。
泛酸的主要功能包括促进养分的利用、促进脂肪酸的合成和分解以及参与柠檬酸循环等。
泛酸分子具有旋光性,仅D-泛酸才具有维生素活性。
由于D-泛酸是一种不稳定的、吸湿性极强的油,因此它不便于直接使用,而常用它的衍生物——D-泛酸钙、D-泛醇和泛硫乙胺。
根据国内外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
D-泛酸钙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饲料工业,目前生产方法是首先用异丁醛合成DL-泛解酸内酯,并以此为原料采用化学合成或直接发酵、酶法等生物方法制备D-泛酸钙。
D-泛醇主要用于配制护发制品和局部使用的化妆品,一般可以通过D-泛内酯与D-氨基丙醇通过缩合反应制得,也可以代之以DL-泛内酯制得DL-泛醇,最后拆分得D-泛醇。
泛硫乙胺主要因为其降血脂作用又无毒副反应而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还发现它如改善血小板、解毒护肝抑制白内障等作用,目前通过一系列化学合成制得,最主要的是将D-泛酸钙与胱胺反应而合成。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泛酸衍生物必降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以泛内酯为原料生产泛酸系列产品由于在生产工艺上具有连贯性,所以非常适合大批量生产。
关键词泛酸D-泛酸钙D-泛醇泛硫乙胺生产应用引言泛酸(pantothenic acid)是由二羟二甲基丁酸与β-氨基丙酸构成的化合物,属水溶性维生素之中的B族维生素。
泛酸的意思是“到处可以找到的一种酸”,它因广泛存在于多种动植物和组织中而得名。
泛酸是由泛解酸与β-丙氨酸组成的一种酰胺类物质,分子式为C9H17NO5,分子量为219.24。
其结构式如下:联系人:陈东之硕士研究生 1980.11 地址:浙江工业大学研35#泛酸在生物体组织中作为功能性基团而成为辅酶A和酰基载体蛋白(ACP)的组成部分。
微生物酶法生产D-泛酸和D-泛醇项目

泛酸钙和 1000 吨 D- 泛醇装置 节约建 设投资约1,200万元 生产成本比传统化 学法下降 30% 以上 实现年产值3亿元 出口创汇 3000 万美元 利税 6000万元
应用生物法新工艺 减少操作步骤 减少化工原材料和溶剂 减少了环境污 染 改善了操作环境 由于菌体固定化反 复使用几个月 在产酶发酵与酶反应工 序 几乎没有废物排放 产品产量增加而 对环境的污染减少 有显著的环境效益
应用生物法新工艺 提高了 D- 泛 酸钙产量和质量 降低了生产成本 不 仅满足了我国医药 食品和饲料工业 的需求 还大量出口进入国际市场 由 于提高了 D- 泛酸钙生产的整体技术水 平与市场竞争力 也完全改变了我国 在本产品领域的国际地位
万方数据
微生物酶法生产D-泛酸和D-泛醇项目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中国科技成果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2006(2)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孙志浩 生物拆分法生产D-泛酸钙与D-泛醇[会议论文]-2005 2. 孙志浩.华蕾 生物技术法制备D-泛酸钙和D-泛醇[期刊论文]-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4,12(10) 3. 袁中一.李仁宝 具有广泛工业应用价值的青霉素酰化酶,水性化合物拆分的好工具[会议论文]-2002 4. D-泛醇的合成[期刊论文]-现代化工2006,26(z1) 5. 徐林祥.冯晓亮.孔诚 D-泛醇的应用及合成方法[期刊论文]-化工生产与技术2002,9(2) 6. 韩秀山.HAN Xiu-shan D-泛酸钙生产现状及市场分析[期刊论文]-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5,13(19) 7. 孙志浩 生物拆分法生产D-泛酸钙与D-泛醇[会议论文]-2004 8. 李慧峰.李培锋.赵珍 羊胆汁中甘氨胆酸提取工艺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0) 9. 李少春.李培锋.关红 天然甘氨胆酸和牛磺胆酸的提取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 10. 孙志浩.过鑫富.汪军.张连春 微生物酶法拆分泛解酸内酯生产D-泛醇[会议论文]-2002
华东理工大学科技成果——生物拆分生产光学纯左旋泛解酸内酯

华东理工大学科技成果——生物拆分生产光学纯左
旋泛解酸内酯
项目简介
光学纯的内酯化合物以及相应的水解产物羟基酸是重要的手性合成中间体,其中D-泛解酸内酯(俗称D-泛内酯)作为一种重要的饲料添加剂以及日化产品的合成前体,年产量达到上万吨。
其他许多光学纯手性γ-内酯以及相应的羟基酸也是重要手性精细化工产品合成的前体。
本项目使用我们自行开发的固定化左旋内酯水解酶,立体选择性地催化左旋内酯的水解,水解产物羟基酸在强酸环境中进行内酯化,即可获得高光学纯度的左旋内酯;而剩余未水解的产物,在强碱环境中进行消旋化得到消旋的底物内酯,重新用于水解拆分。
固定化酶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几十次,极大地降低了催化剂的成本。
本技术可应用于多种手性内酯产品的拆分生产,包括D-泛内酯以及其他系列内酯化合物,比如α-羟基-γ-丁内酯和β-羟基-γ-丁内酯,2-羟基-4-取代-4-丁内酯等,具有非常高的立体选择性,产品光学纯度达到94.8%-99%。
所属领域医药
项目成熟度中试
应用前景
D-泛内酯已经进行了百升级规模的中试,综合收率高于90%,产品光学纯度高于97%。
其他产品进行了克级规模小试制备。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相关技术已申请多项中国发明专利,其中专利“左旋内酯水解酶产生菌及其用于制备手性羟基酸的方法”,已获得授权,专利号为ZL200610117331.9;专利“一种利用内酯酶制备光学纯2-羟基-4-苯基丁酸的方法”,申请号200910198764.5,已经公开。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微生物酶法拆分DL-泛解酸内酯的开题报告

微生物酶法拆分DL-泛解酸内酯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题目:微生物酶法拆分DL-泛解酸内酯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泛酸(Pantothenic acid)是一种维生素,它在生物代谢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过程,并维持生命所需的能量转换。
DL-泛解酸内酯(Dl-pantolactone)是泛酸的中间体,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DL-泛解酸内酯可以用于医药、轻工业、食品工业、化学工业等行业,特别是在医药领域中,泛酸及其衍生物被广泛用作对抗细菌、厌氧菌和线虫的药物。
目前DL-泛解酸内酯的合成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和生物工程合成两种,但这两种方法存在一些缺点:1. 化学合成方法需要大量的有毒化学试剂,对环境造成污染,且产率较低。
2. 生物工程法需要使用多种生物群体,将其置于特定的生产环境中进行繁殖和转化,生产周期长,成本高。
此外,因为某些菌株是有毒的,因此在操作过程中也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寻找一种高效、低成本、具有环保性的合成DL-泛解酸内酯的方法变得格外重要。
酶法拆分DL-泛解酸内酯是一种可以使用微生物酶,进行准确和高效拆分的方法,因此该方法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可极大地缩短DL-泛解酸内酯的生产周期,提高产量、降低成本。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将使用微生物酶,研究DL-泛解酸内酯的拆分过程,并探究最优酶解条件,目标是实现高效、准确、环保的DL-泛解酸内酯的拆分。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选取适合的微生物菌株,并进行菌株的筛选和培养。
2. 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温度、pH、酶用量等因素对DL-泛解酸内酯的酶解效果的影响,并确定最优条件。
3. 优化反应条件,包括微生物酶的加入时间、酶解反应时间等因素。
4. 对比微生物酶拆分法和现有的生物工程方法和化学合成方法,评估微生物酶拆分法在成本、效率、安全、环保等方面的优劣。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借助化学反应实验室的设备,采用以下方法:1. 微生物菌株的培养和筛选方法:采用液体培养基或固体培养基进行微生物的筛选和培养,选取菌株与DL-泛解酸内酯进行酶解反应。
化学酶法合成D-泛解酸内酯的研究进展

Abs t r a c t :D—p a n t o t h e n i c a c i d ,c o mmo n l y kn o wn a s v i t a mi n B5,i s t h e p r e c u r s o r o f c o e n z y me A,
r e v i e ws t h e r e s e a r c h pr o g r e s s o f c h e mo-e n z y ma t i c s y n t h e s i s o f D- pa nt o l a c t o n e us i ng c a r bo n y l
l a c t o ni z a t i o n u n de r a c i d i c c o nd i t i o n.F ur t h e r mo r e,D—p a n t o l a c t o n e i s o b t a i n e d t hr o u g h k i n e t i c
r e s o l u t i o n o f r a c e mi c p a n t o l a c t o n e .T h e u s e o f c h e mo— e n z y ma t i c me t h o d f a c i l i t a t e s t h e e f f i c i e n t a n d g r e e n s y n t h e s i s o f D- p a n t o l a c t o n e wi t h h i g h o p t i c a l p u r i t y .L a c t o n a s e — c a t a l y z e d s e l e c t i v e h y d r o l y s i s o f DL— — p a n t o l a c t o n e h a s b e e n s u c c e s s f u l l y a p p l i e d i n i n d u s t r i a l p r o d u c t i o n .T h i s p a p e r
泛酸系列产品生产_应用现状及展望_孙志浩

综述专论化工科技,2004,12(5):43~47SCIENCE &T ECHNO LOG Y IN CHEM ICA L I ND UST RY收稿日期:2004-08-17作者简介:孙志浩(1941-),男(汉族),江苏无锡人,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生物医药及手性技术。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资助项目(2001BA708B5),获2003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泛酸系列产品生产、应用现状及展望*孙志浩(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江苏无锡 214036)摘 要:综述了泛酸系列产品,如泛酸钙、泛醇、泛硫乙胺的生产、应用及消费现状,并预测其市场前景。
关键词:泛酸;泛酸钙;泛醇;泛硫乙胺;生产;应用中图分类号:Q 5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511(2004)05-0043-05 泛酸化学名为N -(α,γ-二羟基-β,β-二甲基丁酰)-β-氨基丙酸,是水溶性维生素B 族的一种,存在于所有有生命的组织里,并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
泛酸是辅酶A 前体物质,进入体内转化为辅酶A 而产生作用。
人体缺乏泛酸会引起肌肉酸痛或痉挛、肾上腺机能不足和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手脚麻木、便秘、精力缺乏、轻微锻炼后即筋疲力尽、忧虑、紧张以及磨牙等症状。
泛酸以其特有的生化功能广泛应用于饲料、日化、医药、食品等工业,但游离泛酸对热、酸和碱均不稳定,因此其工业应用通常使用稳定性好的衍生物。
目前比较有效、且广为利用的是泛酸钙、泛醇、泛硫乙胺等。
1 泛酸系列产品及其生产现状1.1 D -泛酸钙泛酸钙化学名为N -(α,γ-二羟基-β,β-二甲基丁酰)-β-氨基丙酸钙,俗名维生素B 5。
泛酸钙有3种形式,即D -泛酸钙(右旋)、DL -泛酸钙(混旋)和L -泛酸钙(左旋)。
其中仅D 型具有生物活性,因此泛酸钙商品形式主要是D -泛酸钙。
1.1.1 生产工艺D -泛酸钙的制备方法较复杂,首先要制备2个重要的中间体,分别为β-氨基丙酸和DL -泛解酸内酯。
一种用于水解D,L-泛解酸内酯的产酶微生物及其应用和筛选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水解D,L-泛解酸内酯的产酶微生物及其应用和筛选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9ae6f71604a1b0717fd5ddf6.png)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水解D,L-泛解酸内酯的产酶微生物及其应用和筛选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耿英龙,吴胜,胡柏剡,吴晓东,彭俊华,王钰,李伟峰,刘晓庆
申请号:CN201711396444.1
申请日:20171221
公开号:CN108004291A
公开日:
2018050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水解D,L‑泛解酸内酯的产酶微生物及其应用和筛选方法。
具体而言,用产酶微生物菌株水解D,L‑泛解酸内酯,再进行酸化,由此形成的转化液经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在线检测,快速筛选出对水解D,L‑泛解酸内酯有催化活力和立体选择性的菌株。
通过该定向筛选方法,本发明发现轮枝镰孢菌菌株Fusarium verticillioides CGMCC NO.14552在水解D,L‑泛解酸内酯方面具有显著而独特的优势,在5~10h内对浓度为1~70%的D,L‑泛解酸内酯的水解转化率可达到35%以上,目标产物D‑泛解酸内酯的ee值大于98%。
申请人: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新和成维生素有限公司,山东新和成氨基酸有限公司
地址:312500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七星街道大道西路41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