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写人要抓住特点(教案)
教案写人要抓住特点

教案:写人要抓住特点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人物描写的意义和特点;2. 学习如何抓住人物的特点,并在写作中进行巧妙运用;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前热身活动:请学生在课前阅读一篇小说或文章,并提取出文中的一个人物特点;2. 教师引入:介绍人物描写的特点和意义;3. 教学重点:学习如何抓住人物的特点,并在写作中进行巧妙运用;4. 学生练习:请学生自行选择一个人物进行描写,并突出其特点;5.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鼓励学生进行改进。
三、教学过程1. 课前热身活动请学生在课前阅读一篇小说或文章,并提取出文中的一个人物特点。
2. 教师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人物描写的特点和意义,并给出相关例子。
例如:(1)描写人物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使人物更加立体化、具体化,增强人物的形象感染力;(2)描写人物可以通过塑造人物的个性、细节和特点,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并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阅读经历,提供一些经典的人物描写作品,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等,引导学生探究其特点和意义。
3. 教学重点教师针对人物描写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和解析。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如何抓住人物的特点?人物描写的关键在于抓住人物的特点,这需要我们通过对人物的细节、言行、行为等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找出其个性和特点,如以下几个方面。
特点1:外表的特点(包括人物的体貌特征、服装、发型)特点2:性格的特点(包括人物的行为、语言、思想、情感等方面)特点3:行为的特点(包括人物的行动、交往、处事等方面)特点4:人物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
(2)如何进行巧妙的运用?在描写人物时,需要巧妙地运用以下几个方面。
方法1:多角度、多层次的描写。
不要仅仅停留在人物的外貌特点或性格特点上,还要通过人物的行为、语言、思想、情感等多个方面,全面深入地描写人物。
写人要抓住特点教案

写人要抓住特点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写人的目的和意义,明确写人要抓住人物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写人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抓住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 人物描写的基本技巧。
4. 优秀写人作文欣赏和分析。
5. 学生写作实践和指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抓住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人物特点,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写人的基本概念、抓住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和人物描写的基本技巧。
2. 示范法:展示优秀写人作文,进行分析和解说。
3.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评价。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和经验。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激发学生对写人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写人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阐述抓住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 示范:展示优秀写人作文,进行分析和解说。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人物特点。
5. 讲评: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和评价,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和经验。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写人文学作品,如《红楼梦》、《儒林外史》等,体会作家如何抓住人物特点进行描写。
2. 组织学生进行人物采访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观察、思考和表达人物特点的过程。
3. 开展写人作文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创作,提高写作水平。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写人作文的质量:评价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是否能够抓住人物特点,表达清晰、生动。
3. 学生对写作技巧的掌握:评价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人物描写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写作实践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写人要抓住特点(第二课时)》教案

《写人要抓住特点(第二课时)》教案附例文:成长路上那个人(待修改样文)①在我成长的路上,姥姥是我的引路人。
我爱我的姥姥,她的“热爱生活”的态度感染了我。
②我的姥姥七十出头,精神矍铄,从外表来看,她似乎与其他老太太没有什么不同,个子不高,双眼炯炯有神。
姥姥经常教育我:“要热爱生活,生活才能爱我们。
”③那年春节去姥姥家,我在门外边敲门边说:“姥姥,我来了。
”姥姥在门里说:“来了来了。
”门开了,我又看到了我的姥姥,姥姥穿着一件大红的新衣服。
我笑着对姥姥说:“姥姥,您又买新衣服了?别人都越长越老,您怎么越来越年轻。
您穿这衣服真心好看。
”我搂着姥姥。
④姥姥指着我的衣服说:“哎,你怎么穿着颜色这么暗的衣服啊!大过年的,你应该穿点鲜艳的啊,像我似的,爱生活,生活才能爱我们,外表先美起来,内心才会更美。
”姥姥拿出来一件为我新买的衣服,我换上新衣服,就和姥姥一同在镜子前秀起来。
⑤姥姥不光外表热情,内心更加热情。
⑥那天,午饭后,我读高一的表哥又坐在沙发上玩手机,我的姥姥看见了,非常严厉地对他说:“不能再玩手机了,对眼睛不好,也容易依赖手机。
”姥姥的严厉管教,改变了表哥,他终于放下了手机。
⑦一家人围到圆桌旁吃饭时,姥姥又开说了,“你们知道吗?老李他们家又添一大胖孙子,是二胎,一家人忙的不亦乐乎,但是6岁的大小子没人管,那几天在咱们家,可是把我累坏了。
”“政府提倡垃圾分类,但是1楼的老王头就是不自觉,各种垃圾混在一起,那天我好好地和他理论了一下,直到把他说服了。
垃圾放对地方就是宝贝。
”姥姥“手舞足蹈”地一边给我夹菜一边兴奋地与我们分享着她的这些“新闻”。
婆婆妈妈的姥姥,把自己的儿孙教育好了之后,又在忙碌着照顾着左邻右舍。
⑧我们眼中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但在姥姥心中,这可都是一等一的“大事”。
姥姥爱自己,更爱身边的每一个与她有联系的人,爱着这个她一直生活着的大北京。
⑨姥姥,是我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成长路上那个人(修改后)在我成长的路上,姥姥是我的引路人。
写作指导 《写人要抓住特点》教学设计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写人要抓住特点主备人仲宫镇中心中学范连镇【课标分析】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2.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3.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
4.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
6.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
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7.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8.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学会复述、转述、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交流的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1.教材分析人物描写是记叙文写作的关键,中学语文要求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能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给予思考和感悟,能积累素材,学会体悟生活的真善美,要求学生能抓住身边的事,积极学习写作技巧,能写出文从字顺,生动感人的文章,把自己的发现分享给师生。
2.教学重点人物观察的角度、方法和技巧训练,特别是细节描写的修改和训练3.教学难点反复修改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的特点【学情分析】学生对人物描写方法的知识都能掌握;但对于如何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写作,如何运用动作、神态、心理等进行细节刻画,表现人物的特点还需要大力的培养。
1.学生基本能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掌握描写方法及其特点;能通过当堂训练明白人物描写的技巧,特别是细节描写对于表现人物的作用。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写人要抓住特点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写人要抓住特点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写人要抓住特点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观察人物特点,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
2.初步掌握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特殊表达效果。
3.学习体会选取典型事例,从不同角度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
教学重点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特殊表达效果。
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的习惯,并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信息有创意地表达出来。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
但是我们看到同学们的作文却几乎是“千人一面”“众口同腔”。
这样的作文,了无新意,让人产生视觉疲劳,也很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么,如何让我们所写的人物站立起来,走动起来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帮助大家走出“大众化”“概念化”“脸谱化”人物描写的误区。
二、请同学们自主学习《写人要抓住特点》,交流阅读感受。
1.以貌传神,写出人物的特点。
外貌描写又叫肖像描写,指对人物的体态、容貌、衣着、神情的描写。
外貌描写的要求:根据需要,抓住特征,绘形传神,刻画性格,显示灵魂。
外貌描写必须切合文章的主题,能为刻画人物服务。
2.用语言、动作、心理等展示人物个性。
(1)言为心声。
一个人的语言表达是展示其性格特征的镜子。
所以,写人一定要重视语言描写,选择人物有代表性的语句来刻画其内心世界,表现其个性和思想。
注意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2)动作描写能表现人物性格。
除语言外,人的行为也是受思想感情支配的。
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描写人物的行为,就必须细心观察人物的动作,精心选择最准确、最恰当的词语。
3.心理描写可直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灵魂,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写人要抓住特点精品教案

《写人要抓住特点》教学方案1课时【教学目标】1.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要能抓住任何事物的特点。
2.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刻画人物,写出人物的特点。
3.能够抓住细节,用一两句话塑造出人物的个性。
【教学重点】1.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刻画人物,写出人物的特点。
2.能够抓住细节,用一两句话塑造出人物的个性。
【教学难点】能够抓住细节,用一两句话塑造出人物的个性。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如果要留住你少年时代的形象,你会选择用什么方式?如果我们班级要做一本《少年的你——迈入中学时代》的纪念册,你又会选择怎样的形式?相机用影像记录生活,未来的你可以从相片中看到你少年的模样;文字能更传神地描述一个人的精神气质。
这本纪念册会让这个集体和集体中的那个少年的你,永远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抓住特征刻画人物。
设计意图:将写作活动放置在特定的情境中,明确写作目的与写作对象。
二、技法指导技法回顾1.提出问题阅读教材《写人要抓住特点》的内容,回顾本单元所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总结写好一个人物,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提示:①可以采用勾画法,将教材上提示的方法技巧勾画出来。
②结合教材的举例,回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体会写作方法。
2.技法小结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回顾分享,教师点拨(1)细心观察,抓住人物的特点。
出示与漫画对应的人物照片,说说漫画突出了人物的哪些特点。
明确:鲁迅:浓发、浓眉、浓须(“一”字须),神情严肃,让人联想到“横眉冷对千夫指”这一诗句。
爱因斯坦:爆炸式的乱发(白发),白须,大鼻子,布满皱纹的消瘦的脸,凝望的眼神,都用凌乱的线条描绘。
小结漫画创作对写作的启示:漫画抓住并放大了人物特征,所以就特别传神。
我们写作时首先要仔细观察描写对象,寻找人物特点,并将特征放大突出。
(2)抓住独特之处进行肖像描写。
描写一语本来是从绘画上来的。
写作的人把文字作为色彩,使用着绘画的手法,记叙他所选定的事物,使它逼真,使它传神。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 《 写人要抓住特点》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教案开篇词:全球范围内,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正如人世间也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其个性特征千差万别:有的内敛深沉,有的热情奔放;有的豪放不羁,有的温柔细腻;有的风趣幽默,有的朴实无华……在描绘人物时,我们需细致入微地观察,严谨认真地比较,紧紧抓住那些独一无二的个性特征,方能使笔下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学习目标1. 熟练掌握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及心理描写的关键要点。
2. 精通运用捕捉人物特点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技巧。
3. 培养学生深入观察并生动描绘人物独特个性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文题展示请撰写一篇描绘人物的佳作,题目自拟,确保主旨鲜明且引人入胜。
文章内容需详尽具体,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其独特魅力。
在构思与行文过程中,请保持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确保每一句话都服务于整体主题。
请确保文章篇幅不少于600字,以充分展现您的写作才华与对人物深刻的理解。
二、写作导航记叙文不仅需记录事件,亦常需刻画人物形象。
世间之人,个性迥异:或内向温婉,或泼辣直率;或粗犷豪放,或细腻温婉;或幽默风趣,或朴实无华……描绘人物,需细心观察,认真比对,捕捉其独特个性,使之跃然纸上,成为活生生的“他”自己。
可自外貌、言语、举止、心理等多维度切入,挖掘人物在装扮、体态、言谈、行为、品质等方面的独特之处,聚焦于最具特色的细节进行描摹,以鲜活人物形象。
1、肖像刻画:细致描绘人物的容貌、神情、服饰、体态,以展现其内在性格,抒发作者情感,加深读者印象。
须细心观察,捕捉独特之处,精选特征放大,适度运用夸张手法以增强效果。
避免泛泛而谈,尤应重视眼神的描绘,因“眼睛乃心灵之窗”,对表现人物个性至关重要,不同年龄、经历、心理之眼神各异。
2、语言塑造:语言风格因人物之年龄、性别、性格、经历、职业而异。
描写时应准确把握语言特色,避免千人一面。
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教案

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写作中抓住人物特点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使写作更具个性和生动性。
二、教学内容1. 讨论和分析写作中抓住人物特点的重要性。
2. 学习并实践通过观察、描述、对比等方法抓住人物特点。
3. 探讨如何在写作中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个性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优秀作文片段,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生动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抓住人物特点的方法和技巧,强调观察、描述、对比的重要性。
3. 实践:分组进行观察练习,让学生选择一个熟悉的人进行描述,并尝试抓住其特点。
4. 讨论:分享练习成果,讨论如何在写作中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个性特点。
5. 总结:强调学生在写作中要注重抓住人物特点,使写作更具个性和生动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环节。
2. 学生练习成果:评估学生在观察练习中抓住人物特点的能力。
3. 学生写作作业:通过课后写作作业,检查学生对抓住人物特点的掌握程度。
五、课后作业1. 结合课堂学习和实践,修改并完善自己的写作作业,注重抓住人物特点。
2. 选择一部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思考作者如何抓住人物特点。
六、教学案例分析1. 案例选取:选取一篇学生作文,其中人物描写较为平淡,缺乏特点。
2.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描写,找出不足之处。
3. 修改建议:提出修改意见,指导学生如何抓住人物特点进行描写。
4. 学生练习:让学生根据修改建议,对案例进行修改,提高人物描写的鲜明度。
七、写作技巧拓展1. 技巧介绍:介绍如何在写作中运用对比、衬托等手法强化人物特点。
2. 实例分析:分析优秀作文中的人物描写,展示如何运用写作技巧。
3. 学生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技巧,对人物进行描写。
4. 互动点评:学生互相展示练习成果,讨论如何在写作中更好地展现人物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指导写人要抓住特点
教学目的:
了解写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用多种方法描写人物,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记叙文常常要写人,人物形形色色,写作时怎样才能避免“千人一面” ,把人物写活,写成他自己呢?请大家结合所学课文,相互交流,谈谈有何经验和技巧。
二、方法指导
1、以描写绘人,表现人物的特点。
要认真观察,仔细比较,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特点,加以细致描绘,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1)外貌描写即对人物的容貌、身材、衣着、表情等外貌特征进行描写。
①出示一组人物肖像,用一两句话进行描绘。
不能面面俱到,描绘人物最富特征的部分。
如:
鲁迅(坚毅不屈):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
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象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贝多芬: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
②外貌描写常犯的毛病主要有:描写多余;描写太多、太细;描写千人一面。
4外貌描写多余:
我们来到山脚下,眼前出现了三条上山的羊肠小道,到底哪条是通向最高峰的路呢?正
在我们不知往哪走的时候,从山上下来了一位老大爷,拉着一位小姑娘。
老大爷两鬓如霜,
古铜色的布满皱纹的脸像核桃似的,一双向里凹陷的眼睛闪着有神的光。
那小姑娘,红扑扑的脸就像一只大苹果,用红绸扎起来的两只小辫子向上翘着,怯生生的躲在老大爷的身后,两只乌亮的眼睛,滴溜溜的转。
我们向老大爷打听,他用手一指,说:“喏,右边那条。
”我们谢过老大爷,兴高采烈的出发了。
点评:文章重点写游山的经过和途中见闻,半路打听路只是非常次要的情节,这里的人物不是主要描写对象,也与主题无关,因此,这里对老大爷和小姑娘的描写没有必要。
4外貌描写太多、太细:从头到脚细细描写,没有抓住人物特征,显得单调刻板,浅薄平庸,有形无神。
如《一堂生动的语文课》中:
这位年过半百的语文老师,矮矮的身材,胖胖的体态,上穿深灰色夹克衫,下穿蓝色西裤,脚蹬一双“双星”牌老年旅游鞋,头发已经花白,脸上刚刚刮过的络腮胡子茬儿青青的,宽阔的前额上,皱纹清晰可见,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嘴角总挂着微笑。
他环视了一下教室,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课题……
点评:本文要扣住“生动”二字,体现老师的教学艺术,外貌描写只要几笔简单勾勒即可。
4外貌描写千人一面。
不同的穿着打扮,能反映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我们要根据人物的典型性格,写出人物外貌的典型特征。
如果一样的相貌,一样的打扮,就像克隆似的,根本看不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写美女,都是“瓜子脸,柳眉杏眼,樱桃小嘴” ;写老师,都是“两鬓斑白,戴一副眼镜” 等,违背了生活的真实,不能表现人物的性格。
(2)绘其声形
语言大师老舍曾说:一个老实人划火柴点烟没点着,会说:“真没用,连根香烟都点不着。
” 而性格暴躁的人,会把火柴往地上一摔,高声怒骂起来。
①阅读片段,揣摩方法,分析性格。
♦接着来的是左拉。
他爬了六层楼的楼梯累得呼呼直喘。
一进来就歪在一把沙发上,并
开始用眼光从大家的脸上寻找谈话的气氛和观察每人的精神状态。
他很少讲话,总是歪坐着,压着一条腿,用手抓着自己的脚踝,很细心地听大家讲。
当一种文学热潮或一种艺术的陶醉使谈话者激动了起来,并把他们卷入一些富于想象的人所喜爱的却又是极端荒谬、忘乎所以的学说中时,他还变得忧虑起来,晃动一下大腿,不时在发出几声:“可是……可是……”然
而却被别人的大笑声所淹没。
过了一会儿,当福楼拜的激情冲动过去之后,他就不慌不忙地开始说话,声音总是很平静,句子也也很温和。
♦渐渐地,人越来越多,挤满了小客厅。
新来的人只好到餐厅里去。
这时只见福楼拜做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
他时而激情漓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他激动起来未免逗人发笑,但激动后和蔼可亲的样子又使人心情愉快;尤其是他那惊人的记忆力和超人的博学多识往往使人惊叹不已。
小结:人物描写除描写外貌外,还可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进行描写,突出性格;描写时要用词准确,恰当运用修辞,形神兼备;可穿插适当的记叙、议论,凸显人物的性格。
②读《节俭的张先生》,看文中怎样表现其节俭的性格。
♦食堂里,张先生急着要去上班,他端起饭盒,一仰头便呼呼噜噜将里面的米粥喝了下去,一低头发现衣襟下滴了几滴米粥,于是他撩起衣襟,伸长舌头将粥滴舔入口中。
---- 动作描写,紧紧围绕人物的心理动态,围绕个性写,重视细微举止,突出个性。
③人物的语言描写,要注意场合情境,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语言。
读下列短文。
修改。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拳头大的窟窿。
班主任来了,说:“谁踢的?”捣乱鬼董晓天说:“没看见。
”旁边的张小勇还帮董晓天说话,高芳芳说:“是董晓天踢的。
”董晓天不承认,老师说:“还有谁看见了?”“没看见。
”李星说。
--- 这段描写单调乏味,没有符合特点的个性化语言,如果突出语言特点,加以相应的表情、动作,就会加强表达效果。
修改后的片段:
♦门被踢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
班主任来了,瞪着眼,说:“谁踢坏的?”捣乱鬼
董晓天斜着眼,冷笑着说:“鬼知道,又没人叫我看门。
”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个鬼脸:“哈,开了窗,好通风。
”这下惹恼了旁边的高芳芳:“是董晓天踢的。
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
用力一踢。
”董晓天脚一跺:“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
“”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要耍嘴?”老师说:“还有谁看见了?”我,……没看见。
”李星使劲咽了一下口水,神情恍惚。
点评:董晓天无事生非,油嘴滑舌:张小勇油嘴滑舌,混淆是非;高芳芳正直勇敢,不留情面;李星性格软弱,胆小怕事。
各自特点活灵活现。
2、以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细节描写是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的细小环节,包括动作、神情、物件、
环境等。
它能增强描写的生动性和真实感,使人物更具个性。
需要注意:
细节要真实,准确可信,经得起推敲;要精心选择,巧妙安排,切忌繁琐描写;要有明确目的,服从人物刻画的需要。
♦细节描写示例: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卷子发下来以后,许多人像化学反应中的原子那样,迅速活动起来。
右手握着笔,装
出一副认真的样子,左手伸进了抽屉,目光分成了三份:一份佯装看卷子,一份远观抽屉里那半遮半掩的书,还有一份则观察老师的行踪,也许一会儿还会出一份 --------------------------- 斜视同桌的卷子。
3、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特点。
展示人物形象,还可以围绕人物特征,选择典型事例加以描写,如《邓稼先》一文,写了邓稼先在文革期间调解冲突,答复杨振宁关于中国原子武器是否有外国人参与,在井下发射信号消失后坚持留守现场几件事,
从多个侧面表现其崇高品质。
例文分析:《我的老师》
(1)通过哪些事例表现了老师什么特点?
(2)全文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所选的事例,在顺序和详略安排上有何特点?
三、技巧归纳:
1、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中的写事,重在刻画人物,不必刻意追求事件的完整过程。
如《我的老师》中的写事。
2、既可以是关键时刻的主要表现,也可以是细小、平常,但能表现个性的事情。
3、多个事例应该从不同角度表现认人物的性格。
4、描写要突出详略。
四、写作:
以“我的同学”或“我最敬佩的人”为题,写一篇写人为主的记叙文,600 字左右。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