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香港的税制

合集下载

两岸四地税制比较与协调机制安排

两岸四地税制比较与协调机制安排

两岸四地税制比较与协调机制安排税收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自己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具体情况,以法律、法规形式规定的各种税收法规的总称。

我国的税收制度是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经济体制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税收制度也不断进行着调整和改革。

一.两岸四地税收制度概述及其特点1、大陆大陆税制的发展,经历了1953年、1958年、1973年及1994年的改革。

总体趋势上可以1978年和1994年作为两个分水岭。

总体而言,呈现一种倒葫芦状的两层次由大而小的税制演变形式。

在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中,流转税类税收是主体,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仅这4项税收的收入就占我国税收总额的70%以上;所得税类税收次之,包括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这3项税收的收入约占我国税收总额的15%。

此外,还有资源税、财产税和其他一些类型的税收。

2、香港香港税率低,税基窄,是国际上少数低税负的国家和地区中较有代表性的典型,国外有人将它划分到“避税港”范围。

香港税收的主要特点是:(1)税种简单,便于实际操作,有利于减轻纳税人的负担。

(2)税率低,吸引了大量投资者,有利于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3)税法严,每个公民都要依法纳税,有效地保障税收收入及时入库。

(4)税制稳定。

3、澳门澳门税收制度某些方面与香港有相似之外,但也有许多不同的特点。

尽管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后,其税收制度可以在一定时期内维系不变。

但为了使我国税收制度的改革趋于完善,以便日后能与港澳地区的税制减少摩擦,更好地衔接和协调,分析和研究澳门现行税收制度,把握和了解其特点,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其税收制度的特点是:(1)税收较少,税负较轻。

(2)直接税成为主体税。

(3)娱乐业成为主要税源。

4、台湾台湾和大陆同属一个中国,但因社会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的不同,使两岸在税收制度上也有着较大的差异。

香港和大陆的个人所得税区别

香港和大陆的个人所得税区别

香港和大陆的个人所得税区别香港和大陆是两个不同的税收体系,个人所得税也有着不同的政策和规定。

香港是一个自由经济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低税率和简化的税制。

大陆则采用了更为复杂的个人所得税制度,针对不同的收入水平和来源采取了不同的纳税政策。

本文将从税率、税基、免征额、税收政策等方面对香港和大陆的个人所得税进行比较,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两地税收制度的区别。

首先我们来看看香港的个人所得税。

香港目前实行的是一个较为简单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税率较低,且没有增值税、营业税和遗产税等其他税种。

目前香港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分为两档,分别为15%和17%。

税率较低的原因之一是香港政府采取的税基宽泛政策。

香港个人所得税的基本计税方法是按照全球收入减除适用额后的净收入来计算,而且几乎没有特别的减免政策。

香港也没有住房贷款利息抵税、子女教育、医疗、养老金等方面的专项扣除。

与香港相比,大陆的个人所得税则较为复杂。

大陆的个人所得税税制相对较为分散,不同收入来源和税基有着不同的税率和纳税政策。

目前大陆实行7个不同的个人所得税级距,分别为3%、10%、20%、25%、30%、35%以及45%,税率较高。

大陆也有特殊的税收政策,如对外籍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较高,会依据个人的居住时间和工作时间来界定是否需要缴纳所得税。

在税基方面,虽然大陆也是按照全球收入来纳税,但是针对不同的收入来源有不同的税收政策。

最近大陆也推出了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增加了一些专项附加扣除,如子女教育、租房、赡养老人等专项扣除,这使得纳税人能够通过这些专项扣除来减少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香港和大陆的个人所得税在免征额和免税政策方面也有着不同。

香港的免征额为14.5万港币,而大陆的免征额为5000元人民币。

香港对于低收入人群有较低的税率,使得低收入人群能够减少个人所得税的缴纳,而大陆目前并没有设置类似的税收政策。

香港和大陆的个人所得税有着巨大的差异。

香港的税率相对较低,税基宽泛,没有增值税和其他税种,个人所得税缴纳相对较为简单。

香港税制的深层次矛盾

香港税制的深层次矛盾



刻提 出各 式各檬 的 “ 贯疑 ” , 国将事件 推倒 重来 , 企 现 峙香 港税 基 狭 窄造 罔题 , 仿 如 “ 请客 , 就 你 我
的姿 惩 出现 , 劫 7 0多 篱民意 , 求 中央做 ( 不 结 果 便 是 “ 而 不 浃 ,浃 而 不行 ” 。 骑 0 要 或 裁
詹次 署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但 需要 缴 纳 薪俸税 的 只有 1 o蒿 。而在 薪俸税 的 收入 2
中央领 尊人封香港事耪公 用表 连意见可追溯至前 曹 中 , 0 的税款 是 来 自收 入较 高 的 1 6% 0蒿名 (%) 8
特 首 的峙代 。曹峙 , 尊人 曾指香 港 “ 而不 泱 , 领 蕺 浃 纳税 人 , 些都 颓示 了香 港税基 的狭 窄性 : 一 , 迄 其 大 而不行 ” 。 他们 所檐 心 的是 , 情 沉得 不到 改善 , 若 香 部 份 的劳 勤人 口均 粪 需缴税 ; 其二 , 大部份 的税 款 由 港菲 以追步 , 结果 “ 不造则 退 ” , 港将 失去侵 势和 少数 人 所 承檐 。 就造成 大部 份 市 民都 有倾 向投 票给 香 造
嗣、 言徐 及行 焉较 出位 , 份 甚至 咩承取 窀 。 管如 解决逼 部份深 屑次 矛盾 有一 定的 帮助 。 部 佳 画
2 q 年 2月 8日出版 00 3 1
兢 孚 力 , 以 追 上 国 家快 速 的增 畏 , 港 势 成 “ 菲 香 孤 予一些喜微 大肇疾呼及要求派餮免 费午餐的政客 ( 即 岛” : 不 能像 以往 一檬 服 耪和 配合 园家 的改革 ,又 使 他们 所 孚取 的封香 港 畏速 没有好 庭 ) , 既 因扁 大部份 不 能受惠於 国家的餮展 , 港将被遣 缘化 。 香 市民在 财政 上根 本 熏需承檐 任 何後 果 , 香 港整 髓 的 但 扁 甚麽 香 港缌 是 “ 而不 浃 , 而不行 ” , 终 畏逮利 益则 肯定 受 到影 窖 。曹榷 利 和 羲耪得 不到 平衡 凝 浃 最

最新香港个人所得税报税攻略!你不得不收藏!

最新香港个人所得税报税攻略!你不得不收藏!

最新⾹港个⼈所得税报税攻略!你不得不收藏!⼗五万港漂都在这⼉⼜到⼀年5⽉,港漂们有没有收到税局会寄来的报税表呢?⼤家是否对表格中要填报的数字有些疑惑,不知道从何下笔?⼜很疑惑按⾃⼰的收⼊,要上报多少的薪俸税才算合理?圈君今天就给⼤家介绍⼀下⾹港的个⼈所得税,即薪俸税,以及⼀些常⽤的税务计算⽅法,让你对报税程序做到⼼中有数。

⾸先,我们先来看看在⾹港哪些⼈需要缴纳薪俸税!薪俸税的纳税对象和范围根据⾹港《税务条例》的规定,在⾹港,⼤部分因担任职位、受雇⼯作或收取退休⾦⽽获得⼊息的⼈⼠,均须缴纳薪俸税。

同时,该收⼊必须于⾹港产⽣或得⾃⾹港。

⼀般来说,跟⾹港公司或于⾹港营业的公司签署了雇佣合同,并且主要⼯作地点在⾹港,所获得的⼯资收⼊均符合此要求。

(图⽚来源:⽹络)除了⼯资,⼊息还包括佣⾦、⼩费、花红、津贴、额外赏赐、代替假期的⼯资、退休离职时发放的奖赏或酬⾦、约满酬⾦及⾮现⾦利益,例如提供居所和发放股份奖赏。

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如,雇员的全部职责均在⾹港以外的地区执⾏;或者是跟海外或者内陆公司签署的雇佣合同,⼀年之中有部分时间在⾹港⼯作。

原则上该雇员的收⼊应按在⾹港⼯作的时间⽐例在⾹港缴纳薪俸税。

税局会就个案具体分析,以决定该雇员具体的纳税收⼊。

薪俸税的缴纳年度⾹港薪俸税的纳税年度是每年的4⽉1⽇⾄次年的3⽉31⽇。

雇员需就此期间的全部收⼊向税局申报。

每年度的暂缴薪俸税是根据上年度的⼊息减去扣减项⽬(和免税额)来评定。

薪俸税的征收流程每年的3⽉31⽇纳税年度结束之后,税局会向每⼀家公司发出IR56B表格,该表格⽤来申报该公司每⼀个员⼯上⼀个纳税年度从该公司获得的全部收⼊。

IR56B表格中包括了雇员的基本职位信息、员⼯上⼀个纳税年度公司全部个⼈⼊息收⼊表、公司为雇员提供的住所详情表等,需在⼀个⽉之内填写表格并寄回税局。

IR56B表格填写参考样本(图⽚来源:⾹港税务局⽹站)说到这⾥,圈君就可以带⼤家⼀起来报⼀次税了!⼤概到5⽉中旬,税局会根据公司的名单陆续向每⼀个员⼯寄出⼀个绿⾊的信封装着绿⾊的报税表。

香港利得税计算及政策

香港利得税计算及政策

香港利得税计算及政策
香港利得税计算及政策,主要是指涉及在香港取得所得的不同类
型的税收,了解这些政策有助于公司和个人确定应缴纳的税务。

香港实行的利得税包括公司利得税、个人利得税和红利税。

公司
利得税是由有限责任公司(独资公司、合伙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以
及居民机构应缴纳的一种税收,采取现行税率,最高税率为16.5%,
对间接投资产生的收益也采取相同税率征收。

而个人利得税是指居民
及雇佣者在香港取得的收入由香港居民征收,其税率最高达15%,根
据受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把利得分为十个不同的收入区间,每个收入
区间征收不同的税率。

红利税则是指居民及雇佣者在香港成功取得的
股息,证券收益和非同质金融产品收益的税收,最高税率为8.25%。

此外,香港还实行资本性收益税,即正常或反向转让的有价证券
及其他金融产品所产生的收入均征收资本性收益税,最高税率为7.5%。

总之,在了解了香港的利得税计算及政策后,公司和个人可以根
据不同情况征收不同税率,有助于企业和个人合理合规减少税负,尽
可能提高经济效益。

香港和大陆的个人所得税区别

香港和大陆的个人所得税区别

香港和大陆的个人所得税区别香港和大陆是两个不同的税务体系,对于居民的个人所得税有着不同的规定。

香港的个人所得税分为分期系统和年度评估系统两种。

分期系统是以薪金年度(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为计算周期,每个月固定扣除的基本免税额为 $13,000 港元。

超过 $13,000 港元的税前收入按照固定计算方式计算应纳税额,税率从2%到17%不等。

年度评估系统是以个人的全年税前工资收入为基础,按照不同的税率进行计算。

个人可以在每年3月底之前递交自己的年度评估申报表格,并在6月份之前缴纳税款。

年度评估系统的免税额是 $132,000 港元。

与大陆不同的是,香港的个人所得税中没有家庭扣除、子女教育、住房贷款等方面的税前扣除项。

但是,香港政府实现了全球的税收协议,避免了征税重叠,享受了多个国家的免税协定,使得香港的纳税人在结算国际税收方面的效率和公正性都得到了保障。

大陆实行年度综合所得税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纳税人在每年的税前收入中可以扣除各种合法的费用和费用,包括家庭扣除、子女教育支出、房屋贷款利息/房租、养老保险等。

减去这些项目后,得到的数额即为应为所得税的金额。

税率分为3%到45%不等。

另外,对于每个月的薪金所得,个人可以享受一个月的基本免征额,标准是3500元人民币。

超过3500元的部分按照固定计算方式计算应纳税额。

同时,大陆还有一个特殊的制度:津贴扣除制度。

一些职业中,个人会有专项津贴,有时会影响个人的税,一些特殊行业允许直接在取得收入时进行扣除,以免向国家缴纳过多的税款。

总的来说,虽然香港和大陆均实行个人所得税制度,但两地制度之间存在许多差异。

无论在免税额、税率变化、扣除标准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距。

此外,在海外工作的人员也需要通过申请非居民个人所得税的海外所得税免税政策的确保自己的权益。

对于个人所得税政策的熟悉和了解,对于纳税人将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应该充分了解并遵守税法的规定。

香港的税收政策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香港的税收政策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转移价格等方法 ,逃避自己所在国的高 息税 。自 1983 年 10 月 16 日起 ,对在香 港的经 济更容易受 国内和国 际因素 的
环球经纬
一 、香港的税制概况 香港在 1997 年 7 月 1 日前成文的 税法并不复杂 ,税率低 ,税种也比较少 , 计算征收和操作都比较简单 ,税收负担 轻 , 税 收 总 额 仅 占 国 民生 产 总 值 的 10 %左 右 。由税务局负责 征收的有 12 种 税 , 社会 上通行的税 种主要 有薪俸 税 、利得税和物业税等 3 种 , 众多税种 中对经济调节 、促进作用相对较大的税 种概况如下 : ( 一) 公司利得税 香港的利得税是对公司企业 、合伙 人 、信托及 经济团体的 经营利 润征收 的 , 相当于世界各国的企业所得税 , 公 司税率 18 % ,合伙企业税率 17 % 。其优 惠之处主要在于 : ( 1) 不分居民公司和 非居民公司 ,其来源于境外的所得和资 本利得收入均不予征税 ; ( 2) 有盈利才 征 , 亏损无盈利则不征 , 经核实的以前 年度的亏损可以抵减以后年度的盈利 , 直至亏损额抵减完为止 。( 3) 资本增值 的利得无须纳税 。( 4) 鼓励投资置业的 折旧免税额 。香港公司用于购置设备的 资本性开发 ,可以在首年获得设备购买 价值 60 %的首次免税额 , 此外 ,还可获 得 折 余 价 值 10 - 30 %的 年 折旧 免 税 额 。这对于 香港产业以 中小型 企业为
主 , 产品生命周期短 , 变化快的现实情 况而言 ,特别适合 。
( 二) 薪俸税 薪俸 税是对任何 在香港 工作的 人 士获得职 业或职位上 的收入 以及由 于 长 期服 务 而 获 取 的 奖 赏 所 征 收 的 税 项 。和其它税种一样 ,也奉行简单的税 制和较低税率的原则 。表现在 :第一 ,有 较高的和多方面的免税额 ,已婚和未婚 人士的免税额 ,按年收入计算平均每人 接近 10 万元 , 养育子女及赡养 父母还 有 1 至 2 万余元不等的扣除 。第二 ,较 低和简单的税率设置 。在扣除了每人相 应的免税额后 ,对余额在 2 万元以内的 按 2 %的税率计征 , 2 万元至 5 万元的 部分按 9 %的税率计征 , 5 万元 至 8 万 元的部分 按 17 %的 税率计 征 , 超过 8 万元以上的则按 20 %的税率计征 。纳 税人还可 以依据自己 的收入 情况申 请 采用对其总收入 按 15 %的标准税率 统 一计征的办法 。 ( 三) 物业税 物业税相当于一般的财产税 ,每年 征收一次 , 是按照物 业估价 署确定 的 “评税值”扣除 20 %的维修费及保养费 之后的余额 , 乘以标准税率 17 %( 1984 年 4 月 1 日前为 15 %) 计算征收 。而且

港澳台税制ppt课件

港澳台税制ppt课件

2005/2006年物业税:
租金收入(2005年6月至2006年3月) 200,000
预付顶手费摊分(24000/24月×10月) 10,000
差饷摊分(4800/12月×10月)
4000
应评税净值=(200,000+10,000-4,000)×(1-20%)
=164,800(港元)
应纳物业税=164800×16%=26368(港元)
求解
李先生2006/2007年入息:400,000港元 房屋宿舍福利:400,000×10%=40000港元 总入息:440,000港元 认可个人进修开支:15,000港元 认可慈善捐款:5000港元 个人免税额:216000港元 子女免税额:30000港元 父母免税额:30000港元 应课税入息额=440000-296000=144000 应纳税额(累进税率)=35000×2%+ 35000×7%+
于慈善目的的捐款 死者生前由正常开支支付的馈赠,每
人不超过20万港元 死者留给配偶的自住住宅
税率
遗产总值
税率
7,500,000以下
——
7,500,000——9,000,000
5%
9,000,000——10,500,000 10,500,000以上
10% 15%
案例
A先生遗有遗产9,200,000港元,支付A 先生葬仪费、债务共100,000港元,请 计算A先生的继承人应缴纳的港元
一、香港税制
1.税种结构 2.物业税 3.薪俸税 4.遗产税 5.利得税
1.香港的税制结构
直接税:物业税、薪俸税、利得税、 遗产税(已停征) 间接税:差饷、应课税品税、汽车首 次登记税、专利税和特权税等 直接税与间接税比重在3:2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開徵商品及服務稅的理據
61. 在考慮所有方案後,我們相信商品及服務稅是擴闊稅基的最可行方案,因為:
(a) 這稅項帶來穩定而可預測的收入,因為這稅項是按消費開支徵
收,而消費開支的波動幅度不像收入或資產價值的波幅那麼
大;
(b) 這稅項的稅基十分廣闊,因此以低稅率徵收也可帶來可觀的收
入;
(c) 這是公平的稅項,因為同類及互相競爭的經濟活動按相同機制
課稅。

繳稅額則根據個人消費而定,消費開支越大,繳稅額就
越高;
(d) 較難避稅,因為這稅項以多階段方式徵收及設有抵免機制。


何人向登記企業購物,不論其背景、入息水平或其他情況,一
律須繳稅。

即使收入來源不被評稅的人士,在消費時他們也須
繳納商品及服務稅;
(e) 稅基可以隨市民消費增加而擴大,即使人口老化,也不受影
響;以及
(f) 可保持香港的競爭力及低稅營商環境,以吸引外資和人才。

很多機構和研究都表示,開徵商品及服務稅對香港來說是最佳的方案
62. 在二零零二年二月提交財政司司長的報告中,諮詢委員會建議,開徵商品及服務稅是擴闊稅基的最佳方案,理由如下︰
「長遠來說,商品及服務稅是唯一可以擴闊稅基而又不損害香
港對外競爭力的新稅項。


63. 國際機構亦有相同的結論︰
(a) 「中期來說,引入商品及服務稅是擴闊稅基及穩定收入的最佳
方案。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二零零三年五月發表有關香港的
《第四條磋商報告書》);
(b) 「商品及服務稅……會為公共財政奠定更穩固的基礎……」(標
準普爾,二零零五年五月);以及
(c) 「為鞏固香港的公共財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直以來都支持
引入商品及服務稅,作為一個適當的稅制改革。

」(國際貨幣
基金組織在二零零六年二月發表有關香港的《第四條磋商報告
書》)
總括而言,政府認為,開徵商品及服務稅是能擴闊香港稅基而又不會損害競爭力的最佳方案
64. 商品及服務稅可以確保公共財政不會像現有稅基那樣容易受經濟周期影響,從而穩定公共財政。

進行包括開徵低稅率的商品及服務稅的稅制改革,能夠帶來可觀的新稅收,而這些稅收又可用於有利市民的稅項寬免及紓緩措施。

65. 從宏觀經濟角度而言,商品及服務稅有助香港的公共財政奠定更穩固的基礎,讓我們不必再依賴增加薪俸稅和利得稅,向國際金融市場借貸或進一步耗用財政儲備。

此外,商品及服務稅也普遍被視為有效、公平而穩健的稅收,且已在全球至少135個地區實施。

商品及服務稅是否公平的稅項?
66. 對商品及服務稅的一項常見批評,就是指該稅項為累退稅,按收入比例計算,該稅項對貧困人士帶來的稅務負擔較富有人士沉重。

67. 然而,稅項是否公平,不應只根據收入這個因素去衡量。

如根據「支付能力」的原則去衡量,商品及服務稅是公平的,因為商品及服務稅稅制是按消費開支徵稅,而消費開支是反映個人的生活水平的最佳指標。

一般來說,收入較高和較富有人士的家庭消費開支會較大,因此,消費開支越大,繳稅額就越高。

68. 總括而言,公平與否並非只取決於個別稅項的影響,而是稅制和公共開支政策的配合和影響。

如某個稅制帶來的稅收用於提供各項社會福利計劃,並特別着重照顧弱勢社羣,以及為市民提供公共服務,例如教育、醫療、社會福利和維持治安,該稅制即屬公平。

擬在香港引入的商品及服務稅是公平的稅項,因為該稅項稅制簡單,稅率低,而且在開徵的同時會實施多項稅務寬免和紓緩措施(有關措施會在第六、七和八章詳細闡述)。

問題
你是否同意開徵商品及服務稅是擴闊香港稅基的適當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