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共19页

合集下载

6.3我国的政党制度ppt

6.3我国的政党制度ppt

保证了人大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结 有利于协调国家机关进行工作, 保证了国家机关之间能够明确责任, 果 提高效率,克服官僚主义 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工作
目的都是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都有助于发扬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 联系 文明建设
难点三: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
性质 不同 区 别
各民主党派
人民政协
组织形式,爱国统一战线组 织,重要形式,重要渠道
不 职能不同 同 点 组成人员 的产生办 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② 都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
相同点
③两会一般同时召开,有利于保证党和国家决策的 科学化和民主化。
农工党主席--桑国卫
致公党主席--万钢 九三学社主席--韩启德 台盟主席---林文漪
民主党派的性质
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 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 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 国者的政治联盟。
2.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执政党,参政党,它们是通力合作亲密友党
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难点二:人大的监督与政协的监督
人大监督 政协监督
性 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其监督 是权力监督,其监督具有法律约束力 质 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对 一府两院 象 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情况 重要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职情况
区 别 方 通过其他国家机关向人大报告工作的 基本形式是建议和批评 式 方式进行监督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
6.3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各民主党派的基本情 况,熟记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 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2.结合典型事例,通过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提高运用历史的、辩 证的眼光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我国的政党制度

我国的政党制度

“政协”的由来
1946年 旧政协” 1946年“旧政协”与会人员构成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重 年抗日战争胜利后 庆谈判,决定为组建新政府而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庆谈判,决定为组建新政府而召开政治协商会议。1946 10日 政治协商会议(旧政协)在重庆召开, 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旧政协)在重庆召开,参 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 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国民主同 中国青年党和社会贤达五个方面。 盟、中国青年党和社会贤达五个方面。
辛亥革命的果实却 落到以袁世凯为首 的北洋军阀手中。 的北洋军阀手中。 各党派的民主活动 立即遭到袁世凯的 镇压, 镇压,袁派人刺杀 了国民党议会领袖 宋教仁。 宋教仁。这标志着 中国“政党政治” 中国“政党政治” 的破产和国民党议 会斗争的失败。 会斗争的失败。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光明和希望。1924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 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 光明和希望。1924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使之从资产阶级政 党改造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 党改造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革 命联盟。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 命联盟。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很快出现了向帝国主义和军 阀势力猛烈冲击的大革命洪流。 阀势力猛烈冲击的大革命洪流。
国民党于1946年11月撕毁《政协决议》 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国民党于1946年11月撕毁《政协决议》,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同 1946 月撕毁 时对国民党统治区的和平民主运动进行血腥镇压。李公朴﹑ 时对国民党统治区的和平民主运动进行血腥镇压。李公朴﹑闻一多均为中 国民主同盟的重要领导人。他们坚决反对国民党发动内战, 国民主同盟的重要领导人。他们坚决反对国民党发动内战,赞成共产党提 出的“建立联合政府” 的主张,多次呼吁结束国民党的一党专政, 出的“建立联合政府” 的主张,多次呼吁结束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因此 被国民党特务列入黑名单。 被国民党特务列入黑名单。 1946年 11日晚 李公朴在回家路上被刺身亡。 日晚, 15日上午 日上午, 1946年7月11日晚,李公朴在回家路上被刺身亡。7月15日上午,闻一 多赴云南大学致公堂参加李公朴死难经过报告会,一出家门便被特务跟踪。 多赴云南大学致公堂参加李公朴死难经过报告会,一出家门便被特务跟踪。 会后,在回家途中,被暗藏的特务枪杀,当场殉难。 会后,在回家途中,被暗藏的特务枪杀,当场殉难。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完善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完善

文化视野473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完善王 琳 中共大连市旅顺口区党校摘要:本文通过梳理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完善过程,从而探寻现有政党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相应改善措施。

关键词:政党制度;发展完善中图分类号:D66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27-0473-01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一)实践探索阶段1.效仿西方无功而返——民国初年多党政治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怎样建设中国民国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中华民国曾一度效仿西方,实行议会制和多党政治,看似热闹非凡的政党政治,都是徒有其表。

从国民党领袖宋教仁被刺杀到袁世凯胁迫议员选举他为大总统,这种混乱的政党政治,引致军阀混战。

2.国共合作遭遇挫折——国共两党结革命政党联盟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深感以和平民主的政党组织模式争取不到民主共和,革命必须要有一个革命党,于是他组织中华革命党,形成了“以党治国”的革命政党基本思想。

(二)初步形成阶段1.抗日战争共谋大业——多党合作时代选择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三三制”民主政权,这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最初的雏形。

2.解放战争确立关系——携手开创美好未来1949年 9 月 21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政协召开。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这是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

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协商建国大计,规划新中国的制度架构和发展框架。

(三)发展完善阶段1.稳步发展(1949—1956)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高度重视统战工作。

党外人士还分别担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署副检察长,地方各级政府中也有相对数量的党外人士担任领导职务。

2.艰难曲折(1957-1976)从1957年开始,各民主党派和人民政协先后被停止活动。

3.恢复发展(1976-198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重新阐述了社会主义时期民主党派的性质和任务,恢复了人民政协、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工作,标志着民主党派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形成的历史轨迹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形成的历史轨迹

178党的建设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形成的历史轨迹宗 妍(中共南昌市委党校 江西南昌 330000)摘 要:从民国初年到1949年,在追求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斗争中,中国在政党制度的选择上出现过几次大变化,有昙花一现的民初多党制,有国民党的一党独裁制,最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关键词:多党合作;中国特色;历史轨迹作者简介:宗妍(1974-)女,江西南昌人,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副教授,主要从事党史党建教学和理论研究工作。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斗争中逐渐形成的。

70多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能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从民国初年到1949年,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中国政党制度形态经历了几次变化。

在建立民族国家政权和革命的过程中,历史和人民淘汰了竞争型的多党制和垄断型的一党制,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国初年竞争型多党制的兴亡1912年元月中华民国成立,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土崩瓦解。

1912年3月11日,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体制,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设立国务总理,内阁由议会产生,议会中占有多数席位的政党有权组阁,允许结社组党。

这为资产阶级开展政党活动提供了法律总依据和广阔的舞台。

为了竞选第一届国会议员,无论是革命派,还是立宪派,甚至是开明绅士、封建遗老遗少都积极行动,在中国掀起了一次结党参政的高潮。

在1912年12月初到1913年3月的国会两院选举中,形成了国民党、共和党、民主党、统一党四个大政党和一些未并入这四大党的党派和小政团竞争的局面,结果国民党共获两院392席,成为国会中第一大党。

国民党的成功及领导人宋教仁的一系列活动,严重威胁着袁世凯的统治权力,为袁世凯所不容。

于是,袁世凯迅速做出反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ppt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ppt课件

作报告》进行审议 ③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
员的共同职责 ④“两会”同步进行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
意表达互补结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7
解析: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人 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①适合 题意;“请予审议”意味着全体与会代表可以对《政府工作报告》 进行审议,政协没有审议权,②是错误的;参政议政、建言献策 是政协委员的职责,③是错误的;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 关,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也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 国政治生活中发扬民主的重要形式,“两会”同步进行体现了具 有中国特色的民意表达互补结构,④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 B。
16
重难解读点拨
1.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
民主党派
区 别
性质
是中国工人阶级 的先锋队,同时是 中国人民和中华
民族的先锋队
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 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 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 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
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是执政党、是中国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社
地位 特色社会主义事 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参
24
对点过关训练 ►命题点一 执政参政 特色鲜明 1.(2017·北京卷·31)“两会”是观察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 口,也是中国展示制度自信和道路优势的重要平台。下面是某同 学搜集的“两会”资料。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 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摘自 2017 年《政府工作报告》 要勤勉履职尽责,紧扣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真诚协商、 务实监督、深入议政,多建诤言,共谋良策,推动中共中央大政 方针落地见效,促进人民福祉不断改善。 ——摘自《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我国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我国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2.显著特征 显著特征
(1)基本特征是什么? )基本特征是什么? (2)各民主党派的参政权表现在哪些方面? )各民主党派的参政权表现在哪些方面? (3)科学表述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科学表述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3.基本方针 基本方针——“十六字”方针 十六字” 基本方针 十六字 4.根本活动准则 根本活动准则 5.根本任务 根本任务 6.协商形式 协商形式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 的一项 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新型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政 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型的政党制度 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新型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政 治优势之一 之一。 治优势之一。
2009年1月17日至 日, 年 月 日至 日至20日 欧阳曙光、 我校民盟支部欧阳曙光 我校民盟支部欧阳曙光、 田红、 田红、傅纪新和张韵红 四位老师, 四位老师,带着全校师 生的重托, 生的重托,来到全国贫 困县——安徽砀山开展 困县 安徽砀山开展 义务助教与捐赠活动。 义务助教与捐赠活动。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1.原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 原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 原因 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2.意义:“三个只有……才能 意义: 三个只有 才能……” 意义 才能 三、自觉用户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010上海市第九届金爱心教师评选, 上海市第九届金爱心教师评选, 上海市第九届金爱心教师评选 郭安莉老师荣获一等奖 我校郭安莉老师荣获一等奖, 我校郭安莉老师荣获一等奖,徐海燕 老师荣获三等奖! 老师荣获三等奖!

我国的政党制度课件

我国的政党制度课件

考点二:我国的政党制度
1、民主党派的性质: 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 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 者的政治联盟,都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2、我国的政党制度 ⑴地位: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⑵基本内容 ①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 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通力 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 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②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 和重大方针的领导。 ③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 相照、荣辱与共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原因。 (1)从党的性质角度看:党的性质决定党始终站在立党为公的基点上,始终代表最广
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从党的宗旨角度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 人民,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 点和落脚点。 (3)从坚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角度看: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先进性,都是为了人 民掌好权、用好权、执政为民。 (4)从党的权力来源角度看:党的权力来自人民,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必须实现好、 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从党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角度看: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保证,党必须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治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
结构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执政地位

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ppt

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ppt

①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 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②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 共;(理解“十六字方针”的各自含义和关系) ④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⑤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
例:下面对依法执政理解正确的是: C A.依法执政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等,以科 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B.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 C.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 D.依法执政就是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 例:当前实行民主执政,一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制度, 二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坚持这些制度,实行民主执政的根本目的是: D A、坚持党的领导,保证其领导核心的地位 B、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A.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B.支持人大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职能 C.中共中央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领导立法,带头执法,保证依法行政
B
5、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1)我国的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 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我国政党制度的主要内容:
A、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B、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C、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辨析: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例:近年来,人民政协遵循“尽职不越位、帮忙不添乱、切实不表 面”的要求,围绕中共中央提出的全国工作大局,卓有成效地开展活 动,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这表明: A.人民政协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它起着与人代会相 辅相成的作用 D B.人民政协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 形式 D.人民政协的基本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