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常规尿液检验结果的比较分析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尿常规的对比分析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尿常规的对比分析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尿常规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行尿常规检验的患者258例,收集两组患者的空腹晨尿,随机分为两份,一份进行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验,另外一份进行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对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检验两种检验方法的检验阳性率相比,显微镜手工法在白细胞、尿蛋白的检测阳性率稍高于干化学分析仪法,而红细胞的检测阳性率稍低于干化学分析仪法,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以显微镜手工法为检测标准,发现干化学分析仪的白细胞、红细胞检、尿蛋白检测符合率分别为90.2%、96.8%、91.1%。
结论: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验尿常规具有有较高的阳性率,但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在检验中具有一定的误诊和漏诊率,仅可作为初步筛查,必要时仍需应用显微镜手工法。
【关键词】尿液检验;干化学分析;显微镜检验尿常规是“三大常规”之一,多数肾脏病变患者在疾病早期即可出现蛋白尿或尿沉渣中的有形成分,从而能够早期发现肾脏病变;且在诸如糖尿病、流行性出血热、肝胆疾病等某些全身性病变或影响尿液改变的其他脏器诊断中也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1]。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检验技术也在不断的改善,以往尿常规的检查时通过显微镜手工法进行检查,但近年来,干化学分析仪逐渐广泛应用于尿液检查中。
现笔者就干化学分析仪及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尿常规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间在我院行尿常规检验的患者258例,排除妊娠哺乳期妇女、严重恶性肿瘤者,所有入选患者均同意加入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入选者中男性134例,女性124例,年龄23-68岁不等,平均年龄(43.6±2.4)岁。
1.2方法用洁净的尿杯收集患者的空腹晨尿,将其混合均匀后分为两份,一份进行干化学分析仪检验,一份进行显微镜手工法检验,仪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北京华晟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及配套的干化学试纸条)、显微镜、离心机等。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手工法检验结果的比较分析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手工法检验结果的比较分析目的:对应用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手工法两种方式实施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
方法:选取82例接受尿常规检查患者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干化学分析仪检测的尿液红细胞阳性率略高于显微镜手工法,检测的白细胞和尿蛋白阳性率略低于显微镜手工法,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手工法均是对检测尿常规的可靠方法,在实际临床应用过程中,应该将二者进行充分结合,可以保证诊断结果更加客观准确。
标签:干化学分析仪;显微镜手工法;尿常规;检测结果尿常规检查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检验项目,是对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客观反映的一个指标,对泌尿系统和糖尿病等疾病的临床筛检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也能够为病理过程本质提供重要的可靠线索[1]。
本次研究对应用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手工法两种方式实施尿常规检验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
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2例接受尿常规检查患者,其中男性47例,女性35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457±13)岁。
12 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自愿参与本次研究;②年龄在20~80岁之间;③理解和沟通能力正常;④尿液标本均为晨起空腹状态下采集。
13 方法抽样研究对象均在晨起空腹状态下留取尿液标本,并立即送检。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广州市番禺区华鑫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型号:深圳迈瑞UA-600/600T)法:采用质控物进行质控,并达到合格标准后可进行标本测定,取充分混匀的尿液标本10ml,将试纸上的试剂部分全部浸入到样本之中,放置2s左右将其取出,将试纸边缘沿试管的边缘轻轻划过,将多余的尿液吸出,以免造成交叉污染,置于传送盘上,按照相关操作具体流程进行严格检测;显微镜(西安测维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型号:LW300LT)手工法:取已经充分混合均匀的尿液10ml,在1500r/min的条件下进行离心处理5min左右,弃上清液,沉渣残留量控制在02ml,摇动,将尿沉渣混匀后吸取移入尿沉渣定量分析板,进行常规尿沉渣镜检,在高倍镜下计10个视野所见的细胞数目并进行记录[2]。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尿常规的探究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尿常规的探究尿液是人体代谢产物的重要排泄物之一,在医学临床中,尿液检测是一种常见的辅助诊断方法。
尿液检验的内容多种多样,包括尿常规、尿蛋白、尿糖、尿酮体等指标,其中尿常规是最为基础的部分。
在尿液检验中,既有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尿常规的自动化快捷方法,也有显微镜手工法检验的细致、准确方法,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本文将探究它们在尿常规检测中的应用。
1. 尿常规检测的目的尿常规检测是指对尿液进行量和质的检测,其中量检测的指标包括尿量、排尿时间、排尿频率等,质检测的指标包括颜色、透明度、pH值、比重、蛋白质、糖类、酮体、亚硝酸盐、白细胞、红细胞等。
尿常规检测的目的是了解人体内代谢物质的排泄情况以及泌尿系统的健康状况,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 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尿常规干化学分析仪是一种自动化的设备,可以对尿液的各项指标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
样本加入试管后,经过干化,生成干凝块,然后将试管放入干化学分析仪中,系统会自动分析各项指标,报告尿液的量和质的指标。
干化学分析仪的优点在于自动化程度高,速度快,准确性高,适合于大规模、快速的尿常规检测。
但它的缺点在于不能对凝块进行细致的人工观察,例如判别白细胞、红细胞等细胞元素的类型、数量等。
3. 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尿常规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尿常规是一种传统的方法,需要经过人工操作和观察,包括用显微镜观察尿液中的各项指标,例如细胞形态、数量、结晶、氧化还原物、沉淀等。
手工法检验的结果依赖于检验人员的经验和观察技巧,需要借助显微镜的放大功能,验人员需要仔细观察每一个样本,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手工法检验的优点在于可以准确观察细胞形态,判断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等的类型和数量,对肾小管疾病的分析更为准确。
此外,手工法检验还可以通过人工配比核对,保证试剂和样本的配比正确无误。
但手工法检验的缺点在于人工操作费时费力,且对于有大量样本的情况下不适用。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尿常规的比较

·医学检验·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尿常规的比较
杨辉辉 鹰潭市人民医院检验科㊀ (Hale Waihona Puke 江西鹰潭㊀3 3 5 0 0 0 )
2 ] H P ,大于 3个 / H P为阳性 [ 。 大于 5个 / 1 4 ㊀统计学处理 P S S1 8 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 S 2 采用 χ 检验,P< 0 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㊀结果 显微镜手工法尿蛋白和白细胞阳性率高 于 干 化 学 分 析 仪,而红细胞阳性率低于干化学分析仪,但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 ( P> 0 0 5 ) 。见表 1 。 表1 ㊀2 0 0份尿液标本尿蛋白、红细胞 及白细胞阳性结果 [ 例 ( %) ]
检测项目 显微镜手工法 干化学分析仪
尿蛋白 3 6( 1 8 ) 3 0( 1 5 )
红细胞 4 2( 2 1 ) 4 8( 2 4 )
白细胞 4 8( 2 4 ) 4 2( 2 1 )
3 ㊀讨论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对于尿中酸碱度的检测较为准确,具 有少量、快捷、及时、高效等优点,但影响结果的因素众多, 4 ] 如果操作有偏差,将会直接影响准确度 [ 。显微镜手工法对 于尿液中相关指数能够清晰地表现出来,但具有较高的尿液 标准,目前医院不能够做到尿液百分之百不被污染,对检验 5 ] 结果具有较大的影响 [ 。因此,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全自动 尿沉渣分析法对异常标本只能起到筛选的作用,提高检测效 率,减少显微镜检查,但样本出现异常时,采用三种方法结 合,三者 能 够 相 互 补 充,减 少 误 诊,提 高 检 测 效 率 与 质 6 ] 量[ 。通过对 2 0 0例患者的检测结果分析,得出了与多项临 床研究相类似的结果。本研究显示,显微镜手工法的尿蛋白 和白细胞阳性率稍微高于干化学分析仪,然而显微镜手工法 红细胞阳性率低于干化学分析仪。 综上所述,检验尿常规方面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 手工法效果都比较好,两者都可以用于临床数据的参考。 [ 参考文献]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法与传统显微镜手工检测法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对比分析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法与传统显微镜手工检测法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对比分析目的:对比分析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法与传统显微镜手工检测法对尿常规检验中的运用价值。
方法:将本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尿液标本作尿常规检验。
均分为A、B两组,各50例。
A组实施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法,B组实施传统显微镜手工检测法,比较分析两组的应用价值。
结果:对比运用两种检验方式后表明其检验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法与传统显微镜手工检测法对尿常规检验中的运用价值各具特点,两种检验方式都能准确检验出尿液中所含白细胞、尿蛋白以及红细胞情况可依据医院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择,也可结合使用,达到更加优质的检验效果。
标签: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法;传统显微镜手工检测法;尿常规检验尿常规检查是临床检验中最常规的检验项目之一,对患者尿液进行检验能够有效反应其身体的基本情况,能够为医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1]。
此外,对患者尿液进行尿常规检验可以显示出部分疾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效果。
因此医院很有必要提升尿常规检验的精准性及规范性,使其检验效率得到保障。
本研究中主要对比分析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法与传统显微镜手工检测法对尿常规检验中的运用价值,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本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尿液标本作尿常规检验。
均分为A、B两组,各50例。
A组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20~69岁,平均年龄(43.7±25.4)岁;B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47.1±26.5)岁;两组尿液标本均采用晨尿。
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对比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A组与B组分别实施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法与传统显微镜手工检测法,检验其白细胞阳性检出率、尿蛋白阳性检出率以及红细胞阳性检出率。
尿液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常规尿检验结果的对照分析

尿液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常规尿检验结果的对照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尿液干化学分析和显微镜常规尿检验结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4例住院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析对照组(方法:显微镜常规尿检验)和研究组(方法:尿液干化学分析),每组47例。
对比两组患者检验的结果。
结果:研究组漏诊率、误诊率和错误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定量红细胞和定量白细胞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定量红细胞和定量白细胞的阴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尿液干化学分析可以提升定量红细胞与定量白细胞的检出率,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尿液干化学;显微镜;常规尿检验尿常规检查是临床常用的体检方法,常用于血液病、糖尿病、肝胆功能病、肾病、膀胱疾病等疾病的诊断。
临床常用的尿液常规检查方法有尿液干化学分析法、尿沉渣检查、细胞学检查、微生物检查等[1]。
为了分析分析尿液干化学分析和显微镜常规尿检验展开如下研究。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我院收治的尿常规检验患者94例,收治时间在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方法:显微镜常规尿检验)和研究组(方法:尿液干化学分析),47例/组。
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22岁-54岁,平均为(36.55±3.32)岁。
研究组中,男性26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21岁-58岁,平均为(36.71±3.19)岁。
两组患者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P>0.05)。
1.2 检测方法显微镜常规尿检验:晨尿检查,将尿液进行混匀,按照使用说明书以及操作要求,用Uritest-200B型尿液分析仪对患者进行检查[2]。
尿液干化学分析:使用Ichem velocity进行尿干化学分析仪,把患者采集的新鲜尿液充分混匀,运用尿自动分析仪、有关试剂予以检验,主要是对白细胞、结晶、黏液丝、管型、红细胞以及尿蛋白等相关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在对患者予以干化学法的检验之时,需要对检验全程进行严格的控制,且依照对应检验规定实现操作[3]。
对比分析尿液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常规尿检验结果

对比分析尿液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常规尿检验结果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尿液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常规尿检验结果。
方法:从我院住院患者选取130例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尿液干化学分析,65例)和对照组(显微镜常规尿检验,65例),对比两组患者检验结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尿液干化学分析后化工细胞异常率和细菌异常率分别为26.2%、15.4%,略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1.3%、12.3%,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检验尿液临床上尿液干化学分析法同显微镜常规尿检验方法相比细菌异常检出率和红细胞异常检出率均较高,但在实际应用中两种方法相互结合,能获得更为科学和可靠的检验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尿液干化学分析;显微镜常规尿检验;红细胞;细菌;白细胞【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4-0091-02在临床检验中,尿液检验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检验项目,特别是在诊断患者疾病时,经常会对患者进行尿液检验。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检验方法也被应用在尿液检验中。
目前,尿液检验中经常会使用显微镜检验和干化学分析,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对尿液中的细胞、细菌、结晶微生物、寄生虫进行检验,但是两种方法在诊断价值上存在一定差别[1]。
对此,本文对尿液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检验的检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从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的住院患者选取130例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5例,男34例、女31例;年龄为21~62岁,平均年龄为(41.6±3.7)岁;体重指数为20~25kg/m2,平均体重指数为(22.1±1.6)kg/m2;分析患者科室:泌尿科、内科、耳鼻喉科和其他科室分别为16例、28例、9例、12例;对照组65例,男35例、女30例;年龄为20~63岁,平均年龄为(42.0±4.0)岁;体重指数为19~25kg/m2,平均体重指数为(22.6±1.8)kg/m2;分析患者科室:泌尿科、内科、耳鼻喉科和其他科室分别为17例、27例、10例、11例。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尿常规的探究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尿常规的探究尿液是人体代谢产物的主要排泄物之一,其成分及性质反映了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对尿液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身体的基础情况,并辅助临床诊断。
常规检查的方法包括手工法检验和自动化尿液分析仪检验两种。
本文将探究这两种方法在尿液常规检查中的应用和优缺点。
一、尿液化学分析仪检验尿液化学分析仪是尿液自动化分析的一种工具,广泛应用于临床化验室中。
主要优点是节省时间、提高检验的精确度。
它通过对各种成分的光学或电化学反应或吸收反应的测定和分析,来实现对尿液中多个参数的定量分析。
尿液化学分析仪的原理是将样品输送到感应器中进行测量。
各种化学试剂会与尿液中相应的成分物质发生反应并产生各种颜色,通过光电传感器反应出色度值来定量分析各种成分的含量。
尿液化学分析仪可以快速分析尿液的多项指标,如葡萄糖、蛋白质、酮体、尿胆原、尿酸、白细胞酯酶、亚硝酸盐等等。
此外,尿液化学分析仪的检测结果还能提供尿的外观、颜色、透明度等信息。
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做出精准的评估。
但是,尿液化学分析仪也有其局限性。
例如,尿液化学分析仪测量的是尿中各个成分物质的总量,不能分析成分物质的来源和组成。
同时,尿液化学分析仪只能测量一些经常出现的尿常规指标,对于那些不常出现的指标,如红细胞、颗粒管型等,无法及时检测。
手工法检验尿常规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方法,需要在显微镜下进行检查。
这种方法更加侧重于检查尿液的形态结构,可以增加对尿液成分的观察能力,对于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尿路感染、肾炎等,手工法效果更好。
手工法检验尿常规主要分为三个分析:①外观分析,观察尿液的颜色、透明度和气味等;②化学反应试验,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葡萄糖、酮体等;③显微镜下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颗粒管型等。
手工法虽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是操作流程复杂,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来操作,且耗时较长,时间成本高。
三、对比分析在想要快速、准确地获得多项指标数据的情况下,尿液化学分析仪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液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常规尿液检验结果的比较分析发表时间:2019-10-24T10:09:29.530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12期作者:姜虹李学华[导读] 目的:对尿液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常规尿液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不同分析方式的检验结果。
姜虹李学华黑龙江省省三院 164000摘要:目的:对尿液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常规尿液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不同分析方式的检验结果。
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体检的200名受检者作为观察对象,将观察对象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来进行分析,每组中100名受检者。
观察组采取尿液干化学分析,对照组采取显微镜常规尿液检验。
观察对比两组受检者的尿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检测结果的差异,分析不同检测方法的阳性、阴性符合情况。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尿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水平检验的阳性、阴性符合情况无明显差异,组间比较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尿液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常规尿液检验在临床的应用中均有一定的价值,二者之间互补不足,可以结合两种方法来进行检验,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尿液干化学分析;显微镜常规尿液检验;检验结果[Abstract]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results of urine dry chemical analysis and microscopic routine urine test,and to explore the results of different analysis methods.METHODS:20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6 to May 2017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objects.The observation o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for analysis,100 of them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ry chemical analysis of urine,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urine examination under microscope.The difference of urinary protein,red blood cell and white blood cell test resul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and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incidence of different test methods was analyzed.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incidence of urinary protein,erythrocyte and leukocyte levels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 0.05).CONCLUSION:Urine dry chemical analysis and microscopic routine urine test have certain valu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They complement each other inadequately.They can be tested by combining the two method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test results.[Key words] Urine dry chemical analysis;Microscopic routine urine test;Test results尿常规是医学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通过检验分析尿液中尿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等水平来判断有无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出血,泌尿系统占位,肾炎,糖尿病及肾病,某些中毒性疾病等,有时候尿亚硝酸盐也会同时显示阳性,因为某些革兰氏阴性杆菌会将尿中蛋白质代谢产物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但是都是辅助诊断,需结合病史、体征及其他辅助检查化验,然后确诊[1-3]。
关于尿液检查的工作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本次研究中,随机抽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体检的200名受检者作为观察对象,将观察对象分为两组后,对尿液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常规尿液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不同分析方式的检验结果,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中抽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体检的200名受检者作为观察对象,排除标准[4]:①中途转院或出院的患者;②有精神疾病史的患者;③合并有严重疾病的患者;④不能配合此次实验观察的患者;⑤受检者(女性)处在月经期间。
对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处理,将观察对象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来进行分析,每组中100名受检者。
观察组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最小的19岁,年龄最大的52岁,平均(31.5±2.4)岁;对照组中,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最小的18岁,年龄最大的53岁,平均(31.8±2.6)岁。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一般资料的比较上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可行。
1.2 方法观察组采取尿液干化学分析,抽取观察对象的尿液样本,通过多维技术手段得到高分辨率的清晰图像,全面反映样本信息,结合自动粒子识别(APR)功能提供具有高准确度的结果,通过屏幕有形成分图像直接复查检测结果,根据动态捕获图像技术,抗坏血酸检测参数提示对主要化学成分的潜在干扰,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对照组采取显微镜常规尿液检验,抽取观察对象的尿液样本后,用显微镜检查尿沉渣中的细胞、管型及盐类结晶的形态、数量等进行检验观察。
1.3 观察指标观察对比两组受检者的尿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检测结果的差异,分析不同检测方法的阳性、阴性符合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观察完成后,使用标准差()标示计量资料,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输入到SPSS19.0软件中,保障录入过程中数据的客观性,以95%为可信区对数据进行处理,进行T值和X?检验,得出P值,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尿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水平检验的阳性、阴性符合情况无明显差异,组间比较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随着大家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体检在早期发现了自己肾脏的疾病,得到了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这是极好的。
但遗憾的是,有很多很多的人,有意识来体检,但却缺乏足够的知识来认识的自己的问题严重与否。
当然,按照一般的“常识”,PRO 尿蛋白一般阴性,偶尔在发热/劳累时也可以弱阳性,当时如果2+或以上几乎可以肯定摊上事情了,比较常见的是各种原发或继发的肾小球肾炎,强烈建議当地正规医院复查,若持续1+以上尽快完善“24小时尿蛋白检查”。
但阴性也不能说明一定没问题,因为可能受饮水量/某些食物/药物的干扰。
尿蛋白是个非常常见被忽视,轻视的项目。
尿蛋白正常为阴性,若出现“+”,提示可能有蛋白尿,先不要太着急,可能是生理性或一过性的,也可能提示肾脏病变,具体到底是什么原因需要多做几次尿常规,再者要求助于肾内科医生综合评定[5]。
如果结合临床表现确诊为尿路感染,应该在应用抗生素之前,做中段尿培养+药敏试验,尽快明确致病菌,做到更有针对性的用药。
尿常规检查是最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是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基本指标。
尿常规化验单可以直接、迅速的反映泌尿系统、肾脏代谢等情况。
因此,定期做尿常规检查,对于及时发现泌尿系统疾病、肾脏损伤等有着较强的参考价值和临床意义。
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首先能自己观察的就是小便的颜色和泡沫的多少。
如果出现颜色发红或酱油一样颜色的尿液,要当心血尿。
当尿液出现泡沫增多需要注意有没有蛋白尿。
本次研究中,随机抽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体检的200名受检者作为观察对象,将观察对象分为两组后,对尿液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常规尿液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不同分析方式的检验结果。
结合实验观察的结果,两种检验方法的检测结果差异不大,可以结合两项检验结果来进行综合性的分析。
综上所述,尿液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常规尿液检验在临床的应用中均有一定的价值,二者之间互补不足,可以结合两种方法来进行检验,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1]曲洪生.尿液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常规尿检验结果的对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07):116-116,117.[2]陈雨,程闽,李薇等.自动化尿液干化学和有形成分分析复检规则的制定和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1,34(06):501-506.[3]刘腊君.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尿常规的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04):865-866.[4]张增明.尿液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进行尿常规检验的效果比较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5(18):07-08.[5]张伟玲.关于尿液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常规尿检验结果的比较探究[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1(06):6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