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点批注读书法
评点批注读书法打造有效的语文阅读课堂

确 表现景物 的特点词句 , 注上它对抒发作 者感情的作用 。这样 的 训练进行一 段时间后 , 可 以进 行常规性 批注训 练 , 就 即每读
一
首先让学生明白评点批注的对象及 内容 ,学生在独立阅读
篇文章都 应对课文词语知识 、 章结构 、 篇 写作特色 、 旨加 以 主
过程 中 , 自己读懂 的地方 、 自己喜欢 的词或句子 、 自己感兴 趣的
用横线把 要点划 出来 , 用着重 号把关键 词语标 出来 , 用浪 线画
出中心 句或佳妙 句 , 、的地方用“ , 需要注意的地方用 有疑1 司 ?”
“ 。标出重要段 落用“? , ? ” ※” ?” 用“? 符号标出要注意 处 、 ? 发表感
想 处等。 三 、 导 学 生 进 行 评 点 批 注 实 践操 作 。 养 能 力 指 培
课 文的能力 , 由易到难 , 按 由浅人 深的规律 , 进行评点批 注的训
练 。一开 始 , 只要求学 生进 行低层次的批 注 , 如让他 们圈圈 、 点
点、 划划阅读 中发现 的好 词佳句 , 圈划 、 品味凝聚着作 者感情体
验和 理性思考 的语句 、 有言外之 意的语句 , 含 从而把握 本文 的 主旨, 提高感悟能 力。如写人文章圈点 出肖像 、 神态 、 心理 等描 写 词句 , 注上它 对表现人物 性格 的作用 , 写景 文章 圈点出能准
作者应当如何实施 ?以下是本人的一点浅薄的看法 :
一
有: 评文字 、 释意思 、 析含 义 、 内容 、 感想 、 议 谈 存疑 问 、 举补 类 充、 评写作方法和特 色 、 表观点 。
评点批注的方法大致有三种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批注式阅读法

感受式批注:
• 即记下读文章时的理解感受、困惑迷茫或者收集相关资 料得来的收获。这种感受式的批注能帮助阅读者深入理 解文本,把握文章主旨。
•
如学生读了《海伦·凯勒》中“1990年,海伦考上了大学”
这一句后,这样写道:“功夫不负有心人,你终于获得了成功,
我为你高兴!”“一个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人,通过自己的不
(五)补充式批注
这种批注方法就是让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 依照作者的写法,接着为作者补充。也可以称 得上仿写、续写,它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打开 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快 捷的提高写作能力。
如《蝈蝈与蛐蛐》中,有能力强的学生就 在写了蝈蝈与蛐蛐的声音之后,又仿照作者写 诗的格式,写下了青蛙、知了、小溪的乐声, 写的很有诗意。
• 如学生在读了 《送东阳马生序》的第一段后写下这样的批注:“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扑鼻 香?宋濂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就因为他能经受得恶劣的环境的考验。现在正值冬天,这几天所 处的环境有点和书中的环境相似,但我有时候却想打退堂鼓,看来只有吃得苦中若,才能方为人 上人啊!”还有学生在读到《五柳先生传》之后,在末段作了如此批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 于富贵。他曾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是多么旷达的胸怀,只有做到不追名逐利,不随波逐流才有可 能写出那么多闲适清新的田园诗。正如《饮酒》中所“说心远地自偏”。如果一个人心中有市俗 的尘埃,就一定不会有“悠然见南山”的惬意。”
书,直线、曲线、双直线、三直丝、双圈、三圈、叉等符
号比比皆是。
批注式阅读的概念和种类
批注式阅读法: 是指学生在自主阅读时,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感知, 对文章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 特色、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 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加以标 注的读书方法。
评点批注读书法

评点批注读书法一、什么是评点批注评点批注是我国文学鉴赏和批评的重要形式和传统..它直入文本;少有迂回;多是些切中肯綮的短词断句;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金圣叹点评批注水浒;寥寥数语;或画龙点睛;或剔肉见骨;无不独有新见;写尽文字风流;成为研究古典小说的重要资料..评点批注;用通俗的话可以作如下解释:评点:“点”就是圈点;即对文章精彩的地方加上圈点..“评”就是评论;即对作品的思想或艺术等内容写出自己的意见观点..批注就是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二、常用的批注符号:“~~~”波浪线;也叫曲线:划在文章精辟和重要的语句下面..“0000”圈:标在文章的关键词下面..“——”直线:标在文章中需要着重领会加深记忆、理解的语句下面..“”疑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语句末尾..“/”“‖”分开号: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批注式阅读的符号还有很多;如着重号、括号等..三、批注的形式和内容:1.批注形式有三种:眉批、旁批、尾批..“眉批;也就是批在课本的爷上空白处;旁批;即批在句子旁;尾批;就是批在一段之后..2.批注的内容很多;大致可以分为四类:注释:遇到难懂的字词查工具书弄明白并写在书的空白处;便于记忆..提要:用精练的语言把某段的中心意思记在书的天头或地脚上;便于把握文章的脉络;便于复习..批语:读书时产生的感想、疑问;随时记在空白处..警语:发现重要的地方;为提醒自己;可批注上“注意”“重要”“用心记住”等字样;可使自己注意力集中..四、如何给文章或书籍做批注呢1.在何处做批注思维困惑处..即遇到阅读障碍;由此产生疑点困惑的地方..有所感悟处..得到启迪、受到教育、有所领会的地方..环节要害处..文本的文眼处、过渡处、前后关联处等..求异创新处..对一些内容、写法以及人物行为、思想进行质疑或作出新的解读..2.如何批注分析式..对某一句、某一段的具体内涵或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分析..概括式..对层意、段意、内容与中心的归纳..评价式..对某一用语、手法甚至人物思想行为的理解和评价..感想式..由文章的内容引发的感悟..质疑式..对文中的观点、文中人物的思想行为甚至作者写法的批判、修正..五、评点批注示例——金圣叹评点水浒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楷体字为原文;黑体字为评点批注内容..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细细写..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火字渐写得大了..题是火烧草料场;读者读至老军向火;犹不以为意也;及读至此处生些焰火;未有不动心;以为必是因此失火者;而孰知作者却是故意于前边布此疑影;却又随手即用将火盆盖了一句结之;令后火全不关此..妙绝之文也..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如画;便画也画不来..第一段先写寒意;第二段写身上寒;第三段方写到酒..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火字奕奕..觉得身上寒冷;第二段写身上寒..寻思:“却才老军所说;语意妙..正不知文生情;情生文也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第三段方写到酒..只此一段;何等段落..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花枪挑葫芦..人看至此名;虽极英灵者;只谓手冷故用枪挑耳..岂知顷间之用之将火炭盖了;写出精细;见非失火;前许多火字;都是假火;此句一齐抹倒;后重放出真正火字来..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逦背着北风而行..背着风去..那雪正下得紧;写雪妙绝..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妙绝奇绝;安此一笔..又行了一回;望见一簇人家..林冲住脚看时;见篱笆中挑着一个草帚儿在露天里..林冲径到店里..主人道:“客人那里来”林冲道:“你认得这个葫芦么”一来省;二来趣..主人看了道:“这葫芦是草料场老军的..”林冲道:“原来如此..”店主道:“既是草料场看守大哥;且请少坐;天气寒冷;且酌三杯;权当接风..”店家切一盘熟牛肉;烫一壶热酒;请林冲吃..挪延到雪重屋塌也..又自买了些牛肉;又吃了数杯..就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些碎银子;把花枪挑着酒葫芦;花枪挑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仍旧迎着朔风回来..迎着风回..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写雪妙绝..作业:课文批注个性化阅读的有效途径课文批注是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逐步提高理解、感悟、欣赏和评价能力;促进良好个性品质的发一、课文批注的基本方法1.内容自主..学生的个性特点、心智水平、生活经验的差异;决定了阅读批注不能搞一刀切、齐步走;而应该把自主权还给学生;想在哪批注;就在哪批注;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一般情况下;学生把握批注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有所感悟处..就是学生读书过程中得到启迪、受到教育、有所收获的课文内容或语言文字..如春蚕结尾:“我抬起头;看见母亲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学生深有感触地作了批注:“多么辛苦啊伟大的母亲..”有学生还引用名人名言“母亲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作批注;还有学生写上“不辞辛苦;无私奉献”这八个字;准确表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热爱劳动;孝敬父母的教育..2理解肤浅处..就是那些学生有些理解;但又不完整、不透彻的地方..如小摄影师中的小男孩;明明知道高尔基的时间是很宝贵的;给他拍照不能耽误太多的时间;为什么文中却写了“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因此;学生就在“摆弄了很久很久”下面画上一条线;打个问号;作简单批注.. 3思维困惑处..学生在读书时;会遇到许多阅读障碍;并由此产生疑点和困惑;写下这些疑点和困惑;便于在课堂教学中探讨、研究和解决..4求异创新处..学生是富有创造性的生命个体;要敢于对课题或文中的一些内容、写法;提出质疑;尝试修正..如阅读春蚕一文;有学生对课题提出质疑:课文主要写母亲怎样养蚕及养蚕的辛苦;为什么课题不用“养蚕”而用“春蚕”呢为此在题下作了批注:把课题换成“养蚕”;更切合课文2.形式自定..1文字式..这是运用最广泛、最普遍的阅读批注;是边看边把自己的看法、感想、疑问、评论、启迪甚至联想;简明扼要地写在书中“天头”“地脚”或文字旁边等空白处;具有内容具体、表达明确的特点..2符号式..就是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用的或应注意的字、词、句、段用各种符号加以标记..如用单横线表示比较重要;用波浪线或双横线表示特别重要的;加着重号表示关键词语;惊叹号表示精彩之处;问号表示质疑等等;必要时还可以变换不同的颜色..各种符号及表示的意思教师要统一规定;以便相互交流和探讨..3纲要式..把学习内容经过分析、归纳、加工整理;提纲挈领地形成一个阅读纲要;以揭示内容的内在联系;使复杂的内容明晰化、简便化、形象化;是一种很好的逻辑思维训练..4补充式..为了解疑释难;增进理解或拓展视野;对文中内容或作语言补充;或注明与之相关的课外材料来源;或标上阅读的方法、步骤等..二、课文批注的课堂指导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作课文批注;大都安排在学习课文的三个阶段:1.课前自由批注..课前预习是学生初次接触课文..此时;他们的想法、感受、疑问最多;涉及面也最广..诸如课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达方法、写作特色、精彩语句、富有特殊功能的标点、字词、句段等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自由批注;也就是给他们自主阅读、自由表达感受的机会;使教师获得预习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原有的教学方2.课中专题批注..读懂重点内容;学习语言文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围绕教师设计的专题或学生感兴趣的热点、疑点、难点;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索..如麻雀第四自然段有句话:“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句中的“落”将老麻雀的形象写活了;凸现了对孩子的爱..为此;我要求学生对“落”作专题批注..结果;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各自的认识;速度方面:“真是勇敢、坚定、果断”;感情方面:“爱孩子胜过爱自己”;写作技巧方面:“用词简炼;一字胜千言”;朗读方法方面:“落字要读得重而快”;人物评价:“真是个奋不顾身的好妈妈”..”如此的专题批注;使学生既认识了老麻雀舍命救儿的英勇形象;又对“落”字运用之精妙体会得入木三分;这显然是问答式讲授所不能达到的..3.课末扩展批注..学生学完课文;其思想、认识、情感比初读时必然会有新的提高和深化;此时批注;既是对原有批注的补充、修正、巩固和提高;又能作适当的扩展、以检验阅读效果;提高阅读能力..如读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学生所作的批注很有深度和广度..有表达内心情感的:“多么凄惨啊整个小村庄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有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的:“社会上仍有一些不法分子;乱砍滥伐树木;周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保护绿色家园..”读冰心的荷叶母亲随想与批注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第2-3段是插叙..承接第一段父亲的朋友送的两缸莲花;摆在院子里;想到了故乡的园院里的红莲以及祖父说的应了花瑞添了三个姊妹的事..意味着三蒂莲就是三姊妹;三姊妹就是三蒂莲..乃以花喻人;为下文埋下伏笔..自然的想到;既然三蒂莲是女儿;那么荷叶就是母亲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里..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②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一夜的雨;为什么白莲和红莲的情形不一样呢从第4段中读出了白莲的孤独无依;读出了红莲这个刚诞生的新生命的娇艳美好;为什么她那么富有生机与活力地“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呢是荷叶母亲的庇佑吧下文将谈到..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敧斜③..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仍是不适宜”;说明尽管红莲生机勃勃地亭立着;但我的心情仍是不适宜;仍然烦闷;是浓阴的天使冰心烦闷吧“徘徊了一会子”;谁徘徊为什么徘徊呢我想;应该是“我”徘徊;他是承前“仍是不适宜”来说的..“徘徊”可见冰心对红莲的爱怜;恐怕红莲也如同白莲一般;犹豫徘徊;放心不下;关爱幼小的新生命..这是冰心散文中常常流露出的一个主题;一个思想..“不适宜”是心情;“徘徊”是动作..“无法可想”什么意思无法可想什么联系第6段;“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应该是“我不敢想象红莲在大雨打击下该是个什么情形”表现出对红莲深深的担忧、牵挂..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一回头”;再次说明坐在母亲身边的“我”还是放心不下;所以回头还是要看看红莲..“忽然”;乃偶尔捕捉..一位情感细腻灵动的女诗人“慢慢”;可想到母亲的安详、慈善、小心呵护..一个“正”字;写出荷叶倾侧正是为了保护经受雨打的红莲..读到这儿;我感悟到前文的“不适宜”“无法可想”正是“不宁的心绪”..我会想到;荷叶正对红莲说:“孩子;不怕;不怕;妈妈来了”;红莲投入了荷叶妈妈的怀抱里;正像“我”坐在母亲旁边..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动摇了..”这是荷叶母亲的保护红莲儿女们的生活舒适了;幸福了;而荷叶母亲的腰累弯了;她为儿女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为儿女们操碎了多少心啊“雨点不住地打着”;生活中的困难还不断地冲向我们;母亲总是一次次地为我们排忧解难;那么乐观地对待生活;呵护着她的孩子..“只能”;荷叶承担起了儿女应该承担的一切;她默默地忍受着痛苦和生活的压力..“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残暴的雨点在勇敢的荷叶上面;变得“流转无力”了;伟大坚强的母亲征服了雨点;雨点投降了抑或感动了总之;荷叶下的红莲在对妈妈说:“妈妈;为了我;你受苦了..”这正是荷叶母亲的“慈怜”..有了上面的理解;我们才会真正读懂下文“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一句中“深深”二字饱含有多大的分量..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末段寄托自己的情思;点明主旨;由莲花想到人;深化情感..最后一句话;用了一个反问句式;强调了只有母亲是我的荫蔽;突出母爱的无比高尚;母亲的无比伟大..。
读书笔记的评注与批注技巧

读书笔记的评注与批注技巧读书是人们获取知识、提升自我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
而读书笔记作为对所读书籍的整理和总结,对于提升阅读效果和思考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如何有效地进行读书笔记的评注与批注成为了许多读者所面临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评注与批注的技巧,帮助读者提高读书笔记的质量。
一、合理规划评注与批注的内容评注与批注应该紧密围绕着书籍的主题和重要内容展开,有助于理解书籍的核心思想。
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1. 标记关键词:在阅读过程中,将书籍中的关键词、专业术语或重点句子用颜色或下划线进行标记,有助于记忆和快速查找。
2. 批注核心观点:在书籍的页边或空白处,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地总结书籍的核心观点,简明扼要地表达出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
3. 引用佳句:对于触动心灵、有启发的句子,适当引用并加以批注,分析其内涵、表达方式和对个人的启示。
4. 记录疑惑与问题:有时候,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有疑惑和问题,应该及时将其记录下来,以便后续深入学习和思考。
二、采用适合的批注方式合适的批注方式可以让笔记更加清晰明了,有助于整理思路和提高学习效果。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批注方式:1. 笔记式批注:直接在书籍的空白处或便签上写下自己的想法、理解和感悟,可以是简洁的语句、关键词或是对段落内容的概括。
2. 制作思维导图:对于较为复杂的书籍,可以采用制作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批注。
将书籍的核心思想或关键词放在中心节点上,然后用分支节点逐步展开,形成清晰的思维导图。
3. 回答问题式批注:在读书笔记中设置一些问题,通过阅读的过程来逐一回答。
这种方式可以提高思考的深度,并对书籍的内容有更全面的理解。
4. 连接已读书籍:如果你读过类似主题的其他书籍,可以在读书笔记中将它们进行关联。
这有助于建立不同书籍之间的联系,并加深对整个主题的理解。
三、保持笔记的整洁与易读为了方便日后的回顾和查找,笔记的整洁与易读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点注意事项:1. 使用清晰的字迹和规范的书写:保持字迹工整,避免涂改和潦草的批注方式,以免影响后期的阅读和回顾。
如何做好读书批注

如何做好读书批注读书批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和消化阅读内容。
下面将介绍如何做好读书批注。
一、养成读书笔记的习惯在进行读书批注之前,我们需要养成读书笔记的习惯。
无论是在阅读时,还是在阅读完成后,我们都应该及时记录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阅读内容,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整理自己的思路。
二、选择合适的笔记方式在进行读书批注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笔记方式,如文字笔记、图表笔记、思维导图等。
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喜好选择合适的笔记方式。
三、选取重点内容在进行读书批注时,我们应该选取重点内容进行记录。
这些重点内容可以是作者想要传达的主要思想、关键词、重要论据等。
在记录这些内容时,我们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或符号进行标记,以便后续的整理和查找。
四、进行思考和评价在进行读书批注时,除了记录阅读内容外,我们还应该进行思考和评价。
我们应该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并与作者进行对话。
这样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阅读内容,也可以帮助我们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总结归纳在完成阅读后,我们应该对自己的读书批注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便更好地保存和回顾。
我们可以把记录的内容按照不同的主题或章节进行分类,制作思维导图等,方便后续的查找和回顾。
六、实践和反思在进行读书批注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实践和反思。
我们应该通过实践来不断完善自己的读书批注方法,同时也要对自己的方法进行反思和调整,以便更好地适应不同的阅读内容和情境。
以上就是做好读书批注的一些方法和建议。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我们可以让自己的读书批注更加高效,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批注阅读点滴做法

小学语文标注阅读点滴做法一、标注阅读法的内涵所谓标注,就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的所感、所思、所想、所疑以批语和解说的形式,写在书上。
标注方法分”注”与”批”。
”注”是划、圈、点、勾画、注写等。
”批”是把自己对文本独到的体验和感悟,用富含感情性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读书方法。
小学语文标注式阅读,简而言之是让学生自行阅读,自己解说,自我圈评;有疑而注,有感而发,有得而写,直接在阅读资料上画上考虑的轨迹,打上认知的烙印,逐渐提高学生理解、感悟、赏识、谈论的能力。
它是一种表达对文本独到体验的亦批亦注式学习方式,是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详尽表现,是在教师指导放学生自主阅读的深入,是以书面形式表达阅读体验的阅读实践活动。
标注式阅读教课特别保重学生的阅读感觉,它要修业生及时地捕获这些转瞬即逝的感觉,而后自觉地以“第二信号系统”重新编码,使之变换为书面语言,将其“显现”和“定格”,完成语词化的过程。
无数的实践证明,没有语词介入的阅读,只好是“感”而不“受”,必定会造成学生感情浮泛,思想模糊,认识浅陋;只有经过语词化,学生对文本才能有真切清楚、深刻的印象和体悟,到了交流谈论的时候,才能依靠文字作进一步的思虑、斟酌、推断,实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透辟领悟。
作为阅读教课的一种形式,“标注”式阅读起到交融文本、彰显自我、砥砺思想、磨练语言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课中倡议的标注法阅读是有针对性的,也是有阶段性的。
针对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需要指引学生运用标注法进行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较明确的要求:初读时,要修业生在书上圈点生字,标字音,释字意,采集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还要修业生把阅读的触角深入到文本的字里行间,有所感,有所疑,形成自己的原始感悟;精读时,环绕文章主题,深入到详尽段落、语句或许字词中去,发掘文本内涵,感悟语言表达的精妙,文章布局的合理。
在此充分阅读思虑的基础上,睁开师生间的对话,充足理解,解开疑问,丰富各自的感情体验。
“圈点批注读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圈点批注读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9-26T06:02:37.937Z 来源:《教育学》2022年4月总第282期作者:路晓夏[导读] “圈点批注”是一种批注式阅读方法,这种阅读方法允许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用简洁的语言或符号标记阅读材料,以便及时捕捉和挖掘阅读材料的信息,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河北省魏县南双庙镇王村联小056800摘要:“圈点批注”是一种批注式阅读方法,这种阅读方法允许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用简洁的语言或符号标记阅读材料,以便及时捕捉和挖掘阅读材料的信息,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良好的阅读方法必须从小保持。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上,小学语文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教授学生“标点符号”的阅读方法,并保持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
本文探讨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圈点批注”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圈点批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新课改要求学科教育需要兼顾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对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创新和改革,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品质。
据调查,就当下而言,大多数小学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阅读范围和阅读质量都达不到及格要求。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二是有限的语文教学时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所以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相关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将像圈点批注这种阅读批注的方法传授给学生。
一、介绍工具,引导批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生产不断发展让当前学生能够利用进行“圈点批注”的工具有很多,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学校教师和学生手里已经有了许多的标注工具,如荧光笔,记号笔等。
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不应该只是强调简单地用笔画线做记号,还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批注方式,让学生能够用不同的批注工具在阅读中进行批注式阅读,区分不同的重点内容。
有研究表明,色彩的刺激更利于人的记忆。
所以使用彩色的标注工具能够更好地达到学生在阅读中做标记的效果。
读书做批注的十种方法图片

读书做批注的十种方法图片阅读的十种批注方法如下:1、描述批注。
阅读时对文章中的基础性知识进行圈、点、勾、画。
这是最简单的一种批注方式,比如用笔划出需要注意的读音、生字、生词、文章的中心句、重点语句。
2、分析归纳批注。
是阅读时把自己对文章的语言感知和对文章内容、层次,及对文章的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色,以及精彩片段和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进行批注的一种方法。
3、阐释型批注。
这种批注用来阐释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着重解决读懂“写什么”的问题。
4、点评批注:即阅读时从不同角度对文章的语言表述、中心内容、主要观念、重要方法等进行评价,写出自己个性化阅读的感悟。
5、联想批注:即写出自己由此及彼、由内到外地将知识迁移拓展到文章之外的联系想到的内容。
例如:由一首诗、一个人、一件事、一个原理想到的其他方方面面。
6、方法批注。
阅读时发现好的方法或者是很好的方法要写好批注,作好记录这样有助于对这一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比如对知识的专家、学者规范性的解答掌握有很好的训练成效。
7、赏析型批注。
这种批注用来欣赏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着重解决读懂“怎么写”的问题。
8、简单批注。
批注的方法例如:疑问批注、补充批注、仿写批注因为简单只要知道提出疑问、进行补充、依样仿写加以记录就很好了,这些方法是最简单、最基本的。
9、评价式批注。
评价式批注是我们针对文章的内容、情感、语言特点、人物塑造、表现手法等各个角度写出自己或褒或贬的评价。
评价式批注是个性化阅读的独特之处。
10、感受式批注。
感受式批注即记下读文章时的理解感受、困惑迷茫或者收集相关资料得来的收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点批注读书法一、什么是评点批注?评点批注是我国文学鉴赏和批评的重要形式和传统。
它直入文本,少有迂回,多是些切中肯綮的短词断句,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
金圣叹点评批注《水浒》,寥寥数语,或画龙点睛,或剔肉见骨,无不独有新见,写尽文字风流,成为研究古典小说的重要资料。
评点批注,用通俗的话可以作如下解释:评点:“点”就是圈点,即对文章精彩的地方加上圈点。
“评”就是评论,即对作品的思想或艺术等内容写出自己的意见观点。
批注就是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
二、常用的批注符号:“~~~”波浪线,也叫曲线:划在文章精辟和重要的语句下面。
“0000”圈:标在文章的关键词下面。
“——”直线:标在文章中需要着重领会加深记忆、理解的语句下面。
“?”疑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语句末尾。
“/”“‖”分开号: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
批注式阅读的符号还有很多,如着重号、括号等。
三、批注的形式和内容:1.批注形式有三种:眉批、旁批、尾批。
“眉批,也就是批在课本的爷上空白处;旁批,即批在句子旁;尾批,就是批在一段之后。
2.批注的内容很多,大致可以分为四类:注释:遇到难懂的字词查工具书弄明白并写在书的空白处,便于记忆。
提要:用精练的语言把某段的中心意思记在书的天头或地脚上,便于把握文章的脉络,便于复习。
批语:读书时产生的感想、疑问,随时记在空白处。
警语:发现重要的地方,为提醒自己,可批注上“注意”“重要”“用心记住”等字样,可使自己注意力集中。
四、如何给文章或书籍做批注呢?1.在何处做批注?思维困惑处。
即遇到阅读障碍,由此产生疑点困惑的地方。
有所感悟处。
得到启迪、受到教育、有所领会的地方。
环节要害处。
文本的文眼处、过渡处、前后关联处等。
求异创新处。
对一些内容、写法以及人物行为、思想进行质疑或作出新的解读。
2.如何批注?分析式。
对某一句、某一段的具体内涵或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分析。
概括式。
对层意、段意、内容与中心的归纳。
评价式。
对某一用语、手法甚至人物思想行为的理解和评价。
感想式。
由文章的内容引发的感悟。
质疑式。
对文中的观点、文中人物的思想行为甚至作者写法的批判、修正。
五、评点批注示例——金圣叹评点水浒(《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楷体字为原文,黑体字为评点批注内容。
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细细写。
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
火字渐写得大了。
题是火烧草料场,读者读至老军向火,犹不以为意也;及读至此处生些焰火,未有不动心,以为必是因此失火者;而孰知作者却是故意于前边布此疑影,却又随手即用将火盆盖了一句结之,令后火全不关此。
妙绝之文也。
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
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如画,便画也画不来。
第一段先写寒意,第二段写身上寒,第三段方写到酒。
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向了一回火,火字奕奕。
觉得身上寒冷,第二段写身上寒。
寻思:“却才老军所说,语意妙。
正不知文生情,情生文也!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第三段方写到酒。
只此一段,何等段落。
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花枪挑葫芦。
人看至此名,虽极英灵者,只谓手冷故用枪挑耳。
岂知顷间之用之?将火炭盖了,写出精细,见非失火,前许多火字,都是假火,此句一齐抹倒,后重放出真正火字来。
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逦背着北风而行。
背着风去。
那雪正下得紧,写雪妙绝。
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
”妙绝奇绝,安此一笔。
又行了一回,望见一簇人家。
林冲住脚看时,见篱笆中挑着一个草帚儿在露天里。
林冲径到店里。
主人道:“客人那里来?”林冲道:“你认得这个葫芦么?”一来省,二来趣。
主人看了道:“这葫芦是草料场老军的。
”林冲道:“原来如此。
”店主道:“既是草料场看守大哥,且请少坐;天气寒冷,且酌三杯,权当接风。
”店家切一盘熟牛肉,烫一壶热酒,请林冲吃。
挪延到雪重屋塌也。
又自买了些牛肉,又吃了数杯。
就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些碎银子,把花枪挑着酒葫芦,花枪挑葫芦。
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仍旧迎着朔风回来。
迎着风回。
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写雪妙绝。
作业:课文批注个性化阅读的有效途径课文批注是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有效途径。
学生通过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逐步提高理解、感悟、欣赏和评价能力,促进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
一、课文批注的基本方法1.内容自主。
学生的个性特点、心智水平、生活经验的差异,决定了阅读批注不能搞一刀切、齐步走,而应该把自主权还给学生,想在哪批注,就在哪批注;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一般情况下,学生把握批注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有所感悟处。
就是学生读书过程中得到启迪、受到教育、有所收获的课文内容或语言文字。
如《春蚕》结尾:“我抬起头,看见母亲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
”学生深有感触地作了批注:“多么辛苦啊!伟大的母亲。
”有学生还引用名人名言“母亲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作批注,还有学生写上“不辞辛苦,无私奉献”这八个字,准确表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热爱劳动,孝敬父母的教育。
(2)理解肤浅处。
就是那些学生有些理解,但又不完整、不透彻的地方。
如《小摄影师》中的小男孩,明明知道高尔基的时间是很宝贵的,给他拍照不能耽误太多的时间,为什么文中却写了“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因此,学生就在“摆弄了很久很久”下面画上一条线,打个问号,作简单批注。
(3)思维困惑处。
学生在读书时,会遇到许多阅读障碍,并由此产生疑点和困惑,写下这些疑点和困惑,便于在课堂教学中探讨、研究和解决。
(4)求异创新处。
学生是富有创造性的生命个体,要敢于对课题或文中的一些内容、写法,提出质疑,尝试修正。
如阅读《春蚕》一文,有学生对课题提出质疑:课文主要写母亲怎样养蚕及养蚕的辛苦,为什么课题不用“养蚕”而用“春蚕”呢?为此在题下作了批注:把课题换成“养蚕”,更切合课文内容。
2.形式自定。
(1)文字式。
这是运用最广泛、最普遍的阅读批注,是边看边把自己的看法、感想、疑问、评论、启迪甚至联想,简明扼要地写在书中“天头”“地脚”或文字旁边等空白处,具有内容具体、表达明确的特点。
(2)符号式。
就是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用的或应注意的字、词、句、段用各种符号加以标记。
如用单横线表示比较重要,用波浪线或双横线表示特别重要的,加着重号表示关键词语,惊叹号表示精彩之处,问号表示质疑等等,必要时还可以变换不同的颜色。
各种符号及表示的意思教师要统一规定,以便相互交流和探讨。
(3)纲要式。
把学习内容经过分析、归纳、加工整理,提纲挈领地形成一个阅读纲要,以揭示内容的内在联系,使复杂的内容明晰化、简便化、形象化,是一种很好的逻辑思维训练。
(4)补充式。
为了解疑释难,增进理解或拓展视野,对文中内容或作语言补充,或注明与之相关的课外材料来源,或标上阅读的方法、步骤等。
二、课文批注的课堂指导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作课文批注,大都安排在学习课文的三个阶段:1.课前自由批注。
课前预习是学生初次接触课文。
此时,他们的想法、感受、疑问最多,涉及面也最广。
诸如课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达方法、写作特色、精彩语句、富有特殊功能的标点、字词、句段等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让学生自由批注,也就是给他们自主阅读、自由表达感受的机会,使教师获得预习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原有的教学方案。
2.课中专题批注。
读懂重点内容,学习语言文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
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围绕教师设计的专题或学生感兴趣的热点、疑点、难点,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索。
如《麻雀》第四自然段有句话:“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句中的“落”将老麻雀的形象写活了,凸现了对孩子的爱。
为此,我要求学生对“落”作专题批注。
结果,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各自的认识,速度方面:“真是勇敢、坚定、果断”;感情方面:“爱孩子胜过爱自己”;写作技巧方面:“用词简炼,一字胜千言”;朗读方法方面:“落字要读得重而快”;人物评价:“真是个奋不顾身的好妈妈”。
”如此的专题批注,使学生既认识了老麻雀舍命救儿的英勇形象,又对“落”字运用之精妙体会得入木三分,这显然是问答式讲授所不能达到的。
3.课末扩展批注。
学生学完课文,其思想、认识、情感比初读时必然会有新的提高和深化,此时批注,既是对原有批注的补充、修正、巩固和提高,又能作适当的扩展、以检验阅读效果,提高阅读能力。
如读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学生所作的批注很有深度和广度。
有表达内心情感的:“多么凄惨啊!整个小村庄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
”有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的:“社会上仍有一些不法分子,乱砍滥伐树木,周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保护绿色家园。
”读冰心的《荷叶母亲》随想与批注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
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第2-3段是插叙。
承接第一段父亲的朋友送的两缸莲花,摆在院子里,想到了故乡的园院里的红莲以及祖父说的应了花瑞添了三个姊妹的事。
意味着三蒂莲就是三姊妹,三姊妹就是三蒂莲。
乃以花喻人,为下文埋下伏笔。
(自然的想到,既然三蒂莲是女儿,那么荷叶就是母亲)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里。
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②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一夜的雨,为什么白莲和红莲的情形不一样呢?从第4段中读出了白莲的孤独无依,读出了红莲这个刚诞生的新生命的娇艳美好,为什么她那么富有生机与活力地“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呢?是荷叶母亲的庇佑吧!下文将谈到。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敧斜③。
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仍是不适宜”,说明尽管红莲生机勃勃地亭立着,但我的心情仍是不适宜,仍然烦闷,是浓阴的天使冰心烦闷吧?“徘徊了一会子”,谁徘徊?为什么徘徊呢?我想,应该是“我”徘徊,他是承前“仍是不适宜”来说的。
“徘徊”可见冰心对红莲的爱怜,恐怕红莲也如同白莲一般,犹豫徘徊,放心不下,关爱幼小的新生命。
这是冰心散文中常常流露出的一个主题,一个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