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对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合集下载

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发布时间:2021-04-09T06:48:38.817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期作者:李凤英[导读]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试验样本为我院ICU病房在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接收的70例重症监护清醒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分别实施针对性护理和常规护理,就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研究组患者HAMA、HAMD评分较对照组更低,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高,两组比较P<0.05。

结论:对ICU 重症监护清醒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有助于改善其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此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李凤英文山州富宁县人民医院云南富宁 663400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试验样本为我院ICU病房在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接收的70例重症监护清醒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分别实施针对性护理和常规护理,就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研究组患者HAMA、HAMD评分较对照组更低,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高,两组比较P<0.05。

结论:对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有助于改善其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此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ICU;重症监护;针对性护理ICU重症监护室是一个专门收治危重症患者的科室,该科室患者心理和生理应激反应明显,活动能力和认知能力受限,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因而对护理服务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好该类患者的护理服务已广受关注[1]。

本次试验中我院在部分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的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现就其护理效果进行阐述。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试验样本为我院ICU病房在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接收的70例重症监护清醒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

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在 ICU 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 ICU 重症监护清醒患者 8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顺序编号和随机分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各 44 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增加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护理后两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观察组不良心理状态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将不良心理率,提升治疗效果,应当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ICU 重症监护;应用效果伴随临床各种护理理念的不断发展,临床护理工作也被人们越来越重视。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心理情绪对治疗的依从性影响极大,最终会对治疗效果产生较大影响。

ICU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大多为病情危重,失去自主活动能力的患者,若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则会因为环境、行为受限、病情及其他因素出现不良情绪状态,如焦虑、恐惧等,对治疗效果造成较大的影响。

而且患者不良情绪状态还会增加患者不适感和疼痛感,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院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临床护理过程当中,使用针对性护理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资料选择我院于 2016年 6月至2017年 6月期间收治的 88例 ICU 重症监护清醒患者。

按照依据顺序编号和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44例。

纳入标准:患者精神意识正常,无沟通障碍;排除标准:患者精神意识不清晰,存在沟通障碍。

其中对照组44例中患者年龄在 25 岁至 76 岁之间,平均年龄(58.06±3.27)岁,男性患者 25 例,女性患者 19 例;观察组患者共44例,年龄在 24 岁至 77 岁之间,平均年龄(58.13±4.01)岁,男性患者 23 例女性患者 21 例。

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针对性护理在 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以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39例与研究组39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护理后HAM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有效消除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ICU;重症监护;清醒;针对性护理;前言ICU是监护与治疗危重症患者的场所,该患者病情严重,且进展很快,需及时给予有效治疗与护理[1]。

对于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多伴随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对疾病的治疗十分不利。

因此,应当重视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的护理干预。

本文将以78例患者为对象,探究针对性护理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分为参照组39例与研究组39例。

参照组,男女分别为17例与22例;最小年龄为35岁,最大年龄为68岁,年龄平均值为(52.16±4.63)岁。

研究组,男女患者分别为19例与20例;最小年龄为32岁,最大年龄为70岁,年龄平均值为(52.93±4.16)岁。

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输入统计学软件中,P>0.05。

1.2方法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监测心率、血压等多项指标;密切关注并发症先兆反应,一旦发现需及时干预。

研究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加强患者认知教育,结合患者理解能力、认知水平,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普及抑郁症的基础知识,包括致病因素、预后情况、常见治疗方案。

医护人员与患者沟通交流,安抚患者,向患者介绍责任护士、主治医师、科室环境、医院环境,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疏导,对患者情绪状态进行科学调整,同时需做好负性情绪对治疗与护理产生影响的预防管理。

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目的:探讨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护理方法的价值。

方法:于本院随机选取54名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针对性护理组。

常规护理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方法,针对性护理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方法。

结果:针对性护理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高,SAS评分为(13.44±0.76)分,SDS评分为(13.99±1.58)分,焦虑和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2.59%。

结论:应将针对性护理方法广泛应用于ICU 重症监护清醒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致力于患者病房环境的改善,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尽量减少探视的人数和时间,着力提升患者的护理舒适度。

标签:针对性护理;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SAS评分ICU重症监护患者的病情一般较为严重,需要护理人员24h不间断进行护理。

尽管ICU重症监护室配备了多种治疗和监护设备,能够实现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的实时动态了解,这也在无形中加剧了患者的心理压力。

随着护理理念的不断变革,针对性护理理念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得到了普遍应用。

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护理方法的价值,现报道如下[1]。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于本院随机选取54名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针对性护理组。

常规护理组:男14例,女13例,年龄26~76岁,平均年龄(51.38±2.07)岁。

针对性护理组:男13例,女14例,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50.84±1.89)岁。

1.2 方法护理人员应及时向常规护理组患者阐述病情恢复进展,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对患者进行常规健康知识教育,做好患者的饮食和用药护理工作。

针对性护理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方法,护理人员应基于对患者的年龄、文化素质、宗教信仰和兴趣爱好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完善的针对性护理规划,具体如下:1)护理人员应致力于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病房的温度和湿度在患者的耐受范围内,尽量选取柔和的灯光,防止对患者的视力造成刺激。

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 ;ICU 重症监护 ;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ICU 重症监护室在医院当中是一个重要的部门,主要是针对病情 较为危重的病患对其进行特殊和紧急的治疗 [1]。在 ICU 重症监护室中 清醒的病患由于受到自身病情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容易产生不良的 心理情绪,这会对病患病情的治疗产生不良的影响,影响病患恢复的 程度以及相关的治疗效果,因此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对应 的护理方法来对病患进行护理干预 [2]。本文研究探讨了针对性护理在 ICU 重症监护清醒病患护理当中的应用,研究内容如下。
对照组病患进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病患则采用针对性护理,具 体为 :(1)沟通护理。在对病患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主动 跟病患进行沟通,了解病患的需求和身体状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 病患讲解病情以及治疗的方法,让病患能够进一步了解自身的情况。 (2)对病患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根据病患的具体情况 来对病患进行心理护理。病患由于受到病情严重程度以及自身文化水 平的影响,很容易觉得在 ICU 治疗病情为不治之症,因此意识清醒的 病患大部分都会出现负面的心理情绪,因此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 理人员要根据病患具体的心理情况来进行心理安抚。对于担心治疗费 用的病患,护理人员可以向病患及其家属解释主要的治疗流程,让其 明白健康才是自身最大的财富 ;对于因为担心治疗效果而产生焦虑情 绪的病患,护理人员可以向病患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帮助病患树立 战胜疾病的信心。(3)对病房的环境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在进行护理 的过程中要保持病房的舒适程度,对空间的温度和湿度进行适当的调 节,保持空气流通,定期消毒防治感染现象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表 3 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对比(例,%)

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42例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对性护理,n=21)和对照组(常规护理,n=21)。

对比两组不良心理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不良心理(恐惧、焦躁、绝望、抑郁和不安全感)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24%(20/21),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1.43%(15/21)比较,显著升高(P<0.05)。

结论:针对性护理有助于降低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不良心理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ICU;重症监护;针对性护理;清醒患者【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7-0285-02ICU收治的都是病情严重的患者,由于担心自己的病情,其容易产生各种不良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从而影响最终的康复效果[1,2]。

因此,医院需对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采取有效、合理的护理措施以缓解其各种不良心理,提高临床疗效。

本研究对我院就诊的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6月—2018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42例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对性护理,n=21)和对照组(常规护理,n=21)。

其中观察组男性12例,女性9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61.45±6.22)岁;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60.98±6.34)岁。

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包括:为身上带有引流管路的患者进行床上擦浴,皮肤护理;对器官插管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

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针对性护理在 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价值。

方法:将我院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5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行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

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心理健康状况各项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总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价值伴随临床护理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更新,人们越来越注重心理护理,因患者不良心理会直接影响其依从性,进而对临床效果产生影响,因此针对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而言,由于疾病本身以及临床治疗会影响心理健康,如果患者产生不良情绪,则会是不适感进一步加重,对患者康复产生直接影响,所以针对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应做好针对性护理工作,以改善患者预后[1]。

基于此,本文分析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56例,所选患者均知晓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智力障碍、精神异常等患者。

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8例患者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为27-69(46.3±5.2)岁,疾病类型:10例为消化道出血、8例为车祸伤、7例为多发性创伤、3例为其他;研究组28例患者中,男19例,女9例,年龄为28-70(46.4±5.3)岁,疾病类型:11例为消化道出血、7例为车祸伤、6例为多发性创伤、4例为其他;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1.2护理方法对照组行以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清洁卫生、用药指导、生活指导等。

研究组行以针对性护理:①做好护患沟通工作。

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建立联系,形成良好关系,一方面可以使护患纠纷发生率降低,另一方面可以使患者依从性提高,护理人员通过主动与患者沟通,取得其信任,并通过安慰、鼓励、引导等方式缓解其不良情绪,同时在与患者沟通期间应注重保持亲和的语言以及热情的态度,让患者充分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亲切关怀。

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临床分析

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临床分析

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清醒患者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ICU收治的78例清醒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9),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各项不良心理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重症监护;清醒患者;针对性护理;负面情绪;护理满意度重症监护室(ICU)清醒患者出于担心本身疾病以及特殊治疗环境的影响,难免产生系列不良心理情绪,严重者甚至导致患者疼痛与不适感加重,不利于康复治疗[1]。

因此,在病理治疗基础上需要对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不良心理情绪进行总结,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2]。

本文主要分析ICU清醒患者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ICU收治的78例清醒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9)。

对照组39例,男18例,女21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50.20±9.57)岁。

观察组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23-77岁,平均年龄(51.±9.24)岁。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均保持同质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给予用药指导、生活指导等。

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具体为:(1)心理干预。

注重与患者进行沟通,详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针对患者心中疑问耐心解答。

也可以向患者讲解临床医师丰富治疗经验以及治疗成功典型案例,增加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树立治愈信心。

对于担心治疗费用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安慰其家庭和睦是建立在身体健康基础上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性护理对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治疗依从性及护理
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及意义。

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5月人民医院ICU收治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通过焦虑(SAS)及抑郁(SDS)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不良心理情况进行评定和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SDS及SA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ICU清醒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改善不良心理,提升依从性及满意度,因此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标签:针对性护理;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不良心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
ICU是医院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救治患者的特殊科室之一,该科室主要收治病情危重、变化急快的患者,ICU患者经过治疗后通畅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清醒,清醒后由于麻醉药剂、气管插管等治疗手段及自身情况的影响易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对患者的临床疗效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1]。

为此我院开展了针对性护理在ICU清醒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效果理想,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5月人民医院ICU收治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

其中,对照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23~64岁,平均(43.2±3.5)岁;观察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22~65岁,平均(43.8±3.4)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健康教育、病情观察等。

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行针对性护理:①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保持亲切和积极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针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进行心理疏导,通过语言和行动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改善其不良心理,以帮助其建立治疗信心,提升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

②环境护理,定时打扫病房,保证室内干净整洁,创造合理的通风、光照及温湿度条件,还可在病房内放置鲜花绿植,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缓解患者心情。

③探视护理,以患者病情变化良好性为依据,适当开放探视时间,若条件允许家属可引入病房内看望患者,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

1.3 观察指标
①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参考中国常模数据[2],分值与不良心理严重程度呈负相关;②治疗依从性通过问卷调查法评定,可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及不依从,总依从度为完全依从及部分依从之和;③护理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法评定,可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为满意与基本满意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SAS(36.12±2.21)分,SDS(38.15±2.33)分,观察组患者SAS (27.15±2.01)分,SDS(29.44±2.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观察组患者不良心理改善效果更好。

对照组患者完全依从19例(45.24%),部分依从10例(23.81%),不依从13例(30.95%),总依从29例(69.05%);观察组完全依从26例(61.90%),部分依从9例(21.43%),不依从5例(11.90%),总依从37例(8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更高。

对照组患者满意25例(59.52%),基本满意8例(19.05%),不满意9例(21.43%),總满意度33例(78.57%);观察组患者满意31例(73.81%),基本满意9例(21.43%),不满意2例(4.76%),总满意度40例(9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

3 讨论
研究发现ICU清醒患者不良心理的产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疾病因素,ICU患者多为突发性疾病入院,患者压力过大,同时ICU的特殊性也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3]。

再者患者清醒后,临床治疗方案的疼痛性感受会随之增强,上述因素均可造成患者不良心理的发生,还易导致患者针对后期治疗缺乏依从性,严重影响了疗效。

针对性护理中心理干预、环境护理及探视护理的应用,有效缓解了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整体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说明针对性护理对ICU清醒患者的积极影响。

ICU清醒患者行针对性护理效果确切,该护理模式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隋红艳,赵瑛.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1):199-200.
[2] 卜小红.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23):00051-00051.
[3] 徐磊.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9):7839-78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