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时节寒潮的好处与坏处
大寒天寒地冻的时节

大寒天寒地冻的时节大寒,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通常出现在公历每年的1月20日左右。
这一时节,正值冬季的尾声,气温降至冰点以下,天寒地冻。
寒冷的冬季,以及其中的大寒时节,对人们的生活和自然环境都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与变化。
一、冰雪覆盖的世界大寒时节,寒冷的天气使得地面上的湿气迅速被冷空气凝结成冰,形成了冰天雪地的景象。
大寒的降临,标志着寒潮频繁出现,各地频繁出现大雪,尤其是北方地区更是雪花纷飞,地面被厚厚的雪层所覆盖。
人们行走在银装素裹的世界中,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与壮丽。
二、严寒对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大寒时节的严寒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首先,低温寒冷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容易导致感冒、呼吸道疾病等病症的发生。
其次,大雪封路、结冰导致了交通不便,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困扰。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农民们种植的庄稼受到寒冷的严重影响,农田结冰,给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三、农事活动的变化大寒时节对农事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
由于寒冷天气的影响,许多地区的农作物进入了休眠期,也就是休耕期,农田处于休整状态,农民们开始进行一些农田的基础工作,如冬季田地管护、备耕等。
同时,在一些南方地区,农民们种植一些寒冷耐寒的作物,如小麦、油菜等。
这些作物在大寒天气下能够良好地生长,为来年的丰收奠定基础。
四、寒鸦报春的美好寓意尽管大寒天寒地冻的时节给人们带来了不便,但在中国民间有着“寒鸦报春”的美好寓意。
大寒时节,乌鸦开始鸣叫,象征着春天的脚步即将到来。
人们对此表示期待,将大寒视为寒冬即将过去,春天的到来离我们越来越近的象征。
总之,大寒天寒地冻的时节,呈现了严寒的天气和美丽的雪景。
对于农事活动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也孕育了春天的希望。
作为自然界变化的一部分,大寒的降临提醒我们要适应寒冷天气,关心农田的生态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寒潮对人体的影响

寒潮对人体的影响寒潮对人体的影响寒潮,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
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
这种冷空气南侵达到一定标准的就称为寒潮。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寒潮对人体的影响,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寒潮是来自北方的强冷空气,是一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过程。
由寒潮带来的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影响,以下我们就针对寒潮对容易对人体引发的疾病做介绍。
寒潮对感冒的'影响:寒潮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是诱发感冒流行的重要因素。
寒潮到来时,感冒病人大增,慢性气管炎、哮喘病患者都也往往病情复发或加重。
寒潮天气猛降温易诱发关节痛:关节痛是典型的气象病。
每当季节发生变化或气象要素剧烈变化之时,患者往往会感到异常疼痛。
研究表明,大气中的三大基本矛盾,即干与湿、冷与热、气压高与低和关节痛发作的关系最明显。
当日变温在3度以上、逐日气压变化在10百帕以上、逐日相对湿度变化大于10%时,关节痛病人就会多起来。
当遇到寒潮天气时,温度往往会下降8摄氏度以上,温度这样大的降幅容易诱发关节痛,所以广大朋友们要根据天气气候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免受潮湿和寒冷的侵袭。
运动后汗湿的衣服要立即换下,擦干汗水,千万不要图一时凉快,到风头吹风或洗冷水浴。
另外,关节痛患者应懂得,因天气变化而引起的短暂发作,并不表明病情的恶化,不要乱用药,尤其不要随意增加激素药的用量。
寒潮易诱发心血管病:心血管病患者对寒潮最为敏感。
每当寒潮来临,在气温由高变低、风力由小变大的转换期内,心脏疾病发作频繁,危重病人常常在凄风苦雨中与世长辞。
为了预防和减轻寒潮对心血管病的不利影响,患者平时要注意加强耐寒锻炼,增强体质,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同时也要时时掌握气象信息,当有寒潮天气出现时,要及时增加衣被,避免受凉。
寒潮对农业的危害1、对农作物造成冻害(秋季和春季危害最大,春季秧苗出土,遇到大幅度降温,会冻死秧苗,秋季农作物没有成熟遭遇降温,使农作物减产)——强烈降温2、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农场——大风3、压断电线,折断电线杆——大雪、冻雨寒潮预防措施寒潮来临前可以用一些物理方法来提高和保持农甩的温度,防止庄稼遭受冻害9熏烟法是目前广为采用的方法。
自然灾害中的寒潮严寒天气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自然灾害中的寒潮严寒天气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自然灾害是指在地球自然界中发生的各种不可预测的灾难性事件,如地震、火山喷发、洪水等。
其中,寒潮严寒天气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寒潮严寒天气对人类的影响1. 健康威胁寒潮严寒天气常常伴随着极低的气温和强烈的风寒,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长时间暴露在严寒环境中,会导致人体温度过低,引发冻伤、冻疮等寒害疾病。
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和儿童来说,抵抗力较弱,更容易受到寒潮严寒天气的影响。
2. 生活困难寒潮严寒天气还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
低温天气导致水管冻裂、供暖设备故障等问题,可能造成供水、供暖等基本生活条件的严重缺乏,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此外,寒潮严寒天气还会对交通运输带来困扰,雪、冰堆积会导致道路结冰,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3. 经济损失寒潮严寒天气会对农业、畜牧业和能源产业等经济部门造成巨大影响。
低温天气可能导致大量的农作物受损,畜牧业受到冻害,导致农业和畜牧业产量下降,给农民和相关产业带来经济损失。
同时,寒潮严寒天气还会导致能源供应不足,燃料消耗增加,电力供应紧张,对能源产业和工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二、寒潮严寒天气对生态系统的影响1. 植被受损寒潮严寒天气对植被的生长和发育具有不利影响。
低温会使植物的细胞结构受到破坏,导致植物受冻、枯萎甚至死亡。
此外,严寒天气还可能导致土壤冻结,给植物的根系带来严重危害,影响植物的生存状况和植物群落的结构。
2. 动物生存困境寒潮严寒天气会给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带来生存困境。
许多动物在严寒的环境中难以找到足够的食物和水源,容易饿死和脱水。
而对于家养动物来说,低温天气可能造成动物死亡,对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
3. 水域冰冻在寒潮严寒天气中,水域的冰冻现象常常出现。
大面积的湖泊、河流冰封会影响水生生物的正常生活活动,对湖泊和河流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
冰封还会使得水体的循环、氧化、生物分解等过程受到限制,对水域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寒潮安全常识和注意事项

寒潮安全常识和注意事项寒潮是冬季霜冻天气类型之一,它可以使得温度骤降,影响到一些地区的正常日常生活,甚至有时还会带来一些恶劣天气灾害。
因此,在寒潮来临之前,我们应该在安全和防范上做好准备。
下面,我们将就寒潮安全常识和注意事项来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关于寒潮的常识1、“寒潮”产生的原因寒潮是一种极端的天气现象,它的产生是由于冷空气和暖空气的相互撞击,产生“寒潮”。
由于对流层的出现,寒潮更容易发生,而且发展非常迅速,这使得它也变得更加危险。
2、寒潮的症状当寒潮到来时,出现的一些常见的症状是温度明显下降,天空变得非常阴沉,且温度在一天内出现多次骤降;冷空气的持续时间会比较长,甚至可以持续几天;相对湿度增加,风力会变得较强;还会有多量的降雨,尤其是雹、冰尘等等。
3、寒潮的危害由于寒潮来势凶猛,常伴有暴风雪、冰雹等恶劣天气,这带来许多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易造成街道道路结冰,通信线路中断,物体结霜等等,会给人们带来不便,而且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负面影响,甚至有可能出现一些意外感染,比如流感等等。
二、关于寒潮的预防措施1、准备好取暖器冬季外出时,应该预备好取暖器,以备不时之需,可以帮助有效地缓解寒潮带来的不适,减少温度对人体的危害。
2、注意保暖在寒潮来临之前,应该特别注意保暖,尽量穿棉衣、围巾等保暖的衣物,让自己抵御寒潮的来袭。
3、多饮水夏季多饮水可以避免脱水,而在冬季,也要注意多喝水,这样可以保持体内温度,增加机体抵抗力。
4、少出门如果可能,在寒潮期间,尽量少出门,以避免寒潮给人带来的不适,因为寒潮期间的温差较大,容易导致感冒的发生。
5、做好准备如果要出门,也应该做好准备,要穿棉衣、围巾等保暖的衣物,要防止被冻伤,外出时也要注意不要被冰雹击中,避免受伤。
总之,寒潮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天气现象,对人体也有很大的危害,因此,我们在寒潮发生之前,应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减少寒潮带来的不良影响。
如果发现寒潮的症状,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确保自己的安全。
冰天雪地三九寒潮

冰天雪地三九寒潮随着冬季的来临,北方地区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寒潮天气。
那种天寒地冻的极端气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寒冷的天气使人们难以正常工作和生活,也给交通、农业等多个领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就冰天雪地的三九寒潮现象进行深入探讨。
一、寒潮的形成和特点寒潮通常是由北方冷高压南下和南方温湿气流北上形成的。
寒潮天气的特点就是严寒和干燥。
受到寒潮的波及,气温骤然下降,形成冰天雪地的景象。
这是因为寒潮南下时,夹杂着冷、干的气流,覆盖了原本温暖湿润的地区。
二、寒潮对人们生活的影响1. 健康问题:寒潮天气导致气温骤降,使人们容易患上感冒、感染疾病等健康问题。
特别是老年人、儿童、体弱者更容易受到寒冷天气的侵袭。
2. 交通困难:严寒的天气对交通运输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道路结冰、风雪交加,导致交通事故频发,交通运输受到严重影响。
3. 农业损失:冰天雪地的寒潮天气对农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农作物受冻,灾害性天气对农田和果树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4. 工作生活受阻:极端严寒的天气会导致办公室、居民楼等室内外温度差异过大,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困扰。
此外,大范围停电、供暖不足等问题也增加了人们生活的不便。
三、人们应对寒潮的措施1. 注意保暖:外出时多穿衣服,戴帽子、手套等防寒用品。
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要注意用暖器并避免长时间的户外活动。
2. 加强健康防护:增加锻炼,补充营养,保持充足的睡眠,提高自身的抵抗力,避免感冒和其他寒冷天气所引发的疾病。
3. 交通安全:出行前务必了解天气状况,避免在恶劣天气中行驶。
驾驶员要注意减速慢行,保持安全距离,防止发生交通事故。
4. 农业防寒保暖:提前做好农作物的保护工作,如覆盖保护措施,利用保温设施等手段,减少农业损失。
5. 灾害应急准备:设立应急救援队伍,储备紧急救援物资,及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寒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但通过科学的措施和合理的防范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应对寒潮的挑战,减少其对我们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
寒潮的危害及措施

寒潮的危害及措施寒潮的定义寒潮是指寒冷的气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迅速向低纬度地区移动,引起显著降温的天气现象。
寒潮一般往往伴随着强风和降水,给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寒潮的危害1.严寒天气:寒潮的主要危害是由于急剧的温度下降导致严寒天气。
极端低温可能导致人体冻伤和低体温症,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2.农作物受灾:寒潮来临时,农作物容易冻害造成歉收。
特别是春秋两季,一旦遭遇寒潮,农作物的生长受到严重威胁。
3.电力供应紧张:寒潮时空气温度骤降,人们会增加供暖和用电的需求量,导致电力供应紧张。
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出现停电现象。
4.交通受阻:寒潮极易导致道路积雪和结冰,给交通带来严重困扰。
许多车辆会因为路面湿滑而发生交通事故,给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应对寒潮的措施为了减少寒潮给人民生活和生产造成的损失,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预警和监测:及时掌握寒潮的动向和趋势对应对寒潮非常重要。
各级气象部门应当加强预警和监测工作,及时发布寒潮预警信息,引导人们做好应对准备。
2.加强电力供应保障:针对寒潮期间电力供应紧张的现象,电力公司应提前做好调度准备,确保供暖和用电需求得到满足。
同时,人们也应意识到节约用电的重要性,避免过度使用电力。
3.加强农作物防寒措施:农民可以根据寒潮的预警信息,提前采取相应措施,如加强冬小麦等农作物的保护,覆盖保暖物资,减少受灾损失。
4.加强公共交通管理:交通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道路的清理和保养,及时除雪铲冰,确保交通畅通。
驾驶人员在遭遇寒潮天气时需减速慢行,并做好车辆的防滑措施。
5.做好个人防护:人们在面对寒潮天气时,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减少户外活动并注意保暖。
出门需穿戴适当的冬装,保护手脚及头部等易受寒潮影响的部位。
总之,寒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威胁。
通过加强预警和监测,加强电力供应保障,加强农作物防寒措施,加强公共交通管理以及做好个人防护,可以有效应对寒潮,减少对人民生活和生产的不利影响。
中小学预防寒潮安全教育

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寒潮天气,制定相 03 应的应急预案,确保学生安全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 04 的安全情况,共同保障学生的安全
4
中小学预防寒潮安全教育 的具体内容
寒潮预警知识宣传
宣传教育内容
防寒保暖措施教育
寒潮的特点:寒潮具有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危害严重等特点。寒潮往往会导 致气温骤降、大风、雨雪等极端天气现象,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寒潮对人体的影响
01
体温下降:寒潮来临时,气温骤降,人体体温调节功能下降, 容易感冒或引发其他疾病。
02
心血管系统:寒潮天气会使人体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脏 负担加重,容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
开展安全检查:定期对学校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确 保学校设施和设备的安全。
制定应急预案:根据寒潮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 和责任人。
5
中小学预防寒潮安全教育 的实施方案
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
制定预防寒潮安 全教育实施方案
明确学校、家庭、 社会各自责任分 工
建立寒潮安全教 育机制
制作宣传资料:制作寒潮安全教育宣传册、 海报等资料,张贴在校园内,方便学生随 时了解和学习。
开展主题班会:组织以寒潮安全教育为主 题的班会,让学生了解寒潮的危害和预防 措施,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加强家校合作: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 向家长宣传寒潮安全知识,引导家长关注 孩子的安全,共同做好寒潮预防工作。
培养安全习惯:通 过长期的宣传和教 育,让学生养成关 注安全、预防危险 的良好习惯
促进学校安全管理和教育工作的发展
2024年寒潮天气的防护与应急知识

2024年寒潮天气的防护与应急知识序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
其中,寒潮天气极寒且严寒,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就2024年寒潮天气的防护与应急知识,为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和建议。
一、什么是寒潮天气?寒潮是指冷空气活动的一种特殊天气形式。
其特点是冷空气活动范围广,寒潮前面常有明显的雨水天气,寒潮到来后,气温骤降,多为寒冷干燥的天气。
寒潮天气往往伴随着大风、降温及低温冰冻等现象。
二、寒潮天气的影响与危害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寒潮天气下,气温骤降,容易引发人体感冒、呼吸道疾病等,对老人、小孩和体弱者的健康威胁更大。
此外,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会导致体温过低,甚至出现冻伤和低温症的情况。
2.对农业的影响:寒潮天气对农作物产生严重影响,尤其是果树、蔬菜等寒冷敏感的农作物。
低温和冷冻会导致农作物的受灾面积扩大,直接影响农民和农村经济。
3.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寒潮天气下,道路结冰、雪花飘落以及能见度降低,给交通运输带来很大的不便,尤其是对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的影响更大,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4.对供热和电力的影响:寒潮天气下,供热系统和电力供应系统面临很大的压力。
大面积的供热设备故障和断电可能导致居民的取暖困难,并可能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
三、寒潮天气的防护与应急知识1.做好个人防护:在寒潮天气到来前,需要做好个人防寒准备。
穿好厚重的衣物,尤其是保暖内衣,外层可选择羽绒服等保暖性能较好的衣物。
戴上帽子、手套和围巾等防寒物品,保护头部、手部和颈部等易受寒气侵袭的部位。
此外,选择合适的鞋子,防止脚部受冻。
2.保证室内温暖:室内保温非常重要,大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保持室内温暖:关闭门窗,封堵裂缝,保持室内温暖。
使用电暖器或热风机进行室内加热时,要注意安全用电,避免触电和火灾的发生。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寒潮天气下,室内空气流通的问题也要注意。
虽然要保持室内的温暖,但也要适当开启窗户,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以防病菌滋生和空气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寒时节寒潮的好处与坏处
大寒时节,天气寒冷,寒潮南下频繁。
寒潮和强冷空气通常带来的大风、降温天气,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寒潮大风对沿海地区威胁很大,如1969年4月21日—25日那次的寒潮,强风袭击渤海、黄海以及河北、山东、河南等省,陆地风力7~8级,海上风力8~10级。
此时正值天文大潮,寒潮爆发造成了渤海湾、莱洲湾几十年来罕见的风暴潮。
在山东北岸一带,海水上涨了3米以上,冲毁海堤50多千米,海水倒灌30~40千米。
寒潮带来的雨雪和冰冻天气对交通运输危害不小。
如1987年11月下旬的一次寒潮过程,使哈尔滨、沈阳、北京、乌鲁木齐等铁路局所管辖的不少车站道岔冻结,铁轨被雪埋,通信信号失灵,列车运行受阻。
雨雪过后,道路结冰打滑,交通事故明显上升。
寒潮袭来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大风降温天气容易引发感冒、气管炎、冠心病、肺心病、中风、哮喘、心肌梗塞、心绞痛、偏头痛等疾病,有时还会使患者的病情加重。
很少被人提起的是,寒潮也有有益的影响。
地理学家的研究分析表明,冷空气活动有助于地球表面热量交换。
随着纬度增高,地球接收太阳辐射能量逐渐减弱,因此地球形成热带、温带和寒带。
寒潮携带大量冷空气向热带倾泻,使地面热量进行大规模交换,这非常有助于自然界的生态保持平衡,保持物种的繁茂。
我国受季风影响,冬天气候干旱,但每当寒潮南侵时,常会带来大范围的雨雪天气。
所以有“瑞雪兆丰年”的农谚,这句农谚为什
么能在民间千古流传呢?这是因为寒潮来临时伴随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大雪覆盖在越冬农作物上,就像棉被一样起到抗寒保暖的保温作用;而且雨雪也缓解了冬天的旱情,使农作物受益;再者雪水中的氮化物含量高,是普通水的5倍以上,可使土壤中氮素大幅度提高;而且雪水还能加速土壤有机物质分解,从而增加土中有机肥料。
有道是“寒冬不寒,来年不丰”,这同样有其科学道理。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家认为,寒潮带来的低温,是目前最有效的天然”杀虫剂”,可大量杀死潜伏在土中过冬的害虫和病菌,或抑制其滋生,减轻来年的病虫害。
据各地农技站调查数据显示,凡大雪封冬之年,农药可节省60%以上。
寒潮还可带来风资源。
科学家认为,风是一种无污染的宝贵动力资源。
举世瞩目的日本宫古岛风能发电站,寒潮期的发电效率是平时的1.5倍。
两千多年的先人,在二十四节气中定出小寒大寒。
两个节气都很寒冷,但定为大小之分,是为了表明不同的寒冷程度。
引:“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望文思义,大寒应该冷于小寒。
也有一种说法“小寒胜大寒”,也就是说小寒比大寒更加寒冷。
因为“九九歌”认为小寒冷,依照“冷在三九”、“三九四九河上走”“三九四九冻死狗”的说法。
小寒一共15天,其中有天在“三九、四九”中,
所以推断小寒期间气温最低。
小寒和大寒节气到底哪个更冷呢?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历史资料统计表明:不同地点、不同年份情况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北方大寒节气的平均最低气温要低于小寒节气的平均最低气温;南方则反之。
气候专家认为,某个地方是大寒冷还是小寒冷,影响的因素很多,某个年份或某个地区,是小寒冷还是大寒冷要具体分析。
还有,气候是变化的,近几十年的统计资料只能反映近一段时期的情况,而近一时期的气候情况与两千年前的气候情况也不一定相同。
大寒是我国二十四节气最后一个节气,过了大寒,又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
人们常说”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言外之意,大寒已非常冷。
实际上,大寒仅与小寒相对,它们都是表征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因“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引),有的地区大寒温度并不比小寒温度低,大寒仅表明了古人看待寒冷气候变化的一种趋势。
大寒物候特征
俗话说:“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
花草树木、鸟兽飞禽均按照季节活动,因此它们规律性的行动,被看作区分时令节气的重要标志。
黄河流域地区的大寒物候特征为“鸡乳、征鸟厉疾、水泽腹坚”,意思
是:大寒以后阳气上升明显,可以孵小鸡了(就现在情况而言,正月份才开始孵化小鸡);征鸟即鹰隼等肉食鸟类,大寒时节多盘旋高空,寻捕食物,以补充能量抵御严寒;大寒地面气温降至最低点,河内冰层也达到最厚,孩童们可以尽情在河上溜冰。
此外,大寒出现的花信风候为“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生于江南一带)”。
亦可作为判断大寒的重要标志。
大寒饮食习俗
通常认为大寒一到便是春节,因下一个节气是立春,应该划分在另一个年头,但实际上立春往往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年前立春,一种是在年后立春,所以一般都认为大寒是春节前的最后一个节气,所以叫大寒迎年。
在北方,大寒天气虽寒冷,但因已近春天,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迎接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
其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初八。
在这一天,人们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是人们过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
在南方,旧时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的说法。
广东佛山民间有大寒节瓦锅蒸煮糯米饭的习俗,
糯米味甘,性温,比普通大米含糖份高,食之具有御寒滋补功效。
而富贵人家在大寒饮食上的讲究更加细致。
因大寒与立春相交接,所以大寒进补的食物量逐渐减少,多添加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以适应将来春天万物的升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