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天气的分析及预防方法
呼伦贝尔地区一次寒潮天气技术分析

呼伦贝尔地区一次寒潮天气技术分析呼伦贝尔地区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是一个寒冷的地区。
每年冬季,呼伦贝尔地区都会经历严寒的天气,尤其是寒潮天气的影响更是不可小觑。
寒潮天气给呼伦贝尔地区带来了严寒、降雪等极端天气条件,对当地的农牧业、交通和民生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更好地应对寒潮天气带来的挑战,需要做好技术分析,提前预警,减少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寒潮天气的形成原因寒潮是一种特殊的气象现象,通常在冬季出现,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受冷空气影响。
当极地地区的冷空气向低纬度地区移动时,就会形成寒潮。
在呼伦贝尔地区,俄罗斯东北部的冷空气向东南移动,往往会影响到呼伦贝尔地区,导致气温骤降、降雪等极端天气条件。
寒潮还会引发强风、冰雹、霜冻等极端天气现象,给人民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影响。
二、寒潮天气的技术分析针对呼伦贝尔地区的寒潮天气,需要进行技术分析,加强预警和监测,及时应对极端天气条件。
要密切关注冷空气活动情况,包括俄罗斯东北部的气团活动情况、移动路径等。
要加强对气温、降雪、风力等气象要素的监测和观测,及时掌握气象变化情况。
需要利用气象卫星、雷达、自动气象站等现代气象观测手段,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监测和分析。
要根据技术分析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预警和防护措施,及时通知当地政府和民众,减少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应对寒潮天气的技术措施针对呼伦贝尔地区的寒潮天气,需要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以减少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要建设健全气象监测网,完善气象观测设施,提高气象观测数据质量和时效性。
要加强气象监测技术培训,提高气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需要加强气象信息的发布和传播,提高民众对极端天气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要加强国际气象合作,积极分享气象信息和技术成果,提高呼伦贝尔地区对寒潮天气的应对能力。
四、结语寒潮天气对呼伦贝尔地区的影响不可小觑,需要做好技术分析,提前预警,及时应对,减少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高中地理寒潮问题分析

高中地理寒潮问题分析一、寒潮及其发生的原因1.概念:冬半年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强烈降温现象,并伴有大风、冻害、雨雪等天气。
2.标准:中国气象局规定,当冷空气过境后,凡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以上,并且在这一天内,最低气温又在5℃以下即为寒潮。
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因此各地寒潮标准不一样。
3.成因:影响我国的寒潮实质上是冬半年快行冷锋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其形成过程及天气系统如下所示:①形成过程②天气系统:快行冷锋思考:寒潮一定会带来雨雪天气吗?解析:寒潮发生时,能否降下雨雪,关键要看暖气团中的水汽含量,若水汽充沛,则会产生雨雪天气;若暖气团非常干燥,则不会形成雨雪,会产生大风、冻害,甚至沙尘天气。
二、寒潮的多发季节1.时间分布特征全国性的寒潮一般出现在9月下旬到第二年5月之间,3~4月是寒潮活动的最高峰,11月是次高峰,平均每年约有3~4次全国性寒潮,但各年之间差异较大。
2.寒潮在我国形成的主要原因春秋季正是冬夏季风转换期间,冷暖空气更替频繁,因而冷空气活动次数较多,而冬季,冷空气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居于优势,天气形势稳定,降温幅度相对较小,达不到寒潮的标准。
3.寒潮在我国空间分布特征寒潮影响我国的范围很广,东部季风区及非季风区的西北部都在其影响范围内,从寒潮和强冷空气出现的次数来看,东北地区最多,华北次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华南最少,青藏高原因地势高,强冷空气难以爬升,一般不会受其影响。
四川盆地、滇南谷地因地势低洼,周围有高大地形阻挡了冷空气,一般也不会受寒潮影响。
三、寒潮的利弊和防治措施1.利弊寒潮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危害,但并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具体如下所示:2.防治措施①发布准确的信息和警报。
②对农作物和牧区的牲畜采取措施,做好防寒准备。
③海上船只及时回港。
四、寒潮相关的真题练习1.下图为“某气象灾害路径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这种气象灾害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其源地是图中的________洋,路径A称为________。
寒潮分析报告

寒潮分析报告1. 寒潮的定义和特点寒潮是指在气象学上,冷空气向南方快速传输的天气系统,带来较强的冷空气、降温和大风的天气过程。
寒潮常出现在冬季,是造成寒冷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
寒潮一般具有以下特点:•温度降幅大:寒潮带来的冷空气是从高纬度地区袭击,其温度较低,使得气温迅速下降。
•持续时间短:寒潮的移动速度快,一般为几个小时到几天不等,很少会持续超过一周。
•强风伴随:寒潮过程中常常伴随着较强的风速,尤其是寒潮南下前沿带,风速往往较大。
2. 寒潮形成的原因寒潮的形成与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活动和大气环流的变化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以下因素会促使寒潮的形成:•冷空气活动:极地寒潮是最常见的寒潮类型,主要是由于极地冷空气活动带来的。
当极地冷空气在中高纬度地区经过山脉或其他地形障碍时,会加速向南方传输,从而形成寒潮。
•大气环流异常:当大气环流异常,如强冷空气锋面形成、高空急流等现象出现时,也会加速寒潮的形成和南下过程。
•冷涡效应:冷涡是指在冷空气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封闭低压系统,具有较强的旋转性,能够加强和延长寒潮的影响。
3. 寒潮的影响寒潮对气温、天气和生活带来显著影响。
以下是寒潮的主要影响方面:3.1 气温的下降寒潮带来的冷空气温度较低,往往导致气温的急剧下降。
在寒潮影响区域,白天和夜间的气温都会明显下降,寒潮南下带来的低温天气可能会持续几天甚至更长时间。
3.2 强风的影响寒潮伴随着较强的风速,尤其是寒潮前沿带。
这种强风往往会对交通、建筑物和农作物造成一定的影响。
寒潮过程中的大风还可能引发较大范围的沙尘暴。
3.3 降雪和冰冻天气寒潮过程中,随着冷空气南下并与湿气相遇,可能会引发降雪或冰冻降水。
这种降水形式会增加道路结冰的风险,对交通、农业和城市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3.4 对农业的影响寒潮对农业产生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寒潮带来的低温和冰冻天气可能损害农作物的生长,尤其是果树、蔬菜和一些早春作物。
此外,冷空气还会对农田的土壤水分产生影响,降低作物的产量。
工地寒潮天气防范方案

工地寒潮天气防范方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工地是一个集中劳动力和设备的地方,冬季寒潮天气给工地的安全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应的防范方案,确保工地的安全生产。
一、提前做好防寒准备工作1. 加强冬季保温措施。
在工地的临时建筑物、车间等场所加强保温措施,可采用加厚保温棉被、保温棉袄等保温材料进行保温,使工地内部保持较为舒适的温度。
2. 做好设备的防寒保护。
对于容易受到寒冷天气影响的设备,要及时进行防寒保护,防止设备结冰、管道堵塞等现象的发生。
3. 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在寒潮天气来临之前,要提前做好作业计划,并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在严寒时段进行高强度作业。
二、加强对员工的防寒培训1. 定期开展防寒知识培训。
工地管理部门要定期组织防寒知识培训,告知员工在寒潮天气下应该如何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包括穿戴保暖衣物、加强体育锻炼等。
2. 提醒员工注意保暖措施。
管理部门要及时提醒员工注意寒潮天气下的保暖措施,比如穿戴羊毛衣、加厚手套、戴口罩等,保持身体的热量不散失。
3. 鼓励员工自主防寒。
管理部门可以向员工发放一些防寒用品,比如暖宝宝、防风雨外套等,鼓励员工自主加强防寒工作。
三、加强对工地安全设施的检查和维护1. 定期检查暖气系统。
在冬季寒潮天气下,工地的暖气系统是保障员工温暖的重要设施,要定期检查暖气系统的运行情况,确保暖气正常供暖。
2. 加强地面防滑措施。
在冰冻天气下,地面容易结冰,增加员工的摔倒风险,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地面的防滑措施,保障员工的安全。
3. 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
在冰冻天气下,设备容易受到冻灾的影响,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1. 制定冬季应急预案。
工地管理部门要根据冬季寒潮天气的特点,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应急职责和处置程序,以应对突发事件。
2. 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
在冷冻天气下,员工可能会遭遇寒冷伤害,管理部门要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包括保暖毯、急救药品等,及时处理伤员。
立冬学习冬季的自然灾害防范

立冬学习冬季的自然灾害防范立冬,就是农历的十月初,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
立冬之后,天气渐渐寒冷起来,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如寒潮、雾霾、冰冻等。
为了减少自然灾害对我们的影响,我们应该进行相关的防范措施。
本文将介绍在冬季中应该如何预防自然灾害的方法。
一、寒潮防范措施在寒潮天气到来之前,我们应该提前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首先,检查房屋的保温设施,修复漏风漏水的地方,确保室内温度合适。
其次,进一步加强对农田、果园等农作物的保护。
可以采取覆盖草帘、喷洒保温剂等方式来减少农作物的冻害。
最后,寒潮到来时,要尽量减少外出,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的气温中,同时注意保暖措施,穿戴合适的防寒衣物。
二、雾霾防范措施冬季是雾霾天气的高发季节,为了预防雾霾对我们健康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空气质量监测,掌握实时信息,尽量避免雾霾天气出门。
其次,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净化室内空气。
另外,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污染物。
此外,饮食方面,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E等的食物,增强免疫力,提高抵抗雾霾的能力。
三、冰雪灾害防范措施冰雪灾害包括冰凌、冰冻等,给人们的生活和交通带来很大的困扰。
为了预防冰雪灾害的发生,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首先,要做好道路的防冻工作,加盐、撒沙等可以提高道路的抗滑能力。
其次,要加强屋顶、树木等建筑物的防冻工作。
可以利用保温材料对建筑物进行包裹,防止冰雪对其造成破坏。
另外,市民出行时要注意安全,不要走在结冰的路面上,尽量避免跌倒。
四、其他自然灾害的防范除了以上所述的自然灾害,冬季还可能出现暴风雪、洪水等灾害。
为了防范这些灾害,我们还应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提前做好防暴雪工作。
冬季前要检查电线、路灯等设施的安全,随时做好应对暴风雪的准备。
其次,加强对河道、水库等水域的监测,做好防洪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总结冬季的自然灾害多种多样,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许多困扰。
2024年寒潮天气的防护与应急知识(3篇)

2024年寒潮天气的防护与应急知识序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
其中,寒潮天气极寒且严寒,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就2024年寒潮天气的防护与应急知识,为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和建议。
一、什么是寒潮天气?寒潮是指冷空气活动的一种特殊天气形式。
其特点是冷空气活动范围广,寒潮前面常有明显的雨水天气,寒潮到来后,气温骤降,多为寒冷干燥的天气。
寒潮天气往往伴随着大风、降温及低温冰冻等现象。
二、寒潮天气的影响与危害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寒潮天气下,气温骤降,容易引发人体感冒、呼吸道疾病等,对老人、小孩和体弱者的健康威胁更大。
此外,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会导致体温过低,甚至出现冻伤和低温症的情况。
2.对农业的影响:寒潮天气对农作物产生严重影响,尤其是果树、蔬菜等寒冷敏感的农作物。
低温和冷冻会导致农作物的受灾面积扩大,直接影响农民和农村经济。
3.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寒潮天气下,道路结冰、雪花飘落以及能见度降低,给交通运输带来很大的不便,尤其是对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的影响更大,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4.对供热和电力的影响:寒潮天气下,供热系统和电力供应系统面临很大的压力。
大面积的供热设备故障和断电可能导致居民的取暖困难,并可能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
三、寒潮天气的防护与应急知识1.做好个人防护:在寒潮天气到来前,需要做好个人防寒准备。
穿好厚重的衣物,尤其是保暖内衣,外层可选择羽绒服等保暖性能较好的衣物。
戴上帽子、手套和围巾等防寒物品,保护头部、手部和颈部等易受寒气侵袭的部位。
此外,选择合适的鞋子,防止脚部受冻。
2.保证室内温暖:室内保温非常重要,大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保持室内温暖:关闭门窗,封堵裂缝,保持室内温暖。
使用电暖器或热风机进行室内加热时,要注意安全用电,避免触电和火灾的发生。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寒潮天气下,室内空气流通的问题也要注意。
虽然要保持室内的温暖,但也要适当开启窗户,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以防病菌滋生和空气污染。
寒潮天气的防护与应急知识

寒潮天气的防护与应急知识是指针对寒潮天气来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应对措施。
寒潮天气是指全球中纬度地区冬季期间由于极地气团南下引发的低温、大风等极端天气现象。
在寒潮天气中,温度骤降、风速增大,容易引发各类灾害,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巨大威胁。
因此,了解寒潮天气的特点,并掌握相关的防护与应急知识,对我们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和减少灾害损失至关重要。
一、寒潮天气的特点寒潮天气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温度骤降:寒潮天气来临时,气温会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与之相关的常见现象有冷空气的涌入、降温速度加快等。
2. 大风天气:寒潮天气伴随着冷空气的强劲气流,往往伴有阵风或大风,风力可达7级以上,甚至突破10级。
3. 降水减少:寒潮天气一般都伴随着冷空气的入侵,空气干燥,气压增大,天空晴朗,很少有降水发生。
4. 天气持续时间较长:寒潮天气往往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为几天到一周左右,所以需要我们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
二、寒潮天气的防护措施为了在寒潮天气中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我们应该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 保持室内温暖:增加室内温度,使用暖气等供暖设备。
在室内还可以盖上棉被、穿厚衣物等保暖。
2. 注意用电安全:使用取暖设备时要注意用电安全,切勿乱拉乱接电线,防止电器故障引发火灾。
3. 注意用火安全: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要避免使用带来一氧化碳中毒的燃气、木炭等取暖方式,采取安全的取暖方式。
4. 注意防寒保暖:外出时选择适当的保暖衣物,出门时戴手套、帽子、围巾等保护头颈部位。
同时注意保护手脚,避免冻伤。
5. 饮食保健: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热量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鸡蛋、鱼等,补充身体所需热量和营养。
6. 防止煤气中毒:使用燃气取暖时要注意通风透气,以免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中毒。
7. 加强保暖设施的维护:及时检查暖气、供暖管道等设施的运行情况,确保正常运行,及时处理问题。
三、寒潮天气的应急知识在寒潮天气中,需要掌握一些应急知识和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自救、互救和灾后恢复,以下为一些建议:1. 学会紧急救护:学习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掌握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基本急救技巧,以便在发生意外伤害时能够及时处理。
冷潮寒潮天气安全教育

冷潮寒潮天气安全教育冷潮寒潮天气是指在冷空气活动过程中可能伴随的降温和寒冷现象。
这种天气条件对人们的健康和安全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进行冷潮寒潮天气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冷潮寒潮天气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内容。
一、了解冷潮寒潮天气的特点在开展冷潮寒潮天气安全教育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冷潮寒潮天气的特点。
冷潮寒潮天气往往伴随着急剧的温度下降,气温骤降,寒冷刺骨。
这种天气条件容易引发感冒、呼吸道疾病等健康问题。
此外,冷潮寒潮天气还会导致冰冻、结冰、道路湿滑等危险情况。
二、加强冷潮寒潮天气安全意识在冷潮寒潮天气中,人们需要加强对安全的意识,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首先,要重视保暖,合理穿着保暖衣物,避免受冷感冒。
同时,注意室内保温,保持室温适当,避免突然进出室内外温差过大。
另外,要加强交通安全,行人遵守交规,车辆减速慢行,避免交通事故发生。
三、合理利用供暖设备冷潮寒潮天气下,供暖设备的使用变得尤为重要。
要合理利用供暖设备,保证室温适宜。
使用电暖器、煤炉等供暖设备时,要注意安全用电,避免发生火灾和电器故障。
同时,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供暖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注意食品安全冷潮寒潮天气下,食品安全也需要引起重视。
在购买食品时,要选择正规渠道,避免购买过期或不合格的食品。
同时,要注意食物的储存和烹饪,避免食物变质或产生细菌,造成食物中毒等问题。
五、加强儿童和老年人的安全教育儿童和老年人是冷潮寒潮天气中较为脆弱的群体,他们的安全教育尤为重要。
针对儿童,应教育他们远离冰冻湖泊、河流等危险场所,切勿在冰面上行走或玩耍。
老年人在寒冷天气中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易患感冒、关节炎等疾病,故应加强其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户外活动时受凉。
六、相关应急措施冷潮寒潮天气可能引发突发状况,因此,人们需要了解相关的应急措施。
在遇到冷潮寒潮天气时,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及时了解天气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如遇突发情况,应保持冷静,及时寻求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题目:寒潮天气的分析及预防方法摘要自然灾害的成因主要是自然原因,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起到诱发、加剧的作用。
寒潮是我国重要的灾害性夭气之一,它关系到季节推迟或提前,甚至是反常气候的重要标志。
寒潮带来的强降温,大风雪、冻雨等天气,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农业收成、交通运输、电信以及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活。
寒潮就好象一把无形的刀,但却具有很大的杀伤力。
寒潮来袭,我们不应该窝在被窝里"冻"起来,应该出去"动"起来!寒潮是影响我国冬半年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最突出的表现是剧烈降温并且伴有偏北大风和气压猛升。
由此可见,分析研究我国的寒潮气候情况,认识其发展的客观规律,作出正确的预报,采取正确的对策,尽量减轻寒潮天气造成的灾害,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关键词:寒潮定义寒潮影响寒潮预防AbstractThe main causes of natural disasters are natural causes,human act ivities play an induced natural disasters,exacerbated by the role.Cold is one of the major air disaster tender,it is related to del ayed or early season,even an important symbol of abnormal climate.Col d brings strong cooling,blizzards,freezing rain and other weather dir ectly affect China's agricultural harvest, transportation,telecommuni cations, and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people's lives.Cold a s if an invisible knife,but with a lot of destruction.Cold wave struck,we should not nest in bed"frozen" it should go o ut and"move"!Cold winter half of the impact of major weather disasters,the mo st prominent manifestation is severe and accompanied by northerly win ds and cool air pressure soaring.Thus, the analysis of the cold climatic conditions,understanding its objective law of development,make the right prediction,take the r ight measures to minimize hazards caused by cold weather,is a very me aningful work.Keyword:Cold definitions,Cold impact,Cold prevention1、寒潮定义:寒潮,是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
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冷空气过程。
2、造成寒潮原因:在北极地区由于太阳光照弱,地面和大气获得热量少,常年冰天雪地。
到了冬天,太阳光的直射位置越过赤道,到达南半球,北极地区的寒冷程度更加增强,范围扩大,气温一般都在零下40℃—50℃以下。
范围很大的冷气团聚集到一定程度,在适宜的高空大气环流作用下,就会大规模向南入侵,形成寒潮天气。
我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由于北极和西伯利亚一带的气温很低,大气的密度就要大大增加,空气不断收缩下沉,使气压增高,这样,便形成一个势力强大、深厚宽广的冷高压气团。
当这个冷性高压势力增强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像决了堤的海潮一样,一泻千里,汹涌澎湃地向我国袭来,这就是寒潮。
每一次寒潮爆发后,极地或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就要减少一部分,气压也随之降低。
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冷空气又重新聚集堆积起来,孕育着一次新的寒潮的爆发。
3、寒潮的特点寒潮的爆发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具有不同的特点,在西北沙漠和黄土高原,表现为大风大雪,极易引起沙尘暴天气;在内蒙古草原则为大风、吹雪和低温天气;在华北、黄淮地区,寒潮袭来常常风雪交加;在东北表现为更猛烈的大风、大学,降雪量为全国之冠;在江南常伴随着寒风苦雨。
寒潮过程98%伴有降水,36%伴有降雪,60%伴有大风。
寒潮爆发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具有不同的特点。
在西北沙漠和黄土高原,表现为大风少雪,极易引发沙尘暴天气。
在内蒙古草原则为大风、吹雪和低温天气。
在华北、黄淮地区,寒潮袭来常常风雪交加。
在东北表现为更猛烈的大风、大雪,降雪量为全国之冠。
在江南常伴随着寒风暴雨。
据1951~2004年资料显示中国寒潮频数减少,造成中国寒潮频次减少的可能原因包括西伯利亚高压和冬季风强度的减弱及中国地表温度的显著升高。
当然, 西伯利亚高压和冬季风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 但这种影响究竟有多大, 西伯利亚高压和冬季风的自然变率又有什么贡献, 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4、寒潮发生时间和主要分布地区:发生在冬半年,以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危害最大影响范围大,我国除青藏、滇南外,各地都受影响(包括海南、台湾等地)影响我国的寒潮路径详细的有三条:(1)中路强冷空气从贝加尔湖和蒙古一带,进入我国的内蒙古,然后经黄河河套一带南下,直达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
(2)西路强冷空气从北极地区出发,经西伯利亚西部南下,进入我国新疆,然后沿河西走廊南下,影响我国长江以南及华南地区。
(3)东路强冷空气从西伯利亚东北部南下,经过蒙古北部,然后移到我国华北、东北,在循黄河下游扩散南下。
侵入我国寒潮路径示意图5、寒潮的影响:寒潮会带来雨雪天气,在下雨后,由于温度的快速下降,会出现道路结冰和冰冻,容易引起交通事故;寒潮还会带来大风,大风对户外生产生活都不利,大风能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特别是在江河湖面的大风和海上大风,大风能吹翻船只,对渔业生产和石油开采等产生比较大的危险;寒潮还会带来电线的结冰,因为刚刚降水以后,温度急剧下降,电线上也容易结冰,大雪、冻雨可压断电线、折断电杆,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运输受阻,可以造成铁路车站道岔冻结,铁轨被雪埋,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如2003年12月7日,受一股强冷空气的影响,北京下了一场小雪,随后造成路面结冰,当晚北京整个城区交通瘫痪,机动车完全拥堵在车道上,寸步难行,众多乘客误了飞机和火车;寒潮还会对一些呼吸道、心血管病人带来比较大的健康危害;降温使农作物受冻害由寒潮带来的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给工农业生产和民众的生活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寒潮带来霜冻时,温度会降到0℃以下,植物的细胞与细胞间隙中的水就要结冰,水结成冰以后,体积增大,产生一种压力,使细胞里的水分不断向外渗透,引起细胞脱水,造成植株部分枯萎或完全死亡。
很少被人提起的是,寒潮也有有益的影响。
地理学家的研究分析表明,寒潮有助于地球表面热量交换。
随着纬度增高,地球接收太阳辐射能量逐渐减弱,因此地球形成热带、温带和寒带。
寒潮携带大量冷空气向热带倾泻,使地面热量进行大规模交换,这非常有助于自然界的生态保持平衡,保持物种的繁茂。
气象学家认为,寒潮是风调雨顺的保障。
我国受季风影响,冬天气候干旱,为枯水期。
但每当寒潮南侵时,常会带来大范围的雨雪天气,缓解了冬天的旱情,使农作物受益。
“瑞雪兆丰年”这句农谚为什么能在民间千古流传?这是因为雪水中的氮化物含量高,是普通水的5倍以上,可使土壤中氮素大幅度提高。
雪水还能加速土壤有机物质分解,从而增加土中有机肥料。
大雪覆盖在越冬农作物上,就像棉被一样起到抗寒保温作用。
有道是“寒冬不寒,来年不丰”,这同样有其科学道理。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家认为,寒潮带来的低温,是目前最有效的天然“杀虫剂”,可大量杀死潜伏在土中过冬的害虫和病菌,或抑制其滋生,减轻来年的病虫害。
据各地农技站调查数据显示,凡大雪封冬之年,农药可节省60%以上。
寒潮还可带来风资源。
科学家认为,风是一种无污染的宝贵动力资源。
举世瞩目的日本宫古岛风能发电站,寒潮期的发电效率是平时的1.5倍。
寒潮预警信号:寒潮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防御指南:1、人员要注意添衣保暖;在生产上做好对大风降温天气的防御准备;2、门窗、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等易被大风吹动的搭建物固紧, 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3、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通知户外作业人员注意安全;4、留意有关媒体报道大风降温的最新信息,以便采取进一步措施。
6、寒潮防护寒潮冷锋之前常有一个低气压作为它的向导,所以,当寒潮前锋迫近时,首先刮起的并不是强烈的西北风,而是微弱的南风或西南风。
因此,在寒冷的冬天,如果天气反常地暖起来并有偏南风,就是寒潮到来的预兆。
我国气象部门能够较为准确预报寒潮,可以提前作好防冻准备工作,这对人们有着重要意义。
一是由于这次强降温是在前期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出现的降温过程,天气冷暖变化较大,对设施农业生产有较大影响,建议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企业和农户加强温室内温度的调控,防止蔬菜和花卉等经济植物遭受冻害。
同时,各地农民还应及时给畜禽居舍增加防寒措施。
二是加强防火安全意识,由于此次降温前后我省大部分地方风力较大,火险气象等级明显升高。
同时,初冬农村居民区秸秆和柴草都比较多,林区易燃物也很多,很容易发生火灾。
因此,各地仍然要加强防火工作,建议各界群众严格执行防火条例,防止发生火灾事故。
三是注意保暖,预防疾病的发生,由于气温波动大,容易引发流感及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复发或加重。
因此提醒各界群众及时增加衣物,注意保暖,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我国广大农民对寒潮、霜冻的防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在霜冻发生前,采取熏烟、灌水、覆盖等方法,提高农田的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以减轻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
应加强天气预报,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司机要采取防滑措施,注意路况,听从指挥,慢速驾驶;公用事业单位根据情况,启动防御工作预案;交通部门做好道路融雪融冰准备,如遇道路积雪结冰严重,可关闭道路交通;农业要积极采取防冻措施;牧区要备好粮草,做好牲畜的防寒防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