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热力状况中小学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大气的热力状况PPT课件1 人教版

大气的热力状况PPT课件1 人教版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图
太阳高度角与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路程的长短图
太 阳 高 度 角 与 受 热 大 小 关 系
大气温室效应
玻璃温室
(三)大气的热力作用对地球上生物及其 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1、减小了气温日较差 2、形成适合人类生存的温度环境
CO2温室效应
三 全球的热量平衡
1、全球的热量平衡 2、全球的热量平衡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 (1)全球每年平均气温比较稳定,有利于 人类的生存与活动 (2)人类活动使大气中的CO2浓度不断提 高,可能导致全球变暖 3、措施 (1)减少CO2排放量 (2)保存现有森林,大规模植树造林,发挥 森林保护环境的作用
没有大气的月球的情况
有大气的地球的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很___(多、 少)的
反 射 作 用
散射作用
第二节 大气的热力状况
一、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的能量源泉 二、大气的热力作用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吸收作用:选择性吸收(19%) O3 —— 紫外线 H2O、CO2 —— 红外线 2、反射作用:无选择性(最多达 90%) 云层愈厚,云量愈多,反射愈强 3、散射作用:选择性(微小尘埃)—蓝光

讲课《大气的受热过程》课件_(中图版必修1)

讲课《大气的受热过程》课件_(中图版必修1)
1、大气的 选择性吸收特性 (1)对太阳辐射 吸收能力很差,从而使 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 到达地面。 (2)对 地面辐射吸收 能力很强,从而 使地面辐射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 保留在 大气中。 2、 大气逆辐射 :把热量还给地面,这在
一定程度上补偿了 地面辐射 损失的热量。
仅从大气的热力作用,说明为什么地球表 面温度的昼夜变化不像月球那样明显?
对 流 层
反射
空气分子、细小尘埃
散射 云
地面吸收
地面反射
◆ 吸收作用:
特点: 有选择性
例:对流层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 红外线;平流层的臭氧吸收紫外 线;对可见光吸收很少。

反射作用:
特点: 无选择性 影响因素: 云层 越厚 反射越强 尘埃 越多
◆ 散射作用:
特点: 有选择性 波长较短的蓝光最容 易被散射
阅读课本第35页,预习下一节大气运动

白天多云,对太阳 夜晚多云,大气逆辐射作 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用(保温作用)强。
2、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 晴朗的夜晚?
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 辐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所以晚秋或 寒冬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
3、为什么每当寒潮来临之前,北方的农 民会在农田中堆放柴草进行燃烧,制造烟 幕。 人造烟幕能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增强
大气 上界
小结:
大气的受热过程主要表现: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的热力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1、大气的热力作用,减少了气温日较差 2、大气的保温效应,形成了适宜生命的温度条件
解释下列现象:1、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 不会太高;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大气的热力状况PPT教学课件

大气的热力状况PPT教学课件

有气泡生成 白色沉淀
干燥红纸条不褪色, 湿润红纸条褪色
蓝色石蕊试纸
变红很快褪色
H2O、 Cl2、 HClO、 H+、 Cl-、 ClO-、 OH-(少)
HClO的性质小结:
1. 有强氧化性、漂白性: 可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 可用做漂白剂。
2. 有弱酸性。酸性:H2CO3 > HClO 3. 不稳定,容易分解放出氧气: 2HClO 光 2HCl+O2↑
⑷、方向:向上将热量 传给大气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上界
水汽 二氧化碳
2、大气的保温效应
⑴、对流层大气强烈吸 收地面辐射并保持热量。 ⑵、地面是对流层大气 的主要直接热源。 ⑶、大气辐射 性质:红外线长波辐射
向上 方向
向下 大气逆辐射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
大气上界
水汽 二氧化碳
2、大气的保温效应
• 氯水中含有多种成分,向氯水中加入以下各 种物质匀会出现明显现象和反应。请指出起 作用的微粒。
• (1)加入石灰石颗粒有气泡放出 • (2)加入品红溶液,褪色 • (3)加入氯化钠晶体,晶体逐渐消失 • (4)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 (5)加入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光照
H2+Cl2
2HCl
思考:1、烟和雾有什么区别? 2、燃烧一定需要氧气参加吗?
初中课本对燃烧的定义:
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 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现在你认为科学吗?
解答: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任何发光 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燃 烧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其他非金属如硅、磷、硫等在一定条件 下也能与氯气发生反应。
2.2 大气的热力状况

大气的热力状况第二课.ppt

大气的热力状况第二课.ppt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吸收作用 、 2、反射作用 、
云层、尘埃 云层、 特点: 特点:无选择性 O3吸收紫外线 CO2、水汽吸收红外线
大气的吸收作用有何特点? 特点:具有选择性 大气的吸点: 特点:具有选择性
太阳
大气反射 大气上界 大气吸收 大气散射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月球表面,白天在太阳直射的地方, 资料:月球表面,白天在太阳直射的地方,温度可达 1270C,夜晚则降到 ,夜晚则降到-1830C,这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 , 无法想象的。而地球的昼夜温差要小得多。 无法想象的。而地球的昼夜温差要小得多。
试用大气的作用加以解释: 试用大气的作用加以解释: 有大气的地球的情况
直接 太阳辐射 热源 地面
削弱作用
直接 地面辐射 热源 大气逆辐射
大气
保温作用
通过计算,如果没有大气,地表的平均温度为 通过计算,如果没有大气,地表的平均温度为-230C, , 实际为15 ,也就是说,由于大气的保温作用, 实际为 0C,也就是说,由于大气的保温作用,使 地表温度升高了38 。 地表温度升高了 0C。
大气逆辐射
大气
吸收
长波辐射
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
大气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将能量贮存于大气中, 大气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将能量贮存于大气中, 不致使地面辐射的能量散失 大气辐射的大部分能量又射向地面, 大气辐射的大部分能量又射向地面,在一定程 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的部分损失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太 阳 辐 射 地 面 吸 收
射向宇宙空 间
射向宇宙空 间 大气上界
大气吸收
大 气 辐 射 射向地面
大 气 大气 增 吸收 温
地面增温

面 “大地暖大气” 大地暖大气” 大地暖大气

《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ppt课件

《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ppt课件

A
B
C
A
B
C
谷风
山风
山谷风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请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思考:巴山地区产生夜 雨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夜间山谷降温慢,山坡降温快,冷气流沿山 坡滑向山谷,山谷暖气流被迫抬升,遇冷凝 结形成降雨。
各种“岛”效应
名称 热岛 效应
为什么台湾海峡两岸风向的日变化相反呢? 这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海陆风 请结合已学知识, 绘制海陆间大气环流模式图。
陆地:比热容较小 (热得快,冷得也快)
海陆风 请结合已学知识, 绘制海陆间大气环流模式图。
• 陆地增温快(热源) • 海洋增温慢(冷源)
高压
低压
海风
低压
高压
• 陆地降温快(冷源) • 海洋降温慢(热源)
城市风
卫星城或对空气有污染的工厂应建设在A、B、C中的 C 地 。
C
B
上升气流
A
A:市区 B:市区与郊区之间 C:在城市热岛效应之外 (在下沉距离之外)
海陆风
清代黄叔璥在《台海使槎录》中,记述
了台湾海峡两岸的风向差异:“内地 之风,早西晚东,惟台地早东风, 午西风……四时皆然。”这里的“内
地”指福建,“台地”指台湾
冷岛 效应
雨岛 效应
含义 城市气温高于郊区 气温
夏季绿洲、湖泊比 其毗邻地区气温低
城市降水比郊区降 水多
成因
影响或对策
城市人工建筑物热容量小,增温快; 增大城区绿地、水域面积;
人口、产业集中,排放热量多;
控制城市人口密度、建筑物密
绿地、水域面积小,调节功能弱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PPT教学课件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PPT教学课件
(2)“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的同时向外辐射热量。相 对于太阳短波辐射,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除少数透过大气 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75%~95%)被近地面大气中的 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
(3)“大气返大地”: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 量,既向上辐射,也向下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称为 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 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作用形式
吸收
削弱程度

氧原子(高层
参与作用 大气)、臭氧
的大气成 (平流层)、

水汽、二氧
化碳(对流层)
反射 大
云层、 较大颗 粒的尘

散射 较小
质点是 质点是颗粒
空气分 较大的尘埃、
子、微 雾粒、小水
小尘埃

波 长
范 围
紫外线
红外线
各种波长的 光线都有
波长较 各种波 短的蓝、 长同样
紫光 被散射
(4)D
(5)小 因为夜间多云,大气逆辐射强,气温不会太 低。
热力环流
知识精析 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近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 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 流。如下图所示。
注意:在同一水平面上,高气压比低气压值高,如 上图中B地低空气压值高于A地低空;但在不同高度上则 不一定,如上图中的A地虽然近地面是低气压,高空是高 气压,但实际上气压值是近地面高于高空,因为同一地点 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2)海拔高低、云量多少等因素都会影响大气对太阳辐 射的削弱作用,进而影响太阳辐射强度。
表解如下:
影响因素 太阳高度
大气 透明 度

地理 中图版 必修一 大气热力状况 ppt课件

地理 中图版 必修一 大气热力状况 ppt课件

的反射作用强的原故)
2020/12/27
16
5、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 辐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所以晚秋或 寒冬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
6、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 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 御霜冻)
2020/12/27
5
太阳辐射
(紫外区,可见光区,红外区;太阳辐射能
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
太阳辐射主要是短波辐射
(太阳温度高,辐射中最强部分为可见光部分,波长短)
2020/12/27
6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参与 的大气成分:云层、较大尘埃
特点:无选择性
云是白色的原因?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3、为什么晴朗的正午天空呈蓝色,早晚呈红色?
(正午太阳高度大,穿过路程短,仅蓝光被散射掉,
因南而天空呈蓝色;早晚阳光斜射,穿过路程长,短
波各色光皆被散射,剩下红光投射地面,阳光红似火, 地平线附近的天空呈红色霞光) 4、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但它并不是
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
(赤道地区空气对流旺盛,多云雨,云量多,大气
2020/12/27
18
大气保温效应的成因:
1、大气的 选择吸特收性 (1)对 太阳辐射能吸力收很差,从而使大部 分太阳辐射能够 透过大气到达地面。
辐 射


大气 增温

辐 射




地面增温

13
大气的热力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1、大气的热力作用,减少了气温日较差

2.2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件(共59张PPT).ppt

2.2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件(共59张PPT).ppt
2、根据所学知识解释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 防御霜冻的作用?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 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御霜冻)。
为什么山上温度比山下低?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递减,通常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气 温下降0.6℃.庐山大林寺海拔高度在1100~1200米间,它比 山下气温要低6℃左右,因此,桃花开放的时间要落后20~30 天。
城 郊 风
郊区
A
市区
市区 B
郊区 C
1.工业区应该建在A、B、C、中的 C 地。 2.城市在A、B地规划建设较大面积的绿地,主要作用是什么? 大面积的绿地放置在城市的中心区和郊区之间,可以有效利 用植物净化郊区吹向中心区的空气,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由于城市风的出现,城区工厂排出的污染物随上升气流而上升, 笼罩在城市上空,并从高空流向郊区,到达郊区后下沉。下沉气流 又从近地面流回市中心,并将郊区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也带回了城市, 致使城市的空气污染更加严重。
地球:白天,地球大气削弱了到达地面 的太阳辐射,气温不会太高。夜间,地 面辐射绝大部分热量又被大气逆辐射还 给地面,使气温不致降得过低。
归纳:大气的受热过程知识要点
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
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地面
地面接收到太阳辐射增温后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将能量传给近地面大 气,近地面大气又以对流、传导等方式层层向上传递热量,所以离地 面越近温度越高,离地面越远温度越低。
“太阳暖大地”
(大气的削弱作用)
“大地暖大气”
(地面辐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吸收
大 气




射向宇宙空 间
大气上界
大 气 吸 收

地面增温 “太阳暖大地”
射向地面 地面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A A2
A1
B2 C2
B C1
读左图,回答问题:
1、A、B、C中表示短波辐射 是 ( A ) ,表示长波辐 射的是( B、C ) 。
2、A1小于A的原因是 (大气对
B1
大气 上界
月球
地球
1
阅读教材中“全球热量平衡”的内容, 思考下列问题: 1、全球热量平衡是指什么? 热量收支平衡
2、全球热量平衡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什么 影响? 使全球的平均气温比较稳定 3、人类活动对全球热量平衡产生了怎样的影 响?
使地球的热量收支失去平衡, 导致全球变暖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大气保温效应的成因:
1、大气的 选择吸特收性
(1)对 太阳辐射能吸力收很差,从而使大部
分太阳辐射能够
透过大气到达地面。
(2)对 地面辐射能吸力收很强,从而使地 面辐射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 截留在
大气中。
2、 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这
在一定程度上
补偿的了热地量面辐射损失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水汽、二氧化 碳(对流层)
红外线
波长范围
吸收强烈,有选 择性,大部分可 见光可穿透
反射
云层、尘埃
散射
空气分子、 微小尘埃
各种波长同 样被反射
蓝色光最 易被散射
无选择性,反 射光呈白色
向四面八方散 射 ,有选择性
假如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定 为百分之百,而实际上最后到达地 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却只有百分之四 十七,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大气热力状况
知识要求: 1、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
气的温室效应。 2、了解全球热量平衡。
能力要求: 读图、绘图分析大气热力作用形成过
程的能力。
德育要求: 1、认识大气热力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
影响。 2、增强环保意识和全球意识,认识到人
类活动对全球热量平衡的影响。
地球上的能量源泉是: 太阳辐射
C
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具体
表现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收)、(反射)、
( 散射 ), A2更小的原因
是( 大气吸收有选择性,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
却吸收得很少 )。
3、C1表示(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 ),C1>A2说明了 ( 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
4 、B1称为( 大气逆辐射 ),有霜的夜晚B1( 小 )。
二氧化碳和水汽的
吸收作用,可知大
气吸收具有什么特 性?(选择特性)
2、为什么大气直
接吸收的太阳辐射
能量是很少的?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 (大气对太阳辐 射中能量最强的
二氧化碳、水汽吸收 红外线

可见光吸收得很 少,大部分 可见
光能够透过大气 到地面)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参与 的大气成分:云层、尘埃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表现形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
阅读教材中“大气的保温效应”内容, 思考下列问题:
1、地面辐射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它是长 波辐射?
2、为什么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3、大气辐射是如何形成的?
4、什么是大气逆辐射?它有什么作用?
5、综上所述,大气的保温效应是如何产生 的?
大气通的过热以力上作的用学习大,气你对太学阳到辐了射什的么削?弱作用
大气的保温效应
吸收作用
反射作用
削弱作用
散射作用
保温效应
直接
太阳辐射 热源 地面 大气逆辐射 大气
宇 宙 空
直接 间
地面辐射
热源
大气的热力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1、大气的热力作用,减少了气温日较差
2、大气的保温效应,形成了适宜生命的温度条件 仅从大气的热力作用,说明为什么地球表面
1、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天空 为什么仍是明亮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2、为什么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夜间多云,气 温又比晴天高?(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夜间 3、为什么晴朗的大正气午逆天辐空射呈作蓝用色强,)早晚呈红色?
(正午太阳高度大,穿过路程短,仅蓝光被散射掉, 因而天空呈蓝色;早晚阳光斜射,穿过路程长,短波 各色光皆被散射,剩下红光投射地面,阳光红似火, 地平线附近的天空呈红色霞光) 4、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但它并不是 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
特点: 无选择性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参与的大气成分: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特点:具有选择性 波长越短越容易被散射
大气削弱作用与纬度
纬度低—太阳高度 大—经过的大气路 程短—大气削弱少
纬度高—太阳高度 小—经过的大气路程 长—大气削弱多


上 界
地球
作用 参与作用的 波长范围 形式 大气成分
吸收 臭氧(平流层) 紫外线
7、某地昨天为晴朗的天气,今天为多云的天气,仅从 大气的热力作用分析,哪一个气温日较差小?为什么?
(今天;多云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 作用强,气温不会太高,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 强,气温不会太低)
杜甫: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陆游: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温度的昼夜变化不像月球那样明显?
夜间,地面辐
白达气天地温射量辐,面不射绝 又大 的 会还大 被气 太 太给部 大削 阳 高地分 气弱 辐面热逆了射,到, 使气温不致降 得过低
夜效月白阳温应间面天辐度,由温,射升月于度由的得球没骤于削很表有降没弱高面大,有 作 ,辐气气大 用 气射的 温气 , 温强保 很对 月 很烈温 低太 面 高,
读右图回答:
1、图中A、 B、C分别表示 什么?太阳辐射 能主要集中在哪 两个部分?
(A为紫外区,B为可见光区,C为红外区;主要集中在 可见光区和红外区)
2、太阳辐射为什么属于短波辐射?
(太阳温度高,辐射中最强部分为可见光部分,波长短)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高 层 大 气
平 流 层
对 流 层

思考:1、从臭氧、
(赤道地区空气对流旺盛,多云雨,云量多,大气的 反射作用强的原故)
5、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 辐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所以晚秋或 寒冬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
6、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 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 御霜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