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的及比较
溃疡性结肠炎

6.免疫复合物/福尔马林模型
其制作原理是提供抗原的主动免疫,方法是:动物先被某种抗原全身 致敏,然后局部滴注该抗原产生损害。具体方法如下:取家兔新鲜结 肠粘膜组织,用玻璃匀浆器制成匀浆,-20℃下冷冻24h,冻融后以 4000r/min速度低温离心30min,取上清液用双缩脲法测其蛋白含量, 置入冰箱备用。使用时加入等量freund完全佐剂,制成抗原乳化剂。 各组造模大鼠均于第1d于大鼠左足跖注射抗原乳化剂0· 4mL(含抗 原4mg),于第10、17、24、31d分别于右足跖、腹股沟、腹腔、背 部注射抗原乳化剂0· 8mL(含抗原8mg,末次注射不加佐剂)。确定大 鼠体内产生抗结肠抗体后,将大鼠用氯胺酮麻醉(100mg/kg),用1· 5% 的福尔马林2mL灌肠,留置1h,用生理盐水洗净排出,再用抗原液 2mL(含抗原8mg),不加佐剂灌肠,留置2h,然后洗净排出。于上述处 理第二天,大鼠出现软便、稀便,甚则脓血便,精神萎靡,呈拱背状。 取4只大鼠处死取其结肠,病理显示粘膜表面部分糜烂,固有层存在 少量慢性炎症细胞,但未见溃疡,可能与取材部位不当有关。此种造 模方法虽合乎UC发病机制,且达到全身免疫异常和局部炎症病变 的结合,但模型制作过程较繁琐,周期较长,动物死亡率高,且重现性 不理想,其肠道病理变化的程度与人类UC的病变过程不太符合,达 不到科研实验的要求。
3
鼠大肠杆菌免疫法
另取1只健康大鼠,处死后用无菌手术取出结肠内容 物,画线于伊红-美兰平板,37℃培养24 h,取典型菌落扩 增,并做数值鉴定,确认为大肠杆菌后,冰箱保存备用.免 疫前,取菌种扩增,用福尔马林杀死细菌.经无菌实验证明 无活菌,用生理盐水洗2次,最后将细菌悬浮于生理盐水 内,使之终体积分数为1.2×108/mL.首次每鼠足垫内注 射细菌悬液. 0.2 mL,间隔10 d,在每鼠腹部皮下注射0.4 mL细菌悬液;实验17 d,在每鼠背部皮下注射0.6 mL细菌 悬液;实验24 d,再在每鼠腹腔内注射1.2 mL细菌悬液.在 动物第2次免疫前灌服相同浓度的细菌悬液1.5 mL.免疫 开始后第3周,实验动物即可出现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 并逐渐加重,在第31天可出现典型的溃疡性结肠炎症状 [6].该实验操作方法简单,抗原来源方便,动物模型与临 床症状相似,成功率高,实验周期稍长.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28]黄莉蓉.改良长蛇灸结合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丨29丨高建芸.腹针与神阙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研究丨J|.山东中医杂志,20丨6,35 (4):325-327.丨30丨刘燕芝.督眛悬灸结合针刺治疗阳虚质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 床研究|D丨.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31 ]何晓婷,陈乐,徐海燕,等.头针结合膏肓灸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35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8,34(4):91-92.丨3 2]嘉士健,陈娟,黄翠华,等.经络刮痧配合透灸足浴治疗慢性 疲劳综合征临床观察|J|.河南中医,2016,36(丨2):221丨-2213. 丨3 3】王颖珊,聂斌,廖咏枝,等.针刺配合下丹田灸治疗阳虚型慢 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J1.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 20( 12):129-131,丨34]张敏,宋立媛,王博,等.电针疗法联合神阙药灸治疗气虚质 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研究丨J1.针灸临床杂志,2019,35(8): 19-22.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A张丽瑶’陈敏(1.射洪市人民医院四川射洪629200;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75)摘要溃疡性结肠炎属于“炎症性肠病”范畴,为一种世界性难治性疾病,对更多安全、高效临床治疗手段的需求,决定了动物 实验的重要性。
本文整理归类了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以期为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制备提供参考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R574.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979( 2021 )03-0147-03Research progress of ulcerative colitis animal modelZ H A N G Li-y a o1,C H E N M i n2.(1. S h e h o n g f V o p l e's Hospi t a l 629200;2.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 h e n g d 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610075) [Abstract] Ulcerative colitis b e l o n g s to the category of i n f l a m m a t o r y b o w e l d i s e a s e a n d is a w o r l d w i d e refractory d i s e a s e.T h e d e m a n d for m o r e safe a n d efficient clinical t r e a t m e n t m e t h o d s d e t e r m i n e s the i m p o r t a n c e of related a n i m a l e x p e r i m e n t s.T h i s article sorts out thepreparation m e t h o d s of a n i m a l m o d e l s related to ulcerative colitis ina n i m a l m o d e l s related to ulcerative colitis.[Keywords] U C;A n i m a l m o d e l s;R e v i e w溃疡性结肠炎(u k e r a l i v e colitis,U C)主要表现为结肠黏膜层及黏膜下层的持续性炎症,病变往往先发于直肠,而后逐渐向全结肠蔓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形体消瘦等%本病目前临床治疗主要选用糖皮质激素、氨基水杨酸制剂、免疫调节剂等药物,但本病具有高复发率的特点,且长期用药容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中医药对U C的治疗具有独特优势,体现于中药治疗本病可显著改善全身症状,减少并发症及复发率,关于中医药治疗U C的研究 T.作也在不断完善,中药成分复杂、作用靶点多样的特点决定 了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实验,探索更多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案。
免疫法复制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实验模型之探析

免疫法复制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实验模型之探析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与免疫因素有着密切联系,用免疫法复制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实验模型可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身体的病理变化更接近。
本法需要一定的设备、条件及相应的技术,实验周期长,但重复性好,较适合用于抗溃疡性结肠炎新药的筛选。
标签:免疫法;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动物实验是现代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基础和支柱,在实验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是促进医学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为医学理论以及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研究提供必不可少的资料和研究方法。
目前复制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的方法有多种,但尚未有一种模型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致病因素、病理生理过程、免疫反应、临床表现、治疗手段等诸方面完全相同。
但本病的发生与免疫因素最为密切,因此我们在实验时采取了免疫与局部刺激相结合的造模方法,这样使动物模型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身体的病理变化更接近,使实验研究更靠近临床,更具有说服力。
兹就免疫法复制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实验模型浅析如下:1免疫法造模的意义最新的研究表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是患者遗传背景、免疫系统、肠粘膜、肠道菌群及环境等多方面交互作用的结果[1]。
除遗传及肠道菌群因素外,肠粘膜免疫系统在该病的发病机制中便占核心地位。
正常的非炎性肠粘膜的促炎细胞因子与抗炎细胞因子能保持完美的平衡,从而既能对抗肠道内病原体又不至因非致病性抗原产生过激的免疫学反应。
但是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粘膜中,这种平衡则被打破而倾向于促炎反应之侧,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
因此现代医学实验研究中若采用免疫法复制溃疡性结肠炎病变模型,可最大程度上还原其病理本质,提高相关实验研究的科学价值。
2造膜方法[2] [3] [4]大鼠首次每只足趾内注射抗原(异体结肠粘膜)3mg,并于第10、17、24、31天分别于足趾、背部、腹股沟、腹腔内注射抗原6mg(末次注射不加福氏佐剂)。
然后取血,用凝集法测定抗体,确定抗体产生后,对模型大鼠用乌拉坦麻醉(0.4ml/100g),并进行下列操作(处理前禁食24小时)。
消化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消化系统疾病动物模型(一)胃肠疾病动物模型1、急性胃炎动物模型(1)酸制剂诱发急性胃炎模型:Wistar大鼠,雄性,300g,大鼠禁食24h,在清醒状态下,用下述试剂或物质灌胃:①水杨酸制剂(如20mmol/L阿司匹林或水杨酸溶液)按100mg/kg体重灌胃;②2ml10mmol/L的醋酸或2ml不同浓度的盐酸(1、10、100mmol/L);③2ml同种动物胆汁或2mmol/L的牛磺胆酸;④2ml15%的乙醇。
4h 后处死动物,剖检可见胃内发生急性弥漫性炎症改变。
胃粘膜表面有浅表糜烂、出血,粘膜层内见中性粒细胞浸润。
(2)胆汁反流性胃炎模型:碱性肠液倒流入胃,刺激胃粘膜可引起炎症,即胆汁反流性胃炎。
常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幽门功能紊乱或胃切除手术后。
本法取上部小肠的碱性肠液注入已结扎幽门的同种大鼠胃内,使之对胃粘膜产生持续刺激,形成胃炎。
动物选取雄性Wistar大鼠,体重180~220g,制备上部小肠液,向胃内注入小肠液,2 ml/只(正常对照组注入2 ml生理盐水)。
缝合腹壁,腹腔注射阿托品5 mg/kg体重,以抑制胃液分泌,利于胃粘膜损伤模型的形成。
处死大鼠,开腹,结扎贲门,取出胃,沿胃大弯剪开。
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立即称量胃重,以胃湿重/体重之比(胃系数)表示胃水肿程度。
肉眼观察并计数整个胃粘膜出血点数,作为损伤指数。
模型组动物胃系数和损伤指数明显增加,肉眼观察模型组胃粘膜充血、水肿,皱襞减少,颜色暗红,并有大量散在出血点。
2、慢性胃炎动物模型(1)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酗酒、用药不当、饮食习惯不良、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等是此病的主要病因。
组织病理学是评价造模成功的最主要指标,主要观察和测量胃粘膜厚度、粘膜肌层厚度、腺体数量、壁细胞数量、固有层炎细胞浸润程度和肠化生发生率等。
综合法一:胆汁(去氧胆酸钠)+热水+主动免疫综合法二:去氧胆酸钠+热糊+主动免疫综合法三:去氧胆酸钠+酒精+氨水+吲哚美锌3、动物胃粘膜肠上皮化生模型(1)X线胃局部照射诱发胃粘膜肠化生模型:选用5~8周龄的Wistar 或JCL/SD大鼠。
MAWBP在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中的作用

MAWBP在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中的作用陈声波;刘逸;智发朝;赵芯梅【摘要】目的:探讨MAWBP在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模型中的作用。
方法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Mock组、MAWBP组和MAWD组;Mock、MAWBP和MAWD组饮用4%DSS制作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正常对照组饮用高压过的饮用水。
造模第1天,正常对照组、Mock组、MAWBP组和MAWD组分别注射慢病毒稀释液、慢病毒空载体、含MAWBP基因慢病毒液、含MAWD基因慢病毒液。
造模期间进行疾病活动指数评分;造模结束检测各组小鼠肠道MAWBP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病理切片评估肠道炎症程度。
结果与正常小鼠相比,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MAWB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Mock组相比,MAWBP组MAWBP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MAWBP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和低于Mock组;病理切片显示MAWBP组肠道炎症水平低于Mock组。
结论 MAWBP对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模型具有保护作用,可通过上调MAWBP表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病情。
%Object To study the effect of MAWBP on acute colitis model in mice. Methods Forty BALB/c mice were assigned randomly into four groups (Normal Control, Mock, MAWBP and MAWD group) with 10 mice per group. Mock, MAWBP and MAWD group drank 4%DSS solution while Normal Control group received autoclaved drinking water.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model, Normal Control, Mock, MAWBP and MAWD group received lentivirus diluents, lentivirus vector, lentivirus with MAWBP gene and lentivirus with MAWD gene respectively. Meanwhile,Disease Activity Index was evaluated. At the end of the model, the pro-tein and mRNAexpression of MAWBP were detected and histological colitis severity were determined in colonic tissue. Results Mice with acute colitis had a lower protein expression of MAWBP than healthy mice. Mice in MAWBP group had a higher protein and mRNA expression of MAWBP than mice in Mock group. Mice in MAWBP group had a lower score of Disease Activity Index than mice in Mock group. Mice in MAWBP group developed a less severe inflammation than mice in Mock group. Conclusion MAWBP has a protective effect on acute colitis model in mice and up-regulation of MAWBP alleviates ulcerative colitis.【期刊名称】《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年(卷),期】2016(021)003【总页数】4页(P375-378)【关键词】MAWBP;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作者】陈声波;刘逸;智发朝;赵芯梅【作者单位】510515 广东省胃肠疾病重点实验室,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510515 广东省胃肠疾病重点实验室,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510515 广东省胃肠疾病重点实验室,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510515 广东省胃肠疾病重点实验室,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正文语种】中文【Abstract】Object To study the effect of MAWBP on acute colitis model in mice.Methods Forty BALB/c mice were assigned randomly into four groups(Normal Control,Mock,MAWBP and MAWD group)with 10 mice per group.Mock,MAWBP and MAWD group drank 4%DSS solution while Normal Control group received autoclaved drinking water.On the first day of the model,Normal Control,Mock,MAWBP and MAWD group received lentivirus diluents,lentivirus vector,lentivirus with MAWBP gene and lentivirus with MAWD gene respectively.Meanwhile,Disease Activity Index was evaluated.At the end of the model,the protein and mRNA expression of MAWBP were detected and histological colitis severity were determined in colonic tissue.Results Mice with acute colitis had a lower protein expression of MAWBP than healthy mice. Mice in MAWBP group had a higher protein and mRNA expression of MAWBP than mice in Mock group. Mice in MAWBP group had a lower score of Disease Activity Index than mice in Mock group.Mice in MAWBP group developed a less severe inflammation than mice in Mock group.Conclusion MAWBP has a protective effect on acute colitis model in mice and up-regulation of MAWBP alleviates ulcerative colitis.【Key word】MAWBP;Ulcerative colitis;Animal model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类原因不明,以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为特征的肠道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两个类型。
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鲁兵;余万桂;吴国栋【摘要】对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进行了综述、分类,并介绍了各种建模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适用的研究范围.【期刊名称】《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年(卷),期】2013(010)002【总页数】4页(P102-105)【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作者】鲁兵;余万桂;吴国栋【作者单位】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湖北荆州4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4溃疡性结肠炎(UC)在我国属于高发常见疾病,其发病原因仍然未明确。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的建立对研究疾病的发展进程、预防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一直以来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根据不同的研究需要采取了不同的制备方法[1-3],对此,我们将其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1.1 乙酸造模法乙酸造模法是根据化学刺激肠壁黏膜屏障产生炎症机制,利用花生四烯酸代谢异常环节介导此反应[4],由于大鼠模型的炎症反应与人类的相似[5],并且材料来源丰富,制备简单,成功率高,故而该模型运用广泛。
Cetinkaya[6]将乙酸注入大鼠结肠后用生理盐水给予冲洗2次,大鼠随即出现腹泻血便等结肠炎症表现,但是症状只持续1周。
因此乙酸制备出的大鼠UC模型在研究中具有局限性,目前该模型主要用于研究UC的发病机制和炎症的自愈机制。
该模型的研究局限性与其制备方法、模型特点有很大的关系,首先乙酸的刺激部位主要是结肠末端肠粘膜及血管,与人类发病机制有一定的区别;其次乙酸的刺激性小,大鼠模型的临床症状不能长期持续,导致药物疗效的观测不稳定,大鼠自身自愈性与药物疗效很容易混淆,因而无法对药物疗效做出长期的稳定性评价。
1.2 角叉菜胶造模法红海藻提取的硫酸多精损伤结肠上皮细胞结构,增加肠壁黏膜的通透性,该模型主要适用于急性期盲肠炎症病变的防治药物的观察和筛选,大鼠饮用3%角叉菜胶溶液出现UC症状的时间为2周后,盲肠、结肠、直肠于3周后肉眼可见针尖大小的溃疡和出血点,隐窝脓肿、变形,黏膜溃疡形成,黏膜和黏膜下层炎性细胞渗出在组织学可发现。
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建立与评价曹明泽;王旭荣;王磊;张景艳;王海瑞;李建喜;王学智【摘要】本试验旨在通过筛选葡聚糖硫酸钠盐(DSS)最佳浓度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3.5%DSS组、5%DSS组,每组10只.小鼠自由饮水5d,每天记录小鼠体重,观察粪便性状,测便潜血.试验结束后测血清TNF-α、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活性变化等指标,计算结肠重量/长度比值.与对照组相比,两试验组结肠组织中MPO 活性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GSH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两种浓度葡聚糖硫酸钠盐均可造模成功,5% DSS组小鼠精神状态很差,表现嗜睡、萎靡状态,而3.5%DSS组小鼠精神状态良好,且组织中MPO、MDA、GSH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与5% DSS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 >0.05),因此,选用浓度为3.5% DSS造模更合适.【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年(卷),期】2016(043)001【总页数】5页(P171-175)【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活动指数;TNF-α;髓过氧化物酶;丙二醛;还原型谷胱甘肽【作者】曹明泽;王旭荣;王磊;张景艳;王海瑞;李建喜;王学智【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农业部兽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新兽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50;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农业部兽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新兽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50;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农业部兽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新兽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50;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农业部兽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新兽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50;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农业部兽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新兽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50;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农业部兽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新兽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50;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农业部兽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新兽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4.62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两个独立的疾病,二者在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上各不相同。
免疫复合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免疫复合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康宜兵;吕永慧;吴宇金;钟志勇;武昕【摘要】目的建立免疫复合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A组10只、模型组10只.模型组用大鼠颈、背部皮下注射抗原乳化液,第23天,造模组大鼠TNBS灌肠.空白对照组以生理盐水灌肠,比较各组大便的性状、便血程度、体重下降情况,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UC模型大鼠体重减轻,体重增长缓慢(P>0.05).血清IL-10水平降低(P<0.05).大便的性状评分、CMDI评分均升高(P<0.01).结论免疫复合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该模型成功率高,重复性好,且模型的病变机制与人类UC相符,是较为理想的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期刊名称】《云南中医中药杂志》【年(卷),期】2015(036)010【总页数】3页(P55-57)【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动物模型【作者】康宜兵;吕永慧;吴宇金;钟志勇;武昕【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中医医院,广东广州510000;广东省广州市中医医院,广东广州510000;广东省广州市中医医院,广东广州510000;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广东广州510000;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广东广州5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主要累及直肠、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在动物试验模型的研究方面,近年来开展的UC的实验动物模型有化学诱导模型、免疫致敏模型、细胞移植模型和基因敲除模型等,其中TNBS 诱导、单纯免疫法及免疫复合法3种UC大鼠模型较为常用。
免疫复合法模型的致病机制是在全身致敏的基础上给TNBS,导致迟发性变态反应造成肠黏膜的损伤,达到全身免疫异常与局部炎症病变的结合。
虽然制作方法稍复杂,但免疫复合法重复性好,病变更类似人UC,持续时间长,是较理想的造模方法。
免疫复合法模型病变累及全结肠以及末段回肠,溃疡病变可维持8周以上,12周后有愈合倾向,但仍可见结肠壁增厚及炎性细胞浸润[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质的分泌所产生的综合效应。
或脓血便及精神萎糜,活动减少,毛发色泽暗淡等全身改变。
UC 动物模型的建立对研究 UC 病因、病变发展规律、诊断、治 Allgayer 等[3]提出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发作、缓解期的大致分界点为
疗以及新药研发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对 UC 动物 3 周左右。该模型有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经济实用、造模时间短等
模型的建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包括化学物诱导、免疫-化学物 特点,而且与人类 IBD 类似,比较适合于对防治药物的筛选和研究。
Immunization and chemistry model are good at the research of immunization and chronic period. The operations of ACOH model and TNBS model are
sasy, and DNCB model and Immunization and chemistry model need more longer cycle.
性炎症反应链造成了组织损伤,可概括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肠 后,在直肠 6~8cm 处注入含三硝基苯磺酸(25~150mg·kg-1)的 25%
道黏膜的原发性损害,第二阶段为炎症反应扩大。可以认为 UC 的 乙醇溶液,倒置 30s。
炎症和组织损伤是由免疫反应的扩大、各种细胞的活化和多种炎性
造模后引起慢性炎症性肠疾病(IBD)。造模后 1~3 天出现稀便
2 二硝基氯苯法
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也可遍及整个结肠,主要侵犯大肠黏膜与黏
二硝基氯苯是一种有毒的有机化学试剂,与细胞组织蛋白结合
膜下层,呈阶段性和弥漫性分布。以腹泻、腹痛及黏液脓血便等消化 时起半抗原作用,能诱发免疫反应。方法以大鼠为例,大鼠颈背部剃
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发作期与缓解期反复交替,病程冗长, 毛后,以 2﹪的 2,4-二硝基氯苯滴背 1 次,每次每鼠 5 滴,连用 14
摘要: 通过观察及检测数年来国内外多种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的制备及其特点来明确适用于不同研究方法或研究目的 UC 动物模型。文
章列举出几种常用的模型,包括乙酸模型、二硝基氯苯模型、三硝基苯磺酸模型及免疫加化学刺激模型,其中乙酸和二硝基氯苯模型适用于至炎
机理及中药药理的研究,三硝基苯磺算和免疫加化学刺激模型适合免疫机理及慢性期给药的研究。乙酸和三硝基苯磺酸模型操作简便,易于重
3 三硝基苯磺酸法
因病机尚不完全明了,其中免疫因素在中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公认[1]。
三硝基苯磺酸是一种半抗原物质,与大分子组织蛋白结合后成
一般认为本病主要是因环境因素(特别是感染因素)作用于遗传易 为一种抗原物质,引起机体免疫反应,诱发肠炎的发生。乙醇可直接 感者,促发免疫反应亢进[2];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所激活了的非特异 对结肠粘膜造成刺激与损伤,破坏粘膜屏障。造模方法:大鼠麻醉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 适用于急性炎症、炎症介质、致炎机理及中药抗炎机理的研究。但不
结肠炎,是一种以溃疡形成和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特点的消化道疾 能确切反映人类 UC 的免疫学变化,故不适合免疫机理的研究。
病,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l Disease,IBD)的一种。病变多
复,而另外两种模型过程较复杂,周期较长。
Abstract: In this thesis, we observed several frequently -used ulcerative colitis (UC) rat models, in order to select the ones which are more
关键词: 溃性结肠炎;动物模型;机理
Key words: ulcerative colitis;animal model;mechanism
中 图 分 类 号 :R24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6-4311(2012)01-0290-02
0 引言
体重下降等症状。醋酸模型制作方法简单,重复性好,造模周期短,
且治愈难度大,治愈后复发率高,并与结肠癌发病存在一定相关性, 天致敏。其后用导管通过肛门插入大鼠结肠内 6~8cm 灌注 1g(/ L·
预后较差,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疾病之一,受到医学 d)二硝基氯苯乙酸液 1 次,倒置 30s。造模完成后 1~3 周,动物出现 界的普遍重视,也继而成为当前中医药界在消化胃肠领域所关注的 食量下降,粪便稀溏,或粘液血便等消化道症状及精神萎糜,活动减
appropriate to do some test and which are more consistent with human UC. They are ACOH model, DNCB model, TNBS model, Immunization and
chemistry model. Among them, ACOH model and DNCB model are good at the research of inflammation and Chinese medicine, TNBS model and
热点。
少,毛发色泽暗淡等全身改变。此方法可重复性好,可用于 UC 发病
UC 是因体内环境因素改变引发肠道免疫系统对肠道正常菌群 机理和中药药理研究。不足之处在于周期略长,致敏过程中动物死
的免疫耐受的失衡而引发的累及直肠和结肠黏膜的一种慢性炎症 亡率较高。
性病变,有证据显示其主要涉及免疫、环境、遗传及感染因素,但其病
· 290 ·
价值工程
常用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的探讨及比较
Discussion and Comparison on Theory of Several Ulcerative Colitis Animal Models
刘亚 Liu Ya;李兴广 Li Xingguang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