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特殊的代数系统 6.1
几个典型的代数系统

第六章几个典型的代数系统本章讨论几类重要的代数结构:半群、群、环、域、格与布尔代数等.我们先讨论最简单的半群.6.1 半群定义 6.1称代数结构<S,*>为半群(semigroups),如果*运算满足结合律.当半群<S,*>含有关于*运算的么元,则称它为独异点(monoid),或含么半群.例6.1 <I+,+>,<N,·>,<∑*,并置>都是半群,后两个又是独异点.半群及独异点的下列性质是明显的.定理6.1设<S,*>为一半群,那么(1)<S,*>的任一子代数都是半群,称为<S,*>的子半群.(2)若独异点<S,*,e>的子代数含有么元e,那么它必为一独异点,称为<S,*, e>的子独异点.证明简单,不赘述.定理6.2设<S,*>,<S’,*’>是半群,h为S到S’的同态,这时称h为半群同态.对半群同态有(1)同态象<h(S),*’>为一半群.(2)当<S,*>为独异点时,则<h(S),*’>为一独异点.定理6.3设<S,*>为一半群,那么(1)<S S,○ >为一半群,这里S S为S上所有一元函数的集合,○为函数的合成运算.(2)存在S到S S的半群同态.证(l)是显然的.为证(2)定义函数h:S→S S:对任意a∈Sh(a)= f af a:S→S 定义如下: 对任意x∈S,f a(x)= a*x现证h为一同态.对任何元素a,b∈S.h(a*b)=f a*b (l1-1)而对任何x∈S,f a*b(x)= a*b*x = f a(f b(x))= f a○f b (x)故f a*b = f a○f b ,由此及式(l1-1)即得h(a*b)= f a*b = f a○f b =h(a)○h(b)本定理称半群表示定理。
第6章代数

第六章 代 数 例3 (a) 考虑具有〈N, +, 0〉形式的构成成分和下述公理的代数类。 (1) a+b=b+a (2) (a+b)+c=a+(b+c) (3) a+0=a
那么〈I, ·, 1〉, 〈ρ(S), ∪, 和〈R, min, +∞〉(这里R是
包含+∞的非负实数)等, 都是这一种类的成员。
而每一非0元素 x 的逆元是(k - x) 。
第六章 代 数
(g) 设Nk是前k个自然数的集, 这里k≥2, 定义模k乘法×k如下:
x×ky = z
这里z∈Nk, 且对某一n, xy – z = nk。
即 xy/k = n …… z (余 )
( --------用于计算)
结论:
① 1是幺元 。
② 有逆元仅当x和k互质。
第六章 代 数
③ (G除去幺元b,剩下a与c ) 经考察发现:
运算表中a所在行与c 所在列的交叉元素,
以及c所在行与a所在列 的交叉元素都是幺元b。
故a与c互 逆 。
*a b c aa a b ba b c cbc c
第六章 代 数
(e) 考虑在函数的合成运算下,集合A上的所有函数的集合F。
那么恒等函数IA 是幺元,每一双射函数有一逆元。 (f) 设 Nk 是前k 个自然数的集合, 这里 k ﹥ 0 ,
在运算表中, x0所在行与列的元素,分别与表头的行与
列的元素一一对应相同 。 结论2: 在运算表中,某元素 y0 ∈ A是运算*的零元
在运算表中, y0所在行与列的元素都是y0
结论3: 运算*满足交换律
运算表中的元素 关于主对角线对称
第一讲代数系统

右零元:如果有一个元素θr∈A,对于任意的元素 x∈A都有x*θr= θr,则称θr为A中关于运算*的右零元。
零元:如果A中的一个元素θ,它既是左零元,又是 右零元,则称θ为A中关于运算*的零元。 θ* x=x*θ=θ
23
6.1代数结构
【例题10】 设“浅”表示不易褪色的浅色衣服,“深”表示易褪 色的深色衣服,集合S={浅,深},定义S的一个二元 运算“混洗”,记为“ * ”,则*的运算表如下表所示。 求S中关于*运算的幺元和零元。
解答:∪和∩运算是可交换的。 ∀ A,B∈ρ(S),有
A∩(A∪B)=A A∪(A∩B)=A
所以∪和∩满足吸收律。又有
A ∩A=A
A ∪A=A
所以∪和∩满足等幂律。
17
6.1代数结构—代数运算性质
性质六 可约律(消去律)
设*是定义在集合上的一个二元运算,元素a∈A, 如果对于任意x,y ∈A,都有
证明思路:先证el =er=e,再证e的唯一性。
证明:设el 和er分别是A中关于运算*的左幺元和右 幺元,则有
el= el *er= er=e
假设另有幺元e’∈A, 则有e’=e’*e=e,结论得证。
22
6.1代数结构
零元 左零元:设*是定义在集合A上的一个二元运算,如
果有一个元素θl∈A,对于任意的元素x∈A都有θl*x=
问☆是否是可交换的?
10
6.1代数结构—代数运算性质
性质二 结合律
设*是定义在集合A上的一个二元运算,如果对于任意 x,y,z∈A ,都有
x*(y*z)=(x*y)*z
则称该二元运算是可结合的。
【例题6】
设A是一个非空集合,*是A上的一个二元运算,对于任意 a,b ∈A ,有a*b=b,证明运算*是可结合的。
第六章 几种典型的代数系统

➢ < N, + >, < Z, + >, < Q, + >,< R, + > 都 是无限交换幺半群,幺元是 0。< Z+, + > 不 是幺半群。
定理6.1 群中元素 x 的逆元 x1 的逆元是 x, 即 (x1) 1 = x。 证明 因为 xx1= x1x = e,所以 (x1) 1 = x 。 定理6.2 群中的二元运算满足消去律。 证明 群中的每个元素都有逆元。由定理5.4立 即得出结论。
定理6.3 幺元是群中唯一的幂等元。 证明 ee = e,e 是幂等元。设 a 是群中的任意 幂等元,则 aa = ae。因为群中的二元运算满 足消去律,所以 a = e。
定义6.3 若幺半群 < G, , e > 中的每个元素都有 逆元,f 是 G 上的求逆元运算,即 f(x) = x1,则 称代数系统 < G, , f, e > 为群。若群中的二元运 算是可交换的,则称它为交换群,也称为阿贝 尔群。若群中的集合是有限集,则称该群为有 限群,否则称为无限群。若有限群中的集合有 n 个元素,则称该有限群为 n 阶群。一阶群, 即幺元是群中唯一元素的群称为平凡群。
例如, < Z, +, , 0 > 是无限交换群,称其为整 数加法群。
定义实函数集 RR 上的二元运算 + 如下:
对于任意 f, gRR,(f + g)(x) = f(x) + g(x)。
第6章 几个典型的代数系统

定义6.4 设<G,∘ >是代数系统,∘ 为二元运算。如果 ∘
运算是可结合的,存在幺元 e∈G,并且对 G 中的任
何元素x,都有x1∈G,则称 G 为 群。 实例: (1) <Z,+>,<Q,+>,<R,+>都是群;<Z+,+>和<N,+>不是 群.
(2) <Mn(R),+>是群,而<Mn(R),· >不是群.
第6章 几个典型的代数系统
6.1 半群与群
6.2 环与域
6.3 格与布尔代数
6.4 题例分析
6.1 半群与群
定义6.1 设 V=<S,∘>是代数系统,∘ 为二元运算,如果 ∘ 运算 是可结合的,则称 V 为半群。 如果半群V=<S,∘>中的二元运算∘是可交换的,则称 V为可交换半群。
定义6.6 设 G 是群,若存在 a∈G 使得 G = { ak | k∈ Z } 则称 G 是循环群,记作G=<a>,称 a 为 G 的生成元。 实例 整数加法群 G = <Z,+> = <1> = <1>
模 6 加法群 G = <Z6,> = <1> = <5>
循环群 G = <a>,根据生成元 a 的阶可以分成
群G 的中心C: 设G 为群, C = { a | a∈G∧x∈G(ax=xa)},则 C 是 G 的子群,称为 G 的中心. 证: e∈C. C是G的非空子集. 任取 a, b∈C,只需证明 ab1与 G 中所有的元素都可 交换. x∈G,有: (ab1)x = ab1x = ab1(x1)1 = (ax)b1 = (xa)b1 = x(ab1) 由判定定理可知C≤G. 对于阿贝尔群G,G的中心就等于 G. 对某些非交换群 G,它的中心是{ e }.
6_1_运算与代数系统[10页]
![6_1_运算与代数系统[10页]](https://img.taocdn.com/s3/m/25fb95e2192e45361166f598.png)
例=> 实数集上的乘法对加法、n阶多项式和矩阵上的乘法对加法都是可分配 的;一个集合的幂集上的∪和∩是互相可分配的。
思考:原则上,可以将一个映射 f:An→B作为n元运算的定义,但总需要考虑 运算结果对A的封闭性,即应有B⊆A,否则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沈阳工业大学 牛连强 陈欣 张胜男 niulq@
6.1.1 n元运算
Discrete mathematics
[例6-1] 设A={x|x=2n,nN},问算数乘法和加法是否为A上的二元运算? 解: 问题等同于衡量运算是否对A封闭。对A的任意两个元素x=2p 和y=2q,因为
6.1 运算及其性质
6.1.1 n元运算
Discrete mathematics
在一个集合上构造映射之后,可以利用映射得到集合元素的像,从而形成了运 算。
[定义6-1:n元运算] 设A是一个非空集合,一个映射 f:An→A 称为A上的n元代 数运算,简称 n 元运算(n-ary operation)。其中,n ≥ 1为自然数,称为运算的 元、阶或目。
第6章 运算与代数系统
Discrete mathematics
运算是指对集合元素的加工、处理和变换,集合与其上定义的运算构成了各种 代数系统,也称为代数结构,它们是近世代数(也称为抽象代数)研究的中心 内容,在现代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编码理论等领域具有很多重要的应用。
沈阳工业大学 牛连强 陈欣 张胜男 niulq@
xy = 2p +q
但p=1且q=2时,有 21+22=6A
离散数学第六章

6.1.6 循环群和置换群
§循环群 在循环群G=<a>中, 生成元a的阶与群G的阶是一样 的. 如果a是有限阶元, |a|=n, 则称G为n阶循环群. 如 果a是无限阶元, 则称G为无限阶循环群. 例如: <Z,+>是无限阶循环群; <Z6,>是n阶循环群. 注意:(1) 对9 无限阶循环群G=<a>, G的生成元是a和a-1; (2) 对n阶循环群G=<a>=<e,a,…,an-1>,G的生成元是at 当且仅当t与n互素, 如12阶循环群中, 与12互素的数 有1、5、7、11. 那么G的生成元有a1=a、a5、a7、 a11. (3) N阶循环群G=<a>, 对于n的每个正因子d, G恰好有 一个d阶子群H=<an/d>.
6.1.3 子群
例如, 群<Z6,>中由2生成的子群包含2的各次 幂, 20=e=0, 21=2, 22=22=4, 23=222=0, 所 以由2生成的子群:<2>={0,2,4}.
对于Klein四元群G={e,a,b,c}来说, 由它的每个 元素生成的子群是 <e>={e}, <a>={e,a}, <b>={e,b}, <c>={e,c}
6.1.6 循环群和置换群
§循环群
定义6.7 在群G中, 如果存在aG使得 G={ak|kZ} 则称G为循环群, 记作G=<a>,称a为G的生成元. ☆ 循环群必定是阿贝尔群, 但阿贝尔群不一定 是循环群. 证明: 设<G,*>是一个循环群, 它的生成元是a, 那么,对于任意x,yG, 必有r,sZ, 使得 x=as,y=at, 而且x*y=as*at=as+t=at*as=y*x 由此可见<G,*>是一个阿贝尔群. 例如,<Z,+>是一个循环群, 其生成元是1或-1.
离散数学第六章

第六章几个典型的代数系统6.1 半群与群引言:简略介绍群论产生的背景1. 图形的对称性如正三角形、正方形(一般地正n 边形)、长方形、 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等;三维空间中的正四面体、 正方体、长方体等都各有自己的对称性。
画图解释:2.用根式求解代数方程的根(1)一元二次方程:20x bx c ++=⇒122b x -±=,。
注:①约公元前2000年即出现二次方程求根问题; ②约公元9世纪时,阿拉伯人花拉子米首次得到上述求根公式。
(2)三次及四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一般三次方程: 320x ax bx c +++=。
先作变换:用3a x -代替x 后可化成 3x mx n +=(不含二次项), (*)其中 332,3327a ab a m b n c =-=--。
利用恒等式:333()3()u v uv u v u v -+-=-,把它与(*)比较得:33,3,x u v uv m u v n =-=-=。
由后面两个关于33,u v 的方程可得u x u v v ⎫⎪=⎪⇒=-= (即*方程的解) 以上求解三次方程的公式叫做卡丹公式, 出现在公元1545年出版的著作《大书》中。
关于四次方程的求根公式这里从略,可以肯定的是, 四次一般方程也有求根公式,并且也叫卡丹公式。
(3从1545年之后的近300年间,人们都没能找到五次(当然,这并不排除对 某些特殊的五次及五次以上的方程可以求出它们的根)。
直到1830年由法国人Galois (伽珞瓦)解决,证明出:五次及五次以上的一般方程不存在用加、减、乘、除及开方表示的求根公式,所用方法就是现在已广为接受的群的思想。
可是在当时,很多同时代的大数学家都无法理解和接受他的思想方法。
3.群在其它方面的应用:如编码理论、计算机等。
一.群的定义及简单性质1定义:设,G ⋅是一个具有二元运算⋅的代数系统,如果⋅同时满足(1)结合律:即,,a b c G ∀∈,()()a b c a b c ⋅⋅=⋅⋅总成立;(2)存在单位元(也称为幺元,记为e ),即 ,;a e e a a a G ⋅=⋅=∀∈(3)中每个元素a 都有逆元(记为1a -):即存在1a G -∈,使得11a a a a e --⋅=⋅=,则称G 关于运算⋅构成一个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群中元素的幂运算
设G是群,a ∈G,则
e, n 0 an an1a, n 1
(a1)n , n 1
18
群的性质
例4 在群<Z,+>与群<Z3, >中,分别计算3-5与2-3.
解:在群<Z,+>中, 3-5=(3-1)5=(-3)5= -15 在群<Z3, >中, 2-3=(2-1)3=13=0
0
Φ
x1
0, n
x,
x0 x0
x
群
例1 几个典型的群(续): Klein 四元群:
◦ eabc
e eabc a aecb b bcea c cbae
特征:
1. 满足交换律 2. 每个元素都是自己的逆元 3. a, b, c中任何两个元素运算结
果都等于剩下的第三个元素
群
例2 设S=R-{-1},S上定义运算*: a*b=a+b+ab,试证明<S,*>是群。
代 数
系
商代数
等价关系
统
群
群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子群 特殊群
群
定义 群:
设<G, ◦ >是个代数系统,如果◦满足
(1)可结合 (2)有幺元 (3)每个元素可逆且逆元仍在G中 则称<G,◦>是一个群,简称G为群。
群
例1 几个典型的群:
<Z,+>
幺元e
0
x-1
-x
<Zn, n> <P(S), >
群的性质
6.群中元素的阶 定义 元素的阶:
设<G,◦>是群,a∈G, 使ak=e的最小正整数k称为a的阶,记作|a| 。 如果这样的k不存在,则称a的阶是无限的。 注: (1) |a| = |a-1|
(2) |e| = 1
20
群的性质
例6 设群〈Z6,6〉,其中Z6={0,1,2,3,4,5}, 6是模6 加法,试求出群〈Z6,6〉中每一元素的阶。
<e>={e}, <a>={e,a}, <b>={e,b}, <c>={e,c}.
典型子群
例9 群的中心 设G为群,令C={a| a∈G∧x∈G(ax=xa)},则C是G的子
群,称为G的中心.
证明 e∈C. C是G的非空子集. 任取a,b∈C,只需证明ab1 与G中所有的元素都可交换. x∈G,有
1 2 3 1 1 2 3
1 2 3
2
2
3
1
3
1 3
2 1
3 2
4
1 1
2 3
3 2
5
1 3
2 2
3 1
6
1 2
2 1
3 3
43
置换群
例14设σ=
12
2 1
3 3
4 4
,
40
置换群
几个概念: n元对称群<Sn, ◦>的子群称为n元置换群。 n元对称群<Sn, ◦ >, 其中Sn为n元置换的集合, “◦”为n元置换的复合运算。 n元置换——集合S上的双射函数,S={1,2,...,n}。 n元置换的复合运算——函数的复合运算。
41
置换群
定义 n元置换:有限集合S上的双射函数:SS称为S上的n 元置换,其中S={1, 2, 3, ... , n}。
(ab1)x = ab1x = ab1(x1)1 = a(x1b)1 = a(bx1)1 = a(xb1) = (ax1)b1 = (xa)b1 = x(ab1) 由判定定理二可知C≤G.
28
群
群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子群
特殊群——循环群 置换群
29
循环群
定义 循环群: 如果群G可以由一个元素a生成,即 G=<a>={ak|kZ}, 则称G为由a生成的一个循环群,并称a为G的一个生成 元,记为G=<a>。
例7 生成子群 设G为群,a∈G,令H={ak| k∈Z},则H是G的子群
,称为由 a 生成的子群,记作<a>. 证明 (1)由a∈H知H≠. (2)任取am,al∈H,则
am(al)1 = amal = aml∈H 根据判定定理可知H≤G.
26
典型子群
例8 生成子群举例:
<Z,+>:<2>={2k | k∈Z}=2Z <Z6, >:<2>={0,2,4} Klein四元群 G = {e,a,b,c}的所有生成子群是:
记法:
1 (1)
2 ...
(2) ...
n
(n)
记Sn:S上所有n元置换的集合。且在Sn上可以定义置换的 复合运算“◦ ”,称作置换的“乘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2
置换群
例13 集合S={1,2,3}上共有6个不同的置换, 它们的集合记 为S3 = {σ1,σ2,σ3,σ4,σ5,σ6}。
可以证明,若G=<a>,则G=<a-1>,即a与a-1 都是G的生 成元。
30
循环群
例10 循环群举例: (1)无限阶循环群:<Z,+> , Z=<1>=<-1> (2)n阶循环群:<Zn, n >, Zn=<1>=<n-1>
31
循环群
定理 设循环群G=<a>,则 |a| = |G|,即循环群的阶与生 成元的阶是相同的。 当|G|=∞时,G=<a>={…, a-2,a-1,e, a1,a2,…} 当|G|=n时, G=<a>={a0,a1,a2,…,an-1}
a1 a2
b1
b2
an -1 =
bn
b1 b2
a1
a2
45
bn 。
an
置换群
定义 n元置换的全体构成的集合Sn对置换的乘法构成一 个群,称为n 元对称群。 定义 n元对称群的任何子群都称为S上的n元置换群。
37
循环群
例11 求<Z,+>与<Z8 , 8>的生成元与循环子群(续)。 (2)<Z8 , 8> 循环子群:8的所有正因子有1,2,4,8,故Z8的所有 循环子群为 <18/1>=<0>={0}
<18/2>=<14>=<4>={0,4} <18/4>=<12>=<2>={0,2,4,6} <18/8>=<1>=Z8
a
1
*a
0
即
a a 1 aa 1 0
a
1
a
a 1a
0
得a-1 =(-a)/(1+a) ∈S。 综上知<S,*>是群。
群的性质
群的性质包括: 1)消去律 2)群方程的可解性(重点) 3)群中无零元 4)有限群运算表的特性 5) 群中元素的幂运算(重点) 6) 元素的阶
32
循环群
关于循环群的两个问题: (1)如何求取循环群的所有生成元? (2)如何求取循环群的所有(循环)子群?
33
循环群
定理 设G=<a>, (1)若|G|= ∞,则G的生成元只有a与a-1。 (2)若|G|=n,则G的生成元是ak,其中k是与n互素的正整 数。
34
循环群
定理 设G=<a>, (1)若|G|= ∞ ,则G的循环子群有无限个,即为
16
群的性质
练习 设群<Z8, 8 >, 8是模8加法,在群中解下列方 程: (1)x 8 6 =5; (2)2 8 y = 3.
解:(1)x=5 8 6-1=5 8 2=7 (2)y=2-1 8 3=6 8 3=1
17
群的性质
3. 群中无零元。
4. 有限群的运算表的特征。
<G,◦>是个有限群,则G中每个元素在◦运算表中的每一 行(列)必出现且仅出现一次。
离散数学
Discrete Mathematics
主讲:陈哲云 青岛理工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
2013.09
1
第6章 几个典型的代数系统
代数系统
半群与群 环与域 格与布尔代数
分类
代数系统 成分:集合+运算 的构成 公理:运算性质
代数系统 间的关系
映射 代数系统的 同构与同态
子集 子代数 新
生成
的
笛卡儿积 积代数
τ=
13
2 4
3 1
4 2
,
则σ◦τ=
13?24
3 2
4 1
,
τ◦σ=
1?2
4
3
3 1
4 2
44
置换群
置换的乘法有下述一些性质: (1)满足结合律 (στ)ρ=σ(τρ), σ,τ,ρSn。 (2)n元恒等置换Is是Sn中的单位元
即: Is τ=τ Is ,τSn。 (3)每个n元置换在Sn 中都有逆元
解: 在群〈Zn,n〉中,x Zn,
1, x 0
|
x
|
[n, x] x
,
x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