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分析共52页文档
当代5-7课(打印版)

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特点三、三、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特点(1)安全主体的多元化。
(2)爆发方式复杂。
((3)影响范围广泛(4)治理难度增大。
(第八个问题第八个问题 地区热点问题地区热点问题一、国际形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热点地区不断地出现当今世界虽然总体和平,但局部冲突和战争仍然是此起当今世界虽然总体和平,但局部冲突和战争仍然是此起彼伏。
世界上的大国对全球战略要地和能源的争夺,加之民族、宗教和历史上领土问题纠纷等问题的存在,使世界热点问题不断地出现,中东地区、巴以冲突、朝鲜半岛等地区,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二、当前中东剧变的特点2010 2010年年1212月月1717日,因突尼斯青年穆罕默德日,因突尼斯青年穆罕默德•布阿齐兹自焚事件从而引发了全国性的抗议活动,这不仅迫使件从而引发了全国性的抗议活动,这不仅迫使 本•阿里阿里总统下台,还成为席卷整个中东地区反政府风潮的导火线, 随后的埃及、阿尔及利亚、也门、约旦、利比亚、巴林、阿曼,整个中东地区陷入集体性的混乱,这场混乱也被称为地区陷入集体性的混乱,这场混乱也被称为““阿拉伯之春阿拉伯之春””。
这场这场中东剧变具有以下特点中东剧变具有以下特点中东剧变具有以下特点:: ((1)突发性突发性。
(2)传染性传染性。
((3)迅猛性迅猛性。
((4)持续性持续性。
((5)从根本上分析还是)从根本上分析还是内部的原因内部的原因内部的原因。
((6)这是)这是自下而上自下而上自下而上的动乱。
的动乱。
的动乱。
((7)革命性革命性。
第九个问题第九个问题 西方干涉主义的新特点西方干涉主义的新特点1.以联合国的名义发动战争,为侵略行为披上合法的外衣。
2.全力扶持反政府的力量。
3.采取各种手段开展打击行动。
4.按照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制构建新的政府直接插手利比亚,手利比亚,““后卡扎菲时代后卡扎菲时代””的政治安排。
5.英法同盟发挥了实质性的主力作用。
谈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传统威胁和非传统威胁

谈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传统威胁和非传统威胁雷士军:当今,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反恐、跨国犯罪、自然灾害、金融危机等课题摆在全世界人民面前,综合安全威胁需要共同应对。
相信中非军事关系的深入发展将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向更高层次发展,有利于营造中非共同发展的良好国际环境,并为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做出积极贡献。
正确认识传统安全威胁因素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一)传统安全威胁因素主要是指国家面临的军事威胁及威胁国际安全的军事因素。
按照威胁程度的大小,可以划分为军备竞赛、军事威慑和战争三类。
战争又有世界大战、全面战争与局部战争,国际战争与国内战争,常规战争与核战争,等等。
传统安全威胁由来已久。
自从有了国家,也就有了国家间的军事威胁。
但人们把军事威胁称为传统安全威胁,是在国家安全概念和新安全观提出以后。
1943年美国专栏作家李普曼首次提出了"国家安全"。
(National Security)一词,美国学界把国家安全界定为有关军事力量的威胁、使用和控制,几乎变成了军事安全的同义语。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人们便把以军事安全为核心的安全观称为传统安全观,把军事威胁称为传统安全威胁,把军事以外的安全威胁称为非传统安全威胁。
(二)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是相对传统安全威胁因素而言的,指除军事、政治和外交冲突以外的其他对主权国家及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
非传统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资源安全、恐怖主义、武器扩散、疾病蔓延、跨国犯罪、走私贩毒排法移民、海盗、洗钱等。
非传统安全问题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跨国性。
非传统安全问题从产生到解决都具有明显的跨国性特征,不仅是某个国家存在的个别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其他国家或整个人类利益的问题;不仅是对某个国家构成安全威胁,而且可能对别国的国家安全不同程度地造成危害。
二是不确定性。
非传统安全威胁不一定来自某个主权国家,往往由非国家行为体如个人、组织或集团等所为。
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

党的十六大报告:“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
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
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
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世界还很不安宁,人类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
”这一精神已被新修订的高三政治教材所吸纳。
正确理解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对深刻理解十六大精神和提高教学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笔者从概念、特点、凸现背景和解决方法等四个方面,对这两种威胁作了比较分析,以供大家在学习和教学时参考。
一、从概念上看首先,内涵不同:传统安全威胁主要是指指一些传统意义上的高政治安全问题,是国家面临的军事威胁及威胁国际安全的军事因素。
非传统安全威胁是相对传统安全威胁因素而言的,指人类社会过去没有遇到或很少见过的不很突出的安全威胁,是除军事、政治和外交冲突以外的其他对主权国家及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
其次,外延不同:传统安全威胁按照威胁程度的大小,可以划分为军备竞赛、军事威慑和战争三类。
战争又有世界大战、全面战争与局部战争,国际战争与国内战争,常规战争与核战争,等等;按照所威胁的对象,可以划分为国防问题、领土纠纷、主权问题、国家之间的军事态势问题等。
非传统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安全、金融安全、人口爆炸、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资源安全、恐怖主义、武器扩散、疾病蔓延、跨国犯罪、走私贩毒排法移民、海盗、洗钱等。
二、从特点上看首先,来源和行为主体不同:传统安全问题中的行为主体和来源相对比较明确,一般都是来自主权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与纷争,主要是国家和政府行为的结果。
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行为主体和渊源则更具多样性,许多非传统安全威胁都不是国家行为直接造成的,而是各类非国家行为体活动的结果。
如恐怖主义就是由许多个人、组织或集团等所为。
其次,表现形式不同:非传统安全问题比传统安全问题具有更强的社会性、跨国性和全球性。
当前的国际安全形势分析

当前的国际安全形势分析(一)传统战争及局部冲突危险依然存在随着世界文明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传统安全领域危险相对降低,大国之间大规模军事冲突及爆发世界大战可能性明显减小。
但因众多原有国际地缘敏感及争议问题根源尚未消除,发生传统局部冲突与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
如目前一些地区国家之间还存在着领土及海洋权益争端、民族宗教矛盾、资源争夺等方面问题,局部地区还存在着冷战时期遗留下的军事对峙,这些地区局部冲突和战争会时常发生,严重破坏和影响国际安全与世界和平发展。
此外国际霸权势力“民主”干预和颠覆渗透,也会引发一些主权国家动乱及战争。
(二)非传统安全危险上升形式多样冷战结束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深入发展,国际传统安全危险相对降低,非传统安全危险相对上升而突出。
当前全球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主要包括国际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跨国有组织犯罪、国际金融与经济危机、国际能源与环境安全、国际公共卫生安全等。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必须加强国际间真诚合作,才能更好地应对和解决国际非传统安全问题。
(三)霸权主义仍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
美霸权主义在伊拉克虽遭受挫折,但元气未伤,其谋求单极世界霸权的势头仍将延续相当一段时期;当今世界多数热点问题,如伊拉克战争的各种后遗症、巴以冲突的持续和升级、朝鲜半岛形势的紧张,虽涉及各种复杂因素,但从根本上说都与霸权主义干预密切相关。
(四)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
冷战结束后,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已成为国际社会一大公害。
近年以来,国际反恐形势出现若干新动向。
首先,恐怖主义活动出现新的反弹,打击恐怖主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更加突出。
恐怖主义袭击频率增加,活动范围、袭击规模扩大。
西班牙、俄罗斯等地先后遭受严重恐怖主义袭击,举世震惊。
(五)全球性军事战略深入调整当前,世界上一些军事大国正在进行二战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军事战略调整。
其主要目的就是增强军事实力,强化军事力量在维护和扩展国家利益中的职能作用,谋求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争夺在二十一世纪国际社会中的战略主动权。
传统安全与非安全ppt

重要性
01
社会问题
非安全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它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安全感和幸
福感,对个人、家庭、组织和社会都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02
国际合作
非安全问题的跨国性需要国际社会的合作与协调,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促进全球的安全与稳定。
03
应对策略
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预防和解决非安全问题,需要深入研究非安全
和应用程序等。
社会如何应对
1 2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建立健全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网络安 全责任和义务,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提高社会安全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知识普及等方式,提高全社会 的网络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网络安全文化。
3
建立合作机制
加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共同 应对网络安全威胁和挑战。
的本质和规律,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建立完善的应急机制和社
会支持体系。
04
传统安全与非安全的比较
主要异同点
1 2 3
定义和理念
传统安全通常指国家安全、军事安全等,非安 全则指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安全。
涉及领域
传统安全主要关注政治、军事等领域的威胁和 挑战,非安全则关注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 的风险和问题。
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
传统安全是国家间和平与稳定的重要保障,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和规范国际秩序,可以促进 各国之间的和平共处和共同发展。
推动经济发展
传统安全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国家安全态势,才能促进 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03
非安全
概念和内涵
定义
非安全是指威胁到个人、家庭、组织或社会层面的安全,与 传统的物理安全和军事安全相对应的概念。
国际关系中的非传统安全

国际关系中的非传统安全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国际关系的舞台上,传统的军事、政治等安全问题固然重要,但非传统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非传统安全威胁不仅对各国的安全和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也深刻影响着国际关系的格局和走向。
非传统安全,顾名思义,是区别于传统军事、政治等安全领域的一系列新型安全问题。
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如经济安全、环境安全、能源安全、信息安全、公共卫生安全、跨国犯罪、恐怖主义等等。
这些问题往往具有跨国性、复杂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其影响范围和解决难度丝毫不亚于传统安全问题。
经济安全是非传统安全中的重要一环。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
一个国家的经济动荡,如金融危机、贸易摩擦等,很容易通过国际贸易、金融等渠道迅速蔓延到其他国家,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冲击。
例如,2008 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却迅速波及全球,导致许多国家的经济陷入衰退,失业率上升,社会稳定受到威胁。
国际贸易中的不公平竞争、贸易保护主义等行为,也会损害各国的经济利益,影响国际贸易秩序和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
环境安全也是当前国际关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全球面临着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严峻挑战。
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繁发生,给沿海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灾害风险。
环境污染不仅危害人类的健康,还破坏了生态平衡,影响了生物多样性。
资源短缺则可能引发国家之间的资源争夺和冲突。
例如,水资源短缺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引发国际争端的重要因素。
能源安全同样关乎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
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的供应和价格波动,对各国的经济运行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影响。
能源的过度依赖进口,可能使一个国家在能源供应中断或价格大幅波动时陷入困境。
为了争夺能源资源,国家之间也可能产生矛盾和冲突。
此外,能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如石油泄漏、煤炭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等,也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
全球安全问题的新

二、当前全球安全问题面临新挑战
(一)国际传统安全问题的发展变化 1、当前全球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呈现出 、 数量居高不下、地域相对集中、 “数量居高不下、地域相对集中、起因复杂 多样”的特点。 多样”的特点。 2、世界主要国家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事 、 变革在不断调整中继续深入展开。 变革在不断调整中继续深入展开。 3、防止核扩散机制不灵、朝鲜半岛核问题 、防止核扩散机制不灵、 与伊朗核问题仍是国际安全领域的热点问题。 与伊朗核问题仍是国际安全领域的热点问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我国重视非传统安全问题的重大意义及其对策
非传统安全凸显了“人的安全、社会安全、 非传统安全凸显了“人的安全、社会安全、 全球安全”的意义。 全球安全”的意义。 当前我国面临的非传统安全,主要是: 当前我国面临的非传统安全,主要是:金融 安全,环境安全,信息安全,流行疾病, 安全,环境安全,信息安全,流行疾病,人 口安全,民族分裂主义。 口安全,民族分裂主义。 意义,非传统安全是一种广义的安全观。 意义,非传统安全是一种广义的安全观。
非传统安全的特点:
跨国性 不确定性 转化性 动态性 主权性 多样性、 多样性、复杂性 治理协作性
当前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成因:
国际力量格局与国际安全环境的变化。 国际力量格局与国际安全环境的变化。 经济全球化“双刃剑”效应。 经济全球化“双刃剑”效应。 与传统安全问题的相互交织。 与传统安全问题的相互交织。
提出了“积极有为”的国际行为理念,发展了以往 提出了“积极有为”的国际行为理念, 有所作为”的表述。 “有所作为”的表述。白皮书引人注目地提出了 秉持积极有为的国际责任观” “秉持积极有为的国际责任观”,反映出中国日益 增强的全球视野及责任感,但不意味着放弃“ 增强的全球视野及责任感,但不意味着放弃“韬光 养晦”的策略。 养晦”的策略。 在强调坚持防御性国防政策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立 场的同时,首次以毛泽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场的同时,首次以毛泽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的名言表达了坚决反击外来挑衅的意志。 的名言表达了坚决反击外来挑衅的意志。以“避免 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代替了“ 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代替了“反对任意使用 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表述。 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表述。
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

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国际安全威胁更加多样各大国继续加强国防建设,纷纷出台新的国家安全战略。
美国继续增加军费开支,加大海外军事基地建设,全力研发“空天飞机”、“快速全球打击”系统等新型武器,提出“空海一体战”概念。
英、法等国受经济不振影响,削减军费开支,力图通过加强相互间合作维持军事大国地位。
亚洲地区总体稳定,但面临的安全挑战增多,朝鲜半岛局势紧张,热点问题时有升温,一些国家政局波动,影响安全的因素更加复杂。
但总的看,随着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大国间发生军事对抗的风险进一步降低,世界总体和平的大趋势更加巩固。
核不扩散领域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同时发展。
美俄签署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新条约。
首届核安全峰会强调加强国际协作共同维护有效的核安全。
另一方面,美进行亚临界核试验,继续优化核武库。
伊朗核、朝核等问题未取得明显进展。
传统安全问题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安全威胁更趋多样复杂。
能源、粮食、水资源、自然灾害、环境事故、恐怖主义、传染病、信息网络等方面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有增无减。
极端气候和自然灾害产生越来越大的扩散效应。
冰岛火山喷发和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表明,全球化背景下的重大天灾人祸往往跨越国界,影响到国家间关系。
五、我国全方位、多领域的外交蓬勃发展,国际地位继续提升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带动世界经济复苏、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国积极开展全方位、多领域外交,维护了总体有利的外部环境。
一是积极参与应对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
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和自贸区战略,促成了一大批对外重大合作项目。
二是同各大国关系平稳推进。
中美关系保持总体稳定,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内涵不断充实。
三是深化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
2010年,中国同几乎所有亚洲国家都实现了高层互访和交流,增加了同周边国家政治互信,深化了各领域互利合作,促进了本地区和平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