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对折剪纸图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7课 对折剪纸:百变团花 ▏人教新课标(2014秋)

百变团花一、教材分析:本课所讲授的内容为剪纸团花,是“设计。
应用”领域里的一课内容。
它是由剪纸和折纸相结合的艺术,它取材方便,制作快捷,只需一张纸,一把剪刀,通过折叠后设计简单的图案,便可剪出令人喜出望外的图案来,装饰性和艺术都很强。
不但给欣赏者以美的感受,而且给我们的生活也会增添许多乐趣。
二、教学目标:1、了解折剪团花创作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能运用自己喜爱的点纹,折剪创作富于变化的团花作品。
3、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在欣赏艺术作品中引导学生了解祖国历史悠久的美术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掌握折剪团花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四、教学难点:团花折法、剪法五、教学教学准备:彩纸、剪刀、胶棒、教学课件六、课时: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变小魔术导入师:老师先来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来变个小魔术。
(快速剪个团花给学生看)(二)、新课讲授1、总结团花的特点师:还有呢!(师出示各种白色纸剪的团花给学生看),仔细看看:它们有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生:外形都是圆的。
(贴板书---“形状:圆形”)师:再看看每个窗花剪纸图案有什么特点呢?生:都是重复的图案师:对了。
(贴板书---“图案:重复”)老师告诉大家:像这种外形以圆形为主,剪出重复图形的剪纸就叫团花。
(贴板书---课题“团花”)团就是团圆、美满的意思,在经常被人们在过年过节时贴在窗上、门上以及各种物体上,来装饰美化环境,增添喜庆的气氛。
2、了解团花的图案寓意师:下面就带你们看看过年时经常会用到的一副剪纸,能不能看出里面剪的是什么图案?有什么寓意呢?生:莲花和鱼………师:对,利用“莲--连”“鱼--余”的谐音,寓意连年有余,指生活富裕,到了一年将要过完的时候钱财还有很多剩余。
3、欣赏团花之最——“最早”和“最大”的团花(1)最早的团花剪纸:介绍团花历史:师:欣赏了富有寓意的“连年有余”,接着我们来认识一下团花家族中的年龄最大,最古老的团花剪纸。
大班剪纸二方连续折《花朵》教案

大班剪纸二方连续折《花朵》教案花卉剪纸步骤如下:准备材料:方形彩纸、剪刀、铅笔。
1、一张方形彩色纸对角折叠成三角形。
2、将上图中折叠的三角形沿中心线再次折叠一次。
3、将上面的三角形向上折成一个小三角形。
4、以同样的方式,将下三角形折回一个小三角形。
5、开口朝上,斜面朝右,在折叠的彩纸上简单地画几笔。
6、沿绘制的图案裁剪,可以直接裁剪出两个月牙形和两个波浪形。
7、展开剪纸图案,是一幅精美的花卉剪纸作品。
这样,一幅花剪纸就完成了。
春联,剪纸的由来幼儿园班如何进行有效的折纸活动1.营造孩子们感兴趣的环境。
展示墙上贴有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让孩子们欣赏和感受浓郁的民族气息和氛围。
这些作品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
在孩子们围观欣赏的时候,我趁机引导孩子们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并将自己剪下的作品展示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在手中进行观察。
通过与实物的接触,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更能激发孩子们对剪纸的兴趣。
为了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们在剪纸区开设了一个角落游戏,并在剪纸区放置了关于剪纸的书籍,供孩子们随时阅读。
并放一些彩纸和剪刀,让孩子们试玩、剪、剪,让孩子对剪纸的兴趣更高。
2、专注于为孩子创造艺术剪纸环境。
为了培养孩子们对剪纸活动的兴趣,我们重视孩子们的参与,用孩子们和老师们的剪纸作品装饰活动室,鼓励孩子们用各种图像组合粘贴剪纸画他们在活动室里,让孩子们充分欣赏剪纸。
形与形,感知剪纸作品的语言。
我们充分利用身边的材料,努力营造一个符合农村特点、童心未泯、具有剪纸特色的环境,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剪纸的欲望——切割活动。
二、从观察入手,学剪纸1、在观察的基础上,让孩子自由表达。
例如,在剪纸活动“苹果”中,我们首先找到一个真正的苹果,让孩子们仔细观察。
先观察苹果的外轮廓,再观察苹果的细节。
通过观察,孩子们了解并掌握了苹果的形状和特点。
因此,他们可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快速将其切断。
2、养成生活中随意观察的习惯,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第7课《对折剪纸》教案(新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7课《对折剪纸》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对折剪纸》是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7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是小学剪纸的基础部分。
教师引导学生把纸对折,剪出中心线两边完全一样的图形,然后拼贴并进行添画使其成为一幅完整的作品,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对称美,学习对称美,表现对称美,进一步了解对称在生活中的运用。
【学情分析】艺术来源于生活和自然,低年级段的孩子年龄小,好奇心重,对所有的事物都充满浓厚的兴趣,尤其善于观察生活中细微的东西,一花、一草、一虫、一叶甚至一串钥匙都能引发他们的兴趣,本课由几件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剪纸作品让学生欣赏、比较,继而展开丰富的联想,而画一半,剪一半却能得到对称的神奇效果对学生来说是一件非常有趣的活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运用对折剪纸的方法剪出有趣的图形并组成一副有趣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折剪纸的方法剪出有趣的图形,提高学生的设计制作与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对折剪纸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及热爱生活的情感,唤起并激发学生对民族剪纸艺术的热爱,继承并发扬民族传统艺术。
【教学重点】学会对折剪出有趣的图形。
并拼贴成一幅画。
【教学难点】用剪出的各种图形组合成画面。
【教学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棒等。
对折剪出的图例。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欣赏,发现规律1、认识对称形(1)出示花瓶实物同学们,你们仔细看看花瓶的造型有什么特点?左右两边的样子相同吗?(花瓶包括“耳朵”的形状、大小都相同)(2)课件出示对折剪的图形同学们,这件衣服左右两边的样子相同吗?(衣身、衣袖的样子、大小完全一样)用同样的方法了解蜻蜓、螃蟹、虾等图形。
你发现这些图形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制作?教师总结:物体如果从中间折起来,左右两边能完全重合,甚至颜色、斑点、花纹等都完全一样,这样的物体或图形,我们就可以用对折剪的方法来制作。
这些对称的物结构完美,造型都好看。
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7课 对折剪纸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7课对折剪纸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美术二年级上册《对折剪纸》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艺术来源于生活和自然,低年级段的孩子年龄小,好奇心重,对所有的事物都充满浓厚的兴趣,尤其善于观察生活中细微的东西,一花、一草、一虫、一叶甚至一串钥匙都能引发他们的兴趣,本课由几件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欣赏、比较,继而展开丰富的联想,而画一半,剪一半却能得到对称的神奇效果对学生来说是一件非常有趣的活动。
对称剪纸,其造型简练,简单易学,学生们不仅喜欢而且爱剪。
它能美化我们的环境,丰富我们的生活。
二、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与“设计应用”交叉进行的学习领域,旨在让同学们感受、尝试在“造型表现”创作中注意“设计”,在“设计应用”创作中不忘“造型”。
教师可引导学生把纸对折,剪出中心线两边完全一样的有趣的图形,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对称美,学习对称美,表现对称美,进一步了解对称在生活中的运用。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身边形式多样的对称造型,了解、感受对称美,学习对折剪纸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寻找身边多样的对称造型,引导学生运用对折剪纸的方法,剪出有趣的图形。
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了解对称及其对称给人的美感。
教学难点:对折剪出对称美的图形。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范画、工具材料及课件。
学生准备:彩纸、剪刀、胶棒。
六、课时: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大家猜一猜(课件出示半只蝴蝶图片)说说为什么能猜到是蝴蝶?2、课件出示几件轴对称图形老师总结对称的概念(中心线两边的外形、图案、颜色一样的图形就叫对称)3、想一想,说一说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对称的?如:风筝、眼镜、蝴蝶、剪刀等等,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小结:看来生活中的对称物体无处不在,随处可见4、师:有许多剪纸艺术家,他们利用对称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剪纸作品。
最简单的窗花剪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最简单的窗花剪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窗花剪法是一种简单而美丽的手工艺技巧,用于制作各种装饰性窗花。
它起源于中国民间艺术,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窗花剪法将纸张剪裁成各种形状的图案,并通过将其粘贴在窗户上,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
窗花剪法的魅力在于它的简单性。
无需特殊工具或材料,只需一张纸和一把剪刀,就能够轻松地制作出令人惊艳的窗花。
不仅如此,窗花剪法也很容易学习和掌握,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参与。
本文将介绍两种最简单的窗花剪法,帮助读者快速入门。
第一种窗花剪法是基于对称性的剪裁技巧,通过将纸张对折后剪出特定形状,再展开即可得到精美的窗花。
第二种窗花剪法则是基于交错层叠的剪裁技巧,通过将多张纸张叠放后剪裁而成。
窗花剪法不仅可以用于装饰家居,还可以应用于各种场合,如婚庆、节日庆典、商场陈设等。
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窗花剪法都能够增添一份艺术气息和浪漫情调。
它不仅是一种装饰性的手工艺品,更是传承了中国优秀民间艺术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和掌握最简单的窗花剪法,不仅可以满足我们对美的追求,还能够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窗花剪法既是一种手工艺技巧,也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
让我们一起探索窗花剪法的魅力,打开心灵的窗户,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之美。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主要对窗花剪法进行概述,介绍本文的目的,并对文章的结构进行简要说明。
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最简单的窗花剪法的两种方法,分别为第一种窗花剪法和第二种窗花剪法。
通过对每种剪法的具体步骤和技巧进行详细讲解,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窗花剪法的基本技巧。
结论部分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概括讨论了窗花剪法的应用和意义。
窗花剪法不仅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技巧,还能为窗户增添美丽的装饰,给人们带来节日和喜庆的氛围。
通过以上的文章结构,读者可以清晰了解整篇文章的框架和内容安排,方便有针对性地学习和阅读。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7课 对折剪纸_剪窗花 ▏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7课对折剪纸_剪窗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窗花的寓意,掌握对折剪纸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对折剪纸设计制作窗花的技能。
3. 引导学生感受窗花的对称美,提高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让学生掌握对折剪纸的基本步骤。
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窗花的寓意,掌握对折剪纸的基本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设计制作窗花。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对折剪纸的基本方法,设计制作窗花。
难点:如何运用对折剪纸设计出具有美观、寓意丰富的窗花。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剪刀、彩纸、胶水、铅笔、橡皮、教程PPT。
学具:剪刀、彩纸、胶水、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户上的窗花,让学生说说窗花的寓意和美感。
2. 展示一些寓意丰富的窗花作品,让学生感受窗花的对称美和寓意。
二、新课学习1. 讲解对折剪纸的基本方法,并示范制作过程。
2. 引导学生观察对折剪纸的特点,如对称、重复等。
3. 学生尝试自己动手制作对折剪纸窗花,教师巡回指导。
三、课堂实践1. 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设计制作窗花。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交流制作心得。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窗花的寓意和对称美。
2. 展示一些具有创意的窗花作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继续设计制作窗花。
板书设计:1. 窗花的寓意和对称美2. 对折剪纸的基本方法3. 窗花的设计与制作作业设计:1. 课后继续设计制作窗花,要求寓意丰富、对称美观。
2. 家长参与评价,共同欣赏窗花的美丽。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在了解窗花的寓意和对称美的基础上,掌握了对折剪纸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设计制作窗花。
窗花果盘对折剪纸教程

窗花果盘对折剪纸教程
这里这个独特窗花剪纸果盘图案不但可以被的当做和其他元素的搭配来进行使用,自己本身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练手剪纸制作。
其从整体的结构上来看轻微有些对称,但是整体的构型因为剪裁上边缘线条厚度的变化而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种对称,形成了更加独特的构型。
1.窗花果盘对折剪纸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由于这是一个简单的窗花剪纸练习教程,大家只要使用普通的纸张就可以了,如果希望将其制作成漂亮的窗花图案用来点缀窗户,则需要选择质地更好的纸张。
工具方面建议使用剪刀。
2.窗花果盘对折剪纸描图。
前面提到这个图形虽然从现在的外观上看起来不太像是对称的构型,实际上本身描图的时候确实是对称的,但是在具体剪裁的时候,可以将这种对称打破,就可以形成这样看起来有着一定动感的样式了。
3.。
按照前面已经描绘好的图案,直接展开对称构型开始进行剪裁,在剪裁一些水果结构和盘子结构的时候,都可以根据需要不断的调整水果和盘子结构的,这样的就会在对称构型的基础上,制作出样式上更加动感的窗花剪纸构型来。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小学生美术课件《第19课 剪窗花》 赣美版 (共16张PPT)ppt课件

《剪窗花》
第十九课
1、它们有什么样子的特点? 2、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对折剪纸方法步骤是什么呢?
对折剪纸方法步骤: 1.对折 2.画出图样,需要剪掉的部分
涂黑(封边的地方要有图案) 3.用剪刀剪掉黑色的部分 4.贴
对 折 剪 纸 图 案
对 折 剪 纸 图 案
对 折 剪 纸 图 案
对 折 剪 纸 图 案
动动手 动动脑
小组合作的形式,折一折、画一画、剪 一剪、贴一贴,对折剪出有趣的图形, 送给敬老院的老奶奶。
“敬老院剪纸展览”
窗花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