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教学设计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教学设计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什么是浮力,知道浮力的方向。
②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
③知道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对数字实验数据的采集列表等环节的处理过程,感受研究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和基本过程。
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和分析能力。
②经历了浮力产生原因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和分析能力。
③经历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对传统实验仪器与数字实验传感器测量物理量过程的对比,体验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带来的革命性的变化,提高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②通过实验探究过程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合作精神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用传感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难点:1.浮力产生的原因。
2.使用数据采集器、力传感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教具准备】力传感器,长方形物体,烧杯,水,细线、浓盐水,煤油,木块、兵乓球两端有橡皮膜的小筒。
【教学方法】1、教法浮力产生的原因需用二力平衡和液体内部压强等知识来分析,难度很大,因此本节通过实验探究的教学方式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数采用数字实验。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2、学法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
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亲身经历探究过程,来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因此安排下面三个重点探究问题:(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不受浮力?(2)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
(3)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教师讲儿童智力故事:“皮球是怎样浮出树洞的?”想知道浮力是怎样产生的,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吗?我们今天通过实验探究来共同寻找答案。
2、学习目标展示利用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课题和学习目标,学生阅读初步体会要学习什么内容。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教案

三、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学生猜想
2、设计实验
3、进行实验
4、处理实验数据
5、得出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液体的体积及液体的密度有关。
6、利用探究所得知识,推导得出F浮于G排的关系,引出下一个实验。
四、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重科学、事实求事的科学态度。
(2)通过实验探究过程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合作精神与能力。
重点
阿基米德原理及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
浮力产生原因的研究及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教具
准备
1、学生器材:准备七组相同的实验器材:一个烧杯、一个弹簧称、一块石头、一根细线、食盐、适量水。
2、通过给学生奖励一个气球,有意放飞,做好铺垫引出气体的浮力
物体在空气里有没有受到向上托的力?氢气球脱手后为何会上升?
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3、用乒乓球的实验引导学生分析浮力方向
通过受力分析、二力平衡知识分析得出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
4、利用前面的知识探究浮力的测量
⑴用弹簧测力计先测出石块的重力G。
⑵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杯子的重力G杯。
⑶把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里,用空杯承接从溢水杯里被排开的水,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⑷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承接了水后杯子的总重G总。
五、通过练习,巩固提高
学生观看
生: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学生观察,总结得出结论
教学课题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教学设计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浮力的概念及其作用;2.掌握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3.通过实验探究不同因素对浮力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浮力的概念及其作用;2.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液体密度、物体体积、重力加速度;3.实验探究不同因素对浮力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如“为什么有些东西能够漂在水面上?”“这是与什么有关系?”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讲解(15分钟)(1)介绍浮力的概念及其作用,即物体在液体中受到向上的推力。
(2)讲解影响浮力大小的三个因素:①液体密度:密度越大,受到的推力就越大。
②物体体积:物体越大,受到的推力就越大。
③重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越小,受到的推力就越大。
(3)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3.实验操作(30分钟)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探究不同因素对浮力的影响。
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以便后续分析和总结。
(1)液体密度对浮力的影响:在相同的物体体积和重力加速度条件下,用不同密度的液体分别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密度液体对物体浮力的影响。
(2)物体体积对浮力的影响:在相同的液体密度和重力加速度条件下,用不同大小的物体分别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大小物体对浮力的影响。
(3)重力加速度对浮力的影响:在相同液体密度和物体大小条件下,在不同地点进行实验(如山顶、山脚、平原等),观察不同地点重力加速度对浮力的影响。
4.总结讨论(10分钟)让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分享自己在实验中发现和思考到的问题和答案。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平时生活中还有什么能够利用到这些知识。
5.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查找一些与浮力相关的实例,并写一篇小论文,分析其中涉及到的浮力因素。
四、教学评价1.通过提问、讲解、实验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浮力的概念及其作用;2.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深入理解了影响浮力大小的三个因素;3.通过总结讨论和作业布置,巩固了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设计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设计2(猜想与假设“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设计请同学们想一想浮力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将你的猜想说出来,并说明你猜想的依据。
课题: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根据大家猜测,我们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与液体有关的,如h、ρ 一类是与物体有关,深液如物体形状、m、ρ、G、V、V等(这些猜想是否正确,就要通过实践去检验(下面我们用物物物物排教学目标实验加以验证(一、知识与技能 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1、能说出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会测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师生共同讨论如何用所给实验器材实验研究提出的假设。
二、过程与方法桌上的弹簧秤是否能拿来就用?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体会到如何进行探究活动及探究活动中应采取的方法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什么?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看是否指零、最小刻度、量程( 3、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拓展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我们选用物体是橡皮泥,要测橡皮泥在水中所受浮力(应该先测什么?(G) 物教学准备再测什么?(F) 拉学生:实验探究报告最后用公式求(F=G—F 浮物拉教师:弹簧秤、橡皮泥、长线套、塑料袋、水、小烧杯、CuSO溶液、溢水杯、细线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41(分组实验,物体要浸没在水中((浸没物体全部浸入水中)不碰容器侧壁和底壁( 教学重难点 2(弹簧秤小钩要挂在橡皮泥长线套上,钩和秤不能浸到水中( 重点: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读数时,指针要稳定后再读数(难点:如何测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4(两个配合好,无论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都要及时记录数据和分析结论(下面我们探讨浮力大小是否与形状有关?[让学生设计实验,说步骤] 学情分析[实验]改变橡皮泥形状(学生已经过探究活动的实践,对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和掌握,但如何测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需要 [提问]形变后F是否变化?是否有影响? 拉教师的指点。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教学设计

探究影响浮⼒⼤⼩的因素教学设计《探究影响浮⼒⼤⼩的因素》教学设计抚宁县深河中学杨海燕教学设计思路:教师通过让学⽣观察有趣⼩实验,引起学⽣思考,使学⽣明确沉在⽔底的物体也受浮⼒。
在学⽣学会使⽤弹簧测⼒计测量浮⼒之后,教师让学⽣利⽤桌⾯器材⾃⾏实验看沉在⽔底的物体是否受浮⼒。
然后教师进⼀步启发学⽣,让学⽣⾃⼰提出本节课需要探究的问题,从⽽引⼊课题。
学⽣明确了探究⽬的之后,让学⽣根据已有知识和⽣活经验猜想假设,然后指导学⽣按照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实验并通过动⼿操作来验证浮⼒⼤⼩与各假设因素间的相关性。
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在研究问题过程中注重科学⽅法探究,提倡多种学习⽅式,使学⽣成为知识“发现者”“创⽴者”,充分激发学⽣的创造性思维。
经排除⽆关因素后,最后得到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浸⼊液体的体积是影响浮⼒⼤⼩的因素。
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的主体地位,让学⽣通过⾃⼰的设计、思考、实验、分析总结等⽅式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
教学⽬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影响浮⼒⼤⼩的因素。
●过程与⽅法:巩固弹簧测⼒计的正确使⽤,培养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实验取证—得出结论的探究⽅式研究问题,能⽤控制实验条件(单因⼦控制变量)的⽅式研究问题,会从实验中获得数据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对探究的兴趣,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集体的⼒量。
教学重点:运⽤探究的⽅式研究影响浮⼒⼤⼩的因素,培养学⽣⾃主学习的能⼒。
教学难点:学⽣⾃⼰验证“浮⼒⼤⼩与物体浸在液体⾥的体积有关”教学准备:探究实验报告单、弹簧测⼒计、装沙⼦的⼩药瓶、清⽔、盐⽔、体积相同的正⽅体铁块和铜块、橡⽪泥、细线、圆柱体重物。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把鸡蛋放在清⽔中沉了下去,放在盐⽔当中却沉了下去,请同学们观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发⽣?学⽣:考虑回答(学⽣围绕鸡蛋受不受浮⼒或所受浮⼒太⼩来回答)教师:那么哪位同学能⽤重物模拟鸡蛋,利⽤弹簧测⼒计验证⼀下鸡蛋在清⽔中受不受浮⼒?学⽣:思考后到台前验证。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教学设计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浮力的概念和作用;2.掌握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3.能够通过实验探究不同因素对浮力大小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实验器材(各种浮在水中的物体)、实验记录表;2.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尺子。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观察教室中各种浮在水中的物体(如钥匙、塑料瓶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体浮在水中的原因,并简要介绍浮力的概念和作用。
Step 2:讲解浮力影响因素(10分钟)教师介绍浮力的大小和一个物体在液体中是否会浮起来有关,接着一一讲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1.物体的体积:物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2.物体的密度:物体的密度越小,浮力越大;3.浸没物体的液体密度:浸没物体的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Step 3:讨论和验证(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实验验证这三个因素对浮力大小的影响,并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实验数据。
1.实验1:浮力与物体体积的关系要求:选择两个相同形状但体积不同的物体(例如两个小塑料球),分别将它们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观察它们浮在水中的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2.实验2:浮力与物体密度的关系要求:选择两个相同体积但密度不同的物体(例如木块和石块),分别将它们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观察它们浮在水中的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3.实验3: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要求:选择两个相同形状和体积的物体,分别将它们放入不同密度的液体中(例如水和盐水),观察它们浮在液体中的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Step 4:实验结果分析(15分钟)学生将实验结果整理并分析,讨论不同因素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Step 5:总结(10分钟)教师通过与学生的讨论总结浮力的影响因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这些概念。
Step 6:拓展探究(15分钟)教师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影响浮力大小的其他因素,并提供一些探究浮力大小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实验并探索答案。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教学设计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教学设计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教学设计导语: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是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压强差所引起的力。
通过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浮力的概念,以及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本文将探讨浮力的定义、浮力大小的计算方法以及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概念。
一、浮力的定义与有关公式1. 浮力的定义: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它是由于液体或气体的压强差引起的。
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2. 浮力的计算公式:浮力的大小与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体积成正比,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成正比,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公式为:F浮= ρ液体× V物体× g其中,F浮为浮力大小,ρ液体为液体的密度,V物体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g为重力加速度。
二、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1. 液体的密度: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成正比。
对于相同体积的物体,当浸泡在密度较大的液体中时,浮力较小;反之,浸泡在密度较小的液体中时,浮力较大。
2.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
排开的液体体积越大,浮力越大;反之,排开的液体体积越小,浮力越小。
3. 物体的形状:物体的形状对浮力的大小也有一定影响。
如果物体的形状有利于排开液体,那么浮力就会较大;如果物体的形状不利于排开液体,那么浮力就会较小。
4. 重力加速度:浮力的大小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在地球上,重力加速度是一个常数,所以对于相同物体在相同液体中,浮力的大小与重力的大小成正比。
三、教学设计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下面给出一份教学设计方案。
1. 教学目标:- 理解浮力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了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掌握用公式计算浮力大小的方法;- 能够应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浮力的定义与计算方法、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应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教学设计

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2.能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3.能用影响浮力大小因素判断浮力大小变化。
二、教学环节环节一情景导入学生活动一将空瓶按入装满水的溢水杯杯中,感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多少的关系。
教师通过受力分析的讲解得出结论物体排开液体越多,所受浮力越大。
学生活动二把鸡蛋放入清水杯中,另一重力相同的鸡蛋放入盐水中,观察现象。
教师通过受力分析得出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环节二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前面两个情景导入,让学生猜想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一)如何测浮力的大小用称重法测浮力(二)怎样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控制变量法(三)设计实验1.与排开液体体积关系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变化排开液体的体积(部分浸入、一半浸入、完全浸入)学生活动三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有关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2.与液体深度的关系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变化物体浸入深度(物体完全浸入保证排开液体体积不变)学生活动四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深度是否有关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入液体深度无关。
3.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变化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物体完全浸入保证排开液体体积不变,先浸入清水,然后浸入盐水中)学生活动五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深度是否有关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入液体密度有关。
综合以上三个实验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液体体积有关,与液体密度有关,当物体浸没后,与液体深度无关。
环节三判断浮力的大小1.乒乓球从水中上浮到水面的过程中,所受浮力大小如何变化?2.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铁球,分别浸没在足够多的酒精、水中时,两个球受到的浮力是()A.酒精中最大B.水中最大C.一样大D.无法比较环节四课堂小结1.利用称重法测浮力大小、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2.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与浸没的深度无关.3.浮力大小如何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认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拓展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控制变量法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实验探究报告
教师:弹簧测力计、橡皮泥、保鲜膜、水、烧杯、盐水、细线、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铝块、鸡蛋、浓盐水、柱形物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情景1、将鸡蛋放入浓盐水中,鸡蛋漂浮。
问题1:鸡蛋受到重力的作用,应该下沉,鸡蛋漂浮在液面上说明了什么?
情景2、将鸡蛋放入水中,鸡蛋沉底。
问题2:此时鸡蛋受不受浮力?
问题3:怎么证明沉在水底的鸡蛋受到了浮力的作用?
问题3给出了利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方法就是:F浮= G-F,这也是我们这节课用到的测浮力的方法。
师:同一个鸡蛋重力是相等的,但在这两种液体中静止时位置不同,说明受到的浮力不同,那么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下面请同们自学课本51页实验部分内容,完成实验探究报告2、3、4、5部分的内容,第5部分只完成猜想因素一栏。
二、根据现象,提出猜想
学生自学课本内容,完成实验报告相应内容,并根据实际生活经验或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猜想,预设的猜想有:
1、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的密度有关
2、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的浸入水中的深度(体积)有关
3、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4、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的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
5、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
三、实验探究,寻找规律
1、设计实验:
学生根据提出的猜想,逐一设计实验来验证猜想,教师要强调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
例1:验证猜想1
(1)方法:控制变量法,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改变物体密度,测出浮力的大小。
(2)实验步骤:
A、先将铜块挂在测力计上,测出重力G铜,然后将铜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示数F铜,算出浮力F浮1= G铜-F铜。
B、再将铝块挂在测力计上,测出重力G铝,然后将铝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示数F铝,算出浮力F浮2= G铝-F铝。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比较F浮1和F浮2的大小,若相等说明无关,若不相等说明有关。
设计表格如下:
2、动手实验:
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验证一个猜想。
教师巡回指导。
四、分析归纳,交流评估
各小组根据实验报告,归纳出实验探究的结论,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出实验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五、拓展延伸,培养能力
1、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
A 、和物体本身的重力大小有关
B 、和物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C 、和物体的密度大小有关
D 、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2、小明同学在探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时,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弹簧测力计示数F 与物体下表面所处深度h 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可以判断出此实验过程中浮力的变化情况是 。
3、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重为1N 的橡皮泥、弹簧测力计、细线、烧杯和水等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他们将各自的橡皮泥依次捏成圆锥体和圆柱体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及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图A 中橡皮泥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N 。
(2)他们经过交流发现实验的结论不一致,你认为 的实验方案结论更可靠。
另一方案得出的结论不可靠的原因是 。
(3)学过的知识中与上述实验方法相同的实验有 。
F/N
h/cm
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报告一、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橡皮泥、保鲜膜、水、烧杯、盐水、细线、柱形物块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铝块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方法:
四、测量浮力的方法:
五、实验方案:
六、实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