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名词解释
内分泌系统概述名词术语

内分泌系统概述
1. 侏儒症:在儿童时期,由于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缺乏,使全身长骨生长中断,形成侏儒症。
患儿身材矮小,但智力一般正常。
2. 巨人症:在儿童时期,由于某种原因造成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过剩,使全身长骨发育过盛,形成巨人症。
3. 肢端肥大症:青春期以后,由于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过多,使软骨组织加速增长,出现头颅及面容宽大、下颌突出、手脚粗大、鼻唇和舌肥大等现象,称为“肢端肥大症〞。
4. 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体重减少的病症。
5. 甲减: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缺乏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
6. 呆小症:又称克汀病。
由于胎儿期或婴儿早期机体缺碘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而产生的一种病症。
患儿身体矮小、智力低下,耳聋。
内分泌疾病知识点

内分泌疾病知识点内分泌系统是人体的重要调节系统之一,它由各个内分泌腺和分泌内分泌激素的细胞组成。
内分泌疾病是指这些内分泌腺或细胞功能出现异常,导致体内激素水平紊乱,并引发一系列疾病。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及其相关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内分泌疾病。
1. 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俗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过度分泌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疾病。
其主要症状包括心悸、多汗、体重减轻、手抖、焦虑等。
甲亢的常见原因包括Graves病、结节性甲状腺肿等。
诊断甲亢可以通过抽血检查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甲状腺扫描等影像学检查。
2. 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俗称甲减,是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所导致的疾病。
甲减的症状包括乏力、体重增加、注意力不集中、便秘等。
甲减的主要原因是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甲状腺自身免疫疾病。
甲减的诊断可以通过检查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并结合病史和体征来确定。
3.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功能障碍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糖水平升高。
糖尿病的分类主要有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两种。
1型糖尿病是由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破坏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2型糖尿病则是由胰岛细胞功能减退和机体对胰岛素抵抗性增加所导致。
糖尿病的主要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等。
诊断糖尿病可以通过血糖检测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4. 垂体瘤垂体是人体位于脑底部的一个腺体,它分泌多种激素来调节其他内分泌腺体的功能。
垂体瘤是垂体细胞产生肿瘤,导致垂体功能紊乱的一种疾病。
垂体瘤的症状根据不同类型的瘤情而有所不同,常见的症状包括视力受损、头痛、性功能障碍等。
诊断垂体瘤可以通过脑部影像学检查,并结合血液激素水平检测来确定。
5. 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出现的糖代谢异常,通常在孕中期或晚期发生。
妊娠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妊娠时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机体对胰岛素抵抗性增加。
其症状包括多尿、多饮、多食等,需要及时诊断并进行干预治疗,以防止对母婴健康的不良影响。
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
4
诊断和治疗
诊断方法
血液检查:检测激素水 平,了解内分泌功能状
态
尿液检查:检测尿糖、 尿蛋白等指标,了解肾
脏功能状态
影像学检查:如X光、 CT、MRI等,了解 器官形态和结构变化
病理学检查:如穿刺 活检、组织切片等, 了解病变性质和程度
基因检测:检测基因突 变和表达异常,了解疾
病遗传性和发病机制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根 据病情选择合 适的药物进行
治疗
手术治疗:对于 病情严重或药物 治疗无效的患者, 可能需要进行手
术治疗
放射治疗:对于 某些内分泌系统 疾病,如甲状腺 癌等,可能需要
进行放射治疗
心理治疗:对于 某些内分泌系统 疾病,如抑郁症 等,可能需要进
行心理治疗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
5
预防和管理
精神因素:长期压力、焦 虑、抑郁等可能影响内分 泌系统
生理因素:年龄、性别、 生理周期等生理因素也可 能影响内分泌系统
症状表现
症状可能包括体重变化、食 欲变化、疲劳、情绪波动等
内分泌系统疾病通常表现为 激素分泌异常
某些疾病可能导致皮肤问题、 毛发变化、性功能障碍等
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和疾病类型 而异,需要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肾上腺皮质肿瘤:肾上腺皮质的良性或恶 性肿瘤
肾上腺皮质腺瘤:肾上腺皮质的良性肿瘤
肾上腺皮质腺癌:肾上腺皮质的恶性肿瘤
肾上腺皮质腺瘤样病变:肾上腺皮质的良 性病变,但可能产生激素样作用
性腺疾病
性腺功能减退症:男性 睾丸功能减退,女性卵
巢功能减退
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 能亢进或减退,导致代
谢异常、心悸等症状
统疾病
承德医学院《内分泌系统疾病》考试重点汇总

《内分泌系统疾病》考试重点汇总一、名词解释:1.甲状腺毒症:是指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甲状腺毒症,其病因主要是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
3.库欣综合征:为各种病因造成肾上腺分泌过多糖皮质激素所致病症的总称。
二、简答题:1.激素的分类:根据其化学特性可将激素分为四类:肽类激素、氨基酸类激素、胺类激素、类固醇激素。
2.激素通过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外液而转运到靶细胞部位发挥作用,并经肝肾和靶细胞代谢降解而灭活。
3.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包括:①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相互调节;②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③免疫系统和内分泌功能4.内分泌疾病防治原则:⑴对功能亢进者采用:①手术切除导致功能亢进的肿瘤或增生组织;②放射治疗毁坏肿瘤或增生组织,减少激素的分泌;③药物治疗,抑制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⑵对于功能减退类,主要采用:①有关缺乏激素的替代治疗或补充治疗;②内分泌腺组织移植,提供身体的需要,如胰岛细胞或胰腺移植、甲状旁腺组织移植等。
5.Graves病临床主要表现为:①甲状腺毒症;②弥漫性甲状腺肿;③眼征;④胫前黏液性水肿。
6. Graves病三组证:①高代谢症群,②弥漫性甲状腺肿;③眼征。
7.单纯性突眼的表现:①轻度突眼:突眼度19~20mm;②Stellwag征:瞬目减少,炯炯发亮;③上睑挛缩,睑裂增宽;④von Graefe征:双眼向下看时,由于上眼睑不能随眼球下落,显现白色巩膜;⑤Joffroy征:眼球向上看时,前额皮肤不能皱起;⑥Mobius征:双眼看近物时,眼球辐辏不良。
8.甲状腺危象的临床表现:高热、大汗、心动过速(140次/分以上)、烦躁、焦虑不安、谵妄、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患者可有心衰,休克及昏迷等。
9.游离甲状腺激素是实现该激素生物效应的主要部分,它们与甲状腺激素的生物效应密切相关,所以是诊断临床甲亢的首选指标。
生理学【内分泌】重点名词解释汇总(一)(一)2024

生理学【内分泌】重点名词解释汇总(一)(一)引言概述: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各种生命活动的一门科学,而内分泌学则是研究机体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内分泌激素的合成、分泌和调节等方面的学科。
本文将对生理学中与内分泌有关的重点名词进行解释和汇总,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内分泌的相关知识。
正文:一、内分泌系统的组成1. 内分泌腺体:指能合成、分泌和释放内分泌激素的细胞团和器官,如下丘脑垂体系统、甲状腺、胰岛等。
2. 内分泌激素:由内分泌腺体分泌的化学物质,可通过血液循环或神经系统传递到作用部位,调节或控制机体的生理功能。
二、内分泌激素的合成和分泌1. 前体激素:指在体内转化为活性激素的一种未成熟的激素,如促黄体生成素、胰高血糖素等。
2. 编码基因:指编码内分泌激素的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合成出内分泌激素的前体物质。
3. 内分泌反馈调节:指机体内分泌腺体受到上游激素的刺激后分泌激素,从而抑制或促进下游腺体分泌激素的一种调节机制。
三、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与协调1. 负反馈调节:指机体通过反馈机制自我调节内分泌激素的分泌,使其维持在一定的平衡状态,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
2. 正反馈调节:指某些特定的生理过程或应激情况下,内分泌激素的分泌被刺激后,会进一步促进激素的分泌,从而形成正向的反馈调节。
四、内分泌疾病与常见疾病1. 内分泌失调:指内分泌系统中某些激素的水平异常,比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2. 内分泌肿瘤:指在内分泌腺体或相关器官中发生的恶性肿瘤,如垂体腺瘤、甲状腺乳头状癌等。
五、内分泌系统与其他生理功能的关系1. 生长发育调节:内分泌激素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如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等。
2. 代谢调节:内分泌激素参与机体的代谢调节,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水平的调控。
总结:以上是生理学中与内分泌有关的重点名词解释。
通过对内分泌系统的组成、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调节与协调、内分泌疾病以及内分泌系统与其他生理功能的关系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内分泌系统的重要性和它在机体中的作用。
内分泌疾病概述

内分泌疾病概述内分泌系统是人体重要的调节系统之一,它由多个内分泌腺体组成,包括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卵巢和睾丸等。
这些腺体通过分泌激素,调节人体内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维持机体的正常运作。
然而,当内分泌系统出现功能紊乱或产生异常的激素分泌,就会导致内分泌疾病的发生。
本文将对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进行概述。
一、甲状腺疾病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体,主要分泌甲状腺素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导致的疾病,患者常表现为心悸、多汗、体重减轻等症状。
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所引起,常见症状包括乏力、便秘、体重增加等。
二、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异常升高。
糖尿病可以分为1型和2型两种。
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由于胰岛细胞受到免疫系统的破坏而无法分泌足够的胰岛素。
2型糖尿病则主要发生于成年人,因胰岛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导致胰岛素的有效利用降低。
三、多囊卵巢综合症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
女性患者在卵巢内形成许多小囊肿,导致排卵功能障碍和雄激素水平升高。
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常表现为月经紊乱、多毛症和不孕等症状。
四、肾上腺功能异常肾上腺是一对重要的内分泌腺体,位于肾脏上方。
肾上腺髓质分泌儿茶酚胺类激素,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调节心血管功能。
而肾上腺皮质则分泌多种激素,包括皮质醇,具有抗炎和应激作用。
肾上腺功能异常包括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和库欣综合症。
前者是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所引起,导致疲劳、低血糖等症状。
而后者则是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患者常表现为肥胖、高血压和皮肤改变等。
五、生长激素缺乏症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一种重要激素,它在儿童期对儿童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生长激素缺乏症是由于垂体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疾病。
患者常表现为生长迟缓、身材矮小等症状。
六、性腺功能异常性腺是人体内分泌系统中的重要器官,分别在男性和女性体内分别分泌睾丸激素和雌激素。
执业医师内分泌病学知识点

执业医师内分泌病学知识点内分泌病学是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人体内各种内分泌腺体分泌的激素以及这些激素在调节生理机能中的作用。
对于执业医师来说,熟悉内分泌病学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内分泌病学的知识点进行概述。
一、内分泌系统概述内分泌系统是由分泌内分泌激素的内分泌腺体组成的,包括垂体、甲状腺、副甲状腺、肾上腺、胰岛、卵巢和睾丸等。
这些腺体通过血液循环将激素传递到目标组织或器官,对调节生理功能起到重要作用。
二、常见内分泌疾病1. 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患者表现为心率加快、代谢增加、体重下降等症状。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患者表现为疲劳、体重增加、心率减慢等症状。
2. 垂体疾病垂体瘤是垂体中最常见的肿瘤,可以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瘤。
功能性瘤会导致垂体激素的过度分泌,如泌乳素瘤会导致乳汁分泌增多,生长激素瘤会导致身材过高。
非功能性瘤则没有过度分泌的表现。
3. 糖尿病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引起的慢性疾病。
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高血糖、多饮、多尿、多食等症状。
根据胰岛素的缺乏程度,糖尿病可以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4. 妇科内分泌疾病妇科内分泌疾病主要包括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卵巢功能紊乱导致的,患者常表现为月经不调、多毛症等。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异位生长,患者常表现为痛经、不孕等。
5. 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由于身体对骨骼吸收过多,骨骼形成不足而导致骨质减少的一种疾病。
常见的骨质疏松症包括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6. 肾上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常见的有库欣综合征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库欣综合征是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度分泌引起,患者常表现为肥胖、皮肤紫纹、高血压等。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醛固酮分泌过多导致,患者常表现为低钾、高血压等。
三、内分泌病学的诊断与治疗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主要是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概述

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概述一、引言内分泌系统是人体重要的调节系统之一,通过释放激素来控制和协调各种生理过程。
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内分泌系统可能会出现失衡或异常,导致一系列常见的疾病。
本文将全面介绍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疾病,并提供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二、甲状腺疾病1. 甲亢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其特征包括心动过速、体重下降、焦虑等。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控制和手术切除。
2. 甲减甲减是指甲状腺功能低下导致代谢减慢的情况。
患者常出现乏力、便秘、体重增加等表现。
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甲减可采取补充性雄性素或者服用含有碘化物的药物进行治疗。
三、垂体及垂体前叶功能障碍1. 垂体瘤垂体瘤是指发生在垂体或周围区域的良性肿瘤。
该肿瘤可能会影响相应激素的分泌,导致性腺功能减退、运动协调障碍等问题。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和药物治疗。
2. 泌乳素过度分泌泌乳素是由垂体前叶细胞产生的一种激素,过度分泌可能导致月经失调、乳汁分泌不正常等症状。
治疗方法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
四、胰岛功能异常1.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障碍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过高。
根据其发生机制可分为1型和2型两种类型。
控制饮食、运动以及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物均为治疗方法。
2.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是一组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病症,包括高血压、高血糖、肥胖等。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改善生活习惯、运动和药物干预。
五、性腺功能异常1. 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女性常见的内分泌失调性疾病之一,表现为月经紊乱、多毛等症状。
治疗方法涉及减重、药物控制以及激素替代治疗。
2.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是男性常见的内分泌相关的问题,表现为尿频、排尿困难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六、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质变脆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骨代谢失衡的疾病。
预防方法包括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从而提高骨密度。
同时,保持适当的运动量也对预防骨质流失起到帮助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分泌代谢系统和风湿性疾病
一名词解释
1.激素是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活性物质,由血液输送到远处组织器官并通过受体而发挥调节作用的化学信使。
2.疲乏:为一种无法抵抗的持续的精力衰竭感。
以及体力和脑力下降。
疲乏时一种非特异性症状。
3.代谢病:是指由于中间代谢某个环节障碍为主所致的疾病。
4.希恩综合征:因围生期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留置、宫缩无力等引起的大出血、休克、血栓形成,使腺垂体大部缺血坏死和纤维化,以致腺垂体功能低下,称为希恩综合征。
5.单纯性甲状腺肿:是指由于多种病因引起的非炎症性或非肿瘤性甲状腺肿大,一般不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表现。
6.甲亢:是指由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TH)过多而引起的甲状腺毒症。
7.甲状腺毒症:是指组织暴露过量甲状腺激素条件下发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8.甲状腺危象:是甲状腺毒症急性加重的一个综合征,属甲亢恶化的严重表现。
9.T3型甲状腺毒症:仅有血清T3增高的甲状腺毒症。
10.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低甲状腺激素血症或甲状腺素抵抗而引起的全身低代谢综合征。
其病理体征是粘多糖在组织和皮肤堆积,表现为粘液性水肿。
11.库欣综合征: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肾上腺皮质分泌过量糖皮质激素(主要是皮质醇)所致病症的总称。
其中以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亢进所致者最为多见,称为库欣病。
12.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这种瘤组织持续或间断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和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
13.糖尿病: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症。
14.血脂异常:由于脂肪代谢或转运异常,使一种或几种脂质高于或低于正常的代谢紊乱状态。
15.肥胖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是一种多因素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16.痛风:是慢性嘌呤代谢障碍所致的一组异质性疾病。
17.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代谢的代谢性疾病。
18.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指糖尿病人在应急状态下,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胰岛素拮抗激素(如胰高血糖素、儿茶酚胺、皮质激素等)增加,引起的糖和脂肪代谢紊乱,以高血糖、高血酮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19.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一定量的胰岛素的生物学反应性低于预计正常水平的现象。
20.空腹血糖受损:指一类非糖尿病性血糖异常,其血糖浓度高于正常,但低于糖尿病诊断价值。
21.风湿性疾病:是指病变累及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肉、肌腱、滑膜、韧带等。
以内科治疗为主的一组疾病。
22.僵硬:是指经过一段时间的静止或休息后,病人试图再活动某一关节时,感到局部不适、难以达到平时关节活动范围的现象。
由于晨起时表现最为明显故又称为晨僵。
23.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
24.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25.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IM)是一组病因未明的横纹肌非化脓性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