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教学大纲与授课计划62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教案

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教案
系部:护理系
任课教师:***
教师职称:助教
授课对象: 13畜牧
课程学时: 30课时
学年学期: 2014-2015年第一学期
第 1 次课学时 2
第 2 次课 学时 2
复习旧课:
中国为何要禁止从英国等国进口牛肉及其制品?奶牛场为何每年要检查结核病?
讲授新课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一、动物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1、动物疫病的特征
2、动物疫病的发生条件(病原体、易感动物、外界环境因素)
3、动物疫病流行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
4、流行过程的表现形式、季节性和周期性
5、疫源地
二、疫病监测 1、疫病监测方法
2、动物检疫与疫情监测的区别
三、防疫计划与防制应急预案 1、防疫制度与防疫计划。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教学大纲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动物防疫与检疫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于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具备中级动物检疫员、中级动物疫病防治员岗位必需的知识及技能,为适应本专业职业资格证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打下坚实基础,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的社会竞争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动物检疫员、动物疫病防治员应职岗位所必需的知识及操作技能,并使学生掌握动物防疫与检疫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于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贯彻《动物防疫法》,促进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
1.了解动物防疫与检疫的规范性和强制性。
2.掌握动物防疫方面颁布的法律、法规,及时了解我国新出台的相关法规、标准。
3.掌握动物防疫与检疫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 能力培养目标1.学会疫病预防措施(常用消毒器械的使用和常用消毒药的配制,并实施动检消毒;免疫程序设定以及免疫方法以及药物预防)。
2.了解猪禽常见疫病的病理特征并掌握诊断方法,进而掌握病料的采取、保存及送检方法。
3.学会动物产地检疫及检疫后的处理、出证。
4.学会动物屠宰检疫及检疫后的处理、出证。
5.掌握现行检疫证明的填写要求,规范出具法定的动物检疫证明,并做到准确无误判定有关证照是否有效。
(三)思想教育目标1.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建立安全防护意识。
2.有较强的职业道德意识,对学业精益求精。
3.有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学风。
4.有艰苦创业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知识部分(28学时)1.动物防疫基本知识(2学时)(1)学习《动物防疫法》,全面领会其立法宗旨、适用范围、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动物防疫监督、法律责任等精髓,掌握我国动物防疫检疫管理的基本制度。
掌握7个法定检疫标准(GB16548、GB16549、 GB16550、 GB16551、 GB16567、GB16568、 GB/T16569)及相关检疫行业标准,真正理解动物防疫与检疫的规范性和强制性,并注意和创造条件推行国家标准。
《动物防疫与检疫》课程标准

《动物防疫与检疫》课程标准课程类别:技能方向课课程学时:48学时开设学期:第3、4学期一、概述(一)课程性质《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是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一门技能方向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动物防疫与检疫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于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树立依法防疫,依法制疫的理念,初步具备执业兽医岗位必需的知识及技能,为适应将来考执业兽医资格证和就业准入制度打下坚实基础,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升学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标准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精神和《畜禽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结合社会人才需求情况制定,符合中等职业学校畜禽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与其它课程衔接非常密切。
本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掌握关键知识为主线,以实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从专业理论性和实践性特点出发,遵照课程教学内容“专业性、服务性、职业性”的要求,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设置,在知识点和能力点构建上,遵循学生学习认知规律和为后期专业课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要求。
(三)课程开发思路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按照学校人才培养要求,积极探索以实践能力考核为主的课程评价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畜牧兽医专业岗位能力为重点,从探索、实施课堂与实训一体化,项目导向为突破口,将教、学、做、考一体化融入教学全过程,充分体现了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课程设计理念,形成了认知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模块教学等课程教学体系。
努力实现课程内容设计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完美统一。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动物检疫员、动物疫病防治员应职岗位所必需的知识及操作技能,并使学生掌握动物防疫与检疫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于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促进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教学大纲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动植物检验检疫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学时: 36理论:36实验:学分 2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出入境动植物检验检疫是保证进出口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动植物检验检疫基本情况,以及其与进出口食品安全关系。
通过学习,初步知晓动植物检验检疫工作的重要性,了解和掌握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国际国内出入境动植物检验检疫基本情况。
2通过实践课程掌握和了解一些基本的动植物检验检疫操作技能。
三理论教学大纲几学时分配绪论(2 学时钱局)一、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发展概况二、动植物检验检疫内容三、动植物检验检疫国际国外现状三、我国动植物检验检疫现状第一章国际贸易与动植物检验检疫(2学时王处)一、国际相关组织介绍二、WTO/TBT-SPS 与动植物检验检疫三、农业协议四、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际标准、公约等。
第二章我国动植物检验检疫的法律依据(2学时钱局)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一、动植物检疫法二、卫生检疫法三、食品卫生法四、商品检验法五、我国出入境动植物产品的准入程序要求第三章植物检疫的科学依据(4 学时白)一、外来有害生物的生态学基础二、外来有害生物的定义及分类三、有害生物的风险评估四、风险预警五、外来有害生物的控制六、相关植物检疫技术第四章植物检验的科学依据(4 学时汪)一、植物源性食品的污染及其危害二、控制和防范植物源性食品的危害的国内外法律法规要求三、体系要求四、残留监控三、相关技术要求第五章我国主要现行植物检疫措施(4 学时杜海华)一检疫性植物有害生物的确定二入境植物检疫三出境植物检疫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四检疫处理措施第六章动物检疫科学依据(4学时吴成云)一、动物疫病的生物学基础二、主要动物疫病、疫情三、风险分析四、风险预警五、疫情疫病的监控六、相关动物检疫技术第七章动物检验的科学依据(4学时徐俊)一、物源性食品的污染及其危害二、控制和防范动物源性食品的危害的国内外法律法规要求三、体系要求四、动物残留监控五、相关技术要求第八章具体动物产品的检验检疫技术(钟一亮、何士龙)一、肉品检验检疫技术(2 学时)二、水产品检验检疫技术(6 学时)三、蛋品卫生检验(2 学时)第九章动植物检验检疫实践(3 学时)。
防疫与检验检疫说课

序 号
姓名
李福泉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8.3.11
专业技 术职务
讲师
职业 资 格证 书
硕士
专业 领域
畜牧兽医
在课程教学 中承担的任务
全局规划(教学及实 验实习、实训指导)
备注
1 2
杨文
陈柯 邱进杰 钟余守
男
男 男 男
1967.11
1963.12 1979.12 1965.3
副教授
讲师 讲师 兽医师
11
12 13 14 15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
资中县动物防疫检验监督所
内江种猪场 内江泳奎禽业养殖公司 天津宝迪集团—内江恩彼分公司 内江汉丰农牧有限公司
2006
2005 2009 2009 2009
理论课: 教学录像 PPT课件 实验室 实训基地
实习课:
实验实训课:
校外生产实习 实验教学 毕业论文设计 职业资格培训
防疫检疫人员知识要求
教 学 技术领域 模块1.动物防疫技术 (10学时) 防治措施(制度)
《猪场消毒制度》 《猪场卫生防疫制度》 《猪场免役程序》 《猪场预防用药及保健》 《猪场驱虫程序》 《兽医临床技术操作规程》
学士
学士 硕士 学士
动物医学
动物养殖 预防兽医 动物医学
制作病理一部分 (实习指导)
联系校外教学实训基 地(实习指导) 免疫防控(提供电话、 邮件等实习指导) 制作疾病防治一部分 (实习指导)
人员 构成 (含 兼职 教师 )
3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课件

???
精品课件
29
四、兽医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的方法、步骤、内容
(一)调查分析方法:询问调查、现场查看、实验室检验、统计分析 (二)步骤和内容:
拟定流 行病学
表
确定调 查范围
座谈询 问
查看现 场
收集流 行病学
资料
实验室 检查
流行病 学分析
精品课件
30
1、寄生虫生长生活环境 2、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对寄生虫病的影响 3、环境条件对畜禽健康与活动的影响
1、社会制度、生产力水平、 2、人民的经济、文化、科学技术水平 3、法律意识与贯彻执行法规的情况
精品课件
20
第二节、兽医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精品课件
21
一、兽医流行病学概念
兽医流行病学主要研究动物群体间疾病死亡频率分布及其决定因素
第二天病死率=100 (第二天死亡动物数) / (300+100) (第二天患病动物数) ×100%
精品课件
28
某肉鸡场某鸡舍有30000只鸡,出现了传染性支气管炎,第一天发现患病 100只、感染200只、死亡20只;第二天新增病鸡300只、感染500只,死亡 100只;第三天新增病鸡500只、感染1000只、死亡300只。计算各天的发 病率、感染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
百分比。
(六)患病率,在一定时间内动物群体中存在某病的病例数与同时群体的平均数之比。
(七)死亡率,因病死亡的动物数占动物总数的百分比。
精品课件
25
(八)病死率,在一定时期内,因某病死亡的动物数占患该病动物总数的百分比。 (九)带菌率,携带某病原微生物的动物数占调查动物总数的比率。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教学大纲与授课计划62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教学大纲与授课计划(62学时)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基层兽医防治人员、检疫人员和饲养管理人员所必需的动物防疫与检疫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 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防疫与检疫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2. 了解动物疫病的发生、流行、扑灭等基本知识。
3. 了解消毒药品、生物制品、驱虫药的性状、作用、用途、应用注意事项。
4. 掌握动物检疫的基本程序和内容。
5. 初步掌握动物防疫与检疫处理。
(二) 能力培养目标1. 能选购消毒药品,基本能配制消毒药品和进行消毒。
2. 能使用疫苗,进行动物免疫接种。
3. 能处理病、死动物。
4. 能开展产地检疫工作,并能进行某些疫病的常规大群检疫。
5. 能熟练应用检验工具进行屠畜禽的宰后检验,能初步识别内脏器官常见的病理变化。
6. 会出具各类检疫证明。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知识部分(一)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1. 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理解传染病、寄生虫病等概念。
理解动物疫病的传染性和流行性。
了解动物疫病发生的条件。
掌握动物疫病流行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
2. 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了解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的目的。
理解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常用的数、率、比的概念。
掌握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的方法、步骤和内容。
3. 防疫计划理解防疫措施的概念。
了解防疫的方针、原则和制定防疫计划的意义。
初步掌握畜禽养殖场防疫计划的编制方法。
4. 动物环境卫生了解畜禽饮水、饲料的卫生要求。
理解畜禽环境因素的概念,了解尘埃、有害气体等环境因素与微生物的关系。
初步掌握防止饲料、饮水污染的措施以及改善畜禽环境卫生的措施。
(二) 动物防疫技术1. 消毒理解消毒的概念,了解消毒的种类和方法。
掌握消毒方法选择的原则。
掌握常用消毒药品的选择原则、配制方法和使用方法。
掌握人员、畜舍、畜体、粪便、畜产品等消毒对象的消毒方法。
了解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和化学消毒效果的检查方法。
动物防疫与检疫课程设计

动物防疫与检疫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动物防疫与检疫的基本概念,掌握主要动物的常见疾病及其传播途径。
2. 学生能够描述动物防疫的主要措施和检疫流程,了解我国动物防疫法律法规。
3. 学生掌握动物疫苗接种的基本知识,了解疫苗的种类和适用范围。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动物疫情,提出合理的防疫措施。
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动物检疫流程的操作,掌握基本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3.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动物疫苗接种计划,并进行风险评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动物生命的尊重和关爱,增强保护动物健康的责任感。
2. 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对动物防疫与检疫工作的认识。
3. 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动物福利,积极参与动物保护活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生物学科选修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动物防疫与检疫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高中生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对动物防疫与检疫有一定兴趣,但实践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果。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上述具体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1. 动物防疫与检疫基本概念:介绍动物防疫、检疫的定义,以及它们在保障动物和公共卫生安全中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2. 常见动物疾病及传播途径:分析猪、牛、羊等家畜及宠物常见疾病,探讨其传播途径和危害。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3. 动物防疫措施:讲解动物隔离、消毒、驱虫、疫苗接种等防疫措施,以及防疫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二章4. 动物检疫流程:阐述动物检疫的流程、方法和要求,介绍我国动物检疫法律法规。
教材章节:第三章5. 动物疫苗接种:介绍疫苗的种类、适用范围、接种方法及注意事项,分析疫苗接种在动物防疫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四章6.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动物检疫流程操作、疫苗接种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教学大纲与授课计划(62学时)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基层兽医防治人员、检疫人员和饲养管理人员所必需的动物防疫与检疫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 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防疫与检疫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2. 了解动物疫病的发生、流行、扑灭等基本知识。
3. 了解消毒药品、生物制品、驱虫药的性状、作用、用途、应用注意事项。
4. 掌握动物检疫的基本程序和内容。
5. 初步掌握动物防疫与检疫处理。
(二) 能力培养目标1. 能选购消毒药品,基本能配制消毒药品和进行消毒。
2. 能使用疫苗,进行动物免疫接种。
3. 能处理病、死动物。
4. 能开展产地检疫工作,并能进行某些疫病的常规大群检疫。
5. 能熟练应用检验工具进行屠畜禽的宰后检验,能初步识别内脏器官常见的病理变化。
6. 会出具各类检疫证明。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知识部分(一)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1. 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理解传染病、寄生虫病等概念。
理解动物疫病的传染性和流行性。
了解动物疫病发生的条件。
掌握动物疫病流行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
2. 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了解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的目的。
理解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常用的数、率、比的概念。
掌握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的方法、步骤和内容。
3. 防疫计划理解防疫措施的概念。
了解防疫的方针、原则和制定防疫计划的意义。
初步掌握畜禽养殖场防疫计划的编制方法。
4. 动物环境卫生了解畜禽饮水、饲料的卫生要求。
理解畜禽环境因素的概念,了解尘埃、有害气体等环境因素与微生物的关系。
初步掌握防止饲料、饮水污染的措施以及改善畜禽环境卫生的措施。
(二) 动物防疫技术1. 消毒理解消毒的概念,了解消毒的种类和方法。
掌握消毒方法选择的原则。
掌握常用消毒药品的选择原则、配制方法和使用方法。
掌握人员、畜舍、畜体、粪便、畜产品等消毒对象的消毒方法。
了解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和化学消毒效果的检查方法。
2. 免疫接种理解免疫接种的概念,了解其分类、意义。
了解疫苗的运输和保存注意事项。
掌握疫苗的种类和疫苗使用的注意事项。
掌握饮水免疫、肌肉注射、滴鼻、点眼、气雾免疫等免疫接种的方法。
了解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和免疫效果评价的方法。
3. 药物预防理解药物预防的概念。
了解预防用药的原则,了解预防传染病、寄生虫病常用的药物。
掌握混水给药、混饲给药、药浴等给药方法。
了解微生态制剂的概念、种类、作用和应用方法。
4. 扑灭疫病的措施了解疫情报告对扑灭疫病的重要意义。
了解隔离的方法、意义。
了解封锁的概念、原则和封锁区的划分。
掌握封锁区内外扑灭疫病采取的措施,了解解除封锁的条件。
了解动物的扑杀方法,掌握动物尸体的处理方法。
(三) 动物检疫基本知识1. 动物检疫的范围、对象、分类理解动物检疫、动物检疫对象等概念。
了解动物检疫的任务、意义,了解国内动物检疫的范围,进境动物检疫的范围。
掌握全国动物检疫对象和各种用途动物的检疫对象,了解进境动物检疫对象。
了解我国动物检疫的分类。
2. 动物检疫的方式和方法了解动物检疫的方式和基本方法。
掌握动物群体临床检查的方法。
了解病料的采取和保存方法。
掌握细菌性疫病病料涂片检查的方法。
掌握布病凝集反应和结核病变态反应检查的方法。
3. 动物检疫处理理解检疫处理的含义。
了解动物检疫结果的分类。
掌握合格动物、动物产品与不合格动物、动物产品的标志。
了解国内检疫对合格动物、动物产品与不合格动物、动物产品的处理方法。
(四) 动物检疫技术1. 产地检疫了解产地检疫的概念、意义、分类及要求。
掌握畜禽产地售前检疫的程序、内容、方法。
了解产地检疫的出证条件、产地检疫证明的适用范围和有效期。
掌握产地检疫证明的填写方法。
2. 屠宰检疫了解宰前检疫的目的、意义、方法、程序。
掌握宰前检疫的处理方法。
了解宰后检验的目的、意义、方法及检验工具的使用方法。
掌握宰后检验的程序。
掌握猪宰后应检淋巴结的名称、部位、正常形态和颜色、常见病理变化。
掌握猪宰后旋毛虫和猪囊虫的检验方法。
了解宰后各组织器官常见的病理变化。
了解宰后检验的处理与盖检印。
了解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16548—1996)。
3. 运输检疫了解运输检疫的概念、意义、类型。
了解国内种用畜禽检疫技术规范(GB16567—1996)。
掌握种畜禽起运前检疫的时间、项目、程序和方法。
了解动物运输检疫证明、运载工具消毒证明的适用范围、有效期,掌握证明的填写方法。
了解运输检疫的注意事项。
4. 市场检疫了解市场检疫的概念、意义,掌握市场检疫的程序、内容。
掌握病、死畜禽及病、死畜禽肉的鉴别要点。
了解市场检疫的注意事项。
(五) 动物产品检疫技术1. 皮张检疫了解皮张检疫的意义。
了解建立皮张检疫档案的意义及档案内容。
掌握皮张炭疽检疫技术。
2. 精液检疫了解精液一般性状的检查内容。
了解牛冷冻精液中可能携带的病原体种类。
了解精液微生物学检查的方法。
了解进口精液、胚胎的检疫程序。
(六)屠畜传染病的鉴定与处理炭疽,鼻疽,结核,布病掌握如何鉴别与处理.猪丹毒,沙门氏菌病,钩瑞螺旋体病,口蹄疫,狂犬病,痘病掌握如何鉴别与处理.技能部分1. 畜禽养殖场或养殖专业户疫情调查掌握疫情调查的一般方法。
会写疫情调查报告。
2. 畜禽养殖场防疫计划的制定掌握防疫计划的编制方法。
会根据疫情调查写出防疫计划。
3. 消毒药品的选购与配制会选购消毒药品。
基本掌握常用消毒药品的配制方法。
4. 畜舍消毒方法掌握喷雾消毒方法。
掌握熏蒸消毒方法。
5. 疫苗的稀释和各种免疫接种方法掌握不同疫苗的稀释方法。
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掌握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
6. 动物驱虫掌握混饲给药的方法。
会进行驱虫效果评定。
7. 动物尸体处理掌握尸体处理的方法。
8. 动物群体检疫会按静态、动态、饮食状态的程序进行临诊观察。
能区分健康动物和患病动物。
9. 奶牛结核病的检疫掌握牛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的操作方法。
掌握牛结核菌素点眼变态反应的操作方法。
会判定结果。
10. 布氏杆菌病的检疫掌握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反应的操作方法。
掌握布氏杆菌病平板凝集反应的操作方法。
11. 动物产地售前检疫会入户到场实施检疫。
会按检疫程序进行检疫。
会出具检疫证明。
12. 猪宰后检疫会使用检验工具。
初步掌握肌肉、器官剖检的方法,初步识别内脏器官常见的病理变化。
掌握旋毛虫检验的方法。
13. 皮张炭疽检疫会扦取样皮。
掌握样皮处理的方法。
会环状沉淀试验操作及结果判定。
14. 市场检疫会验证、查物、出证、收费。
会识别病、死畜禽和病、死畜禽肉。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授课计划学时:62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1.传染病2.寄生虫病3.动物疫病4.流行过程5.传染源6.传播途径7.垂直传播8.水平传播9.传播媒介10.易感动物11.流行病学12.消毒13.预防性消毒14.临时消毒15.终末消毒16.免疫接种17.紧急免疫接种18.可疑感染家畜19.药物预防20.发病率21.封锁22.动物检疫23.动物检疫对象24.产地检疫25.运输检疫26.死亡率二、填空题[每空0.5分]1.传染病的发展阶段分()、()、()、()四个时期,其中可用于临床诊断的是()时期。
2.间接接触传染的疫病可通过()、()、()、()和()传播。
3.根据在一定时期内发病动物数量的多少和传播范围的大小,动物疫病流行过程可分为()、()、()、()四种表现形式。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于()起施行。
5.防疫法规定管理的疫病分()类,()种,其中一类疫病有()种。
6.动物防疫监督的主体是()。
7.综合性防疫措施包括()措施和()措施。
8.动物防疫包括动物疫病的预防、()、()和动物,()的检疫。
9.封闭式畜舍内的主要有害气体是()、()和()。
10.根据消毒的时机和目的不同分为()、()和()。
11.牛奶的巴氏消毒法是加热到()保持();或是加热到()保持();或加热()1-2s,然后迅速冷却。
12.临时为避免某些疫病发生而进行的免疫接种叫()。
13.普通疫苗包括()、()、()。
14.灭活疫苗的优点是安全性()、不受()干扰,可在()下保存;缺点是用量(),产生免疫力()常需加入(),以提高免疫原性。
15.()和()动物不能进行免疫接种。
16.饮水免疫不能使用含()的自来水或()饮水器,免疫前一般停水()小时或()小时。
17.隔离时一般将受检家畜分为()、()和()三类分别对待。
18.原则上由()发布和解除封锁令。
19.根据具体情况可将封锁区划分为()、()和()。
20.染疫动物的扑杀方法有()、()、()和()。
21.病畜是指有()、()或()为阳性的家畜。
22.《防疫法》中规定的动物是指()、()和()、()的其他动物。
23.隔离检疫一般需要隔离()天。
24.个体检疫的方法一般有()、()和()。
25.病理剖检时应选择()动物,怀疑是()病的动物不能剖检。
26.动物群体检疫的一般程序是先()、后()、再()。
27.现场检疫中“三观”是指()、()和();一察指()。
28.牛结核病检疫时,皮内注射结核菌素的剂量为()ml,阳性反应标准是注射后()小时、皮厚差()mm以上。
29.牛的结核病的变态反应检查有()和()两种方法。
30.经检疫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由动物检疫机构出具(),产品加盖()。
31.经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在()的监督下由()作()和()处理,或()。
32.产地检疫分为()、()和()。
33.《动物免疫证》由()填写,()保存。
34.《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的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天。
《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的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天。
35.外购种用畜禽入场后需进行()检疫。
36.活畜产地检疫的出证条件是()、()和()。
37.宰前检疫后的处理方式有()、()、()、()。
38.宰前检疫处理时,对()、()以及()的动物,不得冷宰。
39.宰前检疫处理时,()、()、()的动物,应急宰。
40.宰后检验包括对()和()两大方面。
41.宰后检验时感官检验包括()、()、()和(),以()和()为主。
42.屠宰过程中发现恶性传染病和一类检疫对象时,应采取()。
43.动物宰后检验的一般程序是(),(),()三大基本环节。
44.猪的宰后检验程序是()、()、()、()、()五个基本环节。
45.猪的头部检验,放血之后,烫毛烫皮之前,剖检(),割头之后剖检()。
46.肉胴体检验包括()、()、()和()。
47.宰后检验要求的摘除“三腺”是指()、()和()。
48.非离体检验是指()。
49.运输检疫时对托动动物的检疫过程要在()内完成。
50.市场检疫的内容是()、()和()。
51.疫病流行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