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读后感

合集下载

《逻辑思维》读后感

《逻辑思维》读后感

《逻辑思维》读后感《<逻辑思维>读后感》读完《逻辑思维》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场思维的洗礼,对于思考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思考无处不在,小到决定今天穿什么衣服,大到规划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然而,我们大多数时候的思考可能是随意的、直觉式的,缺乏系统的逻辑支撑。

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拥有逻辑思维能力是多么重要。

逻辑思维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我们都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心里有很多想法,但在表达时却语无伦次,让别人难以理解。

而通过学习逻辑思维,我们可以组织语言,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条理进行阐述,让我们的想法能够准确无误地传达给他人。

比如,在工作中向领导汇报工作进展,或者在会议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能够运用逻辑清晰的表达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沟通效率,还能增加自己观点的说服力。

同时,逻辑思维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分析问题。

当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时,逻辑思维能让我们将其分解成一个个小的部分,逐一进行分析和研究。

这样可以避免被问题的表象所迷惑,从而找到问题的本质和根源。

就像解一道数学难题,我们需要通过逻辑推理,一步一步地找到解题的关键。

书中还提到了逻辑思维在判断和决策中的作用。

在做决策时,我们常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比如情感、偏见、经验等。

而逻辑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排除这些干扰,对各种可能性进行客观的评估和比较,从而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例如,在购买一件昂贵的商品时,我们不能仅仅因为一时的冲动或者他人的推荐就做出决定,而是要通过对自身需求、产品性能、价格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运用逻辑判断来确定是否值得购买。

此外,逻辑思维还能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

在学习新知识时,我们可以运用逻辑思维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

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的内容,还能够举一反三,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比如学习历史,我们可以通过时间轴和因果关系将各个历史事件串联起来,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

逻辑思维读后感心得范文

逻辑思维读后感心得范文

逻辑思维读后感心得范文逻辑思维是一种重要的认知能力,它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思路、分析问题、解决困惑。

近日,我读了一本名为《逻辑思维》的书籍,从中我深刻体会到逻辑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它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意义。

通过学习逻辑思维,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思考能力,也对事物的本质有了更深的了解。

首先,逻辑思维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我们经常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

有些问题可能错综复杂,让人眼花缭乱。

然而,通过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我们可以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简单的部分,并通过归纳、演绎等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

逻辑思维的应用,使我们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避免一时冲动和盲目行动,从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逻辑思维对于个人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一个人要想在自己的领域取得成功,仅有个人的努力和才华是远远不够的。

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合理地安排时间、制定计划和目标,并且能够有效地分辨信息的真伪,从而避免被一些不实信息误导。

此外,逻辑思维的培养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提高沟通能力和说服力。

这些能力的提升,将为我们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在读完《逻辑思维》这本书之后,我对逻辑思维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它不仅是一种认知能力,更是一种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运用逻辑思维,我们能够更好地理清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逻辑思维对于个人成长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提高沟通能力和说服力。

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我开始尝试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困惑。

我发现,当我在面临一个问题时,先将其分解成简单的部分,逐步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难度就变得更容易应对了。

此外,逻辑思维也使我更加关注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不再轻易被一些虚假信息所欺骗。

这些都是逻辑思维能够带给我的实际效果,使我更加理性和冷静地去面对问题。

逻辑思维读后感

逻辑思维读后感

逻辑思维读后感《逻辑思维》是一本由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斯特恩伯格所著的心理学专著。

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深受读者的喜爱。

通过对逻辑思维的深入探讨,斯特恩伯格向读者展示了逻辑思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逻辑思维来解决问题、做出决策。

逻辑思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这本书中,斯特恩伯格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践经验,向读者展示了逻辑思维的重要性。

他指出,逻辑思维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通过逻辑思维,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并采取合适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在读完《逻辑思维》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了逻辑思维的重要性。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

如果我们能够运用逻辑思维来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取得更好的成绩。

逻辑思维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通过逻辑思维,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并采取合适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此外,在《逻辑思维》中,斯特恩伯格还向读者介绍了一些实用的逻辑思维工具和技巧。

通过这些工具和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逻辑思维来解决问题,提高我们的决策能力。

在读完这些工具和技巧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它们的实用性和价值。

通过这些工具和技巧,我可以更好地应用逻辑思维来解决问题,提高我的决策能力。

总的来说,《逻辑思维》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逻辑思维的重要性,还学习到了一些实用的逻辑思维工具和技巧。

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一定能够更好地运用逻辑思维来解决问题,取得更好的成绩。

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这本书,从中受益,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逻辑思维,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并采取合适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逻辑学读后感怎么写

逻辑学读后感怎么写

逻辑学读后感怎么写?逻辑学读后感1一直很敬重文学,数学,哲学这些基础学科,虽然相比一些应用学科这些可能不会在实际生活中有立竿见影的效用。

整天琢磨这些的人可能还给人一种吃饱了没事找事的感觉。

了解逻辑的一些基本规律之后,觉得所有复杂问题都可以简化为一串符号连接的公式,一目了然。

万物都充满了最严格的规则和秩序,了解这些最基本的规则和秩序才能把握正确的方向和解决方法。

我们有时候使用自以为正确的信息和方法进行推论,殊不知认识基础可能就有错,前提错误,推理再正确,也不会有正确的结论。

如罗素关于火鸡的故事:饲养场里一只爱作归纳的火鸡发现,第一天,主人一打铃就给它喂食。

然而,作为一个卓越的归纳主义者,它并不马上做出结论,它继续收集事实并在多种情况下观察:雨天和晴天,热天和冷天,星期三和星期四。

最后它的良心感到满意,得出结论“主人打铃后就会给我喂食”。

可是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在圣诞节前夕,主人打铃后它跑出来觅食,主人却把它一把抓住,宰杀烹调后送上了餐桌。

“谎言重复千百遍就会被误认为是真理”,一个人长期处于各种错误信息的包围一种,处在不可靠的数字,数据,报表的包围中,久而久之也会有意无意的把它们当作是真的东西加以接受,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书中举了很多命题和推理的例子,很有意思。

据说苏格拉底曾劝男人们都去结婚,他的规劝是这样经行的:如果你娶到一个好老婆,你会获得人生的幸福;如果你娶到一个坏老婆,你会成为一个哲学家;你或者娶到好老婆,或者娶到坏老婆,所以,你或者获得人生的幸福,或者成为一位哲学家。

(二难推理的复杂构成式)看来他对自己的职业还挺满意的。

据说他老婆不好,经常河东狮吼。

据说他长的很丑,又没钱,一天到晚就知道跟人辩论,以此来证明别人的无知,并证明他自己除了知道自己无知外其实一无所知。

给这种人做老婆还真是需要经常发发火,要不然怎么继续人生道路啊。

逻辑学读后感2上个月在旧书店看到了《逻辑学是什么》这本书。

我觉得这本书很不错,于是就做了这本书的读书笔记。

《逻辑思维训练》读后感

《逻辑思维训练》读后感

《逻辑思维训练》读后感《逻辑思维训练》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籍,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逻辑思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逻辑思维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对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在这本书中,作者系统地介绍了逻辑思维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让我对逻辑思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逻辑思维不仅仅是一种学术上的能力,更是一种实用的技能。

在现代社会,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而逻辑思维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通过训练逻辑思维,我们可以更加理性地思考问题,避免冲动和主观臆断,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在书中,作者还提到了逻辑思维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有人认为逻辑思维会束缚创造力,但实际上,逻辑思维和创造力并不矛盾,相反,它们可以相辅相成。

逻辑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表达创意,让创造力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只有在逻辑思维的基础上,我们的创造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除此之外,逻辑思维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思维方式。

在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图和逻辑,避免产生误解和冲突。

通过训练逻辑思维,我们可以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建立更加良好的人际关系。

总的来说,逻辑思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还能够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阅读《逻辑思维训练》,我深刻体会到了逻辑思维的重要性,也意识到自己在逻辑思维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和训练逻辑思维,以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愿我们都能成为具有逻辑思维能力的人,做出更加明智和理性的选择。

逻辑思维与诡辩读后感

逻辑思维与诡辩读后感

逻辑思维与诡辩读后感近日,我有幸阅读了一本名为《逻辑思维与诡辩》的书籍,这让我对逻辑思维和诡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丰富的案例和理论分析,向读者展示了逻辑思维和诡辩之间的辩证关系。

作者首先介绍了逻辑思维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逻辑思维是一种以逻辑规律为基础的思维方式,通过对事物之间的关联和推理来进行正确的思考和判断。

在这一部分,作者以一系列经典逻辑谬误为例,如“以小概括大”、“非黑即白”等,向读者解释了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和应用。

通过学习逻辑思维,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问题,避免陷入谬误的陷阱。

接下来,作者引入了诡辩的概念和特点。

诡辩是指以欺骗为目的的辩论手法,其特点是用似是而非的论证方式来迷惑对方,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这一部分,作者列举了一些典型的诡辩手法,如“转移话题”、“攻击人格”等,通过分析这些手法的用途和效果,向读者传达了诡辩的不道德性和危害性。

在书的后半部分,作者深入探讨了逻辑思维与诡辩的关系。

作者指出,逻辑思维和诡辩并非完全对立,反而存在一定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逻辑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洞察诡辩的真实意图,从而避免被诡辩所迷惑;而诡辩则可以提醒我们不断锤炼逻辑思维的能力,以更好地识别和应对诡辩的挑战。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了逻辑思维和诡辩在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

在信息时代,我们接触到的各种观点和信息层出不穷,如何辨别真伪、如何从逻辑上分析和思考已成为必备的能力。

逻辑思维可以帮助我们从混乱的信息中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内容,提升我们的决策能力和判断力。

而诡辩意识的培养则可以使我们更加警惕和警觉,避免受到诡辩的影响和伤害。

在我个人而言,通过对逻辑思维和诡辩的学习,我意识到自身在思维方式和沟通中的不足之处。

我发现自己在某些时候容易陷入诡辩的陷阱,迷失在细枝末节的争辩中,无法理清头绪。

同时,我也发现了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在处理问题时,逻辑思维让我能够理性地分析事实和原因,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逻辑思维与诡辩读后感

逻辑思维与诡辩读后感

逻辑思维与诡辩读后感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逻辑思维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逻辑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解决困惑,提高我们的思考能力。

然而,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使用诡辩术来误导我们的思维,这就需要我们对逻辑思维和诡辩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学习。

在读完关于逻辑思维与诡辩的文章后,我受益匪浅。

文章首先介绍了逻辑思维的定义和特点。

逻辑思维是指通过理性推理和严密的论证来获得真理的一种思维方式。

逻辑思维强调的是逻辑上的合理性和严密性,它要求我们根据已有的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并且要将推理过程进行逻辑化的表达。

逻辑思维的基本原则包括真假判断、充分必要条件、演绎推理等等。

然而,即使我们掌握了逻辑思维的基本原则,也难免会遇到一些人使用诡辩术来误导我们的思维。

诡辩是指以迷惑、欺骗和混淆为目的,运用一种或多种无效的论证方式来误导他人判断和结论的一种辩论技巧。

与逻辑思维不同,诡辩强调的是说服性和欺骗性,它可以通过操控信息、误导观点以及歪曲事实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因此,我们在面对他人的言辞时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善于识别并分析他人使用的诡辩手法。

文章还给出了一些常见的诡辩手法,这些手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识别诡辩。

比如,论点的舞台化是指将争论引入一个无关的话题或背景,从而转移注意力,使人们忽略真正的问题。

诽谤与中伤则是通过贬低对方的形象或攻击其人格来抹黑对方的观点。

情感论证则是通过激发人们的情感,使其产生偏见和偏执,从而掩盖事实的真相。

这些诡辩手法的存在使我们更加清楚地意识到,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文章最后提到了如何应对诡辩。

作者认为,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加强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正确辨析真假论证,深入理解事物本质。

只有通过锻炼和提升逻辑思维,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应对诡辩。

通过阅读这篇关于逻辑思维与诡辩的文章,我对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和诡辩的危害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逻辑思维是我们正确思考和判断的基础,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理解问题,并做出明智的决策。

逻辑思维读后感

逻辑思维读后感

逻辑思维读后感
《逻辑思维》读后感。

《逻辑思维》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作者通过对逻辑思维的深入探讨,帮助读者理清思绪,提高思维能力。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逻辑思维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书中对逻辑思维的定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指出,逻辑思维是一种通过理性分析和推理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思路,避免盲目行动,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能够运用逻辑思维,就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取得更好的成绩。

其次,书中对逻辑思维的训练方法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提出,要想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就需要进行系统的训练。

这种训练包括逻辑推理、思维分析、问题解决等方面。

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思考,我们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问题。

最后,书中还介绍了一些逻辑思维的应用案例,这些案例给我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这些案例,我深刻地认识到逻辑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中,逻辑思维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通过阅读《逻辑思维》,我对逻辑思维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自己的思维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不断地运用逻辑思维,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这本书,从中受益,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取得更好的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到读书,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罗辑思维》,这是一本书名,也是一档视频脱口秀的节目。

喜欢在空余闲暇的时光听罗胖说书。

我觉得这是挺享受的一件事。

尽管他的观点不一定全都正确,但是他的思维方式和视角的确值得我们学习。

在这个随手即得互联网海量信息的时代,如何突破思维瓶颈?不妨读读《罗辑思维》,作者罗振宇。

《罗辑思维》一书是根据罗振宇的互联网视频知识脱口秀《罗辑思维》创作。

知识信息量极大,喜笑怒骂;罗胖读书,讲给你听,这里聚合的不仅是精彩内容,更是一群有想法的人。

他们的口号是:“死磕自己,愉悦大家!”。

幽默犀利的语言引导大家摆脱旧方法束缚,增长见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作者罗振宇对正在到来的互联网时代有深刻的洞察。

他认为,互联网正在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基础设施”,它将彻底改变人类协作的方式,使组织逐渐瓦解、消融,而个体生命的自由价值得到充分释放。

《罗辑思维》的口号是“有种、有趣、有料”,做大家“身边的读书人”,倡导独立、理性的思考,凝聚爱智求真、积极上进、自由阳光、人格健全的年轻人。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罗胖讲教育的话题,他说这个话题太大了,平时真的借一百个胆子都不敢说,因为学养不够,驾驭不了。

但是《罗辑思维》这个节目有个好处,罗胖可以什么都不懂,但是只要知识的生产者、那些书籍的写作者还活着,还在勤奋地工作,他们一旦写出书来,我看得懂,我就能讲地出来,所以我在合适的时候,当合适的知识搬运工。

之所以今天我胆儿这么肥,敢碰这个话题,是因为我看了这本书,《吾国教育病理》,这本书的作者是我国着名的社会学家,郑也夫先生。

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其实就两个:第一个是不公平,第二个,就是它毁灭了一代人的兴趣、创造性和求学的热情,每个受过中国式教育的人都深知其中三味。

关于教育这一讲,内容庞多,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网站搜索,挺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了解一下的,对其中有关创造力的言论,我觉得听来耳目一新,听着似乎觉得哪里不太舒服,但想想确实也有些道理。

创新是一种非常稀缺的人格特征,美国研究创新的学者做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统计,比方说把人类历史上很多创新人物给他搁一块,然后一统计,发现一个特征,他们在十岁的时候,有四分之一的人双亲都死去了一个,到了20岁的时候,有一半以上的人双亲死去了一个。

说白了,什么意思?就是有奇才异能的、有创造力的人,是家庭不幸福。

家庭不幸福,问题家庭的孩子通常是两条路,一条是上街当流氓,杀人、撒谎、吸毒;还有一种,成为我们刚才讲的奇才异能之士。

你说哪个概率大?当然是前者概率大了,所以我们在很多研究创造力的时候发现,比方说还有一个实验,人类目前七个领域的最杰出的人,发现一看,无一例外都有一个特征,这些人跟家庭成员相处有情感障碍,比如说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年轻的时候,就愿意独处,这种独处的方式,导致他后来的无数次婚姻一次都不成功,他跟自己的孩子相处得也不好。

甘地、弗洛伊德这些人,跟自己的家人都没法相处,这些特征,为什么?因为他怪人嘛!他跟别人不一样,所以很多东西,其实回到一个原点,什么叫创新力,创造力就是这个人是个怪人,甚至在别人看来极端的精神病人,所以很多人说左撇子的人有创造力,你能找到一堆左撇子,毕加索、弗洛伊德、爱因斯坦,这些人都是左撇子,创造力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异类。

这话可能不好听,但是你从进化史一看,它就是如此,这就是底牌!那请问,怎么培养创新力啊?很多学校高举大旗,创造力培养学院,请问怎么培养创造力?要知道“创造力”这个词,它创生出来之后,你就会发现,他既不可测量,也不可识别,更不可培养,如果你能测量、能识别、能培养,那还叫创造力吗?创造力在它发生的那一瞬间,你根本就不知道这叫创造力,比尔盖茨退学的那一刹那,所有同学都嘲笑他是傻子,这才对,他才叫创造力;乔布斯一定是一个性格特异的人,这才叫创造力。

所以如果这样去理解创造力,我们还要培养创造力的话,那教育该怎么转型?很简单,不干涉,不要去试图培养创造力,给选择,造环境,让他想要什么可以更轻易地、低成本得到即可,这就是好的教育。

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呢?用一句土话说,伺候地太勤,老想干涉,我看着你,我怎么给你搞点创造力,你怎么知道你能给他创造力呢?我们人类只能搞清楚怎么毁灭创造力,我们现在没有能力搞明白,怎么培养创
造力。

所以根据郑也夫先生的判断和学术上的研究,等什么时候我们的教育从智力教育,变成了情商教育,等什么时候我们的教育,从过度干涉地、伺候地太勤的教育,变成一种袖手旁观似的,更温煦的,看故事的,旁观者似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