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课本习题参考答案(2020年整理).pptx
化学选修三练习题及答案及解析

化学选修三练习题及答案及解析2、以下各能层中不包含p能级的是A. N B. M C. L D.K3、以下能级中轨道数为3的是A. s能级B. p能级C. d能级D. f能级4、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A. K+ 1s22s22p63s23p B. F 1s22s22p C. S2- 1s22s22p63s23pD.Ar1s22s22p63s23p61、从原子结构的观点看,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的短周期元素,其相同,不同;同一纵行的主族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能层数不同。
2、除第一和第七周期外,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元素开始,以结束。
4、甲元素原子核电荷数为17,乙元素的正二价离子跟氩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甲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第主族,电子排布式是,元素符号是,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乙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第主族,电子排布式是,元素符号是,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三ⅦA1s22s22p63s23p5ClHClO4四ⅡA 1s22s22p63s23p64sCa Ca21、下列说确的是A. 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B.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C. 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D. 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2、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排布分别为ns1、3s23p1和2s22p4,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 XYZB. X2YZC. X2YZD. XYZ3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ⅦA族元素性质特征的是A. 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 易形成-1价离子C. 从上到下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D. 从上到下氰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周期表里,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B. 在周期表里,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C. 最外层电子书为8的都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D. 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原子半径也越大6、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
高中化学选修三教材答案

第二章第一节习题参考答案1. 〔略〕2. 氧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还差两个电子达到8e-稳定结构,氢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差一个电子达到2e-稳定结构,所以一个氧原子只能与两个氢原子成键,氢气和氧气化合生成的分子为H2O。
3. 二氧化碳的结构为O=C=O,所以其分子中有两个碳氧σ键和两个碳氧π键。
4. 键能和键长都是对共价键稳定程度的描述,Cl2、Br2、I2的键能依次下降,键长依次增大,表明Cl2、Br22、I2分子中的共价键的牢固程度依次减弱。
5. 键能数据表明,N≡N键能大于N—N键能的三倍,N≡N键能大于N—N键能的两倍;而C=C键能却小于C—C键能的三倍,C=C键能小于C—C键能的两倍,说明乙烯和乙炔中的π键不牢固,容易被试剂进攻,故易发生加成反应。
而氮分子中N≡N非常牢固,所以氮分子不易发生加成反应。
6.〔注:此题的键长数据和热分解温度,需要通过查阅课外资料获得〕第二节习题参考答案1.2. 在乙炔分子中,2个碳原子各以1个sp杂化轨道与氢原子形成1个碳氢σ键,同时又各以其另1个sp杂化轨道形成1个碳碳σ键,除此之外,每个碳原子通过2个未参加杂化的p轨道〔相互垂直〕形成了2个π键,因此,乙炔的三键中有1个σ键和2个π键。
3. 甲醛分子的立体结构:碳原子采取sp2杂化,甲醛分子中有2个C—H σ键,而C—O之间有1个σ键和1个π键。
4. 氢离子接受水分子中氧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以配位键形成H3O+,电子对给予体是H2O,接受体是H+。
5. 银离子与氯离子形成难溶的氯化银沉淀。
加入氨水后,银离子接受氨分子中氮原子给出的孤对电子以配位键形成[Ag〔NH3〕2]+,由于生成了可溶性的[Ag〔NH3〕2]+,继续加入氨水时氯化银就溶解了。
第三节习题参考答案1. 水是角形分子,氢氧键为极性键,所以水分子中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
而二氧化碳为直线形分子,虽然碳氧键为极性键,但分子的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重合,所以为非极性分子。
(完整word版)人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课后题带答案

1、以下能级符号正确的是(AD )A. 6sB. 2dC. 3fD.7p2、以下各能层中不包含p能级的是( D )A。
N B. M C. L D.K3、以下能级中轨道数为3的是( B )A。
s能级 B. p能级 C。
d能级 D. f能级4、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C )A. K+ 1s22s22p63s23p6 B。
F 1s22s22p5C。
S2- 1s22s22p63s23p4 D.Ar 1s22s22p63s23p61、从原子结构的观点看,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的短周期元素,其能层数相同,不同;同一纵行的主族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能层数不同。
2、除第一和第七周期外,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碱金属元素开始,以稀有气体结束。
4、甲元素原子核电荷数为17,乙元素的正二价离子跟氩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1)甲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第主族,电子排布式是,元素符号是,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2)乙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第主族,电子排布式是,元素符号是,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1)三ⅦA 1s22s22p63s23p5 Cl HClO4(2)四ⅡA 1s22s22p63s23p64s2 Ca Ca(OH)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B。
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C. 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D. 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2、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排布分别为ns1、3s23p1和2s22p4,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 )A. XYZ2 B。
X2YZ3 C。
X2YZ2 D. XYZ3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ⅦA族元素性质特征的是( A )A. 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
易形成—1价离子C. 从上到下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D. 从上到下氰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 在周期表里,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B。
高中化学选修三习题附答案

【答案】(1)同素异形体 (2)I1(N)>I1(O)>I1(C)(3)ABE sp2
(4)低金刚石是原子晶体,而足球烯为分子晶体(5)
【解析】本题考查同素异形体、核外电子排布、第一电离能、杂化方式等、晶胞的结构和计算等。(1)金刚石、石墨、足球烯和碳纳米管都是碳的单质,根据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它们结构都不同,所以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碳是6号元素,根据构造原理可知碳的基态电子排布图为: ;(2)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同一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但是N原子的最外层处于半满结构,比较稳定,所以第一电离能最大,所以I1(N)>I1(O)>I1(C);(3)石墨是层状结构,在同一层内碳与碳之间形成C-C单键,是σ键,而在层与层之间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相结合,所以石墨中存在的作用力是σ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故选ABE,在层内每个碳与周围三个碳形成共价键,所以碳的杂化方式为sp2;(4)A是金刚石,原子晶体,C是足球烯为分子晶体,所以C的沸点低;(5)根据图A及题目中的描述,根据金刚石晶胞的结构图可知,金刚石晶胞是面心立方堆积完之后还在四个四面体里有原子,也就是说在金刚石晶胞的体对角线上连排了四个原子,并且相切,所以体对角线长度就是碳原子半径的8倍,设晶胞边长为a ,碳原子的半径为r,即a=8r,∵碳原子的质量=,又∵每个晶胞中含有碳原子个数=4+8×+6×=8,由=,得a =2×,∵a=8rhttp:/*/www.!未来脑教学云平台##,∴r=a=。
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同一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但是原子的最外层处于半满结构比较稳定所以第一电离能最大所以i1ni1oi1石墨是层状结构在同一层内碳与碳之间形成cc单键是键而在层与层之间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相结合所以石墨中存在的作用力是键和分子间作用力abe在层内每个碳与周围三个碳形成共价键所以碳的杂化方式为sp是足球烯为分子晶体所以c的沸点低及题目中的描述根据金刚石晶胞的结构图可知金刚石晶胞是面心立方堆积完之后还在四个四面体里有原子也就是说在金刚石晶胞的体对角线上连排了四个原子并且相切所以体对角线长度就是碳原子半径的倍设晶胞边长为a碳原子的半径为个晶胞中含有碳原子个数48备注无5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讲义及习题.含答案[1]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讲义及习题.含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58b6aeff650e52ea541898d2.png)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讲义及习题.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讲义及习题.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讲义及习题.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一。
原子结构1、能级与能层2、原子轨道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下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轨道,后进入3d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PS:构造原理并非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低,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2)能量最低原理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3)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规则。
比如,p3的轨道式为,而不是。
洪特规则特例:当p、d、f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即p0、d0、f0、p3、d5、f7、p6、d10、f14时,是较稳定状态。
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4Be 2s22p0、12Mg 3s23p0、20Ca 4s23d0;半充满状态的有:7N 2s22p3、15P 3s23p3、24Cr 3d54s1、25Mn 3d54s2、33As 4s24p3;全充满状态的有10Ne 2s22p6、18Ar 3s23p6、29Cu 3d104s1、30Zn 3d104s2、36Kr 4s24p6。
高中化学选修三习题附答案

第II 卷(非选择题)一、综合题:共4题 每题15分 共60分1.金属钛(Ti)被誉为21世纪金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它兼具铁的高强度和铝的低密度。
其单质和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氮化钛(Ti 3N 4)为金黄色晶体,由于具有令人满足的仿金效果,越来越多地成为黄金的代替品。
以TiCl 4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制得Ti 3N 4和纳米TiO 2(如图1)。
如图中的M 是短周期金属元素,M 的部分电离能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Ti 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
(2)M 是______(填元素符号),该金属晶体的积累模型为六方最密积累,配位数为________。
(3)纳米TiO 2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催化剂,纳米TiO 2催化的一个实例如图2所示。
化合物甲的分子中实行sp 2方式杂化的碳原子有__________个,化合物乙中实行sp 3方式杂化的原子对应的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
(4)有一种氮化钛晶体的晶胞与NaCl 晶胞相像,如图3所示,该晶胞中N 、Ti 之间的最近距离为a pm ,则该氮化钛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 g·cm-3(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只列计算式)。
该晶体中与N 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N 原子有________个。
(5)科学家通过X -射线探明KCl 、MgO 、CaO 、TiN 的晶体与NaCl 的晶体结构相像。
且知三种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数据如下:KCl 、CaO 、TiN 三种离子晶体熔点由高到低的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d24s2 (2)Mg12 (3)7O>N>C (4)12 (5)TiN>CaO>KCl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1)Ti位于第四周期,第IVB族,外围电子排布为3d24s2,故答案为3d24s2;(2)金属M的第三电离能远远大于其次电离能,所以M应为短周期第IIA族元素,又因M可把Ti置换出来,所以M应为Mg,其晶体积累模型为六方最密积累,配位数为12,故答案为:Mg,12;(3)化合物甲的分子中实行Sp2杂化的碳原子由苯环上的6个碳原子和羧基中的一个,共7个,依据化合物乙的结构可知Sp3杂化的原子有羟基中的氧,氨基中的氮,碳链上的三个碳,C、N、O都位于其次周期,原子序数递增,电负性渐渐增大,所以它们的电负性关系为:O>N>C,故答案为:7,O>N>C;(4)由晶胞结构可知,N原子位于立方体晶胞的8个顶点,6个面心,而Ti原子位于立方体晶胞的12个棱中点和1个体心,依据均摊法可算出该晶胞中N原子个数为8×+6×=4,该晶胞中Ti原子数为:12×+1=4,晶胞质量为m=×4+×4=,晶胞中N、Ti之间的最近距离为立方体边长的一半,所以立方体边长为2a pm,则晶胞的体积V=(2a×10-10)3 cm3,所以晶体的密度ρ==;以顶点的N原子为例,顶点的N原子离面心上的N原子距离最近,则与顶点N原子同层上的有4个晶胞中的4个面心上的N原子,同样上层4个,下层4个,共12个,故答案为,12;(5)由表中数据可知,离子晶体所带电荷越大,晶格能也越大,KCl中,离子都带1个单位的电荷,CaO中离子都带2个单位的电荷,TiN中离子都带3个单位的电荷,所以晶格能TiN>CaO>KCl,而晶格能越大,离子晶体熔点越高,所以三种离子晶体熔点由高到低的依次为:TiN>CaO>KCl,故答案为:TiN>CaO>KCl。
选修三化学课后习题的答案

选修三化学课后习题的答案选修三化学课后习题的答案在学习化学这门学科的过程中,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提高理解力的重要环节。
选修三化学课后习题的答案,是帮助学生检查自己学习成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选修三化学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门学科。
第一章:化学与生活1. 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 举例说明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化学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食物的烹饪过程中,通过化学反应使食物更加美味;药物的制造和使用,通过化学反应治疗疾病;洗涤剂的使用,通过化学反应去除污渍等。
3. 什么是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原有物质消失,新的物质生成。
4. 举例说明化学反应。
例如:燃烧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第二章:原子与分子1. 什么是原子?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最小粒子,具有质量和电荷。
2. 什么是分子?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共用电子而形成的粒子。
3. 什么是元素?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数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4. 什么是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第三章:化学方程式1. 什么是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方程式。
2. 举例说明化学方程式。
例如:氢气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 + O2 → 2H2O。
3. 什么是配平化学方程式?配平化学方程式是指通过调整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使得化学方程式中的原子数目相等。
4. 为什么需要配平化学方程式?配平化学方程式是为了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第四章:化学计量1. 什么是摩尔?摩尔是物质的计量单位,表示物质的量。
2. 什么是摩尔质量?摩尔质量是指一个物质的摩尔质量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相等。
3. 什么是摩尔体积?摩尔体积是指在标准状态下,1摩尔气体所占的体积。
化学选修3习题答案

化学选修3习题答案化学选修3习题答案化学选修3作为高中化学的一门选修课程,内容涉及了化学反应、电化学、有机化学等多个方面。
对于学生来说,掌握习题的答案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化学选修3习题的答案,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酸的是:A. H2SO4B. H3PO4C. HNO2D. HCl答案:D. HCl解析:强酸的定义是指在水溶液中完全离解产生H+离子的酸。
HCl是一种强酸,可以完全离解产生H+离子。
2.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碱的是:A. NaOHB. NH3C. KOHD. H2O答案:A. NaOH解析:强碱的定义是指在水溶液中完全离解产生OH-离子的碱。
NaOH是一种强碱,可以完全离解产生OH-离子。
3. 化学反应:2H2 + O2 → 2H2O 是一种:A. 氧化反应B. 还原反应C. 酸碱反应D. 燃烧反应答案:D. 燃烧反应解析:该反应是氢气与氧气发生燃烧生成水的反应,属于燃烧反应。
二、填空题1. 酸性溶液的pH值通常小于____。
答案:7解析:pH值是衡量溶液酸碱性的指标,酸性溶液的pH值通常小于7。
2. 氧化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失去了____。
答案:电子解析:氧化反应是指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过程。
3. 一般情况下,金属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会____电子。
答案:失去解析:金属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会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
三、解答题1. 简述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
答案: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
电解质能够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离子,产生带电粒子,从而导电。
常见的电解质包括酸、碱、盐等。
非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物质。
非电解质不会离解成离子,因此无法产生带电粒子,不能导电。
常见的非电解质包括糖类、醇类等。
2. 解释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答案: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是酸中的H+离子与碱中的OH-离子结合生成水,同时生成相应的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