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1、.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是西方国家的主要思想流派。
自由主义是西方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在巩固资产阶级政权、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的。
自由主义经历了传统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传统自由主义将个人自由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倡导个性解放,新自由主义力求把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相统一,使个人自由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传统自由主义将生命、自由和财产视为公民的自然权利,新自由主义强调公民权利范围的不断扩大、权利内容的不断丰富;传统自由主义主张法治与分权、推行代议制民主,新自由主义更强调法治与民主的关系、建立民主程序与民主秩序;传统自由主义认为契约为基础的国家应当是消极无为的,新自由主义主张扩大国家的积极作用、建设美好的福利国家。
(传统自由主义:传统自由主义始于洛克、经济自由主义始于亚当斯密斯、社会自由主义始于密尔。
新自由主义的有名代表人物是罗尔斯和他的正义论。
)2、自由主义的特征(1)个人主义,它宣告对任何社会集体的的否定,将个人独立的精神置于首位。
(2)平等主义,认为人们在精神上都有同等地位,否认人与人之间在法律地位或政治地位的不同(3)普遍主义,依据特殊历史群体和文化形式的重要性,承认群体的道德体系(4)社会向善主义,认为所有的社会群体和政治安排都是趋向进步的。
3、保守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主要分歧(1).新自由主义带有较多的理性主义特征,保守自由主义则带有较多的经验主义色彩。
(2)新自由主义一般强调肯定性自由(积极自由),保守自由主义强调的则是否定性自由(消极自由)。
<3.>新自由主义一般主张加强政府干预,保守自由主义则坚决捍卫自由市场秩序。
<4.>新自由主义一般主张扩大民主参与,保守自由主义则更强调民主的间接性质。
4、政府干预与福利国家格林根据积极自由观念,论证了加强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霍布豪斯用国家“经济主权”概念,为国家干预提供论证。
霍布豪斯还从发展福利事业的需要论证国家干预的必要性。
现代西方政治思想三大政治思潮述评

• 4、有限理性 与迷信自觉、灵感和想象的浪漫主义不同, 自由主义持一种坚定的理性主义立场。但 哈耶克强调,要准确地把握这一立场,必 须克服盲目的愚妄自大,对人类理性能力 的限度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此乃与“建构 的理性主义”相对的“进化的理性主义”。
5、合理避害 由于主张价值一元论的唯美主义和声称设计文明秩序的 唯智主义都是一种“致命的自负”,因此,自由民主制度 的成就应当从否定性的方面而不是肯定性的方面去体会。 它的合理之处,与其说在于趋利不如说在于避害。它并不 奢望完美,因而根本就不存在使人人幸福的完美的理想秩 序;但它认为免于地狱之灾,努力将可以避免的不幸化减 到最低程度,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可能的。 健康政治的两原则:(波普) 第一原则:我们不可能在地上建立天堂,我们成不了自 由精灵或天使,至少是在未来几个世纪成不了。 第二原则:“一切政治在于选择较少的罪恶” 结论:渐进社会工程而非乌思想三大政治思潮 述评
• 现代西方政治思想主要流派: 新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 新左派的政治思想,女权主义与绿色和平 主义,法西斯主义与纳粹主义,保守自由 主义,现代基督教神学,新政治经济学, 政治社会学,政治科学等
一、自由主义 (Liberalism)
• 自由主义是西方国家的主流政治思潮和政治思想观念。 • 自由主义经历了传统自由主义(又称古典自由主义)和现 代自由主义(又称新自由主义)两个历史发展时期。 • 自由主义是西方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统治、建立资本主义 制度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在巩固资产阶级政权、维护资产 阶级的利益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的。 • 传统自由主义产生于17世纪的英国,主要主张(1)保障 个人自由。(2)国家的建立基于社会契约。(3)国家的 权力必须受到限制。洛克最早阐述这些原则,被称为“自 由思想的始祖” • 19世纪末开始,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矛盾的激 化,自由主义理论开始从传统向现代转变。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课件

对国内政治的影响
政府治理模式变革
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等思潮促使政府治理模式从传统的官僚制 向更加高效、民主的方向转变。
公民社会与国家关系调整
公民社会思潮强调公民参与和自主管理,对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产生 了深刻影响。
政治意识形态多元化
详细描述
自由主义主张个人权利和自由,强调市场经济和私有财产的重要性。它主张政府应该限制在维护法律和秩序、提 供公共服务和保障个人权利等方面。自由主义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来促进个人自由和繁荣。
保守主义
总结词
保守主义是另一种重要的政治思潮,它强调传统、秩序和稳定,反对激进变革。
详细描述
保守主义重视传统、秩序和稳定,认为社会应该保持传统价值观和习俗。它反对 激进变革和社会革命,主张逐步改革和妥协。保守主义强调家庭、社区和国家的 价值观,认为这些价值观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基础。
CHAPTER
03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影响与评 价
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国际关系格局重塑
新自由主义、新现实主义等思潮影响了国际 关系的格局,促使各国在国际舞台上重新定 位自己的角色和利益。
全球化推进与反全球化运动
全球化思潮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但也引发 了反全球化运动,对国际经济秩序产生冲击。
地缘政治格局演变
历史背景
二战后美国崛起、欧洲一体化、冷战、后冷战时代等 。
发展阶段
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新自由主义等 。
未来趋势
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数字技术与信息政治、环境政治 与气候变化等。
CHAPTER
02
主要政治思潮介绍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徐大同

当代(dāngdài)西方政治思潮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激进批判主义,对西方文化进行了相当(xiāngdāng)全面的剖析。
以下两点对当代西方(xīfāng)的政治思潮演变及其走向有着重要意义:一是一些西方学者,尤其是后现代思想家们对建立在理性与科学基础上的现代社会结构及秩序进行反思和批判,揭露现代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
他们不再将现代性视为一种人的解放的力量,而是一种“奴役、压迫(yāpò)和压抑的根源”。
二是在当今世界格局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wénhuà)在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竞争中,在影响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一、自由主义政治思潮1.1 自由主义的发展与特征1.1.1 盛极而衰的自由主义来自政治多元主义的冲击:多元主义不以任何一种单一的价值作为自己的理想。
人类的天性是多元的。
社群主义的冲击保守主义的冲击1.1.2 重返复兴之路在柏林看来,一个人的自由应是没有其他人或群体干涉他的行动。
在这个意义上,政治自由只是一个人能够不受别人阻扰而径自行动的范围。
惟有在某人使你无法达到某一个目的的情况下,你才可以说自己缺乏政治自由,仅仅是没有能力达成某一个目的,这并不代表缺乏政治自由。
同时,提出自由的道德基础:一是自由的平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是对那些使我享有自由、繁荣,使我受到启蒙的人给予回报;三是最单纯与最普遍意义下的正义。
1.1.3 自由主义的基石有关选择的三个原则第一个有关选择的原则是个人主义原则,这一原则的含义是:个人能够选择,并且只有个人才能选择,首先,只有个人能够做出经过思考的选择;其次,如果个人所进行的选择是在强制下完成的,那么无论强制是否合法,个人都不对自己的选择负有责任;再次,从方法论上考察,个人主义应当是研究社会现象的原因的唯一恰当途径。
最后,个人主义原则只意味着应当对没有强制的选择负有责任,并不意味着没有强制的选择就是合理的。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资料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一翻译:独立宣言;社会民主主义核心观点独立宣言:1 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That to secure these rights, Governments are instituted among Men, deriving their just powers from the consent of the governed.(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中间建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利,则是经被统治者同意授予的)2 That whenever any Form of Government becomes destructive of these ends,it is the Right of the People to alter or to abolish it, and to institute new Government, laying its foundation on such principles and organizing its powers in such form, as to them shall seem most likely to effect theirSafety and Happiness.(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对这些目标的实现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予以更换或废除,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导论1.什么是“当代西方政治思潮”?2.为什要学习这么课?3.怎么学习这么课?4.课程安排1.什么是“当代西方政治思潮”?1.1.当代西方政治思想一般来说可以划分为以下若干阶段:古希腊罗马政治思想:6BC-5AD中世纪基督教政治思想:5-15AD现代政治思想:15-20AD70s当代政治思想:20AD70s-当代政治哲学复兴的标志:约翰·罗尔斯与《正义论》1971年1.2.西方东西方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意识形态概念。
西方通常指那些实行宪政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1.3.政治思潮1.3.1.什么是政治?在一个社会中,人们通过获取、维持、影响、运用国家权力的方式来参与公共决策的活动和形成的关系。
1.3.2.什么是政治思潮?思潮即思想的潮流,政治思潮即政治思想的潮流、流派。
其核心是各种在政治生活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的政治主张及其理论形态。
政治思潮与政治思想(或政治理论):区别:前者重主张,后者重论证;前者重实践,后者重学术;前者的载体是政治参与者,后者的载体是研究者。
联系:政治思潮的核心是政治思想。
没有理论支持的政治主张缺乏说服力。
1.4.两种政治理论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主要研究对象——规范性的政治理论思潮。
一个社会中的人们依据各种规范政治理论而提出关于理想政治生活的各种主张,从而形成各种政治思潮。
政治理论→政治主张→思潮1.5.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特点1.5.1.西方政治思潮的历史发展A,古希腊罗马政治思想:以自然主义的观点来看待政治,认为社会是自然有机体的组成部分。
(亚里士多德:“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政治学》)B,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政治思想:以超自然的神的观点来看待政治,认为人类社会是神创世界中的一部分。
政治隶属于神。
C,现代政治思想的总的特点是高扬人的主体性。
随着主体性哲学的发展和人的发现,政治思想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
政治既非自然,也非神创,乃是自由平等的个人所创造。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课件

无政府主义与古典自由派
1
自由个体
古典自由派强调个体的自由和权利。
2
无政府状态
无政府主义主张废除政府权力,并主张自由组织和合作。
3
权力下放
古典自由派主张将政府权力下放到最低限度。
女性主义与性别政治
1 平等与权利
女性主义追求性别平等和增强女性权利。
2 性别政治
性别政治分析力图理解和改变社会中的性别关系。
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
1
自由与权利
自由主义追求政府保护人权和个人自由。
2
市场经济
个人主义强调自由市场对经济繁荣的重要性。
3
政府限权
自由主义主张政府权力应受到限制。
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
平等与公正
社会主义追求财富和资源的公 平分配。
无产阶级解放
共产主义旨在消除阶级和私有 财产。
工人革命
共产主义通过工人运动推动社 会变革。
3 女性权益
女性主义关注保护和扩大女性的权益。
环保主义与生态政治
气候变化
环保主义者重视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
生态平衡
生态政治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多元文化主义与身份政治文源自平等多元文化主义倡导尊重和保护 各种文化和宗教。
身份识别
身份政治关注权力在性别、种 族和社会身份中的作用。
种族平等
多元文化主义支持消除种族不 平等。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批判
1 相对主义
后现代主义质疑绝对真 实和普遍真理的存在。
2 权力关系
3 社会建构
文化批判分析权力在社 会中的分布和运作机制。
后现代主义主张社会现 象是由社会建构而成。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PPT课件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讲义1、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引子:研究西方政治思潮的意义一)政治思潮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可大体归结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共同政治倾向和较为广泛影响的重大政治思想潮流。
(徐大同)1)首先,政治思潮与现实政治的关系。
2)其次,政治思潮与社会思潮的关系。
政治思潮是社会思潮的一个部分。
哲学,伦理学、社会学3)再次,政治思潮与政治学潮流的关系。
政治学潮流是从政治学原理及其体系出发,由于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的差异,而形成如历史学派、分析学派、制度学派、行为主义学派、后行为主义学派等不同的流派。
4)最后,政治思潮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政治思潮的阶级性、连续继承性和稳定性二)20世纪西方政治思潮实际上是指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时期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以后,西方各主要发达国家的政治思潮。
这个时期的西方政治思潮,从其思想渊源来说,当然可以上溯到古代希腊、罗马和基督教统治时代。
但是就其性质来讲,则应该是15一16世纪,特别是17—18世纪以来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继续。
或者说,他们都是同出一源的政治思想。
首先,他们有共同的经济根源。
资本主义商业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状况。
其次,他们有共同社会政治基础。
建立、维护或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是各时期各种政治思潮的共同核心。
第三,他们有共同的理论内容。
这主要表现在:其一、“用人的眼光”,从人出发,从经验和理性出发,构成了近现代政治思想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其二,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如何协调个人和社会,特别是个人和国家关系问题‘从近代的契约论直到现代各种思潮无不如此。
其三,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都没有离开国家问题。
20世纪以米西方政治思想中国家管理问题显得特别突出,而且在对国家管理的内容上也有极大变化。
它的含义远远超出国家政府的范围,更强调政党、公民以及利益群体的政治参予和监督。
把现代科学技术引进行政管理,更使整个管理方法得到更新。
2、三个分期1)垄断资本主义。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1880到1945);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马克思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自由主义政治思潮1.传统自由主义与现代自由主义之间的共同点:个人主义,平等主义,普遍主义,社会向善主义二战后现代自由主义最辉煌时期:罗斯福“新政”福利国家的推行20.50罗尔斯正义论阐述社会正义,对福利国家推波助澜,详尽阐述自由主义观点,受到关注,但是60年代福利国家政策失败,受到多方质疑挑战一、罗尔斯正义论:罗尔斯的正义是个人自由权利为中心的正义,继承了自由主义传统,同时发展了自由主义,从自然状态推出两种根本原则:(1),每个人在最大程度上平等地享有与其他人基本的自由主义(2)社会和经济不平等被调解,第一条原则被减数被自由原则,认为正义的核心是平等,“正义即公平”,第二条原则简称为差别原则,规定了经济和社会福利领域的不平等权利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实际上是要求国家对社会成员的社会经济差别予以调解两条原则中自由原则是首要原则,差别原则在自由原则基础上建立,从属于自由原则,不可以第二原则牺牲第一原则正义论反映了个人和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正义论的根本问题,为政府的制度建设提供了更为深刻的合理的理论依据,但是理论最终的目的是医治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物质和阶级矛盾开出的良方,以维护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评罗尔斯正义论——知网)《正义论》被誉为二战后伦理学政治哲学领域最重要的理论著作,罗尔斯运用了高度监狱的理论方法,使其事实上成为一种综合性社会科学经典,如今新制度主义的发展对其打开了新的窗户认为社会基本结构是正义的主体,是一个结构制度决定论者,继承了古典主义制度主义的。
两大正义原则实际上是关于政治经济关系的探讨,政治制度具有绝对的优先性,坚持政治学的传统,用政治解释经济和社会制度安排,政治不是被解释项,研究回归政治学传统,找回国家和制度中心位置,也就是制度变迁理论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制度变迁理论:国家是根本性的,国家最重要对无效率的产权存在作出内部解释,,说明国家发展中的不稳定性,成功实现经济增长就要保证制度结构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因此,宪法性的基本结构决定着各种制度的安排在杨光斌看来,罗尔斯事实上在讲述变迁理论的政治结构即国家性质决定社会与经济结构,第一原则讲的是政治性主体结构,第二原则讲的是社会经济结构,无论是什么制度理论最终都要分析什么是好的制度这样的终极性思想观念问题。
直接来源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历史制度主义:核心是强调制度的关系特征,不忽视人的偏好和选择,但认为偏好和选择是制度环境决定和影响的,而不是一种外生力量,“路径依赖”是主导性范式和话语,重视制度,但是不足在于忽视了思想观念和政治价值的作用而且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主要研究的是既定制度下的渐进变迁为主的连续性制度变迁,而不连续的革命性变革是由于世界上其他地方的示范作用和社会中的非正式规则的习俗道德减少了交易成本。
但是杨光斌认为:非正式规则推动有效制度产生的假设违背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经验,愿与文化遗传中的非正式规则是制约而不是推动有效机制的建立(如中国近代),其次,历史制度主义虽然研究历史分期并提出在历史关键节点上导致制度分化,但还是就制度轮制度,难以摆脱路径依赖和制度锁定思维,不能解释新制度如何产生的。
因此,必须引入正义论的政治哲学制度变迁理论认为制度结构决定制度安排,最终决定制度绩效,但是从中印发展来看,两国制度不同,但经济制度安排却是相似的,表明在制度结构不变的情况下,的思想观念在引导制度安排的创新并带来巨大制度变迁因而新制度主义克服了这种困难,融合了罗尔斯的新制度主义发展为了新古典主义,主要特征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个人偏好和大历史观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单纯的政治科学不能解释复杂的政治过程制度中心:制度指的是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社会的基本结构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两个正义原则中得到说明(《杨光斌:罗尔斯正义论(新古典主义)》)二、福利国家定义:福利国家是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的一种方法。
在施瓦茨的《美国法律史》一书中,福利国家是指从罗斯福新政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间的历史阶段。
内容:福利国家是一种国家形态,福利是这种国家形态的特性,是用来界定国家的,福利国家这种国家形态突出地强化了现代国家的社会功能,所以它是一个政治学的概念起源:现代福利制度起源于英国的《贝弗里奇报告》。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孕育了世界大战,但也催生了英国的“人民预算”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在战争废墟上建立起的是新的福利制度,后被泛称为福利国家。
理论界对福利国家的解释包含两方面:社会状态角度,而是政策计划角度,还可以认为是指对一国的社区或社会的满足状况做出贡献的社会福利计划总和,但是以上两个角度并未达成一致意见(人大杨伟民社会福利)二、对自由主义的批判:(一)背景:20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出现经济危机,(滞涨),随即自由主义宣告破产,各种理论学说开始对自由主义思想进行批判,其中主要有:(二)批判的主要流派:(主要观点和他们与自由主义之间的不同点)1.政治多元主义:(1)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都持否定态度,不以任何一种单一的价值作为理想,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因素包括个人主义,分享论伦理学和美德主张(2)认为人类天性是多元而非一元的,世界和人类社会也是多元的,而自由主义在强调个人主义的同时也强调共同的理解和信仰背景以实现必要制度保障,但这是不利于个人的(3)国家也是多元的国家,国家性质只是多元社会中的众多团体之一,国家不应该垄断权力,应实行最大分权,最终的终极价值是公民个人福利和个性,反对政府过分干预社会经济事务和行使权力,认为福利国家扰乱了多元组织与国家之间的均衡关系,是多元主义赖以生存的根本一致性遭到了破坏(4)对福利国家的弊病海瑞自由主义政策的失败发出责难2.社群主义(1)源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对现代自由主义的反思认识和批判(2)社群:指的是“社区”“共同体”,也指家庭邻里社团,也指国家,认为社群相互依赖相互交叠,失去社群个人无法存在,而离开人的社群也不会长久(3)批判之一:批判了自由主义的方法论,对个人的行为的正确认识只能来自所处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的背景(4)二:批判了自由主义的价值观:从普遍的善和公共利益出发,提出只有群体和公共利益实现之后,个人价值才能得以实现(5)矛头直指罗尔斯正义论,一定程度上切正要害(6)影响:将70年代以自由主义的社会正义为主的话题,在80年代转向社群主义的社群,削弱了自由主义的广泛影响,但是后来自由主义进行了强有力的反击实现复兴3.保守主义:(1)批判福利国家:1)必须限制国家权力,最大限度较少对公民强制2)扶植竞争市场,健全自由市场机制,使其发挥作用3)提出一揽子改革福利制度计划和措施,代表人物是哈耶克和弗里德曼,将现存福利国家模式置于死地(2)另一战场:1)诺奇克认为自由主义扩大国家功能主张是错误的,也是危险的,必然促成对公民权利的侵犯。
罗尔斯“分配正义”:市场自然分配是错误的,需要国家集中后的再分配。
诺奇克对此进行批判,提出国家应该是“最低限度国家”,只是提供同等保护能力就行2)将个人权利视为至上,不可侵犯,将权利作为道德的根本标准3)影响:被广泛接受,甚至为官方采纳,许多自由主义者转向保守主义三、自由主义的复兴(一)背景:虽然保守主义为指导社会经济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无力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发展问题,保守主义被人怀疑,由此20世纪80年代出现新凯恩斯主义,重新分析经济危机和失业严重的问题,90年代成为了官方指导理论。
理论主旨是在自由放任和过度干预之间寻求新的道路,也就是20世纪80年代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二)赛亚柏林:自由主义复兴开始(1)提出政治上的自由分为积极的自由和消极的自由,前者是成为另一种人,后者是作为存再的限制,认为一个人的自由是没有其他群体干涉行动,一个人不受别人阻挠而径自行动的范围(2)基本信念是:为了实现自由必须为个人创造享有自由权利的条件(3)自由道德基础是自由主义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柏林扩大了自由主义正义论的影响,提出自由是全人类的终极价值,任何人的自由都不能被剥夺,因此必须实现整体的自由而不仅是个人的,应积极响应国家的干预(4)消极自由是不被他人干涉的范围,是一个人自由活动的范围,是最终的目的,积极的自由是自由控制的范围,是提升自己,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福利国家等积极的措施的实施都是积极自由,利于个人的提高,只有这样个人才能是理性的(相对于传统自由主义过于强调消极自由,只注重范围,不注重个人发展)(三)罗尔斯1《正义论》被认为是自由主义重要文献,发展:(1)以新契约论和康德自由主义哲学作为基础,正衣观特别是两个正义原则影响深远,也招致批评,在反驳中罗尔斯设计了几个理念:重叠的共识理念,权力优先理念,公共理念(2)随后提出政治争议观应该有三个特征,最终确定其任务是寻求建立适合于立宪政体的正义观,“回归现实”为自由主义注入新的活力(3)将正义观引入到了国家间的关系,在国际领域扩展,论证也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基本规范四、当代自由主义的基本特征:(一)在个人主义为基础之上,将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相协调,个人自由与社会发展相统一(二)在个人社会与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上,社会包括政府,个体构成社会,社会与政府关系就是个人与政府关系,三者中只有个人是具有终极性质的实体,也就是目的,而其他都是手段(三)《正义论》中提出自由优先的信念(四)20世纪的个人自由已经是全新意义的“积极自由”(五)在对国家作用的认识上,提出“中立国家”“中性国家”,寻求“第三条道路”,自由主义在国家作用上的这种倾向表明,自由主义政治原则在政治原则实践上的灵活性第二节正义的政治性(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一)道德正义和政治正义罗尔斯将社会契约论理论普遍化,提出全新的自由主义道德观,区分了道德的上的正义观和政治上的正义观,政治正义成为政治自由主义的基础,,表明:政治观念限制在政治价值范围内,以实践理性作为基础,这种政治正义是政治建构而不是道德建构,体现民主政治文化的合理多元论特征(二)政治正义观念:政治自由主义的基础1.政治自由主义基本问题:社会合作的公平最适合的正义观念是什么和理性多元论的宽容基础是什么2.民主思想的传统冲突:自由和平等的价值在公民权利和公民自由之间的矛盾3.罗尔斯批判传统基础上提出两个原则:(见上)两原则的三个特点:(1)确定的基本权利自由和机会的具体化,(2)权力自由机会的特殊优先性(3)包括确保所有公民充分有效利用自由和机会的尺度表达的是一种平等主义的自由主义,正义原则是保持政治自由的公平价值,避免形式上的自由;保证机会的公平平等;维护差别原则,利于最不利的成员4.并且在批判基础上又提出政治正义观念的特征:(1)适用于政治经济社会制度(2)作为一种独立的观念表达出来(3)内容是有一些确定的基本理念术语表达,被看作隐含在自由民主社会的公共政治文化中理念术语主要有:政治的正义本身,作为社会长期合作系统的社会理念,自由平等的公民理念和秩序良好的社会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