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S-Ⅳb洞身开挖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隧道洞身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完整内容+排版)

隧道洞身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完整内容+排版)

目录一、工程简介1二、施工组织安排12。

1 工期安排12。

2 施工准备22.3 隧道施工供电、供水、供风、通风排烟及施工排水4三、施工方案及工艺73.1 施工方法73。

2 洞身施工8四、监控量测264.1 监控量测目的264。

2 监控量测计划内容274。

3 超前地质预测预报27五、隧道施工安全应急预案285.1 建立应急处理机制285。

2 人员培训与演练285.3 应急材料和设备的储备285.4 应急响应295。

5 施工安全应急预案措施29六、质量保证体系及工期保证措施356。

1 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356.2 工期保证措施37七、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377.1 安全保证措施377。

2 安全保证体系38八、环境保护措施388。

1 生态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目标388.2 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方案398。

3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399。

3 节能减排措施40九、文明施工措施409。

1 文明施工措施409。

2 保证施工现场整洁有序的措施419.3 与当地居民和睦相处的措施42YK8+600。

00~YK10+230.00金山隧道洞身开挖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简介金山隧道位于**市**县**镇**山,是海峡西岸经济区高速公路网**至**联络线—泉州安溪段高速公路上的一座分离式隧道,设计荷载等级:公路I级。

金山隧道属于丘陵地貌,地形起伏大,进出口自然山坡坡度约23~33°,隧道洞身围岩为侏罗系南园组凝灰熔岩,属硬质岩,岩体一般较为完整,对隧道洞身围岩的稳定较有利,隧道洞口围岩稳定性较差,开挖时应加强支护和检测措施.金山隧道左线起止里程为:ZK8+708。

04~ZK10+688。

00长1979。

96m,其中Ⅴ级围岩196m,Ⅳ级围岩245m,Ⅲ级围岩546m,Ⅱ级围岩993m,右线起止里程为:YK8+600。

00~YK10+230.00长1940m, 其中Ⅴ级围岩148m,Ⅳ级围岩247m,Ⅲ级围岩545m,Ⅱ级围岩1000m。

隧道洞身开挖首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范本

隧道洞身开挖首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范本

隧道洞身开挖首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1. 背景洞身开挖对于隧道工程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隧道洞身的开挖逐渐衍生出一些跟随性工程,例如洞身支护、洞身排水、洞身出口等等。

因此,洞身开挖的过程会影响隧道整个工程的进展。

在洞身开挖过程中,工程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高效性是关键。

2. 工程概述隧道洞身开挖首件工程选取的是顺景隧道,在距离出口5km 处南对南方向开挖1号洞口。

洞身长约208m,设计断面面积为50m²。

设计许用压力值为58.8kPa。

工程选用的是隧道掘进机技术,施工中需要涉及到洞身支护和排水,也需要对洞口周边环境进行保护和管理。

3. 施工技术3.1 隧道掘进机隧道掘进机是一种大型机械设备,其优点在于施工速度快、工作效率高、机器人化程度高、环保性好等等。

在本工程中,我们选用的是顶开模式的隧道掘进机。

掘进机的直径为8.4m,最大推力达到了2600kN。

同时,在选择隧道掘进机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其适应性问题。

掘进机需要根据洞身的结构不同,配备不同类型的刀具和盘根。

在本工程中,我们选用的是适用于泥岩的刀具,可以满足在隧道开挖过程中泥岩的切削需求。

3.2 洞身支护洞身支护是洞身开挖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由于洞身的地质情况和地面环境的差异可能导致典型的支护方案不适用于本工程。

因此,我们将采取不同的洞身支护方法,具体如下:•洞口段采用钢架材料加四排锚索绑扎进行支护;•洞身中部采用岩体锚喷结合使用,其中锚固长度2.5m,钢筋直径22mm;•采用浅层强度分级设计方案进行洞身支护,支护方式使用钢筋网+喷浆钢筋混凝土,3.3 洞身排水洞身排水是隧道洞身开挖施工中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它能够确保隧道区域内的水分快速、高效地排出,以保证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安全性。

排水设施主要包括井筒排水和横向通道排水两种方式,其中井筒排水采用出口塑料分水器+出口密封件+加长U形管的方案,横向通道排水采用加高子女为土方开挖的方案,建筑排水井。

洞身开挖施工作业指导书

洞身开挖施工作业指导书

洞身开挖施工作业指导书一、开挖方式隧道洞身开挖采用的主要施工方法有:Ⅱ级围岩全断面开挖法;Ⅲa、Ⅲb、Ⅳb级围岩台阶法开挖;Ⅳa级围岩三台阶七步开挖法;Ⅴa、Ⅴb、Ⅴc级围岩双侧壁导坑法开挖。

二、施工准备1)进行施工测量放样。

开挖前应将控制开挖的中线、水平引至开挖部位掌子面,确定开挖轮廓,并根据钻爆设计布置好炮眼。

隧道洞施工为避免侵限,洞身开挖时需预留围岩变形量:Ⅱ级围岩变形量3~5cm,Ⅲ级围岩5~8cm,Ⅳ级围岩8~10cm,Ⅴ级围岩10~15cm。

2)进行钻爆设计。

隧道开挖前,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开挖方法、掘进循环进尺、钻眼机具和爆破材料等进行钻爆设计。

3)开挖作业照明安装,钻眼机具到位,高压风水管的连接。

5)做好洞内、外排水系统,保证排水畅通。

三、全断面开挖法1、工艺原理全断面开挖是将隧道全断面一次开挖成型,再施做衬砌的方法。

隧道Ⅱ级围岩地段采用全断面开挖,利用多功能台架配合人工钻孔,光面爆破。

用人工钻锚杆孔,人工安装锚杆并进行锚固或注浆,采用湿喷机进行喷砼。

根据量测要求布设量测点,并及时进行分析反馈指导施工。

全断面开挖施工工艺及示意图见图12、全断面开挖应符合下列规定⑴.施工时应配备钻孔台车或台架及高效率装运机械设备,以尽量缩短循环时间,各道工序应尽可能平行交叉作业,提高施工进度;⑵.使用钻孔台车宜采用深孔爆破,以提高开挖进尺;⑶.初期支护应严格按照设计施做。

四、台阶法1、工艺原理台阶法开挖是将受到设计断面分成两次或三次开挖,其中上台阶超前一定距离后,上下台阶同时并进的施工方法。

隧道Ⅲa、Ⅲb、Ⅳb级围岩台阶法开挖,台阶长度3~5m,周边采用光面爆破减少对围岩的震动以控制成形。

上台阶风钻钻孔,挖掘机扒碴到下断面,下台阶利用风钻钻孔。

下断面出碴利用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运碴至指定的弃碴场地。

为确保施工安全隧道监控量测应及时进行。

台阶法施工工序及示意图见图2。

五、三台阶七步开挖法隧道Ⅳb、Ⅴ级围岩段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开挖,首先进行超前支护,进行上部弧形导坑开挖→初期支护施工→中部左右侧交错开挖→边墙支护→下部左右侧交错开挖→边墙支护→核心土开挖→仰拱开挖与支护。

隧道洞身开挖及支护首件施工方案

隧道洞身开挖及支护首件施工方案

公路建设工程隧道工程首件工程开工报告(洞身开挖及支护ZK2+370-ZK2+380)2016年4月25日武广衡山西站至衡山黄花坪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申报批复单承包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隧道洞身开挖及支护首件工程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1《湖南省干线公路建设推行质量安全“10+5”管理举措》的文件。

1.2《公路建设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1.3已通过审批的《公路施工组织设计》、《隧道总体施工方案》、《隧道进洞方案》、《隧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1.4国家发布的相关行业标准。

二、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隧道起点位于,距离107国道约5km,终点位于,距离107国道约500m。

隧道为分离式单向交通隧道,左右洞中心间距18.5m。

隧道净空为单圆10.25*5.0m,净空面积(含仰拱)为77.75㎡。

左洞长575m进口里程为K2+355,出口里程为K2+930;右洞长540m进口里程为K2+360,出口里程为K2+900。

隧道全线位于Ⅴ级围岩全、强风化花岗岩和Ⅳ级中风化花岗岩。

双洞之间在K2+485(YK2+487)、K2+720(YK2+722)设两处车行横洞,车行横洞净空为4.5*5m,车行横洞中间段8.15m为带人防设备的横洞,尺寸为9.65*7.8m。

右洞在YK2+438、YK2+838处设置两道人防封堵门。

隧道左右洞均位于平面直线段,纵坡分别为1.106‰、1.118‰的上坡。

2.2工程地质、水文2.2.1地貌特征隧道通过地段主要为剥蚀低山地貌,以山地为主。

山顶高程为240.3m,山脚高程为117.0m,相对高差123.3,山坡坡脚较大,一般为30-45°,山丘之间发育季节性冲沟,发育较窄,一般为30-100m,冲沟较陡,纵坡降15-25°,植被较为发育,水土保持一般。

2.2.2 工程地质线路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南岳隆起带和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衡阳盆地北缘交接部位,主要构造体系为新华夏系,构造形迹展布方向为北东、北北东向。

隧道洞身开挖施工专项方案

隧道洞身开挖施工专项方案

隧道洞身开挖施工专项方案1. 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一种有效的隧道洞身开挖施工方案,对开挖过程进行规划、管理和控制。

该方案将详细介绍施工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和措施,以确保安全、高效和质量可控的隧道洞身开挖。

2. 施工准备在正式开始洞身开挖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

2.1 项目评估和规划在开始施工前,需要对整个项目进行评估和规划。

评估包括地质勘探,确定地下水位和其他可能的地质条件。

规划包括制定详细的施工时间表、确定施工队伍,并制定适当的施工计划。

2.2 设备和人力资源准备在施工前,需要确保所有必要的设备和人力资源准备就绪。

包括但不限于挖掘机、运输车辆、排土装置等设备,以及具备相关技能和经验的工人。

2.3 安全措施安全是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在开始施工前,需要制定详细的安全计划和应急预案,并确保所有工人都接受了必要的安全培训。

3. 施工步骤3.1 定位和标志在正式开始开挖前,需要进行隧道洞身的定位和标志。

这一步骤包括确定隧道坡度和水平位置,并设置相关的标志,以便指导后续的开挖工作。

3.2 预开挖为了减少地面塌陷的风险,需要进行预开挖工作。

这一步骤主要是用较小的机械设备将土壤表面的松散土层清除,直到达到一定的深度。

3.3 主要开挖在预开挖完成后,正式进入主要开挖阶段。

主要开挖可以通过机械挖掘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采用钻孔爆破的方式。

在开挖过程中,需要对土质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需要采取加固措施。

3.4 混凝土衬砌在开挖完成后,需要对洞身进行混凝土衬砌。

混凝土衬砌可以提高隧道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还可以防止水和土壤渗漏。

3.5 结构加固在混凝土衬砌后,可以对隧道洞身进行结构加固。

这可以包括钢筋加固、喷射混凝土加固等措施,以确保隧道的结构完整和稳定。

3.6 排水和通风为了保证隧道洞身的安全和舒适性,需要进行排水和通风工作。

这包括安装排水设备,以及设置通风系统,确保隧道内部保持干燥和通风良好。

4. 施工质量控制4.1 监测和检测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实时的监测和检测工作。

隧道洞身开挖工程施工方案

隧道洞身开挖工程施工方案

隧道洞身开挖工程施工方案6.1 洞身开挖方案的选择根据围岩级别及周边环境采取多种开挖方法:正洞洞身Ⅳ级围岩采用台阶不留核心部分部开挖,Ⅲ级围岩段采用全断面开挖。

Ⅲ级围岩采用光面爆破工艺开挖,多功能作业台架配合风动凿岩机钻孔,塑料导爆管微差毫秒雷管起爆,循环进尺2.2m;Ⅳ级围岩台阶法施工地段,上台阶先采用光面爆破开挖。

下台阶风钻钻孔,人工装药,非电毫秒雷管微差控制爆破,循环进尺2.25m;形成超前支护、开挖、初期支护、仰拱填充、二次衬砌、附属工程均衡生产、整体推进的施工格局,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地段初期支护及时成环,根据围岩量测结果及时施作二次衬砌。

6.1.1 上下台阶不留核心部开挖首先进行上半断面开挖,并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再进行下半断面开挖,并及时进行初期支护;最后进行仰拱混凝土及二次衬砌。

下半断面施工20~25m后施做仰拱。

根据围岩量测信息确定合理的衬砌时间,衬砌后根据施工进度需要施做水沟电缆槽。

上台阶支架式风钻钻孔,光面爆破开挖。

下台阶支架式风钻钻孔,人工装药,非电毫秒雷管微差控制爆破,光面开挖爆破施工完毕后,初喷混凝土封闭围岩。

待混凝土初凝后,按设计的支护参数施作中空注浆锚杆。

锚杆安装完毕,在锚杆外端挂设钢筋网片,复喷混凝土达到设计厚度。

开挖爆破后,采用挖掘机配合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输。

台阶法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6-1。

6.1.2 全断面开挖全断面光面爆破法施工采用多功能作业台架配合风动凿岩机钻孔,砼喷射机械手、湿喷机湿喷混凝土。

采用挖装机装碴。

施工中合理调整工序,实行“钻爆、装碴、运输”机械化一条龙作业。

围岩稳定性好时复喷混凝土作业与钻爆作业拉开距离平行作业。

全断面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6-2。

图6-1 台阶法施工工艺流程图图6-2 全断面施工工艺流程图6.2 爆破工程6.2.1 钻爆设计隧道开挖前,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开挖方法、掘进循环进尺、钻岩机具和爆破器材等做好钻爆设计,合理地确定炮眼的布置、数目、深度、装药量和装药结构、起爆方法、起爆顺序,安排好循环作业等以确定指导钻爆施工,达到预期的效果。

隧道洞身开挖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范文

隧道洞身开挖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范文

隧道洞身开挖工程专项施工方案1. 概述隧道洞身开挖工程是地下建筑施工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一项重要的土木工程。

隧道施工必须经过综合论证,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和隧道用途,设计合理的开挖方案和支护方案,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本文档将阐述隧道洞身开挖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设计和施工要求。

2. 设计原则根据隧道洞身的不同结构类型和地质条件,制定不同的开挖方案和支护方案。

开挖方案应根据地质勘探结果和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支护方案应满足施工安全和洞身稳定的要求。

3. 工程准备隧道洞身开挖前应进行严密的工程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平整、基础开挖、标志布置等,同时应组织好施工队伍和安排好施工计划。

3.1 场地平整洞口周围应留出足够的场地,以便于施工作业。

场地应平整、无杂物、无石块,沉积物应全部清理干净,确保洞口周围地面平整、干燥。

3.2 基础开挖洞身开挖前应进行基础开挖和土方回填工作,确保洞口后的地基基础符合设计要求。

3.3 标志布置在洞口周围应该设置警示标志,以便于施工安全,同时也能为过往车辆提供安全保障。

3.4 施工队伍施工队伍应具备开挖、支护、通风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同时应对施工现场安全与质量负责。

3.5 施工计划施工计划应合理安排开挖和支护活动顺序,注重洞身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统一。

4. 现场施工4.1 设备准备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机具和设备,以保证开挖作业的进行。

如挖掘机、装载机、铲车、冲击器、压路机、水泥罐车等。

4.2 施工流程按照设计要求开挖隧道洞身,注意防止地下水、泥石流等灾害发生;同时采用有效的支护技术,确保洞身稳定性。

4.3 施工环境保护施工现场应建立环保制度,并定期委派专人巡视环境,监控环境质量,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5. 安全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应注重安全管理,遵循安全生产法规,确保人员安全,保护环境安全。

5.1 安全防护施工现场应根据不同作业情况,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

如安全帽、安全绳、警示灯、防护网等。

隧道洞身开挖及初期支护施工方案

隧道洞身开挖及初期支护施工方案

隧道洞身开挖及初期支护施工方案一、工程背景和目标该隧道工程位于山区,全长约5公里,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了以下隧道洞身开挖及初期支护施工方案。

二、工程内容1.前期准备a.确定施工队伍:将合适的人员和设备调派到工程现场,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b.制定详细工序计划:根据施工任务和要求,制定详细的工序计划,确保施工进程的顺利进行。

c.检查现场环境:对施工场地进行检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环境的适宜。

d.准备施工材料: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如挖掘机、支护材料等。

2.隧道洞身开挖工程a.工作面设置:根据隧道的设计要求,确定工作面的位置和数量,保证施工的连续进行和效率。

b.开挖方法:选择合适的开挖方法,如机械开挖、爆破开挖等,根据实际情况和工程要求进行选择。

c.施工过程控制:控制开挖过程中的速度和深度,根据地质情况和隧道设计要求,合理安排开挖工艺。

d.施工监控:设置监控点,监测隧道洞身的变形和沉降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初期支护工程a.地质勘探:对隧道所经过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勘探,确定地质层次和地质构造,为支护设计提供依据。

b.支护方案设计:根据地质情况和隧道设计要求,设计合理的支护方案,包括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等。

c.支护材料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支护材料,包括锚杆、钢筋、喷射混凝土等。

d.施工工序:按照支护方案和工序计划,进行支护施工工序,确保支护的质量和效果。

e.监测与调整:对支护后的隧道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修补。

三、工程施工安排1.施工队伍调派:根据工期计划,调派合适的施工队伍和人员到工程现场,确保施工的连续和顺利进行。

2.施工材料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施工材料和设备,包括挖掘机、运输设备、支护材料等。

3.施工工序安排:a.前期准备工作: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和平整,确保施工条件的良好。

b.隧道洞身开挖工程:根据工序计划和开挖方法,进行隧道洞身的开挖工作。

c.初期支护工程:根据支护方案和工序计划,进行隧道洞身的初期支护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S-Ⅳb洞身开挖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2、工程地质概况2.1、地形地貌隧道区属构造—侵蚀丘陵地貌区,穿越浑圆状山体,沟谷切割较深,多呈“U”型峡谷,自然坡角20~35°。

山脉总体呈东西向,山顶呈圆状,多发育树枝状冲沟,沟内一般无水地表径流。

地表植被不甚发育,多以稀疏林木为主,进口地带有乡间简易公路到达,交通较为不便。

2.2、地质岩性w)根据工程地质调查、钻探及物探资料,本隧道地段围岩主要为元古代武当群(Pt2片岩和白垩—第三系(K-E)砾岩;两岩性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斜坡坡面和低洼冲沟内e1+d1)粉质粘土层。

覆盖第四系残坡积(Q42.3、地震基本烈度隧道场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属0.05g区,相当于原地震基本烈度VI度区。

依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有关规定,该隧道可比基本烈度提高一度采取抗震措施。

2.4、水文特征隧道区地表水系不发育,隧道区多发育树枝状冲沟,沟内一般无地表水径流。

但在雨季会出现短暂地面渗流,流量较小,对隧道施工影响较小。

隧道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其次为残坡积碎石质粉质粘土层中的孔隙水。

分部零星、不稳定,水量亦随季节变化。

3、工程概述隧道为双洞单向2车道隧道,左洞起讫里程桩号Z1K49+639—Z1K50+801,全长1162m。

其中S-Ⅳb衬砌类型起讫桩号Z1K49+805~Z1K49+893,Z1K49+933~Z1K49+949,Z1K50+072~Z1K50+542,Z1K50+620~Z1K50+745,共699m。

右洞起讫里程桩号K49+637—K50+401,全长764m。

其中S-Ⅳb衬砌类型起讫桩号K49+850~K49+880,K49+920~K49+948,K50+071~K50+285,共272m。

4、S-IVb开挖工程量S-IVb开挖工程量数量表三、施工条件和主要技术标准1.设计标准公路等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净宽:10.25m隧道净高:5.0m设计速度:80km/h;设计荷载:公路-Ⅰ级2.施工条件四、施工计划安排任家凹隧道S-Ⅳb 洞身开挖施工计划安排如下表:五、施工准备1、施工前,全线已完成导线点、水准点测量数据的复测,并在线路附近增设了导线点与水准基点。

2、施工拌合场地己在隧道出洞右侧建设完毕。

内配配备JS750强制拌和机二台,设备及相应的小型机具的安装调试均已完成。

3、施工用水取自自然沟渠,按照标准化要求设置蓄水池,采取高压变频供水。

4、施工用电:供电采用400/230V三相五线系统,动力设备采用三相380V。

隧道内照明成洞段和不作业段采用220V,一般作业地段用低压电源不大于36V。

5、施工用风:隧道掘进左、右洞口各建一座高压风站,两个供风站内各设3台20m3/min电动空压机,负责洞内施工用风的供应。

6、施工通风为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洞内作业环境满足要求,隧道内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

在掘进洞口安设轴流式通风机。

7、人员配备本工程开工前,组织全体技术人员,包括测量、质检、试验、材料相关人员。

熟悉施工图纸,了解施工内容。

由技术总管主持开展技术工作,对各部门人员进行分工。

8、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机械已进场,技术状况良好。

9、施工配合比施工所需用水泥、碎石、砂、片石材料均已由监理抽样送试验室试验合格;施工用配合比已报批,可按配比施工。

10、材料准备六、机具设备及劳动组织本工法操作简单,单作业面施工机具配备见下表,可根据施工现场情况酌情调整。

单作业面施工机具配备施工人员应经培训合格后上岗,特殊工种应持证上岗,人员分配和调整应按不同工种配齐、配足,单作业面施工一般需要70人左右,并保持相对稳定。

单作业面施工作业人员配备七、洞身开挖施工方案本隧道S-IVb衬砌类型,开挖方法采用上下台阶法。

(一)、施工工艺1、工艺原理上下台阶法是以导坑开挖为基本模式,分上、下二个台阶三个开挖面,上、下二个台阶的开挖与支护沿隧道纵向错开、平行推进的隧道施工方法。

上下台阶施工采用二台阶同步开挖,每循环进尺控制在1m~2m以内。

下台阶左右侧错开2米开挖,及时施工仰拱和填充。

台阶法开挖隧道围岩应力集中部位主要出在各开挖面附近,尤其在各转角附近。

开挖线附近隧道围岩各主应力基本呈压应力状态;隧道拱顶和仰拱是围岩位移比较突出的部位;拱部开挖左(或右)半幅开挖是台阶法施工的关键。

施工过程中着重加固的范围为:左右边脚墙45度范围为围岩应力松弛带。

针对以上围岩应力学特性,对于IV级围岩上台阶左右拱腰以上45度范围围岩松弛带,架立的钢架拱脚增加锁脚锚杆。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管超前、严注浆、强支护、勤量测、早封闭、弱爆破”十八字方针。

2、工艺流程3、上下台阶法施工步骤先开挖上台阶,再进行下台阶开挖,微震光面爆破,装载机和自卸车出碴。

(1)具体施工步骤如下:第1步,上部导坑开挖:在拱部超前支护后进行,开挖上部导坑。

开挖循环进尺应根据初期支护钢架间距确定,最大不得超过2m,开挖后立即初喷3~5cm混凝土。

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喷、锚、网系统支护,架设钢架,在钢架墙脚以上30cm高度处,紧贴钢架两侧边沿按下倾角45°打设锁脚锚杆,锁脚锚杆与钢架牢固焊接,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第2、3步,左、右侧下台阶开挖:开挖进尺应根据初期支护钢架间距确定,最大不得超过3m,开挖高度一般为3~3.5m,左、右侧台阶错开2~3m,开挖后立即初喷3~5混凝土,及时进行喷、锚、网系统支护,接长钢架,连接筋与钢架牢固焊接,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第4步,隧底开挖:每循环开挖长度宜为4~6m。

开挖后及时施作仰拱,仰拱分段长度宜为4~6m。

(2)关键工序要求①先超前支护施工,然后上台阶开挖采用开挖台架人工风枪钻眼,微震光面爆破开挖,循环进尺1~2m。

②下台阶开挖后及时将钢架连接闭合,进行锚喷初期支护,灌注C25砼仰拱,C15仰拱填充施工。

(二、)钻爆设计方案1、光面爆破参数:A、不耦合系数。

合理的不耦合系数应使炮孔压力低于岩壁动抗压强度,而高于动抗拉强度,通常,不耦合系数采用1.5~2.5,选用1.7;B、光面炮眼间距E。

一般取炮眼直径的8~15倍。

在节理裂隙比较发育的岩石中,应取小值;在整体性好的岩石中,可取大值,选用60cm;C、最小抵抗线W。

光面层厚度或周边眼到邻近辅助眼间的距离,是光面眼起爆时的最小抵抗线,一般它应大于或等于光面炮眼间距,选用80cm。

炮眼布置图及爆破参数表(附后)光面爆破宜采用细药卷,起爆时注意以下事项:(1) 周边孔应该同时起爆才能保证光面爆破效果;(2) 起爆顺序为先掏槽孔,再辅助孔,辅助孔起爆后再起爆周边孔、底孔;(3) 周边孔的底孔应该装一个粗药卷,以克服岩体挟制作用;(4) 为了减少超挖和降低工程造价,开挖过程中,加强断面量测,并及时处理个别欠挖部位,修整开挖断面,获得良好的经济效果。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隧道新奥法施工工艺流程框图结束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2、隧道开挖参数设计2.1、施工方法及顺序施工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遵循新奥法施工原理,软弱地质洞身开挖应坚持: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衬砌的原则,加强施工临时监控量测,确保施工安全。

施工中如遇实际围岩级别与设计资料不符及时与监理、设计部门联系调整施工方案,确保开挖安全,顺利进行。

隧道中停车段,配电室等待隧道开挖成型后,再进行扩挖。

2.2、炮孔装药量(1)掏槽孔Q1=η•L •r式中:η——炮孔装药系数,取η=0.9L——孔深,LIII =3.2m、LIV=2.2m、LV=1.7mr——每米长度炸药量,r=0.78kg/m经计算QIII =2.24kg,取2.2kg QIV、V=1.54kg,取1.5kg QV=1.19kg,取1.1kg(2)辅助孔Q III =η•L •r=0.8*3.1*0.78=1.93kg 取QIII=1.9kgQ IV、V=η•L •r=0.8*2.1*0.78=1.31kg 取Q IV、V=1.3kgQ IV、V=η•L •r=0.7*1.6*0.78=0.87kg 取Q IV、V=0.9kg (3)光爆孔通常为辅助孔的1/3~1/4,取QIII =0.6,QIV、V=0.4kg ,QV=0.3kg装药结构图2.3、隧道开挖炮孔布置图IV级围岩段开挖炮孔布置图IV级围岩爆破参数表2.4、爆破网络隧道爆破网络设计采用孔内延时,在各隧道口段网络联接时应根据与被保护物的距离不同,按Qmax =R3(VKP/KK′)3/a工式计算结果,控制最大单响药量,使爆破震动不超过安全规程规定。

本次设计隧道爆破各进出口段30m内将按最大单响药量5.4kg控制,随着隧道掘进,爆破点距保护物距离增加,可按表1增加单响药量。

3、隧道开挖爆破安全距离验算3.1、爆破地震安全距离从现场环境看来,距离隧道爆破点最近的建筑物距离为22m。

爆破地震安全距离可按R=(K/V)1/aQm式中R:爆破地震安全距离,m;Q:允许段炸药量,Kg;齐发爆破取总炸药量;微差爆破或秒差爆破取最大一段装药量;取5.4kg;V:地震安全速度,cm/s;取2.3cm/sm:药量指数,取1/3;K,a:与爆破点地形、地质等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 K取200,a取1.8;代入计算:R=(K/V)1/aQm=20.97m根据公式反推,允许安全装药量计算公式:Q=R3(V/K)2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由上表可知,最大单响齐爆5.4kg是在规定允许范围内的,本工程隧道将按爆破地震安全距离22m和地震安全速度2.3cm/s的段最大炸药量控制。

4.1放样布眼利用洞外布置导线网及水准网测量出隧道开挖轮廓线,测量人员用红油漆准确绘出,根据开挖轮廓线定出炮眼位置,其误差不得超过5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