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丙型肝炎防控现状福州肝病医院
肝病发展现状

肝病发展现状目前,肝病的发展形势较为严峻,给人们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下面是对肝病发展现状的一些分析和展望。
首先,肝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2000万人死于肝病,其中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是主要的病因。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而肝癌则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
其次,肝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日益严重。
肝病所导致的医疗资源消耗巨大,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还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由于肝病患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使得家庭经济负担加重,甚至导致贫困。
同时,肝病还加剧了劳动力的流失,降低了生产力,影响了经济的增长。
再次,肝病的防治形势复杂。
虽然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预防手段已经有了较大进展,如疫苗的推广和抗病毒治疗等,但是由于肝病的潜伏期长、隐匿性强,很多患者发现时已经进入晚期,治疗难度大,疗效不佳。
而且,由于社会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很多地区的预防和诊治能力较差,导致肝病的防治工作面临很大的困难。
对于肝病的发展现状,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肝病的预防和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肝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通过加强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疫苗接种、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宣传,减少肝病的新发病例。
第二,加强早期诊断和治疗。
提高医疗机构对肝病的筛查和诊断能力,尽早发现肝病,做到早期干预和治疗,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第三,加强肝病的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地区间的医疗水平均衡。
政府应该加大对肝病的防治工作的投入,建立健全的肝病诊疗中心和专科医院,提高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综上所述,肝病的发展现状较为严峻,但是只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预防,提高诊治能力,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相信肝病的防治工作一定会取得进一步的进展。
中国丙型肝炎防治现状-医学资料

施小明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监测与信息服务中心.疾病监测, 2019; 21:493.
“三低”水平之低认知率
丙型肝炎知晓率调查: 北京/上海300名街上流动人群丙型肝炎认知度调查结果:
非专科医生 对丙型肝炎治愈率的认知调查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调查
非感染科医生对就诊发现 丙型肝炎患者的态度的调查
状 • 二、目前丙肝防治面临的巨大挑战 • 三、早诊断、早治疗是丙型肝炎防治的关
键 • 四、派罗欣 是丙型肝炎治疗的首选
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
美国1.6% 410万
全球 1.7亿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西欧 1.0% 500万
东欧 1.0% 1000万
南美 1200~1500万
丙型肝炎给患者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 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 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
• 随着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进展为肝硬 化和肝癌的人数亦逐年升高。
• 丙型肝炎不仅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同时给社会造 成沉重负担,丙型肝炎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 问题。
临床症状不明显
起病隐匿,80%左右的患者无明显症状和体征。极大多数患者仅 表现为乏力,可有食欲减退、恶心和右肋部疼痛或不适等;少数 患者可伴有低热或出现黄疸。
“三高”特征之高慢性化
死亡13%/年
死亡86%/年
急性 85%慢性
丙肝
丙肝
1~13年0.6%/年
>14年2.3%/年 代偿期 4.0%/年失代偿期
随着既往HCV感染者病情的进展,将逐渐出现更多的 终末期肝病患者,带来极为沉重的疾病负担。
渭南~40%
部分三、四线城市及
我国丙型肝炎治疗现状与相关医疗保障补偿机制分析及建议

我国丙型肝炎治疗现状与相关医疗保障补偿机制分析及建议目的:为减轻我国丙型肝炎(简称“丙肝”)疾病负担、完善丙肝治疗的医疗补偿机制及提高丙肝治疗药物的可及性提供依据和建议。
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其他相关资料,分析我国丙肝疫情的流行情况、疾病筛查与诊断情况、治疗进展、疾病经济负担、医保补偿情况以及提高丙肝治疗药物可及性的国际经验。
结果:我国1~59岁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流行率为0.43%,患者以基因1b型为主(占58%),近38.9%的患者未接受治疗。
对于基因1b型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联用利巴韦林传统疗法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为62%;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新疗法的治疗效果则明显提升,能使患者获得1.29个质量调整生命年及0.85个生命年。
传统疗法和新疗法的单个疗程价格分别为54 960、57 810元,但新疗法由于可规避终末期肝病,从而可为每位患者节省378元的疾病管理成本。
职工和居民医保丙肝住院患者采用传统疗法,经医保补偿后自付成本大幅下降;而新疗法2017年才在我国获批,尚未被医保覆盖。
结论:新疗法较之传统疗法,具有成本-效果优势。
我国需加强对丙肝患者的关注,采取措施减轻其疾病经济负担,通过完善丙肝治疗的基本医疗保险与专项医疗救助资金等多种补偿措施,提高丙肝新治疗方案药物的可及性。
ABSTRACT OBJECTIVE: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suggestion for relieving the disease burden of hepatitis C (HC)in China,improving med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HC treatment and the accessibility of HC drugs. METHODS:By reviewing literatures and other relevant information,the epidemic situation of HC,the situation of disease screening and diagnosis,treatment progress,the economic burden of disease,medical insurance compensation in China and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on improving the accessibility of HC drugs were all analyzed. RESULTS:The anti-HCV prevalence rate of 1 to 59-year-old population was 0.43% in China,and the genotype was mainly genotype 1b(58%). Nearly 38.9% of the patients were not treated. For patients with genotype 1b,the sustained virologic response rate of traditional PEG-interferon combined with ribavirin regimen was 62%,and the effect of new direct-acting antivirals (DAA)regimen w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patients receiving new regimen could gain 1.29 QALYs and 0.85 life years. The costs of a single course for traditional and new regimens were 54 960 yuan and 57 810 yuan,respectively. New regimen could save 378 yuan for the cost of disease management for each patient due to evasion of end-stage liver disease. After medical insurance compensation,the cost of self payment had fallen sharply for workers and residents receiving traditional regimen,while new regimen was approved in China in 2017 and had not been covered by medical insurance yet. CONCLUSIONS:New regimen has a cost-effectiveness advantage over traditional regimen. The stat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HC patients and tak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economic burden of them. By improving the basic medical insurance and special medical assistance fund for HC treatment,the accessibility of the drugs in new HC treatment regimen can be improved.KEYWORDS Hepatitis C;Disease burden;Medical insurance compensation丙型肝炎(Hepatitis C,以下简称“丙肝”)是引起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原因[1],该疾病危害民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中国丙肝的治疗现状概要

下列因有利于患者获得持续性病毒应答(SVR)
• • • • • • • • • 1.HCV基因型2、3型; 2.病毒水平<2*106copies/ml; 3.年龄<40岁; 4.女性; 5.感染HCV时间短; 6.肝纤维化程度; 7.对治疗依从性好; 8.无明显肥胖者; 9.未合并HBV及HIV感染者.
EASL. J Hepatol. 2011; 55(2): 245-64. Ghany MG, et al. Hepatology. 2009; 49(4): 1335-1374. Omata M, et al. Hepatology International. 2012; 6(2): 409-435.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 中华内科杂志. 2004; 43(7): 551-555.
1. Perry CM, Jarvis B. Drugs. 2001;61:2263-2288. 2. Heathcote EJ et al. N Engl J Med. 2000;343:1673-1680.
病毒学应答的模式
6个月
无应答 HCV RNA水平 突破
复发
检测限
HCV RNA 阴性
基线 治疗过程 EOT 随访
各国指南推荐标准疗程方案
HCV 基因型 HCV 基因1型 定量HCV RNA检测 HCV基因 2/3型
聚乙二醇干扰素+ 利巴韦林 1000–1200 mg/天
第12周定量HCV RNA检测
聚乙二醇干扰素+ 利巴韦林800 mg/天 治疗24周
下降<2 log 停药 或对治疗重新评估
HCV RNA转阴或下降2 log 治疗48周或RGT
中国丙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防控指南(2021年版)

DOI:10.12138力.issn.1671—9638.20216197标准-规范-指南中国丙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防控指南(2021年版)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防控分会[摘要]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目前尚无预防丙型肝炎病毒(HCV)的疫苗,但直接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可以治愈95%以上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加强HCV感染者的筛查,针对确诊HCV 感染者尽早进行有效的治疗,是消除传染源,阻断HCV传播的有效措施。
本指南在2012年版《中国丙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防控指南》基础上进行修订和更新,主要内容包括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及医院感染现状,HCV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与临床意义,以及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等,为预防和控制丙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提供帮助。
[关键词]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炎;医院感染;防控指南[中图分类号]R197.323.4Chinese guidelin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epatitss C virus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2021edition)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 Control Branch of Chinese Preventive Medicine Association,Infectious Disease Branch of Chinese Preventive Medicine Association,Infections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Branch of Chinese Preventive Medicine Association[Abstract]Hepatitis C is a serious public health issue threatening people's health.At present,there is no vaccine to prevent hepatitis C virus(HCV),but combination treatment of direct antiviral drug can cure more than95%of chronic hepatitis C.Strengthening the screening of HCV-infected person and conducting effective treatment as early as possible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eliminate the source of infection and block the transmission of HCV.This guideline is revised and updated on the basis of2012edition of Chinese guidelin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ealthcare-asociated infection of hepatitis C,which mainly includes the epidemiolog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 of hepatitis C,laboratory detection method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HCV nfection,as we ll a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so as to provide help for the pre-ventonofhepattsChealthcare-assocated nfecton.[Keywords]hepatitis C;hepatitis;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guideline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引起的以肝损伤为主的传染性疾病。
丙肝防治形势分析及工作要求

丙肝防治形势分析及工作要求汇报人:日期:•丙肝防治形势分析•丙肝防治工作要求•丙肝防治工作的重点任务目录•丙肝防治工作的保障措施•总结与展望01丙肝防治形势分析预防丙肝的形势依然严峻。
发病率在逐年上升。
于缺乏有效的疫苗和治疗药物,丙肝防治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
我国是全球丙肝疫情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丙肝患者人数已超过3000万。
传播途径以血液传播为主,但近年来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的比例逐渐上升,加大了我国丙肝防治工作的难度。
丙肝在我国的流行趋势与经济发展水平、卫生条件、人口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的发病率存在差异。
开展丙肝防治工作不仅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医疗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有效减少社会卫生支出,促进经济发展。
丙肝是一种慢性肝炎,长期感染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后果,对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健康状况产生严重影响。
丙肝的潜伏期长,且多数患者在感染后无明显症状,因此加强预防和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丙肝防治工作的重要性02丙肝防治工作要求03建立健全考核评估机制,定期对防治工作进行评估,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
01建立完善的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和县级四级丙肝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级职责,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02加强各级领导小组的协调与沟通,确保信息畅通,及时解决问题。
建立健全组织架构制定全面的丙肝宣传教育计划,明确宣传教育的内容和目标。
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利用媒体、网络等多种渠道普及丙肝防治知识。
针对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提高防控意识。
加强宣传教育制定全面的筛查计划,明确筛查的目标和实施步骤。
加强筛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确保筛查覆盖到目标人群。
对筛查结果进行及时反馈和跟踪管理,确保及时发现和治疗感染者。
提高筛查覆盖率加强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规范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和管理,确保安全、有效、规范的使用。
制定丙肝诊疗规范,明确诊疗流程和服务标准。
规范诊疗服务010203针对医务人员进行丙肝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优选)中国丙型肝炎医院感染防控指南

母婴传播
在医院感染中,临床医务人员也是HCV感染 的高危人群。我国针对北方5所医院共310个 科室进行的调查发现,医务人员HCV的总感 染率为2.5%,以外科及妇产科为主,其中5160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为3.2%,远远高于 普通人群的感染率0.43%。
日前虽然尚无有效的丙型肝炎疫苗问世,但 其仍属于可防可治的疾病。加强HCV的筛查 ,针对丙型肝炎患者尽早进行有效的治疗, 是阻断HCV医源性传播的重要措施
2、筛查方法:
(1)抗-HCV的检测:丙型肝炎的筛查须用 第3或第4代的酶联免疫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方法(enzyme或chemiluminescent immuno assay EIA或CIA)检测抗-HCV。
(2) HCV RNA的检测:敏感的分子生物学(P CR法)技术检测HCV RNA。
前有输血或应用血制品者; b)曾经或正在注射毒品者,包括仅注射1次而
不认为自己是药瘾者;
c)接受实体器官移植者或捐献实体器官或血 液,包括血液成分捐献者,未进行过丙型肝 炎筛查者;
d)丙型肝炎患者的性伴侣或与其有共用牙刷 、剃须刀、指甲刀等的家庭成员;
e)有破损皮肤、黏膜被HCV感染者伤口的血 、血迹、棉球或其他用具等污染者;
(2)医务人员:医疗操作中发生职业暴露后如 明确暴露源为丙型肝炎患者,4周内进行HCV RNA检测,HCV RNA阳性者建议进行抗病毒 治疗;HCV RNA阴性者分别于暴露后12周和 24周重复检测抗HCV和ALT,进行跟踪管理 。
2、医务人员岗位调整:若HCV RNA阳性, 则建议进行抗病毒治疗,并暂时避免和调离 与有创操作相关的临床工作,直到HCV RNA 转阴,并且6个月后复查依然为HCV RNA阴 性者方可恢复临床工作,建议定期进行肝功 能和HCV RNA的检测。
我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状况及预防

我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状况及预防1999-02-02 来源:光明日报北京医科大学教授庄辉我有话说病毒性肝炎主要分为甲、乙、丙、丁、戊5型。
我国约9.7亿人已感染过甲肝病毒,6.9亿人已感染过或正在感染乙肝病毒。
目前,病毒性肝炎主要分为5型,即甲、乙、丙、丁和戊型。
近年来,又报告两型新的“肝炎病毒”,即庚型肝炎病毒(HGV)和输血传播病毒(TTV),但其致病性尚未被证实。
在已知的5型肝炎病毒中,按传播途径,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经胃肠道途径传播,如甲型和戊型;另一类主要经血液传播,如乙型、丙型和丁型。
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平均年发病率为100/10万左右,即全国每年发生急性病毒性肝炎约120万例,但根据病毒性肝炎的漏报调查,本病的实际发病数比报告数高5—8倍。
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50%为甲型,25%为乙型,5%为丙型,10%为戊型,其余10%为未定型。
据调查,我国现患慢性肝炎的病人为1200万例,每年死于肝病者约30万例,其中50%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绝大多数与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关。
根据1992—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人群甲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80.9%,即有80.9%的人曾感染过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为57.6%;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为9.8%,其中1.2%同时携带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至少在18%以上。
据此推算,我国约9.7亿人已感染过甲肝病毒,6.9亿人(其中1.2亿人携带乙型肝炎病毒)已感染过或正在感染乙肝病毒,140万人同时携带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3800万人携带丙型肝炎病毒;至少2.1亿人已感染过戊型肝炎病毒,由此可见我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的严重性。
病毒性肝炎不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而且给国家和个人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据上海市对病毒性肝炎的门诊和住院费用调查结果推算,我国每年因病毒性肝炎所致的直接经济损失至少约300—500亿人民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CV阳性患者有较高比例曾接受有创操作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P<0.0001
36% 18%
153/427136/749
内镜检查
P=0.027
60% 43%
P=0.025
15% 7%
62/427 55/749
257/427319/749
流产
肌注
P=0.027
16% 7%
HCV病毒学特征
➢ 体外存活力强,在室温可存活数天。 ➢ 煮沸(100℃,5分钟)、紫外线可使HCV灭活; ➢ 血清经60℃,10小时或1:1000福尔马林37℃,6小时熏
蒸可使HCV传染性丧失。
丙型肝炎是全球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 (WHO) 估计全球约有1.8亿人罹患丙肝
WHO. Wkly Epidemiol Rec. 2000;75:18-19.
单股正链RNA病毒,黄病毒属 基因组长约9.6Kb,有衣壳蛋白包裹 病毒基因组具有高度变异性
– 形成不同基因构成的病毒亚群或准种1,4 增殖速度:1012个/天 经体液或血液传播
1. Purcell R. NIH Consensus Conference on Hepatitis C. 1997; 2. Neumann A, et al. Science 1998; 282: 103; 3. Lauer G & Walker B. N Engl J Med 2001; 345: 41; 4. Hoofnagle J. NIH Consensus Conference on Hepatitis C. 1997
,并逐渐出现更多的终末期肝病患者
目前丙肝的传播途径较以往发生了变化
传统认为的丙肝传播模式
➢ 输血
60%
➢ 吸毒者混用注射器
其他形式的HCV暴露—— 10%
➢ (职业暴露、透析、家庭传 播、性接触)
未知形式的HCV传播模 式 —— 20-40%
必须引起重视的丙肝传播 途径
➢ 医源性感染 (牙科器械、 内窥镜、介入性操作、外 科手术)
越来越多的慢性丙肝患者将会浮出“水面”
*伴有较严重的肝脏损伤,若未及时治疗则会消耗更多的医疗资源
Armstrong GL, et al. Hepatology. 2000;31:777-782.
中国丙肝防控形势非常严峻!
既往HCV感染者形成庞大的病毒库,是HCV传播的基础 丙肝至今没有有效的疫苗,不能降低人群易感性 既往HCV感染者群体庞大,不可能发生自发的病毒清除 既往HCV感染者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病情进一步进展
注射毒品者HCV感染率非常高
Amsterdam Bulgaria Russia
New Zealand
Baltimore New York
0
80 74 67 64
89 63
20
4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60
80
100
HCV (%)
Thomas DL, et al. Medicine (Baltimore). 1995;74:212-220. Des Jarlais DC, et al. AIDS. 2005;19(suppl 3):S20-S25. Vassilev ZP, et al. Int J STD AIDS. 2006;17:621-626. Kemp R, et al. N Z Med J. 1998;111:50-53.
上海 一般人群
0.98
吸毒者
人数比例%
P<0.01 38.3
广东
一般人群 职业献血员
China CDC Data, 2008
发病率(/10万)
中国一线城市丙肝发病模式
丙肝发病率率呈青年(30岁左右)与老年(>60岁)的双峰分布 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对青年丙肝患者尤为重要,可减少远期疾病危害
北京市不同年龄组丙肝报告发病率
年龄分布
韦懿芸,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10; 37(20): 3917-21.
68/427 54/749
静注
HCV阳性组 HCV阴性对照组
P=0.007
P=0.006 24%
15% 8%
62/427 62/749
美容
14%
104/427101/749
美甲、修脚
J Viral Hepat. 2006 Nov;13(11):775-82.
青年人群感染HCV的主要风险因素
美国麻省
丙型肝炎的传播和诊治
福州白湖亭肝病医院
隐匿杀手首次现形
1989年,由Michael Houghton领导的研究组首次克隆、 鉴定丙肝病毒基因序列
衣壳
丙肝病毒模式图
RNA基因组
病毒颗粒 (核心)蛋白
Choo QL, et al. Science. 1989; 244(4902): 359-62.
HCV病毒学特征
80% 60%
60% 50% 40%
中国广东省
40%
30%
20%
0% 吸毒史
血液暴露
纹身
20%
10%
监禁服刑史 0%
输血及 血制品
吸毒史
手术 性接触 不明途径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2011; 60(17): 537-41. 张晓红, 等.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1; 19(2): 146-7.
Anti –HCV 阳性率(%)
中国HIV人群中HCV合并感染率非常高
中国4个地区HIV人群合并感染其他病毒的横断面调查,共1110例HIV/AID患者。
结果:HIV感染者总体anti-HCV 阳性率为59%
He N, et al. Biosci Trends. 2011; 5(1):1-9.
中国高危人群抗-HCV阳性率 远高于一般人群
中国CDC报告的丙肝病例逐年大幅增高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卫生部历年公布全国丙肝疫情
100339
21145
39380
52927
70681
118016
0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中国报告的丙肝病例在最近6年内几乎翻了6倍
➢ 不洁注射
➢ 生活方式相关 (文身、美 容、美甲、修脚)
J Viral Hepat. 2006 Nov;13(11):775-82.
各种暴露在高、中、低流行区HCV传播中作用
Alter M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7;13(17):2436-2441
接受有创操作的患者比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