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生幸福的能力

合集下载

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中国有句俗语:三岁看小,七岁看大,从这句话不难看出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这是我对家长责任的理解。

十年来,伴随女儿走过的每一步,我始终没有忘记肩上的这份责任,同时,家庭教育的成功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做孩子信任的父母的幸福。

一、“选择”——帮女儿养成一生的好习惯平时常会看到有些孩子耍小脾气,多见家长顺着孩子,偶见家长不顺从的也常会引来一阵大呼小叫。

相比之下,我庆幸自己无意间做对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持续的选择中,让女儿养成了很多好习惯。

还记得女儿很小的时候,会时不时提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我总会平静的处理,只表现给孩子不同的选择,并让她知道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最终的选择权却完全留给女儿。

比如,马上要睡觉了,女儿看到一包糖忽然想吃,我就认真的告诉她,晚上睡觉前吃糖对牙齿不好,如果现在吃也能够,不过只能吃一块,剩下的都留给大人,要是第二天吃,这些糖都留给你慢慢吃!权衡利弊,女儿自然会选择后者。

小孩子分不清你的我的,有时到别人家里,孩子玩的没尽兴的东西,临走时主人常会很客气的要孩子带回家。

对此,我告诉女儿,不拿别人的东西,特别喜欢的妈妈可能会给你买,如果拿了别人的东西,不但回来自己不能玩,妈妈也绝不会再买给你。

后来,有一次,女儿在朋友家玩一个灯笼,临走时,朋友要女儿带着,女儿也早已把妈妈的话丢在脑后,自己当时也不好说些什么。

回到家,我告诉女儿,我们说过的话要算话。

就这样,女儿一直没能动那个灯笼,过了几天,我们再去玩时,女儿亲自还给了阿姨。

从那以后,每次到别人家玩,临出门,女儿总会把手中的玩具放下,即使主人要给,女儿也会一个劲地说,“我不要!”,而每每回到家,女儿就会很自豪的问我们“今天,方方是不是很棒,阿姨给我,我都没要!”此时,我们定会向女儿翘起大拇指,而且对于女儿特别喜欢的,我们常会悄悄地买给她,送女儿一份惊喜。

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

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

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在呼唤和张扬人文、人本、人性的今天,我们对孩子的教育,绝不能只看分数,而轻视对品德和能力的培养,每个孩子都是一块未曾雕琢的璞玉,他们良好的品格的形成需要老师的教诲,更需要家庭的正确引导和熏陶。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对孩子人格的教育,因为父母对孩子最终目的是培养孩子成“人”。

明朝理学家王守仁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

他解释说:“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

”由此推断,良知是人先天固有的善性,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

奉行王阳明“心学”的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也是说学做正直的人。

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

家庭教育首先应尊重孩子,与孩子建立平等、融洽的关系。

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在一个和谐、舒适、温暖、平等的家庭里,父母关系好,彼此尊重,真诚相待,关爱他人,孩子也会助人为乐,团结友善。

现在的独生子女只知受人爱,不知爱人。

作为孩子启蒙老师的我们责任重大,首先要培养孩子爱他人,爱是人间最伟大的一种道德,爱心是人类最美好的一种情操,爱心是最美基础,也是美德最直接的表现。

二、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塑造孩子完善的人格心理健康是指精神、活动正常心理素质好。

大多与遗传(基因)相关。

既能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也能经受各种事件的发生。

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

心理健康的孩子不会产生精神方面的疾病,能够客观看待生活和学习,他们的认识几乎不受悲观情绪和主观意愿的影响。

我的女儿从小胆小,说话都是羞答答的,更怕见陌生人。

我就常常带她出去旅游,在陌生人面前让她唱歌、背诗,渐渐地她不再害怕了,有时家里来人,她主动唱歌或讲故事。

每天下午吃完饭,我和女儿就在小区小路上打半小时羽毛球或兵乓球,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消除紧张和疲劳,提高对紧张情绪的心理承受能力,增进意志力;在饮食上我也非常注意营养的合理搭配,从不让她暴饮暴食或吃街边垃圾食品;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当她偶尔没考好或和同学发生矛盾时,我都会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让孩子幸福的四种能力

让孩子幸福的四种能力

让孩子幸福的四种能力
1.情绪管理能力:让孩子学会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掌握情绪的调节和控制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压力。

2. 社交能力:教育孩子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让孩子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使其在社交场合中更加自信和开朗。

3. 自我意识能力:培养孩子对自己内心的认知和理解,让他们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改进不足。

4. 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孩子进行探索和发现,培养其独立思考、创新和想象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 1 -。

孩子一生必备的六大能力

孩子一生必备的六大能力

孩子一生必备的六大能力孩子一生必备的六大能力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掌握一些必备的能力,以便他们未来能够在各个领域中脱颖而出。

此外,这些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在职场中取得成功,还可以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下面我们来看看孩子一生必备的六大能力:1. 关键思考能力在当今的社会中,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关键思考能力。

而这项能力也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必须掌握的能力之一。

通过训练孩子的思考能力,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

2. 沟通能力沟通是和其他人交流表达的过程。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需要和家人、朋友、老师、同学等人进行交流和沟通。

如果孩子缺乏沟通能力,那么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就难以与人相处和交往,这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3. 学习能力如何学习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必然的问题,每个孩子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而要想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孩子需要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

孩子的学习能力越强,就越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各种变化和挑战。

因此,为了让孩子在未来更轻松地学习知识并获得更多的成就,我们应该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4. 创造力创造力是人类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而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意味着培养孩子开拓思维,提升他们的包容性、判断力、审美和观察能力等。

这些能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他们可以促进孩子独立思考,并使孩子尝试新的事物,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以及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5. 合作精神合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交技能。

在学习和生活中,孩子总是要与别人合作,这就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合作精神。

在合作过程中,孩子能够学会委屈求全、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等方式,这些方法能够让孩子更好的与人相处,并与人分享幸福与成功。

6. 解决问题能力孩子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是孩子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需要孩子学会分析和处理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孩子具备独立思考、寻找信息和永远不放弃的精神等。

家庭教育应该给孩子一生幸福的四把钥匙

家庭教育应该给孩子一生幸福的四把钥匙

第一章:第二节:正确的家庭教育目标是什么呢?大正小雨认为,家庭教育不是培养孩子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是让孩子筑牢人生的立足之本,建立为人处世的基本规则、燃起尽职尽责的使命担当;开发孩子的潜能,为学习好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做好准备,并满怀希望和信心地融入社会生活。

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培训,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责任。

刚刚出生的孩子,就像一个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电脑。

家庭教育是提升CPU、存储器等硬件的性能,并安装底层的系统软件。

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安装各种应用软件。

硬件好、系统好,将来word、photoshop等各种应用软件可以随用随装,顺畅运行。

如果硬件不好、系统不好,再优秀的应用软件,也难以正常运行。

家庭教育最基本的目标是:让孩子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高级目标是:在基本目标之上的晋级,是让孩子有所成就。

概括起来家庭教育要做的是:培养一个独立的人;培养一个快乐、幸福的人;培养一个有成就的人。

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让孩子具备——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不屈的意志、不停的进取。

怎样才能实现家庭教育的目标?作者做了20年新闻记者,见识过很多优秀的人,高官、富商、科学家;也见过一些有问题的人,看守所的犯罪嫌疑人、监狱里的服刑犯、混黑社会的大哥和喽啰……看到了一些人的成功、也看到了一些人的失败和堕落。

见识这么多各种类型的人之后,就开始思考成功的人为什么会成功?失败的人又是因为什么而失败的呢?作者发现:能取得一定成就,生活充实快乐、幸福美满的人,都握有四把“钥匙”。

1、健康、强壮的身体;2、使命感、自我提升的学习能力;3、正确的价值观4、丰富细腻的情感大家想想,对照你身边有成就的人,幸福快乐的人,看看是不是这回事?健康强壮的身体:身体不好,时刻受到病痛的折磨,心情和情绪也不会好到那里去,长期在不良的情绪下生活,对自己,都家人,对社会都是个负担,还能有什么幸福快乐的生活,还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呢?英年早逝的报道现在也屡屡出现在报道和网络上。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终身幸福的根基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终身幸福的根基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终身幸福的根基【摘要】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终身幸福的根基。

建立亲子沟通的重要性,父母的陪伴与关心对孩子的影响,亲子关系对孩子行为和情绪的影响,亲子关系对孩子人际关系的影响以及对孩子未来发展的影响都是关键因素。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亲子关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通过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培养他们积极的人格特质和健康的人际关系。

在这个温馨的家庭氛围中,孩子将拥有更好的成长环境,并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加自信和独立。

家长们应该重视亲子关系,不断努力建立亲子间的沟通和理解,为孩子的幸福和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亲子关系、幸福、沟通、陪伴、关心、行为、情绪、人际关系、未来发展、重要性、根基、家庭、成长、教育、关键因素。

1. 引言1.1 亲子关系的重要性亲子关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对孩子的幸福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亲子关系贯穿着孩子从出生到成年的每一个阶段,是孩子终身幸福的基石。

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人格,培养积极的心态,增强自信和独立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提升。

亲子关系的稳定和和谐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一个支持性和温馨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更加自信、开朗、乐观,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父母的关爱和支持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安全和被接纳的感觉,培养出健康的依恋关系,为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奠定基础。

亲子关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双方的努力和共同的投入,父母需要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孩子的个性,给予温暖和支持,与孩子建立亲密的情感联系,共同成长、相互理解。

亲子之间的良好沟通和相互尊重是构建和谐家庭关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孩子终身幸福的关键所在。

1.2 影响孩子幸福的关键因素孩子的幸福与亲子关系密不可分,而影响孩子幸福的关键因素很多。

父母的情绪和行为对孩子的幸福有着直接影响。

父母的情绪稳定、积极向上,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和快乐。

让孩子幸福的四种能力

让孩子幸福的四种能力

让孩子幸福的四种能力
1.社交能力:让孩子学会与他人相处,尊重别人的意见和感受,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获得更多的支持和爱。

2. 自我管理能力:教育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克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学会承认错误和道歉,从而塑造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3. 兴趣爱好能力: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享受乐趣。

4. 自我决策能力: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分析和决策,从而拥有更多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帮助他们成为健康、快乐和成功的个体。

- 1 -。

教育反思 让孩子拥有感知幸福的能力

教育反思 让孩子拥有感知幸福的能力

教育反思让孩子拥有感知幸福的能力
孩子们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一路经历着严酷的竞争,好像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被整个社会承认,才是成功者,而绝大多数人都成为失败者,这样的评判标准是错的。

成功是为了什么,成功之后又将如何?其实这个问题经不住追问,每个人尽己所能、把自己的能量发挥出来就是成功。

最重要的是把“成功”二字破解掉,让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不为外界的评价所困扰,产生自给自足的幸福感。

一定要让孩子在特别小的时候就有感知幸福的能力,打破世俗的标准,让孩子明白并不是不出类拔萃就没有资格享受幸福;并不是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被社会认可;并不是只有比别人更好才会更幸福。

人生是一个过程,忍耐和等待是它的必修课。

撒下一粒种子,不懂得等待,是不会看到它开花结果的那一天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孩子一生幸福的能力
如今的家长望子女成龙凤,往往不惜重金让孩子奔走于各类文化技能培训班,希望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也希望因此能让孩子在未来成功幸福.但是,一些教育专家对我们的家长提出了疑问:您现在对孩子的教育,真的能带给他们幸福吗?
“幸福”是如何炼成的?
儿童教育由认知,情绪,品德三大支柱组成.社会,学校,家庭在给予了孩子认知,品德教育.却往往忽视了情绪智力的教育.西方杰出教育研究者认为:情商(EQ)比智商(IQ)在更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爱情、婚姻、学习、工作、人际关系以至整个事业成败得失。

情绪智力才是人生成就和幸福的真正的幕后主宰。

情商EQ(eqemotion quotient)即情绪智力,它包括准确地觉察,评价和表达情绪的能力;产生情感以促进思维的能力;理解情绪及情绪知识的能力,以及调节情绪以助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

儿童情绪智力教育是以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和健康情感为主导的一种教育模式。

如何让孩子更“幸福”?
据研究调查显示,中国有90%的孩子有以下特性:内向、害羞、缺乏责任感和自信心、爱发脾气、带攻击性、适应能力差、自我为中心,不懂与人分享,过分依赖家长、无法接受批评,甚至对周遭事物没有兴趣等。

当孩子在孩童时代这些情商弱项,得不到成人的帮助和正确指导,就会成了孩子走向幸福道路上的屏障,给成年后工作时人际交往,与人合作,和生活中的夫妻相处,婆媳关系带来很多实际的障碍和负面影响.
专家观点:独生子女家庭是一种特殊的育儿环境,优越的生活环境,大人们的过份宠爱呵护,会产生许多特有的情绪、社交等问题。

与IQ比起来EQ更多的是后天培养。

3-12岁是儿童形成了良好情商品质的关键期.
在情商教育领域,我们称3―6岁的孩子为潮湿的水泥,这个时期的孩子85%到95%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正在形成,他们的学习特点是模仿,需要的是充满爱的温暖环境,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他明确的指导和方法,有规则的独立、注重习惯和规律,培养孩子的爱心、自信心、意志力、独立性、秩序感。

我们称7-12岁的孩子为正凝固的水泥,孩子85%到95%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已经形成,他们需要的是正向巩固自我形象,树立正确的目标和价值观。

应该如果能够交给孩子正确的管理自己情绪的技巧,与人和睦相处的方法,孩子就很容易形成自信心,爱心,意志力,竞争力,独立性,合作等良好的情商特质。

3-12岁的情绪智力教育会决定孩子一生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