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基本操作技巧
胃镜操作技巧

胃镜操作技巧胃镜操作技巧1 持镜:左手置于胸前,左手持内镜的操作部,保持操作部直立状态,以虎口及腕部的力量撑住内镜,仅以左手握内镜操作部,不要抓持过紧,抓持过紧会影响操作的灵活性;以左手的拇指和中指及无名指调节大小旋钮,两的稳定性,以防止图像晃动而影响观察(调整小旋钮时视野的晃动幅度很大,可以用旋转镜身替代);左手中指给气,左手食指控制吸引按钮,同时控制冻结图像以及解除冻结;为了防止过度送气,可以仅仅用食指控制两个在吸引按钮上。
右手持软管部,控制内镜的进退,同时可以辅助旋转镜身,当左手旋转操作部时,右手不可握持过紧,否旋转;当右旋镜身时左手无法再向右旋转时,可以用右手向左推镜身在体外的软管部或者右旋镜身的软管部,在辅助右旋;同样手柄放平或者无法左旋时,可以用右手向右上拉镜身在体外的软管部或者左旋镜身的软管部,可辅助左旋;如果要向左右方向旋转,也可暂时用右手旋转。
右手抓持镜身应不小于15cm,以20~30cm为宜;其优点有二:首先,胃镜插入食管前,握持胃镜软管换位置;抓持过短会导致内镜刚刚进入食道时,右手已经抵住口垫,不得不倒手换镜,这样会使刚刚进入食道的来;握持较长的软管部的另一个优点是,即使在口腔或咽部存在未能预料的抵抗,因为内镜自身具有弯曲度和弹被检者带来痛苦和危险的发生。
我们在动旋钮之前,一定要明白自己的镜身的位置:是否发生过旋转以及旋转了多少度,旋钮的上下左右常状态没有发生任何旋转或者翻转时的运动方向。
发生了旋转或者翻转后的情况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当然up的时候都由上方向下移动,镜身先端部上弯曲;Left时候图像由左向右移动。
镜身先端部向左弯曲。
循腔进镜有2个技巧:A、尽可能沿小弯侧前进,痛苦小,到达幽门镜身短;B、前进时右手把镜身轻微减少镜身和咽后壁的会厌和悬雍垂的接触,患者不适反应小。
咽部到食管入口的操作:胃镜通过舌根后即可看到会厌软骨,偶尔可见声带,食管入口通常处于关闭状态杓状会厌襞中的两个小角软骨之间的后方,参见下图),因为患者一般取左侧卧位,内镜先端部多数自然从应以左侧梨状隐窝为目标推动内镜前进,从左侧楔状结节的背侧间隙开始向中央(顺时针方向)边旋转边轻轻插入管入口。
胃镜操作技巧要点

胃镜操作技巧1 持镜:左手置于胸前,左手持内镜的操作部,保持操作部直立状态,以虎口及腕部的力量撑住内镜,仅以左手握内镜操作部,不要抓持过紧,抓持过紧会影响操作的灵活性;以左手的拇指和中指及无名指调节大小旋钮,两的稳定性,以防止图像晃动而影响观察(调整小旋钮时视野的晃动幅度很大,可以用旋转镜身替代);左手中指给气,左手食指控制吸引按钮,同时控制冻结图像以及解除冻结;为了防止过度送气,可以仅仅用食指控制两个在吸引按钮上。
右手持软管部,控制内镜的进退,同时可以辅助旋转镜身,当左手旋转操作部时,右手不可握持过紧,否旋转;当右旋镜身时左手无法再向右旋转时,可以用右手向左推镜身在体外的软管部或者右旋镜身的软管部,在辅助右旋;同样手柄放平或者无法左旋时,可以用右手向右上拉镜身在体外的软管部或者左旋镜身的软管部,可辅助左旋;如果要向左右方向旋转,也可暂时用右手旋转。
右手抓持镜身应不小于15cm,以20~30cm为宜;其优点有二:首先,胃镜插入食管前,握持胃镜软管换位置;抓持过短会导致内镜刚刚进入食道时,右手已经抵住口垫,不得不倒手换镜,这样会使刚刚进入食道的来;握持较长的软管部的另一个优点是,即使在口腔或咽部存在未能预料的抵抗,因为内镜自身具有弯曲度和弹被检者带来痛苦和危险的发生。
我们在动旋钮之前,一定要明白自己的镜身的位置:是否发生过旋转以及旋转了多少度,旋钮的上下左右常状态没有发生任何旋转或者翻转时的运动方向。
发生了旋转或者翻转后的情况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当然up的时候都由上方向下移动,镜身先端部上弯曲;Left时候图像由左向右移动。
镜身先端部向左弯曲。
循腔进镜有2个技巧:A、尽可能沿小弯侧前进,痛苦小,到达幽门镜身短;B、前进时右手把镜身轻微减少镜身与咽后壁的会厌和悬雍垂的接触,患者不适反应小。
咽部到食管入口的操作:胃镜通过舌根后即可看到会厌软骨,偶尔可见声带,食管入口通常处于关闭状态杓状会厌襞中的两个小角软骨之间的后方,参见下图),因为患者一般取左侧卧位,内镜先端部多数自然从应以左侧梨状隐窝为目标推动内镜前进,从左侧楔状结节的背侧间隙开始向中央(顺时针方向)边旋转边轻轻插入管入口。
胃镜操作技术要领和经验(重点)

胃镜操作技术要领和经验进镜方法1、持镜:左手置于胸前,持内镜的操作部,保持操作部直立状态,以虎口及腕部的力量撑住内镜,仅以左手无名指及小指持握内镜操作部,不要抓持过紧,抓持过紧会影响操作的灵活性;以左手的拇指(和中指)调节大小旋钮,注意保持旋钮的稳定性;左手食指控制吸引按钮,同时控制冻结及解冻图像钮;中指用来控制给水给气钮,为了防止过度送气,可以仅仅用食指控制两个按钮,将食指放在吸引按钮上(图1)。
图1 内镜操作部的握持右手抓持镜身应不小于15cm,以20~25cm为宜;其优点有一、胃镜插入食管前,右手不必更换位置:抓持过短会导致内镜刚刚进入食道时,右手已经抵住口垫,不得不倒手换镜,这样刚进入食道的胃镜先端部易脱出;二、如果口腔或咽部存在未能预料的抵抗(如插入梨状窝),前端镜身的弯曲和弹性可防止给被检者带来危险。
右手控制内镜的进退,同时可以适当辅助旋转镜身,当需右旋镜身时左手无法再向右旋转时,可以用右手向左推镜身体外部分或者右旋镜身,在一定程度上辅助右旋;左旋时同理。
度小,避免多余的动作。
2、咽部到食管入口的操作:胃镜通过舌根后即可看到会厌软骨,偶尔可见声带,食管入口通常处于关闭状态(图2),食管开口位于杓状会厌襞中的两个小角软骨之间的后方(图3),因为患者一般取左侧卧位,内镜先端部多数自然从下咽部左侧进入,从左侧楔状结节的背侧间隙开始向中央(顺时针方向)边旋转边轻轻插入。
插入过程中,感知到轻微阻力,通过食管入口的时候,可以看到直行的毛细血管,这些血管的走行方向就是我们的进镜方向,内镜先端部通过食管入口后会有“落空感”。
图2 从口腔到咽部所看到的示意图,c图箭头所指为会厌,d图线条所指由上至下依次为:声带、声襞,梨状窝、楔结节。
注意:我们以左侧梨状隐窝为进镜方向,但是并不是真正的进入梨状窝,只是内镜稍向杓状会厌襞的左侧缘倾斜即可( 指向杓状会厌襞中的小角软骨与楔状软骨之间的楔结节),内镜先端部最终抵住的部位是楔结节,然后稍稍右旋的同时推进内镜就可以很容易的进入食管了;如果内镜真的进入梨状窝就会没有视野,而且有一定的风险,梨状窝和食管下段的穿孔(多见于侧视镜操作)占全部穿孔的50%;因此内镜通过咽部时不可过度用力,直接向前推进内镜也是危险的,且不易成功,应该在推进内镜的同时轻轻的向右旋转(左手操作手柄顺时针旋转,抬高左手和轻微右旋可有同样的效果),右旋之前可以轻轻down。
掌握这些技巧,轻松搞定胃镜基本操作(进镜篇)

掌握这些技巧,轻松搞定胃镜基本操作(进镜篇)胃镜检查是消化科医生必备的一项技能,在消化疾病的诊疗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笔者在学习胃镜时收集过一些操作的资料,现总结如下,望大家批评指正。
1准备(1)患者:胃镜检查有一定的不适,患者往往有恐惧心理(无痛胃镜除外),检查前需消除患者紧张情绪,使患者主动配合。
患者一般取左侧卧位,屈膝,头后仰(使咽喉部与食管成直线),轻轻咬住牙垫,嘱患者口水自然流出不要吞咽。
(2)医师:进镜前首先保证自己是在患者和显示器之间一个合适的位置,这样方便操作和观察。
然后活动大小旋钮,检查固定阀、送气/水装置、吸引装置是否正常,最后进行白平衡调节。
2进镜右手持镜身于 20 cm 处,左手持操作柄置于左前胸,活动大小旋钮看清胃镜前端活动方向。
进镜时将镜身前端贴近患者舌面,看见舌中线后将舌面图像调整至显示器正上方进镜,距门齿约 15 cm 时可见到声门。
先观察两侧梨状隐窝,一般选左侧梨状隐窝作为进镜方向。
此时左手右旋操作柄(顺时针方向)并上推大钮,右手轻轻推送镜身。
向前推送的过程中遇到阻力时可以一边旋转镜身一边向前推送或嘱患者作吞咽动作。
进入食管时会有落空感,视野中看到直行血管和淡红色粘膜(胃粘膜橘红色)即可确定已进入食管。
如果视野中看到的是无规则的网状毛细血管,那么镜身很可能是在梨状隐窝内或食管憩室内,此时需退镜重进;如果看到视野中一片苍白或灰白环状结构,那么镜身肯定是进入气管了,必须立即退镜。
进入食管后即可「循腔进镜」,适当注气观察食管有无狭窄、炎症等病变,并采集图片。
进镜至齿状线时注气,嘱患者「深吸一口气」,在齿状线清晰时采集图像并观察齿状线范围。
继续进镜至胃内,进入胃内会因为镜头与胃粘膜贴近而橘红一片,需少量注气使胃体轻度张开,此时可看到胃粘膜皱襞和粘液湖(如粘液湖量多可以吸引),然后上推大钮下打小钮沿胃体上部小弯侧「循腔进镜」或左旋操作柄上推大钮同时抬高右手。
若在通过胃体时看到黑色镜身,说明胃镜已在胃底反转,此时可退镜至贲门下方调整方向后再进入。
钟德金胃镜操作心得

钟德金胃镜操作心得胃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内窥镜检查方法,可以直接观察胃部、食管和十二指肠等消化道器官的情况,对于胃肠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名内科医生,我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需要进行胃镜检查,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的操作心得。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胃镜检查前,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
患者需要空腹6-8小时,以保证胃部清洁,避免食物残渣影响检查结果。
同时,还需要询问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等情况,以便在检查过程中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二、操作技巧1.正确握持胃镜胃镜的握持方式对于检查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在握持胃镜时,应将手指伸直,将胃镜握在手掌中央,手指自然弯曲,拇指和食指夹住胃镜的控制杆,中指和无名指支撑胃镜的管体,以保证胃镜的稳定性。
2.正确进入食管进入食管是胃镜检查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在进入食管时,应将胃镜的控制杆向前推进,同时将头部向后仰,以便胃镜顺利进入食管。
进入食管后,应将胃镜的控制杆向下倾斜,以便观察到食管的全貌。
3.正确进入胃部进入胃部是胃镜检查的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在进入胃部时,应将胃镜的控制杆向前推进,同时将头部向前低下,以便胃镜顺利进入胃部。
进入胃部后,应将胃镜的控制杆向上倾斜,以便观察到胃部的全貌。
4.正确观察病变在观察病变时,应将胃镜的控制杆向左右移动,以便观察到胃部的各个部位。
同时,还应注意观察病变的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以便做出正确的诊断。
三、注意事项1.避免过度插入在进行胃镜检查时,应避免过度插入,以免损伤食管和胃部黏膜。
一般来说,胃镜插入到胃底即可。
2.避免过度扭转在进行胃镜检查时,应避免过度扭转,以免损伤食管和胃部黏膜。
一般来说,胃镜的扭转角度不应超过180度。
3.避免过度吸引在进行胃镜检查时,应避免过度吸引,以免引起胃部痉挛和出血。
一般来说,吸引的力度应适中。
总之,胃镜检查是一项需要技巧和经验的操作,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才能保证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胃镜操作方法与技巧

胃镜操作方法与技巧胃镜是一种用于检查胃部和食管的内窥镜检查工具,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下面是胃镜操作方法与技巧的详细说明。
胃镜操作方法:1. 准备工作:- 术前患者准备:告知患者胃镜检查的目的和意义,解释操作过程和可能的并发症。
- 设备准备:确保胃镜设备完好无损,干净卫生,无残留污垢。
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胃镜型号和配件。
- 床边准备:确保手术室或检查室清洁整齐,床边设置麻醉和急救所需设备。
- 术者准备:术者穿戴手术衣、帽子、口罩和手套,洗手并戴上手术镜。
2. 患者体位:- 一般来说,胃镜检查需要患者采取左侧卧位,上肢伸直,下肢稍曲。
保护好患者的隐私。
- 如果患者出血、衰竭或不能采取左侧卧位等特殊情况,可根据病情需要,采用其他体位。
3. 麻醉和镇痛:- 术前注射麻醉药物:可以使用局部麻醉涂麻、喷喉麻醉或口腔含咽麻醉。
- 镇痛和镇静措施:根据患者的疼痛感和情况,可静脉注射镇痛镇静药物。
4. 插管操作:- 充分涂抹喉咙和软腭:使用含有麻药的喷剂喷洒于喉部和软腭,约3至5次。
- 握持胃镜:握持胃镜时,手的姿势应保持自然,旋钮朝向侧面,不要旋转光纤园尖头。
- 进入食道和胃内:将胃镜插入患者口腔,缓慢经过舌根,进入食管。
在进入食管时,要控制好速度和角度,避免损伤咽部和食管黏膜。
- 观察胃黏膜:将胃镜缓慢推进至胃内,观察胃黏膜的颜色、形态及病变。
- 镜头清洗和吹气:根据需要使用气泡吹气功能,清洁镜头以获得更清晰的视野。
- 各个部位完全检查:整个检查过程应细致耐心,仔细观察食管和胃的各个部位。
胃镜操作技巧:1. 软硬度控制:在插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镜柄的硬度,过硬可能划伤黏膜,过软则进展缓慢甚至卡住。
2. 水冲洗:使用注水管进行冲洗,可以清洗视野,帮助查看更深层次的胃黏膜。
3. 视角调整:通过旋转胃镜组件,可以调整视角,以便更好地观察。
4. 吐气检查:在吐气状态下进行检查,可以拉长食管和展平胃腔,有利于检查。
5. 转动胃镜:通过绕圆轴旋转胃镜,可以更好地检查胃的各个角度。
胃镜的操作技巧

胃镜的操作技巧
胃镜操作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医生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胃镜操作技巧:
1.准备工作:胃镜应进行严格的消毒和灭菌处理。
在操作前,医生要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注入气体或液体,调节好灯光,以确保胃镜的正常工作。
2.患者体位:患者应取左侧卧位,头向左侧。
这样可以使胃部自然下垂,使操作更加容易。
3.应用止痛药:在操作前,医生应给患者口服止痛药或使用局部麻醉剂,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4.进入胃腔:医生应在患者口中插入胃镜,并通过咽喉和食管缓慢地往下推进。
操作时要注意避免刺激喉部和气管。
5.挤压胃部:当胃镜进入胃腔后,医生可通过挤压胃部来获得更好的视野。
同时,通过注入气体或溶液,可扩张胃腔,使胃黏膜更容易观察。
6.取样和治疗:医生可以使用荧光胃镜对胃黏膜进行检查,并在需要时进行取样或治疗。
7.操作结束:当医生完成了检查或治疗后,应注意让患者保持口腔清洁。
胃镜应经过适当的清洁和消毒后归还给医疗机构。
胃镜插管技巧

胃镜插管技巧胃镜插管是一项需要高度技术娴熟度和丰富经验的内窥镜检查操作,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检查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全感。
以下是一份关于胃镜插管技巧的详细介绍:1. 持镜:左手位置:将左手置于胸前,用虎口和腕部的力量撑住内镜的操作部。
左手仅用无名指和小指轻握内镜,保持操作部直立状态,不要抓持过紧以确保操作的灵活性。
左手操作:用拇指和中指、无名指调节大小旋钮,保持旋钮的稳定性,以防止图像晃动影响观察。
中指用来控制给水、给气,食指控制吸引按钮,同时控制冻结图像以及解除冻结。
2. 右手操作:持软管部:用右手抓持镜身,控制内镜的进退,辅助旋转镜身。
右手动作需轻柔,不可握持过紧,以确保镜身的灵活性。
长度掌握:右手抓持镜身的长度应不小于15cm,以20~30cm 为宜。
抓持较长的软管部有利于在面对口腔或咽部抵抗时更容易调整操作。
3. 动作细节:旋钮操作:在动旋钮之前,确保了解镜身的位置和旋转情况。
左手先慢慢上抬,然后轻轻下压,使镜身前端抵住楔结节,随后右手推送镜子。
左右旋转镜身时,注意旋钮的方向和时机,以确保顺利插入。
吞咽协助:不一定需要让患者做吞咽动作,但在插入食管入口时,患者吞咽时会有助于引导内镜正确进入。
4. 进入食管和胃部:进入食管:通过咽部时,选择沿小弯侧前进,减少镜身与咽后壁的接触,患者的不适感较小。
左旋并轻微向舌面方向推压有助于顺利进入。
进入胃:进入胃部后,注气观察食管腔,然后通过贲门进入胃体。
注意胃部的生理性狭窄区,尽量循小弯侧前进,减少接触胃壁的几率。
5. 通过胃体和胃窦部:胃体:循腔进镜,通过贲门后要右旋,使内镜前端指向幽门。
观察胃体内的结构,注意胃底穹窿和胃体部。
胃窦部:进入胃窦部时,要调整旋钮和旋转镜身,使幽门口保持在视野的中央。
特别注意胃窦部的生理特点,不要过度充气,以避免进入胃窦的困难。
6. 通过幽门和十二指肠:幽门:通过幽门时,调整旋钮和旋转镜身,确保幽门始终保持在视野中央。
在幽门开放情况下,进入球部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镜基本操作技巧
胃镜插入前准备:检查送气送水,病人体位,头适度后仰,太仰容易进气管。
镜身涂或喷洒润滑剂,使进镜通畅。
此时可固定左右旋钮。
胃镜的插入:送镜,左手水平位,左手先慢慢up,看到梨状窝后(多取左侧),左手轻轻down,并有略微内旋的动作,右手轻轻送镜子。
如未顺利进入,嘱病人做吞咽动作,左手抬高,略内旋,在吞咽完成的瞬时轻轻顺势将镜子送入。
或尝试从右侧梨状窝送镜,通过舌根后,左手轻微外旋,右手送镜。
通过咽部后,左手竖起并略向内旋,即可看到食道在视野正中。
食道胃接合部:进入食道入口后,左右旋纽仍保持固定,送气,一边观察憩室、狭窄、肿瘤和静脉曲张等病变是否存在,一边慢慢送镜。
胃窦部:进入胃内后,尽量减少送气,通过胃体到达胃窦。
通过胃体时,左手为水平位,到达胃角附近时,左手竖起变为垂直位,同时略微up,继续进镜。
十二指肠球部前壁~上壁:面对幽门,左手仍垂直位,不要调左右旋钮,只要调上下和左手腕轻轻内旋外旋调节即可,看到幽门开放后进入。
进入十二指肠后,将固定的旋钮调至free,进入球部稍微送点气使其伸展,观察从前壁到上壁。
十二指肠球部下壁~后壁:镜身略向后退,似乎要从球部退出的感觉时停止,观察后壁下壁。
(略内旋)。
十二指肠降部:左手用力up大旋钮和向右小旋钮,同时左手内旋,甚至上身也顺时针方向转动,右手送镜至降部。
此时多数是按以上手法盲插,所以在球部有溃疡或变形时,要十分注意。
胃窦的前壁~小弯侧:慢慢退镜到幽门前庭部时,用力up,稍稍往前送镜,左手外旋,观察胃窦从小弯到前壁。
胃窦的后壁~小弯侧:镜身略后退,左手内旋,观察胃窦从小弯到后壁。
胃角:维持用力up,镜身继续后退,看到胃角。
左手外旋观察胃角前壁侧,内旋观察胃角后壁侧。
也有可能无论怎样up,都没有看到胃角,也可先放弃,最后检查时再次尝试。
从胃角直上到胃体下部小弯侧,继续后退,越过胃角看到胃体下部小弯侧,此时视野中也能看到胃体下部前壁后壁(左手外旋或内旋),观察。
继续后退,观察胃体中部小弯侧;继续后退,观察胃体上部小弯侧。
贲门部正面(反转):仍保持up,左手180度内旋,看到贲门部正面,此时可在画面1/3看到镜身。
此时前壁与后壁的关系同观察胃体小弯侧时相反。
胃底(反转),略微down(原为用力up),充足送气,观察胃底。
如果黏液池有黏液,可吸引或使患者右侧卧位。
为了不吸引到粘膜,胃镜前端应与液面平行的没入液面下吸引。
贲门部小弯侧,再次用力up,左手略外旋,镜身位置亦发生变化,观察贲门小弯侧。
胃角对侧大弯:用力up,左手180度外旋,回复到原来位置,然后松开大小左右螺旋,送镜至胃角对侧,开始检查。
首先观察胃角对侧大弯,然后向后退镜,观察胃体下部中部上部的大弯,左手外旋或内旋观察前壁或后壁。
到达胃体上部时,将胃内空气吸引。
最后退镜时再次检查食道,有无遗漏病变。
注意:
右手推荐持笔式握镜,这样可以避免因紧张用力握镜,这种情况下,左手的抬高放低和内旋外旋都失效。
两臂伸开,镜身不要弯曲。
上文中up和down都指操作部的up,而非左手大拇指up和down。
病人(病床)位置高低也要合适,医生右手大约和病人同一高度。
左手的动作,左臂呈水平位时,左手抬高相当于小旋钮向右,反之相当于向左。
左臂呈竖立位时,左手腕内旋(顺时针)相当于小旋钮向右,观察后壁。
反转用于观察胃底,左手内旋180度观察后,再外旋180度恢复原来位置。
胃镜前准备a 胃内消泡剂; b 4%麻醉剂(?)加水100ml含漱; c 仰卧,3分钟含; d 合成抗蠕动剂,有合并症时用; e 镇静剂,拮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