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产业组织:策略性行为

合集下载

产业经济学第3版第5章博弈论与企业策略性行为ppt课件

产业经济学第3版第5章博弈论与企业策略性行为ppt课件
2.模型目的 探寻同质产品双寡头产量竞争的经济特征及其结 果。
第一节 博弈论基础
3.模型的博弈类型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4.古诺博弈的均衡
B
(1)行业产量大于垄断
厂商A的反应曲线
产量
(2)价格小于垄断价格 q* B
(3)竞争产生了效率
5.古诺模型的不足
厂商B的反应曲线
q* A
A
寡头竟没有意识到并利用其定价能力,有失偏颇。
(四)策略 参与人选择行动的规则(何时,选择何行动); 是
完整的相机行动方案。 当参与人同时行动时,没有任何人能够获得他人
行动的信息,那么,策略选择,就变成简单的行动选择。 此时,策略与行动相同,无需区分。
如果行动有先后顺序,那么参与人的策略与行动 将不同。
第一节 博弈论基础
(五)支付或收益 一个特定策略组合下,参与人所得之效用。
第一节 博弈论基础
3.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贝叶斯纳什均衡,海 萨尼(1967-1986)
4.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精练贝叶斯纳什均衡, 泽尔腾(1965)、克瑞普斯和威尔逊(1982)、弗 登伯格和泰勒尔(1991)等
第一节 博弈论基础
四、产业组织理论中的经典博弈模型
(一)古诺模型 1.模型假设
(1)产品同质; (2)产量竞争; (3)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
(六)它变量的取值中所挑选
出来的---他所感兴趣的---要素的集合。 (七)均衡 参与人互为最优的策略组合。
第一节 博弈论基础
三、博弈的类型
1.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纳什均衡,纳什(1950, 1951)
2.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 泽尔腾(1965)
第二节 新产业组织理论与策略性行为

产业组织理论名词解释(知识要点)

产业组织理论名词解释(知识要点)

产业组织理论名词解释(知识要点)1.集中度比率:集中度比率是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有关数值X (销售额、增加值、职工人数、资产额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

CR n =∑∑==all i i n i iX X 11 CR n 表示某行业中前n 家最大的企业的有关数值在行业中所占的比重。

2.赫芬达尔指数(H 指数)实质上就是该行业内所有的企业市场份额的平方和H=∑⎪⎭⎫ ⎝⎛=N i T X i 12 其中,N 表示企业数目,X i 表示企业的有关数值(销售值、增加值等),T 表示市场总规模。

T X i 则是某一个企业的市场份额。

3.产品差别化产品差别化是指产业内相互竞争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之间可替代的不完全性。

具体的地说,产品差别化,是指企业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或销售产品过程中的条件,与产业内的其他企业相比,具有可以区分的特点。

4.最小有效规模(MES )最小生产与销售平均成本5.伯川德悖论即使市场只有两个企业,价格也会下降到边际成本水平,没有企业会存在利润,这与传统思维及实证有矛盾。

6.卡特尔所谓卡特尔是指那些限制产量、控制市场、增加行业利润而联合在一起的独立企业联盟。

卡特尔的目的就是追求产假卡特尔的企业利润最大化。

7.价格歧视即某一厂商在同一时间对同一种产品或服务向消费者索要两种以上的价格,或者对销售给不同消费者的同一种产品或服务在其成本不同时索价相同。

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即厂商以买者愿意为每单位商品支付的最高价格,向买者销售每一单位的商品,因此获取所有的消费者剩余。

二级价格歧视:(1)单位价格依赖于购买数量(而非顾客的身份),如水、电、电话服务等公用事业部门的定价问题;(2)有一些情况下,销售者对购买者偏好的多样性有所了解,但是不能观察到每一位特定顾客的特性。

此时,厂商可以通过提供一系列包括价格和各种条款的销售合同,通过让购买者自我选择来进行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生产者可能观察到某些与消费者的偏好相关的信号(如年龄、职业、所在地等),并利用这些信号把消费者分为具有不同需求的群体,进行价格歧视,因此也被叫做市场分割(market segmentation )。

产业组织理论课件zuoye5

产业组织理论课件zuoye5

第五章博弈与竞争策略(习题)一、名词解释1.纳什均衡2.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3.完全信息动态博弈4.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5.静态竞争:6.战略联盟:二、单项选择题1.在博弈的要素中哪些要素统称为博弈规则()A.参与人、信息、结果B.参与人、行动、结果C.策略、得益、均衡D.参与人、策略、均衡2.从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各种特征信息的获得差异来分,博弈可分为()A.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B.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C.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D.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完全信息动态博弈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策略式表达更适合于动态博弈B扩展式表达更适合于动态博弈C.扩展式表达更适合于静态博弈D.得益矩阵表示更适合于动态博弈4.“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是博弈中的()A.策略B.行动C.均衡D.结果5.下列说法错误的有()A.“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与“纳什均衡”的根本区别是纳什均衡仅仅要求其策略在其本身均衡路径的决策点上是最优的,而构成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的策略不仅在其原纳什均衡的均衡路径的决策结上是最优的,而且在非均衡路径的决策结上也是最优的B.有限完全信息动态博弈,逆向归纳法是求解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的最简便方法。

C.海萨尼转换”把“不完全信息博弈”转换成“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博弈”。

D.果单阶段的博弈有纳什均衡,则有限次重复博弈的均衡还是单阶段博弈的简单重复。

6.纳什均衡的最早版本是()。

A.斯坦克尔伯格模型B.罗伯兹垄断限价模型C.古诺模型D.伯特兰德模型7.下面的例子中,()可以说明古诺模型。

A.两商店的距离B.偏远农产品市场上两大西瓜种植垄断商的价格竞争C.偏远农产品市场上两大西瓜种植垄断商的产量竞争D.彩电的尺寸偏好差异8.下面的例子中,()可以说明伯特兰德模型。

A.两商店的距离B.偏远农产品市场上两大西瓜种植垄断商的价格竞争C.偏远农产品市场上两大西瓜种植垄断商的产量竞争D.彩电的尺寸偏好差异9.下面的例子中,()可以说明豪泰林模型。

(完整版)产业经济学名词解释(精简)

(完整版)产业经济学名词解释(精简)

产业经济学马歇尔冲突:大规模生产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但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必然会导致垄断的发展,而垄断将破坏价格机制,扼杀竞争,使市场经济丧失活力,损害资源配置的效率。

产业经济学:是以“产业”为对象,研究产业之间关系结构、产业内部组织结构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应用经济学科。

产业: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彼此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的集合。

产业结构:产业间的相互联系和联系方式。

产业关联: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结构关系。

产业组织:同一产业内各企业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构。

产业布局:指生产力诸要素在区域空间上的组合而形成的各产业在区域范围内的分布。

主导产业:指对一个产业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引导作用的产业。

支柱产业:指在国民经济中占较大比重,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在一定时期内能支持社会发展的产业。

幼稚产业:指工业后发国家的产业体系中,相对于工业先行国家成熟产业而言,处于幼小阶段的产业。

衰退产业:指某一产业由于技术进步或需求变化等因素致使市场需求减少,生产能力过剩且无增长潜力的产业。

产业结构优化: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相适应的过程。

产业结构合理化:指产业之间协调能力和关联水平的提高。

产业结构高级化:指产业不断从低级向高级转变的过程。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关联的企业集中成片,形成结构完整的有机体系。

前向关联:一产业通过提供供给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

后向关联:一产业通过需求吸收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

投入产出法:通过建立投入产出模型,研究经济系统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

投入产出表:是反映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来源及其产品去向的一种表。

直接消耗系数:又称投入系数,指生产单位某产品对另一产品的直接消耗量。

完全消耗系数:指生产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对各部门的产品或服务的直接和间接消耗数量之和。

第五章企业的策略性行为(产业经济学,上海交通大学陈

第五章企业的策略性行为(产业经济学,上海交通大学陈

第五章企业的策略性行为(产业经济 学,上海交通大学陈
非合作战略之二:掠夺性定价
• 措施 通过降价,期望把对手驱逐出市场, 同时限制潜在进入者,然后再提高价格
• 战略的风险 如果与对手实力相当,则很难 奏效;因为对手可以通过与客户实现签订价格 协议,或者减少产量等措施来减少损失
• 信号作用 当企业之间有差异时,由于信息
Q2 = 45-Q1/2
所以Q2 = 10
如果潜在者相信现有企业在它进入后仍保持原来产量
(信念),则市场价格会降至 P = 20,这时
2 = (20-10)*10 - 100 = 0
这样潜在者就没有进入的动机
如果潜在者不进入,则现有企业的利润
1 = (30-10)*70 - 100 = 1300
产业经济学 陈宏民
– 持之以恒(commitment) 要让对手相信, 不管其反应如何,这个策略会持续下去
产业经济学 陈宏民
第五章企业的策略性行为(产业经济 学,上海交通大学陈
非合作策略之一:阻止进入定价
• 措施 现有厂商选择适当价格(从而适当 产量),使潜在进入者相信,如果进入将无
利可图
• 竞争对手的信息 现有厂商可能通过适当 信息的传递,影响潜在进入者对其(成本等)
PM = 55
QM = 45
M = (55-10)*45 - 100 =1925
然而这种垄断利润是无法长期维持的,高 额利润吸引潜在厂商进入
产业经济学 陈宏民
第五章企业的策略性行为(产业经济 学,上海交通大学陈
市场进入后的双头垄断
Cournot 模型
Q1=Q2=30
Q = 60
P=40
1 = 2 = 800
产业经济学 陈宏民

产业经济学课件

产业经济学课件
• 率先表示调价的企业成了“晴雨式”的价格领袖, 这种价格领袖的地位带有“临时性”的特征,通 常由最先感受或预测到市场条件变化的企业担任, 可能是大企业,也可能是小企业。
最惠国待遇条款
• 销售商向所有顾客做出承诺,卖方不会以 更低的价格销售给其他购买者。有追溯效 力的条款保证了现行的消费者也可以因未 来的价格折扣而获利。
3 合作策略性行为
• 3.1合作策略性行为概述 • 3.2 默契合作策略性行为 • 3.3 明确合作策略性行为 • 3.4 合作策略性行为的公共政策
3.1合作策略性行为概述
• 合作策略性行为:厂商旨在协调本行业各 家厂商行动和限制竞争而采取的一些行为。
• 合作策略性行为根据信息条件由可以分为 默契合作策略性行为和明确合作策略性行 为
并购类型
按照被并购双方的产业特征划分 • 横向并购:并购双方处于同一行业的并购活动,即一种竞 争者之间的并购 • 纵向并购:指处于生产同一(或相似)产品不同生产阶段 的企业之间的并购。 从纵向并购方向来看,有前向并购(前向一体化)和后向 并购(后向一体化)之分。 • 混合并购:指既非竞争对手又非现实中或潜在的客户或供 应商的企业之间的并购。
2.2 横向并购
横向并购和市场集中度
• 横向并购将使一个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提高 , 实证 研究表明,至少50%以上的集中度提高都来自于 并购活动。
横向并购和福利分析
横向并购扩大了企业生产规模,降低了单 位产品成本,提高了效率,形成规模经济.
横向并购形成卖方集中,增加了卖方施加 市场势力的机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垄断, 导致福利损失。
• 利用在位者的先动优势采取限制性定价手 段使进入者产生在位者是低成本厂商的幻 觉。对于高成本厂商来说,这也是一种理 性决策,进入者可能把他误认为是一个低 成本的厂商,慑于进入后的价格战,进入 厂商只能望而却步。在这种情况下,限制 性定价是一种信号干扰的手段,不是一种 确切的信号显示方式.

产业经济学策略性行为

产业经济学策略性行为

产业经济学策略性行为引言产业经济学研究产业组织和市场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揭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策略性行为。

通过研究企业的策略选择和竞争行为,政策制定者和经济学家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中的竞争机制,并为产业政策制定提供指导。

本文将探讨产业经济学中的策略性行为,包括企业的定价策略、垄断行为和战略投资等。

定价策略定价策略是企业在市场中决定产品价格的行为。

在产业经济学中,企业的定价策略是由市场需求、成本结构和竞争环境等因素决定的。

企业可以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来获取市场份额、提高利润或实现其他目标。

•市场定价策略: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定价决策来制定自己的定价策略。

如果市场价格较高且市场竞争不激烈,企业可以采取高价定价策略,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

相反,如果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可能会采取低价定价策略,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并提高市场份额。

•差异化定价策略:企业可以根据产品特性和目标市场的需求差异,制定差异化的定价策略。

通过定价创新和产品差异化,企业可以实现定价权,并从消费者对产品的独特需求中获得更高的利润。

•动态定价策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可以调整产品的定价。

动态定价策略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并根据市场需求的弹性来调整价格,以最大化利润。

垄断行为垄断行为是指企业在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通过控制市场供给或操纵市场需求等手段,以获得超过正常利润的能力。

产业经济学研究垄断行为的原因、影响和监管等问题,旨在维护市场竞争并保护消费者利益。

•垄断定价:垄断企业通常会制定高价定价策略,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由于市场上不存在真正的竞争对手,垄断企业可以通过操纵供给和需求来控制价格。

垄断定价策略会导致消费者支付更高的价格,并限制市场竞争。

•垄断利润:由于垄断企业在市场上独占地位,它们可以获得超过正常利润的垄断利润。

这些额外的利润使得垄断企业能够进行研发创新、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市场壁垒等活动,从而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反垄断政策:政府通过制定反垄断法律和政策来限制垄断行为。

产业组织:SCP分析框架

产业组织:SCP分析框架

表4-3 美国学者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
集中度 市场类型
CR4值(%)
CR8值(%)
寡占Ⅰ型 寡占Ⅱ型 寡占Ⅲ型 寡占Ⅳ型 寡占Ⅴ型
竞争型
85≤CR4 75≤CR4<85 50≤CR4<75 35≤CR4<50 30≤CR4<35
CR4<30
85≤CR8 75≤CR8<85 45≤CR8<75 40≤CR8<45
(二)市场集中度
2、市场集中度的测度
(2) 基尼系数——相对集中度指标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一种相对集中 度的指标,它建立在洛伦兹曲线的基础上,等于 均等分布线与洛伦兹曲线之间的面积(A)与以 均等分布线为斜边、以横轴为直角边构成的三角 形面积(A+B)之比,用公式表示为:
第i个企业的规模;Si代表产业中第i个企业的市场
占有率;n为该产业的企业数。
(二)市场集中度
2、市场集中度的测度
(3) H.I指数 ——H.I指数是反映市场集中度的综合指标。H.I 指数越大,代表市场集中度越高。当市场由一家 企业独占时,H.I指数=1;当所有企业规模越接近, 且企业数量越多,H.I指数越接近于0。 ——优点: 由于“平方和”计算的放大性,H.I 指数对上位企业的市场份额比重的变化反应特别 敏感,能真实地反应市场中企业之间规模上差异 大小。 ——缺点:需要收集到该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 份额信息才能计算H.I指数,成本较高。
(二)市场集中度
2、市场集中度的测度
(1) CRn指数——绝对集中度指标 资产额、职工人数,N为X 产业的全部企业数,n 为X 产业中规模最大的前若个企业,一般n取4或8。 ——优点:CRn指数测定相对比较容易,能较好 地反映产业内生产集中状况,显示市场的垄断和 竞争的程度,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市场集中度指标。 ——缺点:只能反映某一产业中规模最大的前几 位企业的市场集中程度,难以掌握产业内全部企 业的规模分布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限制性定价(阻止进入定价)
– 限制性定价是指寡头垄断产业内企业采取适度降低 产品价格,以阻止 新企业的进入而又可使其获得垄 断利润的定价行为。直接目的是阻止新竞争对手的 加入。
– 限制性定价行为能够实施并取得效果必须满足如下 三个假设条件:
• 第一,原有企业和潜在进入企业都谋求长期利润最大化。 • 第二,原有企业认为,进入企业认定进入后原有企业会维
持其产量,价格会因新企业增加的产量而下降。 • 第三,原有企业很容易通过串通来阻止新企业进入。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限制性定价(阻止进入定价)
– 包括短期限制性定价和动态限制性定价
• 短期限制性定价是指寡头垄断市场中的卖方将价格定在 足以获得经济利润,但又不至于引起新企业进入的水平 上。这实质上是一种牺牲部分短期利润以追求长期利润 最大化的行为。
• 价格歧视的动机和条件
– 动机
• 厂商推行价格歧视的动机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通过 对同一或者相近的商品或服务制定不同价格的方式,把 尽可能多的消费者剩余转化成生产者剩余,从而增加他 们所获得的利润。除此之外,价格歧视还可以通过增加 厂商销售量的途径来增加厂商的总利润。
– 企业技术进步,如创新与研发行为。
•1
•价格竞争行为
•2
•价格协调行为
•3
•定价实践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掠夺性定价(驱逐对手定价)
– 两种观点
• 认为掠夺性定价非理性、不符合厂商的长期利润最大化目标 的芝加哥学派理论
– 从被掠夺方、掠夺方和垄断利润是否获得三个方面抨击了掠夺性 定价是理性战略的观点。在掠夺阶段,被掠夺方可以获得资本市 场的资金支持和消费者支持,从而度过掠夺期;掠夺方掠夺期损 失大于被掠夺方损失,损失不对称导致掠夺无法成功;垄断利润 的获得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进而掠夺损失的补偿就无法保证。
– 策略性行为的市场基础是寡占或垄断市场,其产生取 决于厂商在市场决策方面存在的相互依赖关系。
• 企业的策略性行为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
– 以控制和影响价格为基本特征和直接目的的 市场价格行为,包括价格竞争行为和价格协 调行为。
– 以促进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为主要内容的 促销行为,如广告行为。
– 以产权关系和企业规模变动为基本特征的企 业组织调整行为,如并购行为。
• 常见的价格协调行为有以下三种类型:
– 价格卡特尔 – 价格领导 – 有意识的平行调整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价格卡特尔
– 价格卡特尔是指企业之间以限制竞争、控制 市场、谋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在价格决定 和调整过程中相互协调而采取的共同定价行 为。一般发生在寡头垄断市场。
– 价格卡特尔的直接目的:提价;不景气时稳定 价格;协调降价,以此获得较高的利润和排除 竞争者。
– 策略性行为是指一个厂商旨在通过影响竞争对手对该 厂商行动的预期,使竞争对手在预期的基础上做出对 该厂商有利的决策行为,这种影响竞争对手预期的行 为就称为策略性行为。
– 一个厂商的策略性行为对竞争对手预期的影响,实质 上是通过影响它们共同的市场环境所实现的。也就是 说,市场环境不再是外生的,厂商可以通过策略性行 为改变市场环境。
• 通过引入信息不对称、认为掠夺性定价是厂商理性行为的后 芝加哥学派理论
– 若假定更接近现实的不完全信息,低于短期最有水平的定价—— 目的是遏制进入、引诱退出或者威慑对手以便缓和竞争,将会成 为理性战略。而且掠夺收益不仅仅来自掠夺市场,掠夺可以视作 声誉投资——一个市场的掠夺通过遏制进入和威慑对手可以在其 他相关的地理或产品市场获利。
• 现实中的定价策略很多,这里着重介 绍价格歧视、两部收费和搭配销售三 种。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价格歧视的含义
– 对同一商品或服务制定不同的价格。
•同一商品或服务销售价格不
•不构销种售型价号格的相美菱冰箱在生•构产成地价合格肥歧的视售价
是2080元,低于在哈尔滨的售价2180元,美菱冰箱在
第五章产业组织:策略 性行为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020年4月11日星期六
•一
•策略性行为概述
•二
•定价行为
•三
•研发与创新行为
•四
•并购行为
•五
•广告行为
•1
•策略性行为的含义
•2
•主要内容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市场行为的含义
– 对策略性行为的定义,最早来自于2005年诺贝尔经济 学奖获得者谢林(Schelling,1960)。
• 有意识的平行调整
– 有意识的平行调整即价格调整时没有明显的追随 调价现象,而只体现为比较含蓄而默契的配合行 为。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处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作为市场 价格的接受者,无法选择自己的定价 政策,但在非完全竞争市场中,特别 是在寡占和垄断市场中,在定价方面 ,厂商都会具有或多或少的主动权。
哈尔滨的售价包含了100元的运输成本;若美菱冰箱
厂在全国范围内采取同一价格策略,近距离的消费者
就承担了一部分本该由远距离的消费者所承担的运输
成本,这种成本不同而售价相同的定价策略就存在价
格歧视。
+ 价格歧视的含义
– 不同学者对价格歧视内涵的理解有所不同
瓦里安认为:价格歧视就是对同一消费者或不同消费者 ,以不同价格出售不同单位的同一商品。
– 可分为文字记录的明确协定卡特尔和口头意向 的秘密协定卡特尔。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价格领导
– 价格领导是指行业中以某个企业作为价格变动的 领导者,率先调整价格,而其他企业即“价格追 随者”则根据其行为而确定自己的价格行为方式 。
– 价格领导行为一般分为两种:
• 晴雨表型的价格领导方式; • 支配型价格领导方式。
• 动态限制性定价的做法是,市场主导企业先确定一个高 价,然后随着新企业进入逐渐降低价格。
– 影响限制性定价的主要因素
• 市场进入壁垒的高低 • 经济规模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价格协调行为是指企业之间在价格决定和 调整过程中相互协调而采取的共同行为。
• 企业间价格协调的基本目的是:限制价格 竞争,共同控制市场,获取垄断利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