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功能语言学

合集下载

系统功能语言学

系统功能语言学

系统功能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SFL)是一种语言学理论,最早由英国语言学家麦克·霍尔迪(M.A.K. Halliday)提出。

该理论强调语言的功能性,认为语言是用来实现交际和社会功能的工具。

系统功能语言学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功能:交际功能、表达功能和文化功能。

交际功能是指语言用于交流和理解的能力。

语言是人们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意图的工具,通过语言交流可以建立沟通和互动。

通过分析语言的交际功能,可以了解说话人的意图,并解读他们所表达的信息。

表达功能是指语言用于表达思想、感情和意图的能力。

语言具有丰富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可以用来表达各种类型的信息。

通过分析语言的表达功能,可以了解说话人的观点和态度,并理解他们所表达的意思。

文化功能是指语言用于传递文化价值观念的能力。

语言是每个社会中独特的文化现象,反映了不同社会和群体的价值观念、传统和习俗。

通过分析语言的文化功能,可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探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系统功能语言学通过对语言功能的研究,揭示了语言是如何在社会交往中发挥作用的。

它强调语言的功能性和社会上下文的重要性,认为语言的结构和用法是相互关联的。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语言被视为一种社会实践,其目的是与他人进行交流。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对语言文本的分析和解释来揭示语言的功能。

研究者通常会分析文本中的语法结构、语义意义和语用功能,并将其与具体的社会和文化背景联系起来。

通过这种分析,可以揭示语言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供对语言使用的深入认识。

总之,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一种关注语言功能和社会实践的语言学理论。

它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表达功能和文化功能,并通过对语言文本的分析,揭示了语言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

系统功能语言学为我们理解和解释语言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语言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系统功能语言学近况

系统功能语言学近况

该理论对于二语习得和跨文化交际研究有重要意义。在二语习得中,系统功 能语言学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目标语言的语法和语篇结构,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 更好地了解目标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该理论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比较 不同文化之间的语言差异,从而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总之,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一种重要的语言学理论,它强调了语言的社会文化 属性和功能性,对于二语习得和跨文化交际研究有重要意义。
系统功能语言学语言的语体风格,即在不同社会语境下使用的不同语言表达 方式。例如,正式场合需要使用正式的语言,而口语场合需要使用随意的语言表 达。通过对语体风格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不同社会群体在运用语言时的特点和 文化背景。
3、语言接触和互动
在多元文化的社会中,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互动是不可避免的。系 统功能语言学不同语言之间如何相互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如何反映在人们的日常生 活中。此外,该学派还研究语言如何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及如何解 决因语言和文化差异引起的交流障碍。
1、功能语法和在社会语言学中 的应用
功能语法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是语言的社会功能。这种 语法理论认为,语言的不同组成部分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功能,人们在使用语言时 需要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在社会语言学中,功能语法被广泛应 用于研究不同社会语境下语言的变异和演化。
2、语体风格的分析
参考内容二
引言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语言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强调语言的社会功能和语 境,将语言视为一种社会符号。这种观点的社会语言学渊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期,当时的语言学家开始语言的社会属性,以及语言与文化、社会、政治等方面 的关系。本次演示将介绍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探讨其在社会语 言学领域的渊源、思想精华以及未来发展。

功能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

功能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

功能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1.引言1.1 概述功能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功能和结构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语言是如何用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意义的。

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基础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交际学派的兴起,被广泛应用于语言学研究领域。

在功能语言学中,语言被看作是一个交际工具,通过语言交际,人们能够相互理解和沟通。

因此,功能语言学的研究关注的是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强调语言与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相互影响。

功能语言学试图回答以下问题:语言是如何适应不同的交际环境的?语言中的语法结构和词汇选择是如何受到交际意图的影响的?与传统的语言学研究相比,功能语言学更加注重语言的功能和使用,而不仅仅是关注语言的形式和结构。

它关注的是语言的目的和意义,研究语言在特定语境下的功能和作用。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功能语言学的一种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它强调语言与社会系统、文化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言被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

本文将首先介绍功能语言学的定义和背景,探讨它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随后,将引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概念,介绍其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

最后,将总结功能语言学的意义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应用,探讨它们在语言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以及各部分下的子章节。

下面对每个部分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1. 引言部分(Introduction):1.1 概述(Overview):介绍功能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背景和基本概念,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了解。

1.2 文章结构(Structure of the Article):本节将详细说明本文的整体结构,包括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1.3 目的(Purpose):明确本文的目的,即探讨功能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意义和应用,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 正文部分(Main Body):2.1 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2.1.1 定义与背景(Definition and Background):介绍功能语言学的起源和发展背景,阐述其研究对象和方法,以及相关学者的主要观点和理论。

系统功能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的应用

系统功能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的应用

语篇衔接与连贯
系统功能语言学关注语篇的衔接 与连贯,翻译时需关注源语言和 目标语言在语篇结构、衔接手段 等方面的差异,确保译文的连贯 性和可读性。
实例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在翻译中的应用
实例一
在翻译科技文本时,系统功能语言学可指导译者分析原文 的语域特点,选择合适的词汇和句式,确保译文的准确性 和专业性。
语域理论
语域是语言使用的特定领域或范围, 如科技、法律、文学等。不同语域有 不同的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语域 的选择受到语境的制约和影响。
03
系统功能语言在文本分析中的应用
文本类型与语域分析
文本类型识别
通过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可以识别文本所属的类型,如新 闻、广告、科技论文等,进而针对不同类型文本进行有针对 性的分析。
语域特征提取
语域是指语言使用的特定领域或环境。通过系统功能语言学 的方法,可以提取文本中的语域特征,如专业术语、行业用 语等,从而深入了解文本所涉及的主题和领域。
文本中的衔接与连贯
衔接手段分析
衔接是文本中不同部分之间的连接关系。通过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可以分析文本中使用的衔接手段,如指代、 省略、连接词等,进而探讨文本内部的逻辑关系。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拓展系统功能语言学的 研究领域,探索其在更 多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 适用性和有效性。
加强系统功能语言学与 其他语言学分支的交叉 研究,促进语言学理论 的整合和发展。
推动系统功能语言学在 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 理等领域的应用,为语 言科技的创新提供理论 支撑。
关注系统功能语言学在 解决社会问题中的应用 ,如语言与性别、语言 与权力等议题,发挥语 言学的社会价值。
概念功能
表达说话者对客观世界和主观 世界的经验,包括及物性系统 和语态系统。

第六讲系统功能语言学

第六讲系统功能语言学



Another approach sees language first and foremost as a system of communication and analyze grammar to discover how it is organized to allow speakers and writers to make and exchange meanings. The focus is usually on the appropriateness of a form for a particular communicative purpose in a particular context. A grammarian interested in this kind of description is likely to use data from authentic texts (both spoken and written language) in specific contexts. They are not mutually exclusive. Formal analyses must at some stage take account of meaning and function, and functional analyses must at some stage take account of form.
1. 胡壮麟等,1989,《系统功能语法概论》,湖南: 湖南教育出版社. 2.《功能主义纵横谈》胡壮麟,北京:外语教学 与研究出版社,2000. 3. 胡壮麟等,2005,《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北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 张德禄等,2005,《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北 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5. 朱永生、严世清,2001,《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 思考》,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6. 李美霞,2006, 《功能语法教程》,北京:外 文出版社。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是一门关于语言学习和使用的话题,主要研究如
何有效地使用语言来表达意思。

它研究的重点是语言的结构、功能和
控制系统,以及它们的使用方式。

这一学科研究的基础是系统功能句法,它重点考虑了句子和句子元素的功能,而不只是他们的形式。


通过分析语言的结构和功能,来研究发现或研究语言如何用于实际的
沟通场景之中,以及实现更多的表达目的。

系统功能语言学涉及语言理论、语词语义、文化语言学、印欧语言学
等若干方面,其研究内容丰富多样,可以将系统功能语言学分解为语
言系统描述、系统功能程序说明、话语分析和修辞分析等几个部分。

语言系统描述着重于描述语言的形式和系统特征,包括语言的发展史、语言的构成单位、语言构造的基本原则等。

系统功能程序说明主要涉
及到语言的分析学习和表征认知。

话语分析涉及对话的语义和语用分析,研究的重点是语义结构和语义控制,而修辞分析研究的重点是如
何使用语言来传达意义和思想,以及文本语义和文化语义之间的关系。

系统功能语言学关系到很多传统研究语言学的领域,它的研究内容涉
及语言理论、语法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对话分析、文体学等多
种学科,它的研究方法也很多,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实证研究
和理论性研究等,它能够提供有关记忆、思维、社会活动、文化背景、国籍等隐含知识的新视角,系统功能语言学无疑是一门学科,其研究
领域丰富又精彩,对语言学研究者来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和有价
值的领域,也可以为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带来更多的理解和提升。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司显柱)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司显柱)

语篇功能与翻译策略
总结词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篇功能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有助于确定翻译策略和选择合适的语篇结 构。
详细描述
语篇功能是指语言在特定语境中实现的功能,包括信息传递、人际交往和语篇组织等。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 根据语篇功能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如直译、意译、增译、减译等。同时,译者还需要根据目标语的语篇结构, 调整译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以使译文符合目标语的语篇规范。
中期阶段
在20世纪70年代,系统功能语言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 完善,韩礼德和其他学者开始将注意力转向语言在社会语 境中的功能。
近期阶段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系统功能语言学得到了广泛 的接受和应用,不仅在语言学领域,还在翻译、语篇分析、 跨文化交际等领域得到了应用。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其他语言学派别的关系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机
05
器翻译பைடு நூலகம்结合
机器翻译的现状与挑战
机器翻译的快速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 翻译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能够快 速、高效地完成翻译任务。
面临的挑战
尽管机器翻译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 存在一些挑战,如语义理解、文化差 异、语言特性的处理等,需要进一步 解决。
系统功能语言学在机器翻译中的应用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
02
心概念
语境与意义
语境
语境是语言使用的环境,包括文化、 社会、情景等多个方面。系统功能语 言学认为,语境对语言的意义和使用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意义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意义是指语言 所传达的信息和意义,包括概念意义 、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
语篇功能
语篇功能是指语言在构建语篇中的作用,包括起始、展开、连贯和结尾等。系统 功能语言学认为,语篇功能是语言的三大元功能之一。

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纯理功能

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纯理功能
请求与建议
请求和建议是常见的言语行为,它们涉及到权力的分配和协商。在请求中,说话者向听 话者提出要求或请求,而在建议中,说话者向听话者提供建议或解决方案。
道歉与原谅
道歉和原谅是恢复和维护人际关系的言语行为。在道歉中,说话者承认自己的错误或过 失,并表达歉意;而在原谅中,听话者表示接受道歉并愿意恢复关系。
人际纯理功能评价指标体 系构建
REPORTING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全面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应涵盖人际纯理功能的各个方面,确保评价结果的 全面性和客观性。
科学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选取、权重分配和评价方法的选择应遵循科学的原则 ,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可操作性,方便实际评价工作的开展。
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的定义
礼貌原则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为了维 护和谐关系而遵守的一些准则。
礼貌原则与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礼貌原则可能存在 差异,需要在跨文化交际中注意。
礼貌原则的表现
包括尊重对方、谦虚、热情、友善等 。
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的定义
合作原则是指在交际过程中,双方共同遵循一些准则,以保证交 际的顺利进行。
语气和情态
人际纯理功能还涉及语气和情态系统,语气表达交际者的态度和情感,情态则表 达可能性和必要性等意义,这些系统对于理解和表达交际意图具有重要作用。
跨文化交际中价值
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交际方式和 语言使用习惯存在差异,人际纯理功 能关注语言在交际中的互动和协商作 用,有助于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 际行为。
合作原则的四条准则
包括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
合作原则的违反与会话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功能语言学
三大元功能(three metafunction)
概念功能中的经验功能通过及物性结构得以体现,反映的是经验关系;人际功能通过语气结构得以体现,反映的是语法关系;而谋篇功能则通过主位结构、信息结构与衔接得以体现,反映的是顺序关系而不是逻辑或语法关系。

语言的三大纯理功能主要体现在语言的四种功能结构上,即:主位结构、语气结构、情态结构和及物性结构。

主位结构由两部分组成:主位和述位。

符合人们日常表达习惯的句子结构构成了无标记主位结构;不符合人们日常表达习惯的就构成了有标记主位结构。

语气结构体现人际功能中的话语角色关系,共有四种言语功能(陈述、提供、提问和命令)和三种语气(陈述、疑问和祈使)。

在句子上主要通过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体现。

及物性结构主要体现语言的概念功能,及物性结构主要通过及物性小句,即带宾语的小句来体现。

概念元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
话语范围(field of discourse)语场
(话题(topic)以及场地(setting))
经验功能(experiential function)和逻辑功能(logical function)
经验功能主要是通过“及物性”和“语态”得到体现
物质过程(material process);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行为过程(behavioral process);言语过程(verbal process);和存在过程(existential process)
物质过程是表示做某事件的过程(a process of doing)。

这个过程本身一般由动态动词(如)来表示,“动作者”(actor,即逻辑上的主语)和动作的目标(goal逻辑上的直接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来表示,如图1:
recognition)等心理活动的过程(a process of sensing)。

表示感觉的动词有等;表示反应的动词有等;表示认知的动词有等。

心理过程一般有两个参与者。

一个是心理活动的体即“感知者”(),另一个是客体即被感知的“现象”(phenomenon)。

例子,如图2:
关系过程指的是反映事物之间处于何种关系的过程(a process of being)。

它可分为“归属”(attributive)和“识别”(identifying)两大类。

归属类指某个实体具有哪些属性,或者归于哪种类型,其公式是“A是X的一种”。

这两种关系过程各自又可进一步分为“内包式”(intensive)、“环境式”(circumstantial)和“所有式”(possessive)。

例子如图3和4:
行为过程指的是诸如呼吸、咳嗽、叹息、做梦、哭笑等生理活动过程(a process of behaving)。

常用的动词有等。

行为过程一般只有一个参与者即“行为者”,而且行为者一般是人。

这一点与心理过程相似,与物质过程不同。

如图5:
言语过程是通过讲话交流信息的过程(a process of saying)。

常用的动词有等。

“讲话者”不一定是人。

在言语过程中,“受话者”也可以作为一个参与者出现。

“讲话内容”(verbiage)可能是要传递给受话者的某个信息,也可能要受话者做某件事,如图6:
存在过程是表示有某物存在的过程(a process of existing)。

常用的动词是be,此外还有等exist, arise。

在每个存在过程中,都必须有一个“存在物”(existent)。

如图7:
逻辑功能(logical function):
语言逻辑功能的论述中1 、2、 3等表示并列;α、β、γ等希腊字母表示主从关系
人际元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
话语基调(tenor of discourse)语旨
语篇实现人际功能的手段主要包括语气、情态、人称和评价等四个方面,( Thompson加上了交往
(interaction)与商讨(negotiation) 系统)
语气(mood)系统、情态(modality)系统, (Martin)发展了功能语言学,建立了“评价系统理论”(Appraisal
System Theory)
四种语气中:直陈语气(declarative)、感叹语气(exclamative)、疑问语气(interrogative)和祈使语气(imperative)。

韩礼德(Halliday)把情态分为情态本身(modalization)和意态(modulation)。

情态本身是说话人对命题可能性(possibility)和频率( quency)的判断。

意态则是说话人对命题的可希望性的判断,包含责任(responsibility)和倾向(inclination)。

情态成分通常是通过情态动词(modal auxiliaries)来体现
马丁(Martin)发展的评价系统理论(Appraisal System Theory)认为评价系统可以分为态度(attitude)、介入(engagement)和级差(graduation)-~大子系统,态度系统又可细分为情感(afection)、判定(judgment)和鉴别(appreciation),介入系统又分为自言(monogloss)和借言(heterogloss),级差系统又分为语势(force)和聚焦(focus)。

语篇元功能(textual function)。

话语方式(mode of discourse)语式
媒介(medium)或渠道(channel),是口头的(spoken)or 书面的(written)
主位结构由主位和述位构成,主位是每个小句和小句复合体的出发点,主位被划出后,小句中剩下的部分就是述位,述位是小句的目标。

主位通过出现的位置加以认定,认定时既涉及到及物性结构,又涉及到语气结构。

及物性结构能帮助识别主位,语气结构帮助确定主位是否有标记。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