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基础宽度与埋深的修正
加固基础计算结果

加固基础计算结果1 柱下扩展基础:J-11.1 工程名称:工程一1.2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2.1 计算公式:fa = fak + ηb * γ * (b - 3) + ηd * γm * (d - do)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 = 250kPa 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ηb = 3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ηd = 4 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γ = 18kN/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γm = 18kN/m 基础底面宽度 b = 2.6m基础埋置深度 d = 1.7m 起始修正深度 do = 1m当 b = 2.6m < 3m 时,按 b = 3m1.2.2 fa = 250+3*18*(3-3)+4*18*(1.7-1) = 300.4kP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 = 300.4kPa1.3 基本资料1.3.1 柱子高度 hc = 1000mm (X 方向)柱子宽度 bc = 700mm (Y 方向)1.3.2 基础底面宽度 b = 5200mm (X 方向)底面长度 l = 2600mm (Y 方向)基础根部高度 H = 1200mm 端部高度 h1 = 500mm1.3.3 柱边基础截面面积X 轴方向截面面积 Acb = h1 * b + (b + hc + 2*0.05) * (H - h1) / 2 = 4.81m Y 轴方向截面面积 Acl = h1 * l + (l + bc + 2*0.05) * (H - h1) / 2 = 2.49m 1.3.4 基础顶面坡度斜率 i = 1 / 1.3 坡度αx = 18.9°αy = 37.9°1.3.5 基础宽高比基础柱边宽高比: (b - hc) / 2H = 1.8; (l - bc) / 2H = 0.81.3.6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 fc = 14.331N/mm ft = 1.433N/mm1.3.7 钢筋强度设计值 fy = 300N/mm 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s = 40mm1.3.8 荷载的综合分项系数γz = 1.35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γG = 1.351.3.9 基础底面积 A = l * b = 2.6*5.2 = 13.52m顶部面积 At = (hc + 2*0.05) * (bc + 2*0.05) = (1+2*0.05)*(0.7+2*0.05)= 0.88m底部体积 Vjc1 = Ab * h1 = 13.52*0.5 = 6.760m顶部体积 Vjc2 = [b * l + (b + hc + 2*0.05) * (l + bc + 2*0.05) + (hc+ 2*0.05) * (bc + 2*0.05)] * (H - h1) / 6 = 4.179m 基础体积 Vjc = Vjc1 + Vjc2 = 6.76+4.179 = 10.939m1.3.10 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基础混凝土的容重γc = 25kN/m 基础顶面以上土的容重γs = 19kN/m顶面上覆土厚度 ds = 1200mmGk = Vjc * γc + [A * (H + ds) - Vjc - bc * hc * ds] * γs = 666.2kN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设计值 G =γG * Gk = 899.4kN1.3.11 基础上的竖向附加荷载标准值 Fk' = 0kN1.4 控制内力Nk -----------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柱底轴向力值(kN);Fk -----------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kN);Fk = Nk + Fk'Vkx 、Vky ----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顶面的剪力值(kN);Mkx'、Mky' ---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顶面的弯矩值(kN·M); Mkx 、Mky ----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弯矩值(kN·M); Mkx = Mkx' - Vky * H、 Mky = Mky' + Vkx * HF、Mx 、My ---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竖向力、弯矩设计值(kN、kN·M);F =γz * Fk、 Mx =γz * Mkx、 My =γz * Mky1.4.1 Nk = 500; Mkx'= 1600; Mky'= 0; Vkx = 0; Vky = 0Fk = 500; Mkx = 1600; Mky = 0F = 675; Mx = 2160; My = 01.5 轴心荷载作用下pk = (Fk + Gk) / A (式 5.2.2-1)pk = (500+666.2)/13.52 = 86.3kPa ≤ fa = 300.4kPa,满足要求。
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原理

0 前言对于地基承载力的深度修正问题,一些设计人员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
下面探讨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的实质,同时给出几种常见结构形式相应的基础埋深取值方法。
1 地基破坏形式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建筑物地基的破坏通常是由于承载力不足而引起的剪切破坏,地基剪切破坏的形式可分为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和冲剪破坏三种,如图1所示。
(a)整体剪切破坏 (b)局部剪切破坏 (c)冲剪破坏图1 地基的破坏形式一般来说,密实砂土和坚硬粘土将出现整体剪切破坏;而压缩性比较大的松砂和软粘土,将可能出现局部剪切或冲剪破坏。
当基础埋深较浅、荷载为缓慢施工的恒载时,将趋向发生整体剪切破坏;若基础埋深较大,荷载为快速施加的或是冲击荷载,则可能形成局部剪切或冲剪破坏。
实际工程中,浅地基础(包括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基、箱形基础等)的地基一般为较好的土层,荷载也是根据施工缓慢施加的,所以工程中的地基破坏一般均为整体剪切破坏。
2 深度修正实质根据太沙基承载力理论,破坏时理论上的塑流边界为如图2所示的abcd和a′bc′d′,其中Ⅰ为“弹性核”区,随基础一起向下移动;Ⅱ为过渡区,一组滑动面为由对数螺线形成的曲面,另一组则是辐射向的曲面;Ⅲ区是被动朗肯区,滑动面是平面,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º-ϕ/2)。
极限承载力根据弹性楔aa′b的静力平衡条件确定,很显然基底水平面以上基础两侧的超载,会限制滑动面的发展,提高地基极限承载力。
根据太沙基承载力理论,极限承载力可近似由下式表示:P u=cN c+γBNγ/2+qN q(1)式中第3项为基底水平面以上基础两侧的超载对承载力的贡献,N q为无量纲的承载力系数,仅与土的内摩擦角ϕ有关。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5.2.4条给出从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特征值的修正公式如下:(3)(0.5)a akb d mf f b dηγηγ=+−+−(2)式中第三项为基础埋深对承载力的修正项,其原理归根到底也是基础两侧的超载对承载力的贡献。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的关系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的关系1. 引言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土壤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是土壤力学中的重要参数。
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准确估计地基承载力对于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性至关重要。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是两个关键概念,它们在地基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探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的关系,包括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内容。
2.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定义与计算方法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指在一定概率水平下,地基承载力的统计特性值。
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土壤的不均匀性和不确定性,地基承载力存在一定的随机性。
为了能够更好地描述地基承载力的不确定性,引入了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概念。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计算得到:1.收集土壤样品并进行室内试验,获取土壤的力学参数,如剪切强度参数、压缩模量等。
2.根据得到的土壤力学参数,结合现场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地基承载力的概率分布函数。
3.根据所选取的概率水平,计算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方法通常采用可靠度理论,将地基承载力视为一个随机变量,通过统计分析得到其概率分布函数,并根据所选取的可靠度指标计算出特征值。
3.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的定义与计算方法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是指在考虑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的情况下,计算得到的地基承载力值。
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地基土壤的不均匀性、变形特性以及工程施工等因素的影响,地基承载力的实际值往往与理论计算值存在一定的差异。
为了更准确地估计地基承载力,引入了修正系数的概念。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计算得到:1.根据地基土壤的力学性质和现场实测数据,计算出地基承载力的理论值。
2.根据地基承载力的修正系数,对地基承载力进行修正。
修正系数通常考虑地基土壤的不均匀性、变形特性以及工程施工等因素的影响。
3.计算得到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
修正系数的确定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地基土壤的物理性质、工程施工方式、地下水位等。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基础宽度与埋深的修正

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由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
^定。
2、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从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按下式修正:
fa二fak + 一3)+ flj— 0.5)
式中
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n b、n d--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
Y--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b--基础底面宽度(m),当基宽小于3m按3m取值,大于6m按6m取值;
Y 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d--基础埋置深度(m),一般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
在填方整平地区,可自填土地面标高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时,应从天然地面标咼算起。
对于地下室,如米用箱形基础或筏基时,基础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当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基础宽度和埋置深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具体是指修正什么?

基础宽度和埋置深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具体是指修正什么?首先土体材料与一般的建筑材料不同,它是一种天然材料,不同的岩土工程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与钢材,砖,混凝土材料相比(大变形材料),刚度变形问题往往是它最突出的问题,换句话说也就是沉降问题,所以对地基问题往往的控制因素是沉降。
其次土体材料与钢材,砖,混凝土材料相比,第二的最大的问题是它的强度不仅仅与其材料本身有关,还与荷载的作用形式有关。
比如基础的深度,宽度,地层顺序,地下水位线深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三土体材料的强度,如果不是用抗剪强度计算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往往采用的是原位试验的方式确定的,按地基的深度分为:深层平板试验和浅层平板试验,至于详细的试验方法和过程我在这里就不说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平板试验所使用的平板其平面尺寸是远小于基础的实际尺寸的。
平板试验得到的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这个数值往往偏小,因为试验的影响深度和宽度都达不到基础的实际影响范围,故需要修正。
以上三个原因是造成地基承载需要在深度和宽度修正的主要原因。
深度修正,地基埋深越大,其破坏时产生剪力挤出土体的体积越大,造成承载越大(若深度小于0.5m,超载压土作用不明显故不计入,还有就是规定基础的埋深不应小于0.5m)。
如图宽度修正的原理是和深度是一样的,但是宽度修正的作用在实际中往往要大于深度,比如满堂基础,宽度可达60m 以上,若全部计入宽度的修正影响,计算出的承载力会大的惊人,出于安全保守的考虑:计算宽度不大于6m,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承载虽然没有问题,但是往往巨大的荷载会造成基地变形下陷过大,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不能满足要求,这里再说明下,地基的承载力是以变形刚度为控制的。
所以对宽度的修正是有限制的。
宽度修正的原理是和深度是一样的,但是宽度修正的作用在实际中往往要大于深度,比如满堂基础,宽度可达60m以上,若全部计入宽度的修正影响,计算出的承载力会大的惊人,出于安全保守的考虑:计算宽度不大于6m,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承载虽然没有问题,但是往往巨大的荷载会造成基地变形下陷过大,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不能满足要求,这里再说明下,地基的承载力是以变形刚度为控制的。
地基软弱下卧层验算修

地基软弱下卧层验算1、由PKPM计算出上部荷载作用在基础顶部的标准值荷载:F gk = 1800.00 kN F qk = 80.00 kN不变荷载分项系数r g = 1.20 活荷载分项系数r q = 1.40F = r g·F gk+r q·F qk = 2272.00 kN2、根据地勘资料可知各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如下表:地基软弱下卧层计算简图4、地基软弱下卧层验算(1)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假设:21644mblA=⨯=⨯=kPa194.68)5.05.1(m/186.1)34(m/6.193.0160)3()3(33=-⨯⨯+-⨯⨯+=-+-+=mkNmkNkPadbfakfakmdbγηγη(2)验算基础底宽度22316m 80.13m5.1m /2068.1942272m A kN kPa kN h fa Fk A =≤=⨯-=-≥γ 故:假设基础底面积21644m b l A =⨯=⨯=满足要求。
(3)基底处附加压力kPamm kN m mm m m kN kN A Gk Fk Pc Pk P 1455.1/18m445.144/202272330=⨯-⨯⨯⨯⨯+=+=-= (4)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压力设计值由5.042z 359.14.40.721==<==≥b MPa MPa Es Es A ,;故由《规范》知︒=23θ kPa46.71)23tan 224)(23tan 224(14544)tan 2)(tan 2(0=︒⨯⨯+︒⨯⨯+⨯⨯=++=m m m m kPam m z l z b lbp Pz θθ(5)下卧层顶面处自重应力标准值kPa m m kN m kN m m kN Pcz 6.462)/8.9/6.19(5.1/18333=⨯-+⨯= (6)下卧层顶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3333/31.1325.12)/8.9/6.19(5.1/18m kN mm m m kN m kN m m kN m =+⨯-+⨯=γ(7)下卧层顶面处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149.93)5.05.3(m /31.130.1110)3(3=-⨯⨯+=-++=m kN kPa d fak fak m d γη (8)验算下卧层强度kPa fa Pz 93.149118.06kPa 46.6kPa kPa 46.71=<=+=符合要求。
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3 当不能按上述二款要求确定时,当压板面积为0.25m2~0.50m2,可取
机 s/b=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但其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理 C.0.8 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三点,各试验实测值的极差不得超 为 过其平均值的30%,取此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ƒak)。 本
本 算;
h—基础底面的埋置深度;
7、实践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概
念 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基本承载力联系与区别;
为 先
2、地下水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影响(配重和基底下浮容重);
3、挖方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影响;
4、分层土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影响;
机 理
5、【软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本质是沉降控制。
3、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表5.2.4 承载力修正系数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注:1 强风化和全风化的岩石,可 参照所风化成的相应土类取值,其 他状态下的岩石不修正;
2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本规范 附录D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确定时ηd 取0;
3 含水比是指土的天然含水量 与液限的比值;
4 大面积压实填土是指填土范 围大于两倍基础宽度的填土。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4、规范fak的内涵5—地基土的均匀条件
1、建筑物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 条形基础:3B (B为基础宽度) 独立基础:1B且不小于5m
2、建筑物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土层坡度 60kPa≤fak<130kPa,地基土坡度<5%为均匀性地基; 130kPa≤fak<200kPa,地基土坡度<10%为均匀性地基;
机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 5 地基计算 > 5.2 承载力计算 理 5.2.3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由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公式计算,并结合 为 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 本
地基承载力符号

地基承载力符号1、地基承载力符号?怎样使用?答1、f=fk+ηbγ(b-3)+ηdγο(d-0.5)式中:fk——垫层底面处软弱土层的承载力标准值(kN/m2)ηb、ηd——分别为基础宽度和埋深的承载力修正系数b--基础宽度(m)d——基础埋置深度(m)γ--基底下底重度(kN/m3)γ0——基底上底平均重度(kN/m3)答2、你想直接用标贯计算承载力,是可行的,承载力有很多很多的计算方法,标贯是其中的一种,但目前规范都逐渐取消了,老版本的工程地质手册记录了很多的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的标贯锤击数N确定承载力的公式,你可以从中选择一个适合你所在地方条件的公式来计算。
答3、根据土的强度理论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公式:fa=Mb*γ*b+Md*γm*d+Mc*Ck其中Ck为粘聚力标准值,由勘察单位实地勘察、实验确定,在勘察报告上按土层列表显示。
2、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中的d如何取值?d是地基的埋置深度还是基底到该层土层底的深度?答、d就是基础埋置深度(m),一般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
在填方整平地区,可自填土地面标高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时,应从天然地面标高算起。
对于地下室,如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基时,基础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当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3、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如何推导4、地基承载力符号?具体符号代表什么?怎样计算?答、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由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
2、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从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按下式修正:fa=fak+ηbγ(b-3)+ηdγm(d-0.5)式中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ηb、ηd--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b--基础底面宽度(m),当基宽小于3m按3m取值,大于6m按6m取值;γ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d--基础埋置深度(m),一般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由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
2、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时,从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按下式修正:
式中
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ηb、ηd--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
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b--基础底面宽度(m),当基宽小于3m按3m取值,大于6m按6m取值;
γ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d--基础埋置深度(m),一般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
在填方整平地区,可自填土地面标高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时,应从天然地面标高算起。
对于地下室,如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基时,基础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当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