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CAD、CAM任务书
CADCAM综合训练子项目任务书

“三维产品建模与装配”子项目任务书
3.垫圈的绘制
4.螺母M24的绘制
6.阀门的绘制
7.把手的绘制
9.螺帽2的绘制
10.调节螺帽的绘制
12.凸环的绘制装配图
4.垫圈
装配体及其爆炸视图装配体
注:此计划书是在教学过程中下发给学生,由学生填写完成,反映学生对该子项目进行计划的结果文件,起到指导项目实施作用,请按照各栏目要求进行填写。
“典型部件编程与仿真”子项目任务书
批准共页(3)数控刀具明细表
“样机测绘与建模”子项目任务书
“创新设计与制造”子项目任务书
“制造”:可以利用CAD软件建模或者手工制作。
CADCAECAM课程设计任务书--落地扇

课程设计任务书CAD/CAE/CAM方法与技术落地扇设计及加工指导教师学院名称工程学院专业及班级09机制2班提交日期2012年05月答辩日期2012年05月目录1. 绪论1.1 本课程设计目的1.2 本课程设计任务2. 实体建模2.1 风扇旋风板设计2.1.1 零件设计步骤分析2.1.2 零件设计步骤2.2 风扇面板设计2.2.1 零件设计步骤分析2.2.2 零件设计步骤2.3 风扇叶轮设计2.3.1 零件设计步骤分析2.3.2 零件设计步骤2.4 风扇电机设计2.4.1 零件设计步骤分析2.4.2 零件设计步骤2.5 风扇后盖设计2.5.1 零件设计步骤分析2.5.2 零件设计步骤3. 风扇的装配设计3.1 风扇装配设计分析3.2 产品装配设计步骤3.3 生成装配爆炸图3.4 干涉检查4.电风扇的运动仿真设计及其运动学分析4.1 电风扇运动仿真设计4.2 电风扇运动学分析5. 风扇电机加工工艺分析及其加工刀具轨迹设计6. 结束语1.绪论1.1 本课程设计目的随着CAD/CAE/CAPP/CAM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为了更好地掌握CAD/CAE/CAPP/CAM相关技术在设计及实际加工中的应用,现通过本课程设计,应用所学知识结合先进的CAD/CAE/CAPP/CAM软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方法,初步掌握零件设计,加工的方法和步骤,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提高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为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1.2 本课程设计任务应用Pro/E 4.0软件对电风扇产品进行零件设计并实体建模,把各零件按照设计及运动要求进行装配。
分析电机零件,编排加工工艺,完成模拟刀具加工轨迹设计。
2.实体建模电风扇的实体建模设计总体上来说是使用了有底而上的产品设计方法,设计过程中运用了拉伸、旋转等实体建模的基本方法和曲面修剪、合并、偏移、实体化等复杂的建模方法。
在学习电风扇建模设计过程中,除了学习建模方法外,更多的是学习这种设计模型的思想。
CAD课程设计,门闩

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CAD/CAM技术及应用题目名称:门栓模型的创建班级:20 09级机制专业 1 班*名:**学号:************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教师评语:指导老师签名:20 年月日湖南农业大学生机械CADCAM课程设计任务书学院工学院专业机制09 级 1 班学生姓名蒋骏指导老师陶栋才一、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通过设计实践进一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与机械制造生产情况相符合,使设计尽可能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可行、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通过本次设计实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现代机械设计设计方法与手段,并巩固、深化已学得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熟悉PROE三维实体建模和运用有关图册、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训练学生识图、制图、运用现代设计方法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与要求设计的题目不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选取合适的题目,但是必需满足以下要求:1.用Pro/E绘制零件的三维实体造型。
2.把各个零件装配成一个装配体,零件总和不得少于5个。
3.选取装配体中的一个关键零件,绘制其工程图,按国家标准进行要求。
可以用A4 图纸打印。
4.写一份设计计算说明书,要求内容应该包含各个零件建立的步骤,并要求一定的过辅助图说明。
装配体的总成图、爆炸图、各个零件的图应包含在说明书中。
三、《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1、封面要求学生提交的正稿封面样式附后。
2、正文规范2.1、字体字号要求设计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居中,英文标题对应用小三号Times New Roman、居中,“摘要”用5号黑体,中文摘要内容用5号宋体,“Abstract”用5号黑体,英文摘要内容用5号Times New Roman。
2.2、课程设计正文内容1.第一级标题用四号黑体、靠左;第二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靠左;正文全文用小四号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 122.页码用小五号居中,页码两边不加修饰符,页码编号从正文开始。
机械CAD、CAM实验指导书

机械CAD/CAM技术实验指导书编写:侯荣国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学院2010. 9.30实验一MasterCAM铣削自动加工一实验目的:1.熟悉MasterCAM的基本操作和设置;2.掌握MasterCAM的建模基本操作;3.掌握MasterCAM刀具路径设置和生成方法。
二实验设备微型铣床(包括微机)三实验步骤加工对象:图1-1图1-2图1-1a为零件的立体图,图1-1b为此零件的标注尺寸,图1-2为加工过程仿真后的效果图。
操作步骤:步骤一基本设置层(Level):1颜色(Color):绿色(10)Z向深度控制:0线型(Style):实线(Solid)线宽(Witdth):2绘图面(Cplane):俯视图(T)视图面(Gview):俯视图(T)步骤二建立工件设计坐标系,绘制一矩形按功能键F9,在屏幕中间出现一个十字线,即为工件设计坐标系。
绘制矩形方法如下:选择主菜单(Main Menu)-绘图(Create)-矩形(Rectangle)-两点(2 points) 输入左上方端点:-40,50 回车右下方端点:0,-50 回车图 1-3 图 1-4步骤三 绘制圆选择 主菜单(Main Menu)-绘图(Create)-圆弧(Arc)-圆心、半径(Circ pt+rad) 输入半径:50 回车圆心:-80,0 回车按Esc 键结束绘制圆。
结果如图1-4所示。
步骤四 打断圆与直线选择 主菜单(Main Menu)-修整(Modify)-打断(Break)-两段(2 pieces)用鼠标拾取图1-4中的圆C1,并拾取断点位置于圆上P1位置,则圆被打断为两段,断点分别为P1和P2,如图1-4所示;拾取图1-4中的直线L1,并拾取断点位置于直线中点P3位置;打断后的图素与原图素只有拾取图素时才能分辨出,拾取选中的部分,颜色会发生变化。
步骤五 修剪选择 主菜单(Main Menu)-修整(Modify)-修剪(Trim)-两图素(2 entities)用鼠标分别拾取图1-4所示的直线L1上位置P4和圆C1上位置P5,得到图1-5; 用鼠标分别拾取图1-5所示的直线上位置P1和圆上位置P2,得到图1-6。
CADCAM工程设计与仿真作业指导书

CADCAM工程设计与仿真作业指导书第1章 CAD/CAM技术概述 (4)1.1 CAD/CAM技术的发展历程 (4)1.2 CAD/CAM技术的应用领域 (4)1.3 CAD/CAM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功能 (4)第2章 CAD技术基础 (5)2.1 几何建模技术 (5)2.1.1 边界表示法(Brep) (5)2.1.2 构造实体几何法(CSG) (5)2.1.3 曲线和曲面建模 (5)2.2 参数化建模技术 (5)2.2.1 参数化曲线和曲面 (5)2.2.2 参数化特征建模 (5)2.2.3 参数化设计变量 (5)2.3 变量化建模技术 (6)2.3.1 基于变量的曲线和曲面建模 (6)2.3.2 基于变量的特征建模 (6)2.3.3 变量化设计优化 (6)第3章 CAM技术基础 (6)3.1 数控编程概述 (6)3.1.1 数控编程基本概念 (6)3.1.2 数控编程发展历程 (6)3.1.3 数控编程在CADCAM系统中的作用 (7)3.1.4 数控编程基本流程 (7)3.1.5 数控编程分类及数控编程语言 (7)3.2 数控加工工艺规划 (7)3.2.1 数控加工工艺基本概念 (7)3.2.2 数控加工工艺参数选择 (7)3.2.3 数控加工工艺路线规划 (7)3.2.4 数控加工刀具选择与布局 (7)3.3 数控代码与仿真 (7)3.3.1 数控代码 (8)3.3.2 数控代码优化 (8)3.3.3 数控程序仿真 (8)第4章 CAD/CAM系统集成与数据交换 (8)4.1 CAD/CAM系统集成方法 (8)4.2 常用数据交换格式 (8)4.3 数据交换技术在CAD/CAM中的应用 (9)第5章产品设计方法与流程 (9)5.1 产品设计方法概述 (9)5.1.1 创新设计方法 (9)5.1.2 系统设计方法 (10)5.1.3 模块化设计方法 (10)5.1.4 参数化设计方法 (10)5.2 产品设计流程 (10)5.2.1 需求分析 (10)5.2.2 概念设计 (10)5.2.3 详细设计 (10)5.2.4 设计验证 (10)5.2.5 设计评审 (11)5.3 设计优化与评价 (11)5.3.1 设计优化 (11)5.3.2 设计评价 (11)5.3.3 设计迭代 (11)第6章逆向工程与快速原型制造 (11)6.1 逆向工程技术 (11)6.1.1 逆向工程原理 (11)6.1.2 逆向工程方法 (11)6.1.3 数据采集与处理 (11)6.1.4 模型重构 (11)6.2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 (11)6.2.1 快速原型制造原理 (12)6.2.2 快速原型制造分类 (12)6.2.3 常用快速原型制造工艺 (12)6.2.4 快速原型制造的应用 (12)6.3 基于逆向工程的产品开发 (12)6.3.1 产品分析 (12)6.3.2 数据采集与处理 (12)6.3.3 模型重构与优化 (12)6.3.4 快速原型制造与评价 (12)6.3.5 产品开发中的应用实例 (12)第7章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 (12)7.1 有限元分析技术 (12)7.1.1 有限元方法原理 (12)7.1.2 有限元建模与网格划分 (12)7.1.3 有限元求解与结果分析 (12)7.2 计算流体力学分析 (13)7.2.1 计算流体力学概述 (13)7.2.2 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组 (13)7.2.3 CFD建模与网格划分 (13)7.2.4 CFD求解与结果分析 (13)7.3 多物理场分析 (13)7.3.1 多物理场分析概述 (13)7.3.2 多物理场分析的基本方程 (13)7.3.3 多物理场建模与求解 (13)7.3.4 多物理场结果分析 (13)第8章机械加工过程仿真 (14)8.1 刀具路径规划与优化 (14)8.1.1 刀具路径规划原则 (14)8.1.2 刀具路径优化方法 (14)8.2 加工过程物理仿真 (14)8.2.1 物理仿真概述 (14)8.2.2 物理仿真方法 (14)8.3 加工过程可视化与虚拟现实 (15)8.3.1 可视化技术 (15)8.3.2 虚拟现实技术 (15)8.3.3 应用案例 (15)第9章智能CAD/CAM技术 (15)9.1 人工智能技术在CAD/CAM中的应用 (15)9.1.1 概述 (15)9.1.2 人工智能技术原理 (15)9.1.3 人工智能技术在CAD/CAM中的应用实例 (16)9.2 基于知识的工程设计 (16)9.2.1 知识表示与建模 (16)9.2.2 知识库与专家系统 (16)9.2.3 基于知识的工程设计实例 (16)9.3 智能优化算法及其在CAD/CAM中的应用 (16)9.3.1 智能优化算法概述 (16)9.3.2 常用智能优化算法 (16)9.3.3 智能优化算法在CAD/CAM中的应用实例 (16)9.3.4 智能优化算法的发展趋势 (16)第10章 CAD/CAM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案例 (16)10.1 CAD/CAM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16)10.1.1 飞机结构设计优化 (16)10.1.2 飞机零件加工 (17)10.1.3 航空发动机叶片制造 (17)10.2 CAD/CAM技术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 (17)10.2.1 汽车车身设计 (17)10.2.2 汽车零部件加工 (17)10.2.3 汽车模具设计与制造 (17)10.3 CAD/CAM技术在模具设计与制造领域的应用 (17)10.3.1 模具结构设计优化 (17)10.3.2 模具加工 (17)10.3.3 模具修复与改型 (17)10.4 CAD/CAM技术在精密机械加工领域的应用 (18)10.4.1 精密零件设计 (18)10.4.2 精密零件加工 (18)10.4.3 五轴数控加工 (18)第1章 CAD/CAM技术概述1.1 CAD/CAM技术的发展历程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简称CAD)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简称CAM)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
机械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零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机械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零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械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 书零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系别: 机械工程系专业班级: 机制074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10年12月25日目录广西工学院课程设计用纸一、前言 (2)二、零件建模设计.................................................................................3 三、零件加工.......................................................................................8 四、结束语和致谢.................................................................................32 五、参考文献 (32)- 1 -广西工学院课程设计用纸一、前言通过这次CAD/CAM课程设计,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CAD/CAM技术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知识。
了解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数控加工的编程方法,并能灵活使用CAD/CAM软件对复杂零件进行编程加工。
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固的知识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这次的课程设计我们必须掌握以下几点:1、学习使用先进的UG、CAM软件对零件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及绘制二维图形;2、学习使用UG软件对所设计的零件进行数控编程及进行加工仿真;3、学习使用加工中心、数控机床等设备按编制的程序加工出所设计出的零件。
在实际加工中,使学生了解到数控铣削在选用刀具是,通常要考虑机床的加工能力,工序内容,工件材料等因素。
切削用量包括主轴转速、背吃刀量、进给量及余量,对于不同的加工方法,需要选择不同的切削用量。
合理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是:粗加工时,一般以提高生产效率为主,所以要选用较大的进给量,但是也要考虑经济效益和加工成本;精加工是,应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兼顾切削效率、经济性及加工成本。
机械CAD、CAM任务书

机械CAD/CAM作业学院: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班级:机械09-0班姓名:少爷学号:3090644***任课老师:老谢二〇一二年六月目录1 课程设计任务书2 第一章建模分析3 第二章数控加工4 第三章数控加工仿真5 第四章CL数据的输出和NC代码的生成6 第五章设计总结7 第六章参考书目《机械CAD/CAM》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图1 零件的CAD/CAM设计二、设计目的CAD/CAM课程设计是开设《机械CAD/CAM》课程之后进行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
在系统学习CAD/CAM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借助计算机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的综合应用能力。
其目的:1.掌握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和方法,培养利用计算机进行结构设计的能力。
2.掌握零件的计算机辅助制造过程和方法,培养数控编程及加工仿真的能力。
3.通过应用PRO/ENGINEER,训练和提高CAD/CAM的基础技能。
三、设计任务本课程设计以某一具体的机械零件为设计对象(零件图见附图)。
主要设计任务:1、熟悉并掌握大型机械CAD/CAM软件PRO/ENGINEER的草绘模块、零件模块、制造模块及仿真模块的功能及建模原理。
2、进行零件的参数化功能定义、三维实体零件的特征造型,最终完成零件的造型设计。
3、进行机床选择、刀具选择及加工参数设置,生成零件数控加工的相关文件。
如刀位数据文件、刀具清单和数控加工代码等。
并对零件进行加工仿真以检查设计结果是否正确合理。
4、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四、设计要求1、要求设计过程在计算机上完成。
2、设计说明书用计算机打印(B5纸,1万字左右)。
正文:宋体五号,单倍行距;页眉:宋体小五号,内容包括班级,姓名,“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字样;页脚:右下脚页码。
3、设计结果应包括: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含设计任务书、设计思路、设计步骤、设计过程的说明和阶段结果。
附零件三维图、加工代码、零件原图纸等内容)4、严禁抄袭和请人代做,一经发现,成绩计为零分并上报教务处。
CADCAM机械综合实习任务书

《CAD/CAM》课程综合实习任务书----机械专业 2014.12一、题目:1、安全阀设计2、千斤顶设计3、齿轮泵设计4、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一级、二级均可)以上四个题目任选其一,二维平面图及装配示意图见附图。
如相关小组有感兴趣并适合课程设计的题目亦可采用。
安全阀是液压回路中过压保护的一种部件,由13个零件组成。
阀门在弹簧作用下通过90度锥面与阀体密合,液体由下端流入,经右端流出,构成回路。
当回路压力过高,液体对阀门作用力大于阀门对弹簧作用力时,将阀门顶起,左侧回路接油箱,液体经阀门处流入左侧回路到油箱。
此时,阀门压力降低,阀门下落,液体又从右侧回路流出。
调节阀杆改变弹簧的预压缩量,则可改变安全阀开启时的回路极限值。
千斤顶是利用螺纹传动来顶起重物的部件。
逆时针旋转旋转手柄,起重螺杆2就向上移动,并带动顶盖5顶起重物螺钉4只旋到旋转杆3上,防止顶盖5脱落,使得顶盖5与螺杆2可以产生相对转动,避免划伤被起重部件。
齿轮泵是液压回路中增压的一种部件,由17种零件构成。
皮带轮2通过键1与主动齿轮12联接,。
主动齿轮12按照逆时针转动时,通过齿轮啮合使从动齿轮顺时针转动。
当一对齿轮在泵内作啮合时,啮合区一侧的压力降低而产生局部真空,油箱内的油在大气压力作用下被吸进油泵低压区内的吸油口,随着齿轮的传动,齿槽内的油不断被带致另一侧的压油口把油挤出。
减速器是重要的机械传动设备之一,它主要用于动力的传递和变换,是最常见的机械产品之一。
减速中包括了许多典型的机械零件,如箱体、齿轮、传轴和轴承等。
这些机械零件的设计各有特点,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实体造型设计方法。
而Creo2.0所具有的强大机械功能,能够较好地完成这些零件的设计造型工作。
安全阀、千斤顶、齿轮泵、减速器等的设计中,涉及到箱体类零件的创建方法、齿轮的参数化设计方法、轴承的装配方法、大型组件的装配方法、装配时各个元件间的体积干涉检验方法等,基本涵盖了机械产品设计的全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CAD/CAM作业学院: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班级:机械09-0班姓名:少爷学号:3090644***任课老师:老谢二〇一二年六月目录1 课程设计任务书2 第一章建模分析3 第二章数控加工4 第三章数控加工仿真5 第四章CL数据的输出和NC代码的生成6 第五章设计总结7 第六章参考书目《机械CAD/CAM》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图1 零件的CAD/CAM设计二、设计目的CAD/CAM课程设计是开设《机械CAD/CAM》课程之后进行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
在系统学习CAD/CAM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借助计算机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的综合应用能力。
其目的:1.掌握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和方法,培养利用计算机进行结构设计的能力。
2.掌握零件的计算机辅助制造过程和方法,培养数控编程及加工仿真的能力。
3.通过应用PRO/ENGINEER,训练和提高CAD/CAM的基础技能。
三、设计任务本课程设计以某一具体的机械零件为设计对象(零件图见附图)。
主要设计任务:1、熟悉并掌握大型机械CAD/CAM软件PRO/ENGINEER的草绘模块、零件模块、制造模块及仿真模块的功能及建模原理。
2、进行零件的参数化功能定义、三维实体零件的特征造型,最终完成零件的造型设计。
3、进行机床选择、刀具选择及加工参数设置,生成零件数控加工的相关文件。
如刀位数据文件、刀具清单和数控加工代码等。
并对零件进行加工仿真以检查设计结果是否正确合理。
4、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四、设计要求1、要求设计过程在计算机上完成。
2、设计说明书用计算机打印(B5纸,1万字左右)。
正文:宋体五号,单倍行距;页眉:宋体小五号,内容包括班级,姓名,“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字样;页脚:右下脚页码。
3、设计结果应包括: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含设计任务书、设计思路、设计步骤、设计过程的说明和阶段结果。
附零件三维图、加工代码、零件原图纸等内容)4、严禁抄袭和请人代做,一经发现,成绩计为零分并上报教务处。
五、设计内容及时间分配1.准备工作:布置设计任务,认真阅读设计任务书,收集资料(1天)2.熟悉PRO/ENGINEER Wildfire 3.0,并进行零件的三维造型。
3.进行零件的数控加工。
(4天)4.进行零件的数控加工。
(3天)5.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1天)6.设计结果提交及答辩。
(1天)六、参考资料有关PRO/ENGINEER软件的参考书及数控加工工艺的参考书。
如PRO/ENGNEER Wildfire 3.0的基础训练教程、PRO/ENGINEER Wildfire 3.0的零件设计教程、PRO/ENGINEER Wildfire 3.0的数控加工教程等等。
第一章建模分析在菜单栏选取【文件】下拉菜单,选取【新建】选项,系统将弹出如图1-1所示的【新增】对话框,选中其中的【零件】单选按钮,在【名字】编辑框中输入“lzl0001”。
单击对话框下部的按钮,进入三维实体建模图1-1 【新增】对话框图1-2 【文件选项】对话框1.1创建旋转如草图点击旋转按钮画草图图设计旋转参数旋参数旋转之后图1.2 创建直径12的孔及阵列。
点击按钮,选择Φ12圆柱端面为草绘平面草绘截面截面如图,拉伸参数如图,拉伸效果如图键槽草图拉伸参数1.4 创建缺口及阵列点击按钮,选择r24圆柱端面为草绘平面草绘截面截面如图,拉伸参数如图1,拉伸效果如图缺口草图1.5创建直径24螺纹点击修饰→螺纹,选择Φ24圆柱端面,修饰效果如图草图得到如图:零件图第二章数控加工2.1 机床选择由于且零件为轴零件,所以我们选择车床加工。
2.2零件的工艺分析(1)平面加工:按零件图加工轴的几个轴面(2)键槽的加工:一个长36,宽12,粗糙度要求为Ra=,3.2一个长16,宽6的键槽,粗糙度为Ra=3.2一个长16,宽8的键槽,粗糙度为Ra=3.2(3)螺纹孔加工:粗糙度要求Ra=3.22.3刀具的选择及材料表2-1刀具及其材料表根据上述原始资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毛坯上下端面留余量2mm。
(1)车端面时候分二步,粗铣留余量1mm,半精铣留余量0.5,精铣完成加工。
而且数控机床上铣平面时候应采用硬质合金刀片车刀(2)当工件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12.5--25时候,如果加工余量小于5mm 粗铣一次加工就可以完成要求;但在加工余量特别大而且机床刚性不足时候可分多次进给加工。
2.5工序卡表2-2 工序参数表第三章数控加工仿真3.1:新建制造文件在制造模型中以默认方式装配参照原件。
图3-1 新建对话框图3-2 装配选项图3-3 缺省装配图3-4 装配效果图3.2新建工件毛坯上下表面留下余量查参考文献1p43 ,端面2.0的余量制造模型----新建工件---加材料--草汇截面---拉伸成毛坯如图3-5和图3-6 (3)新建体积块:点击新建体积块,选择拉伸成体积块草图拉伸成的工件创建加工坐标系定义加工零点3.3:设置车床参数点击制造设置如图3-3-1,然后弹出设置对话框如图3-3-2,选择铣床如图3-3-3。
设置加工零点如图3-3-4。
再设置退刀平面为z轴上面30mm 如图3-12.图3-3-1制造设置图3-3-2制造设置对话框图3-3-3 选择铣床图3-13-4退刀平面3.4粗加工基本外轮廓(1)新建NC序列---体积块如图3-4-1。
再设置体积块的参数如图3-4-2。
图3-4-1轮廓图3-14-2体积块序列选项定义退刀平面创建序列在菜单管理器中依次选择;加工-nc序列-加工-体结块-完成命令。
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名称,刀具,参数,体积复选框。
之后输入序列名称在提示框中输入wore-1并单击定(2)为直径10的端车如图3-16,设置加工参数如图刀具设计(4)屏幕演示结果如图3-20和NC检测结果如图3-21图3-20 屏幕演示结果图3-21 NC检测结果3.5半精车廓刀具如图3-28,切削参数如图3-29,屏幕演示结果如图3-30,nc检测结果如图3-31。
图3-28 刀具设置图3-29 工序参数图3-30 屏幕演示结果图3-31 NC加工结果刀具参数3.10加工轴螺纹刀具设计参数设计选取演示轨迹选取模型演示如图零件制造图第四章CL数据的输出和NC代码的生成单击菜单管理器中的【制造】|【输出】|【NC序列】选项,在“NC 序列列表”菜单下选择容器铣削序列,在【轨迹】菜单下选择【文件】选项,在【输出类型】菜单下选择下选中“MCD文件”和“计算CL”选项,单击“完成”选项,弹出“保存副本”对话框。
输入CL文件的名称为seq0004,单击“确定”按钮,弹出“后置期处理选项”,完成后,单击“完成”,弹出“后处理列表”菜单,经过刀具计算生成刀位文件,将其转换为NC代码文件,此过程成为后处理。
单击“关闭”窗口,在单击【Done Output】|【完成/返回】选项。
图4-1输出文件设置图4-3 完成输出打开工作目录,选择seq0004.Tap文件,用记事本打开,便可看到生成的NC代码文件,部分代码如下所示G代码%G71O1000(D:\111\seq0001.ncl.1) (07/01/12-11:32:08) N0010T1M06S800M03G00X-6.Y40.G43Z50.H01Z5.G01Z-10.F600.Y260.G02X40.Y306.I46.J0.G01X260.G02X306.Y260.I0.J-46.G01Y40.G02X260.Y-6.I-46.J0.G01X40.G02X-6.Y40.I0.J46.G01Z-20.Y260.G02X40.Y306.I46.J0.G01X260. G02X306.Y260.I0.J-46.G01Y40.G02X260.Y-6.I-46.J0.G01X40.G02X-6.Y40.I0.J46.G01Z-30.Y260.G02X40.Y306.I46.J0.G01X260.G02X306.Y260.I0.J-46.G01Y40.G02X260.Y-6.I-46.J0.G01X40.G02X-6.Y40.I0.J46.G01Z-40.Y260.G02X40.Y306.I46.J0.G01X260.G02X306.Y260.I0.J-46.G01Y40.G02X260.Y-6.I-46.J0.G01X40.G02X-6.Y40.I0.J46.G01Z-50.Y260.G02X40.Y306.I46.J0.G01X260.G02X306.Y260.I0.J-46.G01Y40.G02X260.Y-6.I-46.J0.G01X40.G02X-6.Y40.I0.J46.G01Z-60.Y260.G02X40.Y306.I46.J0.G01X260.G02X306.Y260.I0.J-46.G01Y40.G02X260.Y-6.I-46.J0.G01X40.G02X-6.Y40.I0.J46.G01Z-70.Y260.G02X40.Y306.I46.J0.G01X260.G02X306.Y260.I0.J-46.G01Y40.G02X260.Y-6.I-46.J0.G01X40.G02X-6.Y40.I0.J46.G01Z-80.Y260.G02X40.Y306.I46.J0.G01X260.G02X306.Y260.I0.J-46.G01Y40.G02X260.Y-6.I-46.J0.G01X40.G02X-6.Y40.I0.J46.G01Z-90.Y260.G02X40.Y306.I46.J0.G01X260.G02X306.Y260.I0.J-46.G01Y40.G02X260.Y-6.I-46.J0.G01X40.G02X-6.Y40.I0.J46.G01Z-100.Y260. G02X40.Y306.I46.J0.G01X260.G02X306.Y260.I0.J-46.G01Y40.G02X260.Y-6.I-46.J0.G01X40.G02X-6.Y40.I0.J46.G01Z-110.Y260.G02X40.Y306.I46.J0.G01X260.G02X306.Y260.I0.J-46.G01Y40.G02X260.Y-6.I-46.J0.G01X40.G02X-6.Y40.I0.J46.G01Z-120.Y260.G02X40.Y306.I46.J0.G01X260.G02X306.Y260.I0.J-46.G01Y40.G02X260.Y-6.I-46.J0.G01X40.G02X-6.Y40.I0.J46.G01Z-130.Y260.G02X40.Y306.I46.J0.G01X260.G02X306.Y260.I0.J-46.G01Y40.G02X260.Y-6.I-46.J0.G01X40.G02X-6.Y40.I0.J46.G01Z-140.Y260.G02X40.Y306.I46.J0.G01X260.G02X306.Y260.I0.J-46.G01Y40.G02X260.Y-6.I-46.J0.G01X40.G02X-6.Y40.I0.J46.G01Z-150.Y260.G02X40.Y306.I46.J0.G01X260.G02X306.Y260.I0.J-46.G01Y40. G02X260.Y-6.I-46.J0.G01X40.G02X-6.Y40.I0.J46.G01Z50.M30% 第五章设计总结在这几天,通过课程设计,自己学会了很多,学习了上课没有学习过的知识,发现三维设计软件功能十分强大,自己还有更深一步了解学习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