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音乐鉴赏《欧洲古典音乐》精品教案精编版
高中音乐鉴赏《欧洲与拉丁美洲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欧洲与拉丁美洲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欧洲与拉丁美洲音乐的历史、特点和代表人物。
2. 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的鉴赏能力和cross-cultural music understanding。
3. 通过音乐鉴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欧洲音乐:a. 古典音乐:介绍交响乐、室内乐、独奏等形式b. 浪漫音乐:介绍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及代表人物c. 现代音乐:介绍20世纪音乐的新风格、流派及代表人物2. 拉丁美洲音乐:a. 民间音乐:介绍拉丁美洲民间音乐的特点及代表形式b. 爵士音乐:介绍爵士乐的起源、特点及代表人物c. 现代音乐:介绍拉丁美洲现代音乐的新风格、流派及代表人物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欧洲与拉丁美洲音乐的历史、特点和代表人物。
2. 鉴赏法:播放经典欧洲与拉丁美洲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行鉴赏。
3. 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不同音乐风格的看法。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欧洲与拉丁美洲音乐的背景和特点。
2. 欧洲音乐鉴赏:a. 古典音乐:播放经典交响乐、室内乐、独奏作品,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b. 浪漫音乐:播放经典浪漫主义音乐作品,如肖邦的《夜曲》c. 现代音乐:播放20世纪音乐经典作品,如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3. 拉丁美洲音乐鉴赏:a. 民间音乐:播放经典拉丁美洲民间音乐作品,如墨西哥的《美丽的赛吉托》b. 爵士音乐:播放经典拉丁爵士乐作品,如皮亚佐拉的《自由探戈》c. 现代音乐:播放拉丁美洲现代音乐经典作品,如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四季》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不同音乐风格的看法,进行互动交流。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强调欧洲与拉丁美洲音乐的特点及价值。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2. 音乐鉴赏能力:评估学生在音乐鉴赏过程中的表现。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观点。
湘艺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古典主义音乐》

《古典主义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莫扎特、贝多芬的生平和作品风格,通过聆听音乐来感受其作品的特点。
2.通过对音乐的赏析来感受古典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了解回旋曲式、奏鸣曲式的结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欣赏作品,来认识理解古典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2.难点:初步理解奏鸣曲式和回旋曲式的基本曲式结构。
三、教学设计(一)导入微视频了解维也纳“古典乐派三杰”。
随着巴赫的逝世,西方音乐的发展进入了新时期,这一时期奥地利维也纳的众多作曲家中有三位大师赫赫有名,分别被称之为“交响乐之父”的海顿,“音乐神童”莫扎特和“乐圣”贝多芬,今天我们将要走进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来了解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作品。
(二)《弦乐小夜曲》1.简介莫扎特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主义三杰之一,被誉为音乐神童。
虽然只活了35岁,但他的作品之多、之精美让后人难以想象。
他的作品几乎涉及古典主义时期所有音乐体裁,尤其是在器乐协奏曲方面做出来巨大贡献。
莫扎特赋予音乐以歌唱性的优美,作品体现了18世纪市民阶层的思想。
2.介绍《弦乐小夜曲》小夜曲情绪明快爽朗,轻松活泼,常在贵族们宴饮时演奏,是室内乐体裁之一。
莫扎特一生写了十三首小夜曲,这部作品堪称18世纪器乐小夜曲的典范。
由于它是莫扎特小夜曲中唯一只用弦乐演奏的乐曲,常称为《弦乐小夜曲》,也因第一、第三、第四乐章都是G大调,所以又称为《G大调弦乐小夜曲》。
3.《弦乐小夜曲》各主题赏析(1)赏析主部主题(A),思考主部主题有怎样的旋律特点?速度庄严稳定的行板速度,细微平稳的起伏,显得优美典雅,是古典主义音乐的特征之一,也奠定了作品基调。
(2)第一插部主题(B):两个乐句很对称,短小且匀称,第一小节每拍以升号开始,旋律显得婉转灵活,由第一小提琴演奏,听起来干净流畅。
(3)第二插部(C):也是对称乐句,跳弓演奏,显得轻快活泼,让作品有了层次变化。
(4)第三插部(D):转为了小调式,旋律显得稍暗淡些,在高低声部一起出现回音音型,优美中蕴含着戏剧性。
西方古代音乐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 2课时年级:高中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西方古代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文化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感受音乐的魅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3. 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方古代音乐的历史背景、音乐形式、乐器特点以及代表作品。
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西方古代音乐的主要形式和乐器特点,能够分析代表作品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
2. 难点:理解西方古代音乐的文化内涵,分析音乐与历史、哲学等方面的联系。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音乐和图片。
2. 教学课件,包括音乐历史背景、音乐形式、乐器特点、代表作品等内容。
3. 音乐作品,如古希腊的《里拉琴》、古罗马的《阿夫洛斯管》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 教师通过展示古希腊、古罗马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西方古代音乐的历史背景。
- 提问:你们知道哪些古代音乐?它们有什么特点?2. 新授:- 介绍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音乐形式、乐器特点以及代表作品。
- 分析古希腊的《里拉琴》、古罗马的《阿夫洛斯管》等乐器,让学生了解其音色、演奏技巧等。
3. 欣赏:- 播放古希腊、古罗马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风格。
- 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表现手法,如节奏、旋律、和声等。
4. 讨论:- 组织学生讨论:古代音乐与现代音乐有哪些异同?- 引导学生思考:古代音乐对现代音乐的影响有哪些?第二课时1. 复习:-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古希腊、古罗马音乐的了解程度。
2. 拓展:- 介绍西方古代音乐与哲学、历史、宗教等方面的联系。
- 分析古代音乐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如古希腊悲剧、古罗马史诗等。
3. 欣赏:- 播放更多西方古代音乐作品,如巴洛克时期的《维瓦尔第》等。
- 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时期音乐作品的特点,如巴洛克音乐的复调、古典音乐的对称等。
4. 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西方古代音乐在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
探究欧洲的古典主义音乐风格——以高中《音乐鉴赏》为例

探究欧洲的古典主义音乐风格——以高中《音乐鉴赏》为例摘要:传统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模式为“教师选择曲目+学生听”,侧重于音乐技能的传授,对学生情感的表达及音乐感知有所忽视。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学科之间的界限逐渐融合,音乐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音乐素养,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道德水平。
为此,高中音乐教师应当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己任,重视学生对音乐鉴赏学习的需求,借助现代化教学技术,开展多元化音乐拓展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文章围绕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以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三单元《古典音乐的殿堂》为例,探究如何通过音乐鉴赏培养学生音乐素养。
关键词:《音乐鉴赏》;欧洲古典主义;音乐风格;高中引言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教学中,让学生观看视频、聆听音乐虽然容易,但引导学生将音乐作为情感表达的载体、掌握并能够运用音乐的节奏型进行创编、感知音乐作品背后的文学及艺术内涵并非易事。
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目标也发生了转变,不仅要让学生会“听”歌,还需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及传递的信息,继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传统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侧重于“听”,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教师播放曲目音频或视频,学生听后谈一谈感受,将音乐知识强硬地灌输给学生。
实际上,音乐中的乐曲、旋律、乐器、唱法等元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音乐,分析音乐要素的作用,并在鉴赏中渗透情感教育,才能够使学生具备正确的音乐审美能力。
下文以《古典音乐的殿堂》这一单元为例,探究通过音乐鉴赏课程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方法。
1.课程分析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为鉴赏欧洲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了解该时期杰出的代表人物:莫扎特、贝多芬,通过聆听、欣赏两位音乐家的作品:《费加罗的婚礼》序曲、《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并在对比、分析、讨论后总结出欧洲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风格特点,感受欧洲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魅力。
二、学情分析高中生具有较为活跃的思想,对新鲜的事物充满浓厚的兴趣及求知欲望,并希望通过看、听、触摸、感受获取知识。
高级班音乐活动教案:西洋古典音乐欣赏

高级班音乐活动教案:西洋古典音乐欣赏1. 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了解西洋古典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 欣赏并分析西洋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品。
- 掌握西洋古典音乐的基本欣赏方法和技巧。
2. 教学内容2.1 西洋古典音乐概述- 定义:西洋古典音乐是指源于欧洲的传统音乐,包括交响乐、室内乐、歌剧、协奏曲等。
- 发展历程:从古典时期、浪漫时期到现代时期,代表性作曲家如贝多芬、莫扎特、巴赫等。
2.2 西洋古典音乐代表作品欣赏- 交响乐: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莫扎特的《交响曲第40号》。
- 室内乐:如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海顿的《惊愕》。
- 歌剧:如普契尼的《蝴蝶夫人》,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
- 钢琴曲:如肖邦的《夜曲》,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
2.3 欣赏方法和技巧- 了解作曲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 学习音乐的基本元素:旋律、节奏、和声、音色。
- 分析乐曲的结构:如奏鸣曲式、回旋曲式等。
- 关注乐曲的情感表达和表现力。
3. 教学活动3.1 课堂讲解- 教师对西洋古典音乐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欣赏方法进行讲解。
- 结合具体作品进行分析,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3.2 作品欣赏- 播放西洋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品,如莫扎特的《交响曲第40号》。
-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乐曲的基本元素、结构和情感表达。
3.3 互动环节-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西洋古典音乐作品。
-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大家共同讨论、分析和欣赏。
3.4 课后作业- 学生选择一首西洋古典音乐作品进行深入欣赏,了解作曲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 完成课后作业,包括乐曲分析、欣赏心得等。
4. 教学评价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课堂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分享。
- 作品欣赏:学生对乐曲的分析是否准确、深入。
- 课后作业:学生是否认真完成作业,对乐曲的理解和感悟是否深刻。
5. 教学资源- 西洋古典音乐教材、乐谱。
《第三单元二、古典主义音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湘教版19必修音乐鉴赏

《古典主义音乐》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古典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背景。
2. 学会识别古典主义音乐的主要曲式和风格。
3. 提高对古典主义音乐的欣赏能力和鉴赏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古典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和曲式风格的掌握。
2.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古典主义音乐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欣赏和评价。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音乐素材,包括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和音频、视频资料。
2. 设计互动式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
3. 准备好教室、音响设备以及评价表格等教学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世界,感受古典主义音乐的魅力。
2. 欣赏与讨论:组织学生分组欣赏作品,分析作曲家的创作背景、音乐风格、演奏技巧等。
同时,引导学生从音乐中感受古典主义音乐的独特魅力。
3. 知识讲解:通过讲解古典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乐器和作曲技法等,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古典主义音乐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4. 互动环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分享自己对古典主义音乐的认知和理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5. 总结回顾:在课程结束前,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古典主义音乐的印象和理解。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继续欣赏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并尝试创作一首简单的乐曲,以加深对古典主义音乐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古典主义音乐的特点和风格,掌握古典主义音乐的基本概念。
2. 通过欣赏和分析古典主义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增强学生对古典主义音乐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感,提高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让学生通过聆听、分析古典主义音乐作品,理解其特点和风格。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对古典主义音乐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古典主义音乐作品音频文件,包括交响乐、室内乐等。
高中音乐鉴赏《欧洲古典主义音乐》精品课件-PPT课件

确立了交响乐的形式。
他一生写作了104首交响曲, 《惊愕交响曲》 《时钟交响曲》 4部清唱剧以“创世纪”和“四 季”最为突出,同时也写作了 68首的弦乐四重奏,52首钢琴 奏鸣曲,以及一些20部歌剧(5 部散失)、轻歌剧、13部弥撒 曲和声乐作品。
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主题
小知识:交响乐队中的乐器分类
古典主义音乐,是1750-1820年这一段时 间的欧洲主流音乐,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 此乐派三位最著名的作曲家是海顿、莫扎特 和贝多芬。 亦有人认为“古典”是对应于“流行”而言 的,因为这些音乐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能够 引起不同时代听众的共鸣,故认为应当称之 为“经典”(classic)的音乐。
海 顿 【奥】(1732-1809年)
03 33 | 1 -
2、副部主题:
2/4
. 5 i | 7 i | 2 6 | 6 5 |
欣赏《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乐章
音乐给你怎样的感受 ?
贝多芬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
你在音乐中感受到了什么 ?
情绪激昂、气势宏大,给人以震撼力! 展现出一幅 惊心动魄的,与命运交战的画 面。
合作探究
弦乐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 音大提琴; 木管组:短笛、长笛、双簧管、单簧管 大管、 英国管等; 铜管组:小号、圆号(法国号)、长号、 大号等; 打击乐组:定音鼓、三角铁、大鼓、小 军鼓
弦乐组:
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木管组:
短笛
长笛
单簧管
双簧管
英国管
铜管组:
小号
长号
圆号(法国号)
大号
打击乐器组:
你熟悉这首作品的旋律吗?能不 能哼唱一下?
你熟悉这首作品的旋律吗?能不 能哼唱一下?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古典音乐欣赏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古典音乐欣赏一级标题:古典音乐欣赏的重要性二级标题:古典音乐的起源与发展古典音乐欣赏教案:古典音乐欣赏古典音乐欣赏是高中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通过欣赏古典音乐,学生们可以开启感知音乐的大门,培养对音乐的审美意识和欣赏能力。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古典音乐的起源与发展,提高他们对古典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一、古典音乐的起源与发展古典音乐是指欧洲历史上从1600年到约1820年的音乐时期。
它起源于巴洛克音乐时期,逐渐发展成为古典时期音乐,并为后来的浪漫主义音乐奠定了基础。
古典音乐以其丰富多样的曲式、优雅的旋律和精湛的创作技巧著称于世。
二、古典音乐的特点与风格古典音乐注重对音乐元素的精确运用和构图的严谨性。
其特点包括:1. 清晰的结构:古典音乐作品通常具有明确的曲式、主题和变奏,给人以清晰而有序的感觉。
2. 协调的和声:古典音乐注重和声和声部的相互配合,体现了作曲家对音乐的精细处理和构思。
3. 优雅的旋律:古典音乐的旋律通常简洁明了、婉转动人,给人以愉悦、舒缓的感受。
4. 精湛的技巧:古典音乐作品的演奏要求高水平的技巧,如琴键的灵活运用、音符的清晰演奏等。
三、古典音乐欣赏教学活动设计针对古典音乐的欣赏教学,可设计以下活动:1. 听觉游戏:为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感官体验,可以进行听觉游戏。
教师播放一段古典音乐,让学生闭上双眼,专心倾听,然后请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听到的声音和感受。
通过游戏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名曲选段欣赏:选择几首著名的古典音乐曲目,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莫扎特的《小夜曲》,让学生仔细聆听,并用一段文字描述音乐带给他们的情感和联想。
在欣赏后,可以引导学生就曲目的形式结构、旋律特点等进行讨论。
3. 演奏会参观:组织学生参加古典音乐演奏会,让他们亲身感受古典音乐的演绎魅力。
在演奏会结束后,可以开展学生对演奏会的感想和体会的分享,以及对演奏家的表演技巧和音乐解读的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中音乐鉴赏《欧洲古典音乐》精品教案精编版
湖南文艺版高中音乐鉴赏《欧洲古典音乐》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能认真的聆听和感受欧洲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增强对古典音乐的兴趣。
2、了解和记忆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2、能够积极参与探究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特点,并能够形成自己的观点。
教材分析:
1、本课以鉴赏欧洲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为主要内容,聆听莫扎特、海顿、贝多芬三位大
师的代表作品。
主要有《G大调弦乐小夜曲》《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
2、学生通过聆听、讨论充分感受并体验欧洲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欧洲古典音乐的魅力。
了解这一时期代表人物及作品、创作特点。
交响乐队编制及乐器音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音乐课礼仪
二、导入:教师活动★播放《小星星变奏曲》学生思考:在哪里听过这个旋律片段?(能不能模仿一下主要旋律?)
莫扎特其人发生了那些故事?(激起学生兴趣)
三、新课:莫扎特:【奥】(1756-1791年)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交响曲:第39、40、41号交响曲小夜曲:《G大调弦乐小夜曲》。
★欣赏一下《G大调弦乐小夜曲》
提问:(1)听全曲,说说音乐的情绪
(优美、清新、流畅、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
(2)这首乐曲是何演奏形式?(弦乐合奏)
作品分析:
主部主题:
副部主题:
通过莫扎特引出课题-------欧洲古典时期
1750-1820年这一段时间的欧洲主流音乐,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
此乐派三位最著名的作曲家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
亦有人认为“古典”是对应于“流行”而言的,因为这些音乐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能够引起不同时代听众的共鸣,故认为应当称之为“经典”(classic)的音乐。
1、海顿: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又被称为“交响乐之父”。
他最大的贡献是,把交响乐固定成为四个乐章,给了交响乐一个基本格式。
他一生写作了104首交响曲,4部清唱剧以“创世纪”和“四季”最为突出,同时也写作了68首的弦乐四重奏,52首钢琴奏鸣曲,以及一些20部歌剧(5部散失)、轻歌剧、13部弥撒曲和声乐作品。
★听《惊愕交响曲》感受海顿的风格。
体验惊愕的部分在哪里?
2、小知识:交响乐队中的乐器分类
弦乐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
木管组:短笛、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英国管等;
铜管组:小号、圆号(法国号)、长号、大号等;
打击乐组:定音鼓、三角铁、大鼓、小军鼓等。
3、认识各种乐器聆听音色的差异。
(播放图片及音频)
4、贝多芬【德】(1770-1827年) “乐圣”共有100多部作品
主要作品:钢琴奏鸣曲:《月光》《悲怆》
交响曲: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交响曲作品分析:
(1)
(2)主部主题:1= b E 2/4
(3)
(4) 03 33 | 1 - | 02 22 | 7 - |
.
.
(2)副部主题:5 i | 7 i | 2 6 | 6 5 |
★欣赏作品第一乐章片段,说出自己的感受。
5、合作探究:通过欣赏作品,你能总结出古典音乐有哪些特征?
比较一首勋伯格的音乐《钢琴组曲》从音响上、形式上比较古典音乐❖
❖形式上追求结构的完美,音响的和谐,逻辑的严谨,旋律上追求优美流畅,简洁易记,带有德奥民间音乐的歌唱性。
这一时期堪称欧洲音乐史上辉煌成就,同时也影响着世界各国音乐的发展,
四、小练习:
1、为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架起桥梁的代表人物是 A 。
A、贝多芬
B、海顿
C、莫扎特
D、德彪西
2、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3、交响乐队由哪四个乐器组组成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打击乐器组。
4、莫扎特是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从小显露出非凡的音乐天才,被誉为“神童”。
代表作品有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小夜曲:《G大调弦乐小夜曲》。
五、小结: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是欧洲音乐史上的辉煌,作品具有生活的真实性和鲜明的时代感;曲式结构规范,音色力度变化丰富;还确定了交响乐的组织形式和规模,对欧洲音乐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聆听三位大师的作品,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像是享受了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
并且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了那种为艺术锲而不舍的精
神,勤奋和努力,身处逆境不服输的性格。
七、作业
搜集古典乐派三位音乐家的作品进行欣赏,写出感受,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