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3水的三态变化

合集下载

水的三态变化

水的三态变化
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三下第三单元第7 课《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一直在固态、液 态、气态之间转变,水循环是自然界中的一个重要 现象,学生通过回忆和观察自然界中水的各种形 态——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讨论他们 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初步认识到水的三态之间 的变化是可逆的。本课既是小结课,又是对水的气 态和固态之间的转变过程进行一个深入的了解。三 年级的孩子大概10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倾 向于直观形象的思维方式,对于故事、图片,直观 的实物更乐于接受,因此,模拟常见的霜、雪以及 简单直观的呈现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符合 他们的认知规律。
(三)巧设归类呈现,理解三态循环。
结合本堂课的内容,我选择的图片都非常 的具体、直观,有助于三年级的孩子更好的理 解水的三态循环,符合三年级孩子的直观思维 的认知。用图片代替文字,有助于孩子对生活 中常见的云、雾、霜、露等现象与水的三态建 立准确的联系。特别在水蒸气这一内容,我选 择的是一张空白的图片,与固体和液态形成鲜 明的对比。让孩子们从对比中深刻地了解到水 蒸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二)借助直观实验,降低理解难度。 寻找水的三态变化的过程中,水的气态和固 态之间的转变,学生不清楚,也缺乏生活经验, 因此我设计了两个实验试图突破这个难点。 把一个装有干冰的干的玻璃杯放在空气中, 不一会儿,在玻璃杯的外壁有很多的冰晶----大 家看到的霜就是冰晶。把这个自然界中水蒸气遇 零下低温后直接变成冰晶(凝华)的过程清楚的 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这么直观的观察,对霜 的形成过程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样,雪的形成 过程也是这样的。那么雪的形成过程也就迎刃而 解了,降低了孩子们的理解难度。
对于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学生也是很难理 解的,现实生活中也很难观察到。因此我就借 用干冰升华的视频,让学生想像冰变成水蒸气 就是这样的的过程。从而较好的突破了本节课 的教学难点。最后,为了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三 态变化,通过播放视频,相信学生看到画面兴 趣盎然,同时也会印象深刻。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水的三态变化》习题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水的三态变化》习题

《水的三态变化》习题
一、填空:
(1)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和()存在。

(2)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形态变化的原因是()的
变化。

二、判断:
(1)水的液态和固态能相互转化,如水凝固成冰,冰融化成水。

()
(2)除了水,别的物质都不会发生形态的变化。

()
三、选择:
(1)下列都属于液态的形态有()。

A.云、雾、露、雨B、雾、霜、露C、雨、雪、霜
(2)水的固态和气态能相互转化吗?()
A、不能
B、能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气态
B、露是液态的水,雾是气态的水,霜是固态的水
C、湿衣服晾在阳光下比晾在阴凉处干得快,因为阳光下温度高,水蒸发快。

2024年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3水结冰了》教案

2024年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3水结冰了》教案

2024年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3水结冰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3课《水结冰了》,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二章第一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特别是水的凝固现象,理解水在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及物态转换。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掌握水从液态到固态(冰)的凝固过程。

2. 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认识到温度对水态变化的影响,理解凝固是水分子运动减慢的过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践能力,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水的凝固过程、温度对水态变化的影响。

难点:水的三态变化原理、凝固过程中分子运动的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冰块、热水、温度计、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本、笔、冰袋、热水袋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向学生展示冰块,询问他们是否知道冰是如何形成的。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冰的认识和在生活中观察到的冰的现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水的三态变化,重点介绍凝固过程。

解释温度对水态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凝固是水分子运动减慢的过程。

3.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观察冰的形态,记录在温度计下冰的融化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冰融化成水时,温度保持不变。

4. 实验探究(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将冰块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变化。

记录实验结果,讨论温度对冰融化速度的影响。

学生分享实验心得,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水的三态变化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2. 凝固过程水分子运动减慢温度下降形成冰3. 温度对水态变化的影响冰融化:温度上升,冰化为水水结冰:温度下降,水变为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中冰箱内的冰块,记录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思考为什么在冬天,河流会结冰?2. 答案:冰融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因为冰融化吸收的热量用于打破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使分子运动加快,温度相对稳定。

三年级科学下册水的三态变化教案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水的三态变化教案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水的三态变化教案-教科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

1.2 教学内容物质的三态概念介绍。

水的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的认识。

观察和记录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

1.3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观察水的状态变化,并记录下来。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物质三态的概念。

提问:你们知道水有几种状态吗?它们是什么?1.4.2 讲解:讲解水的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的特点。

举例说明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

1.4.3 观察实验:准备冰块、水和加热设备。

让学生观察冰块逐渐融化的过程,并记录下来。

让学生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并记录下来。

1.4.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的原因。

引导学生思考水的三态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1.5 作业布置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家里或学校的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并记录下来。

第二章:水的固态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的固态是冰,并掌握冰的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冰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2.2 教学内容冰的特点介绍。

冰的融化过程观察和记录。

2.3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观察冰的状态变化,并记录下来。

2.4 教学步骤2.4.1 讲解:讲解冰的特点,如透明、硬度大、融化成水等。

提问:你们知道冰是什么吗?冰有什么特点?2.4.2 观察实验:准备冰块和加热设备。

让学生观察冰块逐渐融化的过程,并记录下来。

2.4.3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冰融化的过程和原因。

引导学生思考冰在生活中的应用。

2.5 作业布置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家里或学校的水在结冰的条件下的状态变化,并记录下来。

第三章:水的液态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的液态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3.2 教学内容水的液态特点介绍。

科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课本课件2水的三态变化

科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课本课件2水的三态变化
——物质是运动的 物质不灭定律
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
水的形态
变化过程
变化条件

水蒸气(气体)——水 温度下降(0℃以上)
(液体)

水蒸气——水
温度下降(0℃以上)

水蒸气——水
温度下降(0℃以上)

水蒸气(气体)——冰 温度降到0℃以下
晶(固体)

水蒸气—冰晶
温度降到0℃以下

水(液体)—冰(固体) 温度降到0℃以下
水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结冰?
水结冰时的温度 就是水的“冰点”。
在北方寒冷的冬季,晾在院 子里的衣服很快就会结冰,但是
衣服却干了。这是怎么回事?
寒冷的冬天,放在室外的湿衣服结了冰也
会慢慢变干。衣服里的水经历了哪些形态
的变化?


水水 蒸 水蒸气 气
水在自然界里有冰、水、水蒸气三种 不同形态。冰融化、水蒸发要吸收热量; 水结冰、水蒸气变成水要放出热量。水 的三态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
遇冷
水蒸气(气态)
遇热
遇热
遇冷遇冷水(液态)遇热冰(固态)
水的三态变化与生活
水的三态变化和我们的 生活、有什么关系?生活中人 们是怎样利用水的三态变化的?
冷 冻 车 间
水缸冻裂
晒盐厂
人工造雪
通过以上的例子,说明了什 么?
水的三态变化既有 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 的一面。
地球的南北两极到处都是厚厚的冰层。目前地 球气温逐渐增高,使南北两极的冰雪融化加速,海 平面上升。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将造成什么样 的后果?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水 在自然界中都是以什么样的 形式存在于我们的身边?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3.水结冰了》》(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3.水结冰了》》(教案)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教师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例如,提供关于水的三态变化规律的预习资料,要求学生了解水的液态、固态、气态特征。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水结冰的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例如,问学生:“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结冰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2.实验设计与记录:教师批改学生的实验设计与记录作业,检查学生的实验设计是否合理,实验记录是否详细。如果存在问题,教师可以指出并给出改进建议。例如,如果学生的实验设计不合理,教师可以指出问题所在,并给出改进建议。
3.问题解答:教师批改学生的解答问题作业,检查学生的解答是否正确,依据是否充分。如果存在问题,教师可以指出并给出改进建议。例如,如果学生的解答不正确,教师可以指出正确答案,并解释解答的依据。
5.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水结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科学方法,让学生掌握水的三态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科学思维: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等方法,探讨水结冰的原因,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1)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实验步骤、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水的三态变化规律和水结冰的原理。
(2)视频:播放有关水结冰实验和现象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和理解水结冰的过程。
(3)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工具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4)实物模型:使用实物模型或教具,展示水分子从液态到固态的变化过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水结冰的微观机制。

《水的三态变化》教案(精选14篇)

《水的三态变化》教案(精选14篇)

《水的三态变化》教案(精选14篇)《水的三态变化》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

2、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1)、回忆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讨论它们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

(2)、分析水的各种状态之间变化的过程,整理概括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3)、思考有关自然界水的相关问题,并尝试用“水的三态循环”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

形成勤于思考、乐于钻研和善于合作的学习品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

会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让学生感知科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到水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状态可以互相转变。

2、教学难点:对水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做出解释。

三、教学准备:1.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的图片(课件)2.表格(课件)四、教学过程。

1.动画激趣,直捣主题。

让学生观看动画《可爱的小水人》,了解‘小水人’发生了哪些形态变化,再联系生活说说水在自然界有哪些形态?它们又是怎样变化的?使学生明白水在自然界有各种不同的形态,有时是液态,有时是固态,有时是气态.(板书:固态液态气态)2.视频感知,加深理解。

先让学生回忆一天中什么时候能看见雾和露珠?霜和雪一般又出现在哪个季节呢?通过视频的观看,进一步感知水的三态转化,学生自由说说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加深对水的三态变化的理解。

(出示课件)3.动手填表,梳理知识。

水的三态是怎样变化的,说说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是由什么变化而来的?它们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形成的?通过讨论完成57页的表格。

(出示课件)4.理性认识,进行归纳。

我们通过对前面的观察和讨论,你知道水的形态是怎样相互转化的?结合学生的回答,完成水的三态循环图。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水的三态变化》PPT课件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水的三态变化》PPT课件

1.冰变成水或水蒸气时都需要 吸收热量。
2. 水有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冰 是 固 态水。水蒸气是 气 态的水。
3.影响水的三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
地球的南、北两极到处都是厚厚的
冰层。目前,地球气温逐渐升高,使 南、北两极的冰雪融化加速,海平面 上升。如果这种现象持续下去,将造 成什么样的后果?答:(1)海平面 上升会引发洪水,海水会淹没海岸附 近的城市和村庄,进而导致地球的毁 灭;(2)气候发生变化,引发海啸、 强台风等灾难事件的发生;(3)珊 瑚死亡。
大家说说物体的状态
水 (液态) 冰(固态) 水蒸气 (气态)
水(液态) 蒸发 水蒸气(气态) 水蒸气(气态) 凝结 水(液态)
水 (液态) 凝固 冰(固态)
冰(固态) 融化 水(液态)
水在自然界以液态、固态、 气态三种形态存在
固态 液态 气态
? 固态 气态
水在自然界有哪些形态? 它们又是怎样变化的?
江河湖海、地面上的水,被太 阳晒热,不断地蒸发,变成水蒸气 飞散到空气中,水蒸气在空中受冷 变成云,云变成雨、雪等落到地面 ;地面上的雨水和融化了的雪水有 的渗入地下,地下水又会汇集流出 地面形成泉水流入江、河、湖、海 ,于是,水在海洋、天空、陆地之 间永不停息地循环。
江河中的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海洋里 的水却总也不会满,不会溢出来。江河里 的水也一直流不完。这是什么原因呢?
举例说明:
水可不可以 从
液态 固态 固态
水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结冰?
水结冰时的温度就是水的冰点。 一个大气压力下,水的冰点是0℃。
想一想 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水的
三态变化?
• 实验器材: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 变化的条件讨论记录表,玻璃杯,冰 块,酒精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态
固态
液态
2020/6/4
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 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 等,也就是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 态和气态存在。
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 环变化,促使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 温度的变化。
2020/6/4
水蒸气遇冷在物体上凝结成 小水珠
水蒸气受冷凝结成漂浮在高 空中的小水珠 水蒸气受冷凝结成漂浮在低 空的小水珠
温度降到0 ℃以下 温度下降( 0 ℃以上) 温度下降( 0 ℃以上) 温度下降( 0 ℃以上)
液态的水能结成固态的冰,固态的冰会重新 化成液态的水;液态的水会蒸发成气态的水 蒸气,气态的水蒸气又会凝结成液态的水。
2020/6/4

2020/6/4

2020/6/4

2020/6/4


2020/6/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20/6/4
2020/6/4
水的形态
变化的过程
变化的条件
霜 雪 冰 露 云 雾
2020/6/4
水蒸气在物体上凝固的冰晶 温度降到0 ℃以下
高空水蒸气变成的冰晶 温度降到0 ℃以下
水变成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