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合集下载

第2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基础检测)六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第2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基础检测)六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4.问题探究
❶《七律·长征》的中心句是哪两句?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中心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感受:我从中感受到了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❷诗歌颈联写了哪两个重大战役?
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
❸诗的中间四句分别是从哪两个方面写红军战胜困难的?诗句中有两个动词用得很巧妙,请进行赏析。
【中心句】这是首联,总领全诗,开门见山地赞美了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不怕”是全诗的诗眼,以坚定的语气表现了红军面对长征中的千难万险,毫不畏惧,勇敢坚强;“万水千山”高度概括了长征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只等闲”与“不怕”呼应,从两个角度塑造了红军战士藐视困难,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万水千山:千难万险。 只等闲: 只看做平平常常的事。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磅礴:山势高大险峻。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❶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体会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
这四句分别是从山和水两个方面来写的。“腾”“走”这两个动词用得很巧妙,化静为动,既表现了山奔腾的气势,又突出了红军战士藐视一切困难的态度。
❹诗句中的“尽开颜”有两层含义,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
第一层含义:写出了红军翻越“千里雪”的岷山之后的喜悦之态,表明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第二层含义:翻过岷山之后,长征胜利在望,表现了红军战士对美好革命前途充满信心。
2.诗中运用了对仗修辞手法的诗句是“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夸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显示出红军战土顽强豪迈、不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一“暖”一“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达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喜悦,又表现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二单元知识梳理一、重点字音捶.打(chuí) 央.求(yāng) 诀.别(jué) 淡雅.(yǎ) 攲.斜(qī)烂漫.(màn) 熬.(áo) 分歧.(qí) 霎.时(shà) 粼.粼(lín) 嫩.芽(nèn) 拆.散(chāi) 蹲.下(dūn) 蒂.(dì) 嗅.(xiù) 衍.(yǎn) 梗.(gěng) 匿.笑(nì) 祷.告(dǎo) 荫.蔽(yīn)姊.妹(zǐ) 徘徊.(huái) 心绪.(xù) 流转.(zhuǎn) 憔悴..(qiáo cuì)菡萏..(mù yù) 翻来覆.去(fù) 絮.絮叨叨(xù)..(hàn dàn) 沐浴二、重点词语瘫痪侍弄整宿憔悴仿膳豌豆诀别烂漫熬过嫩芽信服蹲下拆散分歧散步匿笑花瓣林荫祷告繁衍沐浴花瑞菡萏徘徊敧斜荫蔽无奕柳絮雪骤絮叨一霎时笑嘻嘻水波粼粼翻来覆去三、重点释义(1)沉寂:十分寂静。

(2)侍弄:经营照管(庄稼、家禽、家畜等)。

(3)捶打:用拳头或器物撞击物体;砸。

(4)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5)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

(6)诀别: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7)淡雅:素净雅致;素淡典雅。

(8)粼粼:文中形容水明净。

(9)分歧:(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

(10)取决:由某方面或某种情况决定(后面多跟有“于”字)。

(11)匿笑:偷偷地笑。

(12)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13)攲斜:倾斜,歪斜。

攲,倾斜。

(14)心绪:心情(多就安定或紊乱而言)。

(15)流转:流动转移,不固定在同一个地方。

(16)繁杂:(事情)多而杂乱。

(17)翻来覆去:来回翻身。

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注意(18)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反射——①无选择性(例如:夏季白天多云气温低)大对太阳形散射——①波长越短越容易被散射②改变太阳辐射(例如: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气辐射的式 O3——紫外线的削弱作用吸收——选择性水汽、CO2——红外线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热对可见光吸收很少力影响因素——太阳高度(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削弱得少,到达作地面的太阳辐射多)用大气的温室效应大气及地面热力状况全球热量平衡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大形成:太阳辐射→地区间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气 面上存在气压差→大气的水平运动 ∣ 的 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_____热力环流______∣ 运 运动形式 垂直运动 直接成因:水平气压梯度力动 水平运动——风 高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共同摩擦力 影响全球性大气环流全球地表均一 冷热不均 自转 近地面不自转 ———→单圈环流——→三圈环流——→7个气压带、6个风带 不公转公转 海陆分布——→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气压带呈块状分布1、三圈环流: 高纬环流 60—90º中纬环流 极地东风低纬环流 0—30ºN2、7个气压带 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热力成因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动力成因6个风带3、气压带、风带 成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的季节性移动 移动规律:北半球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4、气压带呈块状分布:(夏季海洋上为高压) (冬季陆地上为高压)东亚——西北风 5、季风环流 冬季季风(陆→海) 南亚——东北风 东亚——东南风 夏季季风(海→陆) 南亚——西南风过境时天气:阴雨、刮风、降温(持续时间短,强度大,锋后雨)冷锋 过境后天气:晴朗(降温、降湿、升压) 常见的天 锋面系统 对我国影响:暴雨、寒潮、沙尘暴 气系统 暖锋 过境时天气:连续性降水(锋前雨)过境后天气:晴朗(升温、降压)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概念——某一地区多年内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况主要要素——气温、降水气太阳辐射空间分布:形成气候的地区差异形成因子时间分布:形成气候的季节差异下垫面大范围——海陆分布;局部——地形、植被、洋流通过调整全球水热分布影响各地气候大气环流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人类活动向大气释放热量改变地表的物理特性和生物学特性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热带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类亚热带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式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候型温度季风气候寒带极地气候高山气候纬度位置:决定气温的基本格局气温的分析方法下垫面:使气温分布复杂分析气候类型大气环流的形成决定各地的降水情况的一般方法低气压带:气流↑,降水多降水的分析方法气压带高气压带:气流↓,降水少信风带:大陆东岸降水多风带西风带:大陆西岸降水多季风区: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冰期温室气体增多导致全球变暖变化地质时间冰期主要温室气体:CO2、甲烷温暖时期(4个)温室气体毁烧矿物质燃料排房CO2历史时期寒冷时期(4个)增多的原因毁林19C末以来:世界气温波动上升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造成的危害降水和干湿分布状况变化→经济结构变化保护措施:改善能源利用,采用新能源+保护森林加强国际合作CO3层破坏和保护P51、酸雨P53附:判别气候类型1、运用气温和降水资料判别气温:①最冷月——几月→哪个半球〉10°C:热带气候(或>15 ° C)0—10°C:亚热带气候(含温带海洋性气候)〈0°C:温带气候(除温带海洋性气候)②最热月均温:〉0°C:寒带苔原气候〈 0°C:寒带冰原气候降水:年雨型、少雨型、夏雨型、冬雨型2、运用“地理坐标定位法”判别:热带: 0—30°亚热带:30—40°温带: 40—60°亚寒带:极圈附近寒带:极地附近(1)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气候(2)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3)夏雨型: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4)冬雨型:地中海气候。

五上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五上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五上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梳理如下:
1. 短文写作:学习如何合理组织、概括和扩展写作材料。

了解篇章结构和段落组成,学习运用连接词连接段落之间的关系。

2. 形容词的用法:学习形容词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形容词修饰名词的用法。

了解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和使用。

3. 成语的用法:学习成语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学习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

4. 议论文的写作:学习如何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

了解议论文的结构和要素,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提供理由和论据。

5. 词语的选择:学习如何根据句子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词语,避免重复和错误用词。

6. 阅读理解:学习如何正确理解文章的主题、中心意思和细节信息。

训练提取关键信息、推理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7. 修辞的用法:学习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效果,培养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8. 课文朗读和背诵:通过朗读和背诵课文,提高语感、声音语调和表达能力,培养语言表达的自信。

以上是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梳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知识小结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知识小结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小结本文将对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理解知识。

一、小细节积累1.地理知识:–中国地理:了解中国地理位置及主要自然地理特点。

–天气预报:学会听懂简单的天气预报,了解天气符号的含义。

2.历史知识:–秦始皇:认识秦始皇及他的统一战争。

–兵马俑:了解秦始皇陵的壶宝和兵马俑。

二、学习要点重点梳理1.地理知识:–中国地图:掌握中国地图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等基础知识。

–气象图:初步了解气象图的绘制和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

2.历史知识:–秦始皇统一:理解秦始皇如何统一六国。

–兵马俑保存:认识兵马俑的历史价值和保存方法。

三、学习方法建议1.地理学习:–多看地图、多练习判断方位,加深对地理地形的认识。

–多观察天气现象,了解与气候有关的地理知识。

2.历史学习:–多阅读历史故事,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考古资料:了解考古对于历史的重要性,如何保护历史文物。

四、知识拓展1.地理拓展:–探讨中国各地的地理特点和自然资源。

–了解更多的地理知识,如地球自转和公转等基础概念。

2.历史拓展:–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进一步学习其他历史知识。

–了解其他古代文明的兴衰与交流历史。

五、总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该对中国地理和历史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希望同学们在复习时多进行讨论和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注意观察实践,积极拓展知识面,做到知识应用灵活多样。

以上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知识小结,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认真学习,掌握更多有价值的知识。

祝学生们学业进步,取得好成绩!。

六年级二单元梳理知识点

六年级二单元梳理知识点

六年级二单元梳理知识点
在六年级的第二单元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今天
我将为大家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并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总结。

一、数与代数
1. 数的读法与写法:我们学习了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读法与写法,并通过练习加深了理解。

2. 正数与负数的比较:我们学习了如何比较正数与负数的大小,并进行了多种练习题的训练。

二、几何
1. 曲线与直线:我们学习了曲线和直线的基本概念,并通过示
意图进行了形象化的说明。

2. 角的分类:我们熟悉了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的概念,并
能准确判断不同类型的角。

三、数据与统计
1. 数据图与数据表:我们了解了数据图和数据表的基本结构,
并能够从中获取需要的信息。

2. 折线图与条形图:我们学习了如何绘制折线图和条形图,并通过实例进行了实际操作。

四、实际问题的解决
1. 运算顺序:我们掌握了运算顺序的规则,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实际问题的解决:我们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训练,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习题训练
1. 单选题:我们做了大量的单选题练习,巩固了所学知识点。

2. 解答题:我们还进行了一些解答题的练习,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学习了这些知识点后,我们对数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提高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以上是对六年级第二单元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的数学知识。

加油!。

第二单元知识框架梳理

第二单元知识框架梳理

第二单元 知识框架梳理了解祖国,爱我中华 ( ⎧⎧⎪⎪⎨⎪⎪⎪⎩⎪⎪⎧⎪⎪⎪⎪⎨⎨⎪⎪⎪⎪⎩⎪⎪⎧⎪⎨⎩⎪⎪⎩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基本国情)认清基本国情党的基本路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国情)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了解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和民族关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一、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成就:日益强大的中国表现)地位:形象:世界舞台上中国看到差距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认清国际形势,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实现民族复兴我国基本国情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我国处于社会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矛盾主义初级阶段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主义道路,国家的根本任务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处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表现:①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瞩目的成绩的成就,社会制度的优越性的到初步显示 。

②现阶段总体上看: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2)含义:初级阶段,即不发达阶段。

不发达的表现: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3)时间: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至本世纪中期,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13⎧⎧⎪⎨⎩⎪⎪⎧⎪⎧⎪⎪→→⎨⎨⎨⎩⎪⎪⎩⎪⎪→⎪⎪⎩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取得一切成绩与进步的根本原因: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举、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当今世界国际形势面临前所未有旗帜,2、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机遇和挑战开创正在发生系列变化:、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未来。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伟大旗帜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含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知识梳理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知识梳理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知识梳理一、单元概述本单元是六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主要围绕分数乘法展开教学。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并能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重点知识梳理1. 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表示将一个分数与另一个数相乘的结果。

例如,$\frac{2}{3} \times 2$表示将$\frac{2}{3}$这个分数乘以2。

通过学习分数乘法的意义,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分数乘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将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然后化简得到结果。

例如,$\frac{2}{3} \times \frac{3}{4} = \frac{2 \times 3}{3 \times 4} = \frac{6}{12} = \frac{1}{2}$。

通过不断地练习,学生能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技巧,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分数乘法的实际应用分数乘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计算物品的折扣、分配物品、计算时间和速度等等场合都会用到分数乘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难点解析1. 分数乘法的化简分数乘法化简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它要求学生掌握如何将一个复杂的分数表达式化简为一个简单的分数形式。

例如,$\frac{2}{3} \times \frac{3}{4}$的结果应该是$\frac{1}{2}$,而不是其他形式。

为了解决这个难点,学生需要掌握分数的约分方法,了解约分的原则和步骤,多做一些练习题,提高自己的化简能力。

2. 分数乘法与加、减法的混淆在计算分数时,学生常常会将加、减法与乘法混淆。

例如,在计算$\frac{1}{2} + \frac{1}{3}$时,学生可能会错误地将其计算为$\frac{3}{6}$而不是正确的结果$\frac{5}{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一、易读错的字设计者:wen-ku 设计时间:2020年设计用途:公开文档
类型:word
Document source network, if there is infringement,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石径.(jìng)赠.(zèng)送君.(jūn)子橙.(ch éng)色
印.(yìn)着凌.(líng)乱增.(zēng)添棕.(zōng)色钥匙.(shi)缤.(bīn)纷喇叭.(bā)丰.(fēng)收二、易写错的字
径:右边的部分第二笔是点。

霜:上面的“雨字头”第三笔是横钩。

挑:第七笔是竖弯钩,不是斜钩。

紧:下面的部分要写得紧凑。

规:左边的第四笔是点。

迟:上边的“尺”最后一笔是点。

三、重点词语
寒冷石径斜着霜叶赠与姓刘盖住菊花残冬
君子橙黄橘绿送客挑逗铺满水泥紧紧院子
印着排列亮晶晶规则凌乱棕红迟到金色放晴
明朗金黄雨珠落叶闪闪发光尽头平展叶丛
歌唱一盒颜料邮票飘扬争着仙子淡黄好闻
梨花勾住一曲丰收清凉留意枫叶果树菊花
气味香甜香味过冬
四、多音字
挑 (tiāo) 挑水行 (xíng) 步行空 (kōng) 天空
(tiǎo) 挑战 (háng) 行列 (kòng) 空地
扇 (shàn) 扇子好 (hǎo) 好像乐 (yuè) 音乐
(shān) 扇动 (hào) 好奇 (lè) 快乐
五、形近字
寒(寒冷) 径(小径) 霜(霜叶) 残(残花) 挑(挑明) 迟(迟到)
赛(比赛) 经(经过) 雪(雪花) 线(白线) 跳(跳动) 送(送人)
泥(水泥) 列(列车) 盒(盒子) 梨(梨树) 曲(一曲) 丰(丰收)
呢(人呢) 刘(刘海) 盖(盖子) 利(利用) 由(由于) 手(手指)
六、近义词
明朗——晴朗凌乱——杂乱增添——增加仔细——认真
愉快——愉悦清凉——凉快美丽——漂亮香甜——甜美
欢乐——快乐
七、反义词
凌乱——整齐增添——减少仔细——马虎清凉——炎热
美丽——丑陋雪白——乌黑
八、词语搭配
【动词搭配】
(加紧)挖洞(睡)大觉
【形容词搭配】
(明朗)的天空(彩色)的地毯(棕红色)的小鸟(金色)的海洋
(美丽)的菊花(好闻)的气味(金色)的小喇叭(丰收)的歌
【数量词搭配】
一(双)小雨靴一(个)小巴掌一(把)钥匙一(盒)颜料
一(把)扇子一(枚)邮票一(首)歌子
九、词语归类
【ABB 式词语】亮晶晶湿漉漉
【ABAB 式词语】金黄金黄瓦蓝瓦蓝
【描写颜色的成语】五彩缤纷五颜六色
【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秋高气爽五谷丰登瓜果飘香春华秋实
层林尽染天高云淡
十、考点提示
1. 背诵:《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和《秋天的雨》第
2 自然段。

2. 会用自己的话说说《山行》《赠刘景文》和《夜书所见》诗句的意思。

3.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6、7 自然段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4. 《秋天的雨》第2 自然段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5. 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6. 学会用正确的格式写日记。

精品试卷、方案、期中、期末、合同、协议、等精品文档解放你双手,时间就是生命,工作之外我们应该拥有更多享受生活的时间,本文档目的是为了节省读者的工作时间,提高读者的工作效率,读者可以放心下载文档进行编辑使用。

(可以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