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慈母情深的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部编版慈母情深的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第1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

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母亲的善良、慈祥和我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感知情深1、师:同学们,昨天我们从《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中感受到了父爱如山,父爱如海。

请让我们一起来深情地朗诵这首诗。

父亲是力量,父亲是勇气。

那么,那千年万年亘古不变的母爱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8课(读题)2、师在“深”字下标上着重号,提问:为什么老师要在“深”字下标上着重号?(再次深情朗读题)二、以学生归纳的主要内容为例,初步了解课文,引出对“深”的思考。

1、学习一篇课文,首先要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这是两位同学进行本单元第一步预习时归纳的主要内容,你们看看谁归纳得比较准确?(师引导简练归纳)师过渡:拿钱给孩子买书,对于今天的母亲来说再平常不过了,可在作者梁晓声母亲的身上却是伟大的爱、无私的情呢?慈母的情到底深在何处?三、按要求默读,静思、动笔,自主体会1、静心默读,用心思考,动笔勾画要求:文中总有让你感动的地方,请用“”画出来。

想一想:为什么让你感动,特别是从那些词语表现出来?并做上记号。

2、汇报提示:感动的地方多吗?谁来把你感动的地方读一读。

四、整体呈现孩子们朗读的片段,引导细致品味1、师:同学们,如果把这些片段想象成一个个画面,哪个画面最能打动你的心?为什么?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教师巡视,预计从两、三个画面中去深刻体会,主要是画面一、三、四)2、引导汇报形式:学生在汇报中,教师主要抓住语言文字引导学生细细感受画面一: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声音震耳欲聋。

切入点:震耳欲聋(1)什么叫“震耳欲聋”?听到这样的声音会是怎样的感受?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

(2)可是,妈妈却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这震耳欲聋的声音停止过吗?你怎么知道?(从书中找证据)(3)指导朗读:从我进入,到我离开,母亲一直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孩子,你知道母亲昨天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那么明天呢?去年、今年、后年……(4)师小结:同学们,这就是母亲,即使这声音震耳欲聋,穿透云霄,为了孩子,她依然工作着,慈母的情就深在了这震耳欲聋的声音里。

母爱小学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母爱小学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母爱小学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阅读教学,学生将能够:1.了解母爱的伟大与深刻意义;2.掌握群文阅读的基本方法与技巧;3.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与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将围绕“母爱”主题进行群文阅读,内容包括散文、诗歌、童话等多种文本形式。

三、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引用一段关于母爱的经典名言,如"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以激发学生对母爱的兴趣。

2. 导读(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诗歌或小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母爱的不同表现方式,同时提问促使学生思考母爱的特点和影响。

3. 阅读与分析(30分钟)教师将准备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要求学生默读,并就以下问题展开探讨:- 文章中描绘的母爱有哪些感人之处?- 你认为母爱对孩子的成长有何影响?- 在你的亲身经历中,有没有感受到母爱的力量?4. 创作与分享(3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情感,创作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诗歌或小故事,并鼓励他们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创作。

5. 总结与拓展(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如“在文学作品中,你觉得哪个角色的母爱最感人?为什么?”鼓励学生思考和阐述个人观点。

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一篇有关母爱的阅读任务,并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阅读报告或作业。

四、教学方法1. 集体讨论法:通过对文本内容的深入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 创作与分享:通过学生的创作与分享,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2. 学生对母爱主题的理解与思考的深度;3. 学生通过创作与分享展现的情感和心理。

【语文A版《母爱》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版

【语文A版《母爱》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版

【语文A版《母爱》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版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事情的经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水的珍贵。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事情的经过。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地区缺水画面)(《游子吟》动画)教学过程:一、欣赏《游子吟》,导入新课。

1、欣赏课件――动画《游子吟》。

2、师导:这是一首大家熟悉的诗,短短的几行诗,母爱的平凡、伟大、无私表达得淋漓尽致。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将再次展现母爱的伟大。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

(1)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卡片,指名读一读,其他正音。

(2)指导学生认读生字,并强调生字的注意点。

读音:漱和刹是卷舌音,和和刹是多音字。

字形:挪的笔画比较多,要注意将笔画适当收紧,哀的中间是口,不能写成中。

(3)出示生字新词,集体开火车读一读。

(4)再读新词,读中巩固生字的认读。

2、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评议。

三、提纲导路,学生自学。

引导学生从下面几个问题去感知课文内容。

1、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那里环境怎样?3、这头老牛为什么如此倔强?4、把你读文后的感受写下来。

四、整体感知,体会环境的恶劣。

1、指名反馈:课文围绕母爱写了一件什么事?2、教师和指名反馈:这个故事在什么地方?3、课件出示地区严重缺水图,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4、教师指导学生相机理解:极度缺水珍贵的水师介绍:这儿是我国西部的青海省,非常缺水。

那的人在干旱年不得不背井离乡逃水荒;许多地方为争抢饮用水而经常发生纠纷和械斗,强壮的劳动力不得不留在家里担水拉水,而不能外出务工,目的仅仅是为了日常的基本吃水。

除了人之外,那里还有300多万头牲畜需要喝水。

在最缺水的时候,部队就要担负起周围老百姓的用水任务,水是从56公里外拉来的,每日限定两趟。

送水,对战士来说,这是一项重要任务。

如果在运水的过程中,出现了丢失水的问题,就是违反纪律,就要被处分。

口才课母爱教学设计方案

口才课母爱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2. 通过口语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在适当的时候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母爱的定义和特点2. 母爱的表现和故事3. 如何表达对母爱的感激之情4. 口才技巧在表达母爱情感中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一段关于母爱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共鸣。

(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母爱?母爱有哪些特点?2. 讲授(1)讲解母爱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2)分享一些关于母爱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母爱的温暖。

3. 案例分析(1)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母爱故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母爱的表现。

(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在生活中表达对母爱的感激之情?4. 实践环节(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一篇关于母爱的演讲稿。

(2)每组选派代表进行演讲,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

5. 口才技巧训练(1)讲解口才技巧在表达母爱情感中的应用,如:情感投入、语言表达、肢体语言等。

(2)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活中表达母爱情感的场景,训练口才技巧。

6. 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关注母爱,学会表达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情况,评价其参与度。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母爱故事的分析能力。

3. 实践环节:通过演讲评价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口才技巧训练: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价其口才技巧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深入理解母爱的伟大。

2. 在案例分析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实践环节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高课堂氛围。

4.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妈妈的爱教学设计

妈妈的爱教学设计

妈妈的爱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题目:妈妈的爱1.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母爱的认识和理解,理解妈妈对自己的无私奉献和付出,感恩妈妈的爱。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表达愿望的能力,通过艺术创作表达对妈妈的爱。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共同完成一个艺术作品。

2.教学准备:-妈妈的照片、妈妈的手写信或留言、一些回忆物品等。

-装饰工具如彩纸、剪刀、粘贴胶、颜料、画笔等。

-媒体设备如幻灯片或电子画板。

-学生的艺术创作材料如画纸、颜料、彩笔等。

3.教学步骤:(1)引入活动:-展示一些妈妈的照片或手写信给学生,引发学生对妈妈爱的思考。

-通过幻灯片或电子画板展示一个关于妈妈爱的故事,让学生深刻感受妈妈的爱。

(2)妈妈的爱讨论:-学生以小组或全班形式讨论妈妈的爱是什么?以及他们是如何感受到妈妈的爱的。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总结并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3)艺术创作:-教师提供艺术创作的材料和工具,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妈妈的爱的感受进行艺术创作。

-学生可以选择绘画、写诗、写小说、制作手工等形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

(4)展示和分享:-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一个小展览或分享会,让学生展示并分享他们的作品。

-学生可以通过口头表达或朗读作品的方式来分享。

(5)反思与感恩:-教师引导学生反思他们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对妈妈爱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表达感谢之情,可以通过写一封感谢信或给妈妈表演一场感恩的小剧场等方式来表达。

4.教学评价:-教师观察学生在讨论、创作和分享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学生的艺术作品和分享的内容是否能够真实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5.拓展活动:-教师可以邀请几位妈妈来班级,通过座谈的形式展示并分享她们对子女的爱和教育经验。

-学生和妈妈一起策划一场母爱主题的感恩晚会,以演唱、舞蹈、话剧等形式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更加理解和感受到妈妈的爱的无私和付出。

通过艺术创作,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情感表达和合作意识。

母爱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母爱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母爱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也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人格的发展。

由于群文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拓展学生阅读广度和文化视野的有效手段,本文将围绕母爱这一主题展开群文阅读教学的设计。

二、教学目标1.了解母爱对个体成长的重要性,并能运用所学知识理解相关文本;2.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水平;3.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发展。

三、教学内容1.选取与母爱相关的文学作品或文章,如《红楼梦》中贾母的形象塑造,某些新闻报道中的母爱故事等;2.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需求,选择适合的文本进行阅读。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一段温情的音乐和图片,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情感共鸣。

可以播放母爱相关的歌曲或家庭影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母亲之间的点滴,促使他们主动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母爱的内容。

2.阅读理解将选取的文本分段呈现给学生,要求他们仔细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母爱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学生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再进行整体展示,既能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又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3.文本分析在学生掌握了基本内容后,引导他们进一步分析文本中的语言、意境和人物情感描写等。

通过分析文本中的句子结构、修辞手法和形象描述,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操。

4.情感体验让学生尝试写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可以围绕母亲的形象、对母亲的情感表达、童年时的母爱体验等进行写作。

同时,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经历,表达对母爱的感激和思考,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和成熟。

五、教学评价1.基于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设计作文评价指标,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分;2.定期通过小组讨论、个人演讲或写作指导等形式,了解学生在群文阅读过程中的学习状况和阅读态度,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六、教学拓展与延伸1.鼓励学生主动阅读与母爱有关的其他文学作品,如《儿子与情人》、《呼啸山庄》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解读能力;2.开展母爱主题的艺术创作活动,如绘画、摄影、音乐创作等,让学生通过艺术表达和情感分享,进一步体验和感悟母爱的力量。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上《母爱的力量》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上《母爱的力量》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上《母爱的力量》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研究《母爱的力量》,让学生了解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学生对母爱的感恩之情。

2. 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通过写作活动,让学生表达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母爱的力量》2. 重点词汇:母爱、奉献、无私、伟大3. 课外拓展:相关的诗歌、故事或文章,以及关于母爱的图片、音乐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想一下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感受,并展示相关的母爱图片或播放相关音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

第二步:阅读理解(10分钟)学生和老师一起朗读课文《母爱的力量》,然后进行问题讨论。

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 文章讲述了什么内容?2. 你认为母爱的力量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三步:思考和讨论(15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以下问题:1. 你们在现实生活中见过哪些体现母爱的事例?2. 母爱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什么影响?第四步:作品欣赏(10分钟)学生分享自己写的关于母爱的诗歌、故事或文章,大家一起欣赏并互相评价。

鼓励学生展示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第五步:写作活动(2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悟,选取一个角度进行写作。

可以写一篇感恩母爱的文章、一首母爱的诗歌或一个母爱的故事。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提供必要的写作指导。

第六步:总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课堂研究内容,让学生梳理自己对母爱的新认识和体会。

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写作成果进行点评和赞赏。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阅读理解环节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2. 评估学生在讨论环节的表现,包括思考和表达能力。

3. 对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评估,注重内容的准确性、表达的思想深度和语言的准确性。

五、教学拓展1. 邀请学生的母亲或其他亲人参加课堂,分享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感受。

2. 组织学生到社区或福利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表达对母爱的感恩。

母爱初中优质课教案

母爱初中优质课教案

母爱初中优质课教案年级:初中学科:语文课时:1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母爱》,让学生理解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体会作者对母爱的赞美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升文本解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尊敬父母、回报父母的美好情感,增强家庭观念。

教学重点:1. 课文《母爱》的阅读与理解。

2. 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的理解。

2. 学生如何将课文中的情感融入自己的生活中。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感受。

2. 教师分享自己的母爱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母爱》,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通过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的学习。

三、合作探讨(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讨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和情感。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四、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课堂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 重点讲解课文中的母爱主题,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五、情感体验(5分钟)1.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思考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恩之情。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回家后,为父母做一件小事,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

2. 写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母爱》,让学生深刻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同时,教师要注重课堂讲解的准确性,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爱》作文教案设计
水帘中心小学郑秋芳
教学目标:
1.能用生活中的一个事例表现母爱;
2. 能写出事例中体现母爱的细节,丰富文章内容。

3 .能在写作的同时从生活细微小事中感受到母爱的存在,从而有一种感恩的情结,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能在写作的同时从生活细微小事中感受到母爱的存在,从而有一种感恩的情结,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
能写出事例中体现母爱的细节,丰富文章内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准备一首歌曲,大家想一起欣赏一下吗?【课件出示阎维文的歌曲《母亲》】
二学习从生活中寻找事例表现母爱
1. 同学们这首歌使你们想起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2. 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给了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又教会我们做人。

这一切都渗透着母亲那份浓浓的母爱。


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无私的,她悄无声息,犹如涓涓细流,滋润我们成长,可以说,在我们的生命里,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母亲的关爱。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近母亲,重温一下这分深深的、浓浓的、而又被我们忽视的母爱吧!(板书课题:母爱)
3. 刚才的这首歌曲中有这样两句话:“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

”同学们,你们有过同歌词描写的一样的经历吗?能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先让学生说自己想到的事例,教师先不急于指导细节,尽可能多得让学生说自己想到的事,第二个学生说事例的时候,教师就开始引导能集中体现母爱的一句话,写一件事,可以先从一句话开始。

教师引导语:同学,老师说你感到的母爱是___,你同意吗?和他有类似体验的同学请举手,看来你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写作材料。

同学们,还想到了什么?
4.让学生小组交流,保证大多数学生有一个可以写出作文的事例。

【这是我所理解的如何帮助学生选择写作材料的一种突破方式,在平时的教学中这种方式比较有效。


5. 找一个表达能力好的学生发言,帮助他把母爱细化。

如:你注意到妈妈接你时那体贴的眼神了吗?你注意到妈妈那______了吗?说说。

三、读故事,品母爱一对夫妇是登山运动员,为庆祝他们儿子一周岁的生日,他们决定背着儿子登上7000米的雪山。

然而,就在他们稍事休息准备向新的高度进发之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风云突起,一时间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气温陡降至零下三四十摄氏度。

气温继续下降,妻子怀中的孩子被冻得嘴唇发紫,最主要的是他要吃奶。

要知道在如此低温的环境之下,任何一寸裸露在外的皮肤都会导致体温迅速降低,时间一长就会有生命危险。

怎么办?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孩子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喂奶,妻子的体温在一次又一次地下降。

在这个风雪狂舞的5000米高山上,妻子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平常极为简单而现在却无你拿什么回报你的母亲?比艰难的喂奶动作。

她的生命在一次又一次的喂奶中一点点地消逝。

四、善反思,言感激
当你1岁的时候,她喂你吃奶并给你洗澡;而作为报答,你整晚的哭着;
当你3岁的时候,她怜爱的为你做菜;而作为报答,你把一盘她做的菜扔在地上;
当你4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下彩笔;而作为报答,你涂了满墙的抽象画;
当你5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了漂亮的衣服;而作为报答,你穿着它到泥坑里玩耍;
当你7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了球;而作为报答,你用球打破了邻居的玻璃;
当你9岁的时候,她付了很多钱给你辅导钢琴;而作为报答,你
常常旷课并不去练习;
当你11岁的时候,她陪你还有你的朋友们去看电影;而作为报答,你让她坐另一排去;
当你13岁的时候,她建议你去把头发剪了,而你说她不懂什么是现在的时髦发型。

五、互交流,共提高
1、汇报自己的搜集成果【好词、好句、好开头、好结尾】
2、老师收集到一些好的“凤头”和”豹尾”
“凤头”:
(1)开门见山法: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心痛. 这个人就是母亲,这种爱就是母爱。

(2)歌词.名言总起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千古流传的赞美母亲的佳句,给了我深深的启示。

(3)比喻式开头:、母爱是一把伞,为我遮风扫雨;母爱是一缕阳光,永远照耀着我;母爱是一件毛衣,温暖我的心;母爱是歌谣,带我进入甜蜜的梦乡;母爱是一杯热腾腾的牛奶,带给我温暖。

“豹尾”:
(1)篇末点题式:母爱,它犹如一盏灯,点燃了就永远不会熄灭,照亮一个又一个孩子内心的黑暗和前进的路途。

(2)直抒胸臆式:爱,世界上处处有,处处存在,可,又有哪种比得过母爱!母爱是纯洁的,是伟大的,是无私的,是无与伦比的爱。

六、报春晖,颂母爱
品幸福:与同学交流分享母亲对你的爱。

同学们讲的真好,从你们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你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母爱的深厚与强烈,母亲的爱是超越生命的爱,她像暖流源源不断地流向儿女,那么此时此刻做为儿女的你们想对你们的妈妈说点什么呢?学生自由交流。

结束语:今天老师真高兴,因为从你们的言语中,我也能感受你们对母亲的爱,你们长大了。

母爱不是奔流大海,它是平常生活中的长流细水,只有我们用心去体察,才能感觉到它的绵绵不绝。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课下把文章修改好,并读给你们的妈妈听,下节课我们再交流一下心得,大家说好吗?
七、作业:
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取真实事例,抒发真挚而深刻的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