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作文教案

合集下载

《老师,我好想对您说……》作文教案(5篇)

《老师,我好想对您说……》作文教案(5篇)

《老师,我好想对您说……》作文教案(5篇)第一篇:《老师,我好想对您说……》作文教案《老师,我好想对您说……》作文教案教学目标1、借助《老师,我好想对您说……》这一主题设计习作教学,进行习作练习。

2、对学生进行成篇作文的方法予以指导。

3、教育学生尊师重教。

教学重难点作文选材,素材整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个。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听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并展示教师平时工作、生活、学习、社会交往等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的去了解老师。

2、在诗人和作家的眼中,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现代化接班人;老师像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老师像春蚕,奉献了自己,装饰了别人;老师像粉笔,牺牲了自己,留下了知识;老师像园丁,不辞辛劳,培育了一朵朵美丽的小花……3、说到这里,我想问在座的同学们,联系你们平时与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中相处的朝朝暮暮,听了我所说的话以后,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有什么心里话想给你尊敬的老师说吗?请不要着急,下面有的是机会。

4、今天我将带领同学们走进作文知识的殿堂,一起来学习《老师,我好想对您说……》。

5、释题:“,”前面强调给谁述说,“……”强调述说的内容。

二、学生自主,指导写作1、收集整理写作素材。

(1)昨天,我到你们学校,老师和学生的精神面貌令我神清气爽,刮目相看,于是便情不自禁的拍了几张写实照片,你们想欣赏吗?你们归纳一下是有关老师哪些方面的内容?(提示:工作、学习、生活、社会交际等)你们看了有什么感受呢?(2)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快乐、烦恼、理想吗?你们想把这些与老师一块分享吗?(3)学生先讨论,师小结:其实,在这次作文中所写的内容很多,你们可以写对老师的敬佩及好的建议,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把自己想说的话写给老师。

2、写作要求。

我们在写作文时,找到要写的内容,还不能像记流水帐的形式把它写下来,还必须明确以下要求:(1)本次作文《老师,我好想对你说……》,给同学们规定了述说给谁,后面的省略号强调了述说的内容,大家可以用原定题目为题,也可以根据后面省略号述说的内容自己拟定题目。

以爱为话题的作文写作指导教案

以爱为话题的作文写作指导教案

以爱为话题的作文写作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爱的内涵,感悟爱的力量。

2. 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具体的细节来表达爱。

3.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作文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爱的重要性2. 爱的类型及表达方式3. 作文写作技巧4. 作文修改与评价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一个关于爱的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爱的内涵,引导学生感悟爱的力量。

3. 分析不同类型的爱,如亲情、友情、爱情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4. 教授作文写作技巧,如选材、构思、表达等。

5. 学生现场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6. 学生互评、自评,教师总结评价。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爱的内涵、类型及表达方式。

2. 示范法:展示优秀作文,分析其写作技巧。

3. 实践法:学生现场作文,教师指导。

4. 互动法:学生互评、自评,教师总结评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的质量:内容是否具体、情感是否真挚、语言是否生动。

2. 学生参与度: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是否主动请教问题。

3. 学生进步程度:对比前后作文,观察是否有进步。

六、教学活动设计1. 爱的分享会: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亲身经历的或者知道的关于爱的故事,通过真实案例来感受爱的力量。

2. 爱的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探讨不同类型的爱在他们生活中的体现,以及如何用语言表达这些爱。

3. 爱的小练习:给学生提供一些关于爱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准备1. 爱的故事集:收集一些关于爱的感人故事,用于启发学生思考和感悟。

2. 作文评价标准:制定作文评价的标准,包括内容、情感表达、语言运用等方面。

3. 写作素材库:提供一些关于爱的词汇、句型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丰富作文内容。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和表达爱。

2. 鼓励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受,不拘泥于传统观念。

“英雄”主题作文指导课教案

“英雄”主题作文指导课教案

英雄主题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英雄的定义,认识到英雄不仅仅是指那些名垂青史的人物,而是生活中值得我们学习的人。

2. 培养学生对英雄的敬仰之情,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3.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具体事例来刻画英雄形象,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英雄的定义与特点2. 英雄事例的选取与分析3. 英雄形象的刻画方法4. 作文构思与写作技巧5. 作文修改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来刻画英雄形象,提高写作能力。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选取英雄事例,并进行有效的刻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英雄的定义与特点,分析英雄事例,教授英雄形象的刻画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文,让学生从中学习写作技巧。

3. 实践训练法:让学生动手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英雄的定义与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到英雄就在我们身边。

2. 讲解英雄事例的选取与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选取合适的英雄事例。

3. 教授英雄形象的刻画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来刻画英雄形象。

4. 讲解作文构思与写作技巧,让学生学会如何构思一篇关于英雄的作文。

5. 学生动手写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6. 组织学生进行作文互评,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7.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修改作文并进行升华。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讨论和写作等环节。

2. 作文质量评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3. 学生互评反馈:收集学生之间的互评反馈,了解学生的作文改进情况。

七、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和写作练习,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

2. 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运用所学的英雄形象刻画方法,注重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

3. 学生在下一节课前提交修改后的作文。

八、课堂实践1. 学生根据英雄主题,自由选择一个英雄事例进行写作。

2. 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作文,进行互评和讨论。

难忘的生日作文教案

难忘的生日作文教案

难忘的生日作文教案《难忘的生日》作文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难忘的生日经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把生日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

3. 培养学生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回忆并描述生日中的难忘情节。

指导学生有条理地叙述生日的经过。

2. 难点如何让学生把生日中的感受写得生动、具体。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

生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充满了快乐和惊喜。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写一写“难忘的生日”。

(二)指导写作1. 回忆生日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下心来,回忆一下自己最难忘的一次生日。

想一想,生日那天发生了什么事情?有哪些人参加了?当时的场景是怎样的?2. 交流分享睁开眼睛,把你回忆到的内容和同桌交流一下。

老师请几位同学来分享他们难忘的生日。

3. 明确写作顺序我们在写生日的时候,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来写,比如从早上开始,一直写到晚上。

也可以先写最精彩、最难忘的部分,然后再补充其他的内容。

4. 描写细节要让生日变得难忘,少不了精彩的细节描写。

比如生日蛋糕的样子、大家的表情和动作、自己的心情等等。

老师给大家举个例子:“生日蛋糕可漂亮啦!上面插着五颜六色的蜡烛,像一朵朵盛开的小花。

”5. 表达情感在写生日的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写出来,让读者能感受到你的快乐、幸福或者感动。

(三)学生写作1. 学生开始写作,老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 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工整,标点正确。

(四)评价与修改1. 选择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展示和评价。

先让作者读一读自己的作文。

其他同学说一说这篇作文好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

2. 学生根据大家的意见,自己修改作文。

同学们,通过这次写作,我们记录下了难忘的生日瞬间。

希望大家以后能多观察、多思考,写出更多精彩的作文!《难忘的生日》作文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捕捉生日中的难忘瞬间,培养观察力和感受力。

榜样主题作文备课教案

榜样主题作文备课教案

榜样主题作文备课教案教案标题:榜样主题作文备课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榜样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榜样的概念进行作文写作。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组织结构、语言表达和思维逻辑等方面。

3. 培养学生对榜样的认同感和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积极向上的情感。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了解学生对榜样的理解和认知水平。

- 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包括榜样的定义、榜样的种类和榜样的作用等。

- 准备一些榜样的事例,如历史人物、社会名人或身边的普通人等。

- 准备一些优秀的榜样主题作文范文,以供学生参考。

2. 学生准备:- 提前阅读相关的教材或文章,了解榜样的概念和作用。

- 准备纸和笔,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写作练习。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你们心目中的榜样是谁?为什么?2. 教师简要介绍榜样的定义和作用,并给出一些榜样的事例。

Step 2:榜样主题作文的写作要点(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榜样主题作文应该包括哪些要点?2. 教师列举一些写作要点,如榜样的特点、榜样对自己的影响、榜样对社会的影响等,并解释每个要点的含义。

Step 3:分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共同认可的榜样进行讨论。

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记录下自己对榜样的认知和榜样对自己的影响等。

3. 教师巡回指导各小组,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Step 4:撰写榜样主题作文(20分钟)1. 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以及教师的指导,开始撰写榜样主题作文。

2. 学生可以参考教师提供的榜样主题作文范文,但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历进行写作。

Step 5:作文分享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并进行互评。

2. 教师选取几篇优秀的作文进行分享和点评,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和体会。

Step 6: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和成果,提出问题和困惑。

作文教学设计教案7篇

作文教学设计教案7篇

作文教学设计教案7篇凶恶是一种直接的伤害,慈善是一种间接的伤害凶恶是一种赤裸裸的伤害,而慈善是一种静悄悄的伤害。

2、谓语的角度慈善可以救人,也可以害人。

慈善可以帮助人,慈善也可以打击人慈善有时能扶起人,有时能打倒人;慈善有时能彰显爱心,有时能泯灭良知。

慈善需行之有道。

3、宾语的角度慈善能救人慈善能拯救一个人的身体,更能拯救一个人的灵魂4、定语的角度慈善是一份最持久也最短暂、最昂贵也最廉价、最美好也最沉重的生命礼物。

5、主语和宾语的矛盾慈善是一种凶恶!有时,慈善也是一桩罪恶;有时,慈善换来更大的冷漠。

步骤小结:第一步是定点,就是选“主谓定宾”四个成分一个成份作为矛盾点。

第二步是造句,即制造出与话题相关的句子。

第三步,调适,对句子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就可以形成一个矛盾的句子了。

概括为——定点——造句——调试。

四、课堂小结作文语言,要变成一种刻意追求的制造行为,而不是随心所欲的闲来之笔。

这是解决你的意识问题。

第二句话是:技术的力量不在于懂得道理,而在于运用娴熟。

作文教学设计教案篇4学习目标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情。

2.积累读书方法。

课时布置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一)交流对课文内容的感受1.导入:同学们,最近几天,俺们学习了几篇写俺们同龄人生活的课文,俺们深深被感染了。

课文中的那些事,好像就发生在俺们的身边,读起来非常亲切。

说说课文中的哪些事让你感到特别亲切,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2.同学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二)交流从课文得到怎样的启示1.导语:怎样做到让文章这样亲切感人,打动俺们呢?2.同学发言。

3.归纳:(1)把看到的、想到的如实地写下来,不说假话,比方,《祖父的园子》里,把“俺”的顽皮,干的傻事都一一写下来,这样让人觉得真实可信,让俺们觉得写的就是俺们同龄人的真实生活,所以才打动了俺们,感染了俺们。

(2)观察细致,把细节描写得很生动,比方《童年·冬阳·骆驼队》中对“俺”模仿骆驼磨牙动作的描写。

我想对你说作文教案

我想对你说作文教案

我想对你说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点滴,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 教授学生如何运用写作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通过对优秀作文的欣赏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并学习优秀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培养学生运用写作表达情感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优秀作文,学习写作技巧。

2. 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3. 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提高写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优秀作文,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2. 讲解:教师讲解如何观察生活、表达情感的方法和技巧。

3.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尝试写作。

4. 指导: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给出改进意见。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以便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七、课后作业1.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以“我想对你说”为主题的作文。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尝试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表达自己的情感。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拓展1. 邀请优秀作文作者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写作经验和心得。

2. 组织学生参加作文比赛,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十、教学计划1. 下一节课将继续讲解如何通过写作表达情感的方法和技巧。

作文我的坚持教案设计

作文我的坚持教案设计

作文我的坚持教案设计《作文我的坚持教案设计》篇一《坚持每天写日记》在我众多的教学经历中,有一个关于“坚持”的主题作文教案设计,那就是引导学生从坚持每天写日记入手。

我想起我自己的经历,特别有感触。

记得我刚决定写日记的时候,那真是有点强迫自己去做这件事。

第一天就很纠结,盯着空白的本子,不知道从哪里下笔。

我就从早上吃了啥开始写,“今天早上吃了油条,豆浆,油条泡在豆浆里的样子就像一个油腻腻的小胖子在泡澡……”越写越觉得有趣,虽然语言挺幼稚的,但毕竟迈出了第一步。

为了让自己坚持下去,我给自己规定了时间,每天晚上睡觉前必须写。

有时候累得眼皮都打架了,心里想着今天就算了吧。

但一想到一旦开了这个头,以后就更不会写了。

所以即使写得短一点,也要写。

有一次我生病发烧,感觉脑袋昏昏沉沉的,但躺到床上的时候,还是挣扎着爬起来写了几句。

“今天病了,不舒服,整个人就像被抽干了力气的木偶,但是我还是要写日记,希望明天能好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开始注意到周围的细节,从前不曾关心的小事都被写进了日记。

比如路边新长出来的小花,邻居家的小猫眯着眼晒太阳的模样。

这让我察觉到生活原来有这么多可记录的东西。

在我的教案里,我首先会让孩子们分享自己一天中最有趣或者最难忘的事情,然后引导他们用简单的话把这件事写下来,就如同我从吃的东西开始写日记一样。

让他们明白,不需要多高深的文笔,重要的是开始去记录。

然后要求他们给自己设定固定的写日记的时间,每天坚持。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也会像我一样,从一开始的凑字数到后来能够用心去感受生活、观察生活,并把这些感悟写进日记。

这不仅是语言能力的锻炼,更是一种坚持习惯的养成。

篇二《坚持晨跑的意外收获》我的另外一个作文教案是以坚持晨跑为主题,这可来源于我实实在在的亲身体验。

开始晨跑是因为想减肥,第一天充满了斗志。

太阳刚有点光亮,我就穿上运动装备出门了。

可是刚跑了没多远,就气喘吁吁的。

感觉两条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每迈出一步都要费好大的劲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作文教案:生命
教学目的:
的生命,关怀别人的生命。

指导学生学会写好以“生命”为主题作文。

教学重点:
搜集大量的有关生命的资料,选择典范例文,启发学生思考生命。

教学方法:先读材料,后点评。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时间之轮已跨越世纪门槛。

站在世纪的门槛上,人们终于认识到“发展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可以说,生命这样一个严肃而又寓于深刻哲理内涵的古老话题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倍受全人类的关注。

二、材料示例:
来自生活深处的典型现象——
1、生命极其珍贵而伟大
生命的出现,是经过大自然无数年的演变才发生的,任何一个微小的自然条件的改变,都有可能扼杀生命于摇篮中。

生命出现后,又从单细胞生命经过漫长的变化,出现了更复杂的生命形式。

而最终拥有更高智慧、高级情感的生物人类的出现;更体现了生命的伟大。

在茫茫宇宙中,我们还没有发现其他有生命存在的星体。

就目前说,我们的生命是独一无二的。

2、生命因信念而极其顽强、坚韧
1998年5月20日晚9时,一场山洪将新疆巴音乌素矿矿井冲毁,一股巨大的水流直灌井底,将13个在井底干活的工人冲倒,淹没,只有青年工人杭平抓到一截一米多长的圆木,顺水向巷道深处漂去,一直漂到700米深处的采煤区。

杭平上到一块一米见方的干燥地带,拧亮矿灯,光影里看到不远处一头井下拉煤车的骡子被卡在狭窄的道口。

最初的两天,除了喝水,还试着啃那圆木上的树皮,还试着嚼皮带,但他都失败了。

大约过了四五天之后,他将饥饿的目光投向了与他相依为命的骡子。

他移动极度虚弱的身体,拿铁锹绊住骡子的腿,让骡子在挣扎中溺水死亡。

接着把铁锹在石头上磨快,来剥骡子的皮,又把自己的眼镜片打碎,用玻璃一点一点地割肉吃,因为他不能嚼,翻江倒海的恶心几乎将他置于死地。

几天后,肉开始变味,他把割下的肉泡在水里,反复搓洗,只到洗净才敢吞食。

为了保持体力和热量,他将自己的行动降到了最低限度。

他躺在地上,无数次地想,我还活着,我要活下去。

就这样他一直到了6月23日早晨8点钟,这时,他抚摸自己的身体,胳膊枯瘦如柴,胸肌已塌陷,摸一摸肚子,已能触到脊梁骨了。

在这三十四天中,两台水泵以每小时近200吨的抽水量日夜不停地旋转着,随着水位的下降,救援人员从井下抬出了12具尸体。

当救援人员发现杭平还活着的时候,这使所有闻知此事的人都充满了好奇,都感到这是一个近似神话的“奇迹”。

3、战胜生命绝望的力量在于生命本身
有一天傍晚,他心烦意乱地走到悬崖边。

他觉得生活无聊而平淡,年轻的心已不愿负担人世的孤独和艰辛。

他感到周身的血液如禁锢在坛子里的葡萄酒,有一种要把坛子冲破的冲动。

于是,他把脚轻轻凌空一提。

忽然,有什么独特的声音传来,他不禁侧耳静听。

噢,是婴儿的哭声,在这荒山野岭,生命依然高高在上。

顿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激动袭来,他一把推开诱他自杀的死神,循着啼声和
灯光奔去。

那是他命运里最耀眼的一次闪电。

数年后,他的伟大作品如春雨般洒落俄罗斯及世界。

他就是屠格涅夫。

4、生命因抗争而尊贵
《死亡日记》的作者陆幼青生于1963年,华东师大毕业。

生病前是上海浦东房地产展销中心副总经理。

陆幼青1994年发现胃癌已是晚期,胃不得不切除
4/5。

但3个月后,他拖着轻飘飘的身体顽强地走进公司大门,微笑如旧。

他对朋友说::“人有死亡的尊严,应该有自己选择接受死亡的方式。

”2000年夏天,陆幼青再度发病入院时,医生预言他“还有100天。

”此时,他出奇地平静,思考良久,决定以日记的形式记载这100天的经历、过程和心理变化。

“自己的日子会一天比一天难过,很容易地就会逃避。

日记像考勤卡似的,勤奋与否一目了然。

”他将日记定名为《死亡日记》,并决定“网上直播”。

陆幼青在病床上共写了34篇日记,数十万字。

“一篇两三千字的日记,要用去我四五个小时。

我躺着、坐着、倚着,以各种姿势坚持写完它。

”日记一发表,网友们的贴子纷至沓来,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

陆幼青和《死亡日记》在网上被说成是:“200 0年中国民间的特殊事件”,毕竟,这个普通人引起了太多的思考。

三、教师引导学生思索:
在所有的生命中,人的生命最宝贵。

生命是一部蕴含丰富内含的生活大书,不论你的生命航程走到哪个阶段,你都应有很强的生命意识。

如果你是少年,你就要认识生命;你是青年,你就要培养生命;你是壮年,你就要驾驭生命;你是老年,你就要保护生命。

你要让你的生命像朝日一样,永远洋溢着青春的活力,那你就树立起强烈的生命意识吧!生命意识不是简单的一句话一个名词,细细品味,可以悟出丰富而有回味的意蕴。

四、得出结论,板书:
(1)尊重生命,才能尊重个性
生命是人的载体,没有生命也就谈不上人的一切情感、思想。

个性蕴藏在生命本质中并通过生命的形式呈现出来。

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生命体,也没有一模一样的个性。

尊重生命,才能尊重其个性。

而尊重个性,也就意味着首先尊重其生命,这两者是互为表里的。

扼杀个性,也就是扼杀其生命,没有个性的生命无异于行尸走肉。

忽视生命,必然带来一系列情感经验的缺乏,造成个性的不完善。

比如:没有感伤的经验,也许会产生冷漠;没有感受过怜悯,同情心也许不会那么强烈;没有畏惧也许对法律会缺乏敬重。

(2)生命脆弱,需要倍加爱护
必须承认,生命是脆弱的。

生命自大自然中孕育而生,是艰难危险的,其中任何一个微小的环境变化,都会使生命出现夭折,比如没有臭氧,紫外线会杀死裸露的生命。

这样的“比如”不胜枚举,可见生命处在怎样的危险境界中,可以说如履薄冰。

看看许多物种的消亡,就可以知道生命群体是何等的脆弱。

就生命的个体来说,更显得弱小单薄,很容易受到伤害。

不消说人类面临疾病、横祸等威胁,小生物在自然中活得更为艰难。

人类作为有智慧有感情的高等运动,意识能决定行为,轻生从另一个侧面凸出生命的脆弱,人类处于来自自然和来自自身的双重危险之中。

生命只有一次,在生命的历程中很容易受到伤害。

生命意识的内涵,不仅体现在爱护、珍惜自己的生命上,也体现在爱护、珍惜他人的生命上。

(3)热爱生命,才能热爱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虚无主义的“哲人”们用“度日”“消磨时光”来概括人生的全部内容。

对于这样的观念,蒙田是不以为然的,他在《热爱生命》中说“我
认为生命不是这个样的,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有乐趣。

”即使“到了垂暮之年”,他的认识“还是如此。

”;因为蒙田有一个信念:“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自然经过多少亿年的时间才哺育生命,生命又经过多少亿年的进化才出现人类,能不感谢大自然的宏恩,能不为数十亿年的时光的结晶而感到自豪吗?为什么要厌弃生命厌弃人生呢?;至于很多人感慨“生之艰辛与苦恼,但那不是生命的过错。

“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没有珍惜人生,没有努力去争取享受人生的乐趣,“白白虚度此生。


(4)尊重生命,才能爱惜自己,爱惜他人
生命意识是许多人类优秀品德的基础,如善良、同情和关怀他人等。

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才会产生发自灵魂的爱。

五、教师总结,完成作文提纲,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六、布置作业
完成作文《生命因而》,可以写成记叙文、说明文或议论文,字数在600字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