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小班运动性活动区游戏:好玩的地垫

合集下载

幼儿园小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好玩的地垫》

幼儿园小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好玩的地垫》

小班运动性活动区游戏:好玩的地垫游戏来源班级新添了一些地垫用于班级的区域布置,孩子会在拼好的地垫上操作各区角材料,在每天的区角游戏中,孩子拼垫子、收垫子,与垫子的关系显得非常亲密,孩子动手拼垫子的能力也进步了不少。

在元旦小小运动会中有一项比赛是“爬垫”,通过和“爬垫”的接触,幼儿对垫子特别的感兴趣。

又到了户外活动的时间,我和孩子们搬出垫子玩。

预期目标1.练习手膝着地爬的动作,提高手脚协调性。

2.大胆探索地垫的玩法,体验运动游戏的快乐。

图片材料投放幼儿人手一张方形地垫游戏玩法1.自由探究地垫的玩法,利用地垫进行多种体育运动。

2.大胆尝试探索出地垫的多种玩法,并学会组合、拼接、合作游戏游戏推进一:观察分析观察:活动开始我告诉幼儿:“今天爬垫宝宝要和我们玩游戏,你觉得我们可以和爬垫玩什么游戏呢?”雨桐马上回答:“可以爬,运动会的时候我有爬过!”昊昊说:“玩区角游戏。

”凯楠说:“可以坐。

”“对,除了爬、坐,玩区角当地垫,还有什么游戏呢?请你们一人拿一张地垫先去玩一玩吧。

”只见几位幼儿你一块我一块地合作把垫子拼成长条状后,就开始在地垫上手膝着地爬行起来。

分析:通过与幼儿的对话可以看出,幼儿的对地垫玩法的思考受已有的生活经验影响,想出来的地垫玩法都是原有生活中常见的。

在观察幼儿自己布置场地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幼儿拼垫子的技能非常娴熟,虽然只是小班年龄,但幼儿不仅会独立拼接,还会与同伴默契的合作,在亲手布置好的场地运动,积极性和兴趣点也更高。

观察幼儿的练习不难看出班里大部分幼儿能熟练掌握手膝着地爬的动作技能,手脚的协调性比较好,对幼儿来说手膝爬完全程(10张地垫)并不困难。

大家合作拼接地垫,变成长条形排好队,一个接着一个爬过地垫调整推进(图片)为了拓宽幼儿的思维,使之不受固定思维的限制,我拟用语言、姿体动作等对幼儿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启发幼儿说一说拼好的长条形地垫像什么,拆开后方块形的地垫像生活中的什么?除了玩爬的游戏,地垫还可以怎么玩?以激活幼儿的生活经验,拓展思路。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好玩的布垫》5篇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好玩的布垫》5篇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好玩的布垫》小班健康活动教案《好玩的布垫》精选5篇(一)课题:好玩的布垫目标:通过参与好玩的布垫活动,让孩子们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布垫,培养他们的动作协调能力、平衡感和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

教学重点:动作协调能力、平衡感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教学时长:40分钟。

教学准备:1. 布垫。

2. 音乐设备。

3. 计时器。

教学步骤:1. 引入活动(5分钟):向学生们介绍今天的健康活动-好玩的布垫。

解释活动规则和目标,告诉学生们他们需要一起合作来完成这个活动。

2. 温身活动(5分钟):要求学生们先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跑步、跳跃等,以准备好身体。

3. 布垫活动(20分钟):将布垫平铺在地上,让学生们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站在一个布垫上。

a. 第一轮活动:让学生们在布垫上进行单脚跳跃,看哪一组能够坚持得最久。

b. 第二轮活动:要求学生们进行双脚跳跃,看哪一组能够坚持得最久。

c. 第三轮活动:让学生们进行向前跳跃,看哪一组能够跳得最远。

d. 第四轮活动:要求学生们进行向后跳跃,看哪一组能够跳得最远。

4. 活动总结(5分钟):让学生们回到座位,向他们展示一些布垫的正确使用方法,并提醒他们在使用布垫时要注意平衡和动作的正确性。

5. 结束活动(5分钟):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表扬,感谢他们的参与,并告诉他们下一次的健康活动安排。

评估: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评估其动作协调能力、平衡感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发展情况。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好玩的布垫》精选5篇(二)教学目标:1.了解漱口的重要性及漱口的正确方法;2.培养孩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3.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学生口腔卫生知识的资料资料;2.漱口盅、漱口杯、漱口水;3.相关图示、短视频、卫生宣传海报等。

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相应的卫生习惯相关的视频,引起学生对口腔卫生的关注和兴趣。

2.知识讲解(10分钟)简单介绍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向学生解释牙齿为什么容易得蛀牙,并引进漱口的概念。

小班运动性活动:好玩的垫子

小班运动性活动:好玩的垫子

2016年福建省幼儿园活动区游戏优秀实例(三明市)游戏名称:运动性活动区游戏:好玩的垫子年龄班:小班作者单位:沙县第一幼儿园姓名:潘春霞游戏来源为了布置教室了区角环境,购买了很多的垫子,一方面可以进行区角布置,另一方面则孩子们能够在垫子上进行区域活动,方便孩子们的整理和操作。

孩子们每天都和垫子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一次区域活动后,煜鑫小朋友突然拿起了一片的垫子当做方向盘,跑到了教室外面玩起了开汽车的游戏。

接着很多的孩子也一起跟着玩了起来。

看着孩子们玩的很开心。

我想是不是也可以作为孩子们的户外游戏器械呢?预期目标1.喜欢用泡沫垫玩运动游戏,初步发展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

2.有初步的运动卫生、安全意识和基本常识。

图片材料投放泡沫垫人手2块以上游戏玩法幼儿自由探索泡沫垫的多种玩法 游戏推进一:观察分析观察:户外活动开始了,罗艺恒手上拿着两块泡沫垫当作小鸟在操场上欢快的奔跑着,子贺把泡沫垫当作方向盘玩起了开车的游戏。

雨萱、天宇把泡沫垫放在当作帽子头上走,可是一下子垫子就掉了下来,芊霈和林蓁把泡沫放在垫子上,相互传“球”。

有的小朋友玩起了拖地板的游戏,有的几个小朋友把泡沫垫拼插在一起,想在垫子上爬,可是由于垫子大小不一,孩子们很难把垫子拼起来进行游戏,所以玩了一下子,孩子们就不玩了。

芷涵把垫子放在了背上当成小乌龟,在地上爬来爬去。

分析:小班的孩子有好奇心,看到五颜六色的泡沫垫很快就被吸引住了。

由于孩子们的经验比较少,正处于行为模仿时期。

当有一个小朋友想出了玩小鸟、开汽车、小乌龟等的游戏,其他的孩子也会跟着一起玩。

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幼儿拼垫子的技能非常娴熟。

虽然只是小班年龄,但幼儿不仅会独立拼接,还会与同伴合作。

在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的动作发展较好,大部分的孩子手脚的协调性发展较好。

幼儿的游戏来源于生活,孩子们用泡沫垫做替代物,玩出了各种各样的游戏。

促进了幼儿走、跑、爬、平衡等动作发展,同时发展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效的能够满足幼儿的不同需要。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好玩的地垫》含反思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好玩的地垫》含反思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好玩的地垫》含反思教学背景和目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常年呆在室内,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导致身体素质下降,易患多种疾病。

同时,小学班幼儿的身体素质也呈现下降趋势。

因此,我们班级开展了这一健康活动教案,旨在帮助幼儿通过游戏和体育活动来提高身体素质。

教学目的为:1.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2.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3.增强幼儿的体质素质,预防常见疾病;4.增强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本次小班健康活动教案的主要内容是游戏《好玩的地垫》。

游戏规则1.在教室地面上放置多个竹席或地垫,同学们分成若干组,同时站在不同的地垫上。

2.老师喊出指令,同学们根据指令在地垫上跳跃、左右移动、转圈、跳跃换地垫等动作,直到老师说“停”。

3.老师会根据孩子们的表现评选出表现最好的组别,并颁发相应的荣誉证书。

教学方法1.游戏导入法:老师介绍本次活动和规则,让孩子了解游戏玩法,并带领孩子进行一次简单的示范。

2.分组竞赛法:将孩子们划分为若干组,根据游戏中的表现综合评选出胜利队伍,并颁发相应的奖品或证书。

3.活动反思法:在活动结束后,老师向孩子们提问,总结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之处,鼓励孩子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习评价评价方式1.直接观察法:评价孩子们在游戏中的动作协调性、灵活性、反应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2.互动评价法:孩子们互相评价自己的队友,提高团队协作意识。

老师也会对孩子们的互动等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1.参与度:孩子是否积极参与活动。

2.技能展示:孩子在整个过程中是否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3.团队协作:孩子们是否能够积极合作、互相帮助。

活动反思通过这次《好玩的地垫》活动,孩子们充分锻炼了身体,同时也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互相尊重的理念。

但在这次活动中,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比如,有些孩子在活动中表现得不够积极,需要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活动中一些孩子的动作协调性还需要加强,需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行训练。

小班游戏活动教案《好玩的布垫》 (2)3篇

小班游戏活动教案《好玩的布垫》 (2)3篇

小班游戏活动教案《好玩的布垫》 (2)小班游戏活动教案《好玩的布垫》 (2)精选3篇(一)课程名称:小班游戏活动课程目标:1. 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协作意识。

2. 增进孩子们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 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教材与道具:1. 布垫(多个)2. 彩色纸3. 胶带4. 音乐播放器教学过程:引入活动:- 在学习区域铺设几个布垫,引导孩子们坐下来。

- 解释活动规则:“我们来玩一个叫做‘好玩的布垫’的游戏。

你们会在布垫上做各种动作,请紧跟着我的指示动作。

”- 编辑一段有趣的音乐,并播放出来。

活动内容:1. 跳跃布垫:在音乐的节奏下,指示孩子们在布垫上跳跃。

可以尝试不同的跳跃方式,如单脚跳、双脚跳等。

2. 跳到指定颜色的布垫:在布垫上贴上不同颜色的纸,指示孩子们跳到特定颜色的布垫上。

例如:“跳到红色布垫上!”、“跳到蓝色布垫上!”3. 逐渐增加难度:在孩子们掌握基本动作后,可以逐渐增加难度,增加动作的变化和速度的快慢。

例如:“跳到蓝色布垫上,然后快速转圈!”、“跳到红色布垫上,然后跳三下!”等。

4. 合作互动:在音乐播放的过程中,指示孩子们与另一个伙伴一起跳跃或做其他动作。

例如:“和伙伴一起跳到蓝色布垫上!”等。

总结与评价:- 课程结束后,与孩子们一起回顾并评价游戏活动。

鼓励孩子们分享他们的体验和感受。

- 总结游戏中培养的能力和技能,例如动手能力、协作意识和观察力等。

- 鼓励孩子们提出建议和意见,以便今后改进类似的活动。

拓展活动:- 鼓励孩子们设计自己的布垫游戏,并与其他孩子分享。

- 可以邀请家长参加,与孩子们一起玩这个游戏。

小班游戏活动教案《好玩的布垫》 (2)精选3篇(二)课题:好玩的布垫教学目标:1. 能够制作简单的布垫。

2. 能够参与小组合作,分享游戏体验。

3.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布料2. 剪刀3. 遥控小车4. 图案模板5. 彩笔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1. 讲述一个小故事,让学生体验到布垫的游戏的乐趣。

小班户外游戏《好玩的垫子》教案(附反思)

小班户外游戏《好玩的垫子》教案(附反思)

小班户外游戏《好玩的垫子》教案(附反思)小班户外游戏《好玩的垫子》教案(附反思)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户外游戏《好玩的垫子》教案(附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设计思路小班幼儿好奇、好动、爱探索,基本动作发展较弱,尚处于探索的萌芽期,如何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呢?《纲要》指出:“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为了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了“好玩的布垫”游戏情境,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垫子的多种玩法。

活动目标1.探索垫子的多种玩法。

2.用垫子玩走、跑、跳等游戏,体验身体活动的乐趣。

3.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增强幼儿与同伴合作的`游戏的意识,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1.各种颜色鲜艳、大小不同的垫子若干。

2.小动物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一、听音乐《健康歌》,幼儿做热身运动,引出活动。

(活动一会,幼儿坐在垫子上休息。

)谈话激趣。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啊?(教师拿出布垫)。

那你们说说小布垫有什么用啊?师:是的,它是让我们在累的时候靠一靠,可舒服了。

二、鼓励幼儿探索垫子的多种玩法。

1.玩游戏,藏猫猫。

“藏呀藏呀藏猫猫,藏起小脸找不着。

”用布垫把自己的脸遮住;一、二、三,哟……我的脸出来喽(拿开布垫)。

哈哈!(重复几次,可以说不同的身体部位)师:我们小朋友学得真快,我们现在再换一种游戏玩。

2.游戏:小司机(每人手中那垫子)教师与幼儿边说儿歌边开车。

“我是汽车小司机,开上汽车嘀嘀嘀。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小朋友们要记住,交通安全数第一。

”引导幼儿开汽车。

三、放松休息听音乐,请幼儿坐在垫子上,敲敲腿、敲敲手臂,做放松动作。

活动延伸继续带领幼儿探索:用身体中的不同部位探索布垫的不同方法活动反思在情境教学法中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引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使孩子的能力得到培养。

小班游戏课教案与反思《好玩的垫子》

小班游戏课教案与反思《好玩的垫子》

小班游戏课教案与反思《好玩的垫子》教学目标本次教学将帮助学生:•了解地面的基本特征;•发现地面上不同形状垫子的特点;•练习跑步、跳跃、翻滚等动作;•在游戏中加强个人和团队意识。

教学流程1.导入环节•让孩子们自由活动,同时观察儿童的肢体动作及表现形式,帮助孩子们适应教学环境和适应教育教学活动,为后续的学习活动做好铺垫。

•老师向小朋友介绍今天的主题《好玩的垫子》,并在黑板上写下主题。

2.实践环节•运用小班游戏课程游戏的教学方法,组织孩子们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有4名学生,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色块垫子。

•加强个人和集体意识,让每个小组根据颜色完成任务,要求派出队员来进行任务的研究。

•进行不同的活动,如跑步、跳跃、翻滚等体育动作,每个小组轮流参加不同的活动,然后观察孩子的表现和动作的力度。

•组织孩子完成跑步比赛,每次比赛后让孩子们观察自己的表现,并给予反馈,帮助孩子们提高自己的技能。

•第二次比赛时,每个小组一起出发,而不是个人,以加强团队合作意识。

3.结束环节在让孩子们进行活动后,让孩子们坐下来,让孩子们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一段话,来记录自己在这次游戏中的感想和体验。

同时,让孩子们回答以下问题:•你在这个活动中获得了哪些技能?•你觉得你做得好的是什么?•你觉得你做得不好的是什么?•下一次我们应该如何改进?•你发现了哪些新的事物?4.反思环节让孩子们按小组分组,由小组代表回答以下问题:•你们的小组完成的活动中,每个小组的表现怎么样?你们是否学到了新东西?•哪个团队表现最好?为什么?•当你们第一次比赛的时候,你们经历了什么?•在第二次比赛中,你们有哪些不同的改变?•下一次,你们将怎样为小组做出改进?总结通过此次游戏活动,孩子们能够加强自己的个人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希望今后我们能够在这种集体活动中发现更多的乐趣和惊喜。

《好玩的布垫》小班教案

《好玩的布垫》小班教案

《好玩的布垫》小班教案《好玩的布垫》小班教案(通用9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好玩的布垫》小班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好玩的布垫》小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在玩耍中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多种游戏方法2、培养幼儿合作交往意识,体会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1、场地布置:铺好地毯2、垫子若干、辅助音乐磁带设计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师:宝宝,现在的天气冷不冷呀?所以宝宝上幼儿园的时候,小手要戴什么了?小头呢?可是小屁股伤心地说:我坐在凉凉的小板凳上,冷得我直发抖,谁来帮帮我呀!”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帮助小屁股不怕冷吗?(幼儿自由回答)(垫子表演:嗨,大家好,我就是垫子宝宝,今天,我与好朋友一起来帮助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呀?二、感知沙发垫1、幼儿人手一只垫子,说说垫子给自己的感觉怎样?师引导孩子坐一坐、压一压、拍一拍等来感知垫子的质感等(暖暖的、软软的、很舒服)2、试一试垫子的其他用途(靠、抱、躺等)3、请幼儿说说“你拿到的是什么样的垫子?”师:沙发垫漂亮吗?你觉得什么地方漂亮呢?(启发幼儿从形状、颜色、卡通图案、面料等多方面观察比较)三、垫子游戏:(垫子表演:刚才,你们和我抱呀、靠呀、躺呀,多亲热!想不想和我一起玩呀?那怎么玩呢?)(幼儿泛谈)1、幼儿伴随音乐进行垫子游戏(1)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多种方法,(或滚、或堆高、或跳、或夹、或抛、或蹦)师引导幼儿或一人单独游戏,或鼓励和好朋友一起合作游戏(2)鼓励幼儿互相介绍、学习游戏方法△ 师引导幼儿“猴子学样”:瞧:xx小朋友玩的真有趣,你们能学一学吗?△ 让能力强的幼儿主动介绍自己的玩法2、垫子律动(垫子表演:宝宝们,和你们一起游戏可真开心,我真想跳个舞了!) 师引导幼儿一起编垫子律动(可把幼儿的玩法随意编入律动:如模仿小司机、戴帽子、背书包、模仿小动物等)四、延伸活动把垫子继续投入区角活动中,鼓励幼儿尝试玩出更多的花样,教师随时学习、记录孩子的创意玩法,以拓展今后的课程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活动区游戏专题”网络上传用表
小班运动性活动区游戏:好玩的地垫
游戏来源
班级新添了一些地垫用于班级的区域布置,孩子会在拼好的地垫上操作各区角材料,在每天的区角游戏中,孩子拼垫子、收垫子,与垫子的关系显得非常亲密,孩子动手拼垫子的能力也进步了不少。

在元旦小小运动会中有一项比赛是“爬垫”,通过和“爬垫”的接触,幼儿对垫子特别的感兴趣。

又到了户外活动的时间,我和孩子们搬出垫子玩。

预期目标1.练习手膝着地爬的动作,提高手脚协调性。

2.大胆探索地垫的玩法,体验运动游戏的
快乐。







幼儿人手一张方形地垫
游戏玩法1.自由探究地垫的玩法,利用地垫进行多种体育运动。

2.大胆尝试探索出地垫的多种玩法,并学会组合、拼接、合作游戏

●游戏推进一:
观察
分析观察:活动开始我告诉幼儿:“今天爬垫宝宝要和我们玩游戏,你觉得我们可以和爬垫玩什么游戏呢?”雨桐马上回答:“可以爬,运动会的时候我有爬过!”昊昊说:“玩区角游戏。

”凯楠说:“可以坐。

”“对,除了爬、坐,玩区角当地垫,还有什么游戏呢?请你们一人拿一张地垫先去玩一玩吧。

”只见几位幼儿你一块我一块地合作把垫子拼成长条状后,就开始在地垫上手膝着地爬行起来。

分析:通过与幼儿的对话可以看出,幼儿的对地垫玩法的思考受已有的生活经验影响,想出来的地垫玩法都是原有生活中常见的。

在观察幼儿自己布置场地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幼儿拼垫子的技能非常娴熟,虽然只是小班年龄,但幼儿不仅会独立拼接,还会与同伴默契的合作,在亲手布置好的场地运动,积极性和兴趣点也更高。

观察幼儿的练习不难看出班里大部分幼儿能熟练掌握手膝着地爬的动作技能,手脚的协调性比较好,对幼儿来说手膝爬完全程(10张地垫)并不困难。

大家合作拼接地垫,变成长条形排好队,一个接着一个爬过地垫

整推进(图片)
为了拓宽幼儿的思维,使之不受固定思维的限制,我拟用语言、姿体动作等对幼儿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启发幼儿说一说拼好的长条形地垫像什么,拆开后方块形的地垫像生活中的什么?除了玩爬的游戏,地垫还可以怎么玩?以激活幼儿的生活经验,拓展思路。

游戏推进二:
观察分析观察:我和幼儿一起看着长条形地垫,聊一聊地垫拼成长条形像什么?上语说“像小河”、恒煊说“像水沟”、奕淳边打开手臂边说“像很长很长桥”;我把地垫拆成独立的一块,启发幼儿说说还像什么?李缙把垫子立起来说:“这样子像刘翔的跨栏”,雨桐马上接着说“这个太薄不好立着,让垫子躺着也可以当刘翔叔叔的跨栏。

”这时,我抛出问题:如果现在让你和地垫玩游戏,你要怎么做?雨桐:“我要像刘翔叔叔那样跨栏”边说,边把垫子放在地上,跳过去。

思涵说,“一块垫子就像一个大洞,我跳过这个洞”……幼儿的想法越来越多,他们不再皱着眉头或抓耳捞腮,开始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摆弄地垫,游戏达到第一个高潮。

分析:从第二次游戏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幼儿在观察地垫的形状后迁移生活经验,开拓了思路。

特别是李缙的回答,好似为小伙伴们打开一扇窗,很多幼儿后来的花样玩地垫都是建立在他的基础上。

观察幼儿的几种玩法后,我发现因为爬垫较宽,并脚跳过地垫,对小班幼儿来说有点吃力。

但也有个别幼儿动作发展特别优秀的,例如思涵竟然连续跳过了三张垫子。

引得一旁的小伙伴都投来了赞赏的目光。

而雨桐一步一步地跨过地垫,虽然对她来说有一定难度但她依然坚持完成这组动作。

一步一步慢慢、稳稳地跨过地垫连续并脚跳过地垫
调整推进(图片)
为了将游戏推向第二次高潮,我以游戏者的身份也加入到孩子们的游戏中,我的加入令孩子们更加兴奋。

他们开始觉得一个一个轮流跳、跨不够好玩,于是有孩子提议将地垫拼接起来大家一起跳过“小河”跨过“小河”“。

几次尝试之后大部分孩子们都挑战成功,胆量和运动能力得到锻炼,孩子的脸上洋溢着快乐。

大家一起跨过、跳过长长的小河
游戏推进三:
观察分析观察: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运动区游戏时间又到了。

当我问“今天的地垫要怎么玩呢?”马上有孩子说,“太阳好大,我们可以用垫子来遮太阳。

”有的说“如果下雨了,我们还可以在垫子地下避避雨,不会被淋湿。

”于是在孩子们倡议下新游戏《晴天.雨天》生成了。

孩子们提议的玩法是:老师手里拿三个小牌子,分别是“晴天”“下雨”“刮风”的图标,孩子们看老师的信号做动作,“太阳”出来时时垫子拿在手上,“下雨”就用垫子来遮雨,“刮风”就抱着垫子迷迷转3圈。

游戏进行一遍又一遍,玩得不亦乐乎。

分析:在前两次游戏基础上,孩子们的思维更为跳跃和灵活,他们与地垫的关系也更加亲密,也知道地垫能有很多的玩法。

从游戏中可以看出,幼儿把地垫的外形与雨伞的形状联想在一起,开始以物代物,把地垫想象成伞。

由孩子自发生成的体育游戏《晴天.
雨天》其实是小班体游《迷迷转》的改版,游戏不仅包含“学会听信号做动作、练习平衡”等基本动作发展,还进一步地挖掘地垫的多种用途、玩法,大大拓宽幼儿的思维。

雨天,把“雨伞”举过头遮住自己晴天,拿好方向盘准备开车






片)
反思好玩的地垫游戏,我觉得教师要善于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如鹅卵石小路、操场地上的线、围合草坪的砖等都是幼儿体育锻炼的好资源。

教学资源无处不在,只要细心的去发现,合理的去运用,有效的去整合,充分调动幼儿的创新能力,然后在体育活动中鼓励幼儿自己大胆尝试,想出各种新的玩法,让幼儿爱上体育游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