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决定视野
高度决定视野作文800字

高度决定视野作文800字站上更高的高度,你便可以领略常人未曾领略过的宽广,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高度决定视野作文8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高度决定视野作文800字范文一那些高不可及的高度虽很少有人会领略到,但登山的感觉却总是让人记忆犹新,心旷神怡。
初次登山是在我小学的时候,妈妈单位组织旅游,我也就有了这个倍受感动和感慨的机会。
远远望去,山峦朦朦胧胧的,一片翠绿,车开到了山脚下,树林茂密,百草丛生,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昆虫。
抬头再望,屹立在薄云中的山峰万般沉重,像一块巨石压在我心头。
树林繁茂,透过树枝,看不到山的尽头。
由于未找到宽阔的道路,我们只好沿小道上山。
越往上,道路越艰难,枯枝荆棘总是挡住道路。
忍受着蚊虫的叮咬和树枝的划伤,我还是没有任何抱怨,因为我听说这山有几百米高。
这是我初次登山,好奇心和冒险心激发着我要体验一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的气魄。
到三分之一的地方,几个人已经上不动了,便留在了原地。
高度还在一点点升高,我无暇顾及山下的事物和两边的风景。
三分之二处,就剩几个人要进行最后的冲刺,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快到山顶时,我心潮澎湃。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到达山顶。
扶着山顶的巨石,想象着将看到的景色,是仙境般的云雾迷茫,还是令人悚然的荒凉寂寞回过头来,投去了期待已久的目光。
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这是附近的最高点,许多小的山峰都匍匐在脚下,茂密的树林像一片绿色的地毯。
远处的村庄炊烟袅袅,近处的树林在风的吹拂下仿佛草原的草浪,一片片云彩在太阳的照射下,草原一块黑,一块白,我享受着站在高处俯视一切的自豪,仿佛把天地山峦都装进了胸怀,一切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我也初次体会到古人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的情怀。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站得高,望得远,也就能洞察万事,胸怀开阔。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也有言:我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伟人之所以是伟人,是因为他们所处的高度不同。
关于视野格局的句子

关于视野格局的句子
1、态度决定高度;高度决定视野;视野决定格局;格局决定结局
2、你身处什么样的圈子,你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你结交了那些朋友,你脾性也会慢慢接近这样的人;你处在什么位置,站在什么高度,决定了你是怎么样的视野;内心多大的格局,你就可以看到多大的天空。
你没有碰到你期望的人,是因为你还没有准备好你自己。
3、1、视野受限,境界就受限,境界受限,格局就受限,格局受限,人生就受限。
2、人的幸与不幸,多数时候,不在于自身,而在于计较别人对你的看法和反应。
别人对你的评价,你反应越激烈,说明越不自信。
自信的人,往往很沉着,不急于反击,越是急于反击的人,越没有决胜的把握。
3、越简单,幸福指数越高。
但是,每个人都想做个不简单的人。
4、人生就是改变可以改变的,顺应必须顺应的。
你不是阿基米德,即使给你根杠杆,你也撬不动地球。
5、公职,是个笼子,钻进去就由不得你。
6 、地非到过不知情,事非做过不知因,行不入过不知难,人不处过不知心。
7 、问题孩子,是问题生的孩子,教师再有能耐,也不可能让臭荒蒿,长成灵芝草。
4、作为一个创业者,既要有高瞻远瞩的格局和视野,也的有能弯腰搬运清洁的农民工心态。
作者:达达令出处:为什么你总是害怕来不及
5、位置低决定了你的格局无大视野,思维不大活跃。
高度决定视野

高度决定视野——孙修鹏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够站在新青春之歌的讲台上与大家分享自己大学生活的一些感悟。
时光匆匆,距离大学毕业的时间,已经不足五十天,回眸往事,记忆的沙滩上那一串深深浅浅的脚印,记录了自己成长的足迹。
回首我的大四生活,求职、笔试、面试、实习,奔波于职场的一线上,细细品味这段求职经历,既是为自己毕业之后的人生发展争取更好的机会和平台,同时也是对于自己大学生涯积累沉淀的考验与证明。
学弟学妹们,试想一下,如果现在你是一名大四的学生,你现在正在做什么?是寂静自习室里考研大军中的一员?还是苦学外语,为了自己出国留学的梦想迎战托福雅思GRE?还是身着正装,穿梭于各类招聘会,为寻找一份理想的工作而奔波?读研、出国、工作,这三个选择将每一届毕业生都推向人生的“三岔路口”,而实际上,这看似方向不同的三条路最终会归于同一个方向,那就是——你的事业!而一个人事业的成就,源于他思维的深度和视野的广度。
曾有这样一句话:“高度决定视野”,自从上大学以来,我一直在思索这句话的含义,随着经历的累积和不断的思考,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也在逐渐的改变,正是这句话,指引着我如何去选择在大学的道路。
刚刚进入大一,我就决定要改变一下自己,不再重复高中每天枯燥的学习,而是让自己的大学生活过得更充实,让自己多方面的能力都有提高,于是我加入了东北大学学生会,因为我相信在这样一个宽阔自由的平台上,我有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结识朋友。
我在办公室这个部门整整工作了2年,办公室主要负责统筹学生会所有工作的人员协调及后勤保障,每天都要跟团委老师、学生会成员沟通。
如何让大家配合自己的工作,从而保证学生会每项工作的出色完成,这其中的沟通技巧都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总结,而掌握了与不同人沟通的技巧,在如今的工作中也使我更从容的处理复杂的事务。
每天高强度的工作和许多非计划内的任务,曾让我疲惫不堪,这样的情况在步入工作岗位时也会经常遇到,这就需要有非常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在有限的时间里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任务。
提炼领导讲话稿观点的六个维度

提炼领导讲话稿观点的六个维度观点,是讲话稿的灵魂和统帅。
一篇讲话稿,无论其篇幅长短、内容多寡、结构繁简,都离不开观点的提炼和表达。
尤其对于领导讲话稿而言,观点的提炼更是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讲话稿的质量、深度和影响力。
那么,作为“笔杆子”,我们该如何提炼领导讲话稿的观点呢。
以下六个维度或许能为你提供一些启示。
一、高度决定视野:站在时代前沿在撰写领导讲话稿时,首先要思考的是如何使观点体现出足够的高度。
这不仅仅是为了迎合领导的身份和地位,更是为了让讲话稿能够站在时代的前沿,引领潮流,指导实践。
高度体现在对宏观政策、战略方针的深刻理解和精准把握上,也体现在对全局性、长远性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独到见解上。
例如,在谈到某项工作时,我们可以将其与国家的重大战略、政策导向相结合,阐述其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
这样既能提升讲话稿的层次,又能使听众对这项工作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二、深度挖掘内涵:透过现象看本质有深度的观点往往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本质,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
在提炼观点时,我们需要运用辩证思维,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挖掘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内在逻辑。
这样提炼出的观点才能具有说服力,让人信服。
例如,在分析经济形势时,我们不仅要看到表面的数据变化,更要深入探究其背后的经济结构、发展动力、政策环境等因素。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经济形势有更准确的判断,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三、广度拓展视野:全面审视问题广度体现在对问题的全面审视和多元思考上。
在提炼观点时,我们需要具备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知识储备,能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分析和思考问题。
这样提炼出的观点才能具有全面性和客观性,避免片面性和主观性。
例如,在谈论教育改革时,我们需要从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育创新等多个角度去思考和阐述问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教育改革有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提出更具操作性的建议和措施。
四、力度彰显决心: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力度体现在对措施的强化和对责任的落实上。
高度决定视野

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思路决定出路、心胸决定格局打开电视,一句话语响彻入耳:“。
感觉很好,不由自主的在脑海中默默地重复了一遍,把它植入了记忆。
随即的回读,觉得很富有哲理!如此简练、精确,只用三三两两的几个文字就能把玄妙的思想完美地呈现了出来,令人耳目一新。
其实,闪光的不是文字本身,而是写文字人的思想,它滋润的不是人的眼睛,而是人的心灵!高度决定视野。
一般人都知道,站的越高看得越远,这是恒古不变的真理,站在不同的高度,其视野肯定是不一样的,视野之阔窄,直接会导致结果的不同,欲想站到高处,必须勇敢地抬起脚步,从山脚下披荆斩棘,攀登而上,无论遇到怎样的坎坷羁绊、艰难险阻,决不回头,“只有那些不畏艰难,沿着崎岖山路攀登的人,才能达到希望的顶点”。
角度改变观念。
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看待一件事或一个人,往往会有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感受和认识,从而修正自己对某件事或某个人在感受和认识上的偏差,这对调整自己的心态,对自己处世观的把握,对自己人生轨迹的选择大有益处。
当你面对缺憾心中愁苦时,当你的思想被桎梏时,不妨迈动智慧的双脚走一走,换个角度,观念就会有所改变,就会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惊喜。
换个角度看人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尺度把握人生。
人生,其实是门艺术,这里,最讲究的是度的把握,真理与谬误往往一墙之隔,做任何事情,能把握好尺度,在生活中则能左右逢源,否则只能四面楚歌。
也就是说做人、做事,惟有能恰当把握好尺度者,其人生才会更顺畅如意,丰富多彩,有滋有味。
高度、角度和尺度,三者紧密相关、相辅相成。
站好高度,前途无量;换个角度,海阔天空;把握尺度,左右逢源!在生活中,人们处在不同的位置往下看,很不容易看清真相,其根本原因就是角度的错位,影响了高度的定位,哪怕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也会欠缺高度。
由此,角度是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之所以有万物之分、之所以有万念之说、之所以有万般情爱、之所以有万般仇恨,都跟你所站的位置和认知的角度有关,别以为你有两条腿,就觉得这很容易,很多问题都是因为你有两条腿不懂得“角度”而滋生了….....在人类甚是浩瀚的历时长河中,总有璀璨夺目之事物映入你的眼球,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我认为“角度”两个字很关键,就如看一本书,用历史的眼光打量下去,你会觉得这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用文学的眼光看下去,你会觉得这一切是那么引人遐想……刘云山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新闻战线坚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热情反映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生动展现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以卓有成效的工作和强有力的舆论支持,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
高度决定视野

高度决定视野视野,是人们所能观察到的范围。
高度,是人们站在的位置与其他物体的相对高低。
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高度决定视野。
本文将从身体高度、社会地位和思维方式等多角度探讨高度对视野的影响。
首先,身体高度对视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站在高处所能看到的范围要比低处广阔得多。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游客都喜欢登高远眺,以便欣赏周围的风景。
而对于身体较矮的人,他们的视野相对更加有限。
这不仅仅体现在户外观景上,也表现在日常生活中。
例如,街上的公告牌如果悬挂得太高,身高不足的矮个子就很难看清楚。
其次,高度还与社会地位有关。
身处高位的人比身处低位的人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权力。
他们所面对的问题和视野也不同。
举个例子,公司的老板和一般的工人所面对的问题和思考方式就有很大不同。
老板需要考虑公司的长远发展,而工人所关注的则是日常工作的安排。
因此,高层领导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他们的视野也更开阔。
此外,高度对思维方式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爱因斯坦曾说过:“你无法在过去的思维方式里解决未来的问题。
”这句话完美地解释了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身处高位的人通常会采取更加开放的思维方式,他们会尝试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和创造性的方法,避免陷入思维定势中。
相比之下,身处低位的人往往受到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思维局限性更大。
不过,高度决定视野并不意味着身处高位就一定能看到更多东西。
事实上,一些身处高位的人却视野狭窄,不善于掌握机遇。
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认识到高度与视野的关系,没有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来看待问题。
另外,身处低位的人也往往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大有作为,拥有自己独特的视野。
综上所述,高度与视野之间确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无论是身体高度、社会地位还是思维方式,都会影响人们的视野。
不过,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完全相同,我们应该在自己的领域内发挥所长,用正确的方法来拓宽自己的视野。
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机遇,在生活和事业中取得更多的成功。
如何拓宽自己的视野呢?首先,我们可以积极扩展自己的社交圈。
高度决定眼界作文(精选10篇)

高度决定眼界作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度决定眼界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度决定眼界作文篇1不登上高山之巅,就无法知道天的高远,不踏上巨人的肩膀,就很难有新的发现;不攀山书山的绝顶,就无法通百家之言,晓历史之变。
杜甫有诗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正所谓高度决定眼界,眼界之宽窄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唯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到达更高处,才能又更宽广的眼界,更卓越的成就。
没有超凡的高度,眼界必然受限。
英国的科学家舍勒在研究软锰矿时,将其同浓盐酸共热,出人意料的是他搜集到了一瓶黄绿色的气体。
那瓶氯气,足以使舍勒扬名千古。
若是他能再进一步,人类的历史或许会被彻底的改变,但他却坚持所谓“燃素说”,认为那瓶气体不过是“被氧化的盐酸”,使氯元素的发现推迟了百余年。
有人说,舍勒的失败源于他没有探索精神,但我却觉得,正因为他没有站到超凡的高度之上,才因眼界受限而同所发现失之交臂。
每个人都处于社会之中,难免会受到世俗观念的控制。
那些身处低处,没有思想和见识的人,一困于流俗,才寸步难行。
而站的高的人,总会摆脱束缚,求得真理。
正所谓“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没有超人的高度,便不会有过人的眼界。
只有站在非凡的高度上,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拥有过人的眼界。
唐朝末年,王叔文可谓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王叔文是一位棋手,但他更是一个精明能干之人。
及至太子即位,他把乾坤视为一盘棋。
除宦官,治朝政,削藩镇,该积弊,可以说,叔文虽死犹生。
王叔文入朝前仅是一个小小的太子侍读。
但他却包揽群书,深谙治世之道。
正是他阅书不辍,才使他踏上了帝国权利的巅峰,才给予了他非凡的才智和勇毅。
高度决定视野,正是有了过人的高度,王叔文才能又非凡的视野,才能使自己的改革措施切中时弊,使举国上下为之一振。
王安石有言:“不畏浮云遮望眼,有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高度决定视野-高度决定视野的经典励志故事

登飞来峰高度决定视野|高度决定视
野的经典励志故事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因其蕴含的深刻哲理而为国人广泛传颂,正所谓站的更高,才能看的更远。
不仅如此,站在什么样的高度,还直接决定一个人的胸襟,决定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也直接决定一个人最终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
只有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才能激励人们不为艰难险阻,向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行。
古今中外无数英雄豪杰之所以能在困难的条件下最终成就伟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胸怀崇高的理想信念,具有锲而不舍、披荆斩棘的动力。
与此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有可能浑浑噩噩、庸庸碌碌、虚度一生,甚至腐化堕落、走上邪路。
人品高处立。
人品即人的品质,他是人最本质的东西,包括人的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看问题的态度和处理事情的方式。
大千世界中,没有什么比拥有良好的人品更能赢得人们的信赖和尊敬。
人品之于成功,犹如血液之于人。
如若没有良好的血液,人就不可能健康生存于世间;一个人若是没有良好的人品,也就无法直立于人世。
学识攀高峰。
一个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想提升自己的人生高度,就需要在学识上不断勇攀高峰,因为一个人的学识越广博,视野就越开阔。
荀子在《劝学篇》中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
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知识虽然不能增加一个人生命的长度,但能改变一个人生命的宽度,丰富一个人生命的内涵,提升一个人生命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度决定视野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因其蕴含的深刻哲理而为国人广泛传颂,正所谓站的更高,才能看的更远。
不仅如此,站在什么样的高度,还直接决定一个人的胸襟,决定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也直接决定一个人最终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者、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界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界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三境界也。
在王国维看来。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古往今来,志士仁人成功的第一境界。
高度决定视野,视野决定境界。
视野的宽阔与否决定着对世界的认知程度,影响着个人的胸怀与志向,最终支配着人的命运,人有了高度,才能高瞻远瞩,不会因暂时的逆境和挫折面对未来丧失信心;人有了高度,才能胸有成竹,以一种居高临下的胆识应对一切困难和挑战;人有了高度,才能看得更清,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人有了高度,才有势能,蓄势待发,时机一到便可向洪水一样奔涌而下,势不可挡。
立志存高远,学会仰望天空。
温家宝总理曾在同济大学校庆典礼时引用了一句哲言“一个民族要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他这样说的目的,是希望当代大学生要做仰望星空的人。
仰望和关注天空,就要不局限和拘泥于个人的一己私利、一席之地,要放眼世界、瞩目未来,做一个关心国家和世界命运的人。
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风亮节和无私奉献精神;要有以天下为己任,敢于担当的历史责任感;要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牺牲精神。
只有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才能激励人们不为艰难险阻,向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行。
古今中外无数英雄豪杰之所以能在困难的条件下最终成就伟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胸怀崇高的理想信念,具有锲而不舍、披荆斩棘的动力。
与此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有可能浑浑噩噩、庸庸碌碌、虚度一生,甚至腐化堕落、走上邪路。
古人常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理想是事业之母”;俄国作家托尔斯泰也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就是引航的灯塔和推进的风帆。
人生要树立远大理想,要志存高远,放眼世界;要相信“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陶行知)。
人品高处立。
人品即人的品质,他是人最本质的东西,包括人的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看问题的态度和处理事情的方式。
我们通常说某人人品好,是指一个人的品质、品格好,处理事情的方式和态度被社会所认可。
人品是人的立身之本,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产,构成了人的地位和身份本身,是一个人信誉的全部。
大千世界中,没有什么比拥有良好的人品更能赢得人们的信赖和尊敬。
人品之于成功,犹如血液之于人。
如若没有良好的血液,人就不可能健康生存于世间;一个人若是没有良好的人品,也就无法直立于人世。
徐世昌曾说;“凡建立功业,以立品为始基。
从来没有学问而能担当大事业者,无不先从品行上立定脚跟。
”罗曼.罗兰说“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
”因此,人品是一种看不见的大力量,是人直立于世间的一副精神骨架。
他就好比高楼的地基、飞机的引擎和树的根,是长存于人灵魂深处的一种风骨。
人品也是一个人的品牌。
古往今来,人们比资历和经验更为人们所看重,良好的品行比杰出的才能更令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