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体表格标志
常见人体体表标志

• 又名隆椎,棘突特长, 常作为计数椎骨序数 的标志,该棘突在头 部前屈时,为颈椎最 隆起处。
剑突
• 其上端与胸骨体相连, 称剑胸结合,剑胸结 合的两侧和第七肋软 骨相连。
锁骨
• 全长均位于皮下,其 外侧1/3段下方的凹窝 称锁骨下窝。在窝的 内下方,可摸到肩胛 骨的喙突,通往上肘 的大血管和神经束均 从喙突内下方通过。
胸骨角
• 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 处微向前突,称胸骨 角,可在体表扪及。 两侧平对第2肋,是计 数肋骨和肋间隙的重 要标志。胸骨角平主 动脉弓起始处,支气 管分叉,左主支气管 与食管交叉处,第4胸 椎体下缘水平。
肩胛骨
• 为三角形扁骨,贴于 胸廓后外面,介于第2 到7肋之间,被检查者 取直立位,两上肢自 然下垂。两侧肩胛冈 内侧端的连线,通过 第3胸椎棘突。两侧肩 胛骨下角的连线横过 第7胸椎棘突,可作为 计数椎骨和肋骨的标 志。
喙突
• 位于锁骨外侧1/3段下 方的锁骨下窝内,在 锁骨中外1/3交界处下 方约2.5CM处可触及, 其内下方有腋血管和 臂丛经过。
体表标志1

骨骼标志
• 胸骨上切迹 • 胸骨柄 • ★胸骨角 • 腹上角 • 剑突 • 肋骨和肋间隙
骨骼标志
• ★肩胛骨 • 脊柱棘突 • 肋脊角
骨骼标志
垂直线标志
• 前正中线 • 锁骨中线 • 胸骨线 • 胸骨旁线
垂直线标志
• 腋前线 • 腋后线 • 腋中线
垂直线标志
• 肩胛线 • 后正中线
自然陷窝
体表标志体表骨性标志腹部体表标志标志12t标志31人体体表定位标志疯狂标志1答案标志像1的是什么车疯狂标志1
胸部检查
呼吸系统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珠江医院呼吸内科 陈新
胸部检查概述
一节 胸廓的体表标志
• • • • 骨骼标志 垂直线标志 自然陷窝和解剖区域 肺和胸膜的界限
• 肺下界在胸部体表投影? • 什么叫叶间隙?斜裂、水平裂划分的各肺 叶在胸部体表投影?
• • • • 腋窝 胸骨上窝 锁骨上窝 锁骨下窝
解剖区域
• 肩胛上区 • 肩胛下区 • 肩胛间区
肺和胸膜的界限
肺界限
• • • • • 肺尖 肺上界 肺外侧界 肺内侧界 ★肺下界
叶间肺界
• 叶间隙
• 斜裂 T3→L4→L6 • 水平裂 L4→L3
胸膜
思考题
• 肋骨及肋间隙、胸椎计数的胸部体表标志 有哪些?其具体的水平定位是什么?
常用的人体体表标志

常用的人体体表标志
2014 07 08 赵永祥
一、四肢关节标志
1、上肢关节
①肩关节:前自锁骨中线以外齐腋前皱襞处;后至肩胛线以外腋后皱襞处。
②肘关节:上自上臂下1/3,下至前臂上1/3。
伸侧由尺骨鹰嘴、肱骨内外侧髁连成,屈侧为肘窝。
③腕关节:腕横纹上下各5cm处。
分伸屈侧。
④手及指关节:分手掌、手背、手指、各指关节。
2、下肢关节
①髋关节:上界自脐及第3腰椎水平线,下界至股上1/3处;前自腹股沟内侧做上下垂直线,后至臀肌最高点做上下垂直线,分前后面。
②膝关节:前后位—髌骨;侧位—股骨内外髁。
③踝关节:踝上下各2cm,分内外侧。
④足踝关节:分足跖部、跟腱、足跟、趾跖关节。
二、常用的体表定位标志还有
1、胆囊体表投影为右侧肋弓与腹直肌外缘交界处
2、成人肾门约平第1腰椎高度,肾上缘平第11胸椎下缘,肾下缘平第2腰椎下缘
3、膀胱位于耻骨联合上方
4、第6胸椎双乳头连线中点
5、第7胸椎胸骨体中点肩胛下角
6、第11胸椎胸骨剑突末端
7、第1腰椎剑突末端与脐连线中点
8、第3腰椎脐上3cm肋弓下缘(最低点)
9、第4腰椎两髂嵴最高连线水平
10、第5腰椎脐下3cm髂嵴下3cm
11、第2骶椎髂前上棘连线中点
12、尾骨耻骨联合。
常用体表定位标志课件

01
腰大肌
位于腰椎两侧,是腹部深层肌肉之一。
02
髂嵴
位于髋关节两侧,是骨盆最突出的部位。
03
腹股沟管
位于腹前外侧部,是大腿与腹部之间的裂隙。
06
CATALOGUE
四肢体表定位标志
上肢体表定位标志
肩胛骨
锁骨
肱骨
尺骨与桡骨
位于背部,与肩胛下角 、肩峰、肩胛冈等结构
共同组成肩部轮廓。
呈“S”形,位于颈部两 侧,是上肢与躯干的连
常用体表定位标 志课件
目 录
• 基础知识 • 头部体表定位标志 • 颈部体表定位标志 • 胸部体表定位标志 • 腹部体表定位标志 • 四肢体表定位标志
01
CATALOGUE
基础知识
人体体表标志的定义
01
人体体表标志是指人体表面具有 显著特征的部位,用于定位、描 述和识别人体结构。
02
人体体表标志在医学、解剖学、 体育等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对 于诊断、治疗、康复和运动训练 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03
CATALOGUE
颈部体表定位标志
颈前部标志
喉结
男性特有的体表标志,位于颈前 正中,甲状软骨上端,便于寻找
气管和食管。
颈前正中线
从喉结下至胸骨上窝的垂直线, 是许多颈部血管、神经和食管的体 表投影。
胸骨上窝
颈前正中线上,胸骨柄上方的凹陷 处,可作为气管的体表定位标志。
颈侧部标志
胸锁乳突肌
位于颈部两侧,起自胸骨柄和锁 骨胸骨端,止于颞骨乳突的肌肉
3
胸骨角
位于胸骨柄与胸骨体交界处,两侧平对第二肋骨 。
胸部侧面标志
腋窝
位于腋中线上,上肢内 侧与胸壁之间。
正常人体体表标志【范本模板】

正常人体体表标志人体各部位名称人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动功能的整体。
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名称。
头颈部的名称:头、颈;躯干部的名称:胸、背、脊椎;上肢部的名称:肩、上臂、前臂、手;下肢部的名称:臀、大腿、小腿、足。
1。
人体常用方位的术语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人体各部位及其结构的位置变化,规定以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脚跟靠拢,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为人体标准解剖姿势,并以上述姿势为依据,定出一些常用人体方位的术语。
上——接近头部称为上;下——接近足底称为下;前——接近腹侧的称为前;后--接近背侧的称为后;内侧-—接近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内侧;外侧——远离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外侧;近侧——接近肢体根部的称为近侧;远侧—-远离肢体恨部的称为远侧;尺侧——前臂的内侧称为尺侧;桡侧——前臂的外侧称为桡侧;胫侧--小腿的内侧称为胫侧;腓侧-—小腿的外侧称为腓侧;浅-—接近皮肤表面的称为浅;深——远离皮肤表面的称为深。
2.人体的切面(1)矢状面沿人体的前后径与水平面垂直所作的切面叫矢状面.当矢状面位于正中而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该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2)水平面(横切面)与地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所作的切面叫水平面。
(3)额状面(冠状面)沿人体的左右径,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所作的切面叫额状面.体表标志1.躯干部的体表标志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肋骨:第二到第十二肋骨、第一到第十肋软骨。
椎骨: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
2.上肢部的体表标志肩胛骨:肩峰、肩胛冈、肩胛下角.锁骨:全长。
肱骨:肱骨内上髁、外上髁。
尺骨:鹰嘴、尺骨头、茎突。
桡骨:桡骨头、茎突。
手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的背面.3。
下肢部的体表标志髂骨: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耻骨联合、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膑骨:前面。
胫骨:胫骨前缘.腓骨:腓骨头和外踝.足骨:跗骨、跖骨、趾骨。
身体主要部位定位在操作中,我们常用示指和中指宽度即“横指宽”作为简便定位测量的标准。
体表标志

项、背、腰部的骨性和肌性标志[图示]◆背纵沟:为背部正中纵行的浅沟,在沟底可触及各椎骨的棘突。
头俯下时,平肩处可摸到显著突起的第7颈椎棘突。
脊柱下端可摸到尾骨尖和骶角。
◆竖脊肌:在背纵沟的两侧,呈纵行隆起。
◆肩胛骨:位于皮下,可以摸到肩峰、肩胛冈和下角。
肩胛冈的内侧端平第3胸椎棘突。
下角对第7肋或平第7肋间隙。
◆髂嵴:位于皮下,其最高点约平第4腰椎棘突。
◆髂后上棘:在皮下脂肪较多的人身上,为一皮肤凹陷,瘦的人则为一骨性突起,此棘平对第2骶椎棘突。
◆斜方肌:此肌自项部正中线及胸椎棘突向肩峰伸展作三角形的轮廓。
一般不明显,动作时略可辨认。
◆背阔肌:为覆盖腰部及胸部下份的阔肌,运动时可辨认其轮廓颈部◆骨性和肌性标志枕外隆凸:为头后正中线处的骨性隆起。
乳突:为耳郭后方的骨性突起。
颧弓:位于耳前方的骨性弓。
眶上缘、眶下缘:为眶口上、下的骨性边界。
眶上切迹:位于眶上缘内、中1/3交界处。
眉弓:为眶上缘上方的横行隆起。
下颌头:位于耳郭前方,张口闭口运动时,可发现下颌头在移动着。
下颌角:为下颌体下缘的后端。
舌骨:在颈前部正中,甲状软骨的上方。
咬肌:咬紧牙关时,在下颌角前上方的肌性隆起。
颞肌:在颧弓上方的颞窝内。
胸锁乳突肌:头转向对侧时,在颈部可明显看到从后上斜向前下的长条状肌性隆起。
◆皮肤标志人中:在上唇外面中线上有一纵行浅沟,称为人中。
鼻唇沟:在颊和上唇的分界处有斜行浅沟,称鼻唇沟。
胸腹部的骨性和肌性标志[图示]◆锁骨:全长都可摸到,锁骨的内侧端膨大,突出于胸骨颈静脉切迹的两侧,其内侧部分向前凸,外侧部分向前凹。
◆喙突:位于锁骨外、中1/3交界处的下方一横指处,在此向后深按即能触及。
◆颈静脉切迹:为胸骨柄上缘,它平齐第2胸椎体下缘。
◆胸骨角:为胸骨柄与体交界处,略为隆起,其两侧接第2肋软骨,可依次查找其他肋和肋间隙。
胸骨角相当于第4胸椎体下缘水平。
◆剑突:在胸骨体的下方两肋弓的夹角处,有一三角形的凹陷,于此处可摸到剑突。
人体体表标志之欧阳家百创编

人体体表标志欧阳家百(2021.03.07)四胸椎间脊柱各结构的体表定位和临床应用一,脊柱各结构的常用体表定位法(一) 触抹法:此法最方便,最常用,较准确。
是利用人体的骨性标志,对脊柱各结构进行触抹而确定其位置。
1,棘突的触抹定位法:(1) 颈椎:常利用枕外粗隆、C2、C7棘突,来确定颈椎各棘突的位置。
枕外粗隆:粗大,任何人均可准确触抹清。
沿此向下,有一凹陷,再向下推摸,可触及一骨突,即为C2棘突。
C2棘突:较大,末端分叉。
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的上段。
任何人也可摸清。
可做为颈棘突检查的基点。
C2既定,向下推摸,即可触抹清C3棘突。
C7棘突:长而大,多不分叉。
低头时,其隆起于项背交界处。
也可准确抹清。
沿其向上触摸,就可确定C6、C5棘突的位置。
唯C4棘突不易抹及。
但可从己标出的C3、C5棘突而可推测出其位置约。
约有20%的人,C6棘突比C7棘突长。
个别人的T1棘突比C7的长。
应注意鉴别。
(2) 腰椎棘突:常利用可准确抹清的双侧髂嵴最高点来定位。
L4棘突、或L4.5棘间,正位于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上。
S1:双侧髂后上棘连线水平,正相当于S1椎体。
故S1中嵴也能较准确定位。
故L3、L4、L5棘突就能较准确定位;甚至L2、L1棘突也基本能定位(3) 胸椎棘突:当人直立,双上肢自然下垂,双肩胛岗内侧端连线,与T3棘突平。
双侧肩胛骨下角的连线,与 T7棘突平。
因为C7、T3、T7的棘突均能较准确定位,故T1、T2、T3、T4、T5 T6 、T7、T8,甚至T9、T10也能较正确地定位。
2,横突的触抹定位法:(1)颈椎横突的触抹定位:C1横突:位于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中点水平的胸锁乳突肌后缘。
C2横突:位于下颌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3横突:位于舌骨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4横突:位于甲状软骨近上缘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C5横突:位于甲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6横突:位于环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人体体表标志之欧阳学创编

人体体表标志前面观第一颈椎上腭同一第二颈椎上腭牙平面第三颈椎下颌角同第四颈椎舌骨同一第五颈椎甲状软骨第六颈椎环状软骨第二胸椎间隙胸同一平面第九胸椎胸骨体剑面第一腰椎剑突与脐平面第三腰椎下肋缘同第三腰椎间隙脐同第四腰椎髂骨嵴同第二骶椎髂前上棘尾骨耻骨联合同一侧面和背面观:第七颈椎颈根部最第二胸椎两肩胛骨第七胸椎两肩胛骨第十二胸椎肩胛骨联线中点同一平面第三腰椎下胸肋缘第四腰椎两髂骨嵴第四胸椎间脊柱各结构的体表定位和临床应用一,脊柱各结构的常用体表定位法(一) 触抹法:此法最方便,最常用,较准确。
是利用人体的骨性标志,对脊柱各结构进行触抹而确定其位置。
1,棘突的触抹定位法:(1) 颈椎:常利用枕外粗隆、C2、C7棘突,来确定颈椎各棘突的位置。
枕外粗隆:粗大,任何人均可准确触抹清。
沿此向下,有一凹陷,再向下推摸,可触及一骨突,即为C2棘突。
C2棘突:较大,末端分叉。
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的上段。
任何人也可摸清。
可做为颈棘突检查的基点。
C2既定,向下推摸,即可触抹清C3棘突。
C7棘突:长而大,多不分叉。
低头时,其隆起于项背交界处。
也可准确抹清。
沿其向上触摸,就可确定C6、C5棘突的位置。
唯C4棘突不易抹及。
但可从己标出的C3、C5棘突而可推测出其位置约。
约有20%的人,C6棘突比C7棘突长。
个别人的T1棘突比C7的长。
应注意鉴别。
(2) 腰椎棘突:常利用可准确抹清的双侧髂嵴最高点来定位。
L4棘突、或L4.5棘间,正位于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上。
S1:双侧髂后上棘连线水平,正相当于S1椎体。
故S1中嵴也能较准确定位。
故L3、L4、L5棘突就能较准确定位;甚至L2、L1棘突也基本能定位(3) 胸椎棘突:当人直立,双上肢自然下垂,双肩胛岗内侧端连线,与T3棘突平。
双侧肩胛骨下角的连线,与 T7棘突平。
因为C7、T3、T7的棘突均能较准确定位,故T1、T2、T3、T4、T5 T6 、T7、T8,甚至T9、T10也能较正确地定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体表标志前面观第一颈椎上腭同一平面第二颈椎上腭牙齿咬合面同一平面第三颈椎下颌角同一平面第四颈椎舌骨同一平面第五颈椎甲状软骨同一平面第六颈椎环状软骨同一平面第二胸椎间隙胸骨颈静脉切迹同一平面第九胸椎胸骨体剑突关节同一平面第一腰椎剑突与脐联线中点同一平面第三腰椎下肋缘同一平面第三腰椎间隙脐同一平面第四腰椎髂骨嵴同一平面第二骶椎髂前上棘同一平面尾骨耻骨联合同一平面侧面和背面观:第七颈椎颈根部最突出的棘突第二胸椎两肩胛骨上角联线中点第七胸椎两肩胛骨下角联线中点第十二胸椎肩胛骨下角与髂骨嵴联线中点同一平面第三腰椎下胸肋缘同一平面第四腰椎两髂骨嵴联线中点脊柱各结构的体表定位和临床应用一,脊柱各结构的常用体表定位法(一)触抹法:此法最方便,最常用,较准确。
是利用人体的骨性标志,对脊柱各结构进行触抹而确定其位置。
1,棘突的触抹定位法:(1)颈椎:常利用枕外粗隆、C2、C7棘突,来确定颈椎各棘突的位置。
枕外粗隆:粗大,任何人均可准确触抹清。
沿此向下,有一凹陷,再向下推摸,可触及一骨突,即为C2棘突。
C2棘突:较大,末端分叉。
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的上段。
任何人也可摸清。
可做为颈棘突检查的基点。
C2既定,向下推摸,即可触抹清C3棘突。
C7棘突:长而大,多不分叉。
低头时,其隆起于项背交界处。
也可准确抹清。
沿其向上触摸,就可确定C6、C5棘突的位置。
唯C4棘突不易抹及。
但可从己标出的C3、C5棘突而可推测出其位置约。
约有20%的人,C6棘突比C7棘突长。
个别人的T1棘突比C7的长。
应注意鉴别。
(2)腰椎棘突:常利用可准确抹清的双侧髂嵴最高点来定位。
L4棘突、或L4.5棘间,正位于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上。
S1:双侧髂后上棘连线水平,正相当于S1椎体。
故S1中嵴也能较准确定位。
故L3、L4、L5棘突就能较准确定位;甚至L2、L1棘突也基本能定位(3)胸椎棘突:当人直立,双上肢自然下垂,双肩胛岗内侧端连线,与T3棘突平。
双侧肩胛骨下角的连线,与T7棘突平。
因为C7、T3、T7的棘突均能较准确定位,故T1、T2、T3、T4、T5T6、T7、T8,甚至T9、T10也能较正确地定位。
2,横突的触抹定位法:(1)颈椎横突的触抹定位:C1横突:位于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中点水平的胸锁乳突肌后缘。
C2横突:位于下颌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3横突:位于舌骨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4横突:位于甲状软骨近上缘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C5横突:位于甲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6横突:位于环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7横突:位于上一横突之下。
也可如此定:均在胸锁乳突肌后缘触抹,自乳突尖始,每隔约1.0-1.5cm,即为一个横突。
(2)胸椎各横突的触抹定位:不易触抹清。
(3)腰椎各横突的触抹定位:L3横突:最易触抹。
在骶棘外缘与第12肋交界处或稍下即是。
另一方法:医生将拇、食指尽力张开,置于患者的腰肋部,食指的桡侧贴近患者的肋弓,拇指尖所指即为L3横突尖。
L4、L2横突:既然L3横突可定,其上下即为L2、L4横突。
L5横突:位于髂后上棘的稍外上方。
3,关节突的触抹定位:在棘突的两侧,用力按压时,可触到一系列串珠状骨性隆起,即为关节突。
颈腰椎关节突较深,胸椎者较浅,后者较易抹清。
4,椎体:第L3腰椎体平脐。
触抹法定位法,虽简便、实用,但因个体的发育、肥瘦不一,病理变化千差万别,故准确性较差。
(二)比移法:即从个体的X线片上,测量出各结构间的具体数据,再按比例(即将此数据除以X线片的放大或缩小率),将数据移到人体上,以定出各结构的体表位置。
具体方法如下:1,颈椎棘突定位:从颈椎侧位片上,可以清楚地测量出该片之C2尖至C7顶尖的距离。
而且还可测量出C2棘突尖至C3棘突尖、C3至C4棘突的距离;依次类推,颈椎每个颈椎棘突的位置在一张线侧位片上都能精确地测量出。
而任何人的C2、C7棘突是能准确触抹清楚的。
故在人体上其C2、C7间的距离也能测量出。
根据下列计算就可精确地标出颈椎各棘突的位置。
如X线上其C2-C7,为15cm.而人体的C2-C7为10cm.其放大率:15cm/10cm=1.5。
若需知人体C4棘突的位置。
则测量X线上C2-C4为6cm。
那么人体上C4棘突,则应位于人体C2棘突下:若要确定人体C5的位置。
则就测量X线片上C2-C5=7.5cm.那么人体上C2-C5的距离,应为7.5cm/1.5=5cm处。
2,腰椎的棘突定位亦可如此。
仅胸椎稍困难点。
再者,利用侧位片,还可粗略估计表皮至黄韧带的深度。
以策针刀安全3,上下关节、横突、椎板间隙、椎板间距的位置,均可在颈、胸、腰段正位X线片上显示出。
因而也可测量出其间的数值关系。
故亦可用比移法在人体表面标出。
目的:以选取进针刀的安全区。
在脊柱周围进针刀,有相对安全区、相对危险区、危险区。
如患者颈椎正位片上:C5.6棘间的中点(A)到其右侧的椎板内侧(b)为0.6cm;(A)到关节突关节的外侧缘(c)为2.0cm。
假如该片的缩小率为0.5。
故该患C5.6棘间的中点到右侧椎板内缘的距离,即为:A-b=0.6cm/0.5=1.2cm.中点到关节突外侧缘的距离,为:A-c=2.0cm/0.5=4.0cm.若D为上下关节突的中点:即为(A-c)-(A-b)X1/2处。
即:(4.0cm-1.2cm)X1/2=1.9cm. 故该患者在中点旁1.9cm处(D点)进针,是相对安全的。
亦可用此法选取胸、腰段进针之安全区。
二,脊柱各结构体表定位的应用(一)用于诊断:1,已知棘突位置,就能定棘突间位置:2,既知棘突间位置,就可定其椎间孔、脊神经根出口处的位置。
3,已知棘突位置,就能定椎体、脊髓节段的位置。
正常成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一脊神经根的分布、病损区,在体表的节段性分布,见下表及图:如颈椎病:C5脊N根受激压,出现肩、腕以上的上肢外侧痛或麻痛,三角受累最明显,C4、C5棘突及C4-5棘旁压痛明显。
影象学异常所见,也应在颈椎相同节段。
C6脊N根受激压,感觉异常部位也为肩及上肢桡侧,但可放射1、2指。
肱二头受累重;二头肌反射异常;C5、C6棘突及C5-6棘旁压痛重。
影象学异常所见节段同。
C7脊N根、C8脊N根受累时,其症状、体征、影象学异常亦应能相互印证,其诊断才会可靠。
不同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激压不同腰脊神经根,其临床症状、体征、影象学异常所见,三者均应是相互印证的。
但应注意:在胸腰段,由于脊柱与脊髓节段的长度差,较颈段更大。
故同是节段性皮肤感觉异常,由脊柱或由脊髓病变所致者,则棘突的压痛部位,与颈段就不同。
如下腹部皮节区,是由T11-12脊N根支配。
此区的感觉异常,若是脊髓病变,则是脊髓T11-12节段。
此处相当于T8-9棘突处。
应为T8、T9棘突压痛。
若脊柱病变致,应为T11、T12棘突压痛。
若小腿前外侧节段性感觉异常:为L5脊N根受激压之表现。
若为腰椎间盘突出致,应为L4-5椎间盘突出。
则为L4、L5棘突压痛。
若为脊髓病变致,则为脊髓L5节段;其对应于T12棘突、L1椎体节。
则为T12、L1棘突压痛。
余略。
(二)用于治疗:1,使选取的进针点准确:如要准确地选取颈椎棘间点:若术前拍一张与手术体位相同的X线片,对每一个患者所选取的棘间点均会很准确。
如颈椎手术,术前拍一张过屈侧位片(尤其是在C2、C7棘突顶,做一可显影的记号时),则若要选取C2-3、C3-4、C4-5、C5-6、C6-7、C7-T1之棘间点,均会完全准确。
同样,腰椎、胸椎各棘间点的选取,也可准确无误。
选点正确,是针刀疗效的基础。
2,使选取的进针点安全:对针刀来说,行脊柱周围软组织松解术,有相对危险区,即脊柱正中的椎板间隙区。
也有相对安全区,即椎板和上下关节突所在的骨性区。
也有危险区,如颈前区。
还有应视为禁区(我个人认为),如椎管内针刀操作。
棘旁点,都选在相对安全区进针。
即选取上下关节突及椎板所在的骨性区。
如前述的颈椎D点即是。
1.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骨上缘的凹陷处,平第2胸椎下缘高度2.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微向前凸,两侧与第2肋骨前端连接,平对气管分叉及第4、5胸椎椎体交界处3.剑突末端胸骨最下端,平第11胸椎椎体高度4.肋弓构成胸廓下口的前部,由第8~10肋软骨前端相连形成,肋弓的最低点平第3腰椎高度5.锁骨中线通过锁骨中点的垂线6.腋前线通过腋窝前缘的垂线7.腋中线通过腋窝中点的垂线8.腋后线通过腋窝后缘的垂线“九分法”用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将腹部分为9个区。
上水平线为经过两侧肋弓下缘最低点的连线,下水平线为经过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两条垂直线分别为左锁骨中线与左腹股沟韧带中点的连线和右锁骨中线与右腹股沟韧带中点的连线。
常用的体表定位标志还有:(1)胆囊底体表投影为右侧肋弓与腹直肌外缘交界处(2)成人肾门约平第1腰椎高度,肾上极平第11胸椎下缘,肾下极平第2腰椎下缘(3)膀胱位于耻骨联合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