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推进精细化管理的问题探讨
如何实现煤矿精细化安全生产管理

如何实现煤矿精细化安全生产管理以下是实现煤矿精细化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些建议,共计1200字以上:1.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煤矿应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包括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管理流程等,并将其贯彻到每一个管理环节。
制定明确的责任分工与权限,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到每一个岗位,确保全员参与安全生产管理。
2.加强人员培训和教育:煤矿要注重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包括安全知识的普及、操作规程的讲解、事故案例的分享等。
同时,要定期组织各类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和自救能力。
3.强化现场管理:在煤矿生产现场,要加强对作业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要配备足够的监控设备,对作业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4.完善安全检查制度:建立定期、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度,包括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和定期检查等。
检查人员要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对煤矿的各项生产环节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并将问题及时整改。
5.进行技术创新:煤矿要不断引进新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科技含量。
如引入无人机、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对矿工进行实时考勤和监控,确保每一位工人的身份安全。
6.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包括安全检查、事故管理、隐患排查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录入、查询和统计分析等功能。
通过信息化系统,可以对安全生产管理进行全面监控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7.加强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向员工传达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可以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文化活动等,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8.加强协作与沟通:煤矿与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科研机构等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及时获取相关政策和技术信息。
同时,要与其他煤矿进行交流和学习,互相借鉴经验,共同推进煤矿精细化安全生产管理。
总之,实现煤矿精细化安全生产管理需要从组织机制、人员培训、现场管理、安全检查、技术创新、信息化建设、宣传教育和协作沟通等方面全面推进。
提高煤矿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提高煤矿精细化管理的措施第一篇:提高煤矿精细化管理的措施提高煤矿精细化管理的措施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煤矿一直是粗放型管理模式,但由于近年来煤矿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加剧,逼迫煤炭企业开始偏重于走节约资源、优化流程、提升质量、降低成本等内涵增效的路子,挖潜增效这一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方法也成为触底煤矿企业生存的救命稻草,而效益较好、抗风险能力较强的煤矿企业则以构建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体系来应对经济下行风险,扩大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1、何为精细化?精细化管理是源于日本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
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
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工作要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等等。
精细化管理是以“精、准、细、严”为基本原则,精是做精,求精,追求最佳、最优;准是准确、准时;细是做细,具体是把工作做细,管理做细,流程管细;严就是执行,主要体现对管理制度和流程的执行与控制。
业务要精。
业务精是对企业员工的基本要求。
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职工群众,在业务上一定要精益求精,不仅要干一行爱一行,更重要的是干一行精一行,只有这样,上才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企业才能取得效益最大化。
分工要细。
按照“物物有人管,事事有人为”的管理原则,把工作落实到位,一台机器、一个水嘴、一个灯泡的管理工作都要分到人头。
要求要严。
无论什么工种,从事何种业务,都要高标准严要求,要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作风对待自己的各项工作任务。
工作要实。
做工作办事情一定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讲实效,坚决防止形式主义现象。
煤矿安全工作的精细化管(2篇)

煤矿安全工作的精细化管一、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及特点推行精细化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效能,搞好安全。
同时它也是一种文化和理念。
精细化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把小事做精,把细节作靓,能够明察秋毫,事事都要认真。
精细化管理就是追求精益求精和不断完善的工作方法,就是将每项管理、责任精确到每一天、每件事、每个人,坚持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问,人人都要带着责任做事,目标清晰,长短结合,基础夯实,整体提高,追求完美和卓越的过程,尽善尽美,永无止境地追求零缺陷。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细细品来,这句话对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及每个员工有着极其重要的警示作用。
我们必须用心观察身边的事和环境中的细节,能明察秋毫,未雨绸缪,防微杜渐。
这是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要求。
在生产中,事关安全无小事,小隐患会酿成大祸,可谓是刻骨铭心。
所以,要想把工作做得好,比别人优秀,不能把小事看小,忽略细节,只有在每件小事上下功夫,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二、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隐患安全管理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由许许多多的小事及众多的环节组成。
安全管理中的隐患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无形的隐患,另一种是有形的隐患。
有形的隐患包括时间上的隐患、环境上的隐患、设备上的隐患和动态中出现的各种隐患,它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
而无形的隐患是最可怕的,它包括管理上的隐患和人的思想意识上的隐患。
人的虚伪:不懂装懂;人性的弱点:贪图省事,投机取巧,懒惰,怕麻烦;或一念之差下犯了低级错误,违反了常规,还有多年煤矿的坏习惯,看惯了、习惯了、干惯了的习惯违章,平时不注意,还以为是正常现象。
这些无形的隐患平时不易表现出来,是抽象的、隐蔽性的,一旦有机会,思想决定意识,意识支配了行为,一系列的违章现象都会发生,导致可怕的后果。
常见有隐患的人有以下几种:身体不好的病态人、两边忙的疲劳人、缺乏安全知识的新工人、贪图玩乐的青年人、麻痹大意的马虎人、不服管教的混事人、简单粗暴的鲁莽人、只顾生产的单纯人。
煤矿推进精细化管理的问题探讨

煤矿推进精细化管理的问题探讨当前国有煤炭企业,内部管理上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人浮于事,职责不清,效率低下,人力、物力浪费严重等问题,井下环境受到自然地质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矿压、瓦斯、煤尘、矿井水等对安全生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外部市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行业竞争将日益加剧。
因此,对于没有相对优势的煤炭企业,如何在竞争中取胜,是煤炭企业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
我们看到,凡是管理先进、安全形势稳定、生产效率较高的矿井,都是企业管理规范、精细的矿井,因此,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流的煤炭企业,推进精细化管理是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
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一种管理文化,其以“精、准、细、严”为基本原则,通过提升改造员工素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强化链接协作管理,从而从整体上提升企业整体效益。
精细化不能单从字面来理解,其包含了以下四个方面特征:“精”即业务要精。
业务精是对企业员工的基本要求。
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职工群众,在业务上一定要精益求精,不仅要干一行爱一行,更重要的是干一行精一行,只有这样,上才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企业才能取得效益最大化。
“细”即分工要细。
按照“物物有人管,事事有人为”的管理原则,把工作落实到位,一台机器、一个水嘴、一个灯泡的管理工作都要分到人头。
“严”即要求要严。
无论什么工种,从事何种业务,都要高标准严要求,要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作风对待自己的各项工作任务。
“实”即工作要实。
做工作办事情一定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讲实效,坚决防止形式主义现象。
总的说来通过精细化管理就是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将简单的事情流程化、将流程化事情定量化、将定量的事情信息化。
二、如何推进精细化管理工程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持之以恒、循序渐进、逐步推进,在推进精细化管理过程中,重点抓好“四个环节”:(一)转变观念,做到事事有安排工作能否取得成效,干部是决定因素,因此,在推进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管理干部必须认识到位。
煤矿管理的难点及其对策探究

煤矿管理的难点及其对策探究煤矿是我国特殊的产业。
煤炭资源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而煤矿作为这个行业中的基础运营设施,其管理难度和管理风险也相应较高。
本文将探讨煤矿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一、煤矿管理的难点1. 安全问题:煤矿管理最大的难点在于安全问题。
由于采矿过程中存在大量的煤尘、油气,假如不合理运用设备以及技术人员的不当操作、煤矿自然灾害,如煤与岩石发生滑移垮塌,都会引起事故。
这些事故牵连到生产经营成本,还可能影响到人身安全及煤矿生产的稳定性。
2. 企业管理:由于煤矿是国家重点产业,议题往往超越单纯的管理问题。
煤矿企业在运营方面,还必须面对政治、经济、社会和人民利益等问题。
有时,这些问题会同时出现,并且和煤矿的内部管理被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可能对企业管理造成极大的压力,使其在探测贫煤层、安全生产、人员管理、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提高难度。
3. 煤生产环保问题:煤炭产业会污染环境,产生二氧化碳、硫化物、氮化物、煤气、污染水、垃圾等。
有效防止这些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不仅需要符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还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等,否则很容易引起社会质疑、环保部门的罚款等。
4. 人员素质:运营煤矿需要大批的高素质人才。
他们不仅需要有一定的技能特长,还需要了解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计划能力、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煤矿作为危险等级高的行业,所需具有的品质比其它行业更高,增加了企业招聘和聘用的难度。
二、煤矿管理的对策1. 加强安全管理:安全的条件是企业管理的首位。
对危险源分析及事故处理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判定与措施,精细化管理最好。
例如,提高大数据技术在煤矿管理中的应用,基于数据分析进行预测、预警和监测,提前发现事故隐患,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2. 配备高素质人员:为招聘优秀人才,企业领导团队需要就我们的互联网信息处于一个越来越广泛的市场,为毕业生提供高的薪酬及具有吸引力的福利,这样更能够吸引人才。
3. 进行清理环保问题:煤矿作为危险等级高的行业,污染环境的可能性高。
煤矿企业经营中精细化管理问题与对策_1

煤矿企业经营中精细化管理问题与对策关于《煤矿企业经营中精细化管理问题与对策》,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煤矿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实质一般来说,煤矿企业精细化管理主要是落实相关的管理责任,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将责任划分更为具体化与明确化,同时也对相关的责任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每一位管理人员必须要尽职尽责。
把自己负责的区域内工作做到位,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文化理念,其主要目的是将社会分工更加明确化瘀精确化,与此同时,对社会管理也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
现代管理学家认为,可将科学化管理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
煤矿精细化管理实施安全质量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其主要的目的为了有效的改善煤矿企业质量考核制度不规范的现状,建立起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其主要涉及煤矿企业井下采、掘、机、运、通五个专业,对其制定较为精细的质量管理标准,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提高质量与安全管理标准,与煤矿企业质量与安全管理过程中的源头与细节抓起,对每件事、每个过程、每道工序,都做到严格控制、考核和监督,做到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事事有标准,以确保在煤矿企业实施安全化管理的过程中,将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煤矿企业精细化经营管理的必然性从目前我国煤矿企业的发展现状看,与其他行业相比,煤炭开采大多数都是井下作业,其工作环境相对比较艰苦,并且工作时间长,再加上矿工群体工作特殊性等一些原因,导致大多数煤矿企业都一直采用一种粗放型的经营管理模式。
然而,煤矿企业传统的经营理念已经不能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
而精细化的经营管理理念能够有效的改变这一发展现状,精细化经营模式运用到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煤矿掘进、运输、采煤以及机电等诸多生产环节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
运用精细化经营管理模式能够对煤矿企业各部门进行实时的监控,使煤矿企业在管理上更具规范性,能够有效的消除煤矿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从而有效的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
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之精细化安全管(三篇)

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之精细化安全管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之精细化安全管理,主要论述的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精细化安全管理细节,细节决定失败,要确保安全就必须走精细化之路。
本文从以下三个大方面论述精细化安全管理。
第一推进精细化管理的目的。
用事例分析企业由于管理环节出现漏洞,未引起重视,最后酿成悲剧,“隐患藏于细节中!”第二主要说明要远离事故,就必须克服“细节”上的疏忽和管理上的粗放,严格要求,一丝不苟。
第三分析如何实现实施精细化,要想远离事故,就必须改变心态,克服眼高手低、心情浮躁的毛病。
要强化自我约束,用理智远离疏忽、麻痹和侥幸,用规则来约束人性的弱点。
一、隐患藏于细节中当翻开尘封的煤矿安全历史档案,使我们惊奇地发现:在历史上所发生的煤矿安全事故中,有许多都是因对细节的疏忽和粗放式管理所导致的。
1970年5月14日,四川省原达县地区邻水煤矿+705水平北二采区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前未对一氧化碳进行监测,检查,导致40人中毒,其中死亡7人。
直接经济损失80万元。
xx年5月1日,四川省广安市邻水煤矿+705水平南八采区顶板事故,工人冒险进入采空区作业,导致顶板垮落,死亡2人,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
xx年7月10日,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甘坝乡煤矿因停电,没有在局扇20米范围内检查瓦斯浓度,局扇重新启风,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死亡4人,直接经济损失40万元。
诸如此类不能“见微而知著”的案例,还很多很多。
古人云:“明者见于未门萌,智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
”上述的一系列事故案例,都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的事实:许多事故往往是那些不起眼的“细节”上的疏忽和管理上粗放而导致的。
这正应了那句古老的箴言:“隐患藏于细节中”!二、精细化,为安全护航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要远离事故,就必须克服“细节”上的疏忽和管理上的粗放。
例如,xx年9月20日,四川省原南充地区李家沟煤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有水流现象,水量很小,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管理环节不细,习以为常,正常掘进,在掘进过程中导致穿水事故,矿毁人亡,死亡62人。
煤矿安全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煤矿安全工作的精细化管理随着煤矿安全工作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煤矿企业认识到,只有实行精细化管理,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矿井事故的发生。
精细化管理是指在煤矿安全工作中,通过细化管理目标、制定详细的管理措施,并进行精确的监管和检查,以实现煤矿安全管理的精准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
一、精确制定安全目标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所以必须要有明确的安全目标。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安全目标应该具体、可量化,可以通过设定生产期间事故零发生、事故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等目标来体现。
同时,还应根据不同的煤矿特点和条件制定相应的安全目标,如在易发生瓦斯事故的煤矿,要设定瓦斯事故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目标。
二、建立精细化管理体系精细化管理要求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培训教育等方面。
要制定一系列的管理规范,如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煤矿安全生产考核办法等,以规范煤矿安全工作,确保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体系,提高煤矿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三、加强安全责任落实煤矿安全管理要做到责任明确、责任到人,要求加强对各级领导和责任人员的安全责任落实。
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员的职责和权力,以及必要时对责任人员的追责和问责机制。
同时,要注重对安全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责任人员履行安全管理职责。
四、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精细化管理要求加强对矿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要对矿工进行全面的安全知识教育,使其熟悉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技能,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
同时,要加强对矿工的安全教育培训的监管,确保培训内容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五、强化安全监管措施精细化管理要求强化安全监管措施,确保煤矿安全工作的有效落实。
要加强对煤矿企业的安全检查和监督,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同时,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加强对煤矿企业的监管能力,提高安全监管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推进精细化管理的问题探讨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煤矿推进精细化管理的问题探讨当前国有煤炭企业,内部管理上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人浮于事,职责不清,效率低下,人力、物力浪费严重等问题,井下环境受到自然地质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矿压、瓦斯、煤尘、矿井水等对安全生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外部市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行业竞争将日益加剧。
因此,对于没有相对优势的煤炭企业,如何在竞争中取胜,是煤炭企业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
我们看到,凡是管理先进、安全形势稳定、生产效率较高的矿井,都是企业管理规范、精细的矿井,因此,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流的煤炭企业,推进精细化管理是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
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一种管理文化,其以“精、准、细、严”为基本原则,通过提升改造员工素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强化链接协作管理,从而从整体上提升企业整体效益。
精细化不能单从字面来理解,其包含了以下四个方面特征:“精”即业务要精。
业务精是对企业员工的基本要求。
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职工群众,在业务上一定要精益求精,不仅要干一行爱一行,更重要的是干一行精一行,只有这样,上才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企业才能取得效益最大化。
“细”即分工要细。
按照“物物有人管,事事有人为”的管理原则,把工作落实到位,一台机器、一个水嘴、一个灯泡的管理工作都要分到人头。
“严”即要求要严。
无论什么工种,从事何种业务,都要高标准严要求,要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作风对待自己的各项工作任务。
“实”即工作要实。
做工作办事情一定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讲实效,坚决防止形式主义现象。
总的说来通过精细化管理就是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将简单的事情流程化、将流程化事情定量化、将定量的事情信息化。
二、如何推进精细化管理工程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持之以恒、循序渐进、逐步推进,在推进精细化管理过程中,重点抓好“四个环节”:(一)转变观念,做到事事有安排工作能否取得成效,干部是决定因素,因此,在推进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管理干部必须认识到位。
一要转变观念。
部分管理人员对精细化管理存在一些错误认识,有的已经习惯于粗放式的管理方法,对各项工作都是以包代管,大而化之,认为煤矿就是粗糙管理,不适合精细化管理;有的认为自己工作已经做的很好,没必要搞精细化管理;有的认为地质条件差、人员少,为搞不好精细化找理由。
这些认识都是推进精细化管理中的障碍,要克服这些消极思想,就要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到先进矿井学习,亲身感受到精细化管理带来的成效,开阔视野,认识不足,找出差距,消除自满情绪和畏难情绪,树立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决心和信心。
二要转变作风。
管理干部要做到靠前指挥、深入现场,深化、细化管理,养成“细心、耐心、细致”和“勤思考、亲自干、敢负责”的习惯,要经常深入现场、深入井下,严密控制各个生产环节,理顺工作过程,细分工作职责,明确目标任务,对每项工作、每个任务,都要安排到人,安排到位,不留任何死角和盲点,做到事事有安排。
三要加强学习。
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精细化管理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成为管理高手和本专业的内行,才能在安排工作中做到科学合理,细致周到,有利于工作任务的完成。
(二)完善制度,做到事事有标准煤矿管理制度是煤矿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共同遵守的规定和准则,如果没有统一的规范性的管理制度,煤矿就不可能正常运行,因此,要保证煤矿的规范化和精细化运作,必须具备规范的、精细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标准,才能依据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标准,判断员工的操作行为和工作结果是否符合制度和标准要求。
但是,当前就煤矿推行精细化管理而言,一方面缺乏完善的、细化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另一方面,完善的、细化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得不到很好的执行。
因此,必须从完善、细化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入手,建立一整套包括组织机构设计、职能分工、岗位职责说明、工作流程以及各个专业的工作标准和管理制度,员工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守。
同时,要确保编制的制度和标准是规范的,实施过程是规范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管理制度体系的整体运作是规范的。
因此,建立的各项制度和标准,必须要深入调研、仔细推敲、认真琢磨,尽量细化,符合煤矿科学原理,避免管理漏洞,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要把规范员工行为作为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采取加强教育、潜移默化、循序渐进、持续推进等一系列有效手段,增强员工的规范意识,形成遵纪守规的良好习惯。
从而形成覆盖全面、方便操作、易于判断、合法合规合理的制度体系,并形成制度和标准可以执行、能够执行、容易执行、自觉执行的环境和条件,确保制度和标准能够规范员工的每一个行为,具有真正的规范性和执行效力。
(三)强化责任,做到事事有人管责任是推动各项规章制度和任务落实的尚方宝剑,如果没有把责任明确到每个人身上,则每个人身上都无约束、无压力、无动力,容易导致推诿扯皮、不了了之。
因此,要顺利完成各项工作,必须强化责任,通过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工作的量化分解,使每个岗位都有责任、各项工作层层分解,实现从区队、班组到个人,都权责清晰、责任明确。
要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领导干部第一责任人制度,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做出表率,自觉履行自身职责,才能起到示范、督促作用。
同时,按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原则,在日常工作中,建立层层负责的责任制,在临时工作中,指定责任人,赋予其一定的职责,并加强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
对于不能严格履行职责、按时完成任务的,要根据规定,进行责任追究,做到对号入座,一视同仁,才能确保层层有压力,工作有动力,事事有落实。
(四)严格奖惩,做到事事有考核要通过考核、奖励、处罚等手段,引导、培育、推进精细化管理。
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大家管理精细化,但在考核方面、激励方面没有先行一步,与精细化接轨,就必然导致精细化落不到实处。
在考核过程中,本着有利于推进工作,有利于调动积极性的原则,严格加以考核。
一是考核要具有层次性,一级考核一级;二是考核必须具有全面性,从管理者到每一名员工,从经营管理到安全生产,都要进行考核;三是考核要做到严字当头、铁面无私、严格标准、严格要求,领导干部和工作责任人要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四是考核要真实有效,一切从实际出发,查实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做到数据准确、过程真实、结果可靠,被考核者信服。
五是要根据考核结果,严格奖惩兑现。
考核结果是检验工作成效、激励个人进步的有利武器,通过奖励,对于工作优异的给予肯定和表扬,促其继续保持和发扬光大,对于工作消极、成绩较差的给予否定和批评,促其消除过错、整改提高。
总之,在推进精细化管理过程中,通过转变观念、完善制度、强化责任、严格考核,形成一个持续推进、循环往复过程,可以逐步推进精细化管理向更高层次发展三、推行精细化管理工程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有些煤炭企业对“细节决定成败”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层,为了单一追求精细化,往往在管理中追求一些冗赘的环节和步骤。
更有甚者,只是为了精细化而精细化,把精细化看作一种形象工程,不计成本地推行,从而增大管理和运营成本,与精细化的初衷适得其反。
繁琐的管理制度和复杂的管理程序带来很高的操作成本,不可避免地降低了效率。
只有正确理解精细化,才能为下一步的管理打好基础。
(一)充分考虑企业基础,避免企业文化差异影响推行精细化管理要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
目前对于国有企业特别是矿山企业,很多还缺乏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土壤,在企业管理手段上还停留在传统管理、科学管理,在管理中使用的权变理论,艺术成分较多,在这样的企业文化背景下推行精细化管理工程,必然会遇到很大阻力。
一方面,缺乏推行精细化管理者;另一方面,缺乏接受实现精细化的员工,在实践中精细化的要求往往被看成是“吹毛求疵,没事找事”,因此这就难于落到实处。
同样的原因,企业如不顾实际情况,强行推行精细化管理工程,必然会引发一些新的矛盾,最后也偏离最初的设计目标,事倍功半。
所以我们在推行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和企业文化建塑结合起来,增强大家的凝聚力,爱岗敬业,形成上下一心追求极至的大众思维模式。
(二)讲究实效,避免玩数字游戏精细化更多的是要求数字说话,但沉溺于数字,往往会被数字假象所迷惑,而导致战略决策的失误。
企业决策并不是一个透明的过程,必然要建立在若干假设之上,这其中就包括对数字的假设,对数字背后的假设,同样的,企业决策往往面临的问题是数字太多,数字的真实性、有效性问题突出,往往是一些相互矛盾的数字同时出现,如何取舍、如何平衡,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
所以我们在推行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不能单纯追求数字,一定要讲究实效,紧扣目标。
(三)扎实推进,避免盲目冒进推行煤矿精细化管理要有阶段性目标,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一蹴而就,而只能是步步为营,把精细化管理一步一个台阶,推向新的高度。
(四)提高执行力,避免走过场精细化管理“赢在执行”,但往往一些精细化管理细则很难得到有效的执行。
究其原因,或是所制定的规章制度不符合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没有充分考虑到执行人的反应,在执行层面缺乏可操作性,只是领导们的一厢情愿,致使精细化管理出现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最后掉在地上的尴尬局面;或是设计得很精良,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执行不力、执行不到位、执行打折扣。
只有不断提高执行者的素质,大力提高执行力,才能确保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
(五)建立长效机制,避免虎头蛇尾精细化管理是关系发展目标能否实现的大事,所以推行精细化管理工程过程中决不能一阵风、搞运动,要有目标、有组织、有步骤,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推进。
要建立长效机制,把推行精细化管理工程与企业的各阶段工程、任务、目标、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和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才能起到实效,而不显虎头蛇尾。
要做好完善责任机制,狠抓干部责任落实;完善监督机制,狠抓过程控制;完善考核机制,强化从严考核;完善执行机制,强化奖惩兑现。
(胥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