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厂加氯系统常见故障及其分析1
电解海水制氯系统运行常见故障分析

电解海水制氯系统运行常见故障分析电解海水制氯系统是一种常用于海水淡化、污水处理和工业生产中的技术。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故障,影响到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产生优质的氯气。
本文将针对电解海水制氯系统运行常见故障进行分析,以便及时排除故障,确保系统运行稳定。
一、电极出现腐蚀电解海水制氯系统的核心部分是电极,它是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的重要部分。
电极的主要成分是钛和铂,钛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铂能够提高电极的电催化性能。
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电极可能会出现腐蚀的情况,导致电极性能的下降。
针对这种故障,我们应该及时对电极进行维护和更换。
通常情况下,电极的寿命为3-5年,如果长期运行过程中出现腐蚀现象,应立即更换电极。
在更换电极之前,需要对电极进行清洗、检查,保证其它部分不受损坏。
二、电极间距过小电极间距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电流密度的重要参数之一。
如果电极间距过小,将导致电极之间的电流过大,不利于制氯的过程。
针对这种故障,我们需要及时调整电极间距。
电极间距的调整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般来说间距应该在2-5mm之间。
如果发现电极间距过小,可以适当调整电极间距,以提高制氯效率。
三、电解槽出现泄漏电解海水制氯系统的电解槽是制氯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如果出现泄漏,将导致系统产生一些安全问题。
针对这种故障,我们应该及时排查泄漏原因,并进行维修。
泄漏的原因很多,可能是电解槽构造不好、电解槽内部积累了水和氯气等等。
在操作和维护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及时对电解槽进行检查和维修,保证电解槽的有效运行。
四、电源电压异常电解海水制氯系统需要稳定的电源供电,如果电源电压不稳定,会影响到制氯效果。
针对这种故障,我们应该及时进行电源检查,确保电源电压正常。
如果发现电源电压不稳定,可以通过安装稳压器或者UPS等设备,提供稳定的电源供电。
五、电解槽水位异常针对这种故障,我们应该及时检查电解槽和水泵,确保水泵正常运行,提供稳定的水源供应。
如果发现电解槽水位异常,可以对水泵进行清洗和维修,保证电解槽中供水的正常运行。
加氯机操作维护保养

加氯装置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1.氯压正常不能满负荷加氯。
水压不够、水射器堵塞。
提高水压,清洗水射器。
2.高加氯量能控制,低加氯量不能控制。
真空调节器止回装置没有充分节流。
膜片损坏。
清洗真空调节器止回装置。
检查垫片,更换膜片。
3.水射器真空度正常,低加氯量能控制,高加氯量转子不稳定。
氯气供给不足或气路局部堵塞。
加大供气量或更换氯瓶,清洗真空调节装置,清除气路堵塞。
4.水射器真空度够,氯压正常,加氯装置不加氯。
从V形槽上游至差压调节阀上部的管子脱开或渗漏。
重新连接好管子。
若管子开裂、扭结或端部有缺陷,则更换管子拧紧管子螺母。
5.转子上下跳动,并伴有滋滋声。
差压稳压阀出现故障,平衡膜片可能破裂,导致流量不稳定。
更换新膜片。
6.当手动调节加氯量时,转子在某一刻度上停止,继而根据旋钮调节方向上升或下降出现一段非线性调节区。
V形槽内有杂质,清除杂质。
7.加氯或停止加氯时,加氯机有轻微漏氯现象,并伴有滋滋漏气声。
一般从各种密封圈、O形圈处漏气。
拆下密封圈或O形圈,涂适当硅胶,重新装好。
若发现O形圈,密封圈变形,老化,立即更换。
8.关闭氯源,水射器工作,转子始终落不到流量管底部止挡块处。
转子流量计上游处有空气渗漏或转子流量计脏。
检查真空调节器膜片,包括中心密封件,检查安全卸压膜片和结合面,清洗转子流量计。
9.转子不随V形槽调节旋钮的拧转量而均匀或此例地升高或下降,而是在V形槽调节量有小改变时突然地“跳上或跌下”。
拆下V形槽组件并清洗V形槽(使用牙刷和热水通常就十分有效)。
一般保养:1.泄漏检查:警告:进行泄漏检查时,请一定戴上合乎规格要求的防毒面具。
(1)氯气泄漏:为了防止出现可能的窒息,严重的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绝不允许有任何渗漏存在,如有渗漏必须立即纠正。
在进行渗漏试验时,应使用浓氨水沿氯气管路,特别是接头或可能漏氯的地方靠近熏查,如有漏氯,将有白色烟雾产生。
当发现渗漏时应立即关闭氯源,并启动通风装置将其排出。
电解海水制氯系统运行常见故障分析

电解海水制氯系统运行常见故障分析电解海水制氯系统是一种用于生产氯的工业设备,通过电解海水来生成氯气和氢气。
这种系统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系统也会出现各种故障。
本文主要针对电解海水制氯系统运行中常见的故障进行分析,以便工程师们在日常维护中更好地解决问题。
一、系统无法启动1. 电源故障:首先检查系统的电源,确保电源正常供电。
如果电源出现故障,可能是电源线路受损或者电源设备本身损坏,需要及时更换或修复。
2. 控制系统故障:若电源正常,但系统仍无法启动,可能是控制系统出现故障。
可以通过检查控制系统的连接线路和控制面板来确定问题所在,或者查看控制系统是否有报警信息。
3. 电解槽内部故障:如果以上两点都正常,但系统仍无法启动,可能是电解槽内部出现故障,例如电极腐蚀、电解槽损坏等,需要及时检修或更换电解槽。
二、产氯量下降1. 电解电流异常:当系统产氯量下降时,首先要检查电解电流是否异常。
可能是电极损坏、电源不稳定或者电解槽内部故障导致电流异常,需要维修或更换相关部件。
2. 海水浓度不足:另外一个原因是海水进入电解槽的浓度不足,可能是海水处理设备故障或者管道堵塞,需要及时维修或疏通。
3. 清洁不及时:电解槽在长期运行中会有污垢堆积,会影响电解效果,需要定期进行清洁维护,保持电解槽清洁。
三、氢气泄漏2. 控制系统故障:检查控制系统是否对氢气泄漏进行了检测和报警,如果没有检测功能或者报警系统出现故障,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
3. 管道连接松动:氢气泄漏还可能是由于管道连接松动或者密封不严造成的,需要检查管道连接部分并重新安装密封件。
四、电解槽腐蚀1. 浓度过高:当电解槽出现腐蚀时,可能是海水浓度过高造成的,需要适当调整海水处理设备的操作参数,降低海水浓度。
2. 电极材料不匹配:另外一个原因是选用不合适的电极材料,需要更换合适的电极材料,提高耐腐蚀性能。
3. 清洁不及时:定期清洁电解槽是防止腐蚀的有效措施,保持电解槽表面清洁能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加氯系统维护方案

加氯系统维护方案目前加氯系统所存在问题:1、自动切换阀卡涩2、加氯管路有堵塞现象,供氯量不足时常发生管路结霜现象3、6、7#加氯机进出气阀腐蚀锈死4、真空调节器在蒸发器出气阀关闭加氯机不停运状态下运行时间过长有轻微漏氯现象。
5、2#电动减压阀5年未维护6、1#、2#加氯机在停运时浮子有跳跃现象。
7、2#漏氯探头报警器低漏氯报警根据加氯系统所存在问题进行维护。
计划维护方案如下:一、维护时不需停运加氯系统的设备:1、液氯蒸发器、所对应的真空调节器及减压阀2、加氯机二、维护时需停运加氯系统的设备:加氯管路三、计划维护时间:三天四、具体实施步骤:1)维护内容:蒸发器热水筒进行清洗及表面除垢、喷漆,内筒检查更换镁棒,更换温度传感器,更换电极柄把手。
1#、2#真空调节器内部杂质清理,更换1#真空调节器膜片2#电动减压阀内部杂志清理,更换2#减压阀膜片(1#减压阀2月份已维护),安装电加热器清洗氯气过滤器清洗加氯管路,清理1#自动切换阀更换液氯歧管角阀(2个)及手动球阀(2个)清洗7台加氯机V型槽及流量计根据实际情况更换部分密封垫圈2)维护方法及计划时间:第一天:对停运蒸发器(1#)维护进行维护,维护前先运行10min,将桶内氯气抽尽。
拆除蒸发器,清洗内胆表面水垢,清洗内部液氯杂质,喷漆,桶内用棉布擦洗干净并用碘钨灯炙烤一晚。
对2#真空调节器及电动减压阀进行维护。
清洗正压管路过滤器。
计划时间10:00-18:00。
拆除蒸发室内东墙至蒸发器进口处液氯歧管,用水冲净后用氮气吹干;对墙内液氯歧管至手动球阀处管路用水冲净,手动球阀拆除,管口处接消防水管排水;将氯库内液氯歧管最东侧两个角阀拆除,用水冲洗管路,手动球阀处排水;全部冲洗干净后用氮气吹干,更换手动球阀;清洗1#自动切换阀。
更换6#、7#加氯机进出气阀门。
计划时间20:00-2:00.第二天:安装、复位1#蒸发器。
检查1#蒸发器及管路确已连接紧密后投运。
拆除2#蒸发器,清洗内胆表面水垢,清洗内部液氯杂质,喷漆,桶内用棉布擦洗干净并用碘钨灯炙烤一晚。
电解海水制氯系统运行常见故障分析

电解海水制氯系统运行常见故障分析电解海水制氯系统是利用电化学原理将海水中的盐分分离成氯气和氢气的过程。
这种系统在海水淡化和海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故障。
下面将对电解海水制氯系统常见的故障进行分析。
最常见的故障是电极堵塞。
在电解海水制氯系统中,电极是直接与海水接触的部分,由于海水中含有杂质和盐分,会导致电极表面堆积层物质,从而降低电解效率。
当电极堵塞严重时,可能会导致电极无法正常工作,此时需要对电解槽进行清洗和维护。
电极腐蚀也是一个常见的故障。
由于电化学反应的进行,电解海水制氯系统中的电极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腐蚀,导致电解效率下降。
如果电解槽中的电解液组成不平衡,也会引起电极腐蚀。
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电极的状况,以及电解液的组成,及时更换电极和调整电解液的配比。
电源故障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电解海水制氯系统需要外部供电才能正常工作,如果供电不稳定或者出现故障,可能会导致系统无法运行。
此时需要检查电源连接是否正常,排除电源故障。
还可能会出现溢流故障。
由于电解槽内液位的波动和浮球控制不准确,有可能会导致溢流的情况发生。
溢流可能会导致电极和其他部件受损,同时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需要定期检查溢流系统的工作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维护。
还可能会出现控制系统故障。
电解海水制氯系统的运行通常需要通过控制系统来实现自动化控制,如果控制系统出现故障,将会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控制系统的工作情况,如触摸屏、PLC等设备的连接是否正常,如有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电解海水制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故障,包括电极堵塞、电极腐蚀、电源故障、溢流故障和控制系统故障等。
为了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
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故障,还需要及时联系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维修。
加氯消毒工艺故障解决方法.

加氯消毒工艺故障解决方法
一、给水消毒工艺中,什么叫氯氨消毒?
被消毒的水中氨氮含量0。
05/1时,便在加氯前先加氨或氨盐,再加氯使之生成化合性氯的消毒方法叫氯氨消毒。
二、在加氯消毒过程中,为使氯瓶不发生意外爆炸事故,应对氯瓶本身采取何种措施?
应采取的措施有:
(1)氯瓶不要在暴日下暴晒或靠近高温处;
(2)在瓶口装上低熔点完全塞。
(3)在装液氯时,不能装满,只能装氯瓶容积的80%,留出20%的空间供液氯汽用。
三、为了防止氯瓶进水,应采取什么措施?
为了防止氯瓶进水除了在加氯机上采取一定措施(如设置单向阀)外,还一般要求液氯不能完全用完,更不能抽吸成真空状态,一般氯瓶内的剩余压力保持到0.1Mpa。
四、使用氯气消毒水处理时,为什么氯瓶内不准进水?
使用氯气消毒水处理时,为什么氯瓶内不准进水?因为氯瓶进水后,瓶内氯液便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盐酸,盐酸对氯瓶有强烈的腐蚀作用,甚至使氯瓶发热而产生爆炸等严重事故,所以氯瓶内不准进水。
电解海水制氯系统运行常见故障分析

电解海水制氯系统运行常见故障分析
电解海水制氯系统是现代化水处理系统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可以通过电解海水中的盐分来制备氯气,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
虽然这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表现稳定,但是运行过程中仍然可能遇到一些常见故障,下面是对这些故障的分析说明。
1. 电极污染故障
电极污染故障是电解海水制氯系统运行中最常见的故障之一。
该故障的产生原因是电极表面沉积的物质导致电极表面积累,进而阻碍电解反应的进行。
电极污染通常是由于水中成分的异常变化引起的,如水中杂质浓度过高,水温过低等。
当电极污染时,可以进行清洗电极,或更换电极。
2. 电流不稳故障
电流不稳定是电解海水制氯系统运行中另一个常见的故障,该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电流电压变化过大引起的,或是电源不稳定。
当出现这种故障时,可以检查电流和电压是否稳定,或者将系统接到稳定的电源。
3. 盐度不一致故障
电解海水制氯系统需要海水来进行制氯,但不同地区的海水盐度不一样,这可能会导致系统出现盐度不一致故障。
当盐度不一致时,可能需要调整电解温度和水流量,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4. 温度过高故障
温度过高是电解海水制氯系统运行中的另一个常见问题,这可能是因为电极中的电解反应导致发热,或者是系统本身设计不良造成的。
当温度过高时,可以尝试降低电流和电压,或者增加电解液的流量以帮助散热,并及时更换散热部件。
5. 气泡过多故障
电解海水制氯系统可能会产生大量气泡,这主要是由于电极受到了机械冲击或氧气过剩引起的。
当出现气泡过多的问题时,应及时将电解液清醒,清除电极表面的气泡,并检查系统的压力,确保其正常运转。
电解海水制氯系统运行常见故障分析

电解海水制氯系统运行常见故障分析电解海水制氯系统是一种利用电解海水产生氯气的技术,一般用于海水淡化厂、游泳池及其他需要消毒的场所。
由于系统复杂性和操作不当等原因,常常会发生一些故障。
下面将对电解海水制氯系统常见故障进行分析。
电解槽温度过高是经常发生的故障之一。
电解槽温度过高会导致电解膜受损,影响制氯效果。
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电流密度过大、水质不良或电解槽冷却系统故障等。
解决方法是调整电流密度,改善水质,及时修复冷却系统故障。
电解槽渗漏是容易发生的故障之一。
电解槽渗漏会导致海水与电解液混合,降低制氯效果。
渗漏的原因可能是电解槽密封不良、电解槽壁厚度不够或电解液浓度过高等。
解决方法是更换密封件,增加电解槽壁厚度,调整电解液浓度。
电解槽电流异常也经常出现。
电解槽电流异常可能是电流过大、过小或不稳定造成的。
电流过大可能是电解液浓度过高或电解液温度过高,解决方法是调整电解液浓度和温度。
电流过小可能是电解液浓度过低或电极老化,解决方法是增加电解液浓度或更换电极。
电流不稳定可能是电源故障或电解槽内电解物质分布不均匀,解决方法是修复电源故障或重新调整电解槽内电解物质分布。
电解槽产生的氯气泄漏也是一个常见的故障。
氯气泄漏会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氯气泄漏的原因可能是电解槽密封不良、气体管道破裂或操作不当等。
解决方法是更换密封件,修复破裂管道,加强操作培训。
电解海水制氯系统运行常见故障分析主要包括电解槽温度过高、电解槽渗漏、电解槽电流异常和氯气泄漏等问题。
针对这些故障,需要及时调整电解槽参数,修复漏水问题,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定期维护和保养也是避免故障的重要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厂加氯系统常见故障及其分析
水厂加氯系统常见故障及排除
1、汽化量不足及其解决方法
液氯汽化的过程,在物理学中是吸热的过程,此时,必须连续不断地向液氯投入足够的热量,液态氯才可能连续不断地汽化成气氯。
通常采用液氯自然汽化的形式,空气中的热能通过瓶壁足量的传入到瓶内,液氯就会足量的蒸发。
目前我厂没有液氯蒸发器,依赖气温对氯瓶内的液氯进行自然蒸发,液氯汽化量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越高,汽化量越大,温度越低,汽化量越小,甚至不能汽化;冬季普遍存在汽化量不稳定的问题,影响了投加效果。
虽然各厂都采用了一些诸如水喷淋、电炉烘烤等临时应付措施加速其汽化,但仍存在问题。
如直接对氯瓶喷水,加重了氯库内的湿度,使加氯间内的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对钢瓶外壳及氯库内真空调节器等设备产生腐蚀。
其解决方法为:
1)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考虑配备相应规格的蒸发设备,如液氯蒸发器等。
2)增加并联使用的氯瓶的个数。
3)使用电热毯、取暖器等提高加氯间的温度。
在压力管路上缠饶电加热头;真空过滤罐处安装红外辐射取暖灯,真空调节器配套的(220V6W|)电加热套必须24小时得电工作(我厂的电加热套未接)。
4)在保证加氯间干燥通风的情况下,采用风循环,加速氯瓶周围空气的流动达到传热的目的。
2、加氯量调不上去的原因及及其解决方法
2.1 加氯量控制阀处真空度低,加氯量调不上去
这种故障说明加氯系统负压小,其主要原因一是产生负压的水射器工作不正常;二是负压管路有泄漏。
判断水射器工作是否良好可采用如下办法:关闭供给水射器氯气管路的阀门,打开水射器的氯进口管的活接头,用手轻轻放到接口处,应有明显吸力,吸力越大说明水射器工作状态越好。
若吸力不大或没有吸力说明水射器工作不正常。
若水射器工作良好,仍有此故障,说明负压管路有泄漏,需要逐段检查重点为管路接口,如连接真空表的软管接头处。
水射器未能正常工作原因如下:
(1) 供给水射器的压力水不足或压力不够(应有压力显示),这就要检查水射器的供水管路中的阀门过滤器是否有堵塞,切忌取掉阀门过滤器否则损坏了水射器得不偿失。
(2) 水射器喉管处有杂质,这就要拆洗水射器,清洗水射器喉管及相关的单向阀应用温水(注意:氯气含杂质多如氯化钙等,常会使水射器喉管堵塞且不易清洗,供给的高压水若含有泥砂也易堵塞喉管)。
(3) 未遵守水射器的安装规范。
射器进水管接口用管螺纹与上水管道相连,水射器出口使用直径25-50塑料管相连接,水射器出口溶液管直管段不应小于2m,否则将影响水射器送氯性能。
水射器
应尽量靠近加氯点安装,当水射器距加氯点较远时,按参考标准选用加氯管的口径,加氯管口径大小将严重影响氯量,否则不产生负压。
保证水射器处水压高于投加点压力!加氯机加氯量在4kg/h或以下的用DN20管、加氯量在10 kg/h,的用DN25管或DN32管。
2.2 加氯量控制阀处真空度很高,加氯量调不上去
该故障产生的原因是气源不足,应检查真空调压器是否打开、开启度是否过小、通向加氯量控制阀的管路是否阀门没开好、氯瓶角阀是否打开、连接氯瓶的柔性管是否堵塞、角阀是否堵塞等。
也有可能是真空调节阀或气源管路堵塞,产生的原因往往是由于氯气中的杂质沉积引起。
此时,拆卸真空调节阀,进行检查清洗。
2.3 水射器冰堵及负压管道冰堵
1)现象:水射器内腔出现结冰,加氯量下降不能正常工作
2)原因:由于水射器在加大氯量、水射器的压力水不够或压力出现不稳定的波动的情况下(一般在低于0.2MPa),出现内腔溅水,水和氯气融合后在较高真空情况下发生结冰。
结冰后如果没有足够的
环境温度使之融化,就会越积越多,最终导致气路狭窄,使加氯量下降,当结冰达到某个平衡状态时,这个过程就不会再继续,但冰也不会自动消融。
最后造成气路不畅,影响投加效果。
解决方法:将水射器安装在室内,保证其工作环境的温度。
在加氯压力水管上连接加压泵,目的是在当出厂水压力不够时向压力水管道补充水量加压。
2.4 负压管道冰堵
(1)原因:当停止水射器压力水时,管路中的真空将水吸入到加氯机内,当投加点有压力时,也可将水倒流到加氯机内。
(2)解决方法:
1)检查水射器止回阀的密封O形圈,进行清理或更换。
2)必要时需更换止回阀膜片。
3)在加氯机出气口处安装一个球阀,在停止水射器压力水时先关闭球阀。
4)可以在真空管路上安装一个泄水阀,当真空管路中有水时会自动将其排出。
3、氯气正压管道泄漏的原因
现代真空加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氯气流量调节控制环节的安全性。
但是从氯瓶出气至加氯机真空调节器之间的正压管路及正压切换系统仍存在许多可能的泄漏点,是目前氯气使用中的主要安全隐患。
(1)原因:
1)氯瓶及其附件存在隐患,如氯瓶内的输氯导管断裂或松脱;角阀在开启的过程中打不开、漏气或变形折断等。
2)垫圈重复使用,螺纹管接头装配不当,螺栓型号和球阀的型号不配套。
3)正压管线的管材、管件、阀门的材质未按氯气标准要求选用。
球阀的材质不是专门的防腐材质;造成氯气泄露,与空气中的水汽结合,腐蚀速度加快,所以导致使用时间不长,频繁更换,存在泄氯的隐患。
各厂正压管道上的球阀更换了频繁。
4)管路系统及氯瓶操作未考虑防液氯或氯气冷凝的措施。
(2)解决方法:
1)严格执行氯瓶验收制度,对角阀打不开的氯瓶,可用工具顺角阀的轴向轻轻敲击阀芯,使其锈蚀层松动,再用专用工具适当用力开启;若还打不开,则应对氯气供应商派专人处理。
2)严格按氯气使用标准选择、安装、维护正压管路的管道、接头及阀门。
3)尽可能的简化正压管路及切换系统,将正压连接点的数量降至最少,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的泄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