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苏教版小学语文三上《20军神》【市一等奖】优质课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军神》ppt课件(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课件)

见面了,不过三十年后的闰土改变太大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
的呢?有兴趣知道的同学,请去找鲁迅的小说——《故乡》来读读吧!
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知识与技能:
1、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等词语。
2、学习生字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通过具体事例来悟出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练习给各段加小 标题,培养
综合概括能力。
4、理解五段课文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朗
读、小组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 为别人想得
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 了不起的伟
人。
教学重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 教学相关资源:相关课件
震惊的沃克先生不敢相信地注 视着眼前的这位年轻人,他心中会
沃克医生称
刘伯承 军神
惊
人
求治 术前 术中 术后 的
毅
镇定、平静
一声不吭
力
说一说你知道的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
周总理与少先队员在一起
毛主席和少先队员 在一起
学们先看大屏幕。 2、出示刺猹的图片。 ①师引述: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 地,都种着 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在做什 么呢?谁能把这幅 画的内容续下去?
②请全班的同学看图,背诵第一自然段。 ③小结:看来同学们对上一节课的内容掌握得不错。 这幅画可以看出闰土是 个怎样的少年呢?(机智勇敢) 3、过渡:闰土还不只机智勇敢,他还有很多特点呢?接下来我 们一起来学 习课文。
二、品读体会 1、课文讲了闰土几件事?你对哪一件事情最感兴趣?捕鸟、拾 贝、刺猹、 观鱼 2、 在这四件事中,我们还能了解到闰土的什么特点呢?请同学 们根据阅读 提示学习课文。 出示阅读提示:自由阅读课文,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 外貌、动 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把你印象 最深的、最感兴 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然后和老师同学交流讨论。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军神ppt课件(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课件)

综合概括能力。
4、理解五段课文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朗
读、小组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 为别人想得
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 了不起的伟
人。
教学重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 教学相关资源:相关课件
D、课文最后说他们从此没有再见面,其实三十年后,他们俩又
见面了,不过三十年后的闰土改变太大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
的呢?有兴趣知道的同学,请去找鲁迅的小说——《故乡》来读读吧!
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知识与技能:
1、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等词语。
2、学习生字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通过具体事例来悟出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练习给各段加小 标题,培养
你知道他 是谁吗?
刘伯承的故事
1916年,24岁的刘伯承参加了蔡锷“讨袁护 国运动”,在一次战斗中,敌人的炮火、子弹疯 狂的轰射过来,为了救一位战士,刘伯承猛扑过 去,敌人的一颗飞弹射中了他,从颅顶穿过,又 从右眼眶飞出,刘伯承当即昏倒在地,血流如注。 当他苏醒过来,用手摸摸伤口,黏(nián)糊糊 的都是血块,在那血块中,他又摸到了一个圆球, 啊?眼珠!
长句朗读
一位头缠绷带的年轻人\走进了重庆城里\一 家德国人开的诊所。
语气朗读
“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 能如此镇定。”(不悦)
“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 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敬佩)
文章线索
求治 — 术前 — 术中 — 术后
根据课文 线索仔细体会 故事情节及其 语言。
②请全班的同学看图,背诵第一自然段。 ③小结:看来同学们对(机智勇敢) 3、过渡:闰土还不只机智勇敢,他还有很多特点呢?接下来我 们一起来学 习课文。
军神教案_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0课军神教案设计

军神教案_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0课军神教案设计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0课《军神》写的是刘伯承在一次摘除眼球的手术中,不施麻药,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做完手术的事。
小编在此整理了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0课《军神》教案设计,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0课《军神》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抓住中心句,联系上下文,体悟其真正内涵。
2、运用课文语言练说,以内化语言,强化感受。
3、分角色朗读,读出体会和感悟。
4、联系自身情况,谈谈感受。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点明中心句。
1、题目军神是从哪儿来的?2、把沃克医生说的话读一读。
二、理解中心句1、齐读。
2、有几句话?3、指导朗读:体会一下该怎样读?三、联系上文内容,体会内涵。
1、沃克医生怎么知道刘伯承是一位军人的呢?哪一节写的?(生边默读边思考)2、分组朗读第一节。
师读旁白,生体会镇定。
3、沃克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我们分别从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来体会朗读。
4、手术前,从哪儿看出刘伯承是军神?生边默读边练说:手术前,刘伯承坚决______,坚定认为能_____,行为也很________! 追问:他为什么坚决不愿意使用麻醉剂?5、分角色朗读第2节,体会坚决。
6、手术中,从哪儿看出刘伯承是位军神?生边默读边划重点词边练说:手术中,连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都_____,可刘伯承______,一条崭新的床单竟然被他______。
追问: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为什么双手微微发抖?联系下文说说。
一条崭新的床单竟然被他抓破了,你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7、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女生读出沃克医生担心、紧张的神态,男生读出刘伯承忍受剧痛的坚强。
8、过渡:沃克是在什么情况下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同学们轻声读第5节,然后回答。
练说:沃克问刘伯承_____,刘伯承笑着说___。
在这种情况下,沃克称刘伯承为________。
9、想象一下,沃克这样喊时脸上会露出怎样的神情?哪个词语告诉我们这一点?师点拨:失声喊道,不由自主地喊起来,人只有在惊讶到了极点的时候才会这样喊。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军神PPT课件(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课件)

1.
出示词卡,认读字词。
1正音。
2“开火车”读,齐读。
2.
指导朗读。
1自由读。
2指图读词语,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武器。 3指导:这一课的词语都跟军事有关,朗读时要响亮、有力, 体现我人民解
放军个英勇威武。
4范读、齐读。 三.指导写字
1.出示范字,引导学生观察:陆、空、导、弹、枪。 2.学习偏旁。 3.重点指导:陆、导、枪。 4.学生练写。 第二课时
一.
检查复习,巩固旧知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用“寒、流、滑、绳”口头扩词。 3.背诵关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韵文,帮助学生积累。 二.指导
书写,检测效果
1.认识新偏旁“羽”。
2.学生看笔顺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3.反馈检查,说说“刺、蛇、寒、翠”的笔顺。
4.教师范写难写的字。
5.学生在习字册上练习。
三. 写好生字ຫໍສະໝຸດ 1. 出示生字,引导观察:坦、克、潜、艇、舰。 2. 重点指导:潜、艇。 3. 学生练写。 四.
作业
1. 课后第三题抄写。
2. 扩词:
步( )(
)(
)
导(
()
空( )(
)(
)
枪(
()
3. 找出一些军事方面的图书看看,读读。
)
)
(
)
)
(
识字 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观察图画体会字义,初步了解象形字、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激发学生 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师放音乐,出示投影),小朋友,我们到啦!请大家仔细看看, 野外怎
么样?
二.看图说话学字词
1. 冬天到了,天气怎么样? 1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 2相机出示词卡,让学生认读:大雪、北风。 3讲词卡贴在相应的事物旁。 4小朋友,冬天到了,有时气温会突然下降,让人感到特别冷, 那是因为北 方来了强冷空气,这强冷空气就叫“寒流”。出示词卡, 认读。 2. 天这样冷,有些动物都躲到洞里去生活了,是哪些词语?你认 识吗?
国标本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军神》优秀PPT课件下载

3
“同意”就是“答应”的意思,这两个词的意思相近,我”、“答应”。
5
指名读,出示“请求”、“恳求”。
6
这两个词的意思怎么样?
7
指名读,出示“紧盯”、“注视”。
8
这两个词也是近义词。
3. 练习。
1
指名读三组词。
2
齐读。
4. 反馈。
1
指名认读词语。
2
纠正错误读音,齐读词语。 三.
返回
刘伯承知道 ,他宁可
,但是 。
返回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强一笑, 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返回
联系上下文 联系实际 展开想象 抓关键词
返回
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 闪出惊疑的神情。
返回
沃克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 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 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珠, 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 掉。”
。
5. 能写好上中下结构的字,做到既正确、又美观。 6. 读背三条俗语警句,要求熟读成诵。 7. 边看图边听老师讲爱惜粮食的故事,然后看图练说故事。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用音序发查字典。 教具学具准备:字典、小黑板、挂图。 主要板书安排:练习 6。
作业设计: 课内:查字典、认读词句、写字、读背、说话。 课外:读背成语、谚语。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成语。 2教师范读。
(3) 理解成语的意思。 3. 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位练习背诵。 4. 反馈。 1集体背诵。 2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一. 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试读。 3教师范读。 4教师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5教师启发学生:这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6学生反复练读。 7学生自由背诵。 8同位背诵。 3. 练习。 1学生自由读背三句话。 2齐背三句话。
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20《军神》ppt课件1公开课优质课件精品

刘伯承刘伯承(1892—1986):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先后任过中央红军总参谋长、八路军师长、军事学院院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
组织领导了四川泸顺起义、八一南昌起义和反“围剿”战争,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率部开辟晋冀鲁豫根据地,发起上党战役、平汉战役,与邓小平同志一道统一领导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西南战役。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
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病人一声不吭,双手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
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紧紧病人脸色苍白。
他勉强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赞军神英雄壮举泣鬼神,铁骨钢筋铸军魂。
七十二刀生死痛,胜似昔日刮骨人。
刘伯承文武双全,戎马一生。
他领导晋冀鲁豫野战军,用小米加步枪,战胜了全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队;千里跃进大别山,令蒋介石惊慌失措,心惊胆寒;与华东野战军合作,导演了百万雄师下江南的一幕;之后,主动请缨,席卷大西南。
他创办的国防大学是中国的最高军事学府,被誉为“将军的摇篮”。
他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献出了毕生的心血,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他堪称中国的——“军神”。
课后实践:从下面的几个话题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题目去实践。
1、刘伯承还有很多尊称,如“编外参谋”武神“教书先生”等等。
你能搜集有关资料,在认真研读的基础上说说每个尊称的含义吗?2、搜集有关刘伯承的事迹或像刘伯承一样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读一读,讲给同学或家长听。
3、搜集关于意志力的名人名言进行摘抄。
刘伯承组织领导四川泸顺起义、八一南昌起义和反“围剿”战争,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率部开辟晋冀鲁豫根据地,发起上党战役、平汉战役,与邓小平同志一道统一领导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西南战役,他的骁勇善战、足智多谋,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指挥艺术,使他赢得了“川中名将”的美称。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7单元 20 军神教案 苏教版

(在反映刘伯承坚决的态度、坚定的语言、果敢的行动的词语下面加注红点。)
4、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范读,自由练读,指名朗读,配乐齐读。
(三)第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板书:一声不吭
2、刘伯承的哪些行为最令你感动,分别做上标记。
4、指导朗读:指名朗读、评议;齐读。
(四)第四自然段
1、读读,想想,画画,议议:刘伯承在手术中除了一声不吭紧紧抓住垫单外,还做了什么?
板书:数刀数
2、沃克医生听了刘伯承的话之后有怎样的表现?
多媒体映示:“吓了一跳”
为什么会“吓了一跳”?
3、刘伯承回答“72刀”之后,沃克医生又有怎样的反映?
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不是普通的军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
交流。
多媒体映示重点词句:一声不吭紧紧抓住崭新的垫单竟被抓破了
指导朗读描写刘伯承的话,读好重点词语。
3、课文是怎样描写沃克医生的行为的?
多媒体映示重点词语:微微发抖
你是怎样理解沃克医生双手“微微发抖”的?(通过沃克医生双手“微微发抖”,从侧面衬托了刘伯承惊人的忍受能力和钢铁般的意志。这样的写法叫“侧面描写”。)
板书:镇定
②多媒体映示:
反义词:
镇定()
媒体映示参考答案:镇定(惊慌)(慌乱)(慌张)
③指导朗读刘伯承的话。
3、分角色朗读第一自然段,根据提示语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二)第二自然段。
1、读读,想想,画画,议议:刘伯承为什么不肯用麻醉药?
板书:不用麻醉药
多媒体映示:
“我担心使用麻醉药会损坏我的脑神经。”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军神》优秀教案第一课时(精品)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军神》优秀教案第一课时(精品)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包括“年龄、土匪、拒绝、勉强”等词汇,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一声不吭、从容镇定”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描写人物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___的坚强和伟大。
3.体会研究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惯。
教学重点:感悟___的坚强和伟大。
教学难点:从文章的有关语段体会人物的内心,感悟人物的坚强和伟大。
教学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语段进行分析、体会。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幻灯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课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军神”这个词汇所代表的含义,并介绍了___元帅的生平和卓越的功勋。
2.教师播放___元帅的照片,让学生对他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新授一)初读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要求学生掌握节奏。
2.教师出示生字词汇,让学生指名拼读生字,并进行朗读练。
3.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
4.教师让学生理解生字词汇的含义。
二)学生十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写人记事的文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包括“年龄、土匪、拒绝、勉强”等词汇,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一声不吭、从容镇定”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描写人物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___的坚强和伟大。
3.体会研究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惯。
教学重点:感悟___的坚强和伟大。
教学难点:从文章的有关语段体会人物的内心,感悟人物的坚强和伟大。
教学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语段进行分析、体会。
课前准备:制作幻灯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课1.引导学生思考“军神”这个词汇所代表的含义,并介绍了___元帅的生平和卓越的功勋。
2.播放___元帅的照片,让学生对他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新授一)初读课文: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要求学生掌握节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分析
《军神》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使用麻醉剂的事情,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并通过人物对话、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本册教材也在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求中强调课堂教学要多读少讲,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准确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军神》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是刘伯承,但描写人物时,重点却写沃克医生的神态和情绪变化,其目的是以沃克医生神态、情绪的变化来衬托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这对于学生来说不容易理解。
结合我校语文教学模式——主问题教学,我确定了这节课要探究的主问题:刘伯承到底哪里了不起呢,沃克医生为什么他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钢板,一位军神呢?这个问题总览全文,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课堂上,我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联系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的熏陶感染。
2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和多种形式的读,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
2.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3.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军神》,请齐读课题。
2.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课文主要讲了什么?那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还记得课题中的“军神”指的是谁?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那沃克医生是怎样评价他的呢?(出示句子: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
活动2【讲授】二、抓住问题、品味语言,感悟人物。
师:对,这就是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高度评价,他到底哪里了不起呢,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钢板,一位军神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主问题。
学习要求:
1.请同学们自由的读课文,用心体会,用铅笔勾画出你觉得刘伯承了不起的句子。
2.把你的想法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交流,看看能不能从别的同学的发言中受到一点启发。
(一)、学习感悟手术前。
师:同学们,刘伯承哪里了不起?你能按照手术前、术中、术后的顺序有条理的说说吗?
1.学生汇报。
2.你认为他了不起的原因是什么?
生:他不用麻醉药。
3.你为什么觉得他不使用麻醉药是了不起?
师:你有没有做过手术,或是使用过麻醉药的经历?(学生汇报)
师:所以,麻醉药的作用是手术时感觉不到疼痛。
4.感受眼睛
刘伯承要动手术的地方可是我们人身上最敏感的地方——眼睛,他疼吗?到底有多疼呢?(学生答不出,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以前有过眼睛受伤或眼睛进沙子的经历吗,那是怎样的感受呢?(学生汇报,两个学生)
师:一粒小小的沙子就能让我们这么难受,而刘伯承是要把眼睛里的息肉和烂肉一刀一刀地割掉,他一定会----(学生汇报:很疼。
)疼到哪种程度,能用语言描述出来吗?
5.根据学生回答,让学生理解刘伯承做手术不用麻醉药的原因。
师:这是揪心的疼痛,可刘伯承却坚持不用麻醉药,为什么?
生答:因为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使用麻醉药会损伤脑神经。
师:对,他还需要清醒的大脑带兵打仗。
6.读对话,感受刘伯承不使用麻醉药的决心。
师:那刘伯承是用什么样的语气对沃克医生说他不使用麻醉药的?
(课件出示:他恳切地对医生说:“眼睛离脑子太近,我当心使用麻醉药会损伤脑神经。
”)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恳切”这个词的理解吗?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你的回答有点接近了……)
①大家都说的很对,恳切的意思是“诚恳而殷切”。
②你能恳切的读读这句话吗?你能诚恳而殷切的读读这句话吗?
(2)听了刘伯承恳切的话语,沃克医生(楞住了),他为什么会楞住?(学生汇报)师:是啊,作为一个着名的外科医生,沃克医生做了无数个手术,他还是第一次遇见有人动手术时,会自己提出不用麻醉药,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所以,沃克医生——愣住了。
师:现在,你们就把自己当作沃克医生,来读一读他说的话。
(教师引读)
(3)这时,年轻的刘伯承是怎么回答的?
生:年轻人平静地回答:能。
师:从这个平平淡淡的“能”字你能感受到什么?
学生汇报,教师引导。
师:刘伯承这么勇敢,他说话的语气却很平静。
刘伯承平静的口气中透露的是坚决不用麻醉药的决心,让我们感受到他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板书)。
7.所以,沃克医生这样夸他——(生齐读: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
(二)、学习感悟手术中(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刘伯承真了不起呀,那他在手术中还有什么更了不起的地方?
1、指名学生汇报,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
(年轻人一声不哼,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
汗如雨下。
手术结束,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
)教师追问:你为什么觉得这是的他更了不起。
(学生汇报)
2.咱们一起来看看这不用麻醉药的手术时怎样进行的!(观看视频)
3.看完视频,你们想说点什么吗?
4.这么痛,这么的难以忍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样?
5.学生读第四自然段。
师:这么的疼,这么的难以忍受,刘伯承都“一声不吭”(板书)。
他忍受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痛苦,是多么坚强、多么勇敢啊!来把这段话读读。
(生读)
6.勾画第四自然段重点词。
这段话中最能体现刘伯承了不起的词是哪几个呢?(学生汇报)想要读好这段话,就要抓住这几个词好好体会体会,你们试着自己读读。
指名读,齐读。
7.为了让医生顺利地动完手术,刘伯承凭着钢铁般的意志强忍住剧烈的疼痛,他的坚强表现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所以他不仅仅是一个“男子汉”,更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板书:钢板)。
可敬的刘将军,我们想对您说:(生齐读沃克医生的话: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
(三)、学习感悟手术后。
师:手术终于结束了,那手术后你又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他的了不起呢?
1.学生汇报(课件出示):年轻人脸色苍白,勉强一笑:“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多少刀?”“72刀。
”
师:说说你的想法?(你为什么觉得他数刀数是了不起?)
学生汇报。
师:多少刀?(72刀,板书)
2.你能做得到吗?(生答不能)你能吗?
3.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那你认为只有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到?(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出“神”,并板书)
4.难道他不疼吗?难道他真的有超能力吗?难道他是神吗?刘伯承和我们一样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但是他承受了一个常人,甚至是一个军人都无法承受的痛苦,所以,他是——军神!所以,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到(出示句子: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生读)
活动3【作业】三、感情升华,提炼主题。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对刘伯承将军说,想对同学说,想对自己说,就请你用几句话把它写在书签上吧!
写好后,学生读。
大家可以把书签夹在语文书里,当你遇到困难时就想想刘伯承,看看书签鼓励自己。
活动4【作业】四、拓展
同学们,像刘伯承这样坚强、有坚定意志的人还有不少,比如说三国时的关羽、美国的海伦.凯勒等,希望同学们下去多读读相关书籍。
让我们全体起立,就用我们的声音,用我们的感情,把对刘伯承将军的崇敬之情读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