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20201018170411)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动荡与变革的时代第6课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课件北师大版

课后
1.美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从1929年的104.9下降到1932年的48.2, 下降了54%。在世界市场上,小麦批发价格下跌了70%,大豆、棉花、 黄麻、咖啡等跌价50%以上。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A.经济危机的爆发 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C.苏联“一五”计划的干扰 D.世界大战的破坏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2 罗斯福新政 4.背景: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 资本主义制度 。1933年, 富兰克林·罗斯福 就任美国总统后,立即以“ 新政 ”救治 美国经济,并呼吁美国人民支持他的“大胆试验”。 5.实质:“新政”是美国 资本主义 内部的一次自我调节。 6.特点:加强 国家 对经济的大规模干预和指导。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D.只在美国发生
课堂基础达标
3.英国史学家汤恩比在评价1931年世界形势时认为,西方的社会制 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这一观点产生的主要依据是( A ) A.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动荡 B.奥匈帝国进攻塞尔维亚 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D.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 2 罗斯福新政 4.罗斯福新政时期,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等 法案。上述法案的出台体现了“新政”的突出特点是( C ) A.发展对外贸易 B.恢复银行信用 C.国家干预经济 D.稳定社会秩序 5.下表是 1933 年美国罗斯福新政的部分内容,材料反映的当时“新 政”的措施是( B )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6课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第6课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教学案例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相对稳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
2.通过学习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危机”的相互交替的发展变化,培养观察认识历史的能力。
从对这次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影响的思考和探究,培养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
3.认识罗斯福新政有助于美国经济的尽快恢复,但是新政没有也不可能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重点难点:重点:经济危机的特点和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
难点:经济危机原因及影响;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
案例说明“罗斯福新政”子目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这一部分内容由于涉及大量经济学原理和经济学名词,教师在灵活运用书本材料的基础上,还应补充介绍相应的材料和史事,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过程承上一课目的过渡《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知道经济大危机,了解罗斯福‘新政’,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因此本子目的教学顺承上一子目,引导学生理解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自然过渡到在解决危机的过程中,罗斯福新政是其中一次比较成功的改革与创新。
结合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引导学生以史为鉴,趋利避害,树立改革创新意识,增强应对全球性挑战的信心。
在导入环节,教师提出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世界格局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可惜的是,“黄金时期”持续的时间并不长,资本主义社会中各类矛盾浮出水面,社会矛盾愈加尖锐。
初中历史九年级PPT教学课件 第6课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经济大危机的原因
为什么会生产过剩?
无调控
分配不均
生 产
供
>
求
消 费
盲目生产 由于缺乏调控导致 生产与消费的不平衡,从而引发经济危机。
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
百姓贫困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固有矛盾 (生产的社会化 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在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生产力飞速发展,社会分工 也越来越细。这就要求各个生产部门必须密切协同、 步调一致-----形成社会化大生产。但在资本主义社会, 由于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资本家为追求利润,不 断地扩大再生产,而这种自由放任的经济模式就势 必会打破经济发展的平衡,引发恶性竞争,激化社 会生产各个部门之间的矛盾,进而导致经济危机。
1929年 美国 经济危机
影响
1931年 欧洲 经济危机
影响
每课一得 经济危机 含义: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出
现的周期性生产过剩。它表现为产品 大量积压,企业纷纷倒闭,失业严重, 生产大幅度下降,信用关系严重破产, 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严重限于混乱与瘫 痪。1825年,经济危机第一次在英国 爆发,此后每隔8-10年重演一次,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 世界爆发的空前大危机
影响:(3)国际关系上: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进一
步激化,引出了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
美国
外贸缩减 工业下降 46.2% 70%
德国
40.6% 69.1% 476万
英国
28.4% 50% 近300万
法国
16.5% 48% 85万
日本
8.4% 50% 300万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第6课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课件(共31张PPT)

法西斯象征强权、暴力、恐怖统治,对 外侵略掠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极端独 裁形式。
目标导学二:罗斯福新政
最好的经济是完全 自由的市场经济, 最好的政府是不干 预经济的政府。
如果竞选成功, 我保证将为美 国人民实行新 政!
1575万票—2280万票
美国第 32届总统,任期 12 年零 39天( 1933-1945 1933--1945 年)。他是美国历史上任 职时间最长的总统。 职时间最长的总统
罗斯福新政
纳斯达 在纽约 克指数 举行的 攀升引 国家复 起投资 兴总署 者欢呼 成立庆 祝大会
在底特律的汽车制造厂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 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到1924 年,美国掌握的黄金总额已达世 界黄金储存量的1/2,控制了国 际金融市场,世界金融中心由伦 汽车长龙 敦移到纽约。当时的美国被称为 世界金元帝国。主要资本主义国 建筑业 家的经济“繁荣”一时。 电气业
罗斯福新政的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 改革
罗斯福新政的局限性
• 新政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是否意味着经济 危机在资本主义国家被彻底消除?
没有。但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不过“新 政”没有从根本上变革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能消 除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因此“新政”没有也不 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股市暴跌 银行倒闭
经济危机 …
…
工商企业破产
市场萎缩
工人失业
国际贸易减少
经济大危机——特点
特点 具体表现
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 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
涉及范围特别广
持续时间比较长 破坏性特别大
从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 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 义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 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2/3;
北师大版历史九下06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共34张PPT)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
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哪两次会议,确 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这种新秩序叫什么?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使世界迎来了相对 和平稳定的时期
华盛顿 凡尔赛 华盛顿
当德国与日本分别因为经济危机走上了法西斯道路,而美 国却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
二.罗斯福新政
富兰克林·罗斯福生于纽约。1921年
因患脊髓灰质炎致残。1932年当选总
统。于1936年、1940年、1944年连任。
1941年底,带领美国加入二战并取得
胜利。1945年因脑溢血去世。他是美 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 统(1933-1945)。
面对美国社会的诸多“病症”,请你试着开出解决的“药方”
社会症状 农产品价格下跌 小农破产 银行倒闭破产 对外贸易阻碍严重 工商企业破产 新政药方 压缩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恢复银行信用,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限制生产规模,规定商品价格、工资、工 时等,防止盲目竞争 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实行社会救济
周期性:1825年第一次在英国爆发,每8-10年重演一次。
信用关系严重破坏,社会经济生活严重瘫痪。
经济危机 背景: ①自由放任思潮盛行;②生产的盲目扩张与市场
需求脱节;③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出现投机狂潮。
时间: 1929-1933年(从爆发到高潮历时三年半)
爆发: 1929年10月24日美国股市崩盘(黑色星期四)
材料二:1920-1929年工人工资增长2%,而工厂生产率增长55%…
材料三:20年代美国兴起炒卖房地产的狂潮。1925年迈阿密市居然 出现了2000多家地产公司,…不久…许多人拖欠贷款,1929年10月 美国房地产市场骤然滑坡。 美国贫富差距严重;商品生产的盲目扩张与市场购买能力严重脱节;
九下历史第6课--罗斯福新政

3、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 的矛盾)
4、原因:P31 5、特点:时间长、范 围广、破坏性大。6、影响:给资本主义 以沉重打击,计划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固 有矛盾,引发了各国的政治危机,法西 斯势力迅速膨胀,最终。。。。。。
1945年4月12日,即在德国投降前夕,罗斯福因患脑溢血逝世。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罗斯福新政
1. 新政的历史背景、时间、人物、目的。 背景: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 时间:1933年。人物:富兰克林·罗斯福 目的:救治美国经济。
2.新政的主要内容。
第
四
节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项目
材料二 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 增பைடு நூலகம்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 的工资还达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
贫富差距增大,购买力低下。
在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威斯汀豪斯公司的 股票从151上升到286,通用电气公司的股票从 268上升到391,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 到258。实业家、学究式的经济学家和政府领导人 都表示对未来充满信心。1929年秋,耶鲁大学教授 欧文·费希尔宣布:“股票价格所已达到的高度看 起来象是持久的。”财政部长梅隆也于1929年9月 向公众保证:“现在没有担心的理由。这一繁荣的 高潮将继续下去。”
破坏性特别强
美全国国5000多家银行倒闭。近9万家商号暂停营
业。美国钢铁公司,开工率只有危机前的19%。 1932年一整年只卖出了一台机车。农民一车燕 麦不到4元,每收一英亩小麦,就要亏1.5元。 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1.1元,售价 却不足1元。 1933年初,完全失业的工人总数 达到1500至1700万人。工人每周的平均工资 只有16元。15岁的童工每周只有2.7元。女工 每周工作50小时,报酬是2.39元。
第6课--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PPT课件

危 影响:经济危机引发各国的社会危机,
机 激化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了 和 世界局势的紧张。
罗 背景:经济危机—政治危机
斯 直接目的:消除危机
福 新 政
最终目的: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核心:《全国工业复兴法 》
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大规模干预和指导。
影响:
1、1929年发生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 机的主要特点是( C )
A.新政使美国经济恢复过来
B.新政使美国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C.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 巩固和发展
D.新政目的得以实现,经济危机被 消除
2021
24
8、罗斯福新政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说明资本主义( C )
A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转变 B市场经济的削弱
C资本主义制度还有生命力,能够进行自 我调节
时间特别长
破坏性特别大
2021
1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经济危机的影响
经济危机引发各国的社会危机, 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2021
12
二、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1882--1945年)
美国第32届总统,任 期12年零39天(1933-1945年)。
他是美国历史上任职时 间最长的总统。
2021
凡尔赛--华 盛顿体系
相对稳定 时期
经济危机
2021
3
第6课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 福新政
2021
4
一,经济大危机
1,背景/时间/特点
首先在美国爆发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2021
5
股市是:
晴 雨 表
2021
6
导火线:纽约股市股价暴跌
第6课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1.1929 年发生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的主要特点是( C ) ①波及范围特别广 ②人民群众深受其害 ③持续时间比较长 ④大量商品被销毁 ⑤破坏性特别大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2.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主要“新”在(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B.从根本上遏制了经济危机 C.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D.整顿金融业 3.罗斯福新政实施期间,为解决严重的失业 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提供工作机会代替赈济 B.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C.规定最高工时标准 D.允许工人与雇主集体谈判
外贸 46.2 40.6 28.4 16.5 % % % 缩减 % 工业 69.1 70% 50% 48% % 下降 近 失业 1700 476 300 85万 万 人数 万 万 8.4% 1/3 50% 300 万 2/3 近 3000 万
沉重打击资本主义世界
只需要 100美元, 你将拥 有这辆 汽车。
生产资料在资本家的掌握之中,为了追 下面是一个严寒的冬天,衣着单薄的美国采煤 求更多的利益,他们盲目地扩大生产,造成 工人的女儿和她母亲的一段对话: 生产的 “过剩”,危机就出现。 女儿:妈妈,这么冷的天,为什么我们家不生火 取暖? 母亲:因为没有煤炭。 1. 直接原因: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迅速发展与 女儿:为什么没有煤炭呢? 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低下之间的矛盾。 母亲:没有钱买。 女儿:为什么没有钱呢? 母亲:你爸爸失业了。 2.根本原因: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 女儿:那为什么失业呢? 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 母亲:煤炭多了,卖不出去。 基本矛盾)
我会三种技能, 我会三种语言, 我已经有三年工龄, 我有三个孩子, 我已经失业三个月了, 现在, 我仅仅需要一份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7.班级“大危机”与“新政”姓名成绩课标要求 知道经济大危机,了解罗斯福“新政” ,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知识要点 1. _____ 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证券市场经历可怕的“ 此开始。
2. 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危机具有波及范围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立即宣布“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由 3. ,持续时间__ 。
,破坏性 的特点。
4. 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和基础是《_____________ 》,该法强化了国家对 制,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生产的调节和控5. “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 ________________ ,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 ___________ 活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新政”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
经济生 优化训练2. 3. 、选择题 “我曾修过一条铁路,如今它已建成一一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 它已竣一一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 ”这首流行于A .兴建基础设施 I “ 1929 年 10 月 24 日, 形象地反映了 ( ) A .生态环境的恶化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在评价一观点产生的主要依据是(A •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动荡 C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我曾建过一座塔楼,如今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歌曲,反映了当时美国 B •乞讨风气时尚 C .岀现经济危机 D •社会道德沦丧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随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
这 B •经济危机的蔓延 C •霸权主义的影响 D •恐怖主义的泛滥 1931年世界形势时认为,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
这 )4. 5. B .希特勒建立法西斯专政 D •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1929 —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 •人民购买能力不足C •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罗斯福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 里的“新应用”是指( )A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 •实行法西斯主义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是:(( ) B •股票狂跌D .生产和销售的矛盾日益尖锐 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B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 .继续实行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①持续时间长②破坏性极强 ③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④导致了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929 ―― 1933年经济大危机对资本主义的影响不包括 ( )A •结束了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的时期B •激化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这18.C .根本上动摇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D •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造成战争危险8 •漫画是一种通俗的艺术形式,也是表达历史信息的一种方式。
右图反映的罗斯福新政的其中之一措施是 ( )A •稳定金融B •振兴工业C •以工代赈D •调整农业9 •“……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 即我们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罗斯福总统为应对“恐惧”而采取的中心措施是 ( )A •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B •进行社会救济,稳定社会秩序C •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D •恢复工业、强化国家对工业生产的调控10 •右图是为保证《国家工业复兴法》的实施,美国政府实行“蓝鹰行动”的标志。
它体现了美国政府()A .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B .加强对经济实行干预C •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D •做反法西斯战争的准备11 •罗斯福新政早已经成为政府干预经济的典范。
其中对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 调节的新政措施是A •将大量的农产品远销海外B •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的价格C 抽调大量农村精壮劳动力进城务工D •鼓励商人大量囤积粮食12・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政府中的重要成员霍普金斯说: 但给人吃饭不能让人吃闲饭。
”为此,罗斯福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 •整顿金融B ・兴办公共工程C •发放救济金13・美国总统奥巴马说 “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这个改变体现在A •实行法西斯主义B •开创政府对经济干预和指导的先河C •实行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D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4 •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说:“罗斯福总统推行的’新政’不仅给美国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更给美 国人民带来了共同的价值观。
”下列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使美国逐步摆脱了经济危机 ②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 ③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 ④使联邦政府的权利得到加强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15 •罗斯福说:“我们必须有这样一条原则,我们将不允许失业大军存在……我不愿设想任何美国人永远靠救济为生。
”以下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整顿银行B •复兴工业C .调整农业关于罗斯福在美国新政期间的历史作用,错误的认识是()A •挽救经济危机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罗斯福主持新政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B •挽救经济危机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没有罗斯福也可能有其他人来主持新政C •罗斯福具有远见卓识,有了罗斯福才可能有美国的新政和经济危机的消除D •罗斯福具有远见卓识,他在美国历史的转折关头起了重要作用 WE DOOUR PAHT蓝鹰标志“我来华盛顿,就是要做到谁也不挨饿。
) D •调整农业政策 20世纪30年代是(D •兴办公共工程16. 17.罗斯福新政表明,只要充分发挥国家调节作用,那么即使不能根治资本主义的这一顽疾,至少也可减轻它的症状。
“这一顽疾”是指()A •经济危机B •法西斯专政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
A •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C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C •对外战争D •世界大战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B •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D •加强了中央集权19.19. 1931年,在美国纽约州的一所小学里,有一位教员劝一个小女孩回家吃的东西,可小女孩有气无力地说:“不行啊,我们家是轮流吃饭,今天该我妹妹。
”这表明( )A •罗斯福新政没有效果B•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与中国人不同C •美国即将爆发经济危机D •经济危机使美国人民生活极其艰难20 •在世界近现代史上,维护了现有制度、促进了经济恢复、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的历史事件是A •法国大革命和雾月政变”B •光荣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C •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D •十月革命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二、非选择题21 •在20世纪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三次成功的改革调整:一次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的美国,还有一次是中国的改革开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右图为俄国粮食产量变化曲线:(1) 从右图可以看岀,1921年后俄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21年前后其经济政策有何变化?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2)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宁的思路好在何处?材料三:1933年,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
”(3) 造成美国岀现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河冰封. 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罗斯福是如何应对这一局面的?材料四: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
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罗斯福(4) 如何正确理解材料中的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22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材料二: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更重要的是,大批的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材料三:政府拨款兴建大型水利工程……(1) 材料一、二、三都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于美国的一件事有关,说岀这件事。
它的特点是什么?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有何影响?(2) 你如何理解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3) 罗斯福是如何去做的?(4) 就罗斯福解决失业人口生存和就业的办法,你认为我国应如何解决城乡贫困、失业人口的生存、就业问题?(用简练的语言分层写岀3条办法或途径)(5) 对于罗斯福新政,有的赞誉,有的诋毁,有的认为既不能过分赞誉,也不能过分贬低,你赞同哪一种?说明你的理由。
(6) 罗斯福新政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