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_勾股定理的逆定理_达标训练(含答案)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人教版)(含答案)

学生做题前请先回答以下问题问题1:勾股定理的内容是什么?问题2: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内容是什么?问题3:通过回忆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内容,考虑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逆定理的使用前提分别是什么?问题4:0.3,0.4,0.5是不是一组勾股数?勾股数的定义是什么?以下是问题及答案,请对比参考:问题1:勾股定理的内容是什么?答: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用a,b,c分别来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那么.问题2: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内容是什么?答: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问题3:通过回忆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内容,考虑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逆定理的使用前提分别是什么?答:使用勾股定理的前提是已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逆定理使用前提是在知道三角形三边关系后,证明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问题4:0.3,0.4,0.5是不是一组勾股数?勾股数的定义是什么?答:0.3,0.4,0.5不是一组勾股数.勾股数的定义:满足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0.3,0.4,0.5满足,但不是正整数,所以不是一组勾股数.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人教版)一、单选题(共9道,每道10分)1.三角形的三边,,满足,则三角形的形状是( )A.等腰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答案:C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各边都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后,得到的三角形为( )A.可能为锐角三角形B.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C.仍然是直角三角形D.可能是钝角三角形答案:C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3.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①9,12,15;②7,24,25;③32,42,52;④;⑤(为正整数,且),其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④D.①②答案:B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勾股数4.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点A,B都是格点,则线段AB 的长度为( )A.5B.6C.7D.25答案:A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勾股定理5.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底边上的中线长为4,它的腰长为( )A.6B.C. D.5答案:D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三线合一6.如图,直线上有三个正方形A,B,C,若A,C的边长分别为3和4,则正方形B的面积为( )A.5B.25C.24D.无法确定答案:B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弦图7.如图,以第①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作为第②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以第②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作为第③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依此类推,若第⑨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厘米,则第①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 )厘米.A.1B.C. D.答案:B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勾股定理8.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的长为( )A.5B.C. D.5或答案:D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勾股定理9.如图,在Rt△ABC中,∠ABC=90°,AB=2,BC=3,以斜边AC为边作正方形ACDE,连接BE,则BE的长是( )A.5B.C. D.答案:D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弦图二、填空题(共1道,每道10分)10.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3,BC=4,CD=12,AD=13,且∠B=90°.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____.答案:36解题思路:试题难度: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勾股定理练习题及标准答案(共6套)

勾股定理课时练(1)1.在直角三角形 ABC 中,斜边 AB=1 ,则 AB 2BC 2AC 2的值是()A.2B.4C.6D.82.如图 18-2- 4 所示 ,有一个形状为直角梯形的零件ABCD ,AD ∥ BC,斜腰 DC 的长为10 cm,∠ D=120°,则该零件另一腰 AB 的长是 ______ cm(结果不取近似值) .3.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 5 和 12,则它斜边上的高为 _______.4.一根旗杆于离地面12 m处断裂,犹如装有铰链那样倒向地面,旗杆顶落于离旗杆地步16 m,旗杆在断裂之前高多少m ?5. 如图,如下图,今年的冰雪灾害中,一棵大树在离地面 3 米处折断,树的顶端落在离树杆底部4米处,那么这棵树折断之前的高度是米 .3m“路”4m第5题图第2题图6. 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 某一时刻刚好飞到一个男孩子头顶正上方4000 米处 , 过了 20 秒, 飞机距离这个男孩头顶 5000 米, 求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7.如图所示,无盖玻璃容器,高 18 cm,底面周长为 60 cm,在外侧距下底 1 cm的点 C 处有一蜘蛛,与蜘蛛相对的容器的上口外侧距开口 1 cm的 F 处有一苍蝇,试求急于扑货苍蝇充饥的蜘蛛,所走的最短路线的长度 .8.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所示,已知AC=3cm, AB=4cm,BD=12cm。
求 CD的长 .9.如图,在四边形 ABCD中,∠ A=60°,∠ B=∠ D=90°, BC=2,CD=3,求 AB 的长 .10. 如图,一个牧童在小河的南4km 的 A 处牧马,而他正位于他的小屋B 第的西7 8km题图北 7km处,第 8题图. 他要完成这件事情所走的最短路程是多少?他想把他的马牵到小河边去饮水,然后回家11 如图,某会展中心在会展期间准备将高5m, 长 13m,宽2m 的楼道上铺地毯 , 已知地毯平方米 18 元,请你帮助计算一下,铺完这个楼第9题图道至少需要多少元钱 ?12. 甲、乙两位探险者到沙漠进行探险,没有了水,需要寻13m5m 找水源.为了不致于走散,他们用两部对话机联系,已知对话机的有效距离为 15 千米.早晨 8:00甲先出发,他以 6 千米 / 时的第 11题速度向东行走, 1 小时后乙出发,他以 5 千米 / 时的速度向北行进,上午10:00,甲、乙二人相距多远?还第一课时答案:1.A ,提示:根据勾股定理得BC2AC21,所以 AB2BC 2AC 2=1+1=2 ;2.4 ,提示:由勾股定理可得斜边的长为 5 m ,而 3+4-5=2 m ,所以他们少走了4 步.3.60 ,提示:设斜边的高为 x ,根据勾股定理求斜边为12252169 13 ,再利13用面积法得,15 12 1 13 x, x60 ; 2 2134. 解:依题意, AB=16 m , AC=12 m ,在直角三角形 ABC 中 ,由勾股定理 ,BC 2 AB 2AC 2162 122202,所以 BC=20 m ,20+12=32( m ), 故旗杆在断裂之前有 32 m 高.5.86. 解: 如图 , 由题意得 ,AC=4000 米 , ∠C=90° ,AB=5000 米 , 由勾股定理得BC=50002 400023000 ( 米 ),3所以飞机飞行的速度为540( 千米 / 小时 )2036007. 解:将曲线沿 AB 展开,如图所示,过点 C 作 CE ⊥ AB 于 E.在Rt CEF , CEF 90 , EF=18-1-1=16 ( cm ),1CE= 30(cm) ,2. 60CE2EF230 2 16 234( )由勾股定理,得 CF=8. 解:在直角三角形 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22222在直角三角形 CBD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2222CD=BC+BD=25+12 =169,所以 CD=13.9. 解:延长 BC 、AD 交于点 E. (如图所示)∵∠ B=90°,∠ A=60°,∴∠ E=30°又∵ CD=3,∴ CE=6,∴ BE=8, 设 AB=x ,则 AE=2x ,由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经典过关题及练习题(含答案)

CBAFEDCB A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讲义)一、 知识点睛1. 11-19的平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勾股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勾股定理的验证:4. 勾股定理逆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勾股数:满足a 2+b 2=c 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常见勾股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精讲精练1. 一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斜边长为25B .三角形的周长为25C .斜边长为5D .三角形的面积为202. 如图,在Rt △ABC 中,∠C =90°,若BC =8,AB =17,则AC 的长是________.S 3S 2S 1AB C86C3. 已知:如图,在Rt △ABC 和Rt △ACF 中,BC 长为3cm ,AB 长为4cm ,AF长为12cm ,则正方形CDEF 的面积为_________.4. 如图,在△ABC 中,∠ABC =90°,分别以BC ,AB ,AC 为边向外作正方形,面积分别记为S 1,S 2,S 3.若S 2=4,S 3=6,则S 1=___________.5. 如图,已知Rt △ABC 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和8,分别以其三边为直径作半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__.6. (1)等面积法是几何中一种常见的证明方法,可以直观地推导或验证公式,俗称“无字证明”.例如,著名的赵爽弦图(如图1,其中四个直角三角形较长的直角边长都为a ,较短的直角边长都为b ,斜边长都为c ),大正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c 2,也可以表示为4×12ab +(a -b )2.由此推导出重要的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长为a ,b ,斜边长为c ,则a 2+b 2=c 2.图2为美国第二十任总统伽菲尔德的“总统证法”,请你利用图2推导勾股定理.(2)试用勾股定理解决以下问题: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为3和4,则斜边上的高为________. 7. 如图,点C 在线段BD 上,AC ⊥BD ,CA =CD ,点E 在线段CA 上,且满足DE =AB ,连接DE 并延长交AB 于点F . (1)求证:DE ⊥AB ;(2)若已知BC =a ,AC =b ,AB =c ,你能借助本题提供的图形证明勾股定理吗?试一试吧.图2图1b ba ED A ABDEFc c图2b aba ED CBAlcba8. 如图,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_________.第8题图 第9题图9. 如图,在△ABC 中,∠ACB =90°,AC >BC ,分别以AB ,BC ,CA 为一边向△ABC 外作正方形ABDE ,正方形BCMN ,正方形CAFG ,连接EF ,GM ,ND .设△AEF ,△CGM ,△BND 的面积分别为S 1,S 2,S 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S 1=S 2=S 3B .S 1=S 2<S 3C .S 1=S 3<S 2D .S 2=S 3<S 110. 如图,直线l 上有三个正方形a ,b ,c ,若a ,c 的面积分别为5和11,则b 的面积为______.11. 如图,从电线杆离地面8m 处向地面拉一条钢索,若这条钢索在地面的固定点距离电线杆底部6m ,那么需要多长的 钢索?12. 小明将升旗的绳子拉到旗杆底端,并在绳子上打了一个结,子拉到离旗杆底端5米处,发现此时绳子底端距离打结处1米.法算出旗杆的高度.13. 下列各组数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 )DCBAAB C DE F GH图3图2图1h 26246b 106c 125A .B .C .D .7152024257202425715202425252420157图2图1DCBAA .0.3,0.4,0.5B .7,12,15C .11,60,61D .9,40,4114. 如图,在单位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图中有AB ,CD ,EF ,GH 四条线段,其中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线段是( )A .CD ,EF ,GHB .AB ,EF ,GHC .AB ,CD ,GHD .AB ,CD ,EF 15. 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222122221n n n n n ++++,,(n 为正整数),则三角形的最大内角等于_______度.16. 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同时扩大同一倍数,得到的三角形是( )A .钝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17. 三边长分别是15,36,39的三角形是_______三角形.18. 如图,求出下列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的长度:c =____,b =____,h =_____.19. 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7,15,20,24,25,现将它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下列图形中正确的是( )20. 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1中∠A 和∠DBC 都应为直角.工人师傅量得这个零件各边长如图2请说明理由.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随堂测试)1.有一块土地形状如图所示,∠B =∠D =90°,AB =20米,BC =15米,CD =7BAD CB .A .c b c a b a a b c a b c c b a c b a A BCD EF D .c b a a b c C .米,则这块地的面积为__________.2.若三角形的三边长是:①5k ,12k ,13k (k >0);②111345,,;③32,42,52;④0.3,0.4,0.5;⑤2n +1,2n ,2n 2+2n +1(n 为正整数).则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_____________.3.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3,AB =4,BC =12,CD =13,∠BAD =90°. (1)求BD 的长; (2)证明:BD ⊥BC ; (3)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作业)1. 以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为边,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1.5,2,2.5B .9,12,15C .7,24,25D .1,1,22. 若三角形的三边长是:①5k ,12k ,13k (k >0);②111345,,;③32,42,52;④11,60,61;⑤22(+)12(+)(+)+1m n m n m n ,,(m ,n 为正整数).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3. 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来证明勾股定理的是( )4. 已知甲、乙两人从同一点出发,甲往东走了12km ,乙往南走了5km ,这时甲、乙两人相距______.5. 在Rt △ABC 中,∠C =90°,AC =9,BC =12,则点C 到AB 的距离为____________.DC BAF E D CB A 6. 记为S 1,S 2,S 3,则S 1,S 2,S 3之间的关系是( A .S l +S 2>S 3 B .S l +S 2< S 3C .S 1+S 2=S 3D .S 12+S 22=S 327. 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cm ,则正方形A ,B ,___________cm 2.8. 如图,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_________.9. 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AB =4,AE =2,DF =1,则图中共有直角三角形________个.10. 11. 如图,一架长25(1)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有多高?(2)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方向上滑动了几米?12.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5cm ,12cm ,13cm ,你能算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吗?b915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1. 大于,互余;2. 121,144,169,196,225,256,289,324,3613. 16A S =9B S = 25C S =A B C S S S +=➢ 知识点睛1.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2. 略3. 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直角三角形.4. 3,4,5;5,12,13;7,24,25;8,15,17;9,40,41;11,60,61.➢ 精讲精练1. C2. 169 cm 23. 24.245. 证明略6. 167. 148. AD =12 cm ,AC =15 cm 9. B 10. B 11. 90 12. 直角 13. C14. 符合要求,理由略15.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逆命题成立.(2)如果两个实数的积是正数,那么这两个实数是正数.逆命题不成立. (3)锐角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逆命题不成立.(4)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逆命题成立.。
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应用练习(含答案)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如图所示,△ABC 中,若∠A=75°,∠C=45°,AB=2,则AC 的长等于( )A.22B.23C. 6D.236知识点:转化的数学思想、勾股定理知识点的描述:在解决有关求线段长度问题时,常通过添加辅助线,把一般三角形的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问题,利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
勾股定理的内容: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答案:C详细解答:作BC 边上的高AD,△ ABC 中,∠BAC=75°,∠C=45°,那么∠B=60°,从而∠BAD=30° 在Rt △ABD 中,∠BAD=30°,AB=2,所以BD=1,AD=3 在Rt △ACD 中,∠C=45°,AD=3,所以CD=AD=3, 利用勾股定理可得AC=6。
1.已知:在Rt △ABC 中,∠C=90°,CD ⊥AB 于D ,∠A=60°,CD=3,线段AB 长为( )。
A.2B.3C.4D.33 答案:C分析:欲求AB ,可由AB=BD+AD ,分别在两个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和特殊角,求出BD 和AD 。
或欲求AB ,可由22BC AC AB +=,分别在两个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和特殊角,求出AC 和BC 。
详细解答:在Rt △ACD 中,∠A=60°,那么∠ACD=30°,又已知CD=3,所以利用勾股定理或特殊三角形的三边的比求出AD=1。
CD在Rt △ACB 中,∠A=60°,那么∠B=30°。
在Rt △BCD 中,∠B=30°,又已知CD=3,所以BC=23,利用勾股定理或特殊三角形的三边的比求出BD=3。
因此AB=BD+CD=3+1=4,小结:本题是“双垂图”的计算题,“双垂图”是中考重要的考点,所以要求对图形及性质掌握非常熟练,能够灵活应用。
目前“双垂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有:3个直角三角形,三个勾股定理及推导式BC 2-BD 2=AC 2-AD 2,两对相等锐角,四对互余角,及30°或45°特殊角的特殊性质等。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习题训练(含答案)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一、基础·巩固1.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三内角之比为1∶2∶3B.三边长的平方之比为1∶2∶3C.三边长之比为3∶4∶5D.三内角之比为3∶4∶52.如图18-2-4所示,有一个形状为直角梯形的零件ABCD ,AD ∥BC ,斜腰DC 的长为10 cm ,∠D=120°,则该零件另一腰AB 的长是________ cm (结果不取近似值).图18-2-4 图18-2-5 图18-2-63.如图18-2-5,以Rt △ABC 的三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分别为S 1、S 2、S 3,且S 1=4,S 2=8,则AB 的长为_________.4.如图18-2-6,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E 为AB 中点,F 为AD 上的一点,且AF=41AD ,试判断△EFC 的形状.5.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18-2-7,按规定这个零件中∠A 与∠BDC 都应为直角,工人师傅量得零件各边尺寸:AD=4,AB=3,BD=5,DC=12 , BC=13,这个零件符合要求吗?图18-2-76.已知△ABC 的三边分别为k 2-1,2k ,k 2+1(k >1),求证:△ABC 是直角三角形.二、综合·应用7.已知a、b、c是Rt△ABC的三边长,△A1B1C1的三边长分别是2a、2b、2c,那么△A1B1C1是直角三角形吗?为什么?8.已知:如图18-2-8,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且CD2=AD·BD.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图18-2-89.如图18-2-9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3,1),B(2,4),△OAB是直角三角形吗?借助于网格,证明你的结论.图18-2-910.阅读下列解题过程:已知a、b、c为△ABC的三边,且满足a2c2-b2c2=a4-b4,试判断△ABC的形状.解:∵a2c2-b2c2=a4-b4,(A)∴c2(a2-b2)=(a2+b2)(a2-b2),(B)∴c2=a2+b2,(C)∴△ABC是直角三角形.问:①上述解题过程是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的?请写出该步的代号_______;②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③本题的正确结论是__________.11.已知: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满足a2+b2+c2+338=10a+24b+26c.试判断△ABC的形状.12.已知:如图18-2-10,四边形ABCD,AD∥BC,AB=4,BC=6,CD=5,AD=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图18-2-10参考答案一、基础·巩固1.思路分析: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有以下方法:①有一个角是直角或两锐角互余;②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③一边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由A 得有一个角是直角;B 、C 满足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所以应选D.答案:D2.解:过D 点作DE ∥AB 交BC 于E, 则△DEC 是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BED 是矩形,∴AB=DE.∵∠D=120°,∴∠CDE=30°.又∵在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CE=5 cm.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DE=3551022=- cm.∴AB=3551022=- cm.3.思路分析:因为△ABC 是Rt △,所以BC 2+AC 2=AB 2,即S 1+S 2=S 3,所以S 3=12,因为S 3=AB 2,所以AB=32123==S . 答案:324.思路分析:分别计算EF 、CE 、CF 的长度,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即可.解:∵E 为AB 中点,∴BE=2.∴CE 2=BE 2+BC 2=22+42=20.同理可求得,EF 2=AE 2+AF 2=22+12=5,CF 2=DF 2+CD 2=32+42=25.∵CE 2+EF 2=CF 2,∴△EFC 是以∠CEF 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5.分析:要检验这个零件是否符合要求,只要判断△ADB 和△DBC 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即可,这样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就可派上用场了.解:在△ABD 中,AB 2+AD 2=32+42=9+16=25=BD 2,所以△ABD 为直角三角形,∠A =90°.在△BDC 中,BD 2+DC 2=52+122=25+144=169=132=BC 2.所以△BDC 是直角三角形,∠CDB =90°.因此这个零件符合要求.6.思路分析:根据题意,只要判断三边之间的关系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证明:∵k2+1>k2-1,k2+1-2k=(k-1)2>0,即k2+1>2k,∴k2+1是最长边.∵(k2-1)2+(2k)2=k4-2k2+1+4k2=k4+2k2+1=(k2+1)2,∴△ABC是直角三角形.二、综合·应用7.思路分析:如果将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同时扩大一个相同的倍数,得到的三角形还是直角三角形(例2已证).8.思路分析:根据题意,只要判断三边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证明:∵AC2=AD2+CD2,BC2=CD2+BD2,∴AC2+BC2=AD2+2CD2+BD2=AD2+2AD·BD+BD2=(AD+BD)2=AB2.∴△ABC是直角三角形.9.思路分析:借助于网格,利用勾股定理分别计算OA、AB、OB的长度,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OAB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即可.解:∵ OA2=OA12+A1A2=32+12=10,OB2=OB12+B1B2=22+42=20,AB2=AC2+BC2=12+32=10,∴OA2+AB2=O B2.∴△OAB是以OB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10.思路分析:做这种类型的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特别是题目中隐含的条件,本题错在忽视了a有可能等于b这一条件,从而得出的结论不全面.答案:①(B) ②没有考虑a=b这种可能,当a=b时△ABC是等腰三角形;③△ABC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11.思路分析:(1)移项,配成三个完全平方;(2)三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都为0;(3)已知a、b、c,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解:由已知可得a2-10a+25+b2-24b+144+c2-26c+169=0,配方并化简得,(a-5)2+(b-12)2+(c-13)2=0.∵(a-5)2≥0,(b-12)2≥0,(c-13)2≥0.∴a -5=0,b -12=0,c -13=0.解得a=5,b=12,c=13.又∵a 2+b 2=169=c 2,∴△ABC 是直角三角形.12.思路分析:(1)作DE ∥AB ,连结BD ,则可以证明△ABD ≌△EDB (ASA );(2)DE=AB=4,BE=AD=3,EC=EB =3;(3)在△DEC 中,3、4、5为勾股数,△DEC 为直角三角形,DE ⊥BC ;(4)利用梯形面积公式,或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可解.解:作DE ∥AB ,连结BD ,则可以证明△ABD ≌△EDB (ASA ),∴DE=AB=4,BE=AD=3.∵BC=6,∴EC=EB=3.∵DE 2+CE 2=32+42=25=CD 2,∴△DEC 为直角三角形.又∵EC=EB=3,∴△DBC 为等腰三角形,DB=DC=5.在△BDA 中AD 2+AB 2=32+42=25=BD 2,∴△BDA 是直角三角形.它们的面积分别为S △BDA =21×3×4=6;S △DBC =21×6×4=12. ∴S 四边形ABCD =S △BDA +S △DBC =6+12=18.。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一、单选题1.下列各组数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4,5,6B .1,1,√2C .6,8,13D .5,12,152.△ABC 的三边为a ,b ,c 且(a +b )(a ﹣b )=c 2,则该三角形是( )A .锐角三角形B .以c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C .以b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D .以a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3.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点A ,B ,C 均为格点,则∠ABC 的度数是( )A .30°B .35°C .45°D .60°4.如图,有一个圆柱,它的高等于12cm ,底面上圆的周长等于18cm ,在圆柱下底面的点A 处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与点A 相对的点B 处的食物,则蚂蚁沿圆柱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 )A .15cmB .17cmC .18cmD .30cm5.下列四组数据表示三角形的三边长,其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数据是( )A .1 cm, 2√2 cm, 4cmB .5cm, 12cm, 13cm:C .3cm, 4cm, 5cm:D .7cm, 24cm, 25 cm6.如图,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6米、3米、2米,一只蚂蚁沿长方体的表面从点A 到点 C ′ 所经过的最短路线长为( )A .√85B .√73C .√61D .以上都不对7.下列是勾股数的有( ) ① 3、4、5;② 5、12 、13;③ 9、40 、41;④ 13、14、15;⑤√7、√10、√17 ;⑥ 11 、60 、61 A .6组 B .5组 C .4组 D .3组8.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如图所示,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直角边长为a ,较长直角边长为b ,那么(a +b )2的值为( )A .13B .19C .25D .1699.在△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c,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C 是直角三角形( )2A .a=2,b=3,c=4B .a :b :c= √2:√3:√5C .△A+△B=2△CD .△A=2△B=3△C10.为迎接“五一”的到来,同学们做了许多拉花布置教室准备召开“五一”联欢晚会,小刚搬来一架高2.5米的木梯,准备把拉花挂到2.4米高的墙上,则梯脚与墙距离应为( )A .0.7米B .0.8米C .0.9米D .1.0米11.已知三组数据:①2,3,4;②3,4,5;③1,√3,2.分别以每组数据中的三个数为三角形的三边长,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 )A .②B .①②C .①③D .②③12.小明想做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木架,以下四组木棒中,哪一组的三条能够刚好做成( )A .3cm ,4cm ,7cmB .6cm ,8cm ,12cmC .7cm ,12cm ,15cmD .8cm ,15cm ,17cm13.下列各组数据中的三个数作为三角形的边长,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3,√4,√5 B .1,√2,√3 C .6,7,8 D .2,3,414.下列各组数是三角形的三边,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数是( )A .2,3,4B .3,4,5C .6,8,12D .√3,√4,√515.下列各组数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 )A .3,4,5B .4,5,6C .5,12,13D .6,8,1016.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三内角之比为1:2:3B .三边长的平方之比为1:2:3C .三边长之比为3:4:5D .三内角之比为3:4:517.下列各组数是勾股数的是( )A .5,12,13B .4,5,6C .7,12,13D .9,12,1318.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5,13,12,则△ABC 的面积为( )A .30B .60C .78D .不能确定19.在△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a+b )(a ﹣b )=c 2,则( )A .△A 为直角B .△C 为直角C .△B 为直角D .不是直角三角形20.如图,一架云梯25米,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离墙7米,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4米,那么梯子的底部在水平方向上滑动了( )A .4米B .6米C .8米D .10米21.如图,一根木杆在离地面3m 处折断,木杆顶端落在离木杆底端4m 处,木杆折断之前的高度是( )A .5mB .6mC .7mD .8m二、填空题2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的逆命题是。
2020—2021年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逆定理例题+同步练习及答案(精品试题).docx

第02课勾股定理逆定理【例1】若△ABC三边长满足下列条件,判断△ABC是不是直角三角形?若是,请说明哪个教角是直角.(1)BC=,AB=,AC=1;(2)△ABC中,∠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a=n2﹣1,b=2n,c=n2+1(n>1)【例2】如果△ABC的三边分别为a、b、c,且满足a2+b2+c2+50=6a+8b+10c,判断ΔABC的形状。
【例3】如图,△ACB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ECD=90°,D 为AB边上一点。
⑴求证:△ACE≌△BCD;⑵若AD=5,BD=12,求DE的长。
【例4】观察下列等式:32+42=52;52+122=132;72+242=252;92+402=412…按照这样的规律,第七个等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5】如图,已知在正方形ABCD中,F为DC的中点,E为CB的四等分点且CB=4CE.求证:AF⊥FE.【例6】如图,已知△ABC中,∠C=90°,D为AB的中点,E、F分别在AC、BC上,且DE⊥DF.求证:AE2+BF2=EF2.课堂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若线段a,b,c组成Rt△,则它们的比可能为( )A.2:3:4 B.3:4:6 C.5:12:13 D.4:6:72、△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A.如果∠C﹣∠B=∠A,则△ABC是直角三角形B.如果c2=b2﹣a2,则△ABC是直角三角形,且∠C=90°C.如果(c+a)(c﹣a)=b2,则△ABC是直角三角形D.如果∠A:∠B:∠C=5:2:3,则△ABC是直角三角形3、△ABC的三边为a、b、c,且(a+b)(a﹣b)=c2,则( )A.△ABC是锐角三角形B.c边的对角是直角C.△ABC是钝角三角形D.a边的对角是直角4、下列命题中,其中正确的命题的个数为( )①Rt△ABC中,已知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为5;②有一个内角与其他两个内角的和相等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③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b,c,若a2+c2=b2,则∠C=90°;④在△ABC中,∠A:∠B:∠C=1:5:6,则△ABC是直角三角形.A.1个B.2个C.3个D.4个5、如图,在由单位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图中标有AB、CD、EF、GH四条线段,其中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线段是( )A. CD、EF、GHB. AB、CD、GHC.AB、EF、GHD.AB、CD、EF6、如图,四边形ABCD中,∠B=∠D=90°,∠A=45°,AB=3,CD=1,则BC 的长为( )A.3 B.2 C.D.7、如图,有一块地ABCD,已知AD=4米,CD=3米,∠ADC=90°,AB=13米,BC=12米,则这块地面积为()A.60米2B.48米2C.30米2D.24米28、在△ABC中,∠C=90°,c2=2b2,则两直角边a,b的关系是( )A.a<b B.a>b C.A=b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9、已知a,b,c为△ABC的三边长,且满足a2c2﹣b2c2=a4﹣b4,判断△ABC的形状()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10、已知: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满足a2+b2+c2+338=10a+24b+26c.试判断△ABC的形状( )。
八年级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专题课时练含答案)-

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一)一、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条边所对的角是直角.( )2.命题:“在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30°,那么它所对的边是另一边的一半.”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如果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 △ABC 的三边之比是1:1:2,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 ) 二、认真选一选(每小题5分,共25分)1.△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 A.如果∠C -∠B=∠A ,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B.如果c 2= b 2—a 2,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C=90°C.如果(c +a )(c -a )=b 2,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D.如果∠A :∠B :∠C=5:2:3,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 2.下列四条线段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a =8,b =15,c =17B.a =9,b =12,c =15C.a =5,b =3,c =2D.a :b :c =2:3:43. 以下面每组中的三条线段为边的三角形中,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5cm ,12cm ,13cm B. 5cm ,8cm ,11cm C .5cm ,13cm ,11cm D. 8cm ,13cm ,11cm4. ⊿ABC 中,如果三边满足关系2BC =2AB +2AC ,则⊿ABC 的直角是( ) A.∠ C B.∠A C.∠B D.不能确定 5. 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b c b a 2)(22=-+,则此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二、请你填一填(每小题5分,共25分)1.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m +1,m +2,m +3,则当m = ,它是直角三角形.2.在⊿ABC 中,若5,7,252222==-=+c b a b a ,则最大边上的高为 .3.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之比为13:12:5,且周长为60cm ,则它的面积是 2cm . 4.三角形的两边长为5和4,要使它成为直角三角形,则第三边的平方为 . 5.小强在操场上向东走80m 后,又走了60m ,再走100m 回到原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达标训练一、基础·巩固1.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三内角之比为1∶2∶3B.三边长的平方之比为1∶2∶3C.三边长之比为3∶4∶5D.三内角之比为3∶4∶52.如图18-2-4所示,有一个形状为直角梯形的零件ABCD ,AD ∥BC ,斜腰DC 的长为10 cm ,∠D=120°,则该零件另一腰AB 的长是________ cm (结果不取近似值).图18-2-4 图18-2-5 图18-2-63.如图18-2-5,以Rt △ABC 的三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分别为S 1、S 2、S 3,且S 1=4,S 2=8,则AB 的长为_________.4.如图18-2-6,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E 为AB 中点,F 为AD 上的一点,且AF=41AD ,试判断△EFC 的形状.5.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18-2-7,按规定这个零件中∠A 与∠BDC 都应为直角,工人师傅量得零件各边尺寸:AD=4,AB=3,BD=5,DC=12 , BC=13,这个零件符合要求吗?图18-2-76.已知△ABC的三边分别为k2-1,2k,k2+1(k>1),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二、综合·应用7.已知a、b、c是Rt△ABC的三边长,△A1B1C1的三边长分别是2a、2b、2c,那么△A1B1C1是直角三角形吗?为什么?8.已知:如图18-2-8,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且CD2=AD·BD.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图18-2-89.如图18-2-9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3,1),B(2,4),△OAB是直角三角形吗?借助于网格,证明你的结论.图18-2-910.阅读下列解题过程:已知a、b、c为△ABC的三边,且满足a2c2-b2c2=a4-b4,试判断△ABC的形状.解:∵a2c2-b2c2=a4-b4,(A)∴c2(a2-b2)=(a2+b2)(a2-b2),(B)∴c2=a2+b2,(C)∴△ABC是直角三角形.问:①上述解题过程是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的?请写出该步的代号_______;②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③本题的正确结论是__________.11.已知: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满足a2+b2+c2+338=10a+24b+26c.试判断△ABC的形状.12.已知:如图18-2-10,四边形ABCD,AD∥BC,AB=4,BC=6,CD=5,AD=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图18-2-10参考答案一、基础·巩固1.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三内角之比为1∶2∶3B.三边长的平方之比为1∶2∶3C.三边长之比为3∶4∶5D.三内角之比为3∶4∶5思路分析: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有以下方法:①有一个角是直角或两锐角互余;②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③一边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由A 得有一个角是直角;B 、C 满足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所以应选D.答案:D2.如图18-2-4所示,有一个形状为直角梯形的零件ABCD ,AD ∥BC ,斜腰DC 的长为10 cm ,∠D=120°,则该零件另一腰AB 的长是________ cm (结果不取近似值).图18-2-4解:过D 点作DE ∥AB 交BC 于E, 则△DEC 是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BED 是矩形,∴AB=DE.∵∠D=120°,∴∠CDE=30°.又∵在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CE=5 cm.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DE=3551022=- cm.∴AB=3551022=- cm.3.如图18-2-5,以Rt △ABC 的三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分别为S 1、S 2、S 3,且S 1=4,S 2=8,则AB 的长为_________.图18-2-5 图18-2-6思路分析:因为△ABC 是Rt △,所以BC 2+AC 2=AB 2,即S 1+S 2=S 3,所以S 3=12,因为S 3=AB 2,所以AB=32123==S . 答案:324.如图18-2-6,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E 为AB 中点,F 为AD 上的一点,且AF=41AD ,试判断△EFC 的形状. 思路分析:分别计算EF 、CE 、CF 的长度,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即可.解:∵E 为AB 中点,∴BE=2.∴CE 2=BE 2+BC 2=22+42=20.同理可求得,EF 2=AE 2+AF 2=22+12=5,CF 2=DF 2+CD 2=32+42=25.∵CE 2+EF 2=CF 2,∴△EFC 是以∠CEF 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5.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18-2-7,按规定这个零件中∠A 与∠BDC 都应为直角,工人师傅量得零件各边尺寸:AD=4,AB=3,BD=5,DC=12 , BC=13,这个零件符合要求吗?图18-2-7思路分析:要检验这个零件是否符合要求,只要判断△ADB 和△DBC 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即可,这样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就可派上用场了.解:在△ABD 中,AB 2+AD 2=32+42=9+16=25=BD 2,所以△ABD 为直角三角形,∠A =90°. 在△BDC 中,BD 2+DC 2=52+122=25+144=169=132=BC 2.所以△BDC 是直角三角形,∠CDB =90°.因此这个零件符合要求.6.已知△ABC 的三边分别为k 2-1,2k ,k 2+1(k >1),求证:△ABC 是直角三角形.思路分析:根据题意,只要判断三边之间的关系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证明:∵k 2+1>k 2-1,k 2+1-2k=(k -1)2>0,即k 2+1>2k ,∴k 2+1是最长边.∵(k 2-1)2+(2k )2=k 4-2k 2+1+4k 2=k 4+2k 2+1=(k 2+1)2,∴△ABC 是直角三角形.二、综合·应用7.已知a、b、c是Rt△ABC的三边长,△A1B1C1的三边长分别是2a、2b、2c,那么△A1B1C1是直角三角形吗?为什么?思路分析:如果将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同时扩大一个相同的倍数,得到的三角形还是直角三角形(例2已证).解:略8.已知:如图18-2-8,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且CD2=AD·BD.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图18-2-8思路分析:根据题意,只要判断三边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证明:∵AC2=AD2+CD2,BC2=CD2+BD2,∴AC2+BC2=AD2+2CD2+BD2=AD2+2AD·BD+BD2=(AD+BD)2=AB2.∴△ABC是直角三角形.9.如图18-2-9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3,1),B(2,4),△OAB是直角三角形吗?借助于网格,证明你的结论.图18-2-9思路分析:借助于网格,利用勾股定理分别计算OA、AB、OB的长度,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OAB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即可.解:∵ OA2=OA12+A1A2=32+12=10,OB2=OB12+B1B2=22+42=20,AB2=AC2+BC2=12+32=10,∴OA2+AB2=O B2.∴△OAB是以OB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10.阅读下列解题过程:已知a、b、c为△ABC的三边,且满足a2c2-b2c2=a4-b4,试判断△ABC的形状.解:∵a2c2-b2c2=a4-b4,(A)∴c2(a2-b2)=(a2+b2)(a2-b2),(B)∴c2=a2+b2,(C)∴△ABC是直角三角形.问:①上述解题过程是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的?请写出该步的代号_______;②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③本题的正确结论是__________.思路分析:做这种类型的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特别是题目中隐含的条件,本题错在忽视了a有可能等于b这一条件,从而得出的结论不全面.答案:①(B) ②没有考虑a=b这种可能,当a=b时△ABC是等腰三角形;③△ABC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11.已知: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满足a2+b2+c2+338=10a+24b+26c.试判断△ABC的形状.思路分析:(1)移项,配成三个完全平方;(2)三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都为0;(3)已知a、b、c,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解:由已知可得a2-10a+25+b2-24b+144+c2-26c+169=0,配方并化简得,(a-5)2+(b-12)2+(c-13)2=0.∵(a-5)2≥0,(b-12)2≥0,(c-13)2≥0.∴a-5=0,b-12=0,c-13=0.解得a=5,b=12,c=13.又∵a2+b2=169=c2,∴△ABC是直角三角形.12.已知:如图18-2-10,四边形ABCD,AD∥BC,AB=4,BC=6,CD=5,AD=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图18-2-10思路分析:(1)作DE∥AB,连结BD,则可以证明△ABD≌△EDB(ASA);(2)DE=AB=4,BE=AD=3,EC=EB=3;(3)在△DEC中,3、4、5为勾股数,△DEC为直角三角形,DE⊥BC;(4)利用梯形面积公式,或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可解.解:作DE ∥AB ,连结BD ,则可以证明△ABD ≌△EDB (ASA ), ∴DE=AB=4,BE=AD=3.∵BC=6,∴EC=EB=3.∵DE 2+CE 2=32+42=25=CD 2,∴△DEC 为直角三角形.又∵EC=EB=3,∴△DBC 为等腰三角形,DB=DC=5.在△BDA 中AD 2+AB 2=32+42=25=BD 2,∴△BDA 是直角三角形.它们的面积分别为S △BDA =21×3×4=6;S △DBC =21×6×4=12. ∴S 四边形ABCD =S △BDA +S △DBC =6+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