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基本原理
色彩的基本原理

1、光与色 2、色彩的种类与属性 3、色立体与表色体系
光与色
一、光与色
没有光源便没有色彩感觉,人们凭借光才能看见物体的形状、色 彩,从而认识客观世界。
1、光源 能唤起我们色感的关键在光。 光源光可分为两种:自然光 (阳光) 人造光(电灯、蜡烛光等)
2、光源光 光源光也称直光。从太阳或电灯等光源发出的光直接照射在物体上。
孟赛尔色立体水平断面示意图
由于各色相的明度不等,因此各色相的饱和色在色立体上的位置高低不同。
孟赛尔色立体示意图 孟赛尔色立体
3.孟氏纯度阶段表示法 纯度变化的方向垂直于中心轴,黑、白、灰的中轴纯度为0,离中心越远纯度越
高,最远为各色相的纯色。同一色相面的上下垂直线所穿过的色块为同纯度,以无彩轴为 圆心的同心圆所穿过的不同色相也是同纯度。
色与中轴构成纯度序列,这种把色彩依
色立体示意图
明度、色相、纯度三种关系组织在一起构成的立体形式就是色立体。
一、孟赛尔色立体
孟赛尔色立体是由美国教育家、色彩学家、美术家孟赛尔创立的色 彩表示法。他的表示法以色彩的三要素为基础,色相称为Hue,简写为H;明 度叫做Value,简写为V;纯度称为Chroma,简写为C。 1.孟氏色相环
1.奥氏色相环 奥氏色相环是以赫林的生理四原色黄(Yellow)、蓝(U l t r a m a r i n e b l u
e)、红(R e d)、绿(S e agreen)为基础,将四色分别放在圆周的四个等分点上,成为 两组补色对。然后再在两色中间依次增加橙(Orange)、蓝绿(Turquoise)、紫 (Purple)、黄绿(Leaf green)四色相,合计为8色相,然后每一色相再分为3色相,成 为24色相的色相环。色相顺序顺时针为黄、橙、红、紫、蓝、蓝绿、绿、黄绿。因取色 相环上相对的两色在回旋板上回旋成为灰色,所以相对的两色为互补色。
色彩构成的主要原理

色彩构成的主要原理
好的,我来详细解释色彩构成的主要原理:
1. 三原色原理:红、黄、蓝三原色可以调配出大多数色彩,是色彩构成的基础。
三原色互相搭配可以产生二次色。
2. Complementary色原理:互为Complementary色的两种色彩混合可产生无彩色。
常见的Complementary色对包括红绿、黄紫、橙蓝等。
3.分散与吸收原理:物体对光的反射、吸收、透射会产生不同的色彩。
物体对可见光不同波长的吸收和反射率不同,决定了色彩。
4.色环理论:色环连接三原色及三二次色,按一定顺序排列。
色环上相邻的两种色彩mix可产生中间色调。
5.暖色冷色原理:暖色调接近红黄,给人温暖感觉。
冷色调接近蓝绿,给人凉爽感觉。
搭配使用可加强视觉效果。
6.对比原理:明暗、温暖冷酷色彩的强烈对比,可增强视觉动感,使色彩更生动丰富。
7.联想原理:不同色彩可以联想出不同意境,应用适当色彩可引发对应联想。
如红色联想激情、蓝色联想宁静等。
8.色调变化原理:同一种色彩的不同深浅、纯度可产生不同色调,丰富变化感。
9.融合原理:不同色彩的融合可以生成新色调,色彩结合要协调、连贯。
10.量变原理:色彩的占比变化可以改变整体视觉效果。
量变反映主次关系。
综上所述,这些都是构成艺术色彩效果的基本原理,需要灵活运用。
色彩的基本原理

色彩的基本原理色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给予我们世界以美感和丰富性。
然而,色彩并非仅仅是一种感觉,它们有着深刻的科学原理和心理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色彩的基本原理,包括色彩的构成、色彩的感知和色彩的心理效应。
一、色彩的构成色彩的构成是由光的特性决定的。
光是由一系列电磁波组成的,这些电磁波以不同的频率和波长存在。
我们所看到的颜色是光波被物体吸收或反射所产生的结果。
在可见光谱中,红、橙、黄、绿、蓝、靛、紫是七种基本颜色。
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时,物体会吸收一部分光波并反射另一部分。
被物体吸收的光波决定了我们所看到的颜色。
例如,当光线照射到一个红色的物体上时,它会吸收其他颜色的光波,只反射红色的光波,因此我们看到的是红色。
二、色彩的感知色彩的感知是通过我们的眼睛和大脑来完成的。
眼睛中的视网膜包含了许多感光细胞,其中最重要的是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负责感知颜色,而视杆细胞则负责感知黑白和灰度。
当光线进入眼睛并照射到视网膜上时,视锥细胞会根据光的波长来感知不同的颜色。
视锥细胞分为三种类型,分别对应红、绿和蓝三种基本颜色。
这些视锥细胞会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然后传递到大脑的视觉皮层进行解析和处理。
三、色彩的心理效应色彩对我们的心理和情绪有着深远的影响。
不同的颜色可以引起不同的情绪和反应。
这是因为色彩与我们的记忆、文化和个人经验紧密相连。
红色是一种充满活力和激情的颜色,它可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奋。
黄色则代表着快乐和温暖,它可以给人带来轻松和愉悦的感觉。
蓝色是一种冷静和平静的颜色,它可以帮助人们放松和集中注意力。
这些心理效应使得色彩在广告、设计和艺术等领域中被广泛运用。
此外,不同的文化和传统也赋予了颜色不同的含义。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白色代表纯洁和清洁,而在东方文化中,白色则象征着哀悼和丧失。
这种文化差异使得色彩的意义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有所不同。
总结起来,色彩的基本原理涉及光的特性、视觉感知和心理效应。
色彩的基本原理

色彩的基本原理色彩是人类视觉感知的一种特性,它给我们的世界增添了无限的美感和生动性。
理解色彩的基本原理对于艺术家、设计师和任何对色彩感兴趣的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色彩的基本原理,包括颜色模型、色相、明度和饱和度等概念。
一、颜色模型颜色模型是描述色彩的一种方法,常用的颜色模型包括RGB模型、CMYK模型和HSV模型等。
RGB模型以红、绿、蓝三种颜色为基础,通过不同强度的叠加来产生各种色彩。
CMYK模型则是用青、品红、黄和黑色来描述颜色,主要用于印刷和打印行业。
HSV模型则以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三个属性来定义颜色。
二、色相色相是指颜色的种类或者说是颜色的名称,如红色、橙色、黄色等。
色相可以绘制成一条连续的色相环,其周期性地循环出现各种颜色。
色相的变化是由于光波的频率不同所引起的。
通过调整色相,我们可以获得不同种类的颜色。
三、明度明度是指光的亮度或者说光的强弱,也可以理解为颜色的明暗程度。
明度的变化是由光的强度不同所引起的。
明度较高的颜色看起来较为明亮,而明度较低的颜色则较为暗淡。
在色彩设计中,通过调整明度可以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感和情绪。
四、饱和度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或者说颜色的鲜艳程度。
饱和度较高的颜色看起来更加鲜艳、鲜明,而饱和度较低的颜色则较为灰暗、不鲜艳。
调整饱和度可以影响颜色的视觉效果,使其更加生动或者柔和。
五、色彩的相互关系色彩的相互关系是指不同颜色之间的搭配和配合。
在色彩设计中,使用不同的色彩搭配可以产生各种视觉效果和情绪。
例如,冷色调和暖色调的对比可以使画面更具层次感;互补色的组合可以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良好的色彩组合可以提升设计作品的视觉吸引力和表现力。
六、光的作用光是产生色彩的关键因素,它通过反射、折射和吸收等作用来影响我们对颜色的感知。
不同的光源可以产生不同的色温和色彩效果。
光线的强度和角度也会对颜色的呈现产生影响。
因此,在色彩设计中需要考虑光线的作用,选择合适的光源和照明方式。
色彩的基本原理

色彩的基本原理色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视觉的感受,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沟通方式。
色彩的基本原理是指色彩的形成和运用规律,了解这些原理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运用色彩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色彩的基本原理包括三个方面,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色相是指色彩的种类,如红、黄、蓝等;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即色彩的亮度;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度,即色彩的鲜艳程度。
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色彩的基本特征,也是我们认识和运用色彩的基础。
其次,色彩的基本原理还包括了色彩的对比和协调。
色彩的对比是指不同色彩之间的明暗、冷暖、对比度等关系,通过对比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增强色彩的表现力;而色彩的协调则是指不同色彩之间的和谐关系,通过协调可以产生舒适的视觉效果,使整体色彩更加统一和和谐。
另外,色彩的基本原理还涉及到色彩心理学和文化意义。
不同的色彩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和情感内涵,了解这些色彩的文化意义对于正确运用色彩具有重要意义;而色彩心理学则是研究色彩对人们心理和情绪的影响,不同的色彩会引发人们不同的情绪和反应,因此在设计中需要根据色彩心理学来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
最后,要正确运用色彩的基本原理,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和情境来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运用。
在视觉设计中,要根据色彩的特性和原理来进行合理的搭配和运用,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在艺术创作中,要根据色彩的文化意义和心理学效应来进行情感表达和沟通。
总的来说,色彩的基本原理是我们正确理解和运用色彩的基础,通过对色相、明度、饱和度、对比、协调、文化意义和心理学的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色彩,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
希望本文对大家对色彩的基本原理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色彩构成01-色彩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6
• 明度的第一层内容: • 是指颜色本身的明度。在约翰内斯·伊顿所设计的十二色相环中,
我们会发现,黄颜色的明度最高,而紫颜色明度最低,其它各色 基本上是处于灰与深灰之间,属中间明度。
• 明度的第二层内容: • 同一色相的颜色也具有不同的明度,如红颜色中深红、大红等有
不同的明度值。
• 纯度(S): • 纯度表示色相中灰成分所占的比例,用从0%(灰色)到100%(完全
饱和)的百分比来度量。在标准色轮上,从中心向边缘饱和度是递 增的。
• 明度(B): • 是颜色的相对明暗程度,通常用从0%(黑)到100%(白)的百分比
来度量。亮度为0时即为黑色,最大亮度是色彩最鲜明的状态。
可编辑课件PPT
5.等明度面
孟塞尔色立体等明度面
可编辑课件PPT
19
可编辑课件PPT
20
计算机的表达
PHOTOSHOP表色体系
可编辑课件PPT
21
RGB色彩模式
自然界中绝大部分的可见光谱可以用红、绿和蓝三色光按不同比 例和强度的混合来表示。RGB就分别代表着三种颜色:R代表红 色,G代表绿色、B代表蓝色。RGB模型是加光混色的模型,用 于光照、视频和显示器。
可编辑课件PPT
15
色立体的表达
• 用三维空间关系来表示色彩体系的工具称为色立体。 • 由色立体显示的色彩结构,有助于对色彩进行完整的逻辑分析,
是色彩结构表达的模型。
可编辑课件PPT
16
4.等色相面
奥斯特瓦德色立体等色相面
可编辑课件PPT
17
孟塞尔色立体可等编色辑相课件面P(PT2个色相面)
18
2
色彩构成的产生与发展
色彩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色彩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色彩基本概念1. 色彩是指人眼能够感知到的物体反射或发射出来的色泽。
在光线的照耀下,表面吸收光的一部分,反射出来的光就会给人以色彩的感觉。
2. 色彩由三种原色光组成:红、绿和蓝。
而在色彩运用中,色彩还是由三种基本颜色,即红、黄和蓝组成。
这三种基本颜色可任意混合,组成各种各样的颜色。
二、色彩的三要素1. 色相:色相是色彩的品种或种类。
指的是红、蓝、黄等色彩的名称。
在彩色光线中,三种基本光色就是红、绿和蓝三种色对。
2. 饱和度: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度或浓淡程度。
饱和度高则色彩浓烈,饱和度低则色彩较淡。
3. 亮度:亮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
亮度高则色彩明亮,亮度低则色彩昏暗。
亮度和明度是指黑白的深浅程度。
三、色彩搭配原理1. 对比原则:对比原则是指以对比色彩的对立面互为补充,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效果。
对比色彩有红绿、黄蓝、橙青等。
对比色的搭配会产生强烈的冲击和张力,常用于强调或突出色彩效果。
2. 类比原则:类比原则是指在色彩搭配中,通过相近或相似的色彩进行搭配,形成和谐、温暖的色彩效果。
类比色彩的搭配具有柔和、温暖的特点,适合用于营造舒适、温馨的氛围。
3. 色彩的明度搭配原则:色彩搭配中,将明度较高的颜色与明度较低的颜色组合在一起,能够产生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的色彩效果。
明度对比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活泼,增强立体感。
四、色彩的运用原则1. 着色原则:着色原则是指在进行色彩运用时,需要根据作品的主题和表达的意境来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
色彩需要与作品内容相互配合,形成统一的表达效果,以达到艺术表现的最佳效果。
2. 色彩的比例原则:色彩搭配中,需要根据各色彩在整个图案中所占的比例,来确定各色彩的使用量和搭配方式,形成和谐的色彩效果。
比例的选择对于作品的整体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3. 色彩的层次原则:层次原则是指在色彩搭配中,通过运用不同明度、饱和度的色彩,来建立作品的层次感,使得作品更加的丰富多彩,形成立体感和深度感。
色彩基本原理

四、色彩体系
人们将色彩按照它们各自的特性、规律和秩序进行排列,建立了完整而严密的色彩 表述体系。目前常用的色彩表述体系有色相环和色立体。
1.色相环 依据原色理论和混色理论,人们将不同色相的色彩依序排列制作了一个360°的环, 称为色相环,它有助于设计师快速地选择正确的色彩。如12色相环、24色相环等。
2.色立体 色立体是借助三维空间形式把色彩三要素系统地排列组合成一个立体形状的色彩结 构,清晰明确地反应色彩的色相、明度和纯度之间的关系。色立体主要有以下两种。 (1)孟塞尔色立体 孟塞尔色立体是由美国的色彩学家、教育家和美术家孟塞尔在1905年创立的孟氏 色谱,它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根据颜色的视知觉特点制定的标色系统,也是目前国际 上普遍的颜色分类方法。
2.间色 间色是指由色光或色料的两种原色相混合而得到的颜色,如下图所示的重叠部分即 为间色。
3.复色 复色是指间色和原色再继续相互叠加混合,或者三种以上的颜色相互叠加混合所得 到的颜色,亦称第三次色,如绿紫色、蓝紫色等。对于色光来说,多种单色光相混合 会产生越来越亮的光;而对于色料来说,多种色料相混合会使颜色越来越深,甚至会 让人觉得颜色越来越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色彩的联系
根据色彩在色相环上的位置关系,色彩可分为同类色、邻近色、中差色、对比色和互 补色五种关系。
同类色
近似色
中差色
对比色
互补色
设计色彩
3.纯度 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度,又称色度、饱和度。高纯度色彩具有醒目、单纯之感;低 纯度色彩具有内敛、含蓄之感。任何一种单纯的色彩,只要加入黑白灰或其他色相, 均可以降低其纯度。
三、色彩的基本构成
按照色彩是否需要以其他颜色调配或调配的比例,色彩可分为原色、间色或复色。 1.原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孟氏色相环
精品课件
8.邻近色 在色相环上任意色彩相邻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中黄和 橘黄 9.对比色
在色相环上任一直径两端相对的色称对比色
精品课件
色彩的种类与属性
一、色彩的属性
1、色相 色相(Hue)是指红、橙、黄、绿、青、紫等色彩分野, 而黑、白以及各种灰色是属於无色系的; 色相是色彩的主要特征,表示色彩的种类,但不只是某一种色彩, 同一色相的色彩指色彩中组成彩色成分的三原彩倾向。 (如:紫色、浅紫色、深紫色、灰紫色属于同一色相,他们之间的
印刷四原色 (C.M.Y.K) 印刷色彩由CMYK四色油墨产生不同於电子影像,我们利 用加色法,混合叁色最後会得到黑色(K)。
精品课件
第二节 色立体——色彩的表示法
把不同明度的黑、白、灰,按上白、下黑、中间为不同明度的灰等
差秩序排列起来,可以构成明度序列。
把不同色相的高纯度色彩按红、橙、黄、绿、蓝、紫等差环列起来
4.孟赛尔表色法的写法与读法
有彩色为HV/C即H表色相,V表明度,/C表纯度。5R4/14即为红色相5号,明度 为4,纯度为14。无彩色则写成NV,如N5表示明度为5的无彩色灰。
孟氏色相环上的十种主要色相在最高纯度时的明度情况 精品课件
二、奥斯特瓦德色立体
奥斯特瓦德色立体是由德国科学家、色彩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奥斯特瓦德创 造的体系。该体系以物理学为依据,重视颜色的混合规律。孟赛尔用黑色和白色作为色 立体明度阶段的两个极点,而奥斯特瓦德则认为白色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纯白,有11%的含 黑量,所谓的黑色也有3.5%的含白量。这样所有的色彩都应该是由纯色(C)加一定数量 的黑(BL)和白(W)混合而成的。即:白量+黑量+纯色量=100(总色量)。 1.奥氏色相环
纯色不断地依明度阶段记号增加白量向白靠拢,增加黑量向黑靠拢,随着黑、 白含量的增加,就形成了纯度阶段的变化。
由于奥氏色立体的纯色都位于等色相三角形的顶点,而各纯色的明度又不相同, 因而等色相面和明度阶段垂直轴相对应的水平线并不表示等明度的色彩关系。
奥氏色立体的等色相面示意图
奥氏色立体的等色相面 精品课件
例如:在绿光照射下,同样白色的表面,因为有一种绿色光可以 反射,故这块白色会呈现绿的色彩。 红色表面在绿光下由于没有红色光可以反射,故呈现黑
精品课件
2、环境与光源色 环境色:某一物体反射出一种色光又反射到其他物体上的颜色。 环境色的反光量与环境物体的材质肌理有关。 (表面光滑明亮的玻璃器皿、瓷器、金属器之类的反光量大,对
3.奥氏纯度阶段表示法
以奥氏明度阶段的垂直轴为边长,做一个三角形,在其顶点配置各色相的
纯色,这个三角形就是奥氏色立体的等色相面,把它分割成28个菱形并各附记号以表
示该色的含白量与含黑量。如纯色pa,p的含白量为3.5%,a的含黑量为11%,所以,
理论上纯色的量就是100-3.5-11=85.5。
精品课件
奥氏色相环是以赫林的生理四原色黄(Yellow)、蓝(U l t r a m a r i n e b l u e)、红(R e d)、绿(S e agreen)为基础,将四色分别放在圆周的四 个等分点上,成为两组补色对。然后再在两色中间依次增加橙(Orange)、蓝绿( Turquoise)、紫(Purple)、黄绿(Leaf green)四色相,合计为8色相,然后每一 色相再分为3色相,成为24色相的色相环。色相顺序顺时针为黄、橙、红、紫、蓝、 蓝绿、绿、黄绿。因取色相环上相对的两色在回精品旋课板件上回旋成为灰色,所以相对的两
精品课件
孟赛尔色立体水平断面示意图 精品课件
由于各色相的明度不等,因此各色相的饱和色在色立体上的位置高低不同。
孟赛尔色立体示意图
精品课件
孟赛尔色立体
3.孟氏纯度阶段表示法 纯度变化的方向垂直于中心轴,黑、白、灰的中轴纯度为0,离中心越远纯度越
高,最远为各色相的纯色。同一色相面的上下垂直线所穿过的色块为同纯度,以无彩轴为 圆心的同心圆所穿过的不同色相也是同纯度。
奥氏色立体以无彩色轴为中心,回转三角形,便组成了一个复圆锥体的形状。
奥氏色立体 奥氏色立体示意图
精品课件
4.奥氏色彩的符号表示法 奥氏色彩体系用数字表示色相,加上明度阶段的记号所示的含白量与含黑量,
三者合在一起表示某一色彩,即数字/含白量/含黑量。如14/p/l,是色相为14的蓝,含 白量p为3.5%,含黑量l为91.1%,蓝色的纯色量为100-3.5-91.1=5.4,因此14/p/l是接近 黑色的深蓝色。再如8/n/a的含白量为5.6%,含黑量为11%,这是一种微淡的红色。
差别只是明度和纯度的不同)
色相变化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色相推移
精品课件
色相推移(一)
色相推移(二)
精品课件
2、明度 明度指色彩的明亮程度 从色彩类别看 : 无彩色系,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明度最低,灰色的明度在两者之间 在彩色系,同一色相的色彩种,纯色明度居中,洁色明度高,浊色 明度低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明度推移(一)
明度推移(二)
精品课件
明度推移(三)
3、纯度 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可以称为色彩的饱和度 (彩度) 一个色混合任何一种色将降低它的纯度。
精品课件春夏秋冬纯度变化
色光叁原色 (R.G.B) 萤幕显示的色彩是由 RGB(红、绿、蓝)叁种色光所合成 的,我们必须利用减色法来计算混合後的色彩,色光越多 越接近白色。
精品课件
5.同种色 一种颜色自身产生不同明度变化的颜色,称为同种色。 如将翠绿色加白或者加黑出现深浅不同的绿色,这些深 浅不同的绿色就是同种色
精品课件
6.同类色 两种以上的色彩,其主要色素倾向比较接近 如红色类的朱红、大红、玫瑰红主要包含红色色素,称 为同类色。
精品课件
7.近似色 在色相环上任意90°角度以内的同类别色彩和相近的不 同类别色彩称为近似色。 如橘红和朱红、群青和紫等。
月光下的景物偏青绿色。)
3、光的演色性 研究光的演色性主要是为了色彩构成在环境艺术设计、展示陈列 设计和舞台美术设计中应用的特殊性而言。
演色性:光源对物体的显色产生影响的性质 演色:而受到光源照射以后的物体色的显色变化 我们研究光的演色性的主要目的: 利用不同光源的演色性创造新的色彩艺术气氛。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奥斯特瓦德色相环示意图 精品课件
奥斯特瓦德色相环 精品课件
2.奥氏明度阶段表示法 奥氏色立体的垂直中心轴也是由无彩色构成的。从底部的黑色到顶部的白色
共分8个等级,分别用字母a、c、e、g、i、l、n、p表示,a为最亮的白,p为最暗的黑。 每个字母都标有一定的含白量和含黑量。
奥斯特瓦德标定的各字母记号的含白量与含黑量
1.奥氏色相环 奥氏色相环是以赫林的生理四原色黄(Yellow)、蓝(U l t r a m a r i n
e b l u e)、红(R e d)、绿(S e agreen)为基础,将四色分别放在圆周的四个等 分点上,成为两组补色对。然后再在两色中间依次增加橙(Orange)、蓝绿 (Turquoise)、紫(Purple)、黄绿(Leaf green)四色相,合计为8色相,然后每一 色相再分为3色相,成为24色相的色相环。色相顺序顺时针为黄、橙、红、紫、蓝、蓝绿、 绿、黄绿。因取色相环上相对的两色在回旋板上回旋成为灰色,所以相对的两色为互补 色。
件
4、无彩色和有彩色 A、无彩色 黑、白、灰色属于无彩色。无彩色是没有任何色相感觉的。 B、有彩色 有彩色是指红、橙、黄、绿、青、蓝、紫各种颜色。 有三种特性:色相、明度、纯度
精品课件
无 色 彩 系
精品课件
有色彩系
精品课件
三、色彩的混合色 1.三原色
原色又称为基色(无法调配出来的色彩),即用以调配其他色彩 的基本色。 在颜料中,红、黄、蓝为色料三原色 在色光中,红、绿、蓝为色光三原色
孟氏色相环示意图
精品课件
2.孟氏明度阶段表示法
孟赛尔色立体中心轴从黑到白共分为11个等级。最高明度为10, 表示理想白;最低明度为0,表示理想黑。1~9为灰色系列,V=10表示扩散 反射率为100%,即色光做全部反射时的白;V=0则表示全部吸收。事实上这 两种情况不可能存在,只是理想情况罢了。
有彩色的明度与相应的中心轴无彩色一致,因此如果将色立体做 水平断面,则各色彩(不管色相与纯度)的明度均相同。孟氏色立体的每一 个纯度色相与其等明度的中性灰色相对应。
精品课件
2.间色 间色是三原色中的两个色以同等比例调和而形成的颜色,如红 色加黄色为橙色,红色加蓝色为紫色,黄色加蓝色为绿色
精品课件
3.复色 复色是用原色与间色相调或用间色与间色相调而形成的 “三次色”,所以也叫次色或再间色。 如橙+绿=黄灰,橙+紫=红灰,绿+紫=蓝灰
精品课件
4.补色 色环中直线距离最远的一对色彩称为补色,也称余色。 如绿与红、黄与紫、蓝与橙都属于补色。 互补的两色相调会成为黑灰色
三、色立体的用途
色立体能使我们更好地掌握色彩的科学性、多样性,使复杂的色彩关系在头 脑中形成立体的概念,为更全面地应用色彩、搭配色彩提供根据。
精品课件
色彩的基本原理
1、光与色 2、色彩的种类与属性 3、色立体与表色体系
精品课件
光与色
一、光与色
没有光源便没有色彩感觉,人们凭借光才能看见物体的形状、色 彩,从而认识客观世界。
1、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