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讲评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含单元教学计划、习作、语文园地)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含单元教学计划、习作、语文园地)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含单元教学计划、习作、语文园地)一、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围绕“外国文学名著”编排,选篇的三篇课文都是从长篇小说中节选的。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经典之作,是一部回忆录式冒险小说,《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190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塞尔玛·拉格洛芙的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这部小说,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文学作品。

阅读这些作品,学生不仅能随主人公一起感受各国的风土人情,更能够随主人公一起成长,体验成长的欢乐和艰辛。

二、单元教学目标1、会写15个字,会写20个词语。

2、能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

3、能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对人物作出简单的评价。

4、能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5、能引用原文说明观点,使观点更有说服力,能分辨别人的观点是否有道理,理由是否充分。

6、能选择自己读过的一本书,写作品梗概,能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梗概,并根据反馈进行修改。

7、读名著,能围绕如何对人物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能体会夸张手法的表达效果,并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8、感受不同译者对相同内容的不同表达,增强译本意识。

9、能背诵一组出自《增广贤文》的格言和谚语。

10、能产生阅读世界名著的兴趣,自主规划阅读《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爱丽丝漫游奇境》四部名著,了解故事内容,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通过文字传达的情感和思想内涵,能做读书笔记,与同学交流阅读收获。

三、单元教学重点1、能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

2、能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对人物作出简单的评价。

3、能选择自己读过的一本书,写作品梗概。

四、单元教学难点能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对人物作出简单的评价。

五、单元教学准备课件六、单元课时划分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2课时6、《骑鹅旅行记》节选 1课时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1课时口语交际:同一本书 1课时习作:写故事梗概 2课时语文园地 2课时快乐读书吧 1课时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6.骑鹅旅行记(节选)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6、小组复述课文。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单元,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课文的主题思想,深入理解文中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语言美;学会分析文章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单元,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草原》、《腊八粥》、《北京的春节》、《匆匆》四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内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掌握课文的主题思想,深入理解文中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语言美;学会分析文章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把握文章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歌曲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单元的主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重点词语和句子,做好批注。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4. 探究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语言美等方面。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2. 课型:新授课3. 教学目标:正确理解和掌握课文的主题思想,深入理解文中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语言美;学会分析文章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讲评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讲评教案
2、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改正情况,适当点拨指导。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验证自己的改正情况。通过讨论解决知识性的错误。
4、交流汇报,随机小结。
三、典型试题讲评 强化训练
1、第一大题第4小题
用“望”组成词语,然后填空。
这道题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它要根据一定的语言环境,填写词语,所以错误较多。尤其是渴望和盼望区分不清。其实都是近义词,只是语气程度不同。渴望最强烈,然后是盼望和希望。希望 :①心里想着实现某种情况:希望能考上大学。②心愿;理想:绝境中还抱着希望|所有的希望全成了泡影|对未来充满希望。渴望:迫切地盼望的意思。盼望:1.亦作"盻望"。2.殷切地期望。 3.想念。 4.眺望,远望。
解决学生解题的个性问题,查缺补漏,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 学 程 序
教 学 调 控
一、整体回顾,测试分析
1、公布全班的整体成绩,对成绩进行分析。
2、表扬进步明显的学生。
3、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考卷中存在的问题。
(1)书写不规范。
从整体卷面看,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特别是有些容易写错的字,很多学生在这方面丢分。
这一类的理解题,一定要联系上下文或运用组合法或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推敲揣摩,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
一、 提出没有解决的问题
二、 加强积累
三、 阅读题解题技巧
1、 三读
2、 联系上下文
3、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公布全班的整体成绩
学生自改,寻找错因
典型试题讲评
强化训练
2、第二大题第2小题
以“爱心”为陈述对象,仿写句子。

(语文教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精选教案

(语文教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精选教案

六班级语文下册其次单元精选教案教案是否符合科学性,就是老师要认真贯彻课标精神,按教材内在规律,结合同学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那么具体应当如何做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六班级语文下册其次单元精选教案5篇,期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六班级语文下册其次单元精选教案1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真挚、防止等词语。

能抄写对祖国魂牵梦萦的句子。

2.感情朗读。

2.过程与方法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教学重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教学难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教学方法:争辩沟通教具和学具:多媒体课件、朗诵时的背景音乐教学过程:一、朗读课文,品评同学的朗读。

二、(接第一课时)连续沟通感受深刻的句子。

1.重点体会以下三个句子(1)出示第一句:我的祖国母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她。

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想想频来入梦是什么意思(经常进入梦乡或梦境。

)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缘由是什么呢(我第一次离开祖国,我宠爱祖国)从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有一颗爱国心。

猛烈的思国情。

)请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

(2)出示其次句: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一般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为什么我在想到故土、老伴侣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呢(由于我深爱故土、深爱老伴侣,虽然我身在异国他乡,临时不能与他们见面,但他们在我的心中永久都是奇特的,所以我在想到故土、老伴侣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

)从这句话,我们能感受到什么(认为故土、伴侣都是最可亲、可敬的,在心目中,不管身处何地,他们都是奇特的,令人回味的。

足以看出他的思乡情、爱国情。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指南五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指南五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指南五篇通过教案确定本课元素、知识和情感,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积极主动参与合作、积极主动参与交流等开放性、隐蔽性、长期性目标,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六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六年级语文教案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板书课题二、出声自读课文,自己动手,查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解决生字三、解决重点词语、提出疑难问题四、老师检查学生的预习和自学情况,划分课文层次,掌握课文结构1、文章可以划分几个层次?用了是什么结构来论述?三个层次,用了总——分——总的结构2、全文写了哪几件事情?这几件事情中间是怎么链接起来的?三件事情(了解三件事情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三件事情。

注意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用“无独有偶——”“ 最有趣的是——”:过渡句和递进作用。

五、关于文章的体裁1、什么是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2、全文说明了一个什么观点?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文中用了另一种形象的表述重复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把?拉成了!)在文章的第三层哪句话和这两句相照应?(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3、这是本文的论点,这句话本身就是真理。

为了证明这句话是真理,作者用了哪几件事情来进行了证明?第二课时一、回顾第一节课主要内容1、这是一篇——议论文。

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板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二、课文的标题解释有几个词语组成?分别说明了什么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真理——一定是正确的诞生——一定有孕育的过程一百个——一定很多问号——一定有思考之后——一定得到了解决三、老师提出问题:1、真理从什么样的现象中得来?司空见惯的现象。

2、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是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2单元习作二讲评(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2单元习作二讲评(教学设计)

第周第课时课时教案编号:课题习作二讲评
教学目的1.通过评析,使学生能把民俗的主要特点讲清楚
2.通过修改,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关键能把习作的民俗的特点讲评清楚提高修改习作能力
步骤师生双边活动个体设计
一、习作讲评
一、回忆本次习作的要求:
1.写某一民风民俗
2.突出这一民俗的特点
3.要表达清楚
4.自行修改习作
二、总结本次习作
1.选材
2.结构安排
3.对详略等方面加以总结
三、赏析一类文
1.请优秀习作的作者读文,其他同学听评:文章哪些
地方写得最精彩?
2.你的习作中也有同样精彩之处吗?读给大家听3.结合学生习作的精彩片断交流,教师小结,注重鼓

四、二类文赏析
1.投影出示二类文,学生自读
2.找出文中的不足之处,并试着帮助修改,对于修改
有困难之处可小组讨论
3.指名修改后,读文
五、试用学到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
1.独立修改
2.组内修改
板书设计
读优秀习作
讲评优秀习作
赏读美文学习其中写作技巧
课后记。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翘首、偷笑、歌颂、朝气蓬勃、铿锵有力等。

2.学会通过读故事理解其意义,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感情能力。

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生动的故事,让学生深入了解人性,领悟人类至善至美之情感。

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感情能力。

难点: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抽象概念,如爱心、互助。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老师将“我与我朋友的故事”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谈一下自己和朋友的故事,引导学生对于故事情节的感性认识和兴趣产生。

第二步:讲故事(20分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京剧名伶”的故事。

教师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和写法。

第三步:读故事(20分钟)学生个别、分组朗读故事,并回答问题:故事讲的是什么?主人公是谁?主人公有哪些优秀品德?我们有哪些启示?第四步:互动交流(30分钟)a.个别或分组进行朗读练习,注意发音准确、语义清晰、避免口误。

b.阅读理解。

学生阅读故事中的生字词,尝试从字面和上下文中理解词语含义,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

c.分组朗读练习,注意节奏感和情绪表达。

听众对朗读进行评价,点赞优秀表现。

第五步:写作练习(20分钟)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自由发挥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美好心愿。

作文要求真情实感、感人至深。

第六步:课堂小结(5分钟)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生字词进行及时总结,鼓励学生发言交流,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流程图教学环节目标活动时间导入引出故事主题,激发兴趣课前提问,讨论5分钟讲故事理解故事情节,认识生字词讲故事,解释生字,画面呈现20分钟读故事训练口语表达,提高语言能力个别朗读、分组合唱,回答问题20分钟互动交流个别或分组练习,提高朗读力朗读练习、阅读理解、互动交流30分钟写作练习发挥想象力,表达思想感情自由发挥,写一篇作文20分钟课堂小结理清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创设安全氛围5分钟教学评估方法1.学生阅读理解情况及时点评,扶持与鼓励。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学习掌握并运用作者如何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表达情感的方法,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通过自主阅读、小组合作和课堂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文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鼓励学生热爱阅读,乐于探索。

1. 知识与技能:学生应能准确识别本单元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包括生字读音、字形辨识、词义理解等。

本单元课文涉及一系列描绘自然景观、历史事件的篇章,需要学生掌握相关的词汇和术语,如“旖旎”、“蜿蜒”、“巍峨”等词语的正确读音和用法。

学生需要能够深入理解本单元课文的内容,包括文章的主旨、结构、写作特点等。

通过阅读学生应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信息和细节,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分析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和段落。

本单元课文涉及一系列文学作品,包括古典诗词和现代文。

学生需要了解相关的文学知识,如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等,同时理解作品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提高听、说、读、写等各项语文技能。

通过朗读、背诵、复述等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表达能力。

在掌握本单元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拓展与延伸。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课外阅读,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2. 过程与方法:课前预习: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本单元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标注不理解或感兴趣的词句,为课堂上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讨论、情境导入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的学习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点
解决学生解题的个性问题,查缺补漏,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 学 程 序
教 学 调 控
一、整体回顾,测试分析
1、公布全班的整体成绩,对成绩进行分析。
2、表扬进步明显的学生。
3、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考卷中存在的问题。
(1)书写不规范。
从整体卷面看,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特别是有些容易写错的字,很多学生在这方面丢分。
砖桥中学语文科目电子教案
六年级乙班 编制:赵芳
执教时间
2016年 3 月21 日
第 五 周
星 期 一
累计23 节
课 题
第二单元试卷讲评
课 型
讲评
共2 节,本节是第 1 、2 节
教学目标
1、 分析学生在试卷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错误的原因,及时纠正。
2、进一步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及相关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
2、第二大题第2小题
以“爱心”为陈述对象,仿写句子。
这道题学生失分较多。主要原因是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所以要重视积累。因为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
3、对于灵活性强的阅读理解,大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完成的不太好,尤其是对词语的理解不是十分准确,以及对第2自然段中划波浪线的语句的理解不到位。
这一类的理解题,一定要联系上下文或运用组合法或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推敲揣摩,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
一、 提出没有解决的问题
二、 加强积累
三、 阅读题解题技巧
1、 三读
2、 联系上下文
3、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公布全班的整体成绩
学生自改,寻找错因
典型试题讲评
强化训练
2、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改正情况,适当点拨指导。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验证自己的改正情况。通过讨论解决知识性的错误。
4、交流汇报,随机小结。
三、典型试题讲评 强化训练
1、第一大题第4小题
用“望”组成词语,然后填空。
这道题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它要根据一定的语言环境,填写词语,所以错误较多。尤其是渴望和盼望区分不清。其实都是近义词,只是语气程度不同。渴望最强烈,然后是盼望和希望。希望 :①心里想着实现某种情况:希望能考上大学。②心愿;理想:绝境中还抱着希望|所有的希望全成了泡影|对未来充满希望。渴望:迫切地盼望的意思。盼望:1.亦作"盻望"。2.殷切地期望。 3.想念。 4.眺望,远望。
(2)词语句子积累不够。
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3)阅读理解不过关。
学生把握不住文章的中心,导致失分严重。
二、学生自改,寻错因
1、自查自改(1、看看那几道题是自己会做却是失分的,并批出错误的原因,再改正。2、如果遇到不会或模棱两可的知识,可利用课本或小组讨论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