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审计知识点: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实用文档】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应用(1)

【实用文档】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应用(1)

第三节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三、评价样本结果阶段(二)考虑抽样风险4.在货币单元抽样中,注册会计师通常使用表4-10中的保证系数,考虑抽样风险的影响,计算总体错报的上限。

具体情况如下:表4-10 货币单元抽样评价样本结果时的保证系数高估错报的数量误受风险5%10%15%20%25%30%35%37%50%0 3.00 2.31 1.90 1.61 1.39 1.21 1.05 1.000.701 4.75 3.89 3.38 3.00 2.70 2.44 2.22 2.14 1.682 6.30 5.33 4.73 4.28 3.93 3.62 3.35 3.25 2.6837.76 6.69 6.02 5.52 5.11 4.77 4.46 4.35 3.68……………………………………………………(1)如果在样本中没有发现错报:总体错报的上限=选样间隔×保证系数0(查表:对应高估错报数量为0:2.31)。

注意:没有发现错报时估计的总体错报上限也被称作“基本精确度”。

(2)如果在账面上金额大于或等于选样间隔的逻辑单元中发现了错报【无论该错报的百分比是否为100%】总体错报的上限=事实错报+基本精确度(查表:2.31)。

(3)如果在样本(排除:账面金额大于或等于选样间隔的逻辑单元)中发现了错报百分比为100%的错报(即:审定金额为0):假如发现了一个错报,推导过程如下:总体错报的上限=推断错报×保证系数增量+基本精确度=(选样间隔×错报百分比100%)×保证系数增量+选样间隔×保证系数0(查表:2.31)=选样间隔×(保证系数增量+保证系数0)=选样间隔×保证系数1(4)如果在样本(排除:账面金额大于或等于选样间隔的逻辑单元)中发现了错报百分比低于100%的错报(即:审定金额不等于0):注册会计师先计算推断错报(选样间隔×错报百分比),再将推断错报按金额降序排列(★★★)后,分别乘以对应的保证系数增量,加上基本精确度之后,最终计算出总体错报的上限。

【实用文档】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应用

【实用文档】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应用

第三节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二、选取样本阶段2.确定样本量(1)查表法(表4-8)表4-8 细节测试货币单元抽样样本规模可容忍错报与总体账面金额之比误受险预计总体错报与可容忍错报之比50%30%10%8%6%5%4%3%2%1%0.50%5%-6103038506075100150300600 5%0.108133746627492123184368736……………………………………10%-58242939475877116231461 10%0.207123543576986114171341682……………………………………(2)公式法样本规模=总体账面金额/可容忍错报×保证系数表4-9 货币单元抽样确定样本规模时的保证系数预计总体错报与可容忍错报之比误受风险5%10%15%20%25%30%35%37%50%0.00 3.00 2.31 1.90 1.61 1.39 1.21 1.05 1.000.700.05 3.31 2.52 2.06 1.74 1.49 1.29 1.12 1.060.730.10 3.68 2.77 2.25 1.89 1.61 1.39 1.20 1.130.77……………………………………………………(三)选取样本并对其实施审计程序(4句话)1.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从简单随机选样、系统选样或随意选样中挑选适当的选样方法选取样本,也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提高选样的效果。

2.在选取样本之前,注册会计师通常先识别单个重大项目。

然后,从剩余项目中选取样本,或者对剩余项目分层,并将样本规模相应分配给各层。

3.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选取的每个样本,实施适合于具体审计目标的审计程序。

4.注册会计师可能无法对选取的抽样单元实施计划的审计程序(如由于原始单据丢失等原因)。

注册会计师对未检查项目的处理取决于未检查项目对评价样本结果的影响。

(1)如果注册会计师对样本结果的评价不会因为未检查项目可能存在错报而改变,就不需对这些项目进行检查。

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

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

第四节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考点二】传统变量抽样【链接】(一)均值估计抽样1.均值估计抽样定义均值估计抽样是指通过抽样审查确定样本的平均值,再根据样本平均值推断总体的平均值和总值的一种变量抽样方法。

2.均值估计抽样的运用步骤(1)计算样本中所有项目审定金额的平均值;(2)用样本平均值乘以总体规模得出总体金额的估计值;(3)总体估计金额与总体账面金额之间的差额就是推断的总体错报。

(二)差额估计抽样1.差额估计抽样定义差额估计抽样是以样本实际金额与账面金额的平均差额来估计总体实际金额与账面金额的平均差额,然后再以这个平均差额乘以总体规模,从而求出总体的实际金额与账面金额的差额(即总体错报)的一种方法。

2.差额估计抽样的运用步骤(1)计算样本平均错报;(2)用平均错报乘以总体规模来推断总体错报金额估计数据。

(三)比率估计抽样1.比率估计抽样定义比率估计抽样是指以样本的实际金额与账面金额之间的比率关系来估计总体实际金额与账面金额之间的比率关系,然后再以这个比率去乘总体的账面金额,从而求出估计的总体实际金额的一种抽样方法。

2.比率估计抽样的运用步骤(1)计算样本审定金额与样本账面金额的比率;(2)用总体账面金额乘以比率得出估计的总体实际金额;(3)估计的总体实际金额与总体账面金额之间的差额就是推断的总体错报。

经典考题回顾【例•2012•简答题】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

在针对存货实施细节测试时,A注册会计师决定采用传统变量抽样方法实施统计抽样。

甲公司2011年12月31日存货账面余额合计为150000000元。

A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总体规模为3000,样本规模为200,样本账面余额合计为12000000元,样本审定金额合计为8000000元。

要求:代A注册会计师分别采用均值估计抽样、差额估计抽样和比率估计抽样三种方法计算推断的总体错报金额。

【考点】传统变量抽样方法的运用【答案】(1)均值估计抽样样本项目的平均审定金额=样本审定金额÷样本规模=8000000÷200=40000(元);总体的审定金额=样本平均审定金额×总体规模=40000×3000=120000000(元);推断的总体错报=存货的审定金额-存货的账面余额=120000000-150000000=-30000000(元)。

2020注册会计师 审计 第23讲_审计抽样(1)

2020注册会计师 审计 第23讲_审计抽样(1)

第三节 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5知识点 :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复习巩固:关于实质性程序审计抽样的三阶段:样本设计→选取样本→评价样本结果一、样本设计阶段(一)确定测试目标重大错报细节测试的目的是识别财务报表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中的 。

在细节测试中,审计抽样通常用来测试有关财务报表金额的一项或多项认定的合理性。

(二)定义总体1.考虑总体的 。

适当性和完整性1适当性( )注册会计师应确信抽样总体适合于特定的审计目标。

并且需要关注不同性质的交易可能导致 借方余额、贷方余额和零余额多种情况并存。

注册会计师需要根据风险、相关认定和审计目标进行不不同总体进行分别对待同的考虑。

对于不同的余额情况,区分为 。

(比如应收账款的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2完整性( )总体的完整性包括代表总体的实物的完整性。

如果代表总体的实物和总体不一致,注册会计师可能对总体得出错误的结论。

因此,注册会计师必须详细了解代表总体的实物,确定代表总体的实物是否包括整个总体。

例如,注册会计师可将发票金额总数与已记入总账的销售收入金额总数进行核对。

如果注册会计师将选择的实物和总体比较之后,认为代表总体的实物遗漏了应包含在最终评价实施替代程序中的总体项目,注册会计师应选择新的实物,或对被排除在实物之外的项目 ,并询问遗漏的原因。

重大项目极不重要2.识别单个 (潜在错报超过可容忍错报应该单独测试的项目)和 的项目。

某一项目可能由于金额较大或存在较高的重大错报风险而被视为单个重大项目。

单个重大项目都不构成抽样总体对单个重大项目逐一实施检查,所有 。

【审计实务】在审计抽样时,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通常被视为两个独立的总体。

(三)定义抽样单元抽样单元可能是一个账户余额、一笔交易或交易中的一个记录(如销售发票中的单个项目),每个货币单元(货币单元抽样)甚至是 。

(四)界定错报在细节测试中,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审计目标 。

界定错报如果错报定义为账面金额与注册会计师审定金额之间的差异,不符合相关特征的差异就不是错报。

第55讲_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3)

第55讲_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3)

第一编·第四章·审计抽样方法考点和典题第三节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三、评价样本结果阶段1.推断总体的错报(1)如果注册会计师在设计样本时将进行抽样的项目分为几层,则要在每层分别推断错报,然后将各层推断的金额加总,计算估计的总体错报。

注册会计师还要将在进行百分之百检查的个别重大项目中发现的所有错报与推断的错报金额汇总。

(2)使用货币单元抽样时,需要注意基本原理,即每一个被选取的货币单元(逻辑单元)都代表了整个选样间隔中所有的货币单元。

推断的总体错报=实际错报+推断错报情形推断方法“大单元”逻辑单元账面价值≥选样间隔推断的错报=逻辑单元的实际错报“小单元”逻辑单元账面价值<选样间隔a)逐项计算错报百分比错报百分比=b)推断的错报=错报百分比×选样间隔案例1使用货币单元抽样法时,注册会计师确定的选样间隔是3000元,在样本中发现了3个高估错报,列示如下表。

计算注册会计师推断的错报金额。

序号账面金额/元审定金额/元样本11000样本2200150样本350004000【案例解析】序号账面金额/元审定金额/元①判断②错报百分比③推断的错报样本11000小于选样间隔=100%3000×100%=3000样本2200150小于选样间隔=25%3000×25%=750样本350004000大于选样间隔无需计算5000-4000=1000注册会计师推断的错报=3000+750+1000=4750元。

2.考虑抽样风险在细节测试中,推断的错报是注册会计师对总体错报作出的最佳估计,但注册会计师要适当考虑抽样风险,以评价样本结果。

(1)非统计抽样在非统计抽样中,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和经验考虑抽样风险。

关键要点判断总体是否可接受可以接受远远低于:推断的总体错报<<可容忍错报不能接受大于或接近:推断的总体错报>/≈可容忍错报等于:推断的总体错报=可容忍错报考虑是否接受差距不大不小:推断的总体错报→可容忍错报(2)统计抽样(货币单元抽样)a)计算总体错报上限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抽样风险的影响,计算总体错报的上限。

审计考试 第34讲_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4)

审计考试 第34讲_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4)

第三节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考点二】选取样本阶段(★★★)(二)确定样本规模1.细节测试中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2.确定样本量(公式法)细节测试中选取样本1.细节测试中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影响因素与样本规模的关系可接受的误受风险反向变动可容忍错报(教材2.3)反向变动预计总体错报同向变动总体规模影响很小总体的变异性(货币单元抽样除外)同向变动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教材P34图2-2)【提示】在货币单元抽样中,总体不具有变异性,因为每一个抽样单元是由每一元构成的。

经典题解【例1·2018(网络回忆版)·单选题】下列有关细节测试的样本规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总体的变异性与样本规模同向变动B.可容忍错报与样本规模反向变动C.总体规模对样本规模的影响很小D.可接受的误受风险与样本规模同向变动【解析】选项D错误,可接受的误受风险与样本规模是反向变动关系。

【答案】D【例2·2015·单选题】下列有关样本规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控制测试中,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可容忍偏差率越低,样本规模越小B.在细节测试中,总体规模越大,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样本规模越大C.在既定的可容忍误差下,注册会计师预计的总体误差越大,样本规模越大D.注册会计师愿意接受的抽样风险越高,样本规模越大【解析】选项A错误,在控制测试中,可容忍偏差率与样本规模是反向变动的关系;选项B错误,在细节测试中,总体规模较大的情况下,对样本规模的影响很小;选项D错误,无论是控制测试还是细节测试,可接受的抽样风险越高,样本规模越小。

【答案】C【例3·2014(网络回忆版)·单选题】下列有关细节测试样本规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总体项目的变异性越低,通常样本规模越小B.当总体被适当分层时,各层样本规模的汇总数通常等于在对总体不分层的情况下确定的样本规模C.当误受风险一定时,可容忍错报越低,所需的样本规模越大D.对于大规模总体,总体的实际规模对样本规模几乎没有影响【解析】选项B错误,在实施细节测试时,当总体被适当分层,各层样本规模的汇总数通常小于不对总体分层确定的样本规模(或分层可以降低每一层中项目的变异性,从而在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少样本规模,提高审计效率)。

第32讲_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5)

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和经验,认为这个样本规模是适当的,不需要调整。

注册会计师根据各层账面金额在总体账面金额中的占比大致分配样本,从第一层选取58个项目,从第二层选取28个项目,如表4-15所示:注册会计师对91个账户(86个样本加上5个单个重大项目)逐一实施函证程序,收到了80个询证函回函。

注册会计师对没有收到回函的11个账户实施了替代程序,认为能够合理保证这些账户不存在错报。

在收到回函的80个账户中,有4个存在高估,注册会计师对注:为方便汇总错报,此表将单个重大账户一并纳入。

但实际上,注册会计师需要对单注:层错报额=层样本错报额÷层样本账面总额×层账面总额。

再加上实施100%检查的单个重大账户中发现的错报,注册会计师推断的错报总额为5015元(1000+1015+3000)。

ABC公司的管理层同意更正1450元的事实错报,因此,剩余的推断错报为3565元(5015-1450)。

剩余的推断错报(3565元)远远低于可容忍错报(150000元),注册会计师认为总体实际错报金额超过可容忍错报的抽样风险很低,因而总体可以接受。

注册会计师得出结论,样本结果支持应收账款账面金额。

不过,注册会计师还应将剩余的推断错报与其他事实错报和推断错报汇总,以评价财务报表整体是否可能存在重大错报。

(六)统计抽样示例背景资料:注册会计师对171个账户(上述6个单个重大项目和2个贷方账户已单独测试,未发现错报)逐一实施函证程序,收到了155个询证函回函。

注册会计师对没有收到回函的16个账户实施了替代程序,认为能够合理保证这些账户不存在错报。

在收到回函的155个账户中,有4个存在高估,注册会计师对其作了进一步调查,确定只是笔误导致,不涉及舞弊等注:如果逻辑单元的账面金额大于或等于选样间隔,推断的错报就是该逻辑单元的实际由于总体错报上限(34192元)小于可容忍错报(40000元),注册会计师得出结论,样本结果支持应收账款账面金额。

【实用文档】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5

第三节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考点三】评价样本结果阶段(★★★)(五)非统计抽样示例背景资料: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

截至20×8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共有935个明细账户,其中:有期末借方余额的有905个明细账户,账面金额为4250000元;单个重大项目5个,账面金额为500000元;有期末贷方余额的有30个明细账户,账面金额为5000元。

注册会计师计划采用非统计抽样方法,通过函证测试应收账款是否存在重大错报(与应收账款存在认定相关)。

1.抽样总体对应收账款项目实施抽样的总体为900个明细账户,审计前金额为3 750 000元,如下表所示。

应收账款项目分类金额单位:元项目分类项目数量总金额(元)贷方账户(单独测试)305000单个重大项目(100%检查)5500000抽样总体900 3 750000合计935 4 255000注:因为贷方账户涉及重分类调整,对应收账款的测试不需考虑,因此本表合计金额中不包含贷方账户金额。

2.抽样单元注册会计师定义的抽样单元是每个应收账款明细账户。

3.分层考虑到所测试的应收账款项目(即总体)的变异性,注册会计师根据应收账款各明细账账户的账面金额,将总体分成两层,如下表所示。

样本分层表金额单位:元层次层账面总额(元)层账户数量(个)层样本规模(个)第一层 2 500 00025058第二层 1 250 00065028合计 3 750 000900864.确定样本量(运用“查表法”)假设可接受的误受风险为10%,可容忍的错报为150000元,预计的总体错报为30000元。

根据教材P85表4-8,当可接受的误受风险为10%,可容忍的错报与总体账面金额之比为4%,预计总体错报与可容忍错报之比为20%时,样本量为86。

误受风险预计总体错报与可容忍错报之比可容忍错报与总体账面余额之比50%30%10%8%6%5%4%3%2%1% 10%-5824293947587711623110%0.20712354357698611417134110%0.309154455738710914521743310%0.401220587296115143191286572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和经验,认为86样本规模是适当的,不需要调整。

审计考试 第33讲_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3)

第三节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考点二】选取样本阶段(★★★)(一)确定抽样方法(统计抽样)2.传统变量抽样(1)传统变量抽样的定义(2)传统变量抽样的优点(4个方面)(3)传统变量抽样的缺点(4个方面)(4)传统变量抽样常见的方法(3种方法)细节测试中确定抽样方法(1)传统变量抽样的定义传统变量抽样运用正态分布理论,根据样本结果推断总体的特征。

传统变量抽样涉及难度较大、较为复杂的数学计算,注册会计师通常使用计算机程序确定样本规模,一般不需懂得这些方法所用的数学公式。

(2)传统变量抽样的优点(4个方面)①如果账面金额与审定金额之间存在较多差异,传统变量抽样可能只需较小的样本规模就能满足审计目标;②注册会计师关注总体的低估时,使用传统变量抽样比货币单元抽样更合适;③需要在每一层追加选取额外的样本项目时,传统变量抽样更易于扩大样本规模;④对零余额或负余额项目的选取,传统变量抽样不需要在设计时予以特别考虑。

(3)传统变量抽样的缺点(4个方面)①传统变量抽样比货币单元抽样更复杂,注册会计师通常需要借助计算机程序;②在传统变量抽样中确定样本规模时,注册会计师需要估计总体特征的标准差,而这种估计往往难以作出,注册会计师可能利用以前对总体的了解或根据初始样本的标准差进行估计;③如果存在非常大的项目,或者在总体的账面金额与审定金额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差异,而且样本规模比较小,正态分布理论可能不适用,注册会计师更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④如果几乎不存在错报,传统变量抽样中的差额法和比率法将无法使用。

(4)传统变量抽样常见的方法①均值法②差额法③比率法①均值法使用这种方法时,注册会计师先计算样本中所有项目审定金额的平均值,然后用这个样本平均值乘以总体规模,得出总体金额的估计值。

总体估计金额和总体账面金额之间的差额就是推断的总体错报。

均值法的计算公式如下:样本审定金额的平均值=样本审定金额÷样本规模估计的总体金额=样本审定金额的平均值×总体规模推断的总体错报=总体账面金额-估计的总体金额②差额法使用这种方法时,注册会计师先计算样本审定金额与账面金额之间的平均差额,再以这个平均差额乘以总体规模,从而求出总体的审定金额与账面金额的差额(即总体错报)。

审计考试 第32讲_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2)

第三节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考点二】选取样本阶段(★★★)(一)确定抽样方法(二)确定样本规模(三)选取样本并对其实施审计程序细节测试审计抽样“三大环节、十一个步骤”细节测试中选取样本(一)确定抽样方法(统计抽样)1.货币单元抽样2.传统变量抽样【提示】在细节测试中进行审计抽样,可能使用统计抽样,也可能使用非统计抽样。

注册会计师在细节测试中常用的统计抽样方法包括货币单元抽样和传统变量抽样,如下图所示。

细节测试中确定抽样方法1.货币单元抽样(1)货币单元抽样的定义(2)货币单元抽样的优点(6个方面)(3)货币单元抽样的缺点(5个方面)(1)货币单元抽样的定义货币单元抽样是一种运用属性抽样原理对货币金额而不是对发生率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它是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方法的分支,有时也被称为金额单元抽样、累计货币金额抽样以及综合属性变量抽样等。

【链接】教材P66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的比较抽样方法测试环节测试特征和用途属性抽样控制测试对总体中某一事件发生率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其用途是测试控制的偏差率变量抽样细节测试对总体金额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其用途是测试错报金额【举例】应收账款总体表(假定12个明细账)项目号码(逻辑单元)账面金额累计合计数相关的货币单元13573571~3572 1 281 1 638358~1 638360 1 698 1 639~1 6984573 2 271 1 699~2 2715691 2 962 2 272~2 9626143 3 105 2 963~3 1057 1 425 4 530 3 106~4 5308278 4 808 4 531~4 8089942 5 750 4 809~5 75010826 6 576 5 751~6 57611404 6 980 6 577~6 980123967 376 6 981~7 376在货币单元抽样中,将财务报表项目称为逻辑单元,这12个逻辑单元账面金额累计为7376,我们将其称作总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会审计知识点: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
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
一、在细节测试中使用非统计抽样
1.确定样本规模
2.选取样本并对其实施审计程序(掌握如何分层及对分层的合理性分析)
在选取样本之前,注册会计师通常先识别单个重大项目。

然后,从剩余项目中选取样本,或者对剩余项目分层,并将样本规模相应分配给各层。

3.推断总体错报
(1)比率法(在错报金额与抽样单元金额相关时最为适用)
总体错报金额
(2)差异法(错报金额与抽样单元相关时最为适用)
总体错报金额
二、在细节测试中使用统计抽样
1.如果未对总体进行分层,注册会计师通常不使用均值估计抽样。

2.比率估计抽样和差额估计抽样都要求样本项目存在错报。

3.预计只发现少量差异,不应使用比率估计抽样和差额估计抽样,而考虑使用其他的替代方法,如均值估计抽样或PPS抽样。

掌握教材P168-171的统计抽样举例
三、样本结果评价,形成审计结论(考虑抽样风险)
四、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
1. 概念:PPS抽样是一种运用“属性抽样”原理对“货币金额”而不是对发生率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交易发生额或账户余额存在“高估”的情况。

PPS抽样满足两个条件:
①总体的错报率很低(低于10%),且总体规模在2000以上
②总体中任一项目的错报不能超过该项目的账面金额
2.PPS抽样的优点:
①一般比传统变量抽样更易于使用;
②样可以发现极少量的大额错报;
③样本规模不需考虑被审计金额的预计变异性;
④项目被选取的概率与其货币金额大小成比例,因而生成的样本自动分层。

PPS抽样中,如果项目金额超过选样间距,PPS系统选样自动识别所有单个重大项目;
⑤如果注册会计师预计错报不存在或很小,所需样本规模通常比传统变量抽样方法更小;
⑥样本更容易设计,且可在能够获得完整的总体之前开始选取样本。

3. PPS抽样的缺点:
①要求总体每一实物单元的错报金额不能超出其账面金额;
②被低估的实物单元被选取的概率更低;
③对零余额或负余额的选取需要在设计时特别考虑;
④当总体中错报数量增加时,所需的样本规模也会增加;
⑤当发现错报时,如果风险水平一定,在评价样本时可能高估抽样风险的影响,从而导致注册会计师更可能拒绝一个可接受的总体账面金额;
⑥通常需要逐个累计总体金额。

文章摘自:/zhucekuaijish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