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北师大版必修课堂互动系列:第二单元《青春岁月》单元综合检测

高一语文北师大版必修课堂互动系列:第二单元《青春岁月》单元综合检测
高一语文北师大版必修课堂互动系列:第二单元《青春岁月》单元综合检测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巉.岩(chán)症.结(zhēnɡ)

长歌当.哭(dànɡ) 弄巧成拙.(zhuō)

B.弭.谤(mǐ) 搠倒.(suò)

流觞.曲水(shānɡ) 岿.然不动(kuī)

C.戏谑.(xuè) 熟稔.(rěn)

装模.作样(mó) 怏.怏不乐(yānɡ)

D.桌帏.(wéi) 木讷.(nà)

一傅众咻.(xiū) 长吁.短叹(xū)

解析:选A。B项,“搠”应读shuò;C项,“模”应读mú;“怏”应读yànɡ;D项,“讷”应读n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箭镞激扬文字苇编三绝多行不义必自毙

B.爆涨令人心仪面黄饥瘦画虎不成反类犬

C.博弈不测之渊大笔如椽识时务者为俊杰

D.斩获集液成裘云销雨霁解铃还须系铃人

解析:选C。A.苇—韦;B.爆—暴,饥—肌;D.液—腋。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任何文化遗产在文化诞生之初都体现出人们对艺术、文明的蓄意

..追求,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任何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都是对人类文明的践踏。

B.本届亚运会上,大学城体育场馆片区云集了大大小小21个可以进行世界级比赛的竞

赛场馆,其中新建的广州自行车轮滑极限运动中心以其独特的外观面目一新

....。

C.由处罚地王到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2010年全国楼市风声鹤唳

....,但一路狂飙的国内房价仍没有喘息的意愿,同比涨幅仍创21个月新高。

D.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是消化知识的重要途径,可是许多学生没头没脑

....,学习时不加思考,结果事倍功半。

解析:选C。A.“蓄意”感情色彩有误;B.面目一新:样子完全改变,有了崭新的面貌,用于新旧对比之中,不合语境;C.风声鹤唳:形容惊慌疑惧,自相惊扰;D.没头没脑:毫无线

索或没有根由。望文生义。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马尼拉市被劫持事件中,本应在几十秒内完成的突击,菲律宾警方用时79分钟,被媒体称为“世界上用时最长的营救突击”。

B.最近卫生部组织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公布了4批43种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19种易被滥用的食品添加剂的黑名单。

C.一个半世纪的积淀,世博会历久而弥新,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不仅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积极性和热情。

D.中国广州市市长在亚运圣火传递活动即将举行之际接受记者专访,希望代表和平、友谊和进步的亚运圣火能传递人类共同的梦想促进亚洲各国的友谊。

解析:选D。A.中途易辙;B. 成分残缺,应在“添加剂”的后面加上“的专项活动”;

C.语序不当。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如何面对重拍经典

肖复兴

今年是经典的重拍年,《三国》《红楼梦》的电视连续剧刚刚揭开战幕,紧接着还有《西游记》和《水浒》的电视连续剧将要陆续上演,一举囊括了我国的四大名著,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潮。《三国》开演伊始,立刻鲜花和“板砖”齐飞,正说明人们对于电视剧的关注,其实更是对经典的关注。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经典不属于个人,里面不仅包含整个民族对于历史的认知,也包含对于集体记忆的积淀和对于民族情感的寄托。因此,面对经典的重拍,很能够考验导演,也能够考验观众:是对于经典艺术和电视现代艺术相互结合、彼此关照的考验;也是对于民族的集体记忆与情感温故而知新的考验。

因此,创新从来不是重拍经典之敌。这里所说的创新,包括对艺术和制作的现代化技术的双重投入。但是,这些创新的出发点一定来自经典本身,而并非对经典的背离,甚至完全的解构和颠覆。因为那样做,完全可以另辟蹊径,创作属于你自己的新品种,却已经和经典背道而驰。我国四大名著里,特别是《三国演义》,和历史交融更为密切,很多人都愿意用《三

国志》来改造《三国》,以历史的名义来修订艺术,殊不知我们拍的是《三国》而并非《三国志》。重拍的新版《三国》,之所以遭到那么多的“板砖”,因为它颠覆了《三国》原著里扬刘抑曹的基本艺术主旨,将一个已经完全艺术化和民族化的白脸曹操,翻案为乱世里的一代英雄。尽管为其披挂了国家统一的一袭耀眼的红袍,但这样的曹操已经不是经典里的曹操,也不是民族记忆、大众情感、民间言说里的曹操。

重拍《三国》,将一世奸雄翻案为一代英雄。显而易见,大众心目中渴望赋予刘关张主角人物身上的正义、仁义与道义,便有所弱化,乃至李代桃僵成为涂抹在曹操脸上的一道腮红。这样的颠覆,表面看是历史与艺术的错位,其实是我们如今对于政治与战争以及对于历史人物的价值观的新的认知和判断,自作主张地移植到了经典之中。

重拍经典,从来都是一条经久不衰的艺术之路,好莱坞重拍自己的经典不知有多少,而且近年重拍东方经典,为其开发新品种,开拓新市场。因此,重拍经典,从来都是好事,值得努力。只是我们对于重拍经典的认识,首先需要提高。颠覆和解构,并非是重拍经典创新的唯一之路。重拍经典,首先需要我们做的是对于经典的谦恭与尊重的态度,而不是我们一定比古人或前人高明。其次,重拍经典,需要我们艺术的积累和准备,不需要一窝蜂地扎堆儿,不需要抢占地盘一样先下手为强。好莱坞当年由费雯丽和盖博主演的电影《乱世佳人》,如今已经过去了71年,没有人敢涉足重拍,这是一种态度,因为尊重那曾经的一种高度,没有足够的积累和准备,不敢轻易去碰它。经典不是可以畅销至今的一块肥肉,如果说经典的价值,已经是我们的公共资源和财富,我们需要像爱护我们的公共绿地或文物一样珍惜,而不是随意地占有它,轻而易举地撕裂它。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05月08日,有删节)

5.下列有关“重拍经典”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里包含整个民族对于历史的认知、集体记忆的积淀和对于民族情感的寄托,所以重拍须谨慎。

B.重拍的《三国》,推翻原作主旨,创作者对于政治与战争以及对于历史人物的价值观的新的认知和判断是错误的。

C.重拍经典,首先要对经典抱有一种谦恭和尊重的态度,还要有艺术上的丰厚积累和充分准备,不能一哄而上。

D.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热衷于重拍经典,近年来还打破东西方的界线,开发出新的品种,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

解析:选B。B项,作者的本意是说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并不是这种“认知和判断”是错误的。

6.对于创新和重拍经典的关系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创新与重拍经典并不矛盾,创新是对经典在艺术和制作的现代化技术上的双重投入。

B.经典是创新的基础,创新不能背离经典,更不能对经典进行完全的解构和颠覆。

C.创作者可以另辟蹊径,创作属于自己的新产品,不能借历史的名义来修订艺术。

D.新版《三国》应将我们今天对于曹操等人的认知和判断自觉地移植到了经典之中。

解析:选D。D项,“应将”不当,作者所反对的正是这种将今天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判断自作主张地移植到经典之中的做法。

7.根据原文意思,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拍经典,是对导演的考验,也是对观众的考验,我们要提高对重拍经典的认识,做好必要的积累和准备。

B.新版《三国演义》之所以遭到批评,就在于它以历史的名义改造原著,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与民族记忆、大众情感、民间言说不一致,颠覆了原著的基本艺术主旨。

C.好莱坞当年的电影《乱世佳人》,过去了71年没有人重拍,因为它达到了后人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度,这才是真正的经典。

D.我们要尊重经典,因为经典已是我们的公共资源和财富,不能随意地占为已有,为己牟利,而应该爱护、珍惜它。

解析:选C。C项,“因为它达到了后人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度,这才是真正的经典”与原文不符,“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度”于文无据,“这才是真正的经典”属于无中生有。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交礼竟.,允无复入,家人深以为忧。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范也。妇云:“无忧,桓必劝入。”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查之。”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许因.谓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皆备。”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

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收.之。其妇出戒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如不称职,臣受其罪。”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

释。允衣服败坏,诏赐新衣。初允被收,举家号哭。阮新妇自若,云:“勿忧,寻还。”作粟粥待。顷之,允至。

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妇。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曰:“蚤知尔耳!”门入欲藏其儿,妇曰:“无豫诸儿事。”后徒居墓所,景王遣钟会看之,若.才流及.

父,当收。儿以咨母,母曰:“汝等虽佳,才具不多,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不须极哀,会止便止;又可少问朝事。”儿从之。会反,以状对。卒免。

(选自《世说新语·贤媛》)

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

正确的一项是( ) A .交礼竟.

,允无复入 竟:结束 B .魏明帝遣虎贲收.

之 收:拘捕 C .明主可以理夺.

,难以情求 夺:夺取 D .若才流及.

父 及:赶得上 解析:选C 。夺:改变。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阮家既嫁丑女与.卿②与.

嬴而不助五国也 B.????? ①许因.谓曰②相如因.

持璧却立 C.????? ①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②蒙冲斗舰乃.

以千教 D.?????

①若.才流及父,当收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解析:选B 。A 项,与:①动词,给予;②动词,结交,亲附。B 项,都为副词,于是。C 项,乃:①副词,于是,就;②副词,竟然、甚至。D 项,若:①连词,如果,假设;②代词,你们。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允妇是阮德如的妹妹,相貌奇丑,以致当婚礼结束后,许允竟对其不予理睬,后经别人劝说,方才回到洞房内。

B.许允在洞房内责问其妻,却被其妻以“好色不好德”反驳。他哑口无言,感到内心有愧,自此以后对妻非常敬重。

C.许允做吏部郎官时,因大量任用自己同乡做官引来嫌疑被皇帝拘捕。后经查实,用人称职没什么问题便将其释放。

D.许允被杀后,门人惶恐,想藏匿许允的儿子。但被许允妇阻止,认为只要坦诚说话,坚决不过问朝廷之事即可免祸。

解析:选D。D项,“坚决不过问朝廷之事”错,因原文是“可少问朝事”。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2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允被收,举家号哭。阮新妇自若,云:“勿忧,寻还。(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在各种好品行中德行居首位。夫君好色不好德,怎么能说全都具备呢?”

(2)当初许允被捕时,全家人都吓得号哭起来,只有许允的妻子神态自若,说:“不必担忧,许允不会有事,不久就会回来”。

参考译文:

许允的妻子是阮卫尉的女儿,阮德如的妹妹,相貌无比丑陋。举行交拜礼后,许允欲不想再进去,家里人为此忧心如焚。这时,正好许允来了客人。新娘叫丫环去看客人是谁。丫环回来回答说:“是桓公子。”所说的桓公子,就是桓范。新娘说:“不用担心,桓范一定会劝他回到洞房来。”桓果然对许允说:“阮家把相貌最丑的女儿嫁给你。必然有其用意,你应当仔细观察她。”许允于是重新回到洞房。见到新娘后,就立即往外走。新娘料定他这次出去就没有再回来的道理,便拉住他的衣襟让他留下。许因此对她说:“女人必须具备四德(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你有其中几样?”新娘说:“我所欠缺的只是容貌。然而读书人应该有各种好品行,夫君又有几种呢?”许允说:“全都具备。”新娘说:“在各种好品行中德行居首位。夫君好色不好德,怎么能说全都具备呢?”许允面有愧色,从此就敬重她。

许允在当吏部侍郎期间,起用了许多同乡为官,魏明帝派武士来拘捕他。临去的时候许

允妇追出来嘱咐许允说:“君主是贤明的,可以用分辨道理来争取(他收回成命),不要用情感去哀求。”到了朝廷上,魏明帝审问他为什么要起用那么多乡党,许允回答:“我只是在‘举尔所知’罢了。我用的那些同乡,都是我所了解的人。请陛下去查查这些人为官称职与否,如不称职。我甘愿领受罪名。”后来一调查。许允的这些同乡都是称职的,于是就释放了他。许允当时的衣服破了,明帝还下诏赐给他新衣。当初许允被捕时,全家人都吓得号哭起来,只有许允的妻子神态自若,说:“不必担忧。许允不会有事,不久就会回来。”还亲自煮米粥等着他。果然不出她所料,一会儿,许允就重新回到了家里。

许允后来被晋景王所杀。消息由家中门生传回来的时候,许允妇正在纺织机前织布,但是她的神色一点都没有改变,说:“我已经料到这步了!”门生打算把许允的孩子们藏起来,许允妇说:“现在还不关孩子们的事情,用不着躲藏。”后来他们搬到许允的墓地上居住。晋景王派钟会去打探,要是孩子们的才识比得上许允,就将他们抓回来。孩子们去问母亲怎么办,母亲说:“你们虽然都很好,但是现在的才识还不是很多。只要和钟会坦诚说话,就不会有什么值得忧虑的事情:当然也不要太哀痛,该停就停,也不要多问朝廷政事。”孩子们听了母亲的话就去见钟会了。钟会回去把情况向晋景王做了汇报,孩子们终于免除了灾祸。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8分)

天津桥春望

雍陶①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注】①雍陶,晚唐诗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天津桥下,春水溶溶,绚烂的云霞倒映在水中;天津桥畔,翠柳如烟,枝枝柔条斜拂水面,缕缕游丝随风飘扬。这是一幅明媚绮丽的津桥春日图。

(2)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首诗采用了对比和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诗的一、二两句,作者先绘出一幅津

桥春日图,明媚绮丽,引人入胜;三、四句转写金殿闭锁、宫苑寂寥。前后映衬,对照鲜明。让人自然感受到自然界的春天岁岁重来,而大唐帝国的盛世却一去不复返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4分)

(1)我听得清不是林叶和夜风细雨,/麋鹿驰过苔径的细碎的蹄声!/告诉我,用你银铃的歌声告诉我,/________________?(《预言》)

(2)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________________,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________________。

(《相信未来》)

(3)伊瓦什凯维奇,________作家。著有诗集《回到欧洲》、《另外的生活》。

答案:(1)你是不是预言中的年青的神(2)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3)波兰

五、(22分)

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

最好的作品

何一飞

县文联作家蒋单嘴上经常挂着一句话:我笔下都是高洁之士。这倒不是他吹的,他写的大多是医家、书家、藏家系列小说,笔下人物都有高士之意,作品在省内外很受好评。

蒋单本人也是个高士。别看他是个作家,却长得五大三粗,满面油光,有水镇人喊他屠夫。他呵呵地认了,完全没有被作践的样子。他确实做过屠夫,上世纪70年代初知青回城后,先是在肥得流油的县肉食水产公司系条油油的裙子卖肉。据说手上功夫甚是了得,卖肉不用秤,全凭手感。但他摸惯了杀猪刀的手硬是喜欢上了码字儿,并且写得小有名气。80年代初,县里成立文联,就把他调了过来。那时肉食水产公司这个单位肥得不得了,文联却是清贫单位,人家笑他米箩跳到糠箩,他就笑笑。后来肉食水产公司倒了,人家说他有眼光,他也只是笑笑。

蒋单喜欢交朋友,三教九流都有,也肯帮忙。搞运输的刘老板加盟某大品牌家具公司,新开了一家家具城,要挂一副对联,上联取自品牌公司的企业宗旨:以人为本,构建绿色社会;上联弄好了,却没有对得上的下联,找了许多写手也没有合适的,最后找到了蒋单。怎么弄个这样的上联?蒋单问,言下之意这上联不咋的。他不待刘老板回答,自己泡了杯茶,顺着浓浓的热气喝了一大口,放下杯子说,有了,下联是:让爱做主,营造温馨世界。水镇

人都说这是绝对,而且极适合家具城用,把个刘老板喜得拿了两条蓝芙蓉王烟来答谢。蒋单没收,说刘老板要是方便的话,以后文联搞文学讲习班你来个小赞助吧。

县里招商引资,引进了大老板张董事长在县里建一个大型电子厂,总投资3000万,前期投入1000万。张董事长来签约那天,给县领导提了个要求,要在水镇找个作家给他的老爷爷也就是他父亲的爷爷写个传记。光绪年间他父亲的爷爷在水镇做过县令,勤政为民,爱民若子,后来累死在任上。这样一个小要求,县领导满口答应,说这书安排我们县里在全省有名的作家蒋单来写。

蒋单本来在写一个长篇,但还是爽快地应了下来。招商工作是县里大事,自己虽是一介文人,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张董事长特意在水镇最大的酒楼设宴款待蒋单,席间,张董事长说,蒋先生要不到我公司来,做个策划总监,月薪五位数怎样?蒋单淡然笑笑,说谢谢张董事长抬爱,我这辈子怕是放不下这支笔啦。

张董事长说是要蒋单写,其实只是要他修改润色、署个名而已。张董事长自己带来了一部已写就的传记,交给蒋单,说仅供你参考,希望蒋先生能在两个月内完成,我给你两万元酬金。张董事长说完,从他精致的皮包里拿出了一沓崭新的钞票。蒋单接过书稿,却不接那钱,双手抱拳对大家作个揖,说张董事长慢喝,我不胜酒力先走一步。说毕,迈开腾腾大步走了。

过了五天,蒋单却把书稿退给了张董事长,说这书他写不了,也不能写。张董事长以为蒋单嫌钱少,叫秘书从财务室拿来5万元钱,啪地一声砸在蒋单面前。先给你5万,张董事长说,写完再给你5万,蒋先生总该满意了吧?蒋单像是被羞辱了一般,屠夫性格就出来了,拿起钱径往张董事长身上砸去,愤然说道,我这一生,何曾被这劳什子累过。

张董事长把这事告到了县领导那里。县领导一个电话把蒋单叫了过来,狠狠批评了蒋单

一顿。然后又许诺说,县里正在调整干部,只要把书写好,可以把他调到文化局当局长。

蒋单拒绝了。他说,我查阅了县志,张董事长的老爷爷是水镇县史上最大的贪官,当时水镇人送他四字:天高三尺。意指他搜刮民脂民膏掘地三尺。他也不是累死任上的,而是被暴怒的饥民打死,这些县志上记载得清清楚楚。

领导说,你不要管这些,把书写好,把这老板给我留住就行了。他老爷爷贪不贪,现在有几个水镇人知道?就是这书出来了,有几个水镇人会看。张董事长不过是拿回老家炫耀炫耀。

蒋单说,我不能写这书,我一生极恨贪官,如玉之笔岂能黑白历史,为贪官作传?

领导火了,把桌子一拍,你不写这书,明天我就下你的岗。

蒋单二话不说,从领导宽大的办公桌上扯过纸笔,当即打了辞职报告,一撇一捺,刚刚正正,力透纸背。最后将笔一扔,昂然说道,水镇也不会有人写这书,谁写我都不放过。

水镇人没看过蒋单的辞职报告,但他们都认为蒋单的辞职报告应该是他写得最好的作品。

(《北京文学》2010年第3期)

14.请对小说画线处肖像描写的作用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引出下文其卖肉的经历;②以外貌的“粗”和他“高士”的身份形成对比;③为后文写他在原则问题上表现出的“屠夫”性格作埋伏。

15.统观全文,简要概括蒋单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豁达(别人喊他“屠夫”,他不生气,不辩解,只是笑笑);②有才气(作品在省内外很受好评);③热情(主动帮助朋友解决难题,帮助县里招商引资);④淡泊(刘老板拿两条蓝芙蓉王烟来答谢,他没收;张董事长高薪请他做策划总监,他拒绝);⑤正直(宁辞职,不为贪官写虚假传记)。

16.为什么水镇人认为蒋单的辞职报告“应该是他写得最好的作品”呢?(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蒋单痛恨贪官、尊重历史真实的情感与群众相通;蒋单拒绝厚酬高位,宁愿辞职,不肯为贪官作歌功颂德的传记,这一做法体现出他的高洁精神,赢得了人们的尊重。所以水镇的人认为“蒋单的辞职报告应该是他写得最好的作品”。

17.蒋单这种尊重事实、不为名利所诱、不做虚假代言人的行为引起你哪些思考?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蒋单在高报酬、高官位的诱惑面前,不为所动,始终保持着做人的良知,最后不惜辞职来维持自己的品格的高洁。近年来,许多明星所代言的虚假广告夸大产品功效、隐瞒产品副作用,使消费者因信任而上当受骗,轻者损失金钱,重者损伤身体健康。他们只追求高额的代言费,却丧失了基本的道德准则。我们在外界的诱惑面前,要自觉守则,能依循良心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六、(16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给“高效微生物肥料”下定义。(不超过50字)(6分)

高效微生物肥料是一种新型肥料,它含有多种有益的微生物,通过先进的新工艺制造而成。这种微生物肥料能够促进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改善植物的营养。施用这种肥料可以提高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的能力,能促进植物茁壮成长,枝叶繁茂,茎杆粗壮,根系发达,花朵鲜艳,果实饱满,明显提高植物的产量和质量。这种微生物肥料的优点在于,无毒副作用,不污染环境,是生产“绿色食品”的理想肥料。我国微生物专家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从研制到投入生产,在制造、安装、调试、培训人员等各个环节都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

高效微生物肥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种通过先进工艺制造,含有多种有益微生物,明显提高植物的产量和质量,无毒副作用,不污染环境的新型肥料。

19.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要求语言连贯得体。(6分)

新年的钟声在零点敲响,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是一个崭新的清晨。新年,你好!

在这新的一年里,祝愿孩子们好:祝愿祖国的花朵,绽放出千般妩媚,万种妖娆;

在这新的一年里,祝愿年轻人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新的一年里,祝愿老人们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新的一年里,祝愿我们的祖国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年,你好!

答案:示例:祝愿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冲破层层乌云,身披霞光万道;祝愿晚霞如朝霞,一样迷人的火红,一样熊熊地燃烧;祝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前进的脚步如滚滚奔腾、不可阻遏的万里大潮。

20.近两年来,继“博客”“播客”“闪客”“换客”“彩客”等之后,互联网及报刊杂志上又悄然出现了专门以“晒××”为能事的又一新客——“晒客”。根据语境,仔细揣摩下列句中“晒”的含义。(4分)

①房价飞涨数字历历在目,业主攀比,网上“晒.”房价。

②记者近日在青岛一家房产论坛上发现,一些小区业主群里正流行“晒.房价”,新老业主在网上公布出买下房子的价格,相互进行比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炫耀、夸耀、显摆②共享、分享

七、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爱尔兰作家威廉·巴克莱在他的《花香满径》一书中说道,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缺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六单元测试习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六单元测试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习题(每小习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 ) A、句读(du) 经传(chuán) 囷囷(qūn) 极妍(yán) B、辘辘(lù) 辇来(niǎn) 参差(cēn cī) 勖尔植(xù) C、谬赏(miù) 浚其泉源(jùn) 珠砾(shu) 剽掠(piǎo) D、黜(chù)恶直栏横槛(kǎn) 逦迤(lǐyǐ) 长人者(zhǎng) 2、下列各句中的“师”的词义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吾从而师之②吾师道也③师道之不复 ④则耻师焉⑤或师焉,或不焉⑥孔子师郯子 A、①⑥/ ②⑤/ ③④ B、①⑥/ ②/ ③④⑤ C、①④⑤/ ②③/ ⑥ D、①/ ②⑥/ ③④⑤ 3、下列语句分类中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1)振之以威怒(2)宏兹九德(3)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4)云销雨霁(5)早缫而绪(6)或师焉,或不焉 A、(1)(3) B、(2)(4) C、(3)(5) D、(1)(6) 4、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B、不抑耗其实而已 C、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D、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5、下列各句,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中的“古文”与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的“古文”同义,即先秦两汉散文。这句话出自韩愈的《师说》。《师说》抨击了当时士大夫有疑惑而不从师的不良风气,论述了要从师学习的道理。 B、《谏太宗十思疏》作者魏征。疏是一种文体,指臣下写给皇上的奏章。这篇文章在形式上是骈体,但是它一反六朝以来骈文内容空泛、无病呻吟的文风,阐述了当国者应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赏罚分明等观点,很有现实针对性。 C、《种树郭橐驼传》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因官至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他与韩愈共同倡导了唐代古文运动。《种树郭橐驼传》用对比和映衬手法,启发上层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使他们休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秩序。 D、《阿房宫赋》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杜牧。赋是一种文体,介于散文与韵文之间。《阿房宫赋》借写阿房宫的兴建与毁灭,揭露了秦朝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并借古讽今,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 二、默写(15分) 6、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7、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 9、各抱地势,。盘盘焉,囷囷焉,,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10、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必修三第二单元单元评价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钩连潦倒地崩山摧群山万壑 B、峥嵘谪居冲波逆折篮田生玉 C、咨嗟惘然扪参历井海誓山盟 D、崔嵬整顿司马青衫杜鹃啼血 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以手抚膺坐.长叹(坐下) B、画图省.识春风面(曾经) C、却.坐促弦弦转急(退回) D、他生未卜.此生休(预料)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李白与杜甫齐名,贺知章曾经说他“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 B、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登高》通过描绘秋江景色,倾诉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C、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D、李商隐《锦瑟》中“庄生迷蝶”“望帝托心”“ 沧海泣珠”“ 蓝田玉烟”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凄凉、孤寂而又沉郁的心境。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遭到禽流感和甲型流感的侵袭之后,荷兰又发现新型流感——“羊流感”,这种流感的侵袭对象为绵羊和山羊,并能够通过牲畜传染给人类。 B.长期以来,我省建筑业主要沿用拼人力、拼设备、拼资源的传统经营方式,管理理念陈旧,技术含量较低,高端市场占有率不高。 C.汉字大讲堂的开设,对网络时代不拘一格学习汉字提供了一个平台,为进一步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创造了一个好形式。 D.专家经现场勘察确认,汉中门大桥桥梁裂缝是因为桥梁和桥体材质不同,热胀冷缩力有差别所致,但裂缝没有威胁到桥梁本身的安全。 5.填入下面语段中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到了祝融峰顶,所谓“山高人为峰”,景象更为不同。俯视群山万壑,只得青峰点点,浮沉烟云之间,似海中孤岛,似田间青螺,。时有轻烟,,那么轻盈,那么透明,在清澈的碧空映衬下,如于云海酣梦中呼出的轻轻的气息。 A.依稀巨鲸浮出水面,又如蛟龙翻腾云海/一丝丝,一片片,在云海之上欲飘欲飞 B.依稀蛟龙浮出水面,又如巨鲸翻腾云海/一缕缕,一片片,在云海之上欲飘欲飞 C.依稀蛟龙浮出水面,又如巨鲸翻腾云海/一缕缕,一股股,在云海之上奔腾翻跃 D.依稀巨鲸浮出水面,又如蛟龙翻腾云海/一丝丝,一片片,在云海之上奔腾翻跃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8题。(9分) 警惕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 曹晖 所谓“视觉文化时代”,也称“读图时代”,是指全球化以来,文化出现了一种从以文字和语言为中心的理性形态,转向以图像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形态的变迁。20世纪最后十年,伴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地向人类社会渗透,审美日益摆脱精英姿态而向社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数学期末试卷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学校姓名成绩 一、填空。(25分) 1.863700000读作(),最高位上的数字是(),表示()个(),7在()位上。 2、6930÷21,可以把除数看作()去试商比较简便,商是()位数。 3、正方形的对边互相(),邻边互相()。 4、A÷21=20……(),在括号里最大能填(),这个被除数最大是()。 5、爸爸今天领工资1200元。记作:()。给手机充值用去50元,记作:(),读作:()。 6、线段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直线( )端点。过一点可以画()直线,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7、84×390的积是()位数。 8、用5,0,1,8,4这几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五位数是(),最小的五位数是(),它们相差()。 9、在直角三角形里,如果有一个锐角是45°,那么另一个锐角是()。 二、我会判。(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2分,共10分。) 1、画一条2厘米的直线…………………() 2、长方形中相邻两边是互相垂直的。………() 3、手电筒的光线中有无数条射线…………() 4、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2倍,积也扩大2倍。…() 5、零下10°C比零下4°C高6°C。………………() 三、计算。(24分) 1、直接写得数。(9分) 400×70= 320÷40= 125×8= 15×100= 1600÷80= 7200÷9= 600÷2= 25×40= 100-67= 2、用竖式计算(6分) 507×46= 265×68= 840÷35= 3、简便计算(9分): 8×72×125 102×36 49×99+49

四、对号入座。(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最大的三位数乘以最小的三位数,积是( )。绿色圃om A. 999 B. 9990 C. 99900 D. 999000 2、分钟指向12,时针指向9,分针与时针所成的角是()角。 A、锐 B、钝 C、直角 D、平角 3、长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 A、平行 B、垂直 C、相交 D、重合 4.480÷80=6,480和80同时扩大10倍,商是()。 A.扩大100倍 B.缩小100倍 C.不变 5、用一个放大10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o的角,看到的角的度数是()。 A.300o B.30o C.3000o 五、操作题(4分) 1、过P点作直线L的垂线和平行线。 2、分别画出40°、135°的角。 六、我会解决问题。(24分) 1、体育用品商店每个足球售价58元,王老师带了500元,买9个足球够吗?王老师最多可以买几个足球?还剩多少元?(6分) 2、小丽和王老师共集邮876张,已知王老师集邮的张数比小丽的12倍还多5张。王老师和小丽各集邮多少张?(6分) 3、一个工厂要生产3000个零件,前6天生产了750个,剩下的要在15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斡旋(wò) 苍穹(qióng)棕榈(lǘ) 令人咋舌(zà) B.敕造(chì) 唆使(suō)混沌(hùn) 屡见不鲜(xiān) C.梦魇(yǎn) 菁华(jīnɡ)河蚌(bànɡ) 呼天抢地(qiǎng) D.懵懂(měng) 箴言(zhēn)泊车(bǒ) 少不更事(gēng)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囊括切蹉荟萃一堂克不容缓 B.匮乏峻工器宇轩昂不负重望 C.濒临牟取金碧辉煌严惩不贷 D.睿智草介枉废心机理屈词穷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在家庭浓厚的美术氛围的下,儿子也深深地爱上了绘画。 (2)面对记者的拍照和采访,这位在华尔街工作的女士并不自己的投票决定:“我不赞同美国政府对中国实施高技术封锁的政策。” (3)过度的欲望与贪求无益于心理健康,在功名财富的追求中多存几分为好。 A.熏陶隐讳淡泊 B.熏染隐晦淡薄 C.熏陶隐晦淡薄 D.熏染隐讳淡泊 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外出旅游时异地的风物让人迷醉欣喜,可是一路上的旅游购物却常常使人不厌其烦,兴味索然。 B.中国汽车企业近几年纷纷推出自己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有专家提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宜瞻前顾后,不可盲目发展。 C.这种文风承自周作人、董桥以来中国文人隐忍的传统,抒情而不煽情,简洁凝练的句子体现的是大方之家的功底与素养。

D.虽然教育厅领导只是走访了少数几所学校,但管中窥豹,他们对我市推行素质教育的现状还是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如何在肯定草根文化的同时,不过分鼓吹偶像崇拜,而是放大草根中“励志”的因素,把社会主流价值观传递给大众,是值得娱乐媒体深思的问题。 B.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C.11月22日,国土部和住建部联合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坚决遏制最近一些地方的违法建设、违法销售“小产权房”问题。 D.作为古希腊哲学家,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充满着辩证法,因此被誉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农民工就业难的冷思考 面对规模庞大的农民工失业群体以及前所未见的农民工提前返乡潮,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纷纷出台帮助农民工就业的援助政策。这些就业援助政策对于解决农民工返乡问题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些着眼于短期效应的政策对于破解困扰我国农民工就业的长期难题作用并不大,一些应急性就业援助政策甚至会在长期内造成我国农民工更大的就业难题。 我国的农民工群体之所以在本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显得如此脆弱,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农民工的工作岗位建立在我国经济增长中最不确定的外部需求之上。长期以来,以外销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是吸引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载体。这种就业结构,造成农民工就业高度依赖国际经济环境,特别是欧美等发达经济体。 农民工的就业稳定取决于中国经济结构的抗风险能力的有效提升。因此,要从根本上稳定农民工的就业,就必须改变我国的过度依赖外部市场需求的经济结构,转向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市场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各级政府还应引导农民工向第三产业转移,以分散外部经济冲击对农民工就业可能造成的影响。 农民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广大农民工的综合技能素质不高,就业面狭窄。当前,一些企业仍然存在熟练技术工人供给不足的问题,特别是一些需要较高工作技能与相对稳定人力资源供给的行业,其原因之一就是农村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矛盾。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进农民工的技能培训,这对于提升农民工的综合业务素质、扩大农民工的就业范围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只能提高农民工的基本技能,无法突破进入更高层次就业领域的限制。因此,对农民工的培训,至少还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

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版

高一语文必修 2 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基础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愆期( qi ān)垝垣( guǐ)犭严狁(á) ...y n B. 谣诼( zhu?)蕙纕(xi āng)芰荷( zhī) ... C. 公姥( mǔ)伶俜(pīng)葳蕤(ru í) ... D. 阡陌( m?)三匝(zhā)吐哺(bǔ) ... ◎1.C ( A 犭严xi ǎn;B 芰 j ì;D 匝 zā)象弭(mǐ) . 侘傺(chì) . 踯躅(zhú) . 鲑珍( xi é). 2.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其中不同类的一项是() A. 长余佩之陆离 B.佩缤纷其繁饰兮 C. 亦余心之所善兮 D.燕赵多义士,慷慨悲秋风 ◎2.B(A 长:形容词作动词,使之长; B. 缤纷:形容词作名词,缤纷的饰物; C.善:形容词作动词,向善、从善; D. 悲:形容词作动词,悲吟。) 3. 从文言句式的角度,选出其中不同类的一项是() A. 高余冠之岌岌兮 B.冠切云之崔嵬 C. 怨灵修之浩荡兮 D.蚓无爪牙之利 ◎ 3.C (一般句式, ABD 为定语后置句。) 4. 下列句子诵读时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 忳郁/ 邑余 /侘傺兮 B.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C.虽/ 九死/其犹未悔 D.将往/观乎/四荒 ◎ 4.A (忳郁邑 / 余侘傺兮) 5.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终老不复取 B.蒲苇纫如丝 C. 箱帘六七十 D.诺诺复尔尔 ◎ 5D (A 取———娶; B 纫———韧; C 帘———奁。) 6. 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B. 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履至尊而制六合 C.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 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入则乱发坏形,出则窈窕作态 ◎ 6.C (交通:连接。)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师生之间也由陌生到熟悉。大部分学生学习常规好,喜欢学习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更大的数、乘法、除法、生活中的负数、线与角、图形的变换、方向与位置统计等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2. 第二单元“线与角”。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3.第三单元“乘法”。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4. 第四单元“运算律”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加法和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5.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掌握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 6.第六单元“除法”。本单元的学习是小学阶段整数运算的最后一个章节内容。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

高一语文单元测试题六

高一语文单元检测题(六)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厩监(jiù) 单于(chán) 窥观(kuī) 置币遗单于(yí) B.陷没(m?) 弓弩(nǔ) 凿地(záo) 蹈其背以出血(dǎo) C.假吏(jiǎ) 赦罪(shè) 膏腴(gāo) 给其衣食(gěi) D.穷厄(è) 弹劾(hé) 喟然(wèi) 自分已死久矣(fè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副有罪,当.相坐 B.虞常果引.张胜引.佩刀自刺 C.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D.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会.武等至匈奴 3.下列和例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空以身膏.草野 A.天下云.集响应宁许以负.秦曲 B.反欲斗.两主,观祸败乃使从者衣.褐 C.尽归.汉使路充国等何久自苦.如此 D.且庸人尚羞之天雨.雪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B.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C.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D.为.武置酒设乐若属皆且为.所虏 5.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是:() A.乃谴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B.子卿尚复谁为乎? C.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 D.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6.选出“以”字意义与用法,和例句“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相同的一组:() ①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③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④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⑤士亦以此不附焉⑥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⑦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位⑧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 A.①②⑤B.②③⑥C.②⑤⑦D.④⑥⑧ 7.选出与下面例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句()

高一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 一.基础知识(共3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无误的是() A.骤.雨(zhòu)纶.巾(lún)一蓑.(suō)还酹.江月(lèi) B.罗绮.(qǐ)豆蔻.(kòu)吟.啸(yín)揾.英雄泪(wēn) C.遥岑.(cén)憔悴.(cuì)料峭.(qiào)重湖叠巘.(yǎn) D.凝噎.(yē)樯橹.(lǔ)玉枕.(zhěn)鲈鱼堪脍.(hu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参差天堑竞豪奢暮霭 B.今宵羌管雨林铃故垒 C.雨具箫瑟念奴娇芒鞋 D.巷陌烽火醉花阴凄残 3.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故垒.西边(古时军队营垒的遗迹) B.还酹.江月(以酒洒地,以表凭吊) C.倩.何人换取(请求) D.怎生 得黑(怎么生得) .. 4.下列诗句朗读音节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B、念去去/千里/烟波 C、便纵/有/千种/风情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5.下列句子没有语句倒装现象的一项是() A.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B.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C.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D.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6、下列对词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运用对仗和互文的手法,写出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画面。) 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形象地概括了整个战争的胜利场景。“谈笑间”的神态描写,

表现了周瑜指挥若定的风度和出众的才干。) C.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通过描写日暮景色,渲染出一种苍凉的氛围,有声有色地写出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作者以廉颇自况,自以为虽然老了,但还能参加抗金战斗。) 7.下列句子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A.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B.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C.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D.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8.下列修辞手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9.古诗词中有些常见的意象往往赋予特定的含义,下列各项中不搭配的一项是()A芭蕉、梧桐------孤独、忧愁,离情别绪 B梅花、菊花、蝉---高洁品格 C白云、明月-----孤冷凄清、高洁美好、思乡念亲 D红豆-----男女爱情或亲情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根据字数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90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B、词是兴于唐代胜于宋代的一种文学样式,因为长短不一,又称长短句。 C、苏轼的词改变了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词风,与南宋的辛弃疾并称“苏辛”。 D、旧体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唐代以前的诗歌统称古体诗,唐代以后的统称近体诗。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9分,每小题3分) 苏词 傅成穆俦 ①苏轼是豪放词的开创人和代表者。在传统的观念中,词以表现舞筵歌场、闺情离思为正体,而苏轼则率先在词的境域上求新求变,所谓“以诗为词”。凡能写进诗的社会和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测试题 科目:语文年级:高一 答题老师:刘清银日期:10月 一、(18分,每题3分) 1.下列诗句中括号里所标前一个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橘子(zi)洲头挥斥方遒(qiú)浪遏(è)飞舟分(fèn)外香 B.从这倾圮(pí)的屋檐下散开的向青草更青处漫溯(shuò) C.清风吹不起半点漪(yī)沦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qǐ) D.跫(qióng)音不响,三月的春帷(wéi)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fēi)紧掩(yǎn) 2.下列诗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寻梦?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B.怅廖廓,问苍莽大地,谁主沉浮 C.辽廓江天万里霜 D.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3.下列句子中横线处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①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高的诗歌作品的。 ②舒婷把这个深厚的感情在她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③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它方面的特点,认真诗的意象。 A.品位灌注揣摩 B.品位贯注揣测 C.品味灌注揣摩 D.品味贯注揣测 4.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的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是说雄鹰在长空展翅高飞、鱼儿在江边浅水处自由的游泳、宇宙间的万物都在竞相向上,蓬勃发展。 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两句意思是回忆过去曾经和许多同志在这一带聚会、游览,度过了许多不平凡的岁月。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三句是说大家经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文章批评坏的,表扬好的,把反动统治者视如粪土。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意为: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江上飞快前进的船只。 5.对课文中有关诗句的诠释和鉴赏,不正确的一句是: A.“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里将“笙箫”与“悄悄”、“夏虫”和“沉默”等无法调和的事物连接在一起,意在表明诗人离情的不可遏制,而最后一句则将诗人静思默想的心境推向了极致。 B.《再别康桥》中“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使用,不仅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而且故意将那股热烈的情绪压在诗的内层,让读者自己去领会。 C.《死水》中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绿酒、珍珠”等美丽的事物来反衬“死水”绝顶的肮脏,目的是造成让人恶心的反差效果,从而表现诗人对旧中国强烈的批判和否定。 D.“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表现了诗人的理想在现实面前被击得粉碎的苦闷和对国家前途彻底失望的沮丧失落心情。 6.把后面的句子填到两段话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寂寞未必就是不幸,倒可能是一种磨炼,甚至能使人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大凡

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省.识(shěnɡ)崔嵬.(wéi)荻.花(dí)环珮.(pèi) B.抚.膺(yīnɡ)锦瑟.(sè)吮血 ..(yǔn)霓裳.(shǎnɡ)C.栈.道(zhàn)嗟.叹(jiē)商贾.(ɡǔ)钿.头(diàn) D.朔.漠(shuò)惘.然(mǎnɡ)悯.然(mǐn)江渚.(zhǔ) 2.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噫嘘兮,危乎高哉! B.飞湍暴流争喧豗,硑崖转石万壑雷 C.独留青家向黄昏 D.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 B.砯崖转石 ..万壑雷转:使石滚动 一去.紫台连朔漠去:离开无边落木 ..萧萧下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C.因为长句 ..,歌以赠之长句:指七言诗 D.以手抚膺坐.长叹坐:徒,空 老大 ..嫁作商人妇老大:大姐却坐促.弦弦转急促:紧、迫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盛唐时期的李白与杜甫是我国唐诗史上的双子星并称“李杜”,世称“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而中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被称为“小李杜”。 B.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登高》通过描绘秋江景色,倾诉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C.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D.李商隐《锦瑟》中“庄生迷蝶”“望帝托心”“沧海泣珠”“蓝田玉烟”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凄凉、孤寂而又沉郁的心境。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明年 ..故 ..秋,送客湓浦口 B.暮去朝来颜色 C.艰难苦恨 .. ..繁霜鬓 D.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二.填空题。(20分) 1.初唐四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从句数上分为________、________。李白《赠汪伦》体裁属于_______。 3.________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先河,李白继承了屈原以来的__________诗歌传统。 4.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______________,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数一数 知识点: 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数 级 ……亿级万级个级 数位……千 亿 位 百 亿 位 十 亿 位 亿 位 千 万 位 百 万 位 十 万 位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计数单位……千 亿 百 亿 十 亿 亿千 万 百 万 十 万 万千百十个 2、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 制关系。 3、数数。能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一百万一百万地数…… 人口普查(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知识点: 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 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

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在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2、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国土面积(多位数的改写) 知识点: 1、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2、改写的意义。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 森林面积(求近似数) 知识点: 1、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

高一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 第三单元质量检测试题试卷 学校:斗鸡中学命题人:杨柳 2010、9 试卷说明:命题意图:本套试题为高一必修1第三单元检测。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作适当的能力考查。引导学生关注课本,自主学习;关注生活,快乐学习。本命题意图在于体现新课标语文教学理念。 试卷结构:本试卷分为基本题(134分)和附加题(16分),满分为150;考试时间为90分钟。基本题为每个学生必答题,附加题为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 典型试题例说:第20小题,既考查了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理念,又考查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基本题 一、选择(第1---7题每题3分,第8题12分,共40分) 1.下列加粗字注音不正确的是() A.显宦(huàn)莅(lì)校屏(bǐng)息以待 B.步履(lǚ)沉着(zhuó)涕(tì)泗交流 C.潇(xiāo)洒蓟(sū)北大汗淋(lín)漓 D.精悍(hàn)激亢(kàng)手舞足蹈(dǎo) 2.加黑的字注音和解释都对的一组。() A.寥落(liào稀疏)黯然(àn昏黑) 攒射(cuán聚,凑集)喋血(dié血流出来的样子) B.浸渍(zì浸)噩耗(è惊人的) 不惮(dàn怕)立仆(pū倒下) C.菲薄(fēi微、薄)踌躇(choúchù犹豫) 血痕(héng痕迹)赁屋(lìng买) D.长歌当哭(dàng当作)殒身不恤(xù畏惧) 桀骜(jié’áo性情暴烈)屠戮(lù合力)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脉搏设法乘凉逆来顺受 B.沧桑竹篱虫蛀人才倍出C.轶事包袱吠叫委屈求全 D.装潢作揖熬煎甘之如怡 4.下列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A.他最爱听评书了,经常听得出神入化,有时竟忘了吃饭和睡觉。 B.他是个心地坦率的人,刚一见面,就肆无忌惮地跟我们谈起他自己内心的感受。

高一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鲁教版知识精讲

高一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鲁教版【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测试题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50分钟) (说明: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总分70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给加点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烟囱.(cōng)妊娠 ..(rènshēn)繁衍 .( yǎn)颐 .( yí)养天年 B. 广袤.(mào)亘.(gèng)古梦魇.(yǎn)甚嚣.(xiāo)尘上 C. 吞噬.(shì)吓懵.(mēng)悲怆.(cāng)觥筹 ..( gōngchóu)交错 D. 裸裎.(chéng)颓圮.(pǐ)氤氲 ..(yīnyūn)匪 .( fēi)夷所思 2.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清冽旋涡嘻戏寿终正寝 B. 妊娠奖掖混沌失之交璧 C. 蝙蝠澄澈眄视残垣断壁 D. 合谐狰狞演绎云云众生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____形容词,大量堆砌,是学生作文中常见的毛病之一。 ②他的设想不错,就是____足够的勇气去付诸实施。 ③21世纪,我们肩负着新的使命,踏上新的____。 A. 滥用缺乏里程 B. 滥用缺少历程 C. 乱用缺少里程 D. 乱用缺乏历程 4.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昨天晚上,忽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我被振聋发聩 ....的雷声惊醒了。 B. 《康熙王朝》是一部以史实为依据的鸿篇巨制 ....,它囊括了康熙在位时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 C. 最近,那位足球明星在场上情绪低落,心不在焉,传球和防守都差强人意 ....,真是令人失望。 D. 当年中国音乐家往外走,现在世界著名音乐大师趋之若鹜 ....地进入中国。 5. 下面四种说法,哪种没有语病,选出来。 A. 世界上第一次对子午线测量的是在我国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的倡议和领导下进行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的整体介绍 (一)教材的主要内容 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亿以内数的认识 ●亿以内数的读写 ●大数的比较与改写能对大数进行改写 ●近似数的认识 第三单元乘法 ●两、三位数乘法 ●较大数的估计 ●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 ●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第五单元除法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路程、时间与速度 ●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 ●商不变的规律 ●带中括号的整数三步混合运算 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正数和负数的意义 ●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对0的再认识

空间与图形 第二单元线与角 ●线段、射线与直线的认识 ●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 ●平角、周角的认识 ●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 ●认识较复杂图案的形成过程 ●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 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统计 ●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简单的统计活动 综合应用 1.结合具体内容设计的实践活动 ●你所在年级(学校、地区)有多少名学生?四舍五入到十位是什么? ●准备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纸盒,说一说长方体或正方体上的哪些边是互相平行的? ●测量你班全体同学的身高,按身高分组,并绘制条形统计图。 2.独立设置的综合应用 ●走进大自然 ●数据告诉我 整理与复习 ●整理与复习(一) ●整理与复习(二) ●总复习

(二)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 1、提供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学习素材 本册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特别注意挖掘富有时代感和现实性的问题,以便于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能借助直观形象的材料更好地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 如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没有接触大数的经验,因此,教材安排了三个层次的数一数活动,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第一次数数,通过数小方块的过程,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出计数单位的直观模型。第二次数数,数100个“一千”,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先数一数,再交流,逐步引导学生得出先数出一万,再一万一万数的方法,最后引出两个计数单位。第三次数数,是练习过程中的数数。练习中安排的多道题目都需要学生数一数,通过数一数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了解十进制计数的特点。另外,教材突出了多位数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安排了“我国海洋资源”、“太阳系九大行星”、“火箭速度”、“国家图书馆的建筑面积”等丰富的素材,使学生从生活、社会、科技等多个角度,感受周围世界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多位数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又如“生活中的负数”这一单元,教材从学生每天接触的天气温度变化情况着手,通过了解各地的天气情况引入负数的概念。然后借助“海拨高度”、“收支情况”等素材,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由于这些内容都是学生生活中的具体题材,因此,能减少他们学习的障碍,也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创设探索数学规律的情境 教材中创设了大量的探索数学规律的活动。探索活动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结合单元的学习,安排的探索活动;另一种是专题探索活动;如“探索与发现(一)有趣的算式”、“探索与发现(二)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配律”等。 3.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本册教材针对不同的问题,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去解决问题。 第一,对答案唯一的问题继续提倡算法多样化。在本册教材的乘法与除法的两大单元中,对每个新问题的解决,教材都呈现了各种不同的算法。如“卫星运行时间”(教材第33页)中的“114×21”,如何解决这道乘法题的计算?教材安排了多种计算的方法: ①首先估计乘积范围 ②讨论多种不同的算法,如114×20=2280,114×1=114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

新课标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总分150分,基础阅读90,作文60,时间150分钟。) 一、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项是()4分 A.愆.yǎn期垝.ɡǔi垣.yuán 占卜.bǔ既往不咎.jiū陨.yǔn落游目骋.chěnɡ怀 B.长吁.xū短叹忍尤攘诟.ɡòu 芰.zhī荷相形见绌.chù公姥.mǔ溘.kè然长逝 C.赍.jī钱否.pǐ极泰来伫.zhù立窈.y.ǎo窕.t?ǎo 聘.pìn请鞿.jī羁.jī D.阡.q?ān陌契.q?è机妆奁lián 青青子衿.jīn 笨拙.zhuó咄咄.duō逼人 二、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4分 A.长吁短叹熙熙嚷嚷伫藏既往不咎相形见绌翱翔给力B.方枘圆凿陨落殒身卑怯赝品描摹急燥C. 澎胀销声匿迹纷至沓来殴打辐射蛰居煤气D.安分守己座左铭暴发户剽悍疏浚安详吉祥三、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4分 A.今天消息,上海对“美眉”、“恐龙”、“PK”、“粉丝”等日渐泛滥的网络语言将发出 “封杀令”。此举一出,石破天惊 ....,即刻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舆论评价更是众说纷纭。 B.刚刚过去的2006年,除四川发生伏旱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风调雨顺,冬温夏清 ....,较之往年是难得的好年景。 C.2007年“嫦娥奔月”,2008年“神七”升空,2009年中俄开展火星联合探测,2012 年“夸父计划”……中国太空探测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往前推进,真是大快人心 ....。 D.从李登辉到陈水扁,台湾当局变本加厉 ....地推行“台独”路线,一心想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中国政府和全国军民决不会听任“台独”势力为所欲为。 四、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4分 A、君不见,那些玩世不恭,自由放荡,不务正业,沉迷欢场,以至违法犯罪而又自命“潇洒走一回”,不都是拖着空壳的肉体走向沉沦的么? B、我国现行医疗制度,医患关系病人权力以及医疗事故的鉴定仍然有许多及待改进和完善。 C、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的情况,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增加石油储蓄量,我国也

(完整)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奥数试题j精选

四年级(上册)奥数测试卷 姓名:得分: 一、填空。(40分) 1、有9把钥匙9把锁,一把钥匙只能打开其中的一把锁,但不知道哪把钥匙开哪把锁,最多要试()次才能配好所有的钥匙和锁。 2、动物园售票处规定,一人券2元一张,团体券15元一张(可供10人参观)六年级一班有58人,买门票最少要花()元。 3、李师傅3小时生产96个零件,照这样计算生产288个零件要()小时。 4、哥哥7年前的年龄和妹妹5年后的年龄相等,当哥哥()岁时,正好是妹妹年龄的3倍。 5、按规律在括号里填数。 (1)1、3、7、15、31、()、()。 (2)2、8、5、20、7、28、11、44、()、12。 6、一条长2000米的公路两旁每隔10米种一棵杨树,每两棵杨树之间栽1棵枫树。这条公路两旁一共种枫树()棵。 7、2×2×2×2×………×2(2000个2相乘)的末位数是()。 8、有一根木材长8米,要把他锯成8段,每锯一段要用3分钟,共锯了()分钟。 9、有一组算式:1+1,2+3,3+5,1+7,2+9,3+11,1+13……那么第1999个算式的和是()。 10、两枝钢笔和一枝圆珠笔共16元,一枝钢笔和两枝圆珠笔共11元,那

么一枝钢笔是()元。 二、简便计算。(16分) 1、14+15+16+……+45+46 2、99999×26+33333×22 3、2001×20001999—1999×20002001 4、125×111×5×8×4 三、应用题。 1、合唱队中女生比男生多25人,如果再调走5名男生,那么女生人数正好是男生的4倍,合唱队中女生有多少人? 2、某食堂新买了7桶油,且每桶油中各拿出40千克油,则剩下的油只有原来3桶那么多。请问,原来每桶油重多少千克?

【新教材】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题-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原卷版)

6.2第六单元单元测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拿去主义 “拿来主义”是鲁迅的一篇杂文的题目,现在已成为引进、吸收外来文化的一个专用名词,同样重要的是“拿去主义”,虽然未经鲁迅述及,却也值得一提。 在“文化热”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呼声越来越高。可是在有些同志的心目中,所谓“交流”,就是指“拿”,至于“拿去”,对不起,意识不强,也许是没有考虑。这实际上是单向流程,而不是双向流程。“来而不住,非礼也。”中国人是礼义之邦,总不能光拿人家的啊! 有些同志认为我国的民族文化落后、陈旧,对是否有输出价值和竞争能力表示怀疑。其实,这些同志未熟谙西方的心理和行情。须知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互为补充,不可代替,从而构成世界文化整体。中国文化,诸如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汉代墓葬中的金缕玉衣、唐诗、宋词、《红楼梦》等等闻名世界,这是众所周知的。即使是未被我们重视的所谓“糟粕”,西方人的评价也常常出乎意外。例如老庄哲学和《易经》,我们认为是完全过了时的东西,而目下在西方却大为走运。许多科学家对目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无法进行概括,他们找来找去,终于在老庄的“道”和《易经》的爻象中找到了合适的语言,并给以很高的评价。这里说明一个问题,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毕竟是一座内容丰富的宝库,我们大可不必妄自菲薄,说得一无是处。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练习题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练习题 阅读下面诗段,回答问题。(10分)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7.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 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 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 C."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D."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接不暇的感觉。 18.以下对部分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幽咽之声,悲抑哽塞,好像"泉流冰下",用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 B."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音乐结束后的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声胜有声"强调了弹者和听者都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之中。 C."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力量的爆发,同时,这两句也将音乐的魅力推向了高潮。 D."曲终""四弦"两句写出了音乐进入到高潮时戛然而止,乐曲虽终,但由音乐而产生的惊心动魄、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 19.分析"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一句,对描写音乐的作用。(4分) 答: 17.D(并不是"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而是用大小珠子落玉盘的声音写琵琶弹奏的清脆悦耳。) 18.B("无声胜有声"强调了弹者和听者陶醉在乐声之中,解说不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