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14.1磁现象_教案

初中物理14.1磁现象_教案
初中物理14.1磁现象_教案

教案示例

(一)教学目的

1.知道磁体有吸铁(镍、钴)性和指向性。

2.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磁化现象。

(二)教具

各种形状的磁铁,磁针,一小堆大头针,铁屑,铁片,铜片,玻璃片,镍币,铁棒,细线,有关磁性材料的实物,图片等。

(三)课前准备

以上实验器材可布置学生在家里准备,上课前检查准备情况,学生在家里不容易找到的器材如各种磁铁、镍币等,教师加以补充,然后要求学生将实验器材放好,供课堂实验用。

(四)教学过程

1.提问引入新课。

提问:平时摆弄磁铁时观察到磁铁能吸引什么物质?指南针有什么作用?

(吸引铁,指南针可以指南北,帮助人们辨别方向。)

进一步提问引入新课:

磁铁只能吸引铁吗?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北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些简单的磁现象。板书:第一节简单的磁现象

2.进行新课

(1)认识永磁体的磁现象

提问:磁铁具有哪些性质?它只能吸铁吗?请同学们自己通过实验进行探索。

学生实验:将课前准备的铁片、钢锯片、镍币、铜片、玻璃片等器材放在桌上摆好,用条形磁铁分别接近它们,观察发生的现象。

提问:磁铁能吸引哪些物质?

(磁铁能吸引铁制物质,能微弱地吸引镍币)

教师指出:磁铁除了能吸引铁、镍外,还能吸引钴,钴是稀有金属,我们平时很少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板书:一、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

提问:磁体各部分吸引铁的能力都一样吗?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下列实验。学生实验:把一些大头针平铺在一张白纸上,分别将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平放在大头针上,然后用手轻轻将磁体提起,并轻轻抖动。

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观察到磁铁两端能吸引较多的大头针,而中部没有吸引大头针,这表明磁铁两端的磁性最强)

教师归纳并板书:二、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它的位置在磁体的两端。

提问:从上面实验可以看出,磁体有两个磁极,怎样表示这两个磁极呢?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实验。

演示实验:先用线将条形磁体悬挂起来,使它自由转动,观察它的静止方位;再支起小磁针,让它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观察它的静止方位。

提问:条形磁体、小磁针静止时,两个磁极分别指向什么方向?

(都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教师指出:可以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后恒指南北,世界各地都是如此。为了区别这两个磁极,我们就把指南的磁极叫南极,或称S 极;另一个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或称N极。

板书:三、磁体上的两个磁极,一个叫南极(S极),一个叫北极(N极)。

提问:世界最早的指南工具是什么?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出示司南的挂图和幻灯片,说明世界最早的指南针就是我国战国时代的指南针,叫司南,它是根据磁针静止时总是指南北的原理制成的。

提问: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如果把两磁极相互靠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下面请同学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学生实验:把一块条形磁体用线吊起来,用另一块条形磁体的N 极先慢慢地接近吊起的N极,再慢慢接近吊起的S极,观察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归纳实验结果后,

教师板书:四、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讲述:我们已经认识了磁体的许多磁现象,磁体可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通常我们看到和使用的磁体都是人造磁体,它们都能长期保持磁性,通称为永磁体。(2)研究磁化现象

提问:人造磁体是根据什么道理制作的?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实验:

演示实验:用一条条形磁铁、一条铁棒,一小堆铁屑来做实验。边演示边提问:

铁棒原来有没有磁性?(没有)当用磁体慢慢从上部接近铁棒时,观察到什么现象?(观察到铁棒能吸引下面的铁屑)这说明什么?(说明铁棒也获得了磁性)

教师指出:铁和钢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获得磁性,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磁化现象。

板书:五、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铁和钢制的物体都能被磁化。

重做上面的实验:当铁棒吸引铁屑后,将上部的磁体拿掉。

提问:当磁体拿掉后,铁棒还能吸引下面的铁屑吗?这说明什么?(铁棒不能吸引铁屑,说明铁棒的磁性容易消失)

教师指出:铁棒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体。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体或永磁体,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

提问:除了钢、铁外,还有哪些物质可作磁性材料?它们在现代科技中有哪些应用呢?

向学生展示录音带、磁性卡等,介绍这些磁性材料的应用。(此类图片等)

3.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4.练习

有一条形磁体的N、S极的标记模糊不清了,怎样用实验的方法将它的两极判别出来?

初三物理全套总复习教案设计必看

简单电路 【知识导航】 一、电路 1、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等元件所组成的电流路径。 2、电路中元件的作用: (1)电源: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是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装置,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用电器: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3)开关:接通或断开电路,控制用电器工作。 (4)导线:连接电源、用电器、开关,让电流形成通路,起传输电能的作用。 3、电路的三种状态: (1)通路:在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电路中会有电流的电路叫做通路。 (2)开路:当开关断开,或电路某处断开,电路中不再有电流的电路叫做开路。 (3)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用导线直接连接电源的电路,叫做短路。 (短路有两种情况:用电器部分短路和电源短路) 4、如图1所示,几种元件的符号: 图1 图2 5、如图2所示,短路有两种:一是电源短路,即将电源的正、负极直接用导线相连,这样可能会烧坏电源; 二是局部短路,即将用电器(或电表)的两端用导线直接相连,这样会导致被短路的用电器(或电表)不能工作,但不会烧坏。 二、串并联电路 串联并联 定义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首— 尾—首—尾) 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首— 首、尾—尾) 特征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段开所 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 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 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开关作用控制整个电路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 的开关控制该支路,控制该支路的用 电器。 电路图

实例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家庭中各用电器、各路灯 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 (1)电流分析法:根据“电源正极→用电器→电源负极”的方法分析电路中的电流,若电流在途中不分流, 则用电器串联;若在某处分流,则用电器并联。 (2)断开法:去掉任一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 作则用电器并联。 (3)经验法:如路灯、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是并联;电灯与控制它的开关之间是串联;节日小彩灯是串联等。 三、电流(用字母I表示) 1.电流是导体中的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2.电流的单位: (1)国际单位: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2)常用单位:毫安 (mA)、微安(μA)。 (3)换算关系:1A=103mA=106μA 3.一些电流值:台灯和手电筒中的电流都约0.2A,计算器中的电流约100μA,电冰箱中的电流约1A等。 4.电流用电流表来测量,其使用方法是(两要两不要): (1)要串联在待测电路中; (2)要让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3)被测电流不要超出电流表的量程;若超出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 被烧坏。 (4)不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接在电源两端。否则造成电源短路,可能会烧毁电源和电流表,原因 是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电阻很小。 四、电压(用字母U表示) 1.电压的作用: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某段电路中有电流必有电压,而有电压时不一定有电流。 2.电压的单位: (1)国际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2)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3)换算关系:1kV=103V,1V=103mV=106μV。 3.一些电压值:1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一个蓄电池的电压为2V,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手机锂电池的电压为3.6V。 4.电压的测量:电压用电压表测量,其正确使用方法: (1)必须把电压表和被测电路并联。 (2)必须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 (3)被测电压不得超过电压表的量程。若超出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 坏电压表。 (4)电压表可以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把电压表接在电源两端,此时测得的电压是电源两端的电压。不会造成 电源短路,原因是电压表相当于一个很大的电阻。 5.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异同点: 比较项目电流表电压表 A V 不符号 连接方式串联并联

中考物理电与磁复习教案

第八章电与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内容 电流的磁场: ①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该现象在1820年被丹麦的物理学家奥 斯特发现。该现象说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且磁场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②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一样。其两端的极性跟电流方向有关,电 流方向与磁极间的关系可由安培定则来判断。 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曲且跟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一致,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③应用:电磁铁 (1)定义――电磁铁是一个带有铁芯的螺线管。 (2)构造――电磁铁是由线圈和铁芯两部分组成的。 (3)特点――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磁性消失;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当电流一定时,电磁铁线圈的匝数越多,磁性越强。即, ①电磁铁磁性的有无,可由通断电来控制。 ②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可由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来控制。 ③电磁铁的极性位置,可由电流方向来控制。 D、应用:电磁继电器、电话 电磁继电器:实质由电磁铁控制的开关。应用: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进行远距离操作和自动控制。 (1)结构――电磁继电器的主要部件是电磁铁、衔铁、弹簧和触点。 (2)原理――如图所示,是一个利用电磁继电器来操纵电动机的电路。其中电源E1、电磁铁线圈、开关S1组成的控制电路;而电源E2、电动机M、开关S2和触点、开关S组成工作电路。当S1闭合时,电磁铁线圈中有电流通过,电磁铁将衔铁吸下,触点开关接通,电动机便转动起来;当断开S1时,电磁铁中失去电流,电磁铁失去磁性,弹簧使衔铁上升,触点开关断开,电动机停止运转。 (3)作用――使用继电器不仅可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而且能帮助人们实现遥控和生产自动化。 电话:组成:话筒、听筒。基本工作原理:振动、变化的电流、振动。 二、技巧指导

初三物理电学基本计算复习教案

金书匠教育
金书匠教育个性化教案
学科 物理
备课教师
课题 电学计算专题(一)
熊老师
授课日期 4.19
课时
2
1、记住欧姆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并能熟练运用欧姆定律 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2、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并分析解决简单的串、并联问
教学 题; 目标 3、知道电功、电功率的公式,并会求解简单的问题;
4、知道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功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5、记住焦耳定律公式并能用焦耳定律进行求解通电导体发热问题。
重点 难点
1.欧姆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2.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理解,并能进行简单计算.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教具
复习资料

学具

预习

要求

教师、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知识储备】 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遵循的电学规律: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路图
电流关系 电压关系 电阻关系 定性关系
U1:U2=
2、电学公式:
(1)欧姆定律公式: I U ,变形公式: R
1
I1:I2=


二○一四年

金书匠教育
金书匠教育个性化教案
(2)电功率定义式: P W ,变形公式: t
电功率公式(测量式): P UI ,变形公式:
、 、
。 。
其他电功率的推导公式: P U 2 ,变形公式:

R
①已知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用 R U 2 求电阻最方便。 P
②要比较两个用电器的功率大小,若是串联,用 P I 2 R 比较;若是并联,用 R U 2 比
P
较。
(3)焦耳定律公式: Q I 2 Rt ,变形公式:

、I Q 。 Rt
其他的推导公式: Q U 2 t
R
(4)电功:W Pt 或W UIt U 2 t R
3、电功和电热的关系:
⑴纯电阻电路:电阻 R,电路两端电压 U,通过的电流强度 I.
电功: W=
电热:Q=
电热和电功的关系
表明: 在纯电阻电路中,电功
电热.也就是说电流做功将电能全部转
化为电路的
⑵ 非纯电阻电路: 电流通过电动机 M 时
电功 :W=
电热: Q=
电热和电功的关系: =机械能+
表明: 在包含有电动机,电解槽等非纯电阻电路中,电功仍 UIt,电热仍
I2Rt.但电功不再等于电热而是
电热了.
4、电能表的铭牌含义:220V
5A
2500R/KW.h
5、额定电压是指用电器在__ __时的电压,额定功率是指用电器在____
时的电功率。某灯泡上标有“PZ220-60”,“ 220 ” 表 示

“60”表示
电阻是
【题型分析】
题型一:简单串并联问题 解题方法:解决串、并联电路的问题,首先要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搞清串并联电路中电流、 电压、电阻的关系,结合欧姆定律和其它电学规律加以解决。
例 1、 如图 1 所示的电路中,电阻 R1 的阻值为 10 。闭合电键 S,电流表 A1 的示数为
0.3A,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0.5A.求(1)通过电阻 R2 的电流.(2)电源电压.(3)电阻 R2 的阻值
例 2、如图所示,小灯泡标有“2.5V”字样,闭合开关 S
2
二○一四年

第二十章 电与磁 教案

第二十章电与磁 第1节磁现象磁场 课时:2课时 课型: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2)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3)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2)通过观察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 3)通过感知磁场的存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认识磁场的存在,渗透科学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2)通过感知磁场的存在,知道磁感线和地磁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是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探索科学的志向。 二、教学重点 1.知道磁铁的指向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知道什么是磁场、磁感线、地磁场和磁化。 三、教学难点 1.磁场和磁感线的认识。 2.被磁化的钢针磁极的判断。 四、教学器材 条形、蹄形磁体,铁、钴、镍片,铁屑,钢针,投影仪,投影片,挂图,微机,大头针,铁架台,细线,有关磁性材料的实物,图片(有些实验器材可布置学生自己准备),小磁针。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这是一个朋友在瑞典北部城市科罗娜(KIRUNA)旅游时拍到的照片,你知道这是什么自然现象吗?这就是传说中的极光,它是绚丽的、多变的、神秘的。长久以来、人们除了感叹极光的美丽,也在不停的寻找极光出现的原因,国内外也有很多关于极光的神话传说。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才研究发现,这钟现象是和地球的磁场有着密切的关系的。这节课我们就来认

初中物理《磁现象》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磁现象》教学设计 一、课题背景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感知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认识磁极,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精神,感悟物理与生活的和谐关系; 3.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进一步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用具 学生用品 1. 1 元硬币、铁块、铝块、木块、铜块 2. 条形磁铁两块,蹄形磁铁一块,铁屑一包 3. 翼形指南针一个带磁铁的小车细棉线 4.塑料小盆、塑料泡沫一块、缝衣针 教师用品 条形磁铁、蹄形磁铁、悬挂磁铁的铁架台、螺线管、电池、导线环形磁铁和底座、飞镖玩具 四、教学过程 一、利用飞镖游戏引入新课 出示飞镖玩具,找两个同学比一比。(由游戏引入新课) 让同学观察飞镖的特点,没有钢针,但是为什么能够吸附的飞

镖盘上而不落下呢?学生会想到和磁有关。 关于磁在生活中的应用你还知道那些?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磁,既然磁这么重要,同学们想不想更多的去认识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探究课题《磁现象》 二、引导学生完成探究实验、建构磁现象的基本概念 请同学们在实验器材中找出磁体?为什么认为它是磁体?请同学们充分利用给大家提供的实验器材探究磁体能吸引哪些材料?(完成探究一认识磁体的磁性) 磁体除了能吸引这些材料,还能吸引稀有金属镍、钴,我们把磁铁能吸引钢铁(镍钴)类物质的性质称为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称为磁体。 在刚才的实验中同学们有没有观察到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完成实验探究二吧! 学生汇报展示实验探究方案。 引导学生一起归纳磁体各部分磁性强弱不同,两端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我们把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 那大家有没有发现磁体静止时磁极有什么特点?(完成探究三认识磁体的指向性) 学生通过做实验会发现,翼形磁针静止时指示南北方向。出示课前准备的悬挂的条形磁铁,看到悬挂的磁铁静止时会指示南北方向。 我们把磁体静止时指南的磁极叫做南极(S),指北的叫北极(N),说到指南大家想到什么?指南针

九年级物理《电生磁》教案1

电生磁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 (3)会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2.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体验通电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与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重点难点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教学准备 直导线、干电池、螺线管、小磁针。 教学过程 导入:观察奥斯特做的实验 提问:当直导线通电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磁针发生偏转说明什么问题? 回答:看到小磁针发生偏转(顺时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小磁针受到磁力的作用.(电流的磁效应) 看第二个图,我们把电流切断,观察小磁针有什么变化? 发现当电流切断时,小磁针不会发生偏转,说明直导线周围没有磁场. 观察实验,当改变通电直导线的电流方向时,发现小磁针有什么变化? 回答:当改变电流方向时,小磁针的偏转方向由原来的顺时针变成逆时针. 得出,磁场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 提问:手电筒在通电时为什么连一个大头针都吸不动? 这是因为它的磁场太弱了.那如果我们把导线绕成一个线圈,然后再给它通电,那么线圈都有电流通过,且产生的磁场叠加在一起,就会强得多.那么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 它可能与哪种磁体的磁场相似?(条形磁体) 通过演示实验得出通电螺线管磁场与条形磁体磁场相似,那么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有什么关系? (实验得出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与螺线管中电流方有关,当电流方向改变,其极性也改变.) 那么我们怎么判断它的极性呢? 安培定则。(电流方向,线圈的绕法) 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方向就是北极. 完成课后练习

初中九年级物理 电生磁--教案

设计制作:陈代富 二、电生磁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知道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 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过程和方法 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 重、难点: 试验探究电流的磁效应的规律。 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规律。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磁体、小磁针、电源、导线 教学课时:2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静止后的磁针指南的一端叫极,又叫极,指北的一端叫极,又叫极。 2、同名磁极相互,异名磁极相互;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__________发生的。 3、磁场的方向是这样规定的:小磁针静止时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可以利用带箭头的曲线来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做。 4、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试验“猜一猜” 利用隐蔽的通电螺线管吸引小铁钉,让学生猜是什么物体?磁体对进入磁场的物体会发生作用,能否利用人工作用产生磁场、控制磁场? 进行新课: 1、电流的磁效应: 试验:53页图8.2-2示,结果 结论:通电导体的周围有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这现象叫电流的磁效应。(这试验叫奥斯特试验) 思考:为什么手电筒、普通电线通电时吸引力好像不存在?……如何增强磁场?(做成螺线管,也叫线圈,如……开始的试验) 2、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猜想:通电螺线管能否产生磁场,磁场可能与哪种磁体的相似? (1)试验:54页图8.2-4示 (对比条形磁体) 结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磁体的磁场相似。指出N极、S极 猜想:改变电流方向,磁场方向会不会变化?

初三物理电学专题教案

一对一个性化教案(物理)

也变大。 例3如图 3-1所示,判断V表 的测量对象。 分析:根据电路简化原则4,可以把V表连接的点1、点2,适当移动到分别到点3、点4,如图3-2和图3-3所示,则容易判断出V表测的是R2的电压。 例4如图4-1所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各电表示数变化情况。 分析:首先把V表当作断路去掉,很明显电路的连接是串联,滑动变阻器在这里相当于是个定值电阻,因此无论滑片如何移动,电路中的总电阻未变,因此A表的示数不变,再根据电路简化原则5,可以把滑动变阻器R1看作两个定值电阻,如图4-2所示,则V表测Ra和R2,当滑片P向右移动,实际是Ra 的电阻在变小,因此V表测的Ra和Rb的总电阻在变小,因此V表的示数变小。 例5在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电键K, 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其中一个电压表示数变 大,则() A.灯L可能变亮 B.灯L亮度可能不变 C.电阻R可能断路 D.电阻R可能短路 分析:本题是电路故障的分析。首先根据电路简化的原则,判断出灯L与R之间的连接方式串联,同时也判断出V1测的是电源电压的值,V2测的是R 的电压,显然电源电压是不变的,因此V1的示数是不可能变化的,显然只能

R 2 四、欧姆定律的理解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I= U/R 。 注意点:(1)三个量必须是同一时刻,对同一电阻(或同一段电路)而言的。即一一对应。 (2)注意不变量和变量:在R一定时,I与U成正比。在U一定时,I与R成反比。 (3) 变形公式 R=U/I 的理解:R可以通过U/I的比值求出,但R的 大小不是由U/I决定的,R的大小由公式R=ρL/S的因素决定。例:对于欧姆定律公式I=U/R的理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 对某一导体来说,导体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 B 在电压相同的条件下,不同导体中的电流与该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C 导体中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及其电阻有关 D 公式R=U/I,表明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五、断路的判断 1、如果电路中用电器不工作(常是灯不亮),且电路中无电流,则电路断路。 2、具体到那一部分断路,有两种判断方式: ①把电压表分别和各处并联,则有示数且比较大(常表述为等于电源电压)处断路(电源除外); ②把电流表分别与各部分并联,如其他部分能正常工作,则当时与电流表并联的部分断开了。 例:在图1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K,电 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其中一个电压表示数变大, 图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二十章 电与磁教案

2013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电与磁》知识点汇总 第一节磁现象磁场 1、磁现象: 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钢铁、钴、镍一类物质(吸铁性)的性质叫磁性。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磁体具有吸铁性和指向性。 磁体的分类:①形状:条形磁体、蹄形磁体、针形磁体;②来源:天然磁体(磁铁矿石)、人造磁体;③保持磁性的时间长短:硬磁体(永磁体)、软磁体。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极在磁体的两端。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中间的磁性最弱。 磁体的指向性:可以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条形磁体或磁针,静止后总是一个磁极指南(叫南极,用S表示),另一个磁极指北(叫北极,用N表示)。 无论磁体被摔碎成几块,每一块都有两个磁极。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若两个物体互相吸引,则有两种可能:①一个物体有磁性,另一个物体无磁性,但含有钢铁、钴、镍一类物质;②两个物体都有磁性,且异名磁极相对。) 磁化: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磁化。 钢和软铁都能被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很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性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所以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 2、磁场: 磁场:磁体周围的空间存在着磁场。 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磁场的方向:把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定为那点磁场的方向。 磁场中的不同位置,一般说磁场方向不同。 磁感线: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店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 对磁感线的认识: ①磁感线是在磁场中的一些假想曲线,本身并不存在,作图时用虚线表示; ②在磁体外部,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在磁体内部正好相

人教版初三物理下册《磁现象磁场》导学案

第1节磁现象磁场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书本和讨论,从而了解磁现象和相关的概念,。 2.通过实验弄清楚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能通过实验研究磁场的方向,进而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3.通过阅读和讨论了解地磁场,知道地磁的南极和北极。 【学习过程】 一、新课引入: 二、独立自主学习:请同学们快速阅读P119--P122的相关内容,然后独立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磁体能够吸引。一个磁体有个磁极,它们分别是。 (2)磁极间的作用规律。 (3)磁化指。 (4)磁场是一种的特殊物质,为了描述磁场我们引出了磁感线,它是(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的。 (5)地球周围存在着磁场,我们叫它。 请结对相互更正,然后在组内展示质疑,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请其他小组来帮忙解决。 三、合作互助学习: 1.设计实验一:条形磁铁两端磁性的强弱。 现象:。 你的结论:。 2.设计实验二:磁体间的作用规律 现象:。 你的结论:。 3.设计实验三(对照课本想想做做) (1)用磁针怎样确定包着布的磁体的N极呢?说出你们的办法。 (2)把几只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周围不同的地方,磁针所指方向相同吗?说说你们的发现。现象:。 你的结论:。 4.演示实验四:条形磁体、蹄性磁体的磁场分布(轻敲玻璃板观察铁屑分布) (1)根据你看到的现象,画出条形磁体、蹄性磁体的磁感线。 (2)观察课本条形磁体、蹄形磁体的磁感线的分布情况,你能归纳出磁感线的一些特点吗?我的归纳:。(3)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线吗?引入磁感线是什么研究问题的方法? 5.实验探究:为什么小磁针静止时能指南北呢?

让一个小磁针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发现静止后小磁针南极指南,北极指北;再施加一个力,让小磁针在东西方向静止后放手,发现小磁针转回南北方向。 探究归纳:地球周围存在着。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所以它有两个磁极,称为和。地磁的两极与地理的两极并不重合,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附近,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附近;因此小磁针所指的南北方向与正南、正北有一个偏差角度,称之为,世界上最早准确记述这一现象的是我国宋代学者。 四、展示引导学习: 1.请结对子展示以上各题,然后小组长要求组员在小组内站起来讨论交流。 2.小组长派代表给大家展示,其他小组对展示的解答直接进行质疑,并分享自己的见解。3.老师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或者对内容做强调讲解。 五、评价提升学习:(请快速独立完成以下各题,然后更正打分) 1.具有磁性的物体叫________。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________。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________。 2.磁极性相互作用的规律是________相斥,________相互吸引。 3.磁体的周围存在着____,如果把条形磁铁靠近小磁针,小磁针的指向一般要发生变化,这就是小磁针受到____的作用。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能够指南北,是因为本身具有性的指南针受到了的作用。 4.物理学中,可以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条想象的线叫做光线。在下列几个物理学研究的实例中,与引入“光线”这一物理概念的方法相类似的是()A.在研究串联、并联电路时,引入“总电阻”的概念; B.在研究磁体的磁场时,引入“磁感线”的概念。 C.在研究物体受几个力作用的情况时,引入“合力”的概念 D.在研究压力作用效果时,分别研究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5.磁感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感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空间磁场的分布情况,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B.用磁感线可以形象的描述空间磁场的分布情况,磁感线是没有方向的 C.磁感线是有方向的,磁场中某点磁感线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 D.磁感线是有方向的,磁场中某点磁感线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反 6.条形磁铁周围存在着磁场,图中能正确表示所在点磁感线方向的小磁针是() A.小磁针A、B B.小磁针B、C C.小磁针C、D D.小磁针A、D 7.(1)如图甲所示,小磁针处于静止状态,请在图中标出磁极极性(用“N”或“S”表示)并画出磁感线(每个磁极画两条)。

统编九年物理下册教案20.2 电生磁

20.2电生磁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直导线电流磁场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实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通过对实验的分析,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结论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是态度,初步领会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奥斯特的实验揭示了电流的磁效应.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启发式. ●教具准备 奥斯特实验器材一套、通电螺线管、小磁针、投影仪、大头针、微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1.复习提问 [师]当把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的周围时,观察到什么现象?其原因是什么?[生甲]观察到小磁针发生偏转. [生乙]因为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小磁针受到磁场的磁力作用而发生偏转. 2.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那么还想知道关于磁的一些什么样的知识? [生甲]小磁针只有放在磁体周围才会受到磁力作用发生偏转吗? [生乙]还有什么物质能产生磁场? [生丙]电现象和磁现象有联系吗?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好,说明大家都动了脑筋,在以后的学习中仍需要这样.你们提出的问题就是本节课需要探索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 第三节电生磁[板书] [师]先看课本第一、二自然段,然后再演示,要仔细观察、相互讨论、得出结论.[演示]在小磁针上面有一条直导线,当直导线触接电池通电时,你们能看到什么现象?改变电流的方向,又能看到什么现象? [生甲]当直导线触接电池通电时,小磁针发生偏转.

(九年级物理教案)电与磁优秀教案

电与磁优秀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磁体有吸铁(钴、镍)性和指向性以及磁化现象。 2、知道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3、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的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过程与方法: 1、观察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2、观察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 3、通过感知磁场的存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认识磁场的存在,渗透科学的思维方法----转换法、模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对航海事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2、通过感知磁场的存在,知道磁感线和地磁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探索科学的志向。 【教学重点】磁体的指向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 转换法、模型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感知磁场,建立磁场模型并探究磁感线的形状。 【教学准备】 教师使用:条形、蹄型磁体,铁、钴、镍片,多媒体、软铁棒、铁架台、铜币、玻璃等 学生使用:铁屑、小磁针、条形磁体、大头针、细线等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 激趣设疑

1、【故事引领】:大家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吗? 阿房宫“以磁石为门”,“朝者有隐甲怀刃,入门而胁止”,说的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为了防范刺客,聪明的工匠们修建了奇特的阿房宫的北门,一旦有人身怀铁器,立刻就会被发现。 2、【设疑】:工匠们是怎样做到的呢? (【设计意图】:历史故事的悬疑造成知识的“悬疑”,牢牢抓住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本节的课题。) 【板书课题】:§20.1磁现象磁场 学生观看图片,聆听故事 学生思考问题 ●二、合作互动 探究新知 (一)磁现象 (二)、磁场 (三)、地磁场 ●三、引题反馈

初中九年级物理 电生磁教案六

电生磁教案 试讲人:王洁 2016.4.9 第二十章电与磁 第二节电生磁 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2.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方向,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相似。 3.会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和两端的极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和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与磁之间有某种联 系。 2.老师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规律,让学生感悟磁场存在的真实性,设置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 教学器材: 电脑,磁体,电源,导线,小磁针 教学重点: 1.电流的磁效应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教学难点: 安培定则的运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复习提问:什么叫磁体?如何规定磁场的方向?什么叫磁感线,如何画?(学生回答) 2.引入课题:用一隐蔽的通电螺线管去吸引小铁钉,让学生猜是什么物体? 磁体对进入磁场的物体会发生作用,能否利用人工作用产生磁场,控制磁体? 引出本节课。 二:新课讲授 (一)电流的磁效应 教师活动:教师做“电流的磁效应“实验:课本20.2-1所示,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1.把小磁针放在导线下方,分别给导线通电,断电,观察小磁针N极的指向有什么变化? 2.改变电流方向时小磁针N极的指向与前两次又有什么变化? 归纳分析:引导学生分析通电时,小磁针发生偏转,断电时,小磁针又回到原来位置,改变电流方向,小磁针偏转方向也发生改变。 得出结论:(1)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2)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这实验叫奥斯特实验,说明了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是相互联系的)思考:为什么手电筒,普通导线通电时吸引力好像不存在?如何增强磁场?(做成螺线管)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一段内容,观察实验现象,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回答,总结。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周围也也应存在磁场,那么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怎样的?用什么方法可以显示出磁场的分布? 演示实验:课本如图20.2-4所示。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铁屑的排列情况和小磁针N极指向,改变电流方向,在观察一次。 提出问题:铁屑的这种分布,与哪种磁铁周围铁屑分布情况相似? 猜想:由于前面的铺垫,学生很自然的想到条形磁铁。 实验检验:进行教科书图20.2-5的实验。 归纳分析:和教科书图20.1-7相比较 得出结论: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的磁场相似。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案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案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案一【设计理念】 以新课改理念为依据,创设一种类似科学探究过程的新的教学模式,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历程,从中学习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合作的精神以及创新与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2.使学生初步熟悉如何用电流表测同一只电阻的电流及其两端电压,会用与待测电阻串联的滑动变阻器调节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初步领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的思路。 2.进一步培养学生电路连接和有关电路的电学实验操作能力及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概括实验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

能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导体中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教学难点】 如何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导体中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教具】 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开关、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通过前面的学习和实验,同学们已经隐约感觉到电流、电压、电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那么这三者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我这里有三个研究它们之间关系的课题,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哪个课题有研究的必要,为什么? 1.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2.电压跟电流、电阻的关系; 3.电阻跟电流、电压的关系。 说明:通过该情景的创设达到三个目的,一是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培养学生科学选择研究课题的能力;三是回顾前面所学知识(①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②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及导体中的电流无关)。 二、引导学生猜想与假设 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而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阻碍电流的一种性质,采用谈话──讨论式的方法,引导学生猜测“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中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

九年级的物理电与磁教案.doc

九年级物理电与磁教案 一份优秀的教案,能让人们领略一位老师的风采,既能体现其学识的铢积寸累和教学技能之娴熟,又能反映其人品的高尚。今天我就与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设计: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道磁体有吸铁(钴、镍)性和指向性以及磁化现象。 2、知道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3、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的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磁体的指向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 转换法、模型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感知磁场,建立磁场模型并探究磁感线的形状。 教学工具 条形、蹄型磁体,铁、钴、镍片,多媒体、软铁棒、铁架台、铜币、玻璃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设疑 1、【故事引领】:大家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吗? 阿房宫"以磁石为门","朝者有隐甲怀刃,入门而胁止",说的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为了防范刺客,聪明的工匠们修建了奇特的阿房宫的北门,一旦有人身怀铁器,立刻就会被发现。 2、【设疑】:工匠们是怎样做到的呢? (【设计意图】:历史故事的悬疑造成知识的"悬疑",牢牢抓住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本节的课题。) 【板书课题】:20.1磁现象磁场 二、合作互动,探究新知 (一)磁现象 一、磁现象 1、【信息传递】:大话磁石 距今两千几百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古书《管子》上曾记载:有人发现了一种能吸铁的"石头",它好象慈祥的母亲吸引孩子一样,所以,当时给它起名叫"慈石",后来才改叫"磁石"。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磁铁,通俗的名字叫"吸铁石"。 2、【展示图片】:形形色色的磁体 3、【做一做】:用一个条形磁体靠近铁、钴、镍币、铜片和玻璃,你有什么发现? 4、磁性:磁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5、【演示】:观察条形磁体不同部位所吸铁屑的多少。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20.1 磁现象 磁场同步练习卷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0单元《20.1 磁现象磁场》同步 练习卷 一、填空题 1.电工在修理电器时,狭缝中螺丝不容易拧上去,电工师傅将钢螺丝刀或起子在上反复摩擦几下,再去吸住螺丝钉,然后拧上去,这是由于螺丝刀被而具有磁性,从而能够吸引铁。 2.将一根条形磁体放入一堆铁屑中,取出后,如图所示,这说明条形磁体(选填“两端”或“中间”)的吸引能力最强,这两个部位叫。 3.如图所示是我国已建成的第一条磁悬浮列车线路,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的原理来实现悬浮,从而减小提高运行速度的。 4.如图是条形磁体周围铁屑的分布情况及小磁针的指向。图中各点小磁针有固定指向,说明磁体周围的磁场具有;铁屑在磁场中被磁化成,从而在磁场中有序排列。 5.如图所示的是用来描绘某一磁体周围磁场的部分磁感线,由磁感线的分布特点可知,a 点的磁场比b点的磁场(选填“强”或“弱”);若在b点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则小磁针静止时,其N极指向处(选填“P”或“Q”)。

6.三个磁体相邻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D端为(N/S)极,B端为(N/S) 极。 7.如图所示,将一软铁棒夹在铁架台上,它并不能吸引台上的大头钉,说明软铁棒磁性。把一条形磁铁按右图所示靠近软铁棒的A端,可观察到其B端能吸引大头针,这一现象叫做,B端应是极。 二、单项选择题 8.自贡一学生利用手中的条形磁体做了以下实验,其中结论正确的是()A.同名磁极互吸引 B.条形磁体能够吸引小铁钉 C.将条形磁体用细线悬挂起来,当它在水平面静止时北极会指向地理南方 D.条形磁体与小磁针之间隔了一层薄玻璃后就没有相互作用了 9.如图是生活中常用来固定房门的“门吸”,它由磁铁和金属块两部分组成。该金属块能被磁铁所吸引,是因为可能含有以下材料中的()

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0.2《电生磁》教案设计

20.2电生磁 1.教学目的·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知道地球周围存在磁场,知道地磁的南、北极。 2.过程和方法 ·观察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经历观察磁现象、总结类比的过程,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规律,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经历分析、观察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探究的乐趣。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知道磁场的存在,用磁感线描绘磁场的分布。 2.难点:如何通过实验现象认识磁场的存在。 三、学生情况分析 电流的磁效应是电磁现象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全新的知识。奥斯特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由于器材的限制,教师可以演示通电螺线管的实验,让学生讨论描绘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形态,也能达到学生探究的目的。 四、实验器材 学生实验:导线,一节干电池,一个小磁针 演示实验:学生电源,螺线管,小磁针 五、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 引入 直接要求学生按课本62也的图9.3-2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学生分组实验,把实验现 象记录下来,并提出实验中遇 到的问题和困难。 实验开始课堂,有利于提 高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马上 进入课程学习的状态。 新课 一.电流的磁效应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现象 (允许学生提出实验失败的结论,并展开讨论,归纳失败的原因) 要求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归纳出结论。 教师归纳此现象为电流的磁效应。介绍奥斯特实验的由来和重大意义。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1.介绍螺线管的由来。 2.演示实验:把小磁针均匀的分布在通电螺线管的周围。把通电后小磁针的指向投影出来,让学生把通电 学生发言:导线通电后, 小磁针发生偏转,把电池正负 极对调后,小磁针偏转的方向 改变。 学生发言:导电导线的周 围有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 方向有关。 学生独立描绘通电螺线 管的磁场。 通过实验现象,归纳结论 是物理学科的一个重要技能, 让学生亲身体会,有利于提高 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处理实验数据 的描绘图像的能力,以及通过 图像的分析、比较、归纳出结 论的能力。

初三物理电路总复习训练

腾大教育教师辅导教案 授课时间: 学员姓名 年 级 初三 辅导科目 物理 学科教师 方老师 班 主 任 张老师 课 时 数 2 教学课题 电路综合复习 教 学 目 标 1.家庭电路接法的掌握 2.欧姆定律在计算当中的应用 教 学 重 难 点 1.家庭安全电路的接法,关键是能读懂题意,真正得分。 2.有关滑动变阻器的动态分析问题。 教学内容 如图所示,在下列电路中按照照明电路的安装要求完成电路的连接(6为大功率用电器的插座). 火线 ?零线 地线 ? 1. 下表列出了不同品牌电冰箱和电风扇铭牌上的主要项目.? ???? ?根据铭牌上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 ( ) ①一天内连续运转的电风扇比正常工作的电冰箱消耗的电能多 ②一天内正常工作的电冰箱比连续运转的电风扇消耗的电能多 ③电风扇额定电流比电冰箱大 ④电风扇额定电流比电冰箱小?A. 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 .②④ 2. 某同学在学习家庭电路时,安装了两盏额定电压均为220V 的完好的白炽灯(甲和乙)和两个插座,如图所示,如果 两个插座均未连入家用电器,将电路中的开关全部闭合,保险丝未熔断,那么各用电器工作的情况是 ( )?A. 甲、乙都正常工作 B. 只有乙正常工作?C. 甲、乙都不正常工作 D.只有甲正常工作 ?? ? 容声冰箱BCD--208/HC 格力电风扇KYTA 一30A 总有效容积:208 L 额定电压:220V 冷冻室有效容积:97 L 工作频率:50 Hz 冷冻能力:5.25 kg /24 h 扇叶直径:300 mm 电源:220V /50Hz 输出风量:>50 m 3/min 额定输入功率:140W 功率:50w 耗电量:l .00 kW ·h /24 h 净重:4.1kg 净重:58kg 毛重:5 kg

最新初中物理电与磁试题及答案

2011年中考物理分类汇编----电和磁 一、选择题 (衢州)15.在研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时,实验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四个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A.两人各拿一块条形磁铁,并将各自的一个磁极相互靠近 B.用一块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靠近另一块条形磁铁中间 C.将放在粗糙桌面上的两块条形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 D.用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靠近另一块用细线悬挂并静止的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 答案:D (兰州)1. 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工作的是 A.电烤箱 B.电铃 C.动圈式话筒 D.电风扇 答案:C (兰州)6. 关于磁体和磁场,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悬挂起来的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附近 B.铁、铜、铝等金属材料都能够被磁化 C.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D.通电导体周围一定存在磁场 答案:B (兰州)14.图7所示的是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图,关于直流发电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直流发电机线圈内产生的是交流电,供给外部电路的是直流电 B.直流发电机线圈内产生的是直流电,供给外部电路的也是直流电 C.它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转动的原理工作的 D.图中的E、F称为换向器,它的作用是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答案:A (黄冈)14.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开幕.如图所示是上海世博会门票,门票中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世博芯”,它记录着参观者的资料,并能以无线方式与遍布世博园区的传感器交换信息.在交换信息时,应用了大量的物理知识,下列知识得到应用的是 A.回声B.电流的热效应 C.电磁感应D .光的反射答案:C (河南)15.放在条形磁铁和通电螺线管旁边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就是小磁针中心所在位置的磁场方向,图8所示的四幅图中,小磁针的指向错误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