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科普知识201408
转基因的基础知识

转基因的基础知识目录1. 转基因概述 (2)1.1 转基因的定义 (2)1.2 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历史 (3)1.3 转基因技术的分类 (4)2. DNA及基因的介绍 (5)2.1 DNA的结构与功能 (7)2.2 RNA和基因表达 (8)2.3 基因的识别和分离 (9)3. 转基因的方法学 (10)3.1 直接基因运输法 (12)3.1.1 显微吸管法 (13)3.1.2 电穿孔法 (14)3.1.3 粒子轰击转化法 (15)3.2 载体介导的转基因技术 (16)3.2.1 病毒载体 (17)3.2.2 细菌载体 (18)3.2.3 人工染色体载体 (19)3.3 基因编辑与基因驱动 (20)4. 转基因伦理与法律考量 (22)4.1 转基因伦理争议 (24)4.2 转基因法律法规现状 (25)4.3 公众认知与消费者权利 (26)5. 转基因在农业中的应用 (27)5.1 转基因作物开发 (28)5.2 转基因农作物的益处与风险 (30)5.3 转基因作物的常见类型 (31)6. 转基因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32)6.1 基因治疗 (33)6.2 基因工程用于疫苗与药物 (34)6.3 转基因动物模型 (36)7. 转基因的未来趋势 (37)7.1 新基因编辑工具的发展 (38)7.2 转基因技术的精确性与安全性提升 (40)7.3 生态系统平衡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41)7.4 全球化与转基因的国际合作 (42)1. 转基因概述又称基因工程,是一项革新性的生物技术,通过基因操作改变生物遗传物质,赋予其新的特性或增强现有特性。
核心原理是将目标基因(如抗病基因、抗虫基因、提高营养价值等)从一个生物体(供体生物)分离并插入到另一个生物体的基因组中(受体生物),从而改变受体生物的基因组成。
这一过程能够使受体生物获得新的功能,例如抵抗特定病害、耐受农药、提高产量、增强营养价值等。
转基因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环境保护等领域,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转基因科普知识201408

转基因科普知识二0一四年八月一转基因技术概论1、转基因技术介绍•转基因技术又叫分子育种技术,是利用现代基因工程(又称遗传工程)技术,将人们期望的基因,经人工分离和遗传修饰,重新导入到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改善生物原有的性状或赋予其新的优良性状(抗虫害、抗除草剂、抗寒、抗旱、抗病毒、增加营养)。
2、转基因技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首例转基因农作物出现在1983年。
1995年,美国批准了转基因油菜、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棉花、转基因大豆的商业应用,并在1996年开始大规模的商业化种植。
3、为什么要研究转基因技术?•转基因说白了只是一项育种技术,如果传统育种能够满足要求,确实没有必要搞转基因。
问题在于,传统育种方法遇到了很大的瓶颈,已经很难获得重大突破了。
•所有的作物改良,都是建立在基因改变的基础上。
杂交育种,它是将整组的基因,在父本和母本之间大规模转移,这是基因转移最多的一种;转基因育种,则是有目的地把我们所需要的那个基因,转移到被改造的作物上。
另外一种改良方法,是利用辐射等手段诱变育种,使得基因发生突变,然后从一大堆突变中选择我们所需要的有利基因。
•很显然,三种方法都是在基因层面改变作物性状,并无本质区别;差别在于,转基因育种是“描点打靶”,效率显著高于另外两种方法,并且对作物基因的改变更少。
4、杂交和转基因有什么区别?•“育种”就是把各种优良性状的基因集中到同一个种子体内,所谓“传统育种”就是依靠杂交,让原本分别位于两株植物体内的基因通过基因重组的方式集中到一株植物体内。
但是,因为基因重组是随机发生的,因此杂交所涉及的基因越多,成功的几率就越小。
另外,还有一些优良性状来自不同的物种,无法通过杂交的方式进行育种,比如Bt基因就是这样。
•传统种植技术的目标性不强,基因的转移也只能在物种内进行。
转基因技术则不然,目标性强,可以实现跨物种之间的特定基因转移,方便简捷。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知识清单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知识清单一、什么是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从而改变生物遗传特性的技术。
通过这种技术,科学家们可以把一个生物体中优良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中,使其具备原本没有的特性。
比如说,把抗虫基因转移到农作物中,让农作物能够抵御害虫的侵害,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或者把耐寒基因转移到植物中,使其能够在寒冷的环境中生长。
二、转基因产品的常见类型1、转基因农作物这是目前最常见的转基因产品之一。
例如转基因大豆、玉米、棉花等。
这些农作物经过基因改造,可能具有抗病虫害、耐除草剂、提高产量等特性。
2、转基因动物像转基因三文鱼,经过基因改造后生长速度更快,能更快地供应市场。
3、转基因微生物比如用于生产胰岛素的转基因细菌,大大提高了胰岛素的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三、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评估要点1、基因来源需要明确转入的基因来自何种生物,以及这些基因的功能和特性是否清楚。
2、插入位置基因插入到受体生物基因组的位置是否随机,如果插入到关键基因区域,可能会影响生物的正常生理功能。
3、蛋白质表达转基因产品中产生的新蛋白质是否安全,是否会引起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影响。
4、营养成分与传统同类产品相比,转基因产品的营养成分是否发生了显著变化。
5、生态影响考虑转基因作物是否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比如是否会成为优势物种,影响生物多样性。
四、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研究方法1、动物实验通过给实验动物喂食转基因产品,观察其生长发育、生理指标、繁殖能力等方面的变化。
2、细胞培养实验在体外培养细胞,观察转基因产品对细胞的影响。
3、模拟消化实验模拟人体消化系统,研究转基因产品在消化过程中的变化以及可能产生的代谢产物。
五、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议焦点1、长期影响未知由于转基因技术应用时间相对较短,对于其长期的影响,如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潜在风险,还存在不确定性。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知识清单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知识清单一、什么是转基因产品转基因产品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的生物体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
这些经过基因改造的生物体所产生的食品、农产品或其他相关产品,就是我们所说的转基因产品。
比如,将抗虫基因转入棉花,使得棉花能够自身产生抗虫物质,减少害虫对棉花的侵害,这样得到的棉花就是转基因棉花。
用这种棉花制成的纺织品虽然不属于食品范畴,但也是转基因产品的一种应用。
在食品领域,常见的转基因作物有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等。
这些作物可能经过改造,具有抗病虫害、耐除草剂、提高营养价值等特性。
二、转基因产品的发展历程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70 年代。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转基因产品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在早期,转基因技术主要应用于医药领域,用于生产一些重要的药物。
后来,逐渐扩展到农业领域,旨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
20 世纪 90 年代,第一批转基因食品开始在美国上市,随后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推广。
然而,转基因产品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它在推广过程中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关注。
三、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评估1、食品安全评估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营养成分分析:比较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在营养成分上的差异,确保其营养价值没有降低。
(2)毒性检测:检测转基因食品中是否存在新的有毒物质或过敏原。
(3)消化吸收:研究转基因食品在人体消化系统中的消化和吸收情况,看是否会产生不良影响。
2、环境安全评估(1)基因漂移:评估转基因作物的基因是否会通过花粉传播等方式转移到野生植物中,从而对生态平衡造成影响。
(2)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研究转基因作物是否会对害虫的天敌、有益昆虫等非目标生物产生不利影响。
四、转基因产品的优点1、提高农作物产量通过引入抗病虫害、耐逆境等基因,可以减少农作物因病虫害和恶劣环境造成的损失,从而提高产量。
转基因科普知识

转基因科普小知识
ZHUAN JI YIN KE PU XIAO ZHI SHI
目 录
一、转基因基础知识…………………………………………1
1、什么是基因?…………………………………………………1 2、基因与生物性状是什么关系?………………………………2 3、什么是转基因技术和产品?…………………………………3
四、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的安全…………………………17
11、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的安全涉及哪些方面?……………17 12、目前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的安全性有何争论?…………18 13、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的安全怎么评估?…………………20 14、转基因成分可以检测出来吗?……………………………22 15、转基因生物检测有哪些方法?……………………………23
ZHUAN JI YIN KE PU XIAO ZHI SHI
前 言
现代生物技术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杰出的科技进步之一,转基 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典型代表。自从1996年转基因作物商业化 以来,全球转基因生物产业发展迅速,转基因技术已应用于农业、 医药、工业等多个领域,转基因产品也正越来越多地走进消费者的 生活。
二、转基因技术的特点………………………………………3
4、常用转基因技术有哪些?……………………………………3 5、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有何异同?……………………7 6、转基因技术有哪些应用?……………………………………8
三、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历程………………………………11
7、转基因技术是如何产生并发展的?…………………………11 8、全球转基因技术的研究有哪些发展动向?…………………14 10、我国转基因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如何?…………16
五 、 转 基 因 监 管 政 策 ……………………………………… 2 4
转基因

转基因自从人类耕种作物以来,我们的祖先就从未停止过作物的遗传改良。
过去的几千年里农作物改良的方式主要是对自然突变产生的优良基因和重组体的选择和利用,通过随机和自然的方式来积累优良基因。
遗传学创立后近百年的动植物育种则是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进行优良基因的重组和外源基因的导入而实现遗传改良。
何为转基因转基因技术就是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优良遗传形状的物质。
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
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人类所需要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
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Transgene technology)。
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
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在媒体上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GMO)。
转基因技术,包括外源基因的克隆、表达载体、受体细胞,以及转基因途径等,外源基因的人工合成技术、基因调控网络的人工设计发展,导致了21世纪的转基因技术将走向转基因系统生物技术—合成生物学时代。
动植物转基因的方法一、植物转基因的方法遗传转化的方法按其是否需要通过组织培养、再生植株可分成两大类,第一类需要通过组织培养再生植株,常用的方法有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基因枪法;另一类方法不需要通过组织培养,目前比较成熟的主要有花粉管通道法。
1、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农杆菌是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它能在自然条件下趋化性地感染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受伤部位,并诱导产生冠瘿瘤或发状根。
根癌农杆菌和发根农杆菌中细胞中分别含有Ti质粒和Ri质粒,其上有一段T-DNA,农杆菌通过侵染植物伤口进入细胞后,可将T-DNA插入到植物基因组中。
中国青年报关于转基因这十个知识点你需要知道

“转基因”译意容易引起公众误解,误以为外来基因会在物种间自由转移,进而改变人类基因,影响后代。
实际在国际上,所谓的“转基因生物”英文原文是“基因工程改良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
转基因产品早已深入日常生活,当下,美国市场上70%的加工食品含有转基因成分,目前广泛使用的人胰岛素、重组疫苗、抗生素和啤酒酵母、食品酶制剂、奶酪等,很多都是用转基因技术生产出来的。
过去20多年,全世界20多个国家种植了300多亿亩转基因作物,6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十亿人食用转基因食品。
未发生一例被科学证实的安全问题。
从群体上来看确有极少数组织和个人别有用心,出于自身诉求,将转基因“妖魔化”、政治化,散布谣言,误导公众。
中国青年报:关于转基因,这十个知识点你需要知道01、吃转基因食品会不会把外源基因转移到人的基因组上?“转基因”译意容易引起公众误解,误以为外来基因会在物种间自由转移,进而改变人类基因,影响后代。
实际在国际上,所谓的“转基因生物”英文原文是“基因工程改良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
转基因是一个高度精密控制的过程,需要特定的载体,特定的条件。
没有载体和特定条件,外源基因不能整合植物或动物细胞。
以转基因玉米为例,需要把玉米的幼胚拿出来,然后把农杆菌跟幼胚放在一起进行培养让它去侵染这些细胞。
然后外源基因在农杆菌的帮助下就插入到这个细胞里面的基因组里面。
然后我们再把这个细胞培育成植株,这样这个转基因的基因组跟原始的基因组相比就多了一个基因。
就是说如果以人为例,要把基因转到人身上,怎么转?先要有一个载体把基因整合到这个载体中去,要把人的细胞拿出来将载体整合到细胞里面去,把细胞再培养成一个人。
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可能靠“吃转基因食品”就“被转基因”。
转基因是一个高度精密控制的过程 | 图虫创意人体的消化吸收系统主要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和大肠等组成。
转基因的基本知识

环视全球,世界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迅速的发展着。
转基因技术在转基因食品上的应用是全世界农产品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解决人吃饭问题的头等大事,也是我国粮食食品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
转基因的基本知识1、什么是基因?基因是我们的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上携带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它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记录和传递着生物的遗传信息。
它是生命的密码。
地球上种类繁多的动物、植物,都是由基因控制、决定的。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这种遗传现象的高度概括和印证,即物种的生物学特征和特性是由“基因”决定的,是可以遗传的。
2、什么是转基因?转基因就是把一种生物体内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或同种生物的不同品种中的过程。
一般来说转基因是通过有性生殖过程来实现的。
例如,植物的花粉(含有雄配子)通过不同的媒介由一个植物“跑”到另一种植物,或“跑”到同种植物的另一品种的雌蕊(含有雌配子)上并与其杂交,这种杂交的过程就产生了基因的转移。
因此,转基因是大自然中经常发生的事情,只不过在自然界中,基因转移没有目标性,好的和坏的基因都可以同时转移到不同的生物个体。
3、什么是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就是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人们期望的目标基因,经过人工分离、重组后,导入并整合到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改善生物原有的性状或赋予新的优良性状。
而产生特定的具有优良遗传形状的生物物质。
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出人们希望得到的新品种。
4、什么是转基因生物?转基因生物是用转基因工程技术导入目标基因,且能通过繁殖而传代的,具有目标基因的新一代动、植物。
转基因生物又称为“基因修饰生物”,通常用英文缩写GMO来表示。
转基因生物还被称为基因工程生物、现代生物技术生物、遗传改良生物体、遗传工程生物体、具有新性状的生物体等。
5、什么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基因科普知识二0一四年八月一转基因技术概论1、转基因技术介绍•转基因技术又叫分子育种技术,是利用现代基因工程(又称遗传工程)技术,将人们期望的基因,经人工分离和遗传修饰,重新导入到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改善生物原有的性状或赋予其新的优良性状(抗虫害、抗除草剂、抗寒、抗旱、抗病毒、增加营养)。
2、转基因技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首例转基因农作物出现在1983年。
1995年,美国批准了转基因油菜、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棉花、转基因大豆的商业应用,并在1996年开始大规模的商业化种植。
3、为什么要研究转基因技术?•转基因说白了只是一项育种技术,如果传统育种能够满足要求,确实没有必要搞转基因。
问题在于,传统育种方法遇到了很大的瓶颈,已经很难获得重大突破了。
•所有的作物改良,都是建立在基因改变的基础上。
杂交育种,它是将整组的基因,在父本和母本之间大规模转移,这是基因转移最多的一种;转基因育种,则是有目的地把我们所需要的那个基因,转移到被改造的作物上。
另外一种改良方法,是利用辐射等手段诱变育种,使得基因发生突变,然后从一大堆突变中选择我们所需要的有利基因。
•很显然,三种方法都是在基因层面改变作物性状,并无本质区别;差别在于,转基因育种是“描点打靶”,效率显著高于另外两种方法,并且对作物基因的改变更少。
4、杂交和转基因有什么区别?•“育种”就是把各种优良性状的基因集中到同一个种子体内,所谓“传统育种”就是依靠杂交,让原本分别位于两株植物体内的基因通过基因重组的方式集中到一株植物体内。
但是,因为基因重组是随机发生的,因此杂交所涉及的基因越多,成功的几率就越小。
另外,还有一些优良性状来自不同的物种,无法通过杂交的方式进行育种,比如Bt基因就是这样。
•传统种植技术的目标性不强,基因的转移也只能在物种内进行。
转基因技术则不然,目标性强,可以实现跨物种之间的特定基因转移,方便简捷。
4、杂交和转基因有什么区别?•杂交和转基因都是在基因层面改变物种性状的育种方法。
•杂交所涉及的基因数量很多,成功的几率较小;转基因可以精确转入特定基因。
•杂交引入的外源基因只能从同种和相近物种中获得;转基因可以转入具备优良性状的跨物种基因,比如Bt基因。
图片摘自日本农林水产省转基因科普宣传手册5、转基因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转基因作物根据导入的特定基因,相对于传统作物,具有抗病毒、抗虫害、抗寒、抗旱、抗除草剂、增加营养等特性。
•转入了Bt蛋白的作物(玉米、水稻)可以大量减少农药的用量,降低农产品的农药残留;•转入了抗草甘膦基因的作物(大豆、菜籽)可以便捷的除草,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成本。
•草甘膦是妨碍植物中的一种酶发挥作用,从而达到除草作用的;而抗除草剂作物是因为转入了能够不受草甘膦影响的这种酶的基因。
•国内经常见到的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菜籽都是转入抗草甘膦基因的作物。
大豆的高含油和菜籽的低芥酸是传统育种技术带来的,并非转基因的功劳。
•黄金水稻转入了能多产生胡萝卜素的基因,能够在大米中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有助于减少那些贫困地区人民因缺乏维生素A摄入引起的各种疾病。
•美国杜邦公司正在研发高油酸转基因大豆。
这个品种的大豆油油酸含量能达到60%以上。
6、转基因生物与转基因食品•转基因生物是指通过转基因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的生物。
•转基因食品是指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或鲜食的食品。
7、转基因食品安全吗?•转基因食品在进入市场前是进行过严格的安全评价的,比以往任何一种食品的安全评价都要全面和严格,包括环境安全评价、毒性安全评价、致敏性安全评价等。
•转基因是一项中性的技术,是否有害在于转的什么基因、操作过程怎样、会出现什么效果……如果转的基因是降解植物本身含有的毒素,那么这个转基因食品是不是在降低对人类的风险呢?吃抗虫害的转基因作物的食物,不是比吃用大量农药作物的食物更安全吗?•到目前为止,尚无坚实证据显示已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相对于普通食品对人体健康产生额外的不良影响。
•再次强调,转基因不是要“转”你的基因,只是改变了作物的基因,这些被改变的基因吃进你的肚子,也就跟其他基因一起被消化掉了,因此不会改变你的基因,正如吃了含有猪类基因的猪肉不会让人变成猪一样。
8、转基因作物在世界的种植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发布报告称:2013年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达到1.75亿公顷。
8、转基因作物在世界的种植8、转基因作物在世界的种植9、转基因技术在其它领域的应用•转基因乙肝疫苗•上世纪80年代,转基因乙肝疫苗被研制成功。
其原理是,将乙肝病毒基因中负责表达表面抗原的那一段“剪切”下来,转入酵母菌里。
被转入乙肝病毒基因的酵母菌生长时,就会生产出乙肝表面抗原。
而酵母菌是一种能快速生长繁殖的生物,于是乙肝表面抗原就被大量生产出来。
•1997年,卫生部专门下发57号文件,具体部署用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取代传统乙肝疫苗事宜。
同年,利用酵母菌的转基因乙肝疫苗被正式批准生产。
•2009至2011年,我国开展了15岁以下人群免费补种乙肝疫苗工作,共补种6800万余人。
•转基因胰岛素•胰岛素,最初只能从牛和猪的胰脏中提取。
但是,每100千克动物胰腺只能提取出4-5克胰岛素,产量低,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
•1980年代初,美国一家公司通过转基因技术实现了人体胰岛素的工业生产。
其原理是,将人的基因中负责表达胰岛素的那一段“剪切”下来,转入大肠杆菌或者酵母菌里,通过后者的快速增殖达到人体胰岛素的大量生产。
二转基因在中国1、我国有哪些转基因作物•目前我国消费者能接触到的转基因农产品有:棉花及其加工品、大豆油及大豆制品、菜籽油、番木瓜等。
•我国在1992年就批准了转基因烟草的种植;1997年批准了抗虫转基因棉花的安全证书;2009年批准了抗虫转基因水稻和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
•我国目前批准可进口在转基因作物有:转基因大豆、转基因油菜籽、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棉花。
•我国2013年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是420万公顷,主要是棉花和番木瓜。
2、转基因作物在国内的上市经过了怎样的论证?农业部→3、中国的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历程•1986年,经邓小平同志的决策,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开始了我国对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2011年,温家宝总理在《求是》杂志撰文:“我国有13亿人口要吃饭,土地资源有限,粮食安全始终是最大的隐忧。
解决这个问题没有别的办法,必须依靠高科技改造传统农业。
农业的许多领域都与前沿科技联系密切。
如良种培育技术、转基因技术等。
”•2014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1号文件)提到:“加强以分子育种为重点的基础研究和生物技术开发。
”•2014年两会期间,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记者见面会上指出,农业部对转基因问题的态度是一贯的,是明确的。
简言之,就是两条,一是在研究上要积极,坚持自主创新,二是在推广上要慎重,做到确保安全。
•目前我国在国际上领先的转基因技术:、抗虫转基因水稻、转植酸酶基因玉米。
4、我国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我国的转基因食品实行部分强制标识制度,凡列入标识目录清单的必须予以强制标识,以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
•不设定阈值。
三各国际组织及各国/地区政府对转基因的态度世界卫生组织WHO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目前的转基因食品能够带来益处,但是必须继续进行安全评估》:•“迄今为止,转基因食品的消费尚未产生任何已知的负面健康影响。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news/releases/2005/pr29/zh/•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及农业状况2003-2004》:•“人们认为食用当前存在的转基因作物及其食品是安全的,检测其安全性所采用的方法也是适当的。
这些结论反映了国际科学理事会所研究的科学证据的共识,而且与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一致。
”•/docrep/006/y5160c/y5160c00.htm美国U.S.A•美国是世界上转基因作物的最大种植国和转基因食品的最大消费国。
•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发布的数据,截至2005年4月初,美国联邦政府共批准了10700多件转基因种植和养殖申请。
•2013年,美国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为7010万公顷,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40%。
•2013年美国种植的大豆、棉花和玉米三大农作物中,转基因的比例分别为93%、93%、90%。
•2013年4月,美国FDA最近发布了一种转基因三文鱼的环评报告,结论是其养殖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加上在2010年就发布了食用安全性的评估结果,转基因三文鱼可能成为第一种商业化运作的转基因食用动物。
•FAO的食物平衡表格(2009年):美国当年产大豆9145万吨,44%用于出口,其余都用于国内消费。
玉米年产量3.32亿吨,14.5%用于出口;在国内消耗的部分,比例最大的是甜菜,用于制糖,95%以上供美国国内食用。
•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研究员亨利·米勒2011年的一项研究显示,美国人过去10年总共消费了3万亿份转基因食品。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2001年发布的食品标签指南,基于“实质等同”原则,转基因食品标注或不标注“转基因”由食品生产公司自愿决定。
•2012年11月以来,美国不少州分别进行了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议案的公投。
加利福尼亚州、华盛顿州的公投结果是议案被否决;康涅狄格州、缅因州、佛蒙特州通过了议案。
日本JAPAN•农林水产省负责转基因作物的进口审批;厚生劳动省负责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安全评估并进行审批。
•厚生劳动省官网有一个专门科普转基因的页面,对国民进行转基因知识的科普,告诉民众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
•http://www.mhlw.go.jp/topics/idenshi/•日本目前尚无商业化的转基因作物种植,已批准进口可上市转基因作物有8种:大豆、菜籽、棉花、玉米、马铃薯、木瓜、甜菜、苜蓿。
•根据农林水产省的统计数据:日本2012年进口了大约273万吨大豆,其中大部分是转基因大豆。
•日本的转基因食品标识管理制度:•原料为转基因产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的,予以强制标识;如最终产品已经不含转基因成分的,则自愿标识。
•比如原料为转基因大豆:豆腐制品、大豆蛋白制品需要实行强制标识;大豆油实行自愿标识。
•转基因食品标识的阈值设定为5%,即食品中某一项来源于转基因的原料含量超过5%时,才需要强制标示。
•扩展阅读:日本厚生省官网转基因科普读物下载:http://www.mhlw.go.jp/topics/idenshi/dl/h22-00.pdf未标识可能含有不含有中国台湾China TaiWan 中国香港China HongKong•中国台湾地区转基因情况介绍•中国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将GMO译为“基因改造生物”,将“GMF”译为“基因改造食品(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