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九堡大桥及南北接线工程总体方案设计
九乔河桥桥台基坑围护施工方案

杭州市九堡大桥北接线工程九乔河桥桥台基坑围护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山东中宏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杭州市九堡大桥北接线项目部2011年10月20日一、工程概况待建九乔河桥所在河道为规划非通航河道,河道规划宽度为10米,百年一遇洪水位5.4m控制,梁底控制标高5.9m,规划河底标高为2。
5m;设计桥梁为两幅单跨10m预应力砼空心板桥梁,单幅桥梁宽度为26。
25m。
下部桥台采用重力式桥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
桥台底标高为0。
5m(垫层底为0.1m),现状地坪标高为6.0m,基坑开挖深度5。
9m。
九乔河桥基坑总平面图二、编制依据1、九堡大桥北接线工程九乔河桥桥台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图设计;2、九堡大桥北接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6、《建筑与市政工程降水技术规范》JGJ/T111-98;7、《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8、《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
三、工程地质及水位地质条件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施工范围(开挖深度6m)土层依次为:第一层:①1耕植土,灰黄色,湿,松散,含植物根茎及少量碎砖屑,粘质粉土性。
层厚0.3~0。
8m;第二层:②1砂质粉土,灰色,湿,稍密,含云母屑,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层厚2.4~3。
1m;第三层:②2砂质粉土,灰色,青色,湿,稍密,含云母屑,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层厚2.6~3m;第四层:②3砂质粉土夹粉砂,灰色,很湿,稍密~中密,含云母,偶见少量贝壳屑。
层厚5.4~6。
7m.四、施工方案(1)、三轴水泥搅拌桩隔水帷幕施工1、设计要求Φ850mm三轴水泥搅拌桩水泥采用P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渗入比不应小于20%,即每立方米搅拌土体中水泥渗入量不应小于360kg。
杭州九堡大桥临时通车期间桥南区域交通组织研究

杭州九堡大桥临时通车期间桥南区域交通组织研究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杭州九堡大桥及其南接线的建设情况及临时开放交通的背景,通过对临时通车期间桥南区域的路网及交通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城市路网建设和规划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临时通车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及相关配套措施。
关键词:九堡大桥;临时通车;交通组织;配套措施1 概述杭州九堡大桥是钱塘江上规划建设的大桥之一,位于彭埠大桥与下沙大桥之间。
该桥北接东湖快速路,南连通城快速路,一起构成杭州“五纵三横”快速路网中的“一纵”。
九堡大桥于2009年12月开工,并计划于2012年底初步开放交通。
由于衔接大桥的南北接线尚未建成,且桥北、桥南相应的沟通路网也尚未成型,为配合九堡大桥的临时通车,有必要对桥的两端区域进行交通组织,本文主要结合南接线的施工,对桥南区域(萧山区范围)的交通进行合理的组织梳理,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2 九堡大桥南接线概况九堡大桥南接线(规划路名为科园大道)工程起点为桥南至机场高速以南,全长约6.8km。
全线分2个合同段,其中一标为工程起点至沪杭甬高速路段,约4.1公里;二标则从沪杭甬高速至机场高速以南,约2.7公里。
本次九堡大桥临时通车期间桥南区域的交通组织将影响一标工程的施工安排。
工程全线采用高架+地面道路方案。
其中高架为双向六车道城市快速路,设计车速80km/h,标准段宽度为25m,匝道标准段宽度为8m;地面道路为城市主干道,设计车速60km/h,地面道路标准段宽度为51m。
3桥南区域路网交通情况目前桥南区域范围(主要指钱塘江以南、沪杭甬高速以北)内用地以农田和农村为主,区域内道路多为现有5-7m村道,目前真正按规划建好的道路仅有2条,其中一条为南北向的弘慧路,该道路北端与现有村道衔接,南端与G104沟通,该道路的杭甬高速以北段按双向4车道布置,但杭甬高速至G104路段(包括下穿杭甬高速通道部分)仅双向2车道,主要为萧山高教园区服务;另一条为杭甬高速北侧并与之大致平行的东西向道路——学知路,双向4车道的横断面资源。
九堡大桥桥型方案比选

九堡大桥桥型方案比选摘要:本文从杭州市钱塘江的自然人文环境和桥梁文化等方面阐述了九堡大桥方案构想的基本思路,然后从桥梁造型、景观、施工难度等多方面对方案比选后期梁拱组合体系拱桥和斜拉—系杆拱组合体系桥两种桥型进行了介绍和对比,综合考虑确定以三跨梁拱组合体系拱桥为九堡大桥的最终方案。
关键词:钱塘江;九堡大桥;方案比选;梁拱组合体系;斜拉—系杆拱组合体系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d Jiubao bridge scheme and basic way of thinking from the Qian Tang River in Hangzhou City, natural and humanistic environment and bridge the cultural aspects, then introduced the scheme selection of beam arch composite system bridge and later cable-stayed arch composite system bridge two bridge from the bridge form, landscape, the difficulty of construction and other aspects in this paper, consider to determine the three span girder and arch combination system bridge Jiubao bridge for the final plan.Key words: Qian Tang River; Jiubao Bridge; scheme selection; beam arch composite system; cable-stayed arch combination system中图分类号:S77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工程背景根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杭州市确立了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战略,杭州的城市建设将从“西湖时代”转入“钱塘江时代”,钱江两岸地区将成为城市新一轮用地开发的重点。
九堡大桥南接线工程施工第1标段墩身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31。
1工程简介---------------------------------------------------------------------------- 3 1。
2自然条件---------------------------------------------------------------------------- 3 1。
3施工依据---------------------------------------------------------------------------- 3 二、施工顺序及计划安排 ------------------------------------------------------------------- 42。
1墩身施工工效分析---------------------------------------------------------------- 4 三、墩身施工资源配置 ---------------------------------------------------------------------- 73。
1人力资源配置---------------------------------------------------------------------- 73.2主要施工设备机具配置 ----------------------------------------------------------- 7四、墩身分节浇筑情况概述 ---------------------------------------------------------------- 8五、墩身模板----------------------------------------------------------------------------------- 85。
万科杭州九堡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最后稿

江干N-8、N-10项目可研报告0419 一、项目概况1.规划设计要点2.N-10东侧紧邻的N-12 由于目前尚未拆迁完毕,不能本次挂牌出让,但合作方市江干科技经济园管委会愿意待N-12地块拆迁完成后,按N-8、N-10项目同种方式优先出让给乙方。
二.客户定位及产品解决方案1.项目系列归属金色家园产品系列2.项目客户定位(参见七对眼睛工作表格)3.产品解决方案(1)产品解决方案清单(参见七对眼睛工作表格)(2)规划方案(附图及经济技术指标)江干N-8、N-10项目规划方案 以上方案经测算能满足规划要求,同时符合经营计划指标需要;(3)单体方案(附图及经济技术指标)●上为三房户型,下为两房户型;(4)成熟产品与标准化产品选型●以集团研究的RS型产品为基础,适当调整后应用;三、土地获取方式及项目风险分析土地使用权人市国土资源局土地他项权利无土地用途居住(设有公建配套)土地使用年限居住70年、商业40年土地手续状况政府挂牌净地出让项目信息来源公司同事介绍土地方或合作方背景土地方为市国土资源局,为代表市政府进行土地出让的唯一部门项目出让目的政府工作是否存在中介费□是□√否(二)土地获取方式1、土地使用权获取方式简述公司先与市江干科技经济园管委会签协议,获得其对本项目土地的楼面价,挂牌的设定条件及优惠政策承诺;万科向国土局交公告保证金,国土局发公告,公告后20天万科交竟价保证金,10天后竟价结束,万科摘牌;一周万科付首付款20%(含公告、竟价保证金),四月后付40%款,八个月后付40%2、土地获取程序:以流程图说明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基本环节、时间和条件说明(三)项目风险与防1、土地获取风险1)土地获取可行性风险分析政府挂牌净地出让,无法律风险四、资金解决方案1、公司第一个项目,暂没有公司资金状况分析。
2、待决策新项目现金流量计划说明:待决策新项目资金峰值50435 万元,出现时点06年4季度。
实现累计正向现金流时间为200 8 年 3 季度。
九堡大桥连接线现浇箱梁支模架搭设方案

一、编制依据1、杭州市九堡大桥北接线工程设计图纸;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3、《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αJ2-2008;4、《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XX)9-2(X)1;6、《竹胶合板模板》JG∕T3()26-1995;7、《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8、其他施工及验收规范和相关技术文献二、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杭州市九堡大桥北接线工程ZX46#—ZX48#一联预应力现浇箱梁支架模板搭设。
三、1、简述:46#墩-8#墩为现浇预应力连续箱梁,横断面为等变截面形式,各跨分布为26.91m+28m,联长54.9Imo顶板宽度24.8m,底板宽度15m,梁高2.0m,箱体为三室结构。
该联箱梁支架搭设高度在13.0m~14.5m之间。
全联混凝土浇筑总量约计约计928∙5m3O2、模板本工程箱梁模板采用双面覆膜15mm厚竹胶板,板材密度0.8g∕Cm,表面平整度高,可以满足混凝土成品的外观平整度要求,保证箱梁碎表面光洁、色泽统根据桥梁曲线线性参数进行胶模板的裁切拼装,保证线形圆顺美观。
以满足碎成品的外观要求。
每块板1.22mx2.44m,约36kg。
在门式支架顶托上纵向铺设IOCmX15cm方木(端横梁及中横梁部位纵木为10cm×15cm),横向铺设IoCmX1OCm的木挡料,中心间距25—30cm,上铺15mm厚竹胶板,模板表面洁净、光滑、平整、无破损。
模板横缝必须设在木横挡上。
模板及支撑不得有松动、跑模或下沉等现象。
模板体系搁置在支架体系上,分两次立模,第一次为底板、腹板、翼板及隔板,第二次为顶板。
箱梁工作孔设置在支点1/4跨径处,长1.3m,宽90CM,待施工完成后按原设计恢复。
四、支架设计简述1.搭设高度的确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MF1219(φ48χ3.5mm,宽1.20m、高1.90m)、可调底座(0.4m)以及调节杆,根据模板厚度、纵横方木的厚度以及处理后的地基表面高程确定具体的各部位搭设高度。
杭州九堡大桥钢结构顶推工程

杭州九堡大桥钢结构顶推工程1 工程概述杭州九堡大桥(见图5-1)是杭州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一环三纵五横”城市快速路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程与杭浦高速公路、杭甬高速公路和海宁东西大道相连接,使得杭州市主城与临平、下沙和萧山三个副城紧密相连。
图5-1 九堡大桥杭州九堡大桥属于钱塘江(杭州段)规划建设的十座大桥之一,位于钱江二桥下游5 km,下沙大桥上游8 km。
全长1 855 m,孔跨布置为55 m+2×85 m +90 m(北航道)+3×210 m(主通航孔桥)+90 m+9×85 m+55 m(南引桥)。
大桥分主桥和引桥两部分,主桥上部采用跨径布置为3×210 m三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连续钢拱桥,采用V形墩支撑,支撑净跨径188 m,如图5-2所示。
引桥上部结构采用大悬臂的组合箱梁结构,箱宽31.5 m,悬臂超过8 m,梁高4.5 m,是国内最宽的单箱组合梁结构。
图5-2 九堡大桥主桥整体布置九堡大桥210 m大跨径多跨钢箱拱桥带拱整体顶推在国内尚属首例,一般拱桥顶推工艺为先顶推梁,后在梁上安装拱肋。
但本桥为多跨带拱整体顶推,工艺新颖,技术难度大。
主桥装备使用20套1 500 t步履式顶推设备、10台液压泵站和1套控制系统;引桥装备使用22套750 t步履式顶推装备、11台液压泵站和1套控制系统。
施工现场如图5-3所示。
图5-3 九堡大桥施工顶推(a)主桥三拱顶推;(b)引桥顶推2 施工工艺九堡大桥主桥上部为结合梁钢拱组合结构,引桥上部为等截面钢混组合连续梁结构。
钢结构在专业加工厂进行加工后,再陆运至现场桥头处搭设的拱梁拼装平台连接成整体。
钢拱梁顶推前,分别在临时顶推墩和结构墩上布设顶推设备,安装后导梁,将三跨钢拱梁整体顶推至桥墩位置,就位后拆除桥后导梁,完成主桥钢拱梁的顶推,待主桥顶推完成后,进行引桥连续梁拼装顶推施工。
顶推设备顶部设有橡胶垫板与钢梁腹板接触,顶推设备内部设有滑移结构来实现滑动。
九堡大桥工程方案

九堡大桥工程方案一、前言九堡大桥是中国宁波市的一座跨海大桥,它连接了江北和江东两个城区,是宁波市的交通要道之一。
随着城市发展的需要和交通负荷的增加,原有的九堡大桥已经无法满足城市的需要,因此需要建设一座新的九堡大桥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本文将就九堡大桥的工程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二、工程背景九堡大桥是宁波市的主干道之一,每天都有大量的车辆通过,现有的九堡大桥已经无法满足交通需求。
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期间,车辆排队现象严重,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为了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宁波市政府决定建设一座新的九堡大桥,以提高城市道路网的通行能力和改善交通状况。
三、工程概况九堡大桥是一座跨海大桥,总长约5公里。
新的九堡大桥将采用双层立交桥设计,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主干道,上层为支路,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整个大桥工程包括桥梁、引桥、桥头堡、支座等多个部分,涉及的工程量庞大,施工难度较大。
四、工程设计1. 桥梁设计新的九堡大桥将采用钢桁梁结构设计,以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抗风能力。
桥梁的跨度将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以确保桥梁的稳固和安全。
2. 引桥设计为了连接九堡大桥和江北、江东两个城区,必须建设引桥。
引桥的设计将充分考虑城市规划和交通需求,以确保城市的交通畅通和安全。
3. 桥头堡设计桥头堡是九堡大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桥梁主体的承重和分担作用。
桥头堡的设计将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计算和考虑,以确保桥梁的稳定和安全。
4. 支座设计支座是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桥梁的承载部分。
支座的设计将充分考虑桥梁的荷载和变形,以确保桥梁的稳定和安全。
五、施工方案1. 施工工艺九堡大桥的施工将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技术,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施工过程中将充分考虑城市交通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以减少对城市的影响和破坏。
2. 施工期限九堡大桥的施工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施工期限,力求尽快完工以解决交通问题。
同时,施工过程中将加强施工管理和监督,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 计, 2 0 0 9 .
【 5 】 张 晖. 谈 城市快速路 出入 口设计 [ J 】 . 黑龙 江交 通科技, 2 0 1 0 . [ 6 】 张诗 富. 浅谈城市快 速路主车 道与辅道之 间的出人 口设 计【 J 】 . 广 东公路交 通, 2 0 1 1 . [ 7 】 何 坤玲 . 城市 快速路 出入 口间距 的确 定[ A ] . 中 国土木 工程 学会 1 9 9 8 年全 国市 政工程学士交 流会【 c 】 . 1 9 9 8 .
参考 文献
[ 1 】 C J J 1 2 9 — 2 0 0 9 , 城 市快速路设计 规程[ s 】 . 【 2 】 曾伟 , 等. 天津城市 快速路 出入 V I 设计【 J ] . 城 市道桥与 防洪, 2 0 0 8 . 【 3 】 朱胜跃 . 城市快速路 出入 E l 设 置探 讨【 J 1 . 城市 交通, 2 0 0 4 ( 4 ) . 【 4 】 孙丽 , 晏秋 , 等. 快 速路 出入 口存 在问题 与改善 措施研 究 [ J ] . 交通
为避免出入 口与辅路平交 口之间距离不足 , 出 现 大量车辆排队的问题 , 可 以采取的措施 有 : 移 动 出入 口端部使之远离平交 口;高架落地 匝道通过 改 变落地点 的横 向位置来减 少交织 的交通量 ; 平 交 口流 向限 制配 合信 号 控 制 的方 法 ; 改 变 出人 口组 合方式( 采用 先 人后 出 ) , 将 地 面一 部 分 直行 交 通 转 移到跨线桥上 , 以缓解辅路平交 口的交通压力。
( 上接 第 3页 )
跨越 杭甬高速公路 ,从 而解决 地面道路无法 穿越 此两对匝道位于杭 甬高速公路两侧 , 杭甬高速 杭甬高速公路的问题 , 保持地面道路的连续 。人行 公路 在本工程 路线处为一单 喇叭互通 收费立交 , 和 非 机 动 车等 慢 行 交 通 则 可 利 用 杭 甬高 速公 路 现 地 面道路到此均 中断。根据 国内城 市快速路建设 状下 的桥 孔进 行 穿越 。 的经验与教训 ,快速路下的地 面辅 道应为全线贯 6 结 论 通 ,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地面道路集 散地方交通的 快速路是城市道路 网络的主骨架 , 工程总体布 作用 。 应 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 , 充分考虑其在道 本次设计 , 在杭甬高速公路南北两侧设置 2 对 置时 , 路 网络 中的功能与地位 ,结合沿线需求 ,综合考 平行 匝道 f 其中, 南 侧为鸿达路 北 匝道 , 北侧 为滨 才 能 得 出较 为 可行 的 总体 方 案 。 江二路南 匝道 ) , 地面道路与快速路主线一道并板 虑 ,
4 结 语
城市快速路作为路 网系பைடு நூலகம் 中的骨干性道路 , 是
解 决 城 市交 通 问题 的一 种有 效 手段 ,出入 口起 到
平衡快速路与其他道路网之间交通流量 的重要作 用 。出人 口设计 是 一个 很 复 杂 的问 题 , 本文 仅 是 对 出人 口设计 的一 些初 显 的认 识 。
( 2 ) 在主路出人 口处 , 辅路上应设 置独立 的车 道, 长度应满足车道 的有效转换。特殊情况不能增 设时, 应采取交通安全设施保证主路 的行车要求 , 即通过压缩辅道 出入 口处的直行 车道 ,通过画线 将 辅 路 上 的直 行 交 通 转 移 到辅 路 外 侧 车 道 , 内侧 车道 供 出人 口车 辆行 驶 。 ( 3 ) 出人 口处应保证一定的通视条件 出入 口连接曲线半径应 采用较大值 ,建议不 小于 1 5 0 m; 出入 口处主线纵断应采用识别视距验 算; 限制 出入 口处绿化带的高度 , 改善人为视距不 良地 段 ; 条件 受 限时 应 加 密标 志 , 增 加 路 面 提 示 标 线和诱导标志来进行弥补 。 ( 4 ) 出人 口至交叉 口的距离要求 出入 口车 流 需 要 通 过 辅 路 交 叉 口来 集 散 , 出 人 口与辅路平交 口的距离大小对交叉 口的交通影 响 较 大 。对 于高 架 路快 速 路 , 下 匝道坡 脚 至 交叉 口
停车线 的距离 由车辆排 队长度和车辆转换车道 的 交织长度组成 , 一般应不小 于 1 4 0 m, 困难情况路 段不小于 1 0 0 m。 上匝道坡脚至交叉 口停车线的距 离满足横 向道路和对 向车流 的交叉长度 ,一般采
用 5 0 — 1 0 0 m。
3 需要注意 的几个 问题
6 道路交通
城 市道桥 与 防 洪
2 0 1 3 年1 月第 1 期
的原则 ,根据 主线通行能力和出人 口分流能力来 安排人 口数量 , 出人 口数量不必 一一对应 , 出口数 量 应 多 于 人 口数 量 ,以此 来 控 制 人 口流 量 略 低 于 出口流量 。快速路系统处于非饱和运行状态 , 才能 保 证 快速 路 车 流正 常 运行 。
( 1 ) 根据道路功能提高交叉 口管理等级 不 同等级 的道路功能不 同 ,所提供直行 车辆 运 行 状 态 及 沿 线 地 区 的 连接 程 度 不 同 。 因此 应 严 格根据道路等级和功能 , 控 制 出入 口 的接 人 , 将 城 市土地利用管理思想融人城市交通运 营中 ,使得
道 路 交 通 与土 地 利用 相适 应 。